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诸葛亮、赵云守荆州,刘备三兄弟、庞统守西川,能否一统三国?

谢邀!

非常有这种可能,要是这样安排,厉兵秣马,养精蓄锐几年,再按照诸葛亮的战略: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可以和东吴联姻,虽然政治联姻很脆弱,但也好歹也会安稳几年,不会翻脸。

几年后,粮草充足,兵强马壮,庞统出子午谷,诸葛、赵云出樊城,孙权进攻合肥,三路大军同时进攻,肯定够曹丞相喝一壶的,曹操手下能独挡的将领像曹仁、张辽、夏侯两兄弟、徐晃等,但两军对阵,都不是庞统和诸葛亮的对手,孙权肯定不会尽力攻打,想渔翁得利,但只要这两路有一路得手占领了关中,对于曹魏来说几乎都是大伤元气,肯定会退守洛阳、许都、邺城,但这些地方都是四战之地,和关中比起来都不容易坚守,由此,曹魏极可能会衰落下去,再加上曹操已老,虽然说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千古名言,但此时也只能想向天再借五百年!三国很可能变成两国,最终归一。

司马家族很可能会投降刘备,也就没有了三家归晋,和后来的五胡乱华了,甚至也没有后来的我们在这里脑洞大开,胡胡诌八扯了!

不过刘备肯定会遇到另一个麻烦,就是迎回汉献帝刘协,你猜刘备会怎么办?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韬光养晦很重要

关羽失荆州,不是能力不行,守不住荆州。而是关羽不知道,孙权是不愿意看到:刘备比孙权强大。所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关羽进攻曹军的时候,自己的老窝却给东吴端了。这说明关羽根本没有搞清楚他的敌人是谁。他的敌人,不仅仅只有曹操,孙权也是敌人啊。

当刘备把目标定为统一三国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有了两个主要敌人:曹操和孙权。

因为,曹操、孙权、刘备,都是想统一天下的人。而刘备却是三个人中最弱的一个,不管是单挑曹操或者孙权,都是没有胜算的,此时的他是不应该太张扬的。更应该借曹操的势力或者孙权的势力,来谋取自己的利益。只有当曹操和孙权相争的时候,或者他们内部出现混乱状况。蜀汉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至于如果是诸葛亮和赵云守荆州,刘备三兄弟和庞统守西川,能否一统三国?

也就是说,在刘关张和庞统都活着的情况下。想一统三国?那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实力不容许!因为,刘备如果想统一三国,他必须要把曹操和孙权都灭了,才算一统三国。而此时的他,刚刚勉强可以自保。而刘备以目前的实力,想灭掉孙权,是不可能的,想灭掉曹操就更不可能了。他只能联合孙权来相互自保,不被曹操灭了。如果天上掉馅饼,他们两个联合起来把曹操给灭了,他们也只会把曹操的地盘平分了,三国变两国。还是没有统一。最后二选一,看谁胜出了。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这个话是诸葛亮在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在隆中草庐里对刘备说的话,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拿下成都。建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218—219年),刘备夺取汉中。这个时候才算拿下益州。此时,刘备已经五十八岁了。刘备也才勉强有了立脚的地方,距离一统天下还有好大的距离。

(刘备)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他需要巩固已经取得的地盘。地盘都是刚打下来不久的,肯定是需要好好经营的,来增强国力,最好实行朱元璋称霸天下的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好好地打好基础,理顺内部关系,为称王称霸储存实力,做好准备。什么时候,刘备才算拥有称霸天下,一统天下的能力?我认为是:刘备可以单独的,分别灭掉孙权和曹操了。这个时候才算有了一统三国的可能性。只能说可能性,因为到时候曹操又会和孙权联合了。刘备可能还是无法如愿。

寄希望于下一代

从刘备的年龄上来看,已经都是暮年了,历史给他们的时间也不够了。所以说,刘备想完成统一大业,在他的有生之年几乎是不可能了,只能是打好基础,寄希望于下一代了。或者下下一代了。原则上,蜀汉要想统一天下,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并且接班人优秀,还不能出现大的失误。




