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为何崇祯却无钱发军饷?你怎么看?

朱元璋时期军队之所以能够自给自足,主要是由于当时实行了“军屯”制度。

军人与农民结合体这种模式特别适合一个王朝的初期,但却不适合后期。

一方面,军人的后代未必适合继续做军人,尤其是传了三四代之后,不少后人已经厌烦当兵了。

另一方面,耕种必然会挤占军队平时训练的时间。军队不能保证一定强度的军事训练,那么上了战场就很难有战斗力。一个王朝初期,士兵基本都是百战生还的精锐,即使不训练,也照样有杀敌的本事;后期随着社会福利的提高,人的体能和潜力本身就会下降,太平盛世久了,军人也没见过血,如果再缺乏训练的话,那怎么打胜仗呢?

除了上面说的这两点外,随着明朝后期逐渐腐败,军屯制下的军人普遍变成了军官的奴隶,逃兵现象严重,军队战斗力越发的降低。所以军屯制越往后,就越来越不适合大明朝了。

明初能够不费百姓一粒米就供养百万雄兵,并非是什么奇迹,主要是因为适合当时的时代特点。

后面明朝军备松懈,战斗力下降严重,不得已只能转变为募兵制。从这个时候开始,想不出钱还养军队就不现实了,国家需要拿出大量的钱财来供养军队。

末期的大明朝,朝廷腐败严重,党争越来越激烈,本来就薄弱的国家财政陷入谷底。没有钱粮也就没法供养军队,为了筹集钱粮,崇祯实行的政策引起了更大规模的暴乱,并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过失,大明朝轰然坍塌。




朱元璋的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得益于“军屯”。

因为任何军队都是需要粮饷的,但是不从国家财政出,不意味着不需要,那么就只能军队自给自足了。在朱元璋时代,这种做法的收益极高。因为元末明初,社会上拥有大量流民和荒芜的土地。但是需要别人去将这两个资源整合,整合得好,你的收益就是有资格做皇帝。

这不是朱元璋发明,也不是刘基发明。中国历史上,“军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比如三国时期曹操就搞过“军屯”和“民屯”,得黄巾寇民百万,青州军数万,在豫州打下了争霸天下的基础。后世大规模的建设兵团,本质上都是“军屯”的一种形式。

“军屯”最大的好处在于将人力资源规划到了极致。

大明士兵战时打仗,农时种地,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不给国家添负担。这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明初朱元璋曾经将这种军屯规模做到了270万。这相当于朱元璋不花钱替大明朝养了一支200多万的常规部队。

军屯”效果这么好,穷苦人出身的朱元璋肯定不会放过。于是他把“军屯”作为一个固定制度给延续下去,兵源构成以“世兵制”为主。

所谓“世兵制”,和我们现在的农村户口,集体户口有类似之处,不过大明的比较变态,那就是“军户”、“民户”、“匠户”。其中“军户”属于“都督府管理,“民户”才属于户部管理,“匠户”属于工部管理。因为在朱元璋的逻辑里,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你没出生,我就给你规定了职业,提供了工作。属于你这辈子是当兵的,那么你的世代以后都是当兵的。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这些都是顶替父职参的军。

“军屯”的最大优势在朱元璋时代大放异彩。但是把军屯作为和平时期一个国家的常备军事力量,必然劣势会逐步暴露出来。

首先军队的主业是为了打仗的,而一帮种地的农民,真的到了战时,是否还有能力作战这是一个问题。

当然朱元璋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用“卫所制”把“世兵制”里的“守兵”和“屯兵”从功能上做了区分。所谓卫所制,军队的最小单位是10人1队的小旗,50人为总旗,112人为百户所,1120人为千户所,5600人为卫。所以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其实也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实际上就是“军屯”的另一个变种,毕竟人家也是大明建州卫的。后来伟人用了两个字总结适合战争时期的最合理制度叫“兵民”。

其次随着时间的转移,随着一些制度的破坏,利益链条和潜规则的丛生,整个军屯制度就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为长时期不打仗,所以需要的守军越来越少,而屯军就成了守军将领的佃农,而守军将领开始大规模侵占“军垦”土地,成为事实上的大地主。反正这里由我们军队自己说了算,朝廷想管也管不着。

再次由于一开始的这种“军屯”规模就比较庞大,所以一旦支撑“军屯”的“世兵制”出了问题,无法进行直接有效地改制。

所以只能在这个制度的基础上做修补,做补充。又逐渐往募兵制和征兵制开始发展。但是这对于大明朝廷无疑是个噩耗。因为他长期不需要自己“养”军队,所以此刻要自己养军队,他没有物质和制度的准备。无论募兵还是征兵,那都需要朝廷提供粮饷。原来的“军屯”产出朝廷拿不到,现在“”兵,需要朝廷出钱。要知道北宋一直被骂“弱兵”,每年的“”兵费用还占到朝廷收入的80%。关键是钱花下去,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依然上不来,因为当官的又把目光盯向朝廷的钱袋子了。所以吃空饷,杀良冒功,谎报战功等等,在大明屡禁不绝,无非就是想跟朝廷要点军费。而大明朝是出了名的“穷”朝廷。所以只能往老百姓身上转嫁,明末“三饷”(辽饷、剿饷与练饷)搞得大明人心丧尽。

