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六十五岁,有退休费,找了个七十六岁老伴,和他AA制,合适吗?

63岁的于大妈找了个新老伴,于大妈提出两人AA制生活。几年后,老伴把自己的退休工资交给于大妈保管,他说:老伴,遇见你是我的福气,希望咱们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于大妈50岁那年,老伴因病去世了,于大妈内心非常难过,老伴和她是初恋走进的婚姻,两个人相伴接近30年时间,从没有红过脸,出门都是手拉手。

办完老伴的后事后,她一个人面对着空荡荡的屋子经常一坐就是一天。

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发展,女儿不放心于大妈一个人在家,想把她接过去一起生活,于大妈却不愿意过去,她说家里有老伴的影子和念想。

一年后于大妈的母亲又生病卧床,于大妈于是搬回母亲家和几个姊妹轮流照顾母亲,虽然照顾病人辛苦,但是因为忙碌也慢慢走出了失去老伴的悲伤中。

3年后母亲去世了,于大妈再次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这时候女儿已经怀孕4个月了,女儿提出让她去照顾自己。

于大妈去了女儿家照顾女儿,女婿和女儿时大学同学,小两口对于大妈很孝顺,外孙出生后于大妈全身心的投入到伺候女儿和外孙中。

看着那个粉嘟嘟的小外孙,在自己的照顾下一天一个样子,会翻身、会坐、会爬、慢慢地长出小牙,于大妈就觉得心都被萌化了。

女儿产假期满上班后,正好亲家母也退休了,和于大妈两个人一起带外孙。两人一个负责带孩子一个做饭收拾家务,闲下来两个老太太一起带着外孙去遛娃、晒太阳。

带孙子的忙累和快了让于大妈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脸上笑容越来越多,可是一家人住在一起时间久了慢慢地也就有了勺子碰锅沿的时候。

于大妈和亲家母天天在一起带孩子,一开始还能和谐相处,慢慢的因为带孩子的意见不一致、女儿和女婿闹矛盾意见的时候,两位母亲也各自偏心自己的孩子,矛盾就开始慢慢地显现出来。

面对两位老人家的小脾气和矛盾,女儿和女婿之间也开始有了争吵。

在外孙念幼儿园后,于大妈提出自己回家住,亲家虽然和于大妈闹情绪,可是也觉得于大妈自己一个人回家也不方便,就提出自己回家,让于大妈留在女儿家。

毕竟外孙上幼儿园后只要接接送送,于大妈自己一个人也能应付得来。

等到外孙上幼儿园后,于大妈空闲时间多了,女儿就给她报名参加了一个老年合唱团,因为于大妈年轻时候是单位的文艺骨干,唱歌、跳舞都很出色,而且手风琴也弹的很好。

于大妈性格温和,年轻时候就喜欢搭伴,年纪大了也依然妆容得体,加上能唱会跳琴又弹得好,慢慢地在合唱团里如鱼得水。

时间久了,合唱团里的宋大爷和于大妈关系越来越近,宋大爷比于大妈大了10岁,妻子6年前病逝,退休前是一家单位的工程师,是那个年龄段少有的大学毕业生。

每次合唱团训练结束,宋大爷都会主动提出送于大妈回家;还会向于大妈请教演唱或表演方面的问题,每次请教完于大妈就会请于大妈吃饭、喝茶、喝咖啡。

后来宋大爷悄悄打听到了于大妈的生日,给于大妈送了一大束红玫瑰,于大妈看着那火红的红玫瑰,也猜出了宋大爷的一点心思,但是她拒绝了宋大爷的鲜花。

宋大爷也不恼,依然每天对于大妈嘘寒问暖,后来有一次合唱团演出时下雨,女儿开车过来接于大妈,看见宋大爷给自己的母亲撑着雨伞,宋大爷自己淋湿了半边身子,母亲却一点都没淋雨。

