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西域驻军2万,比宋朝西北驻军几十万都管用,凭借的是什么?

简单来说,唐时期的汉人还是继承了五胡乱华时期的混血特性,严格意义上还是胡人杀性。宋代的汉人,除了开国集团那20万禁军,(大部分还被宋老三糟蹋了),后期也就是汉人之军了,步兵还行,一到大会战就是被动挨打。




清朝之前,对西域进行有效统治最成功的莫过于唐朝。

唐朝前期,政府在西域的驻军只有2万人,却能维持西域的稳定。

相比之下,宋神宗时期北宋在陕西驻军多达几十万,却不能遏制西夏的入侵。

同样是政府军,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唐朝靠的是什么?

唐朝军队善战,极具威慑力

众所周知,冷兵器时代骑兵是陆战之王,而骑兵战斗力强弱取决于战马的素质,当时中国最好的战马,有百分之八十来自西北。

唐朝军队的最高统帅李世民的祖母独孤氏是鲜卑族,母亲窦氏也为鲜卑族,而其父李渊长期担任山西军政长官。

李渊父子长期在山西驻守,利用山西的得天独厚的战马资源和作战环境,打造出一支适应野战、战斗力超强的骑兵,也诞生出一批狼性十足的优秀将领。

而且这支队伍的官兵在山西训练、作战多年,跟突厥人长期打交道,对少数民族军队更了解,更了解敌人,更容易克敌制胜。

这些军队熟悉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他们在西域驻守,更有威慑力。

而宋朝初期的军队,成长在中原地区,赵匡胤建立宋朝时以及建立之后的主要对手,如后汉、后蜀,南唐、吴越等也都是平原地带的军队。

宋朝军队和少数民族军队交锋很少,得不到充分锻炼,战斗力很难提高,对少数民族也无法形成威慑力。

唐朝国力强大,做坚强后盾

一个王朝强大的时候,维护稳定的决心就非常大,野心家不敢轻举妄动,唐朝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王朝。

唐朝时期,对外至少进行了130场战争,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他们的对手有十几个,来自四面八方:新罗、高句丽,突厥,吐蕃,大食,吐谷浑,突骑施,勃律,南诏,回纥等。

唐武德三年到武德九年的六年间,唐朝就打了三十场“对外”战争。

唐贞观二年到二十二年,唐朝又进行了二十多场“对外”战争。

而且这些战争,大唐军队胜多负少,战果辉煌,都实现了战略目标。

长期战争,不但维护了政权稳定,也锻炼出来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和涌现出一批像李靖、李绩、柴绍、薛万彻等能征善战的将领,打出了大唐的威名,让四方臣服,让少数民族甘心接受大唐天子的统治。

如果说进行一场“史上最能打的王朝”评选,唐朝会毫无争议当选。

更为重要的是,唐朝的强是国富民强,开放式的强,不是大清那样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的强,是军事、经济、外交、综合性的强,而不是单单某一方面的强。


唐朝当时是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唐朝政府树立起了绝对权威,李世民也被西域人民尊为“天可汗”,唐朝政府在西域的影响力日渐增强,即使有少量驻军,也能维护稳定。

相比之下,宋朝的对外战争频率相对较低,而且负多胜少。

除了消灭北汉的战争取得胜利,数次攻打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争,都铩羽而归,没有实现战略目标。

宋朝时期,经济繁荣,但是国防不行,产生不了威慑力,军队人数再多也没用,少数民族根本不把宋朝军队放在眼里。

唐朝恩威并用,四海归心

军队战斗力强,国家强大是后盾,是维稳的重要原因;但是光靠高压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蒙古骑兵在欧洲的覆灭就是明证。

确切地说,要有辅助手段,与各族人民平等相待,不能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才能让西域各部首领心悦诚服,维护西域稳定,加强朝廷在西域的统治。

李世民刚即位的时候就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又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大意是说,少数民族虽然跟我们风俗不同,但也跟我们一样都是同类,我们不要高高在上,不能歧视他们,要信任他们,这样的话大家就会亲如一家,和睦相处。

唐朝灭亡东突厥汗国后,并没有采取历代统治者惯用的分离肢解措施,而是采取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尊重和保留突厥人的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

不仅如此,唐朝政府还沿途设置了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对突厥降户进行妥善安置。

朝廷还在突厥原居地设置了定襄、云中两都督府,专门负责对突厥留居民众实施管理。

唐朝在西域驻军初期,粮饷让当地人承担,这极大加重了沿途百姓的负担,之后朝廷改变政策,“防人在防,守固之外……各量防人多少,于当处侧近给空闲地,逐水草所宜,斟酌营种,并杂蔬菜,以充粮贮及充防人等食。”

