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叔奶奶为家庭操劳了半辈子,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她而去,本以为活着没丁点儿盼头了。没想到,在她住进养老院仅几年,一辆奥迪车停在养老院的门口要接她走。

我叔爷爷从部队退役后,响应国家号召,回到了农村,结果一留就是大半辈子。几年后,经人介绍,他和叔奶奶相识,没等到相知、相爱就在一起了。叔奶奶年轻时长得挺标致,但常年操劳让他活生生变成了老太婆。他们婚后育有一子,日子虽然穷点,一家三口凑合着生活了多年。



叔奶奶从小就爹不疼妈不爱,本以为嫁人后日子会好过点,没想到日子更难了。

叔奶奶是个苦命的人,她的名字叫“招娣”,旧时的父母用这个名字,寄托想生儿子的愿望。自从家里一连添了4个弟弟后,叔奶奶作为长女,不但没有得宠,还包揽了所有的重活、粗活。年轻时的叔奶奶长得好看,可经不起长期农活的摧残,加上那时候战乱,她常常食不果腹,有一次月经停了3个多月,直到吃上几顿饱饭后才来。

经人介绍,叔奶奶和叔爷爷认识了,他们那时候实在,见了几次面就私定终身。父母扔给她一床破洞的被褥,说是她的嫁妆,叔奶奶把唯一的家产,紧紧地抱在胸口,就这样来找叔爷爷---二间土砖房的家。叔爷爷是那个年代农村少有的大学生,因此优越感十足,还有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叔奶奶的清纯美丽在他眼里一文不值,他只要求她对他言听计从

叔爷爷内心有知识分子的清高,很少跟周围人打交道,经常闭门不出。对于家务活,他一点都不伸手,田里的活不知道怎么做,里里外外都由叔奶奶承担。“你不下田干活吃什么,喝西北风吗?”怀有5个月身孕的叔奶奶回到家一身泥巴,“这种活是我干的吗,到时国家会再调我回去的。”叔爷爷背着手说道,他衣服、鞋子总是干干净净的,一点都不像村里人。平时,叔爷爷喜欢和隔壁的王大爷边抿酒,边讨论国家大事,说到激动处差点打起来。

生下孩子后,叔奶奶由于常年劳累,营养也没跟上,身体很虚弱,一点奶水都没有。叔爷爷和岳父在堂屋吃牛肉,完全忘记了月子中的叔奶奶,“五爷,你倒是给我们娘俩端点饭菜过来啊,都快饿晕了。”闻到肉香味的叔奶奶朝叔爷爷喊道,“急什么,等我们吃完再说吧!”两个大老爷们把二斤牛肉吃得干干净净,只给叔奶奶端过去一半碗青菜,叔奶奶实在是饿极了,没精力跟他吵架,三下两下就把半碗饭菜扒光光。



儿子有轻度精神分裂症,需要常年吃药,叔奶奶挑谷子去镇上卖钱,给他换医药费。

叔奶奶的儿子国栋一岁多时,邻居发现他和其他的小孩不一样,他有些呆,有时候情绪暴躁,还动手打人,别的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玩,他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玩。叔奶奶慌急慌忙地带儿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得了轻度精神分裂,叔爷爷一听,当时吓得连退了三步,他不但不问儿子的病情,还不停地责备叔奶奶给他生了一个有病的孩子。

从医院回来后,叔爷爷就当上了甩手掌柜,对儿子不管不问,儿子吃药的钱一分不出。叔奶奶心疼儿子,他每天不到5点就起床,挑着一担谷搭着一些农产品到集市上去买,鸡和鸡蛋自己舍不得吃,不是留给儿子就是卖掉换钱。有一次,她早起上路时还有些迷迷糊糊,脚一滑,绊倒在路中央的一块大石上,前排的牙齿被磕掉好几粒,叔奶奶顾不上疼痛,爬起来继续走。

“儿啊,你是妈的希望,你倒是快点好起来啊。”每逢夜深人静时,叔奶奶总是对着墙壁祈祷。“吵什么吵,还让不让人睡觉,烦死了!”叔爷爷听到后在一旁的卧室喊道。

听说能申请贫困户、领取补贴金,叔奶奶要叔爷爷去村部问问,“这种丢人的事,要去你自己去!”叔爷爷一听脸色瞬间变了,没好气地说。“都到这个份上了,面子能当饭吃吗?”叔奶奶对他失望至极,只得一个人去了。后来的二十多年,他们家就是靠着每月百几十的补助金和叔奶奶种地的钱,艰难地维持生活。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下去,国栋快30岁时,和邻村一姑娘结了婚,婚后生了一对健康的儿女,两老很高兴,特意请人把房子翻修一新,多加了几间房。但几年后,儿子又毫无征兆地消失了,报警也没找到,留下仨孤儿寡母在家。



“老天啊,我上辈子到底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奈何要这样对我?”叔奶奶哭得撕心裂肺,常年流泪,她的视力模糊,一旁的叔爷爷坐在边上,一支又一支地抽着旱烟。“哭、哭、哭,你就知道哭,有用吗?”叔爷爷没好气地说。“我心里难受啊,我儿离家出走,孙子才几岁大,这以后怎么活啊!”叔奶奶哽咽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都老了,哪里管得上他们。”叔爷爷说。话虽如此,但叔奶奶还是坚持用白米饭、青菜和芋头,把两孙子一口一口地喂大。



媳妇带着二个儿女嫁给了村里一木匠,叔奶奶送走了儿媳和孙子,没多久又送走了叔爷爷。

“翠花啊,这里有280块,是我卖了几个月粮食和鸡蛋存下来的,你先拿着,往后俩孩子用钱的地方很多。”叔奶奶把一叠皱巴巴的钱交到媳妇手上。叔奶奶怕儿子离开后,媳妇带着孙子再嫁人,她想法设法多攒些钱留给她们。