女儿说一起顺把宋大爷送回家,宋大爷小心翼翼的看了眼于大妈,见于大妈没说话,赶紧说:不用了,我自己打车回去就行。

于大妈看了眼女儿犹豫了下,女儿一看母亲和宋大爷的样子,心里一动,仿佛看到了一对瞒着父母恋爱的年轻人。

女儿继续招呼宋大爷上车,于大妈看女儿的态度,仿佛松了口气的样子,悄悄扯了下宋大爷的衣袖,宋大爷顿时就心花怒放的的跟着于大妈上了车。

女儿从后视镜里看着两个有点手足无措,又悄悄互相打眼色的老人,心里暗笑。

回家后女儿问是不是宋大爷对母亲有意思?母亲有点害羞的点头默认了,女儿对于大妈说:妈,只要您觉得宋大爷人不错,我支持您再向前走一步。希望您的后半生有个知冷知热的枕边人陪你。

于大妈听了女儿的话后放下了了心里的负担接受了宋大爷的这份感情。

两人在合唱团里开始成双入对的出入,结果有的人就开始看开始羡慕嫉妒了,于大妈听到有人说她一个外地人就是为了贪图于大爷的房子和高额退休金。

宋大爷自己有一套90平的电梯房,还有一套铺面房,儿子在国外生活,每个月给宋大爷1000块钱生活费宋大爷自己也有接近6000块钱的退休工资,在加上铺面每年10万的房租,也算是老年人里妥妥的“钻石王老五”。

于大妈听了这些闲话就有点不高兴,宋大爷让她不要介意,为了让于大妈高兴,他甚至提出退出合唱团的建议。

于大妈为了不让别人看轻自己,做了个决定,她向宋大爷提出:咱们两个人生活AA制吧,你把你的房子和铺面都过户给你的儿子,免得有人说的贪图你的钱财。

宋大爷却不同意,说:日子是咱们两个人过,别管他们的酸话。你是什么样的人我自己心里清楚就好。

于大妈却坚持让宋大爷和儿子说清楚这些事,免得将过来因为这些事情影响他们的感情。

宋大爷的儿子表示只要父亲自己觉得幸福就好,而且他还特别表示感谢于大妈照顾自己的父亲,让父亲的晚年生活有人照顾。

于大妈还是坚持两人AA,说自己虽然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000多,但是自己也能养活自己,况且女儿也很孝顺自己。

于大妈说他们俩每个月没人拿出1500块钱共同生活,如果钱不够两人在拿钱,宋大爷就一脸宠溺地听着于大妈的絮叨,说:都听你的,咱们结婚后一切都听你的。

于大妈说:咱们先适应一段时间再说吧。宋大爷也不生气说:你这是要继续考验我,那我一定好好表现,争取早日通过你的考验。于大妈这时都没意识到自己在宋大爷面前就像一个热恋中任性的少女。

于大妈住进了宋大爷家,两人在一起生活后,于大妈才发现宋大爷是个极其爱干净的人,家里不仅收拾得干净利索,而且宋大爷做的一手好饭菜。

宋大爷说自己年轻时候就独自在外生活,学会了做饭,后来前妻生病后身体一直不好,都是他在家照顾妻子、做饭、收拾卫生。

于大妈每天和宋大爷同进同出、买菜做饭、唱歌弹琴,宋大爷还会画画、喜欢书法和篆刻。

宋大爷说老伴去世后的那几年,儿子在国外求学,自己一个人在家生活,为了打发时间才学会的。


周末时候,于大妈的女儿会带着外孙过来看他们,宋大爷也会乐呵呵的下厨露两手,外孙在女儿的教导下叫宋大爷外公,一家5口人其乐融融。

于大妈觉得自己又找到了人生幸福。

和宋大爷在一起的第二年,于大妈再次做了姥姥。

于大妈和宋大爷商量想要给女儿带孩子,宋大爷很支持,说孩子需要父母帮忙时父母应该帮一把。

小外孙出生后,于大妈和亲家每家一周轮流去女儿家帮忙带孩子,每次轮到于大妈带外孙时,宋大爷也会和她一起过去照顾。

于大妈有点不好意思,说让宋大爷受累了,还要帮她带孩子。宋大爷却说自己的孙子自己没机会带,现在看见这样的小奶孩,心里很是喜欢,觉得自己都年轻了。

于大妈的女儿和女婿很感谢宋大爷,经常会给宋大爷买衣服、女婿还给宋大爷买了名贵的篆刻石材、和一些名家的字帖、上好的宣纸和笔墨砚台。

宋大爷73岁那年,一天晚上起夜时,突然就倒在了卫生间,他觉得半边身子开始发麻、想要喊于大妈却发不出声音,幸好他倒下是手把洗手台上的一个杯子带到了地上,于大妈听见声音后看到他的样子吓坏了。

