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的“南方瘴气”是什么?

《原创》史书上和老人都这样说,南瘴气,北寒气,西燥气,东湿气,中凉气,南瘴气是湿热霉烂呛鼻子的感觉。北寒气呼吸必人的感觉。西燥气口干舌燥的感觉。东湿气一种沉闷的感觉。中凉气想发抖的感觉。在不适应的情况下都会危害身体。那方土养那方人,主要是环境适应不适应的问题。也是对自然气候的名称。

以前对各方的人都有名称,南蛮子,北夸子,中原是傻子。南蛮人能,北夸人野,中原人实心眼。

以前交通不便,去到生地环境不适应,现在交通发达,交流面广,漫漫都能适应了。北方人去南方过冬,南方人去北方避暑,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是正确的。

自然之语,原创答题,有那不妥,批评指正。




有人说,你看劳资在南方的丛林中出没,在南方的田野上穿行,在南方的城市里徘徊,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好舒坦的。哪有什么“瘴气”哦!古人就喜欢乱说!

有人说,史书上所谓“南方瘴气”,是中原及他方人士到南方生活后,水土不服,所以怪罪于“瘴气”。

这些说法,看似有理,其实无稽。都是猛拍榆木脑壳后的臆测,而且没测准,至少与历史事实背道而驰一万八百里。

史书所记历朝历代的理乱兴亡、典章经制,其中的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或许可供多方解读,而关于自然现象的记录,就不必如此麻烦了,一般来说,都是真实可信,没什么歧义的。比如,《春秋》中关于鲁国发生的日食、月食的记载,前些年美国天文学家曾做过推算研究,发现都是准确的。

所谓“瘴气”,即是南方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虐疾等传染病的病源。



南方山林中的湿热空气,无疑是确实存在的。

《后汉书 · 马援传》说:“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当初马援将军在交阯(今两广、越南一带),为了战胜这种湿热空气带来的不适,常吃“薏苡”结出的果“实”,即今所谓“薏仁米”,据说,此物是祛湿热大师。

古籍中关于“瘴气”的记载多不胜数,现代也有这种案例。解放军在向败退海南岛的蒋军残部发起进功、准备渡海时,便发生过战士头晕脑胀、身重体沉的病情,咨询当地人后,煎服草药,得解。这其实就是所谓“瘴气”所致的身体不适。

当然,后世的南方“瘴气”,其实是在逐渐减弱的,以至于现在的人已没有多少感觉。最先,“瘴气”极猖狂,所以屡见于古人的记述之中。要明白这种演变的原因,我们要懂得一些历史气候学。

人们往往忽视了气候的重要性。实在说,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特性的形成等等,看似飘缈的气候才是决定性因素。

根据相关研究,近3500年以来,我国历史上经历了三个气候温暖期和三次大规模气候变冷。

第一次大规模变冷发生在西周,游牧部族入侵。

第二次大规模变冷发生在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十六国割据。

第三次大规模变冷发生在宋元之间,金人南侵、蒙元崛起。明清时还有一次小冰期。

在温暖期,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大约高3摄氏度,与现在长江流域气候相当,所以水草丰美,鱼米飘香。《诗经》中所咏叹的稻、桑、竹,可不是凭空瞎编的。而那时的南方,则显然太热了,山林中的湿热之气蒸腾弥漫,实在让人受不了,故称为“瘴气”。

酷热之地,不要说他方之人难以适应,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大喊热得要命。为了抵抗“瘴气”,所以“断发”,所以“卉服”。把长头发剪了,似乎燠热也减轻了些。用带树叶的树枝作衣服,透气性超好,那叫一个凉快。




我在南方,我多次为瘴气所伤。

瘴气是动物和植物腐烂产生的毒气

瘴气,是动物和植物腐烂产生的,但不是动物和植物腐烂,就会产生瘴气。瘴气,具有特别的成分,也是特别的条件下,才产生瘴气。

瘴气是细菌生产出来的

瘴气之所以有特别的成分,是因为它是细菌分解动植物产生的。不同的细菌,产生出不同的气体。这就好比不同的动物,拉出不同的屎一样。典型的细菌,有镰刀菌,菌体呈镰刀形状。