“孩子奶奶,这点钱哪够,你还是把房子卖了,给你孙子多存点钱吧。”媳妇说。

“房子卖掉,我们上哪住去?”叔奶奶问。“反正你们也老了,可以住养老院啊!”媳妇毫不避讳地说道。

叔奶奶听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被儿媳的话惊到了。对门的木匠40多了一直单身,他多次上门表示想照顾翠花母子仨,翠花一看木匠家条件不赖,有一栋二层的楼房,还常年在外打工,没跟婆婆商量一句,就带着二个孩子搬过去住了。

叔奶奶的孙子成绩好,木匠供他读完小学、初中,又读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孙女成绩一般,上完初中就外出打工了,两个孙子一有空就回来看望奶奶。叔奶奶家里的鸡蛋、腊肉,还有别人送的水果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着给俩孙回家一起吃。

又过了几年,叔爷爷也病倒了,送医院检查时已经是食道癌晚期,临终前,叔爷爷第一次紧紧地握着叔奶奶的手说:“老伴啊,这些年苦了你了...真希望和你一起走到最后,可惜我不中用,什么都做不了...”没等说完最后一句话,叔爷爷就断气了。

送叔爷爷上山那天,叔奶奶哭得稀里哗啦,兜兜转转几十年,她又成了一个人。

一晃,姨奶奶就60多了,依条件早就可以申请五保户了,可她运气不好,名额都给了几个村干部的关系户,对她能拖就拖。她问了几次无果,也慢慢看淡了,不想去争,争了也没用。

那天,叔奶奶在山上扒柴,踩在一堆落叶上,一个趔趄滑倒了,断了左脚的脚踝。她在床上躺了好几天,孙子放假回来发现她左脚肿得红扑扑的,像大包子一样,于是,他跑回家告诉父母,后爸刚好出去做事了,他妈在家喂猪,他们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到处找人。但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到外面做事去了,叔奶奶的媳妇只得把木匠叫了回来,立马开着家里那辆二手面包车,送姨奶奶去了县里的骨科医院治疗。

出院那天,叔奶奶拄着拐杖,瞥了一眼医院大厅的镜子,镜中的老太婆枯瘦如柴,秃顶,白头发稀稀疏疏飘散在两边,眼眶深陷,双手青筋爆出。叔奶奶捂着眼睛,不敢再看下去了。



被媳妇送去了养老院,养老院规律的作息,让她生活得更健康。

那以后,媳妇和后老公怕她再出事,更怕到时连累自己照顾她,在叔奶奶回来后还没站稳脚跟,就急着送她去了养老院。那个养老院虽然是政府出资,但条件一般,食宿都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经常有老人进来几天就叫嚷着要走。没过过集体生活的姨奶奶头一回知道,原来在养老院还可以认识这么多人,还不用自己做饭,对于她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叔奶奶以前一天吃两餐饭,早上一餐:白粥拌咸菜,晚上一餐:猪油炒青菜。自从来到养老院后,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吃饭,除了看电视、看书读报外,学会了用智能手机上网,还跟其他的老人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日子过得比以前丰富多了。住了一年后,叔奶奶心情愉悦了,身体的毛病也少了,人也显得年轻了。她还发现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头“暗恋”她,每天都跑过来,跟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日子过得飞快。

后来,叔奶奶的孙子考上了外省一所重点大学,报到前几天,他到养老院跟奶奶告别,“奶奶,这里条件虽然差了点,你安心待几年,等我毕业后在城里买了房子,就接您来住。”“有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奶奶等着享我乖孙的福。”叔奶奶声音梗咽道。

叔奶奶的孙女,嫁给了打工时认识的一个小伙,生了孩子后就在家带孩子,她每年都要接叔奶奶到家住一段时间,什么活都不要她干,饭菜都端到她的手里,只要他安心住着,偶尔帮忙照看一下曾孙就行;孙子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大公司,他用第一个月的工资,请奶奶在饭店吃了一顿饭。有一天养老院的门口,停了一辆奥迪,是叔奶奶的孙子开车来接她过去住。

孙子好吃好喝地招待奶奶,可几个月后,叔奶奶却说:“我想回家了,家里养了十几只鸡鸭,又到了收芝麻的时节了,如果不去收,就烂在田里没用了。”当节省惯了的叔奶奶跟孙子说起这些时,孙子为了让她安心住下来,就跟她说:“您要是真在这里住不惯,我就送您回乡下,您要是担心老家的几只鸡鸭,我让我妈帮您看着就是。”这话被叔奶奶媳妇知道后,她吃了很久的醋。

自从孙子教会80几的叔奶奶玩抖音、看直播之类,叔奶奶经常拿着手机对着自己录视频,还学着主播做直播,她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奶奶,不知不觉,忘记了过去的苦涩,日子又多了一些滋味。

我叔奶奶苦吗?年轻时确实很苦,是那种身不由己的苦,凡事都不顺利,让她过早熬成了一个老太太。一旦熬过了最苦的日子,现在她不再感觉苦了,反而因为后辈们的孝顺、自己的乐观开朗的态度,晚年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她开始舍不得走了,还想多看看这个大千世界,活一天就能多体会一天的快乐。



@索菲:

从我叔奶奶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老年人的影子:年轻时没有时间为自己活,所有时间都在为家庭、为儿女、为后辈操劳上,尝遍了贫穷、疾病和人情冷暖的苦;到了晚年本该享福的年纪,身边的人却又一个接一个离去,留下她们孑然一身,饱尝孤独的苦。

回到题主的问题:“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我的观点如下:

