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皇后偏爱幼子刘武,为何刘启依旧能够继承皇位?原因在哪里?

窦皇后真正能影响立储大事,是汉景帝时代,甚至都拿到了汉景帝的口头承诺,但终究敌不过帝王权术。

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都是汉文帝和窦皇后所生的嫡子,刘启是嫡长子,刘武是嫡次子,但此时窦皇后的话语权是很低的。

在汉文帝时代,汉朝刚刚经历了吕后之乱,所以对于后宫干政这种事情是非常敏感的。

作为一代明君,汉文帝也不是那种耳根子软的人,也不昏庸,他掌握着帝国最高的统治权,最重要的是,他对后宫干政这类事情是十分敏感的。

窦皇后她此时只是个皇后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是万万不敢顶风作案的,毕竟吕后乱政的事情才结束没几年。

这会儿她要敢干预立储之事,估计会引起汉文帝的反感,进而导致被疏远,甚至连皇后之位都保不住。

所以,窦皇后能一定程度影响立储之事,是在她的大儿子汉景帝时代。

事实上,汉景帝登基后,窦太后一直致力于让自己的小儿子刘武继承皇位,甚至获得了汉景帝的口头承诺。

这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汉景帝刘启真打算把皇位传给弟弟?

其实这就是窦太后运作的结果,汉朝是一个特别讲究孝道的朝代,连皇帝的谥号都要带一个“孝”字,比如汉文帝的全称是“孝文皇帝”,汉景帝的全称是“孝景皇帝”,汉武帝叫“孝武皇帝”。

窦太后是刘启的亲生母亲,她又特别宠爱小儿子,所以刘启登基后,她就不停地在他耳边唠叨,劝说刘启将来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

刘启一开始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直到最后被窦太后逼得实在没办法了。

于是,在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5年),刘武入朝参拜天子,汉景帝刘启为他摆下了一场接风宴会,并邀请了众多皇亲贵戚参加。

谁知酒过三巡,大家都喝得正开心时,刘启说着说着,话锋一转,就把话题扯到皇位继承这事儿上来了。

只听刘启带着醉意一边拍拍自己的座位,一边说道:

如果将来我百年之后,这位子就传给梁王......

话音刚落,在场的亲戚大臣们都没有思想准备,纷纷四目相对,惊讶的表情,连下巴都快掉了。

当然,窦太后和刘武听到这话,自然是十分开心的。

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後传於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史记》

没想到就在现场一片沉寂之时,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打破了沉寂:臣以为不可!

大家定睛一看,说话之人正是窦婴,他是窦太后的侄子,但他本人是不支持传位梁王的。

这时,只见窦婴接着说道:

我大汉的江山是高皇帝打下来的,向来都是父传子,这也是高皇帝定下的规矩,陛下肯定是喝醉了,怎么能说是传位给梁王呢?

窦婴这话虽然刘启爱听,但却把窦太后给得罪了。

此后,窦太后一怒之下,干脆开除了窦婴进出宫门的门籍,即便是重要节日也不允许他进宫朝见。

窦先生显然是太单纯了,压根儿没看懂汉景帝刘启的心机。

他是实在拗不过窦太后,故意这么干,哄老太太开心一下,好让老太太安静一段时间,别天天在自己耳边叨叨了。

因为这只是在家宴上,只有亲戚在场的宴会场合,并不是正式场合,所以刘启说这话并不能算正式确立刘武是储君的地位。

其次,汉景帝说这话的时候已经酒过三巡,是在醉醺醺的情况下说的,哪怕是装醉,事后他也可以说这是酒后之言,不予承认。

还有,刘启是在酒后说了这么一句话,并没有留下字据什么的,也没给刘武一个玉玺之类的凭证,事后完全可以假装没这回事。

如此一来,刘启的耳边总算是安静了一段时间。

虽然这只是刘启的缓兵之计,但却给刘武释放了错误的信号,让他一度认为自己就是将来帝位的继承人。

而恰恰在汉景帝说完这番话后不久,七王之乱爆发,刘武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王谋反,要想攻进长安,就必须经过刘武的封地“梁国”,所以梁国就成了战略要地,必须要首先攻下。