大意就是,驻防的军人,除了担任防守任务,还要自力更生,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分配空地供他们耕种,并要注意杂种蔬菜,以供粮储和食用,

这就极大地减轻了当地人民的负担,受到了当地人的拥护。

李世民还跟少数民族采取和亲政策,比如将**公主嫁给吐蕃的**干布;如此一来,就拉近了民族中间的距离,消除了隔阂,减少摩擦,增加了中央政府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用夷制夷,分化瓦解

同时唐朝统治者还给予少数民族以高度自治政策,用少数民族管理自己,朝廷在西域设置若干都督府,都督府是单纯的行政机构,不能有正规军,他们的安全由朝廷军队保卫,都督均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可以世袭,即羁縻府州制度。

如此就降低了统治成本,缓解了中央政府跟少数民族的矛盾,减少了对抗风险。

唐朝统治者还利用少数民族各部落之间的矛盾,拉拢一批人为自己所用。

李世民征服东突厥后,大量突厥人为唐朝效力,包括一些能征善战的将领,如契苾何力(回纥)、执失思力(突厥贵族)、阿史那设尔(突厥贵族),他们坚定不移维护唐朝统治,在发生动乱的时候,能策应唐朝军队,迅速稳定局势。

遥相呼应,非孤军作战

民族再团结,国家再强大,但是两万兵力也显得有点少。

西域面积很大,数百万平方公里;而当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部队机动性受到局限,一旦有事,反应很慢,仅靠两万兵力是远远不够的。

事实上,唐朝在西域驻军并非只有两万。

史料《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北庭节度使......管兵二万人,马五千疋;安西节度使管戍兵二万四千人,马二千七百匹。”

不仅如此,北庭都护府还下辖15个守捉和16个军镇,他们都是边地驻军机构,每处兵力在数百人到数千人不等。

这15个守捉的唐军不是正规军,有时是朝廷招垦的农民,有的是临时雇佣的当地人,或者是随军家属或退役军人,甚至是发配的罪犯组成。

他们的战斗力不如正规军,也不具备野战和远征的能力。

但是他们都经过训练,在战时承担后勤支援、维护治安,参加小规模战斗绰绰有余。

虽然朝廷在西域驻军不多,但是其它地方驻军不少,比如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在甘肃西北部,是中原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对唐朝中央政府来说是战略要地。

因此唐代前期,中央政府始终牢牢控制着河西走廊,在那里拥有大量驻军,兵力不少于7万,而且是精锐骑兵,属于快速反应部队。

一旦发生战乱,上述地区的军队随时可以进入西域对大唐驻军实施增援。

此外,因为唐朝的强大,西域很多少数民族归顺中央政府,军队也服从指挥。

在必要的时候,朝廷可以征调这些地方的军队前去增援。

除了上述几种因素,唐朝的兵器也非常给力,唐刀在世界上闻名遐迩。

宋朝建立时,西夏、辽国已经做大,西部、北部被封锁,宋军不但没有优质战马,制造兵器的镔铁原料也非常短缺。

综上所述,唐朝对西域实行有效统治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力强盛、军队战斗力强的因素,也有少数民族内部矛盾的因素,还取决于唐朝皇帝高超的统治手腕以及与时俱进的民族政策。

而宋朝诞生在西夏和辽国蒸蒸日上时期,军队成长于中原地区,没有在恶劣环境中野战的经验,还缺乏优质战马也缺乏先进兵器,多种原因造成了宋朝时期不但不能收复失地,反而被动挨打、外患不断。




事实上,唐朝在西域的驻军战斗力已经达到一种恐怖的水平,2万人干翻10万人都出现过几次,而且善于长途奔袭,万里远征。

有人可能会问,2万人干翻10万人,吹牛吧?

不信咱们看史书记载:

苏定方攻灭西突厥之战。

这一战,苏定方只带了一万多兵马,其中大部分是步兵,而西突厥有10万铁骑。

当苏定方率军击破突厥一部后,又带兵追击至至曳咥河(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与突厥10万骑兵展开大战。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一幕!

只见苏定方将所有步兵集结到北面一处高地上的平整位置,列成方阵迎敌,再命令仅有的少量骑兵隐藏在高地后面。

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一看,心想,自己手里可是有10万之众,唐军就这么点人,都不够塞牙缝。

于是当即命令突厥骑兵从左右两翼包抄唐军。

可万万没想到,突厥骑兵冲上去后,全都傻眼了!