1.苦与不苦跟年龄无关,跟心态有关。

我叔奶奶年轻时几乎把所有的苦都尝了个遍,但是,晚年反而不苦了,对新事物开始感兴趣,完全没有老年气,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盼头,好像重新活了一次。她苦尽甘来,心态积极向上,越活越年轻。

2.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要想老年自由幸福,需先学会吃苦受罪。懂得吃苦耐劳的人,内心深处必定是个善良的人,她们为自己考虑得少,为别人考虑得多。

决定晚年是受苦还是享福,就看年轻时积累了多少福报。叔奶奶晚年的福报,正是年轻时用宽厚、善良换来的。

有的人老了,就真的老了,不但身体衰老加速,心态也悲观厌世,把本该安心养老的日子过得一塌糊涂;

有些人老了,很多事都通透了,把一辈子活成二辈子的长度,经历的事多了,就有了宽度。既有长度又有宽度,她们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到最朴实的快乐。




我妻子她三姨年轻时不本分,头婚嫁了个老实人,第三天独自回娘家,从娘家直接去了县城,老实丈夫去县城找她,她说:“我和你没有夫妻之实算不上夫妻,以后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我们井水不犯河水。”

老实丈夫知道自己配不上她,声音小得像蚊子:“你把彩礼退我。”

三姨不本分是不本分,但她讲道理,彩礼进了她父母的腰包,一分没给她,她看着老实丈夫,有点不忍:“你去和我父母要,要是他们不退给你,我帮着你要。”

老实丈夫去了岳父岳母家要彩礼,岳父岳母把他撵了出来,岳母说:“我把女儿嫁给了你,看着你们进了洞房,你没本事留住她,是你自己无能,还有脸来要彩礼?不知臊,赶紧滚。”

老实丈夫虽然老实,但他也知道钱是好的,他不辞辛劳,连夜又去了县城,见到了三姨。

三姨知道父母十有八九不会退钱,她跟老实丈夫说:“行吧,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彩礼钱我退给你,但要一点一点退给你。”

老实丈夫在夜色的笼罩下,抄小路,翻山越岭回村,他知道山路不好走,走得很小心。

最后一座山,山脚下就是他的家,他踩到了一块活动的山石上,老实丈夫和山石一起从半山腰滚落而下,山石没变样,他的一条腿却残了。

他爬着回了家。

母亲摸着儿子肿得像包子似的腿说:“你跟人家进了洞房就是夫妻了,搁谁谁也不会把彩礼退了,现在可好,又搭上了一条腿,早知道这样,不给你娶媳妇了。”

老实丈夫倒是不在意自己的腿,他更关心彩礼能不能要回来,那是父母的辛苦钱,300块,他连媳妇的一根手指头都没碰到,不要回来,他觉得窝囊。

三姨后来也听说老实丈夫瘸了一条腿,她想回来看看,毕竟是因为自己才连累了人家,但她刚在一家小吃店找到了工作,端盘子,一个月30块钱,管吃管住,她怕工作没了,就没回来。

一年后,三姨攒够了300块钱,回来看望老实丈夫,老实丈夫很憔悴,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却像三四十岁的大叔,她把300块钱还给了老实丈夫:“买身好衣服,打扮精神点,你还能再娶一个。”

老实丈夫接过钱,就撵三姨离开他家,三姨说:“你怎么不懂好赖话,我让你再娶一个,说错了吗?”

老实丈夫拍着自己的废腿:“我腿脚好的时候你都不跟我,现在我这样了,谁还会嫁我?你要是真的心里有我,今天就别走,陪我。”

三姨说:“那不行,我不喜欢你,是我父母为了钱逼着我嫁给你的,我可不想一辈子守着自己不喜欢的人过。”

老实丈夫说:“不喜欢我你为什么和我拜堂?如果你不和我拜堂,我的两条腿现在还都是好腿。”

三姨说:“算我对不起你,假若日后我过好了,加倍弥补你。”

三姨想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她要为喜欢的人守身,与老实丈夫结婚那天,她说啥不让丈夫挨她太近了。

她说谎:“我身子不舒服。”

老实丈夫想以后的日子长着呢,不急于一时,他也是没料到,三天后,三姨借故回娘家,就从娘家直接去了县城。

在县城打工的时候,三姨遇到了一个她喜欢的人,因为那时她还欠着老实丈夫300块彩礼,她怕还不清,老实丈夫不放过她,牵连那个人,就没和那个人表白,还清了彩礼钱,三姨回到县城,就在小吃店里等着那个人。

那个人是邮递员,每天都骑着一辆绿色的自行车在县城的大街小巷穿梭,自行车后座上挂着一个绿色的邮包。

等那个人终于从西面骑着自行车过来了,三姨急忙跑到路中间拦住了他。

邮递员认识三姨,有时他会来小吃店吃饭,三姨长得漂亮,邮递员看她的时候,目光舍不得离开。

邮递员捏了手刹,自行车在三姨面前停住了。

邮递员问三姨:“你要往家里寄信吗?”

邮递员知道三姨是从农村过来的,但他不知道三姨结过婚,当然,三姨结过婚和没结过婚没啥两样。

三姨胆子大,她不懂啥是羞涩,尤其是面对喜欢的人,她的脸都没红一下,也没有婉转,直接问邮递员:“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邮递员被问懵了,他挠着头不知如何回答,傻傻地看着三姨。

三姨这回更直截了当:“你喜欢儿子我就给你生儿子,喜欢女儿我就给你生女儿,你选一个。”

邮递员捋了捋思绪,捋好后他明白了三姨的意思,他红着脸告诉三姨:“下班后我来告诉你。”

邮递员下班后来小吃店找三姨,趴在三姨的耳边告诉三姨:“我喜欢男孩。”

三姨和邮递员就谈起了恋爱。

他们年轻,以为爱情真的可以无坚不摧,但当邮递员带着三姨去家里见父母,他母亲知道了三姨是农村来的,就不给三姨好脸子。

她没搭理三姨,直接跟儿子说:“你姥姥想你了,让我带你过去,我们这就走。”

邮递员说:“妈,我对象第一次来咱家,她还没坐呢,以后我们再去看姥姥行不?”