于大妈赶紧给女儿和女婿打电话,女儿听了后一边安慰母亲一边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一边和老公赶到宋大爷家。

原来宋大爷突发脑梗,幸好发现得早,没有错过最佳治疗期,宋大爷住院期间,于大妈全天候的陪床,女儿和女婿每天轮流过去探望、送饭。

宋大爷出院后,于大妈又陪他在康复院辗转康复,在于大妈的精心照顾下,经过大半年的时间宋大爷慢慢地康复了,只是走路的速度比原来慢了点。

回去复诊时,医生感慨地说:大爷,你这个年纪能恢复到这个状态,你老伴和闺女真是功不可没。

宋大爷握着于大妈的手说:老伴,真的是辛苦你。于大妈也反握着宋大爷的手:只要你好好的,我辛苦点不算啥。

老两口的恩爱样子让在场的医护人员羡慕不已。

宋大爷提出和于大妈领证,并把自己的工资卡交给了于大妈,说:老伴,遇见你是我的福气,希望咱们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宋大爷的儿子也支持两位老人重组家庭,并一再对于大妈和女儿女婿表示感谢,他给于大妈女儿转了1万块钱,让她给两位老人举行一个隆重的婚礼。

婚礼上,宋大爷的儿子远程视频送来了一家三口的祝福。

宋大爷又要把房子过户给于大妈,于大妈拒绝了,宋大爷于是去办理相关手续,如果他先于于大妈离开,于大妈可以一直用于居住权直到百年。

回到题主的问题:六十五岁有退休费,找了个七十六岁老伴,和他AA制,合适么?

老年人的再婚一定要以感情为基础才能长远,老年人经历过生活的太多风雨,到了老年后儿女成家单独生活后,孤独感会让老年人的生活闲得无聊而寂寞,这时候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老伴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老年人再婚又会牵涉到太多的利益问题:双方的房子、积蓄;儿女的态度问题;这些都会成为老年人再婚时不可避免的问题。

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对老年人的再婚生活是否幸福和顺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的老人为了避免这些问题,会在再婚时选择AA制的生活方式。觉得不领证就牵涉不到房产的问题,AA制会避免一方觊觎另一方工资和存款的问题。

其实,这种不领证和AA制的方式貌似解决的后顾之忧,但是却让两个人的心有隔阂,感情上个也少了很多的融洽,总有一种临时搭伙,随时准备抬腿走人的“凑合感”。

婚姻和生活需要双方彼此的真心付出,婚姻需要男女双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会有一个值得期待的美好生活,如果夫妻双方都只为自己打算的念头,这样的婚姻走不远,即使是AA制也不会踏实的归属感。

AA制,不管是初婚还是再婚,都有种临时搭台子唱戏的感觉,您觉得呢?




邻居家的王大妈64岁时找了个新老伴,刚开始两人AA制,但几年之后王大妈一谈起这个新老伴就喜笑颜开,觉得和他在一起非常幸福。


王大妈是邮政局的退休职员,老伴在她58岁的时候去世了,之后她就和自己的儿子生活在一起。那个时候她儿媳刚生了小孩,她在家帮忙照顾儿媳和孙子,儿子要上班。在孙子满了一岁之后,她儿媳也上班去了,于是她就一个人在家带孩子。


后面没过几年,孙子渐渐地长大,开始上小学了,并且还是全托,于是王大妈平常就自己一个人独自在家,儿子和儿媳都在外面忙工作。


在王大妈64岁那年,儿子和儿媳看到母亲在家比较孤单,就托朋友给她介绍了一个老伴,对方是一个退休的中学教师。王大妈在认识了他之后,平日里有时间就和他一起去公园散步,后面相处了两个月之后,双方还产生点感情了,于是就在一起了。