只见唐军士兵人人手持马槊,并且将马槊刀尖倾斜向外,整个阵型与巨型刺猬无异。

那密密麻麻的马槊,还有那寒光逼人的刀尖,顿时让突厥人心生恐惧。

虽然害怕,但突厥人还是鼓起勇气发起了冲锋。

一轮冲杀下来,突厥骑兵死伤无数,唐军阵型却毫无波澜,不为所动。

阿史那贺鲁见状,当场大怒,就不信十万人干不过几千人,于是再次命令突厥骑兵发起冲锋。

这一次,突厥人死伤惨重,士兵心生恐惧,战意下降,唐军阵型依旧不为所动。

但阿史那贺鲁还是不信邪,立即组织精锐骑兵,亲自带队,向唐军再次发起冲锋。

当突厥骑兵和唐军步兵正打得难解难分时,唐军隐藏的骑兵突然杀出,冲入突厥阵营,左冲右突,突厥军瞬间大乱,士兵纷纷四散奔逃。

唐军士气大振,追奔三十里,斩杀突厥兵数万人,最终在唐军的不断追击下,一举攻灭西突厥。

高仙芝万里远征小勃律国。

小勃律国,地理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巴尔蒂斯坦。

这也不远,为啥还叫万里远征呢?

因为唐朝的时候,没有公路,没有汽车,也没有灰机,而且西藏是吐蕃国占据,是不能从西藏进军的。

高仙芝是带着一万多步骑,穿过西域(今新疆),抵达葱岭(帕米尔高原),接着完成了一次壮举!

这支唐军翻越了帕米尔高原,以疲敝之师击破吐蕃国重兵防守的连云堡。

不就是翻越了帕米尔高原,这也能叫壮举?

请注意,那是在唐朝,帕米尔高原的海拔基本在五六千米的高度,人体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体力下降等不适症状。

而且崇山峻岭、天气恶劣、狂风呼啸,时不时地还会有山体滑坡,雪层塌落,雨天冰雪融化导致的洪水等自然灾害。

即便是现代,当初修建中巴公路的时候,都是十分困难和危险的。

一千多年前,唐军士兵只有古代简陋的登山设备,还要携带武器、干粮、饮用水,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越喀喇昆仑山脉,还不够壮举吗?

更难得的是,这么折腾下来,唐军应该已经是疲敝之师了,哪儿还能打仗?

可就是这样一支疲敝之师,愣是在连云堡这处险关把吐蕃军击败了。

史书上记载连云堡“据山因水、堑断崖谷,编木为城”,这地儿属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坚固堡垒。

翻山越岭过来的唐军,在主力部队进行猛烈的攻坚战时,少量的精锐直接攀岩而上,大破吐蕃。

吐蕃兵顿时大乱,掉下悬崖摔死的,落水淹死者不计其数,唐军斩杀五千多敌军。

随后,高仙芝带着唐军继续前进,一举攻灭了小勃律国。

一支古代的军队,在简陋的条件下,翻越凶险无比的崇山峻岭,以疲敝之师攻破敌军重兵防守的险关。

这战斗力放眼历史,还真找不出几个。

唐军大战阿拉伯帝国军队。

751年,高仙芝攻灭石国后,该国王子逃到大食(阿拉伯帝国),鼓动阿拉伯帝国出兵助其复国。

大食计划联合西域昭武九姓部落攻占安西四镇,高仙芝收到情报后,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

他带着西域几个藩属国军队在内的2万多人,千里奔袭,突入大食境内700多里。

双方在恒罗斯相遇,大食方面集结了15万大军迎战唐军。

高仙芝采用锋矢阵对敌,结果阿拉伯帝国15万人愣是干不动2万唐军,双方打成了对峙局。

后来由于藩属国葛逻禄部叛变,导致唐军被阿拉伯帝国军队围攻,即使这种情况,阿拉伯帝国军队也无法歼灭唐军,让高仙芝跑掉了。

通过这些,可以做个简单的分析。

其一,唐朝西域驻军战斗力强悍,吊打周边。

像高仙芝带着一万多人就敢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过喀喇昆仑山脉,在士卒疲惫的情况下,还能击败吐蕃精兵。

