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怎么养胃?

我的胃病也有好些年了,刚开始是浅表性慢行胃炎,后面又溃疡了,吃药就好点不吃就又痛,真的是痛不欲生,有时候都绝望了,偶然的机会换了份工作,空余时间相对比较多,工作压力也不是很大,后面偶然机会又养成了慢跑的习惯,饮食上也会注意一点不吃那么饱,刺激性的食物也适当控制一下,不知不觉的现在的胃病几乎好了,所以总结一下:1.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控制好情绪2.不要吃太饱3.坚持运动4.有刺激的过热或冷或硬的东西少吃5.戒烟酒……

最后祝早日摆脱胃病的折磨!




谢邀!我就是胃不好,慢性胃炎折磨着我,自己控制不吃辣椒,不吃坚硬的食物,不吃 油炸食物,平时以清淡食物为主,早晚喝一杯牛奶,个人体会,我就是这样养胃的。




胃病是一种常见多发、好发的慢性病,世面上有很多药物治疗效果都很好。为什么?老会困扰很多人呢?我想原因,有很多问题是存在患者本人自身上。

医生给患者吃一千元钱的药,患者只须吃一元钱的东西,就可以让医生一千元钱的药,前功尽弃,就可以让胃病复发。要想让胃病得到康复和全愈,我觉得不能只靠医生,还得靠患者本人。

胃病复发的诱因有很多。如:饮食暴冷暴热,暴餐暴饮,辛辣造火、湿热、油腻、干燥、难消化的食物等,都可能成为胃病复发的诱因。

对胃的保养,要多多注意饮食,饮食不宜忽冷忽热,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饮一些食物等等。




胃不好,怎么养胃?我分享我的经验。我读高中时因为在文革时期,农村的粮食基本上不够吃,副食品更少了,上到第二节课时,就饥肠辘辘,长期饥饿使我患上慢性胃炎。看遍中西医,西药抗生素服了很多种,中药也服了几个月均没有效果。最后还是自己学习中医,服中药加草药,疗效不错。再加上饮食得非常注意,三餐定时定量,肚子不饿时绝对不吃,以免造成消化不良和胀气,晚上不吃夜宵。

大概经过半年多的调理,我的胃病才慢慢正常,但是平时还要特别小心,就是食物不新鲜或生冷寒凉的东西不要碰。

胃病其实只三分治、七分养,养重于治。不要饱食,大概六、七分饱就可以了,保持微饿再吃,甚至每星期要有一餐会感觉到很饿,这样胃内无积食,非常有利于“养”,当然饥饿的时间不能太长。尽量吃容易消化的食品,少碰难消化的硬物,特别是煎炸、烟熏、腌制的东西尽量少吃,禁烟酒、零食。

除了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外,精神状态也非常重要,精神状态能影响体内环境的协调平衡。精神状态好,情志舒畅,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旺盛,使人少得病。平时加强锻炼,也有助于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消化。

定期到医院查一下胃镜,听从医生的建议,预防为主,有问题及时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即删。






养胃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方面是人们对于自己胃部健康的一个重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胃部疾病的持续多发有关。

很多人都说要想养胃就要吃这吃那,其实养胃没有那么复杂,也不需要特定的去吃什么东西。在生活中,改变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就是养胃,所以说养胃的方法有很多,且听小克一一道来:

1.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规律饮食,定量饮食都是有助于胃部形成一个良好的消化规律的,按时吃饭对于一些工作很忙的年轻患者尤其艰难,所以规律饮食,一日三餐是养胃的基础。

2.良好的食物种类:对于一些患有胃部疾病的患者来说,对于一些特定的食物是要严格的避免的,比如对于辣椒,大蒜等辛辣刺激食物的避免,还有就是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还要避免一些刺激胃酸过度分泌的食物,如蜂蜜,糖类,巧克力,蛋糕等等甜食。所以要想养好胃,就要在食物种类上进行挑选,除了日常的米和面之外还可以多吃一些山药,南瓜,木瓜,番茄,土豆,西蓝花,油菜等蔬菜来综合的调理肠胃。


3.不抽烟,不喝酒:很多人都会说抽烟不是伤胃吗?饮酒不是伤肝吗?其实烟酒也是伤胃的,尼古丁可以造成胃粘膜浅表的损伤,酒精可以刺激胃粘膜的充血,所以要想养胃,要想治愈胃病,就一定要戒烟戒酒。

4.心理健康很重要:很多养胃的人一直寻找养胃的食物,养胃的方法,殊不知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可以养胃的,有些胃病患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更容易比其他健康人群在心理上容易焦虑,不安,紧张。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胃,拥有积极,乐观的情绪是十足重要的。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提问和补充,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养胃   胃部   诱因   辛辣   胃病   定量   饥饿   患者   规律   平时   食物   不好   饮食   医生   东西   财经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