梁王刘武在这个过程中,十分卖力,甚至到了拼死血战也绝不让叛军前进一步的程度。

这里面就有汉景帝那句话产生的作用。

一方面,汉景帝刘启是刘武的亲哥哥,七王谋反,他作为亲弟弟,理应帮助平乱。

另一方面,刘武自从得到了汉景帝的酒后口头许诺后,认为这帝国的皇位将来一定是自己的,要是七王谋反成功,那自己的皇位也就没了,所以决不能让七王谋反成功。

还有就是,刘武需要在这场战争中建立军功,树立威望,这样的话,自己立下大功,说不定汉景帝就会正式把自己立为储君。

因此,当七国之乱爆发后,周亚夫带着朝廷大军实施坚壁清野,坚守不战,再伺机偷袭敌军粮道时,七国20万大军全力猛攻梁国。

汉景帝虽然给刘武增加了一些家底,但毕竟跟七国比起来还是有不小差距。

因此,在七国大军的猛攻下梁国军队实际是长期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局面,但刘武亲自带着军队作战,与敌军血战无数,最终大量消耗了敌军。

周亚夫偷袭敌军粮道得手之后,趁七国联军陷入粮草不济的困境时,带着朝廷大军杀出,才平定了七国之乱。

此战,梁国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以一个封国之力,愣是扛住了七国联军轮番进攻,为周亚夫争取了时机。

后来叛乱平定后,清算战功时,梁国军队以及梁王功劳相当大,汉景帝也给了他大量的赏赐。

梁孝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张羽等为大将军,以距吴楚。吴楚以梁为限,不敢过而西,与太尉亚夫等相距三月。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史记》

有了来自汉景帝的肯定,刘武更是认为这储君之位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可谁也想不到,汉景帝却开始装傻,假装没这回事,直接立了自己的儿子刘荣为太子,至于什么“传位于梁王”这个话,他早就选择性失忆了。

但梁王不这么认为,从此以后,梁王以未来的皇帝自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造宫殿,增加王府使唤人数,一切按照皇帝的规格来进行。

与此同时,梁王还大肆招揽四方贤才,连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都投到了他的麾下,可谓是人才济济。

不久之后,梁王入宫朝拜,刘启甚至高规格地派出皇帝专用的四匹马副车到函谷关接他入京,两人见面后,汉景帝对他更是亲密无间。

按照礼制,诸侯朝拜天子后,应该按期返回封地,但刘武却仗着宠信,以在京多陪伴母亲窦太后为名,申请多留一个月。

这期间,汉景帝和他同席而坐,同乘一辆车,一起打猎,一起吃喝,简直亲得不能再亲了,但刘启对立储之事绝口不提。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皇宫发生了一件大事!

汉景帝的后宫爆发了一场以三个女人为主角的宫斗比赛,参赛选手是: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娡、汉景帝的姐姐刘嫖。

最终,馆陶公主刘嫖和王娡结盟,成功把栗姬搞垮,刘荣的太子之位也被废了。

刘武见状,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既然太子被废,那么自己的机会就来了,顿时激动万分,当即就跑到窦太后那里,好说歹说,终于说动窦太后出面让刘启把刘武立为储君。

可刘启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他早就想好应对之策了。

所以,当窦太后再次提及立储之事时,刘启直接把锅甩到大臣身上,说自己本来想立刘武的,但是很多大臣反对,他也没办法。

这其实是刘启的计策,他是想利用人数众多的大臣,形成舆论压力,彻底确立他儿子刘彻的太子之位,也好断了刘武的念想。

窦太后听完,果然不出所料,直接就问:都有哪些大臣反对?你去把他们都叫来,我要当场和他们辩论一番!