这种战斗力,怕是宋朝的军队干不了这活儿。

其二,周边各国已经被唐朝打趴,不具备致命威胁。

唐朝北边和西域的主要威胁是突厥,当时的突厥已经分裂,唐朝通过两次战争分别攻灭东、西突厥。

突厥被灭之后,西域那些部落小国,国力有限,根本掀不起风浪,只要驻扎一支2万人的精兵,足以威慑各个藩属国。

其实汉朝也是这样,在西域驻军根本不多,只要把最强大的匈奴给干翻了,其他小国不足为虑。

当时楼兰国就试图帮着匈奴对付汉朝,结果汉军700人就把楼兰给打灭国了。

其三,唐朝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分化各个藩属国。

突厥闹事的时候,唐朝一般会联合回鹘以及其他部落对付突厥,各个部落之间相互制衡。

更重要的是,唐朝对臣服的藩属国有比较平等的民族政策,大胆任用藩属国人才和军队。

比如,苏定方攻灭西突厥时,不仅带着投降的突厥部落骑兵参战,还带了回鹘骑兵。

高仙芝跟阿拉伯帝国打仗的时候,带了葛逻禄军、拔汉那军一同作战。

其四,唐朝西域驻军不止2万,而且后援强大。

唐朝在西域设有安西都护府、北廷都护府,分别驻军2.4万、2万,共计4.4万,两大都护府相互支援。

除此之外,唐朝占据着河西走廊,这一带有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两镇兵马加起来十几万,随时能增援西域。

宋朝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宋朝在西北驻军几十万,那是因为西夏崛起,占据着陕西一部、青海、甘肃等地。

这些地方也就是过去唐朝的河西节度使和陇右节度使辖区。

西夏崛起后,其军事力量足以和宋朝相抗衡,宋朝必须集结重兵才能对抗。

原本,西夏就是个小部落,实力跟宋朝比起来并不强,但是在宋太宗时期,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策略,导致西夏逐步崛起。

到了宋真宗时,西夏已经是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难以攻灭,宋真宗又不爱打仗,只能坐视西夏进一步崛起。

当西夏人羽翼丰满的时候,没有几十万大军摆在那,根本搞不定。

其次,宋朝的周边环境使得它必须在边境有重兵驻守。

宋朝的北边是辽国,西北是西夏,西南是大理国,西部是吐蕃,可谓是强敌环伺。

这种情况下,边境地带必须重兵防守,这里面跳得最欢的就是辽国和西夏,宋初的多次对外战争基本都是跟这俩打。

即使宋朝攻灭西夏,收复河西走廊,西北也得面临回鹘的威胁,北部和东北部面临辽国的威胁,重兵布防是一定会存在的。

如果要做到像唐朝那样,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宋朝攻灭西夏和西域回鹘,再打残辽国,吞并大理国,才能解除军事上的压力。

当西域平定后,最强大的部落被灭了,剩下那些小部落掀不起风浪,不需要太多驻军,可以把重兵用来对付北部和东北的辽国。

但这是不可能的,宋朝的君臣对于开疆拓土一向是没有兴趣的,他们更愿意花钱买和平。




唐太宗李世民打服了中原周围的各路诸侯以后,实在是太寂寞了。你知道无敌是多么的寂寞吗?就算被大家称之为天可汗,也依旧无法抑制内心的寂寞。

于是乎唐太宗将目光看向了西北地区。公元640年,也就是贞观十四年,唐军攻克高昌,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的驻军约有2万人左右,成为了有效控制西域的重要军事机构。

公元702年,武则天也有了唐太宗的那种感觉,无敌实在是太寂寞了。于是她又开始涉足西北,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驻军约有3万人左右。

这么一来,唐朝对西域的统治,实际上只用了5万常备军。这些军队平时除了操练以外,还需要在闲暇时种地,可他们对西域的管理,非常奏效,各路诸侯对这两个机构,心悦诚服。

反观宋朝,在对抗西夏的时候,驻军20万之多,却依旧被对方打成了臭狗屎。那一点点尊严,都被西夏给打光了。这又是为啥呢?


