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单身老人过75岁后才发现:一个人的生活真的很艰难。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我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老人,老伴儿去世后,只有子女陪伴,子女有工作,白天就她自己在家,甚是孤独寂寞。

原来有老伴陪伴,虽然是躺在床上动不了,但是可以说说话,有个人有点事儿干。原来老伴儿有退休金三千多块钱,还有医疗保险报销;她自己只有国家补贴的一百多元补助,医保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少,吃药看病花钱都受影响,一下少了那么多钱,她心里知道没有老伴儿的苦啦!

原来老伴儿在世的时候,经常吵架,什么时候都没有给老伴儿认过错!什么事儿都是她做得对!老伴儿有时候给她跪下、打自己耳光,那也没有换来她的理解和同情!虽然她不识字,但是不识字的人多了,没有见过这么心狠的人!她老伴儿是个文武双全的人,当过兵,而且还当过警备区教员,部队上的技术是全能手!要不说人啊,不信命都不行,可能这就是他的命吧!

还是要珍惜眼前人,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以免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若75岁后才发现,那一定挨过了73岁这老年人这个坎,很多人在这坎之前就走了,能过了这坎后,身体明显感到乏力,表现为胃口下降,对食物,对女人的需求明显下降!这是为84岁这大坎而准备,大部分老人在73一84之间就谢世拉。

能过八十四大坎的人,一定要有基因支撑,且一路走来,较为顺利,物欲在中等水平上滿足。

据统计,全国八十岁以上老人约占全国人口1%,也就是说七十五岁后,确确实实是人生最后一段路,这段路时间跨度十年到十五年,活到九十以上,真凤毛麟角,成为佳话拉。

近國卫健局公布,全国平均寿命从七十四岁进步到七十八岁。所以,七十五岁后,无论是单身还是有老伴,生命在这段时限里都是艰苦的!

记住能动,坚持生活琐事都独立完成,端正心态,把困难看出享受的阿Q心态。不急不躁,循意而行。

若自己要别人助力,才能完成生活,那也要平和心态,要求不要髙,知足常乐,活着,看看这精彩世界:笑看世人尔虞我诈,笑看政治舞台轮迥,笑看一些自以为不会老的人骄傲,看着他也在老去,熬着,熬着…









灰人类中除了有钱人和富豪之外那个贫穷人都日子难过,不管年龄大小都是沧桑的。




说实话一般年龄不太老的人失偶以后,最大的问题是生理上得不到满足,其他就是晚上回家有孤独寂寞感而已。

而七十五岁以后,人老了身体也大不如前,生了病连个端茶递水的人也没有,加上老人又特别怕孤独,所以这晚年一个人生活确实更难。而与儿女们住在一起又难免有代沟,往往感到不习惯。

俗话说:“老伴老伴,越老越离不开伴。”所以凡是有条件的,遇上合适的人选最好还是找个后老伴的好。




过了75岁的后面一段时光,生活真的很艰难的老人主要是这三种情况:

一,题中所述,单身一人,没有亲人;

二,生病不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

三,之前没有什么经济积蓄准备,没有较充足的生活来源。

这三种情况,是不是到了此时此刻最感到艰难?

这个“艰难”怎么来?

情况二的“生病不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人们都知预防但又预防不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身体就象机器,到时总要损坏到报废。这是自然规律,是由命运主宰。

情况一、情况三呢?是不是1是有环境影响?2是与这一部分老人的事前亲自所为、与Ta自己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直接关系?

“单身一人生命孤单没有亲人”,能是谁的责任能怪谁?情由多方面,老人去慢慢反思慢慢体会;

“事前没有积蓄没有什么生活来源”,这个问题稍显复杂、现在有些议论纷纷,都在强调自己曾经做过的贡献,很多人都想享受国家富强的福利。但是冷静看:一是从业有不同、只能讲“同工同酬”的分配制度由来以久,现在国家政策“消除穷困”,向农村农民和低收入人群福利倾斜,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总不能超负荷负担,指望福利提高总得要国家更加富强逐步来;二是国民中有均富差距过大,我相信国家以后的政策也会逐步调控和解决:三是完全没有积蓄和生活来源的老人,自己年旺时在安排和打算上就没有问题?

要解决有些单身老人养老艰难问题,个人努力、国家帮扶、社会关注这三个方面的齐抓共管是根本出路,缺一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老伴儿   艰难   老人   单身   老伴   富强   事前   积蓄   福利   心态   孤独   现象   身体   来源   情况   发现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