王大妈重获新欢,儿子和儿媳也替她感到高兴。但在一起之后,没想到老伴跟王大妈说:“我们也不领证了,领证麻烦事太多,就算是搭伙过日子吧,生活费用AA制,这样我们双方都不用担心对方图啥。


王大妈听了之后,有点不高兴,心想这都在一起生活了,费用AA还像是夫妻吗?但后面她转念一想,双方都有各自的子女,要是不AA的话,就算自己不担心对方图啥,子女们也会多想,自己一大把年纪了,两个人能够搭伙过日子也就行了,于是她就同意了。


王大妈和老伴都有退休金,生活在一起之后,每个人一个月出1500块钱的生活费,日子过得倒也轻松愉快。刚开始他们在一起生活,双方都感到很新鲜,也很满意。


但后面时间久了,王大妈觉得老伴有点抠,每个月出了那1500块钱的生活费之后,他再也不愿意拿钱出来买任何东西了,而且他还经常说,我们要把AA制坚持到底。


有时候,老伴的孙子来他们这住了几天,小孩子在家很淘气,玩具乱扔,而且喜欢大吵大闹。王大妈说了小孩几句,劝他在家安静一点。老伴听了就不太高兴,跟王大妈说:“你老说他干啥?你都跟我在一起了,你就要把他当亲孙子对待。”


王大妈听了就生气了,说:“我免费帮你带孩子,你咋还那么豪横呢?你凭啥啊?”但后来她一想,如果老伴说自己的孙子,自己也会不高兴,所以她心里的气就慢慢地消了。


之后两个人就一直这样生活着,生活费用AA,碰上点小矛盾,王大妈也像这样换位思考一下,就想通了,这样两个人日子也还算过得去,没闹过什么大矛盾。


两年之后,王大妈的儿媳生了二胎,她回去伺候儿媳坐月子去了。当她在家照顾儿媳和新生的小孙子的时候,老伴一天打好几个电话催她回去,说他现在没有她在身边,很不习惯。听到老伴这话,其实王大妈心里也挺想老伴的,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


在照顾儿媳坐满月子之后,王大妈终于回到了家,老伴在家手捧鲜花对她进行热烈欢迎,而且还给她做了一大桌子菜。王大妈看到那一大桌子菜惊讶了,问老伴谁做的,老伴说是他自己做的,这更是让她感到惊喜。她没想到,在自己去照顾儿媳的这一个月,老伴竟然学会了做菜。


在吃饭的时候,老伴又跟她说:“看你都瘦了,咱得补回来,你要多吃点。”说完之后,他又从兜里拿出一张银行卡,交给王大妈,说:“这里面有20万,现在都给你了,如果我要是有啥意外,或者我们散伙了,你拿着这些钱可以养老,我不想让你吃亏,不想让你白白地照顾我。


王大妈听了老伴这话,有点不太明白,她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老伴。


接着老伴又说:“这几年,你也为我做了很多,在咱们分开的这一个月里,我也想明白了,你对我很重要,以后只要咱们俩还在一起,我也会好好地疼你。从现在开始,我也就不跟你AA制了,以前都是为了看清你的为人,现在我知道你是真心地对我,所以我也会跟你好好地共度余生。


听到这里,王大妈早已泪流满面,她已经看出老伴的真心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把钱交给她。


之后王大妈和老伴就取消了AA制,家里的所有费用基本上都是老伴出,王大妈自己可能偶尔会出点买菜的钱。在生活上,王大妈对老伴也是无微不至的照顾,而老伴也对她是疼爱有加,经常会给她买点小礼物。


现在当别人问王大妈和老伴的二婚生活过得咋样时,她总是喜笑颜开地笑着说:“挺好的,老伴现在非常疼她,而她也非常喜欢这个老伴。”


别人问她能够把二婚生活过得这么幸福的秘诀是什么?她说用真心与对方相处就好,刚开始老伴也对她不太信任,所以在生活费用上都是AA制,但当老伴看出了她对自己是真心的之后,老伴就取消AA了,并且也用真心待她,对她疼爱有加。


为什么在二婚中会有人选择在经济上AA制?


