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挖开明成祖朱棣的陵墓,或者明朝其他皇帝陵墓,《永乐大典》全集会有可能面世吗?

问这问题的人一定,学问很深。问这深奥的问题不知道回答对不对啊!那么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能不能看到地宫中的《永乐大典》呢?李德仲摇摇头,不可能。如果采用遥感技术,那只能看到地面形势,对地下空间根本没有作用。利用物理探测的手段,也只能探到地宫的结构。就算是采用红外手段,也无法穿透60厘米厚的大石头。有专家认为,《永乐大典》上红色的字、红色的框和书眉都是用朱砂写的画的,朱砂有放射性,可以利用朱砂的放射性探测到《永乐大典》的藏身之处。但这也被李德仲否定,“朱砂很有限的,不可能探得到。”要想看《永乐大典》究竟有没有藏在地宫中,唯一的办法就是发掘。但是李德仲表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全世界都反对主动发掘帝陵,虽然现代科技发达了,但难免还是会留下遗憾。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363条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而且真的不好说。

萨沙个人还是希望《永乐大典》埋在嘉靖皇帝陵墓中的,但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套丛书,编纂于大明永乐年间,全书高22877卷、目录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收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方面的典籍文献近8000种,堪称世界级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把先秦以前一直到明初的所有史料典籍全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类,旨在最大限度地集聚前人资料,供时人和后人参阅和借鉴。

很多人认为这似乎很简单,其实《永乐大典》才能提供给史学家最需要的原始材料。

《永乐大典》编纂时候,没有认为修改过内容,相反《四库全书》则将很多书改得面目全非,还毁掉了很多不符合满清三观的书籍。


《永乐大典》破坏的书籍,同收集的书籍差不多,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大浩劫。

《永乐大典》只有两套,其中副本是嘉靖皇帝去世前后才开始制作的,花费6年才抄写完毕。

皇帝死后,《永乐大典》的正本就没有再出现过,而副本经过500年历史的损毁,今天仅存418册823卷,散藏于9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个公私收藏机构,约为原书的4%。

《永乐大典》的正本究竟在哪里?

还有机会重新面世吗?

有以下几种猜测。


第一,在战火中焚毁。

李自成在一片石被满清和吴三桂击溃以后,逃回北京草草做了皇帝,随后就逃走了。

在逃走之前,李自成在大明皇宫放火,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没有被烧毁。

如果《永乐大典》正本存在,而且就藏在紫禁城,被这把大火烧毁的可能性就极大。

第二,在战乱中被隐藏在某地。

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书籍是非常重视的,很多读书人死的时候还是抱着自己喜爱的书籍,而不是儿孙。

如果正本被隐藏在某地,在大明覆灭之前,就很有可能被一些读书人不惜代价藏起来。

我们发现的敦煌莫高窟,其实就是宋代敦煌的一些高僧的功劳。当年西夏大军的入侵,强迫僧人们离开,他们又无法携带书籍,就全部隐藏在敦煌秘密山洞中,几百年后才被发现。

正常来说,基本存在副本,就是为了备份保存的,正本副本不可能放在同一个地方。

以大明的制度来说,正本被放在南京的可能性较大,可能藏在南京某个秘密地方,同北京的《永乐大典》副本进行异地备份。

明朝灭亡之时,南京的读书人可能将《永乐大典》正本的地点彻底保密,防止被异族加以破坏,断绝中华文化的根基。



第三,就在嘉靖皇帝的永陵中。

这点很多人都说了。

嘉靖皇帝酷爱《永乐大典》,生前爱不释手。

嘉靖帝于1566年12月驾崩,1567年3月葬入永陵。也就是说,嘉靖帝死亡距下葬,有三个月时间。

而嘉靖皇帝葬礼结束后1个月,4月15日,他的儿子隆庆帝突然奖励抄写《永乐大典》副本的官员。

副本明明抄写了6年,为什么不早不迟,在这个时候奖励?

一种推测嘉靖皇帝希望将《永乐大典》放在自己的永陵陪葬,又唯恐书籍失传,就在生前抄写了副本。


所以,现在《永乐大典》可能就在永陵中。

这一个推测虽然可能性很大,但还是有些问题。其一是《永乐大典》的体积巨大,可以装满几辆卡车,至少需要一个很大的墓室放置书籍。

但是,永陵的规模同定陵之类差不多,没有发现变大。

其二是根据明朝的历法,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随便动摇国家根基。《永乐大典》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文化根基,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随便挪用为自己殉葬,哪怕是抄了副本。

就算作为陪葬物,皇帝最多只能挑选一部分自己喜欢的书籍,不可能将1万多本的书籍全部放进去,也没有这个必要。


说来说去,不打开永陵之前,谁也不能说《永乐大典》不在陵墓中。




如果挖开明成祖朱棣的陵墓,想要发现《永乐大典》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在明朝其他皇帝的陵墓里面寻找《永乐大典》,找来找去,在嘉靖的陵墓里或许能够找到。

集大成的旷世大典——《永乐大典》

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永乐大典》听名字就能够知道这是在永乐年间编撰的一部书。

早在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就想要编一部大典,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实现。朱元璋没有实现的事情,他的儿子朱棣替他实现了。朱棣当上皇帝之后,开始了修书计划。他的目标是编一部巨著,一部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在彰显国威的同时也造福天下人民。