一、强盛的唐朝,是安西和北庭坚强的后盾。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其实这句话在唐朝的时候,也是非常奏效的。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继而打通了陆地上的丝绸之路。这下大家可高兴坏了,中西之间的交流逐渐成型,中西商品贸易不断。

这一利好,是中西方共同互惠互利的结果,因此不容许任何人动摇。所以到了唐朝的时候,保护这条丝绸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由于隋唐之前,魏晋南北朝打了几百年仗,导致丝绸之路一度断绝。可隋唐是盛世,自然要重启这一条通道。因此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就显得很重要了。

唐太宗时期,实在是太猛了,号称手下将领平均一个人灭了一个国,简直“毫无人性”可言。

  1. 药师李靖,灭了萧梁王朝,平定东突厥,灭亡吐谷浑。
  2. 李世绩,灭亡薛延陀汗国,灭亡高句丽。
  3. 苏定方,平定西突厥、葱岭、百济等,为安西都护府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4. 王玄策,这家伙更猛,一个人灭掉了天竺。

实在是很难形容,唐太宗、唐高宗时代,唐朝的军事实力究竟有多强盛。反正周围的邻居没一个敢惹唐太宗、唐高宗(以及武则天)的。

有如此强盛的一个唐朝在背后撑腰,5万大军镇守西域,足以震慑西域各路诸侯。他们稍微有点儿异动,强大的唐朝就会大军跋涉前来灭了他们。


二、安西和北庭的战斗力,的确很强。

别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起来才5万人左右,可人家的战斗力却远比宋朝的5万人要强得多。

这或许就是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一代不如一代。

又好似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代。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战斗力有多强呢?不说他们最强盛的时候,就说他们最弱小的时候。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爆发。中原的人马搞不定了,于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便往中原调走了绝大多数兵马。

这个时候吐蕃趁着安西和北庭空虚的机会,攻占了陇右和河西。直接切断了,安西、北庭跟长安的联系。


按道理在陇右孤掌难鸣的安西和北庭是不是就要眼巴巴地被吐蕃给吞了呢?事实还真不是这样。吐蕃消灭了西域绝大多数反对势力,却唯独搞不定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这两位猛将兵少粮缺,却依旧为大唐守住了北庭和安西,至少长达30年的时间。就问你强不强吧?

这可不是依靠唐王朝的实力来对抗吐蕃的,而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吐蕃斡旋了这么久,实在是牛。

反观宋朝,边军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呢?宋朝人都比较有钱,以至于他们多数都愿意过上醉生梦死的生活,压根就没啥战斗力。西夏兵看到他们,自然也就不害怕了。


三、唐朝和宋朝,对边军的控制力是不同的。

宋朝我们就太了解了,这家伙被称之为弱宋,那是有原因的。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以武将的身份篡夺的皇位,所以宋朝对武将十分忌惮。

他们很担心自己的臣子里,会再出一个赵匡胤来,因此他们对武将的防备,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

每一名带队的武将,都不可能独自带兵,身边必须要有文官坐镇才行。而文官,所起到的,正是向朝廷汇报的作用。所以说宋朝军队的老大,不是武将而是文臣。

绝大多数文臣都不懂打仗,这就直接拖垮了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因此甭说20万人马了,就算再来一倍,也没什么用。毕竟领导结构是没法改变的。


而且宋朝存在严重的冗兵现象,吃空饷的人太多了,说是有20万大军,实际上能有个10万,那就谢天谢地烧高香了。如此严重的吃空饷,也直接拖垮了宋朝军队的战斗力。

反观唐朝,他们对边将就十分放心。安西和北庭这种路途遥远的军事机构,在地方上完全有自主决定的权力,毕竟消息送一趟,得好几个月时间,等到皇帝回复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安西都护和北庭都护,那可都是手握重兵的实权派。他们靠忠肝义胆,为唐朝的西域保驾护航,完全没有文官集团的监督。这种敢于让武将直接指挥的军队,自然没有那么多顾虑,战斗力也就自然很强悍了。


总结:唐军2万镇天下,宋军20万混日子。

唐朝实力强大,宋朝实力弱小,人家看两支军队背后的力量,就知道该不该惹这支军队了。

唐军自身实力强劲,就算唐朝遇到了麻烦,唐军自身依旧可以保护自己。而宋军则没这方面能力。

唐军主帅权力大(这也是安史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宋军主帅还得接受文官集团的监督指导。所以说双方实力渐渐就拉开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宋史》




有一种观点认为唐朝的外患,如东突厥、薛延陀等,只是看起来很强,但其实不过只是部落联盟而已。并不难对付。

而北宋时期的辽、西夏,都是很接近中央王朝的政权,在保留了军事实力的同时,经济实力还不弱,灭国难度极大。

因此唐朝横扫四周,只靠四万多人就能震慑西域,不算什么。北宋才是真的困难,北宋的对外战绩糟糕,可以理解。

这种观点,不能说没道理。但问题是,把唐朝横扫八荒说的那么轻松,有问过隋炀帝杨广的感受吗?