妈妈说:“你不说我还忘了,你姥姥说给你介绍了一个对象,在医院上班,大高个双眼皮,长得水灵,今天在姥姥家和你见面,我们不能让姑娘久等了。”

妈妈拉着儿子往外走,儿子不敢不听妈妈的话,他看了三姨一眼,三姨含着眼泪跑出了邮递员家。

三姨对邮递员还有期望,她盼着邮递员说服妈妈,接受她,她在小吃店里等着邮递员来找她。

三姨没等到邮递员,她等到了小吃店老板的一句话:“姑娘,店里生意不好做了,雇不起你了,你走吧。”

三姨诧异,小吃店生意和以前一样,没有不好做,她问老板:“是不是我干得不好?惹你不高兴了?”

老板说:“不是,我多给你一个月工钱,你走就对了,不要问为什么。”

老板多给了三姨一个月工资,把三姨打发了。

后来,三姨回到了乡下,一次回县城,遇到了老板,老板告诉三姨,是邮递员的母亲让他把三姨撵走的,母亲担心儿子和三姨藕断丝连。

邮递员的母亲在某局工作,小吃店老板惹她不起。

三姨带着悲伤的记忆,从县城回到了娘家,她整天不出门,洗脸用眼泪。

一天,三姨躺在炕上,瞅着墙上的一张画发呆,画中人物是一对夫妻举案齐眉。

院子里,嫂子忽然大喊大叫:“家里是不是又来了老鼠?粮食怎么少得这么快?昨天还有大半缸,今天就见缸底了,老鼠也是瞎了眼,怎么不换一家偷吃偷喝,盯上我家还没完了。”

嫂子的言外有意,让三姨猛然醒悟了,自己年纪不小了,不可能在娘家过一辈子,早晚还是要嫁人的,趁早不趁晚。

三姨来了精神,她打扮打扮就来到了老实丈夫家。

老实丈夫正一瘸一拐地拎着猪食喂猪,三姨陪着笑脸跟老实丈夫说:“我回来了,你腿脚不便去歇着,喂猪这种活,应该当媳妇的干。”

三姨要抢猪食桶,老实丈夫赶紧躲闪:“你离我远点,遇见你准没好事,你坑我一次就够了,不能没完没了。”

三姨说:“我怎么会是坑你?我们是拜过堂的夫妻,这么快你就忘了?”

三姨往老实丈夫跟前凑。

老实丈夫不知三姨是何居心,吓得连连后退,他看见了家里养的那只狗,他让狗咬三姨,说三姨是坏人。

狗冲着三姨,吐着舌头跑了过来,三姨不得不离开了老实丈夫家。

回到娘家,三姨跟嫂子说:“嫂子,你给我介绍一个对象,只要是个男的,管我吃住就行,高矮胖瘦我都不挑。”

嫂子说:“你不用着急找,住多久我也不嫌弃你。”

三姨说:“给我介绍一个吧,我想嫁人了。”

嫂子给三姨介绍了一个,四十五岁,比三姨大了二十一岁,男方的妻子病故了,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嫂子想安排三姨和男方见个面,三姨说:“不用见了,都是缘分。”

三姨带着自己的东西,一个人悄悄去了男方家。

男方四十多了,他做梦都没想到,还能娶到三姨这样漂亮的女人,把三姨当成了宝。

几个月后,三姨跟男方说:“我想吐,是不是生病了?”

男方心疼三姨,怕三姨有个三长两短的,带着三姨去了县医院。

三姨是怀孕了。

三姨想把孩子生下来,但男方不想生,他担心三姨有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亲生的就不好了。

三姨说:“我想有自己的孩子,生下来我会对三个孩子一视同仁,不会厚此薄彼的。”

男方说:“你想生也行,但我没有多少钱,生下来后,你自己抚养,与我无关,什么事我都可以替你分担,就这件事不行。”

三姨知道了一个弱女子在现实生活里的不容易,她不想让孩子跟着她吃苦,只好答应把孩子拿掉。

三姨住院期间,去了一次她工作过的小吃店,老板告诉她:“不是我不想用你,是邮递员他妈找到过我,她威胁我,不把你撵走,我的小吃店就得关门。”

临别的时候,老板又给了三姨50块钱,三姨缺钱,她接下了。

三姨47岁那年,男方去世了。

儿子已经结婚了,女儿已经嫁人了,儿子有自己的房子,不与三姨住在一起,女儿也很少回家,本来就不是亲生的,父亲活着,看在三姨照顾父亲的份上,两个孩子还叫三姨一声妈,父亲没了,这声妈也没了。

男方留下了一处老房子,儿子女儿表示,只要三姨无处可去,老房子她可以一直住着。

过年过节的,儿子女儿会把三姨接过去,他们对三姨很好,客客气气的,什么事情也不让三姨做,三姨想帮着做做饭,他们不让,说是怕三姨累着。

吃完饭,三姨想帮着收拾碗筷,他们也不让,推推搡搡让三姨去一边歇着。

儿子女儿的好,让三姨不舒服,分明是孩子拿自己当外人,如果自己是孩子的亲妈,他们还会这样吗?

哪个孩子不跟亲妈撒娇耍赖?