此话正中刘启下怀,因为他早就准备好了大臣名单,已经事先选定十几个坚定的反对派大臣,而且是不怕窦太后的那种敢于直言犯谏的人。

于是,刘启赶紧派人去把这帮人给请来。

窦太后虽然贵为太后,但要说辩论这种事情的话,她显然不是那帮大臣的对手,毕竟人家读了几十年的书,工作那么多年,早就职业化了。

会上,这帮大臣们引经据典、谈古论今,说得窦太后哑口无言,根本辩不过人家。

最终,立梁王为储君这件事只能作罢,梁王的皇帝梦也第一次被泼冷水。

虽然窦太后最终以国为重,放弃了让梁王刘武继位的想法,但刘武本人却十分愤恨。

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後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於景帝,窦太后义格,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以事秘,世莫知。乃辞归国。——《史记》

刘武紧接着就犯了一个大错!

他在回到封国后,花重金请了大量的刺客,将那一日在会议上反对立刘武的十几个大臣全部刺杀,无一幸免。

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馀人。——《史记》

一个封国诸侯,竟然敢公开行刺朝廷命官,最严重的是,他居然一次性刺杀了十几个,简直是公然挑衅朝廷的权威,挑衅皇权。

这种罪行是十分严重的,也极大地降低了梁王在朝廷的威望。

事发之后,汉景帝虽然没有把刘武怎么样,但从此以后,对他的态度那是一落千丈。

窦太后见状,也觉得太过分,此后再也不提立储之事,无论汉景帝如何对待刘武,她都没再过问。

后来,当刘武再次入京朝拜天子时,汉景帝招待他的规格也大不如前,没有再派人接他,也没有再和他同坐一辆车,不再一起打猎。

在对待刘武的态度上,也十分冷落,甚至刘武这次想和之前一样,申请在长安多住一个月,也不被批准。

至此,刘武彻底明白,皇位将和他无缘,此生再也无法成为帝国的继承人。

回到封国后,刘武郁郁寡欢,不久便染上重病,不治身亡。

刘武为何到死都没能得到继承权呢?

这件事最根本的地方就在于,皇位继承取决于汉景帝,而不取决于窦太后。

汉景帝是当时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帝国最高的权力,窦太后仅仅是太后,是汉景帝的母亲,仅此而已,她并没有权力去直接指定继承人。

窦太后只能利用母子亲情去影响汉景帝的决策,但无法最终改变汉景帝的决策。

而汉景帝本人是不愿意立刘武为储君的,这就注定了刘武永远也无法继承皇位。

至于窦太后的影响,刘启既然不愿意立刘武,而且他也并不是那种没主见的人,自然早就想好了拒绝的对策。

他本来是不好直接拒绝窦太后的,因为怕伤了母子感情,但他还是想到了一个绝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朝廷众多大臣形成舆论压力,最终迫使窦太后放弃了这个想法。

很多话,从大臣嘴里说出来,那就是为了汉帝国的长期稳定考虑,要是从刘启嘴里说出来,那就是违逆母命。

所以刘启这一招是很高明的,既借助大臣的嘴迫使老太太放弃立刘武,又不会伤害到母子感情。




窦太后一共生了三个孩子,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大儿子刘启做了皇帝,就是汉景帝,小儿子刘武被封为梁王。窦太后的确很疼爱小儿子,父母偏爱小儿子是很正常的事,当然窦太后也想过让刘启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刘武,只是景帝刘启很聪明,把刘武当做棋子一样玩弄,把最大的威胁清理干净。

文帝刘恒先后死了四个儿子,幸运的刘启成了皇长子,依照礼法制度,刘启当然是继位皇帝首位人选,合情合理,合乎法度,刘启也是有才能的人,得到大家的认同,谁也不能说什么啊,你窦太后不愿意刘启当皇帝,也没能力做得到,何况刘启也是你儿子啊,儿子做皇帝也是对你有好处的嘛!窦太后确实很偏爱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也有想法让刘启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亲弟弟而不是传给刘启的后代,这样一来,两个儿子都当皇帝,窦太后的富贵不就很好保住了嘛,窦太后也是乐意那样干的。刘武依仗这窦太后的偏爱生出了想做皇帝的野心,刘启很聪明,一方面利用刘武,一方面又防范这个弟弟,手段玩的很厉害。