毕竟,高句丽又不是部落联盟。

根据专家对高句丽的研究,高句丽的经济结构和中原王朝基本一样,政治结构相比中原王朝略微松散。

总体对比下来,高句丽巅峰时期的实力,肯定不如契丹。但要说高句丽不如西夏,那就是胡说八道了。

而对付差不多同等体量的小强政权,唐朝能灭高句丽,北宋却无法灭西夏。这能全部归咎于对手实力变强了吗?

显然是不能的。

另外,现在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唐朝站在北周、隋朝的基础上,经济基础好,军事基础好。底子雄厚,所以唐太宗才能开局就王炸。

而北宋只是以半壁江山起家,虽然后来大致也统一了中原,但奈何底子太弱,所以宋初不能像唐初一样,凭借优势国力对周围的蛮夷戎狄造成碾压之势。

这种观点,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但明显也有漏洞。

首先,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唐朝的人口户数才区区304万。而宋太祖开宝四年,北宋人口户数就有309万了。

开宝四年,平广南,得州六十,县二百一十四,户一十七万二百六十三。八年,平江南,得州一十九,军三,县一百八,户六十五万五千六十五。计其末年,凡有州二百九十七,县一千八十六,户三百九万五百四。

后来北宋平福建,收吴越,灭北汉,又增加了近74万户。至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前,北宋户数不低于400万。明显高于唐初。

试问,到底哪朝的底子更厚?

其二,就算宋初的底子不够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到了宋仁宗统治时期,总该比宋初又强上一个台阶了吧。

套用《宋史》的话说,虽然北宋疆域不如汉隋唐,但人口比历朝历代都多。

当是时,天下有户二千八十八万二千二百五十八,口四千六百七十三万四千七百八十四,视西汉盛时盖有加焉。隋、唐疆理虽广,而户口皆有所不及。

请问,为什么底子变厚后,宋朝中期对外战争的战绩,反而还不如初期了呢?

辽国——一次武装威慑,直接妥协。

1042年的“庆历增币”(北宋在澶渊之盟岁币基础上,每年再多给辽国十万两白银和十万匹绢),北宋再次被辽国勒索成功。

西夏——打不过,再次给岁币。

想当年五代几十年的乱世,都没能壮大的党项李氏,在五代乱世已经结束,风头正盛的北宋鼎盛期,居然能壮大,建国。并与北宋在西北打了一百余年。

这说明,底子厚不厚,与能不能打,真的没有因果关系。


其三,唐初时期的唐军横扫四方蛮夷,真的就是凭国力碾压的吗?

貌似并不是吧。

就拿645年的安市城之战(在今天辽宁省海城市境内)来说。

当时唐军围城,兵力约3万。高句丽其倾国之兵来解围,兵力约15万。

一比五的兵力差距,换做是宋朝将领,早就撤退不打了。

可唐军却像跟捡了宝一样,上下全乐疯了。

就像当年曹操与马超大战于潼关时,韩遂增兵了,曹操不忧反喜。觉得这下好了,一战定乾坤,把西北军阀一锅端,省得日后像猫捉老鼠一样,一个一个的去剿。

唐太宗和唐军将领当时也是这种心态。

江夏王李道宗知道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向唐太宗进言,说高句丽主力前来迎战,其都城平壤防卫必然空虚。因此,他建议唐太宗允许他亲率五千精兵,直捣平壤。一战端了高句丽的老巢,然后再回过头收拾高句丽军主力,解决高句丽问题。

唐太宗收到李道宗奏报后,也很高兴。

不过,唐太宗没有采纳李道宗的建议。因为他觉得偷袭平壤太冒险。

他在深思熟虑后,做了一个“相对保守”的战术安排——派李勣率步骑1.5万,在正面吸引高句丽军注意;派长孙无忌率1.1万精兵在战场北面的峡谷中埋伏;唐太宗亲率四千人,作为预备队使用。

偷袭这种赌概率的事,就大可不必了。但既然高句丽的主力来了,那就把他们灭了。让他们有来无回。

上夜召文武计事,命李世勣将步骑万五千陈于西岭;长孙无忌将精兵万一千为奇兵,自山北出于狭谷以冲其后。上自将步骑四千,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上,敕诸军闻鼓角齐出奋击。