蜀国灭亡是迟早的事,一切都是天命,更何况诸葛亮有演义中说的那样厉害吗?品三国曹操才是真正的雄主,伟人毛主席对曹操的评价,曹操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魏武挥鞭,概括了他一生南征北战,平定大半个中国…




如果让赵云、诸葛亮守荆州当然更加稳当,但刘备三兄弟和庞统攻略西川(益州)的话就更加困难了。

要想统一三国无异于是痴人说梦,但要保住荆州不失、做好北伐中原的准备倒是很有可能的。

在庞统战死以后,刘备集团留下大将关羽镇守荆州,调任诸葛亮、赵云、张飞等人离开荆州、转战一年有余才平定了益州的大部除了汉中郡等地以外的领土。

一直到关羽被杀、荆州失陷时,而刘备与诸葛亮都一直留在益州,对于荆州的情况过问不多,重心只在于经营益州、夺取汉中。

只有214年约定荆州“湘水划界”前,刘备才打算带兵支援关羽抵抗孙权,但最后不了了之,反而还把荆州割让了一半给孙权。

后来关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两线作战,同时面对曹操、孙权怎么可能不失败,他在内乏粮草、外无援军的前提下进攻曹操的襄阳、樊城。

结果这两个地方不但没有攻打下来,自己后方的大本营还被吕蒙、陆逊给偷袭了。关羽父子走投无路,兵败被杀,荆州这才全部落入孙权手中。

(荆州七郡与湘水划界)

如果刘备当初留下赵云与诸葛亮镇守荆州,那么形势就会好得多。赵云的能力虽然不如关羽,威望也不如关羽,但是更加稳重可靠。以赵云的性格,不会主动去招惹曹操,反而更适合固守荆州,认真贯彻“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方针。

不过,赵云的威望倒是不太够。在刘备入川之前,赵云的官职仅仅只是偏将军这种下层武将,根本担负不起镇守荆州的威望,无法服众。

等到刘备平定西川的时候,关羽已经是前将军,张飞已经是左将军,而赵云的官职仅仅是翊军将军这种杂号将军,远在关羽、张飞、黄忠等人之下。

再等到刘备称帝时,赵云这才进阶为征南将军这种中级将领,而同时期的马超却已经是骠骑将军,张飞也是车骑将军这种高级将领了,这又高出了赵云一大截。

刘备怎么可能把偌大的荆州交给当时还是杂号将军的赵云管理,这就体现出赵云的威望不够。等到赵云担任征南将军的时候,也早就已经发生了关羽兵败、荆州丢失的事了。

刘备三兄弟要想经略益州,再加上有庞统、法正等人的辅佐,要在公元214年之前击败益州牧刘璋,问题倒也不大。

可是到了219年汉中决战时,能否击败曹操的主力军团就是问题了。历史上可是到了“蜀中男女老幼,男守战,女耕织”的地步。

诸葛亮在成都保障后勤,已经动员全川男女,为汉中前线的刘备保障军需,这才帮助刘备(谋士法正亲临前线谋划作战)攻下了汉中。汉中之战虽然大获全胜,可是也让刘备“杀敌一万,自损八千”。

如果庞统替代诸葛亮,能否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也很难说。因此,刘备当时带诸葛亮入川是非常正确的做法。




您还别说,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和赵云守荆州,刘备三兄弟和庞统守益州这种可能性还真有!

我们假设啊,如果庞统不死,益州被刘备占据后,就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蜀汉下一步的发展战略问题。

庞统和诸葛亮的战略区别

在这一个问题上,庞统和诸葛亮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按照庞统的战略思路,应该是放弃荆州,集中兵力来攻取凉州,然后以凉州的精兵良马来武装自己与曹操抗衡;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已经非常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占据荆益二州后,如果天下有变,则刘备出秦川,另派一上将出襄樊来与曹操争夺天下。

既然两位军师的观点截然不同,那么,究竟如何处理荆州问题呢?