刘启削藩政策导致其他藩王不满,刘启因为个人争执,把吴王的儿子给杀了,因此其他八个藩王联合起来对抗中央朝廷,这就是历史上的“七国之乱”。刘武看到了机会,认为如果藩王干掉了刘启,自己也许有机会当皇帝了。刘启当然知道弟弟的心思,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利用刘启。在一次和弟弟喝酒的时候,刘启对弟弟说,自己很害怕啊,因为七个诸侯联合反对自己,自己怕打不过啊!刘武就说,哥哥不用怕,我会帮你的,我的封地梁国正好挡在七王前面,我会成为长安的屏障的,帮你挡住七王的进攻。刘启要的就是你这句话,然后顺坡下驴,很感动的说了一句醉话,弟弟真不错,你好好干,我以为把皇后传给你啦!刘武听后很兴奋啊,觉得自己机会来了,如果自己帮助哥哥打败了七王,立了功劳,将来做皇帝就有资本啦,加上刘启的话,机会非常大呢,好过等七王干掉刘启自己当皇帝的几率大的多呢!其实刘武上当了,刘启那是骗他呢,无非就是利用他罢了。

刘武回到梁国后,招兵买马,修建城墙,七国之乱正式爆发。七国的军队进攻长安,可是刘武的梁国挡在了前面,要攻破长安,必须攻破梁国。刘武死守城墙,拼死抵抗七国的进攻,为朝廷赢得了时间,周亚夫从后偷袭七国军队,最后朝廷灭掉了七个诸侯王,梁王刘武是有功劳的。可是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刘启翻脸不认人了,说最大的功劳是周亚夫,立刻立自己的儿子刘荣为太子,灭掉了刘武当太子的梦想。刘武很不爽啊,说好给自己的皇位呢,哥哥做人太不厚道了。于是刘武找到了窦太后说这件事,窦太后决定帮忙。在一次宴会上,窦太后挑明了刘启说过要把皇位传给弟弟的事,刘启也不好意思当着所有官员的面说自己没有说过这句话,同时刘启也不想拂逆母亲,毕竟刘启在众人面前一直扮演着孝顺的儿子啊!刘启说自己确实说过这句话,也有意思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当然刘启还有后招呢,怎么可能把皇位传给弟弟呢!

刘启把官员召集过来说要自己传位给弟弟的事,结果所有官员激烈反对,从来的制度都是传给儿子的,你有儿子,有什么道理要传给弟弟,那是根本不可能,不合法的事呢!刘启放心了,正是需要你们的理由啊!随后刘启把大臣们的意见传了出去。刘武知道后,那是非常愤怒,丧心病狂,一时冲动之下,居然派出杀手去杀掉反对他当皇帝的官员,一共杀死了十几个官员。事情严重了,刘武当皇帝的梦想彻底泡汤了,和刘启彻底决裂了。你知道诸侯王随便杀朝廷的官员,还把刘启这个正牌皇帝放在眼里吗,也太猖狂了。再者所有的官员都不想这个残暴的人当皇帝啊,那样大家怎么活啊!刘启立刻有理由处理刘武了,刘启下命令严惩刘武的,就要去抓捕刘武时,窦太后出面了,刘启最后没有处理刘武,但是刘武再也没有机会当皇帝了。刘武很后悔,找了很多人说好话,但是刘启就是强硬的表示,你就别想了,不处理你就很给面子和照顾亲情了,还想当皇帝,做梦吧!刘武还想去找窦太后帮忙,可是窦太后也没办法啊,你冲动做出这样的事,就要承担后果,做皇帝是不可能的了。

郁闷的刘武才知道自己斗不过刘启啊,自己上了刘启的当,被玩弄于鼓掌之中,最后抑郁而死。可见窦太后有多爱小儿子刘武也没有用,谁叫你不够刘启聪明啊,玩手段比不过,只能被玩弄当棋子啦,刘启这个人那是非常有手段的人,就那样用计谋把最大的威胁清除,还不用杀人,皇位还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真是大赢家啊!