AA制本身是为了保障双方在利益上的平等,不让任何一方吃亏。最开始AA制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从最开始的吃饭AA制,延伸到打车AA制,现在有的甚至在婚姻中也搞起了AA制。


在二婚夫妻当中,经济上选择AA制的人可能还不在少数,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根本,还是双方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和感情基础,不愿意为对方付出,所以总会担心对方占了自己的便宜。


就像王大妈和她的老伴一样,刚开始的时候,老伴其实是对她缺乏信任的,并且也缺乏足够的感情基础,所以他才会提出费用AA制,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但当他发现王大妈是真心地和他在一起时,他就取消AA制了,因为这时的王大妈已经获得他的信任了,他也愿意为王大妈付出了,这样就不会再担心会被占便宜的问题了。


在婚姻中到底该不该实行AA制?


无论是二婚还是一婚夫妻,甚至是没结婚的小情侣,实行AA制,都是因为双方的感情还不够深,对对方的信任还不够,不愿意为多方多付出。这个时候,实行AA制,虽然能够保障各方的利益,但也会有点伤感情,让本来感情还不够深的双方,越走越远。


我认为,在婚姻的初期,实行AA制也无可厚非,因为很多结婚的夫妻,都是经过别人的介绍而闪婚的,对对方的为人可能还不够了解,感情也还不够深厚。这个时候实行AA制,不仅能够保障自己的利益,而且还能够看清对方的为人。


如果对方在看到自己无利可图的时候,仍然是好心好意地和自己在一起,那说明他就是真心地对待自己的,而且自己也不会多疑,想着对方有什么不纯的动机。这样还更有利于建立双方的感情基础。


但当认清了对方的为人,与对方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之后,就没有必要AA了,这个时候再实行AA制,就有点容易辜负对方的好心好意了。王大妈和他的老伴,就是这样将二婚生活过得幸福起来的。



总结


在婚姻中,感情才是至关重要的,在感情基础还没建立好的时候,实行AA制,确实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也能够看清对方的为人。但当感情基础建立之后,就没必要用AA制来保护自己了,毕竟AA制是有点伤感情的。




65岁的秦姨,每月退休金2600元,找了一个76岁的老伴,她想和他安度晚年,主动提出AA制,谁都说她这样做犯傻,她不觉得,只有她病了一场,她才明白确实不合适。

秦姨的老伴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她并没有觉得孤单,但是女儿非常惦记秦姨,每个礼拜都会开车回来,三口子一起陪秦姨过周末,虽然开车回来只需要九十分钟,可是遇到阴天下雨的,也就只能下个礼拜再来了,

这样有的时候,女儿一个月也就回来二趟,女儿要把秦姨接到自己家。秦姨不想去女儿家,她不想打扰女儿的生活。再说女儿家是二居室,她只能和外孙子住一个卧室。

外孙子挺喜欢姥姥的,主动邀请姥姥去他家住,秦姨拗不过女儿一家人的热情邀请,就来到了女儿家。

外孙子已经上五年级了,秦姨也就是每天给外孙子做个午饭。早餐晚餐女儿都自己做,怕秦姨累着,不让她做。没事的时候,秦姨就来到了小区的广场上,这里有跳广场舞的,交谊舞的,还有一个老年乐队,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秦姨也想加入到其中。

秦姨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弹电子琴,但是以前一直都没有时间练习。她首先就到老年乐队参观,正好弹电子琴的老张给唱歌的人伴奏,《我爱你,中国》,秦姨听老张的演奏太棒了,她使劲地鼓掌,老张也注意到了她。

老张问她:你是第一次来这吧,想不想演奏一曲,秦姨脸红了,她一边摆手一边摇头,她说:我可不行。老张笑容满面:没关系,如果你不会,我可以教你,免费的。

第一次见面,老张给秦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张以前是干部,爱好广泛,尤其爱好乐器,人虽然是76岁了,但是看起来还是很精神。