庞统视荆州为包袱,而诸葛亮视荆州为重中之重,而以刘备的经历来看,想叫他放弃荆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哪怕他在心里认同庞统的观点。所以说,如果庞统不死,刘备很有可能把诸葛亮派到荆州镇守,但是刘备却不能把关羽调到益州。

这其中的原因有二:

其一、关羽是刘备最信任之人,哪怕刘备再信任诸葛亮,他也不会把诸葛亮一个人放在荆州,因为,荆州毕竟是诸葛亮的主场,他在那里有着无数的资源可以利用。为了防范于未然,刘备必须要在诸葛亮身边放一个自己最信任的人。

其二、荆州六郡之地,水网纵横,尤其是最重要的南郡,被汉水和长江环绕,正是水军的用武之地。而关羽在荆州水军建立始,就是水军的领导人,或者说是荆州水军的创始人,这也是刘备攻取益州时,派关羽镇守荆州的原因。因此,刘备是不会把关羽这员蜀汉集团中最擅长水战的将领调到益州的。

蜀汉北伐的战略部署

笔者揣测,如果庞统不死,蜀汉集团最有可能的战略布局是这样的。

其一、蜀汉设立两个政治中心,一个在荆州,由诸葛亮和关羽主持,黄忠如果不是在汉中之战后次年病死,或许刘备会把黄忠派往荆州加强军事力量。

其二、另一个政治中心在益州,由刘备和庞统主持。派马超、张飞、赵云攻占凉州,利用凉州的精兵良马武装自己,然后北伐。

至于北伐的主攻方向究竟是在襄樊方向还是关中方向,这要视情况而定。笔者认为,《隆中对》哪里都好,就是在出兵北伐主攻方向的选择上似乎有些问题。

相对于出兵秦川,占据关中,从襄樊地区北伐更能够直接触动曹操的神经。而出兵关中,即使攻占了长安,可无论是从崤函古道出潼关或者走蓝田出武关,都是道路崎岖难行,敌军随时随地可以设伏。而且,大部队在山区展不开,会限制蜀汉军队中由凉州兵马组成的西凉铁骑的发挥。

而出兵襄樊则不同,过了樊城就是南阳,前面就是一马平川,向北可以直取洛阳,向东可以走叶县趋许昌,进入曹操的腹地。如果东吴此时能够配合的话,从合肥方面出兵牵制曹军,那战略形势无疑对蜀汉最为有利。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庞统不死,蜀汉北伐最佳方案应该是从襄樊北伐作为主要攻击方向,出秦川走关中一线应作为次要攻击方向。

在北伐之时,刘备应该出川亲自主持,赵云为先锋,关羽为中军,诸葛亮为军师,马良在后方坐镇;关中一线,庞统主持,率领张飞和马超出秦川攻击长安。再联合东吴,许以灭曹之后平分天下,让他出兵合肥牵制曹军,如此一来,还真的有可能改变三国局势。

曹操见出现了这种局面,只得迁都,把汉献帝迁往邺城。如此一来,长安必定守不住,庞统率军出关中和刘备在洛阳会师,然后整军攻击邺城。

孙权攻占了合肥,占领了淮南之地,势力大增,也害怕刘备在消灭曹操后来攻击自己,决定不再对曹操采取攻击,而是消化淮南之地。刘备见孙权不再进攻,也怕荆州有失,于是派诸葛亮回荆州镇守。

结论

如果出现这种局势,三国的疆域将重新划分,蜀汉占据了凉州、益州、雍州、荆州、司州、豫州半部;东吴占据了原来曹操的扬州、豫州半部,前锋直指徐州;曹操退守北方,占据徐州、兖州、并州、冀州、青州、幽州。假以时日,刘备统一三国,重兴大汉的局面或许真的会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荆州   益州   蜀汉   关中   东吴   汉中   襄樊   洛阳   水军   长安   合肥   将军   方向   兄弟   战略   财经   天下   赵云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