皇位的归属,窦漪房说了不算。甚至,她的儿子刘启,并不是“子以母贵”,靠她当上太子的。相反,是刘启当上了太子,窦漪房才能当皇后。

窦漪房生了1个女儿、2个儿子。其中,她最宠爱的,就是小儿子,梁王刘武。

根据史书的记载,汉文帝从来没有考虑过立刘武为太子。反而是汉景帝刘启,曾经酒后戏言,说要立刘武当皇太弟。

但是,清醒之后的刘启,从来没把这个承诺当回事,窦漪房和刘武,也无可奈何。

窦漪房从皇后,到太后,到太皇太后,权势越来越大,对朝堂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然而,她对皇位的继承人,从来都没有发言权。


一、刘启是怎么当上太子的

窦漪房,原本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儿。她的父亲早逝,她和她的兄弟,由于生活所迫,早早失散。其中,她的弟弟窦广国,更是被多次拐卖,直到窦漪房当上皇后,才姐弟重逢。

窦漪房离家之后,被选为家人子,进了宫,在吕后身边伺候。后来,吕后把一批宫人赐给诸侯王,窦漪房,也在其中。

窦漪房家住清河郡,离赵国比较近,就请求管事的,把自己送去赵国。管事的原本答应了,后来却忘了这件事,把她安排去了代国。

就这样,窦漪房阴差阳错地去了代国,做了代王刘恒的姬妾。

《史记》: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刘恒独宠窦漪房,窦漪房很快就生下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是馆陶长公主。儿子,就是刘启和刘武。

刘启,并不是刘恒的长子。早在纳窦漪房之前,刘恒就立了王后。王后为刘恒生了4个儿子。

然而,王后和4个嫡子,都离奇早逝。他们早逝的原因,史书没有记载,直到现在,仍是千古之谜。

前180年,吕后去世。汉朝的开国功臣铲除了吕氏之后,为了斩草除根,强行说,吕后的孙子、汉惠帝的儿子们,都不是汉惠帝亲生的,把他们全杀了。

就这样,皇位空了出来。

功臣在诸侯王里选来选去,选中了代王刘恒,把他迎进长安,请他登基为帝。这就是汉文帝。


汉文帝继位之后,大臣请他立太子。

自从王后去世之后,刘恒就没有再娶,更没有把姬妾们扶正。此时的皇宫里,自然也只有皇帝,没有皇后。

王后的4个嫡子,也全部去世,此时的汉文帝,也没有嫡子。

经过一番讨论,汉文帝和大臣们普遍认为,在汉文帝活着的儿子中,刘启的年纪最大,品德也很好,足以担当储君之位。

就这样,10岁的刘启,成为了汉朝的太子。

《汉书》: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男最长,立为太子。


但是,此时的皇后之位,依然空虚。

又过了2个月,大臣们建议汉文帝立皇后。

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建议:既然太子已经立了,那么就立太子的母亲当皇后吧。

太子刘启的母亲,正是窦漪房。

于是,穷苦人家出身的窦漪房,成为了汉朝的皇后。

《史记》:三月,有司请立皇后。薄太后曰:“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皇后姓窦氏。


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窦漪房在立太子这件事上,说不上话。

刘启能成为太子,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是汉文帝活着的儿子里,年纪最大的。

封建王朝里太子,大多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刘启,正是属于“无嫡立长”的情况。

刘启成为太子两个月后,汉文帝才扶正窦漪房,让太子拥有了“嫡长子”的身份。

在这种情况下,窦漪房再偏爱幼子刘武,也影响不了太子之位的归属。太子的人选,她说了不算。


二、刘启说要传位给弟弟

刘武离储君名分最近的一次,是汉景帝刘启继位之后,一次酒后戏言。

汉景帝登基的时候,已经32岁了,有了十个儿子。但是,他拖了整整4年,没有立太子。

要知道,他自己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只有10岁,他的父亲汉文帝,只有25岁。

也许,是因为皇后还年轻,汉景帝想等一等,看能不能生出嫡子;也许,是他对长子刘荣不太满意,不想立刘荣当太子。

前155年,刘武来到长安,觐见汉景帝,以及太后窦漪房。

汉景帝在和刘武饮酒作乐的时候,对刘武说:我去世之后,把皇位传给你。

这只是一句戏言,没有正式写成诏书。即便汉景帝直到去世,都没有立太子,刘武也不能凭着这句话,登基称帝。

刘武自己也清楚,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当不得真,但是免不了暗自高兴,渐渐的,心里就有了想法。