每当三姨听说或是看见与她同龄的人,帮儿子女儿多做了一点事情,就满腹牢骚,她就劝他们:“你们知足吧,有人还瞧得起你,有活计还能想到你,是拿你当亲人看,等到儿子女儿,儿媳姑爷们,不想麻烦你了,那只有两种情况。”

“哪两种?”有人问。

三姨说:“一是你在世间没了,二是你在儿女的心目当中没了。”

老实丈夫因为一条腿瘸了,打了一辈子光棍,父母都去世后,老实丈夫只能一个人孤独着,出来进去,形只影单。

一天,老实丈夫与三姨在路上遇到了,两个人一个52岁,一个54岁,活过了大半辈子,他们都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也看得开了。

老实丈夫不再记恨三姨。

老实丈夫说:“你男人没了几年了,你想不想再找一个?”

三姨说:“腿瘸的都不要我,谁能要我?”

老实丈夫说:“当年,若不是你看不上我,和我好好过日子,我们是不是也已经儿孙满堂,颐养天年了?”

三姨说:“路是我自己走的,我不怨谁。”

老实丈夫说:“我的路也是我自己走的吗?你一个人走了两个人的路,走的还是坑坑洼洼的破路,我也被你影响了,我屈不屈?”

三姨说:“命。”

可能真的是命,兜兜转转了几十年,最后,三姨和老实丈夫又成了夫妻,他们搬到了一起。

去年春节,我和妻子又去乡下看望三姨,老实丈夫生病了,她在给丈夫熬药。

我妻子说:“姨,我替你熬吧。”

三姨说:“不用了,能帮那个老头子做点事情,我很高兴,有人还需要我,我才觉得自己不是白活着。”

三姨和老实丈夫,两个人都无儿无女,但我没看出来,他们过得苦。

有时,他们相互搀扶着在院子里散步,连地下的影子里,都透着幸福,相濡以沫的那种幸福。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如同幸福有很多种,苦也有很多种。

有的苦是自己觉得苦,有的苦是外人觉得你苦。

有的苦是与别人有了比较后,你才觉得苦,不比较你还不知道自己苦。

有的苦是拿梦想衡量现实,现实与梦想之间有多远的距离你就有多苦。

有的人很苦,但他自己不觉得苦。

有的人一点不苦,但他自己认为自己很苦,见谁跟谁诉苦。

不管是哪种苦,记住一点:没人能分担你的苦,冷暖自知,不用现有的苦,让自己过的更苦,不用无法避开的苦,冲淡平常日子里拥有的幸福,活得豁达开朗一点,苦点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不是人到老年才有了苦日子,每个年龄段的人,每个阶层的人,都不容易,大家都苦,但大家都开心的活着,可见,生活中不只有苦,还有比苦更有意义更值得追求的东西。

不觉得自己苦,就像给苦咖啡里加了糖,苦中会有甘甜,觉得自己苦,就像给糖中加了黄莲,尝到的可能就都是苦。

生活无法改变,但心情可以调解,同样的苦,每个人的感受却是不同的,差距就是对待苦的态度不同,苦既然无法规避,学会看开一些事情就显得有点重要了。

苦吗?对自己说一声“不苦”,日子可能就好过了那么一点点。




我邻居张叔,今年63岁,张婶60岁,老两口每月退休金15000元,他们掏心掏肺的对待儿子和儿媳妇,给他们买车又买房,还承担了家里所有的花销,原以为他们的晚年生活会很幸福,结果,就在前几天中午,老两口脑出血住进了医院。

张叔是我老家的邻居,为人和善,在村里人缘很好,他年轻时在事业单位工作,旱涝保收,是大家眼中的铁饭碗,我们都很羡慕他。

早些年的时候,张叔所在单位分配了住宅小区,每平方米1200元,张叔和张婶商量了半天,决定趁此机会买两套房子。

张婶答应了,她觉得这是买房的好机会,在那个年代,房价还未上涨,改革开放政策逐渐发展,周边的小区已经上涨到每平方米1500元,如果她们以低廉的价格买上两套,将来哪怕是卖掉房子,也能赚很多钱。

不得不说,张叔和张婶很有投资眼光,他们买了两套118平方的房子,总价283200元,现如今这两套房每平方8000元,总价1888000元,如果转手卖掉,相当于赚了1604800元。

张叔每次都笑呵呵地说:“当初就想着留给儿子做婚房,也没想着能赚钱。”

前几年的时候,我和爸爸去张叔家做客,他们所在小区附近设施齐全,有幼儿园,有小学和初中,还有几个公园,每天中午的时候,小区附近可谓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当时,张叔的儿子张凡也在家,长得很帅,浓眉大眼,听说刚毕业,在私企上班,每个月能赚五六千块钱的工资。

我爸笑着问:“小凡,年龄不小了,该找个女朋友了。”

张凡笑着说:“找女朋友可不同于找工作,凑活凑活就行了,找女朋友要找那种心地善良,可以居家过日子的女人,否则,还不如打光棍。”

我认真打量了他几眼,真没想到他有如此高的觉悟,就连张叔和张婶都愣了愣,显然是没想到张凡会说出如此真实的话。

我觉得,张凡以后肯定能找个称心如意的女朋友,过上好日子,他思想太成熟了,具有前瞻性,果不其然,时隔两年后,张凡找到了女朋友。

那女孩长得很漂亮,乌黑明亮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修长的双腿,皮肤细腻光滑,就连说话声音都软绵绵的,简直是完美的女人。

