为什么刘邦起义可以成功,而李自成的起义却以失败告终?

因为两个的格局不一样。历代史书都把农民起义都以贼、寇、盗等命名,即流贼、流寇、群盗。贼、寇、盗,都有抢掠的意思。农民起义即一群人到处流动抢掠。都是一些活不下去没饭吃的农民聚集,然后去抢别人。然后不断地持续抢下去。然后不断的到处流窜抢掠。起义军:你已经被我抢,不想死就跟我一起去抢别人吧。这是起义军一下迅速壮大的原因。


亡汉者黄巾,而黄巾不能有汉。亡隋者群盗,而群盗不能有隋。亡唐者黄巢,而黄巢不能有唐。—《读通鉴论》


明末的李自成,一开始是在陕西起事。十来年间陕西、四川、湖北、河南、山西、河北等都打过,最后返回陕西。像唐朝的黄巢也是如此,一开始在山东起事,在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劫掠。然后南下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最后落脚广东。广东待不下去了,然后从广东往广西、湖南、湖北、河南一带进军,最后落脚陕西拿下长安。说是万里长征都不为过吧。长时间都没有自己的根基地,大部分时间都是流窜。我认为农民起义军都一个共同点—“流窜多年忽盛忽衰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天下纷纷响应,刘邦也在沛县起义。在众多起义军中刘邦的实力是比较弱,也不像六国旧族那样拥有势力和名望。但是刘邦是与众不同,楚怀王派刘邦西进就是因为其素宽。当时各路义军所过无不残灭,刘邦是严禁诸将劫掠。刘邦到了咸阳后也是差点迷失了自我。在张良、樊哙的劝谏下,刘邦清醒了。把诸将士都带咸阳驻在霸上。刘邦跟秦人约法三章。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在刘邦封汉王,并不太愿意去。萧何力劝:“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后来又占据关中,刘邦拥有关中、蜀汉两大根基地。一开始没有蜀汉,刘邦也难以占据关中。在争夺天下中,蜀汉也是出了很大力。这得益于养其民以致贤人的政策。比如巴郡人范目建议刘邦募发賨民为军队,用以定三秦。刘邦因他有功三次封侯。故世谓“三秦亡,范三侯”也。巴郡还有七个大姓和范目一起随刘邦征战。刘邦得天下后为感谢他们免除税税赋。复除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




在刘邦东出定三秦也是依仗蜀汉之资,萧何一次就从蜀汉运了万船米。汉祖自汉中出三秦伐楚,萧何发蜀、汉米万船而给助军粮,收其精锐以补伤疾。刘邦定三秦后,后把大本营迁往关中。但蜀汉也是不断的支援军响。萧何去关中后,田叔任汉中太守。田叔负责供给粮草器材和营建皇宫所需材料。田叔的功劳也足以封王,但刘邦已不封异姓王。只封田叔为鲁国相。

以田叔为汉中守。叔既馈以军饷,又致名材立宫室,帝嘉之。后为鲁相。然以帝业所兴,不封藩王。


在刘邦跟项羽争天下时一直是广施恩德。公元前206年抚关中父老。公元前205年施恩德于关中百姓,赐民爵一级。蜀汉百姓军事劳苦,免除两年租税。关中籍士卒免除一年役。民五十岁以上,有德行的选为三老。每乡一人,每县从中选一人。免除徭戍,每年十月赐酒肉。公元前204年刘邦入关中在栎阳,置酒肉慰劳关中父老。公元前203年刘邦下令汉兵战死的,送回家乡安葬。地方政府负责安藏所需的东西。并用猪羊祭祀他们,地方官员一定要亲自为他们下葬。据史书记载四方归心焉。



从刘邦得天下的过程来看在于得人心,这个人心不光是民心还是人才心。后来朱元璋起事时,李善长就讲效仿汉高祖。这样的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做不做得到就是另一回事了。公元1640年(崇祯十三年)李信、牛金星、宋献策三人投李自成。李自成接受了李信的建议:取天下以人心为本,请勿杀人,收天下心。李自成听从了建议,从此屠杀减少了,又把抢来的财物分给饥民。越来越多的饥民加入闯军。


从公元1629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一直流窜于陕西、四川、甘肃、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根本没有一个稳固的根基地。公元1643年有人提出返回陕西建立根基地,然后北伐进攻明朝京师。公元1644年正月攻下陕西全境。据明史记载自成入陕西,自谓故乡,毋有侵暴,未一月抄掠如故。也就是说李自成根本压不住或者放任。公元1644年二月李自成发动北伐。这么急切北伐的原因在于他们不去北伐抢东西就活不下去了。因为虽然拿下陕西做为根基地,但陕西是受农民军破坏最严重的地方。这样的大本营怎么会稳固。


历代逐鹿天下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稳固根基地。李自成对待士大夫的政策就不好。这一点谋士李信就非常反对,但李自成并不接受。李自成认为士大夫肯定不会归附自己,每到一地便搜索各个缙绅,将他们拷打,索要金银,死了的便埋在一个坑中。所以士大夫都比较恨农民军。农民军每到一地先把士大夫抓起来要赎金,给不了就打死。而刘邦起事后每下一城就会收纳当地贤士。从李自成进入京师和刘邦进入咸阳两者表现就知道高低。


公元1664年二月李自成之所以从西安东征才一个多月就拿下京。一千多公里,光行军都要一个月了。所以并非农民军强大,而是明朝不行了。当时大顺政权占据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南部分等地。但是这些地方都是受农民军破坏最严重的地方。所略城辄焚毁之。清军一入关,李自成就一路败退。