偏爱刘武的窦漪房,知道这件事之后,也非常高兴。

《史记》: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後传於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但是,2年后,没有等来嫡子的汉景帝,就把长子刘荣立为太子。

后来,刘荣的母亲栗姬得罪了汉景帝和馆陶公主,失去了汉景帝的欢心。汉景帝迁怒到刘荣身上,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

太子之位再次空虚,偏爱小儿子刘武的窦漪房,想起了汉景帝曾经说过的那句戏言。

她劝汉景帝,立刘武为皇太弟。

窦漪房的提议,汉景帝没有同意。大臣们也先后劝阻。

于是,窦漪房没有再坚持。

很快,汉景帝就把儿子刘彻立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史记》: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後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於景帝,窦太后义格,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


此时的窦漪房,已经是太后了。她的话,对汉景帝有一定的影响力。

比如说,窦漪房喜欢黄老之道,于是,终汉景帝一朝,儒家的博士们,难以得到重用。

但是,在立储这样的大事上,窦漪房说不上话。

当汉景帝立刘荣的时候,窦漪房没有说什么。

当汉景帝废了刘荣,窦漪房想为自己的儿子争取一把,受到阻挠,也放弃了。

毕竟,选择谁为皇位继承人,还得汉景帝说了算,窦漪房说了不算。


三、刘武的结局

汉景帝曾经说,要立刘武为继承人。

虽然只是酒后戏言,但是,刘武放在心上了。

后来,汉景帝先立刘荣,再立刘彻,窦漪房也没有为自己争取到底。刘武的心态,彻底失衡了。

他打听到是袁盎等大臣劝阻汉景帝不要立自己为继承人之后,居然派人去刺杀这些大臣。

事情败露后,刘武派人去向窦漪房和汉景帝求情,汉景帝看在母亲窦漪房的份上,放过了刘武。

但是,兄弟俩的情分,不复往昔。汉景帝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和刘武同坐一辆车辇了。

《史记》:然景帝益疏王,不同车辇矣。


前144年,刘武再次进京觐见汉景帝,并请求留在长安。

若是往常,汉景帝通常是答应的。但是,发生了刺杀事件之后,兄弟俩感情破灭,汉景帝也就没有同意。

刘武无奈,只能回到封国,一直郁闷不已。不久之后,他得了热病,去世了。

如果没有汉景帝的那一句酒后戏言,没有窦漪房的偏爱,也许,刘武对皇位,不会有任何想法,也不会和汉景帝兄弟失和。

自然,也不会抑郁而终了。

《史记》: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六月中,病热,六日卒,谥曰孝王。


写在最后

刘武去世之后,窦漪房伤心不已,并迁怒到汉景帝身上,愤怒地说:皇上果然杀了我的儿子!

为了安慰母亲,汉景帝把刘武的梁国分为5国,把刘武的5个儿子都封为王,5个女儿,也都赐予汤沐邑。

窦漪房这才开心起来,并加了一餐。

然而,3年后,汉景帝就去世了。窦漪房又失去了一个儿子。

这个双目失明的老妇人,临终之时,3个孩子,只有女儿馆陶公主还活着。

她把自己宫里所有的财富,都留给了这个仅剩的女儿。

或许,窦漪房最偏爱的孩子,是最小的刘武。

但是,对于自己的3个孩子,她应该都是很疼爱的。

你觉得呢?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窦皇后偏爱幼子刘武,为何刘启依旧能够继承皇位?原因在哪里?

(窦皇后)

这个问题说起来很简单,一句话就解决了!

根据宗法制,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原则,自然是刘启继承皇位。

立嫡不立庶,是说在所有的皇子中先册立嫡皇子,嫡皇子的顺序是从大到小。

没有嫡皇子,才册立庶子。

庶子的顺序也是从大到小。

当时文帝刘恒没有了嫡皇子,所以才册立庶子。

庶子的年龄刘启最大。

所以,刘启被册立为太子,后来继承皇位。

但是整个事件的经过并不是这么简单!