3万打15万,底气却十足。而且还是客场作战,在人家的地盘上打。也不知道唐太宗哪来的底气?但事实就是如此。


战争开打后,高句丽军见李勣布陈,正准备迎战时,埋伏在周围的唐军突然杀出,对高句丽军一通穷追猛打。尤其是当时还是一员小兵的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大呼冲阵,所向无敌。

此战,高句丽军被打得晕头转向,仅斩掉首级的人,就二万有余。

战后,唐太宗召见作战勇猛的薛仁贵,直接提拔其为拜游击将军。

延寿等独见李世勣布陈,勒兵欲战。上望见无忌军尘起,命作鼓角,举旗帜,诸军鼓噪并进,延寿等大惧,欲分兵御之,而其陈已乱。会有雷电,龙门人薛仁贵著奇服,大呼陷陈,所向无敌;高丽兵披靡,大军乘之,高丽兵大溃,斩首二万馀级。上望见仁贵,召见,拜游击将军。


经历一场大败,高句丽军吓破了胆,在兵力仍然占优势的情况下,选择依山固守。

这种战机,唐太宗怎么可能错过?他立即下令包围。

三万人包围数万高句丽军,这种有违兵法的操作(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也不知道唐太宗是怎么实现的。但事实就是如此。

唐军布下包围圈后,高句丽军缺水断粮,没坚持多久,就集体投降了。

此一战,唐军以极小损失,再次对高句丽军重创,仅俘虏就抓了3.68万。

延寿等将馀众依山自固,上命诸军围之,长孙无忌悉撤桥梁,断其归路。己未,延寿、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

估计是为了诛心,唐太宗接受高句丽军的投降后,只将其中3500人迁徙到中原,其余大部分都予以释放。

这些人回到平壤后,添油加醋,对高句丽王大肆传染唐军的可怕。吓得高句丽王下令坚壁清野,再也不敢与唐军交战。

上简耨萨已下酋长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迁之内地,馀皆纵之,使还平壤……高丽举国大骇,后黄城、银城皆自拔遁去,数百里无复人烟。

当然,由于高句丽军顽强守城。以及一些客观原因,如气候转冷,草枯水冻,兵马均难以久留,唐军未能攻克安市城。唐太宗只得下令班师。

此战由于未能灭掉高句丽,唐太宗回去之后表达了深深的遗憾。而由于近些年韩国人篡改历史,如在电视剧中胡编了唐太宗被高句丽军射瞎眼睛的一幕。再加上咱们国内的一些人深受影响,也认为唐太宗吃亏了。

(韩国电视剧中的唐太宗形象)

于是,明明是史诗级的一场大胜,硬是被渲染成了唐太宗晚年的一大耻辱。甚至还有人说是惨败。

然而,这种错误观点明显是站不住脚的。

这就好比,你不能说秦军未能攻克邯郸,在邯郸吃了亏。就说秦国在长平也打输了。

可能有人会说,高句丽真的很强吗?会不会是因为太弱了,所以才被唐太宗吊打?

这么说吧,安市城一战,唐军不仅抓了三万多俘虏,砍了两多颗脑袋,还俘获了牛马各五万匹,铁甲一万多套。其它器械一大堆。

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他器械称是。

单看五万匹马和一万多铁甲就能知道,高句丽肯定是不穷的,高句丽军队肯定也不是一帮蛮夷。

唐灭高句丽,绝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唐军有“高达”,高句丽是被唐军靠着国力或装备优势给碾压了。

(高句丽骑兵复原形象)

所以,说唐朝是凭国力欺负人,也是站不住脚的说法。

事实上,唐太宗对外用兵,很多场合都是用奇兵。太宗皇帝自己就是军事天才,太宗时期的诸将也大多是天才,如李靖,李勣。

他们打仗,惯用出奇制胜套路。用兵规模普遍不大。这样既可以减轻后勤压力,同时也避免了扰民。

一个军事天才级别的皇帝,加上一群临场战术大师级别的将领。且君臣之间还有着相当高的信任感。唐朝贞观年间,能十几年灭九国,自然不奇怪。

当然,这种扩张模式对皇帝和将领的素质要求很高。无法长期维持。

唐太宗死后,唐高宗靠着老爸留下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前期继续开疆扩土。打出了唐朝最大疆域。


但后期因为种种原因,扩张陷于停滞。尤其是在于吐蕃的较量中,战事胶着,还两次丢掉了安西四镇。

武则天在位时期,由于清洗反对派,造成动荡,又被迫进一步收缩战线,唐朝与周边政权的战争,这才逐渐落了下风。

后来唐玄宗上台,改革军制,给予地方节度使很大权力,曾一度扭转了自武周以来的对外颓势局面。但重用节度使,也产生了副作用,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

后来宋朝建立,吸取唐朝教训,走上了另一条歪路,就是重文轻武。整个宋代,除了与皇帝联姻的武勋家族外,其余草根将领都是如皇帝奴仆一般。

一开始,武将还只是皇帝的奴仆。

经历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演变,武将地位进一步下滑,直接变成了文官的奴仆。毫无地位可言。

朝廷对武将如此刻薄。且武勋家族往往也是世袭的,第一代能打,第二代、三代通常就很废材了。宋军在前线还怎么打胜仗?