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率二十万人跟吴三桂、清军交战。二十九日李自成称帝,第二天早上逃往西安。临走前放了一把大火。五月二日清军进入京师。清军一路进军,占据河北、山西、河南,十月进军至陕西。公元1645二月清军攻破潼关,李自成弃西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败得太快了。我认为原因在于大顺政权—业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




刘邦发家的时候是有依靠的,在众多的队伍之中是有明确的归属的,他的名位是得到楚王认可的,随着他声望的逐渐扩大,那些优秀的人才对他的关注度也在提高,因此投靠他的人也多;一个势力的扩张最为关键的便是聚集人才,刘邦在这一方面很显然做的很好,他能够对他人过往的错误既往不咎,从而让其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些人才在他手下得到了内心的满足,自然可以更好的去为刘邦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刘邦才能够在做出错误的决策后,立刻进行纠正,从而确保大战略的正确,最终取得了自己的胜利;李自成的队伍没有依靠,他的行为是违背大众固有的思想观念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优秀的人才自然不会去投奔他,当人才无法聚集的时候,在激烈的竞争中自己很难是占据优势,最终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举个简单例子,刘邦攻下咸阳城,本来是要大大享受一番的。但是谋士劝他,啥也别动,还约法三章。刘邦虽然万般不舍,但是依然照做了。李自成攻下北京城,崇祯煤山自杀身亡!道理说,天下已经算是落到了李自成手里了。但是他手下的士兵,大肆烧杀劫掠奸淫北京城。比土匪还狠,这是坐天下该有的吗?!




刘邦是秦朝末年的亭长,所谓的亭长,基本就相当于秦朝的基层派出所,刘邦就是派出所的所长。而李自成是什么身份?他只是驿站的一个小卒。

在文学素养方面,李自成就是个大老粗,有关刘邦的文化程度的记载不详,但从他能写出流传千年的《大风歌》这一细节来看,他的文才是不容小视的。

不要以为影视剧中的刘邦和历史上的刘邦是一类人,真正的刘邦并不是一个江湖痞子,而是一个很喜欢结交江湖名士的人。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才华和觉悟,是因为刘氏家族并非出身草根,刘邦祖父以上的前辈几乎都在做官,只是到了近几代家族才有所旁落,但即便如此,刘邦也依旧是个小官。

而李自成是什么家族成分?答案是根本不值得一提,就是个草根!尽管李自成还有一个唬人的出身——西夏党项族人士,李元昊皇族的后人。但这就跟慕容复天天喊着自己是大燕的皇室血脉一样,先不说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这几百年前就已经灭亡的政权,跟你还有啥关系?

至于知人善用的环节,刘邦更是横扫李自成一条街,纵然占领咸阳之后,刘邦也曾有过放纵的想法,但理智终究还是战胜了这些物质欲望。顶住压力参加鸿门宴,先入关中取得头功却被分封了一个偏僻的汉中王,但面对这些不利的局面,刘邦还是坚持选择了隐忍,这也直接导致项羽在第一时间对他失去了防备。

再看看李自成,他的大顺军在后期虽然越打越壮,但大顺军的战术完全是烧杀劫掠,所到之处几乎都变成了无人区,地主士族通通得罪了一遍。这样的起义军得势的时候所向无敌,可一旦遭遇败仗,哪怕只有一个败仗,李自成和他的大顺政权都会一泻千里。

且不说占领北京之后,李自成就匆忙的搜罗财宝准备向陕西运送,甚至在兵临北京城下时,李自成还在与崇祯商谈,想让对方接受册封自己为陕王的要求。很显然,李自成根本就没有问鼎天下的打算,他的最大梦想也只是当上一方诸侯。但没有远大战略理想的他根本不知道,他的对手可不止只有一个明朝。

1644年4月输了山海关之战,到了1645年的年初,居然连大本营陕西都丢了,被清军从山海关推到陕西,八个月的时间几乎丢掉了整个北方,当年的北宋也没有这么挫吧?

至少在楚汉战争前,刘邦从实力到个人能力都具备一个诸侯的状态,但李自成从头到尾,充其量也只是个高级土匪头子。

当然,在惨败的环节,刘邦也有过悲剧,彭城之战战败后,刘邦也被项羽反推到了河南的荥阳,可架不住刘邦能够做到知人善用,他早年的交际能力在关键时刻反而派上了更大的用场。英布彭越关键时刻站到了刘邦的阵营,反而不断的去骚扰项羽的后勤。萧何本人则在后方运筹帷幄,汉军的后勤反而得到了充分保护。这还没算被项羽看不上的韩信在刘邦帐下反而成为了一员大将,帮助刘邦先后打掉了算是项羽盟友的赵、魏、燕等国。

纵观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与项羽的胜败次数大致相当,但有这么多高人在身边,刘邦每一次遭遇败仗都可以做到绝地逆转。但李自成的悲催在于,他只要输一次,就有可能直接会被打到原点。

事实上,要不是清军在关外牵制着明军的主力,李自成早就被洪承畴打成原始人的状态了。当年辽饷的出现间接诞生出了剿饷,又衍生出了练饷,这才促成了明朝三饷,如果辽东没有那场危机,李自成和各路起义军也早就被铲除了。




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刘邦   蜀汉   崇祯   大顺   关中   项羽   明朝   起义军   山西   陕西   河南   根基   公元   农民   财经   天下   李自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