秦姨这两天特别爱打扮了,女儿看到母亲这样,也很高兴,她也就放心了,毕竟母亲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了。

从此以后,秦姨和老张熟识了,老张也是一个人独居,一个儿子,早已经成家立业,孙子已经上大学了,儿子儿媳妇就在附近的小区住,

老张和儿子家都是二居室,儿媳妇宁愿每天跑过来给他做饭,也不愿意生活在一起,说实话老张也不愿意,和儿子儿媳妇生活在一起,就从儿媳妇来做饭洗衣时,天天不停的抱怨,老张都听烦了。

秦姨的女儿看到母亲最近,容光焕发的,女儿心里也非常高兴,她发现母亲同小区的老张走得近,她好像明白了什么。

老张的儿媳妇,发现秦姨和公公走得近,就打电话,各种借口,不来给公公做饭了,秦姨和老张一起买菜做饭,相处得非常愉快,老张已经10年没有过上知冷知热的好日子了。

时间长了,秦姨觉得这样的日子不错,她就想和老张搭伙过日子,老张当然愿意,他说:我虽然退休工资是5600元,但是每个月,我只有2000块钱生活费,就够了,剩下的钱,都会给儿子,咱俩在一起过日子,恐怕2000块钱不够花?

秦姨听出来了,她想:我自己有退休金,这是怕我冲着他的退休工资来的吧?

秦姨赶紧说: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我也有退休金,不然咱俩就AA制吧,老张一听,这个好,那就AA制吧。

秦姨到家就和女儿说了,女儿说:您想和张大爷安度晚年,只要您觉得行,那就行,我没意见,中午饭,让我儿子在学校吃。虽然在一个小区,您也不用来回跑。

老张和儿子儿媳妇一说,儿媳妇太高兴了,她又不用去给公公去做饭了,还能每个月有3600元可拿,多美的事呀,当然是没有意见。

第二天,秦姨就和一起玩的姐妹几个说了她的想法,她要和老张搭伙过日子了,她不图什么,只是觉得和老张能说到一块。

李姐说:这事你还用问吗?肯定是你不合适,你这不是免费的保姆吗?可能都不如保姆,因为你没有假期。

费姐说:你找个比你大11岁的老头,还要AA制,不知道你图什么?伺候老头,还不如伺候女儿一家人呢。

王姐说得更直白:你这不是上赶着人家吗?伺候人带工资,你是真大方,如果你也看中钱,老张头也不会答应和你搭伙过日子的,他单身已经10年了,一直都没有找到老伴,因为他想找有退休金的,想和人家AA制,没有人同意,这下好了,有你来了,老张如意了。

现在说你也听不进去,将来只有自己去体会吧。

秦姨确实是听不进去,她想:我又不图人家钱,和他AA制,让老张和他的儿子儿媳妇高看自己一眼。也许老张会对她感情更深,才会把她当成一家人。

日子在磨合中度过,老张那么喜欢弹电子琴,也没有一架属于自己的电子琴。老张过生日了,秦姨送给老张一架一万块钱的电子琴。

可秦姨过生日的时候,老张提都没有提,更别说生日礼物了,秦姨心想:不是别人说的老张特别抠,只是他忘记了。

老张以前抽烟抽十块钱一盒的,自从和秦姨过日子以后,烟开始抽25块钱一盒的了,一个月就是750元,秦姨再掉着样给他做好吃的,4000块钱,根本就不够花,一到交物业费,取暖费的时候,就需要秦姨动自己的存款。可老张根本就没有说,我也要掏钱,他现在是超级省心,每个月只要交给秦姨2000块钱,剩下的钱,每个月儿子儿媳妇来拿钱的时候,都要来这边搓一顿,这一顿饭都要花几百块钱。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老张突然拉血了,可把秦姨吓坏了,赶紧给女儿打电话,送老张去医院,到了医院做了肠镜,胃镜,一通检查下来,是内痔,又查出血脂有点高,在医院又调理一下,花了15000元,又是秦姨花的钱。

