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有没有中年危机?

一步跟不上让,步步不上,死都得提前规划




当然有。

高校教师如果超过40岁,还未评聘上正教授,那他/她的危机可能就有点大了。

科研人员,若是人到中年还未出像样的成果和影响力,那他可能马上面临被淘汰或“重组”,不上则下,不进则出,反正就是不给你“躺平”的机会。

70后基本上都经历过人生的暴风雨。80后,90后,00后这一批独生子女呢?未必就有他们的前辈那般刚强坚韧和有担当了!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中年危机肯定有。只不过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中年”危机,在时间上来说,有可能会更晚一些。一般职场上说的“35岁”危机,我觉得对于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45岁”危机的说法可能更合适。一些人才计划和基金项目也会卡45岁这个门槛。

一般来说,博士毕业再做一期博士后,最年轻的也要30岁左右了。这个时候,很多人才像小学徒一样刚刚出师,能拿到长期稳定职位的很少。很多高校是要求非升即走的,而一些研究机构现在也纷纷改制,建立下属公司。如果比较幸运的话,再用5到10年的时间就可以拿到编制(或者叫终身职位)。这个时候一般是介于35岁到40岁之间。但是,幸运的总是少数,如果到时候没有拿到长期职位(或者叫铁饭碗),很多人还需要再到国外镀金或者再做一期“特聘研究员”。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最惨的是40到50岁这个阶段,遭遇裁员或者无法续聘。这个时候一般家里的老人都多多少少开始出现身体不好的迹象,小孩子又没有成年,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由于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专业方向往往很窄,社会需求很小。而且一般知识分子,多少都有些清高且眼高手低的毛病,让他们送外卖或者快递他们基本也做不来。所以,一旦在四十几岁被裁员或者强制提前退休,再想做专业的工作,往往就意味着要拖家带口,搬离所在的省市,甚至是国家,相当悲惨。




高校老师的中年危机,主要不是失业危机,而是钱包危机。坐标东部985,十年前开始做副高,月薪大概四五千;现在提升到了正高,也不到两万。辛辛苦苦一年工资只够买三平米房子。

当年同寝室的老同学,在企业工作的,做上了副总,早就年入千万,出门豪车,我的工资只够人家一顿饭。在大学当教授,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情怀[可怜]






  1. 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肯定是有中年危机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压力反而更大一些。
  2. 如果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到了中年时期,尤其是到了40岁左右还没有晋升为副高级职称,到了50岁左右还没有晋升为正高级职称,那么职业发展空间的压力会更大。
  3. 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年阶段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压力也不一样。双一流高校,或者是省部重点建设的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压力尤其是科研压力很大,在每一年一般都有成果考核指标和要求,并直接与岗位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地方院校或者教学为主型高校老师的科研压力会相对小一些,但是教学任务也并不轻松。
  4. 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工作是非常繁忙和紧张的,越到中年,承担的科研、教学、学生培养等方面的任务也越重,压力自然也越大。
  5. 那些认为大学老师工作比较轻松的看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如果一个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真的要这么轻松的话,那他离被淘汰或边缘化也不远了。老师有这样强大的内心太难了。
  6. 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以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危机感也会越来越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中年   高校教师   危机   幸运   科研   教授   工资   压力   职位   轻松   高校   老师   教师   财经   工作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