女孩的性格也很好,对张叔和张婶很尊重,整天哄的张婶眉开眼笑,差不多过了三个多月,女孩和张凡结婚了,婚礼当天,我和爸爸去参加了婚礼,我还给她们随了500块钱红包。

婚后,她们住在张叔闲置的房子里,在此之前,那套房子从未住过人,张叔在张凡结婚前把房子进行了装修改造,让人心情愉悦。

我原以为张凡和他老婆会过得很好,张叔和张婶也会很幸福,结果,我想得太简单了。

原来,自从张凡结婚后,他就没再去上班,整天带着老婆四处旅游,今天吃烧烤,明天吃火锅,小日子过得悠闲惬意,就连张凡的老婆也很享受这种生活,不必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劳碌。

过了没多久,张凡的老婆怀孕了,怀的是双胞胎,这件事惊动了张叔和张婶,老两口开心的不得了,每天变着法的给儿媳妇做好吃的食物,就在这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儿媳妇突然说道:“爸爸,我和张凡打算重新买套房子,现在这套房子太小了,将来孩子出生后,没有住的地方。”

张叔看了眼张婶,张婶笑着说:“月月,你想买什么房子呀?”

儿媳妇眨着眼睛说:“妈妈,我想买套大平方的房子,住着宽敞舒适,将来您和我爸也可以过来住,顺便帮我带带孩子。”

张婶想了想说:“行,那就再买套房子吧!”

张婶也没多想就答应了,她觉得儿媳妇说得也有道理,更何况是她刚嫁过来,如果不答应儿媳妇的要求,未免显得有点过分了。

最关键的是,张婶给了儿媳妇188000的彩礼,结果当天收的礼钱也都给了儿媳妇,现在她们要买房,肯定会拿出她们的存款,算起来,张婶也不需要花多少钱。

张婶想得很美好,可是,第二天她们来到售楼部后,张凡说:“妈妈,您准备了多少钱?”

张婶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我和你爸爸带了张30万存款的银行卡,怎么了?”

张凡笑着说:“没怎么,就是随口问问。”

张婶点了点头,张凡走到月月跟前说了几句,月月看了眼张婶,随后走向了销售人员:“您好,可以给我介绍下咱们这里的户型吗?”

销售人员热情地说:“好呀!咱们这里有小户型和大户型,您看您有什么需求?”

月月笑着说:“你给我介绍下大户型的房子吧!”

销售人员笑吟吟地说:“咱们这里大户型的房子有139平方的,有149平方的,还有158平方和168平方的,您看您喜欢哪种户型的房子?”

张婶的儿媳妇还没说话,儿子就在旁说:“我们要168平方米的房子,你算下多少钱?”

张婶和张叔都愣了,她们万万没想到儿子竟然会选这么大的房子,张叔忍不住说:“儿子,你买这么大的房子打扫卫生都是个问题,我建议你买个149平方米的就行了。”

张婶也劝说道:“儿子,房子够住就行了,真没必要买太大了,住着太空荡了。”

儿子笑着说:“大房子住着宽敞又舒适,将来孩子出生后可以在屋里随意地玩耍,也不用担心磕着碰着,您说是吧?”

儿媳妇在旁说道:“爸爸妈妈,我觉得凡凡说得有道理,买房可不是买衣服,不喜欢就不穿了,如果我们这次买了小户型房子,将来不喜欢,总不能扔了吧?”

“咱们既然决定要买房了,倒不如直接买个大房子,您们闲来无事的时候也可以来家里住几天,有个落脚的地方。”

张叔和赵婶无奈答应了,张叔对销售人员说:“姑娘,你算下这套房子多少钱吧?”

销售人员笑着说:“叔叔,您儿媳妇买这套房子可算是捡了大便宜了,现在咱们这里有优惠活动,还送家电大礼包。”

张婶迫不及待地说:“姑娘,优惠多少呀?都送什么家电呀?”

销售人员解释说:“阿姨,咱们这套房子每平方优惠150元,还送冰箱、空调、洗衣机。”

张婶在心里估算了下家电的价值,这才笑着说:“这还差不多了。”

销售人员拿出计算器算了下房子的价格,笑着说:“叔叔阿姨,这套房子总面积168平方米,优惠完的价格是每平方7650元,总价是1285200元。”

张叔再次愣住了,他和张婶这么多年省吃俭用也才攒下了150万的存款,如今买套房就要花掉大半辈子的积蓄,说不心疼是假的,于是,张叔小心翼翼地说:“月月,你结婚的彩礼还有多少钱?我和你妈妈能拿出30万元帮你们买房,剩下的钱你们办理贷款行不行?”

儿子在旁不满地说:“爸爸,您也太小气了吧?我可是知道您有100多万的存款,现在我买套房子你还想让我贷款,这不是为难我和您儿媳妇吗?”

儿媳妇轻声说道:“爸爸,我和凡凡的彩礼都存了定期存款,现在取不出来,您先帮我们付了钱,以后我们慢慢还给你,好不好?”

张叔刚想拒绝,张婶在旁说道:“好,我们先帮你付了全款,以后你们再还给我们。”

儿媳妇买的这套房是毛坯房,装修期间儿子找到张婶:“妈妈,房子装修还差30多万,您先帮我们垫出来吧!”

张叔和张婶刚好发了工资,她又给儿子拿了30万的装修款,张婶苦笑着说:“儿子,我和你爸爸这辈子攒的钱全都花完了,以后不要再找我们要钱了。”

儿子笑着说:“妈妈,您就放心吧!我保证不再找你们要钱了。”

房子装修好不久,儿媳妇也生了孩子,两个都是男孩,张婶知道儿媳妇没照顾孩子的经验,就主动去帮忙照顾孩子,那段时间,张婶忙的团团转,可她很开心,一点也不觉得累。

孩子哭的时候,张婶就抱着孩子在房子里四处转悠,孩子闹的时候,张婶就给孩子喂奶粉,孩子睡觉的时候,张婶就收拾房间里的卫生,帮儿媳妇洗衣服,给儿媳妇做月子餐,别提有多忙碌了。

儿媳妇出了满月后,张婶又张罗着举办满月宴,总共摆了35席,花了3万5千元,如果再算上烟酒的花销,花了足足6万元。

这些钱全都是张婶拿出来的,本来儿媳妇打算把钱还给张婶,张婶拒绝了:“月月,这些钱是我给孙儿摆酒席花的,怎么能让你花钱呢?”