说《永乐大典》是一部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一点也不夸张,从数量上看,《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占60卷),有11095册,字数大约有3.7亿个字;从内容上看,《永乐大典》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有医学的内容,有天文地理的知识,还有工艺农艺的知识......包含了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智慧。

朱棣一开始是让解缙来负责编撰的,解缙负责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给朱棣过目后朱棣对此不太满意,就派出了黑衣宰相姚广孝,让姚广孝来负责。

编这样一部巨著容易吗?不容易,非常不容易,方方面面的知识,数亿个字,即便是放在今天,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由于《永乐大典》涉及到的内容和知识太多太杂,编撰队伍的人数不断扩大,最终扩大到3000多人。

并且,那个时候没有打印机,内容是要用手写的,手写的话那就需要时间。《永乐大典》在永乐五年的时候定稿,但抄写完成的时间是在永乐六年,也就是说抄写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巨著的内容有多少,可想而知。

正因为《永乐大典》是一部集大成的巨著,它被称之为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会在哪?

《永乐大典》有正副两本,原先只有一本正本,但因为正本有一次差点被大火给烧掉,嘉靖帝就决定让人抄一遍,这也是副本诞生的原因。

可惜的是,这部巨著的正本不知道何处去,副本惨遭浩劫,现在流传下来的永乐大典全部是副本部分,并且流传下来的很少,只有800多卷。22877卷变成了800多卷,可以说大部分都遗失掉了。

永乐大典的正本究竟去了什么地方呢?有可能在朱棣的陵墓里面吗?

这个猜测其实是不太可能的,虽然说朱棣下令编撰《永乐大典》这样一部剧作,但我们知道朱棣他喜欢的是打仗,喜欢的是驰骋疆场,对文学的兴趣不大,让他看这样的剧作,他是不感兴趣的。再者,《永乐大典》编完后朱棣也没有让人去誊抄,他何必费了大力气去编一部巨著然后又把它带进陵墓呢?说不过去。

有没有可能在嘉靖帝的陵墓里面?这个猜测是有可能的,因为嘉靖帝挺喜欢看这部巨著的,并且也是她让人誊抄了《永乐大典》。因此,如果挖开明朝皇帝的陵墓,寻找《永乐大典》的踪迹的话,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嘉靖帝的陵墓里发现《永乐大典》。




书籍不同于金银玉器,尤其是《永乐大典》这么一部规模浩大的书籍,流入民间私藏起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毁于战火或火灾;二是陪葬进明朝某位皇帝的地宫。

要想知道这部书的下落,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这部书的来历和规模。

《永乐大典》是永乐皇帝下令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类书。类书就是将原来各种图书典籍里的内容打散,按照不同内容分类编纂,再按照字韵等重新排列起来,便于检索查阅。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向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人下达了修书敕令:

“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事,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察之便,如探囊取物。······尔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明太宗实录》

解缙起初没有理解透彻朱棣的想法,他匆忙组织了一百多人只用一年多时间,就编好了一部《文献大成》向朱棣交了差。

朱棣看后很是不高兴,认为该书不够完备,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随之任命姚广孝为总负责,让礼部在全国搜罗纂修和缮写人员,在南京文渊阁重新开馆编书。

姚广孝是朱棣的心腹,他很明白朱棣的心思,于是很快从全国各地召集组织了2169人的编修队伍和3000余人的后勤保障队伍。

在几千人的不懈努力下,到永乐五年(1407年)十一月, 这部一字一字人工抄写,收书七八千种、共22937卷、11095册、3. 7亿多字的大典终于编撰完成。朱棣龙颜大悦,亲自为这部新书赐名为《永乐大典》,并作序说:

“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

——《明太宗实录》

这部《永乐大典》 继承了历代的传统,总汇了历代所有的著作,被《大英百科全书》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据有关学者考证,该书有正副两套,修成后起初放在南京文渊阁珍藏,后来朱棣迁都北京后,全部搬运进紫禁城。

那么《永乐大典》现在还有可能面世吗?这个不好说,至少在清朝康熙时,翰林们已经对原书正本所在,“竟无人知,是可怪也”!

至于正本的下落,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李自成仓惶撤离北京时一把火烧光了,这个说法只是后人推测,但无任何证据;另一说是由于嘉靖皇帝太喜爱这部书,所以死后随葬到明十三陵中的永陵地宫里!这个说法是否可信,只有打开嘉靖的地宫才知道。

而副本在清朝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已残缺不全。后来,经过咸丰朝时英法联军和光绪朝时八国联军两次侵入北京,副本两遭劫难,绝大部分毁于浩劫!

今天所存残卷,已是凤毛麟角。1960年中华书局据历年征集所得,影印出版730卷。1986年再次影印,增加到797卷,但也仅是原书的3%。

综上所述,《永乐大典》是否存世,我们目前也仅能寄希望于正本被存放在了永乐或嘉靖,乃至其它皇帝的陵墓地宫里,当然这需要将来考古研究去发现。做为中华儿女的一员,我们更希望天佑中华,默默祈祷这部中华文化瑰宝能幸存于世。




肯定可以的!《永乐大典》朱棣的墓中肯定有陪葬的,纸张一般的保存时间一般在八百至一千年,皇帝的陵墓密封保藏条件肯定更好一些。朱棣下葬距今才六百年左右。所以只要挖开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得当,《永乐大典》全集肯定可以面市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明朝   陵墓   永乐   大典   敦煌   大明   皇帝   正本   嘉靖   朱砂   巨著   南京   副本   全集   书籍   内容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