老张的儿子儿媳妇只来看看老张,觉得有秦姨在,他们两个就放心了,谁都没有提钱的事,老张也没有和儿子儿媳妇说。

秦姨心想:两个人一起过日子,谁有钱谁花吧,虽然我的钱花光了,如果换作我有病了,老张也会给我花钱的。

老张几天时间就出院了,又恢复到以前了,可是秦姨为了老张,又着急又上火的,这天中午突然就晕倒了,老张马上就给秦姨的女儿打电话,秦姨的女儿把她送到了医院,秦姨的血压高了,医生给秦姨输液时,就说了,不能劳累过度,不能着急上火。

秦姨输了三天液,又开了降压药,马上就要出院了,可是老张连面都没有照,更不用提老张的儿子儿媳妇了。

钱不管花多少,也只能让女儿花了,因为秦姨的存款已经花光了。女儿看到妈妈这几天非常郁闷,就知道妈妈是生张大爷的气了。

女儿把妈妈接到了自己家,她要出差,就把大姨找来了,替她照看母亲几天。

当秦姨看到大姐来了,才把她和老张搭伙过日子的事,原原本本地和她说了,她一边哭一边说,她伤心了。

大姐听她这么一说,真是气不打一出来: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到人家当免费的保姆还不算,还把养老钱都搭进去了,还AA制生活,你还好意思说,合适不合适,你就是愚蠢至极。

你有病了,有人管你吗?你让一个八十岁的老头伺候你,现实吗?你的女儿就是太孝顺了,一般的女儿谁会同意你这么做,出力花钱时,你在人家,有病花钱时,都是你女儿的事。你说你这样做,合适不合适?人家把你当成一家人了吗?

秦姨被大姐骂醒了吧,低下了头,她知道这样做,不只是合适不合适问题,是她想错了,她想人心换人心,可是她这样一心一意的对人家,换来的是伤心。

所以说,如果你已经65岁了,有退休金,没必要找一个76岁的老伴,更别说AA制生活了,你绝对的不合适。

秦姨好了,她看到老张和他儿子儿媳妇的态度,她又看到女儿这么辛苦,她和老张AA制生活,不但没有给女儿帮忙,反而给女儿添麻烦,她自己回老家了。她害怕老张找她来,她也许又会回去和老张过日子吧。

过了几天,老张打电话,知道秦姨彻底好了,不是什么大病吧,又知道秦姨回老家了,就让儿子儿媳妇接秦姨回来,秦姨没有打算和他们回来。

你说,秦姨是不是不应该回来?在秦姨和老张的AA制生活中,最不合适的就是秦姨,最合适的是谁?显而易见,不用我说了吧?你们说是吧?




其实,你所谓的和他AA制,也就是想说,你俩一起搭伙过日子是吧?

你俩确实都已经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了。实话实说,对于老人搭伙过日子的方式,我觉得挺好,很赞成。

现在的老人确实非常不容易。尤其是走了另一半的老人,如果又碰上孩子照顾不了,或者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的话,就更不容易了。

这种情况下,老人一个人确实是非常孤独的,每天的柴米油盐,洗洗刷刷,生活的孤独和烦琐,天天始终围绕着,很难开心起来。

题主你今年已经65岁,对方已经76岁,年岁都着实不轻了。尤其是对方老头,到了这个年纪,实际上谁也不知道他的明天到底是哪一天的了。这种情况下,你俩互相有好感,互相喜欢对方,那AA制的搭伙过日子方式,无疑就是最好的了。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你俩名下的孩子的担心之忧,又解决了你们各自的财产的麻烦问题。

这样的AA制,两个老人生活在一起,互相照顾,互相关心,对于解决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确实是比较好的方式,值得推崇。




合不合适试试就知道了。既然想找老伴就要用心去相处,不要有太多的小心眼,有索取就要有付出,经济AA制也可以的,最后俩人走在一起前把能想到的说清楚,开心相伴走在一起,渡过余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老伴   退休费   孙子   外孙   儿媳妇   退休金   儿媳   块钱   女婿   大妈   大爷   过日子   合适   儿子   女儿   母亲   感情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