要说北宋打不过辽国,这可以理解。

但按现在给北宋武力孱弱翻案的人的说辞。

北宋被越南屠南宁,是因为越南人进步了。

宋夏战争耗费巨大,是因为党项人进步了。

默认大理政权独立,是因为大理人进步了。

把这些传统汉地的沦陷,都归咎于周围强权林立,那后来明朝是怎么收复云南,收复幽云十六州,收复河西走廊,短暂灭了越南土著政权的呢?

想当年徐达北伐前,朱元璋的实控地盘比南宋还小。(朱元璋当时甚至都还没称帝)

难不成,唐朝时期失传的“高达”,又被明朝掌握了?所以明朝又吊打了曾经吊打过宋朝的周边少数民族政权?

这明摆着是强词夺理,为了翻案而翻案嘛。

实际上,如果把军事看成一个体系,而不仅是单支军队的战斗力,宋朝相比唐朝,其军事体系是更先进的。

但是由于人的问题。也就是宋朝统治集团自身的问题,宋朝无法把这种进步,转化为战场上的优势。

而契丹、党项,却能把进步转化为优势。

所以这才导致了宋朝从建国到灭亡,大部分时间里,其军事战果都很衰。

举个对比的例子。

玄武门之变后,唐朝内部动荡,东突厥趁机入侵,攻至离长安不到40里的泾阳。

当时,由于长安的唐军兵力才几万人,无法与二十万突厥军硬钢。于是,唐太宗便只好布下疑兵计,只带了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个人,到渭水河边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谈判。

一边是二十万突厥军,一边是六个人。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怕是直接就吓死了。但就是在这种危机情况下,唐太宗竟然凭一己之力和疑兵阵,愣是把二十万突厥军给吓退了。

并且还让颉利可汗在当年九月,心甘情愿的上贡了三千匹马、上万头羊。

像这么夸张的事,放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对于大部分皇帝而言,怕是都可以吹上一辈子了。

但是由于唐太宗的自我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对外事务方面,标准尤其的高。不是李靖那种攻灭东突厥汗国,占据漠南;李勣攻灭薛延陀汗国,占据漠北的级别的重大战果,根本谈不上是胜利。

因此在唐太宗看来,渭水之盟这件事,并不是他的胜利,而是他人生的一大耻辱。

而也正是因为唐太宗自认为是耻辱。所以包括唐朝人,以及我们现在的很多人,也一致把这个件事视为是唐朝的耻辱。

但其实,这哪里是耻辱嘛?

无独有偶,宋朝与番邦也有一次结盟。即著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内容,就不细数了。

这里只说说评价。

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宋神宗之前,评价是一致的高。

用宋真宗时期的宰相王旦的话说:咱们每年给辽国的岁币,九牛一毛,不值一提。澶渊之盟真是大大滴利好我大宋呀!

国家纳契丹和好以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遗,不及(军费支出的)百分之一、二。


澶渊之克,遂与契丹盟,至今不识兵戈,可谓盛德大业。

用苏轼弟弟苏辙的话说:花钱买平安,比汉唐缴费巨资打蛮夷,更为高明。

稍以金帛啖之,虏欣然听命,岁遣使介,修邻国之好,逮今百数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

大臣们是这幅嘴脸,皇帝更夸张。

宋真宗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他居然以自己签订澶渊之盟有功为由,跑到泰山封禅了。

他的行为,直接导致后来所有的皇帝都不再去泰山封禅。丢不起那人。

后世皇帝用行动表明,宋真宗那副挨了打还自吹自擂的嘴脸,正常人都是瞧不上的。

唐、宋的统治集团,差距如此之大。两朝对外战争战绩天差地别,自然也不奇怪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西域   驻军   真宗   宋朝   帕米尔高原   吐蕃   安西   唐朝   突厥   西夏   北宋   骑兵   少数民族   管用   战斗力   军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