刘恒进京做了皇帝,京城逐渐安宁后,有人提议文帝刘恒册立刘启为太子。

文帝刘恒以国家刚刚安定,不能这么草率就册立太子。要册立太子,还有很多人比我的儿子刘启更有资格。

文帝刘恒说:“楚王是我的叔父,年纪大;吴王是我的兄长;淮南王是我的弟弟,这些人都有资格继承皇位,应该先考虑这些人。”

由此否定了册立刘启为太子的提议。

(文帝刘恒)

文帝刘恒这些理由都有些牵强附会,文帝刘恒这样说就是不想册立刘启为太子。因为文帝刘恒喜欢慎夫人的缘故,而属意小儿子刘揖。

刘启的母亲窦皇后知道文帝刘恒否定了大臣提议,很着急。自己又不敢去找文帝议论这件事情,只好去找文帝母亲薄皇太后。

窦皇后是有心计的女人!

窦皇后去找文帝母亲没有提及儿子刘启册封太子的事情,而是提议薄皇太后的远房侄孙女与刘启的婚事。

薄皇太后在朝廷也没有多少重要亲戚,在老家也没有多少亲人。

薄皇太后也想促成刘启与自己远房侄孙女的婚事,这样自己在朝中就有了更重要的筹码。由此答应了窦皇后的求亲。

之后,薄皇太后找到文帝刘恒,对文帝刘恒说:“应该册立刘启为太子。因为刘启在皇子中年龄最大,符合宗法制。再者刘启的母亲也能母仪天下。”

大家知道,文帝刘恒是以孝顺闻名的皇帝。

(薄皇太后)

薄皇太后开口,文帝刘恒不敢反对,这样才确立了刘启的太子地位。

文帝刘恒驾崩后,刘启顺利继承皇位!




窦漪房在皇后位置上时,并没有多大的权力,皇位继承并不是她所能决定的。

一、出身低微

窦漪房家贫,父亲的意外亡故更使得衣食无着。因此,以良家子身份入宫服侍吕太后,又被赏赐给代王,并受到宠爱,且生下长女刘嫖以及刘启、刘武二子。可即便如此,后来的汉文帝在做代王时,已有王后与四个嫡子,正常情况下,皇后及太子的位置不可能有窦姬母子的份,她也不会做非分之想。

二、母以子贵

吕太后归西,被压抑许久的功勋集团及刘氏皇族终于抬起了头,吕氏一族被诛杀。群臣拥护代王刘恒回京即位,但代王后很可能是吕氏的血缘,史书上对此没有明确记载,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秋后算账,就在刘恒进京之前,代王后去世了,而在去往长安的三个月内,王后所生的四个嫡子相继病故。文帝继位数月后,有司上书请立太子,长子刘启纯厚慈仁,前179年正月确立了他的身份。有了太子做靠山,文帝的母亲又表示应该立太子的母亲为皇后,于是,皇后的桂冠砸在了窦姬头上。

三、没有外援

汉朝的外戚往往非常厉害,常常影响皇权继承的走向,但窦皇后只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早年就失散了,兄弟窦广国四五岁的时候,因为家贫父死,被人拐卖,经过十余次倒手,最后被卖到宜阳,做工时险些丧命;她的哥哥也好不到那里去,一家团圆后,汉文帝选择品德高尚的长者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不变得骄奢淫逸、仗势欺人。这样的兄弟对朝廷的影响力可以忽略。


四、礼法制约

礼法的规则就是立嫡立长,无论窦太后多喜欢小儿子,宗法制度摆在那里,汉文帝、薄太后、朝廷大臣都是她无法逾越的障碍。

五、母子关系

窦漪房偏爱小儿子,并不是不爱大儿子。窦皇后成为窦太后,她的确试图让小儿子刘武继承皇位,但只是继承、并不是要夺取汉景帝的皇位,几次尝试无果后,她也就放弃了。综上,窦漪房做皇后时,她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可能拉下刘启,换上小儿子刘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皇位   馆陶   皇后   史记   幼子   长安   小儿子   王后   太后   朝廷   大臣   太子   皇帝   弟弟   儿子   母亲   原因   财经   刘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