瘴气产生的三个条件,是高湿度,合适的温度,光照不足

瘴气细菌的生存,需要湿热环境。湿度要高,温度要合适(偏低和偏高的温度,都不适合瘴气细菌的生存),光照不足(充足的光照,会杀死细菌)。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南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地区,藏南,才具备这样的气候条件。而且,主要在梅雨季节,夏季开始的一段时间。而不是全年都有。冬季的低温,盛夏的高温,都不适合瘴气细菌的生长。

森林,山沟,室内都会有瘴气

瘴气不仅仅在山里,室内也有。本人遭遇的瘴气,都是在室内。只要满足瘴气产生的条件,室内同样会有瘴气。

瘴气的危害有哪些?

瘴气有多种,冷瘴、热瘴、哑瘴,其危害各不相同。就本人遭遇的瘴气,有两种。

一种是木头腐烂,吸入后,头痛。离开后,呼吸新鲜空气,症状逐步减轻。

另一种是厨房油烟污渍产生的瘴气,吸入后作呕,呕吐,离开后吸入新鲜空气,很快好转。

消除瘴气,在于通风和透光

通风会带走湿气,会带来氧气(氧气会烧死细菌),破坏细菌生长环境。增强光照,可以杀死细菌。当然,改变环境温度,也可以消除瘴气。升温和降温,都可以。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瘴气其实就是人到陌生环境时候的一种水土不服现象。

尤其是北方人到南方后,对那种湿热的环境之不适应。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曾言: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这是一种站在北方人角度看南方的视角,意思就是,南方比较潮湿,人的寿命不长。

时至今日,湿这个中医特有的病症,还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

这种造成人寿命减短的情况,原因很复杂。

可能是饮食不习惯,肠胃受不了。
可能是环境突变,身体无法适应。
也可能是湿热环境蚊虫叮咬,感染了传染病,如疟疾。

清代的地方志中,多有西南地区关于瘴气的记载。

广西土广人稀,人迹罕到之处草木蔽塞,蛇虫纵横,日蒸雨淫,郁为瘴气。清前期,广西森林植被较为茂密,导致瘴气在一些地方很重。加之广西气候常多暑少寒,故霜雪不降,山谷林箐之气与湿毒阴日浸淫熏灼而成烟瘴。

安远县地界岭峭,阳气常泄,阴气常盛,其气似烟非烟,似雾非雾,名烟瘴,即俗谓蒙纱天。又有花香瘴气如桂菊,行山径草莽间,馞馞投鼻,日午尤甚,人吸之,毒入心脾。
会昌县深山大谷中雾起时亦有瘴气。
廉州旧称瘴疠地,以深谷密林、人烟稀疏,阴阳之气不舒;加之蛇腹、毒虫、怪鸟、异兽遗秽林谷,一经霪雨,流溢溪涧,山岚暴气又复乘之,遂生诸瘴。
梧州以西瘴疠渐甚,盖由山势局促,层峦叠嶂,茂林深箐,居人如坐甑中,热郁熏蒸,故瘴疟时作。

而随着人口迁入,森林开发,不少地方的瘴气也消减了很多。

由此可知,瘴气主要是一种原始的森林环境产物,对于初来此地的人,具有不小的伤害力。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古代南方原始森林茂密,树木与野草腐烂后,地面上形成腐质层,南方夏季炎热,在太阳曝晒下,潮湿的雨露与腐烂层形成蒸发,在林区形成一氧化碳与硫化氢成份混合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通风不畅下,在大山低洼地带形成瘴气的毒气,如果呼吸了瘴气会让人中毒而死,因此夏季早晩天凉后,蒸发水汽消失,瘴气也随之消失,因此南方人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后,早出晚归,避免瘴气毒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瘴气   史书   烟瘴   瘴疠   湿气   湿热   广西   山林   细菌   气候   空气   室内   感觉   环境   财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