儿媳妇微笑着说:“妈妈,谢谢您了。”

赵婶笑了笑:“应该的。”

张叔也觉得不应该收儿媳妇的钱,毕竟,这是他们心甘情愿付出的,收钱就显得太过小家子气了。

儿媳妇出了月子后就去工作了,是做房产中介,儿子依旧是早出晚归的忙碌,谁也不知道他在外边干了些什么,张叔曾让儿媳妇打听过儿子的近况,可儿媳妇也摸不清儿子的动向。

张叔考虑到儿媳妇的工作要四处奔波,就给她买了辆代步小车,儿媳妇特别开心:“谢谢爸。”

张叔笑着说:“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

儿媳妇郑重地说:“您放心,我肯定会好好过日子,好好孝敬您和妈妈的。”

两个孙儿三岁的时候,儿媳妇对张婶说:“妈,我打算让孩子去幼儿园学习,您和我爸帮忙接送孩子吧!”

张婶笑着答应了,正好她和张叔已经退休了,整天在家闲着也挺无聊的,如今儿媳妇派给他们这项任务,老两口高兴得不得了。

此后的日子里,张叔和张婶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日子过得潇洒自在,这天中午,老两口接孙儿回家的路上,突然接到了儿子的电话:“爸爸,我把家里那两套房子卖了。”

张叔当时就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你说啥?你把家里那两套房子卖了?”

儿子笑嘻嘻地说:“是啊!卖了160万。”

张叔都快气疯了:“你是不是缺心眼,咱家里那两套房子价值180多万,你160万就给我卖出去了,对了,你卖房子做什么?”

张凡是张叔的独生子,那两套房子写的是儿子的名字,这几年儿子虽然没有工作,可他也不缺钱用,怎么突然就把房子卖了呢?

儿子解释说:“爸爸,您别生气,我小舅子快要结婚了还没婚房,所以我就想帮帮他。”

张叔气得直哆嗦:“你把房子卖了,我和你妈妈住哪里?”

儿子笑着说:“您和我妈妈住我家里就行呗!正好我也方便照顾您俩。”

张婶给儿媳妇打了电话:“你弟弟是不是快要结婚了?”

儿媳妇疑惑地说:“没有呀!他还在上大学呢!”

张婶挂了电话对张叔说:“咱儿子说的是假话,他肯定有什么事瞒着咱们。”

张叔立刻就拨打了儿子的电话,结果发现没人接听,他们只好先带孙儿回了家,儿媳妇立刻问道:“爸爸,张凡把您住的房子卖了?”

张叔点了点头,显得无比落寞。

接下来的几天,张叔每天都会给儿子打电话,可每次都提示无人接听,直到半个月后,儿子从外表回来了,胡子拉碴,张叔直截了当地问道:“你卖房子的钱交给我吧!”

儿子面无表情地说:“花完了。”

张叔气的血压升高,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张婶也急得不行,她立刻给儿媳妇打电话说:“小凡回来了,你也回来吧!”

儿媳妇回家气冲冲地说:“你最近去哪了?你知不知道我们都很担心你,你把房子卖给谁了?卖的钱又放哪了?”

儿子捂着耳朵说:“能不能不要问了,我把钱都花光了,你们再怎么逼问我有什么用?”

儿媳妇气的眼泪掉下来了,可她也管不了张叔的儿子,只好先把张叔送到了医院检查身体,幸好没什么大碍,在医院住了几天就康复了。

出院那天,儿子告诉张叔:“实话告诉你吧!我被骗了,卖房子是为了还债。”

张叔问他为什么不报案,儿子摇了摇头:“报案了,钱追不回来了。”

张叔虽然很生气,可事情发生了,再怎么生气又能怎么样?日子还要过下去,儿媳妇劝张叔不要多想,张叔嘴上说着知道,可他始终不能释怀。

从那以后,张叔和张婶就做了环卫工人,他们退休金虽然很高,可还要帮儿子还外债,另外,他们考虑到整天吃住在儿媳妇家里,有些不好意思,就想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前几天气温高达40度,张叔和张婶顶着烈日在大街上打扫卫生,他们从没吃过这种苦,在工作的时候晕倒了,幸好被过路的行人发现并送到了医院,儿媳妇当时正在公司上班,当她接到医院的电话时,整个人都懵了。

她着急忙慌地来到了医院,医生告诉她:“你不要担心,他们只是轻微脑出血而已。”

儿媳妇这才松了口气,她坐在张叔和张婶的病床前痛哭起来:“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不该同意让你们去工作的。”

张叔和张婶出院后,儿媳妇把他们安排在家里好好休息,坚决不让他们工作了:“你们以后就在家里养老吧!我养你们。”

张叔和张婶笑着笑着就哭了,能找到这么善解人意的儿媳妇,是他们的福气。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话也有道理,只不过,我们考虑问题要具有两面性,也就是说,这句话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1、人老了,如果生活能自理,有养老金,儿女孝顺,这种日子是幸福的,也是所有老人都期望的生活。

2、人老了,如果过得像张叔和张婶这样疲惫,那就是苦日子,他们的儿子不争气,啃老,他们不得不在退休后出来工作,减轻家里的压力,幸运的是,张婶的儿媳妇很孝顺,在得知她们中暑之后立刻让她们辞掉工作在家养老。

最后:

人老了,就要学会放下,放下手中的工作,放下心中的牵挂,放下对儿女的执着与帮助,儿孙自有儿孙福,作为老人,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让儿女操心,就是对儿女最大的帮助了。

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无论如何看,事实就摆在个人的面前。人生到了暮年阶段,随着自身机能的急剧退化,具体表现在眼花耳聋、反应迟钝、四肢僵硬等诸多方面,使得个人能说也不能行。

本博曾与同龄人讨论过,人到了六十岁退休以后,充其量还有十五年个人能够自我作主的时间。到了七十五岁以后,也就是活一天说一天,说不定哪一天晚上鞋还能脱下来,到了第二天早晨能否还会再穿上,就很难说了。

“人老了,老年人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这话说的没有错。本博直系亲属中已经有三位八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靠别人伺候。Te们个人遭罪,让侍奉Te的人也是无可奈何。可怕的是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时一切都好说,糊涂时连羞耻也不顾。虽然人们在祝寿时常说到: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高寿的人活得没有任何意义,哪有不老松那样人见人爱,有可能还会成为自然文物,被人们所看护,还能为人们带来滚滚财源。

人来到这个世上,原本就是创造价值的。没成想人到老态龙钟的年龄段,不但不能创造价值,反而成为了社会、家庭和儿孙们的累赘。真是悲哀呀!

人老了,苦日子才刚刚开始,尤其是目前满六十岁的人,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实在不敢去想个人到了失能的那一天,这日子怎么过才能使个人少遭点罪?并不是个人过于悲观,现实情况就在那摆在每一位老年人的面前。何去何从,真不清楚到了那一天,个人的处境是如何的苦不堪言?[流泪][流泪][流泪]

本博的看法是,尽早由立法机构出台安乐死的法案,人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阶段,只要个人头脑还处于清醒状态,立下字据,自愿采取安乐死的办法结束个人的生命。对社会、对家庭、对子孙后代,包括对个人都是一种解脱。欢迎友友们参与讨论,畅说欲言,发表个人的看法。(原创于:2021/05/19)




我的一个表舅,60多岁了,有两儿两女,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有7000多元,自从退休之后,他在家以养花、钓鱼、下棋打发时间。

在别人的眼中,他不愁吃穿、无忧无愁的,可是,表舅却跟几个亲戚诉苦,说自己的苦日子才刚开始。


表舅是个很努力的人,20岁的时候,他就去了县城的一个机械厂当工人,起初的时候,做的都是一些苦力活,工资也不高。

但是,工作了几年后,他利用闲暇的时间刻苦读书,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当时,整个整个乡镇也没有几个大学生,和表舅同龄的人,大多数只有初中学历。

由于家里没钱,一时之间凑不出学费,机械厂的几个管理人员得知了这个情况后,还特意向厂里申请了一笔资金当作表舅的学费。

表舅读完了大学后,再次回到了机械厂上班,成为了厂里的技术主管。

机械厂虽然有几百个工人,可是厂里的效益并不好,工人们一年到头的忙碌,也只能拿到一些基本工资,勉强够养家糊口的。

后来,在表舅的建议下,厂里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转型做起了汽车零件加工的生意,短短几年时间,工人们的工资就涨了好几倍。

很快,表舅就成为了副厂长,在一次员工大会上,厂里一次就奖励了表舅5万元。那个时候,5万元可是一笔大数目了,足够在县城买一套90多平米的房子了。

表舅结婚之后,有了两儿两女,一家六口人过得很幸福。遗憾的是,在表舅50多岁的时候,妻子得了癌症去世了。

后来,机械厂被另一家大公司收购了,表舅就选择了提前退休。

表舅的两儿两女都在外地工作,也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一年也就是过春节的时候才回家一趟。

退休之后,表舅觉得一个人在家挺无聊的,就打算去两个儿子的家中养老,顺便帮忙照顾一下小孩。可是,住了几个月后,两个儿子都不乐意了,找了借口送表舅回来了。

而两个女儿呢,也差不多是一样的情况。

表舅没了办法,就独自留在了老家县城生活,在家里种了很多的花,平常要么就和几个朋友一起钓鱼,要么就去公园里和几个大爷下象棋。

尽管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有7000多元,可是表舅也是个很节俭的人,把大部分的工资都存下了。

有一回,大女儿在生意上遇到了困难,表舅拿出了30万元给大女儿。

两个儿子和小女儿得知了这个事情后,就都抱怨表舅,说他事先没有跟其他人商量。

此后,表舅就把存款拿了出来,由儿女们一起掌管,需要用钱的时候,就由儿女们取钱出来。

有一次,表舅出门散步,回家的时候在楼梯间摔了一跤,儿女们都不在家里,还是一个远房亲戚把他送去了医院。

于是,在病房的时候,表舅就跟儿女们说,自己养伤的时候,希望儿女们留在老家多待一段时间。可是,儿女们当场就提出了反对,都说自己的工作忙,做不到这一点,可以花几千元请一个护工照顾表舅。

过了几个月后,儿女们经过商量,就一致同意送表舅去养老院,表舅怎么也不肯答应。

为此,表舅还生气了好几天。

表舅常常担心,随着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将来哪天得了重病,也是需要家人照顾的。虽然有两儿两女,可是自己却过得很孤苦,儿女们似乎也并不关心他。

总结

总的来说,人老了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健康,即使每天都是粗茶淡饭也无所谓。儿女们孝顺,可以时常回来看望,这对于老人来说,才是最大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小吃店   表舅   日子   孙子   彩礼   邮递员   养老院   儿媳妇   老实   爷爷   奶奶   丈夫   事实   儿子   房子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