实际上大明缺钱从嘉靖年间就开始暴露出来了,但是嘉靖爱面子,懂得“养猪”致富,喂肥严嵩,然后“”了过年,这样保暖了自己的小私欲。但是到了万历年间的时候,经过张居正的“一条鞭”改革,给“一穷二白”的大明朝廷多多少少积攒了点家底,最后被“万历三大征”给掏个精光。

到了崇祯时期,表面看起来是内忧外患,本质还是大明朝无法平衡的财政收支体系出了大问题。

这就好比今天的有些大企业,总资产看起来特别吓人动辄百亿,高管工资一年上千万,但是都死在了那区区千万的现金流上了,到最后大家都在抱怨高管们不拿钱出来救公司,在抱怨CEO在开发项目和公司管理上用人不当。事实上,每个王朝的末期都差不多,皇帝的合作伙伴们都是既得利益者,谁也不愿意割肉和让渡权益来平衡朝廷运转。而此刻的李自成也好,皇太极也罢,他们都是创业者,本来就一无所有,所以他们只要有一点点收益,就会激发出无限的斗志。这些是崇祯没法比的。

辽东对于崇祯就是一个永远也填不完的坑。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砸进去,任何收益没有不说,动不动后金还给来京师打劫一把,吓得自己六神无主。

这就好比一个公司投错了一个项目,成了“资金黑洞”,关键想停掉这个项目止损,还无法实现。于是为了填补这个“资金黑洞”,不得已把整个公司拖下水,不断搞内部摊派,闹得员工起来罢工,陷入死循环,最终导致公司倒闭,董事长跳楼自杀。而辽东军队诸如“关宁铁骑就是那个项目的投资团队,他们也有一套制度,那就是享受着大明的待遇,拿着大明的资金去投资(打仗,然后得到的收益自己按照小团体的等级制度进行瓜分,并不用上缴给大明朝廷。

但如果是在明初朱元璋时代,朝廷不需要提供“辽饷”,所谓辽饷由大明辽东各卫的屯垦自筹。那么大明就不需要承担承担这一年几百万两的额外银子。民间自然也没有变乱,自然就更没有“剿饷和练饷”雪上加霜了。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很简单,任何一种优秀的制度,也不是包打天下一层不变的。

一旦制度出现了问题,就需要进行改革修补,甚至彻底转变。

我们要肯定明代卫所制度,在建立之初还是很先进的。

古代军队的制度的主要问题,无非是这几个。


第一军费。

大家不知道,养兵从古至今都是很费钱的!正常来说,如果是完全脱产的士兵,基本上都要十多个老百姓才能养一个。

如果是装备较好的士兵,比如骑兵,更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才能养活一个。

古代骑兵一套装备,包括马匹、盔甲、武器都是非常昂贵的。

对于任何朝代来说,养兵都是很费钱的。搞不好,就会拖垮一个国家经济,劳民伤财,引起民变。

比如清末镇压太平天国,满清使用了高达1亿7000万两白银的军费,镇压西北回乱是1亿2000万两,镇压西南杜文秀等叛乱花费7800万两,镇压北方捻军花费3000万两,镇压粤闽地区台湾人民起义花费2000多万两。

这些镇压一共花费4亿2000多万两军费,这还是公开的费用,不包括各种连带费用。

如果连带费用都算进去,比如各地编练民团乡勇的费用,仅仅镇压太平天国就用了6亿两白银。

而1850年时,满清国库存银只有737万两。

为了支付这笔巨款,清政府四处搜刮,加税、摊派、借钱、强行掠夺、借洋人债务,无所不用其极。

好在当时工业革命才刚刚起步没多久,中国还有不少商品可以出口赚利润,加上满清之前没有大规模内战,军费还是可以勉强搜刮的。

但随后连连的内外征战,巨额军费就拖垮了清政府。中法战争花费军费几千万两,中日战争又是几千万两。到了甲午战争时期,满清根本就拿不出军费。

小日本轻松拿出1亿6000万两白银做军费,满清求爷爷告奶奶才凑齐了6000万两(其中约4000万两是外债)。



第二军阀拥兵自重。

一旦将军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很容易成为拥兵自重的军阀,汉末三国时期唐末地方节度使都是好例子。

国家很容易陷入军阀割据的混战中,从内部崩溃。



第三临时征召的官兵不堪用。

如果采用遇到战争才临时征兵的方法,这些官兵战斗力都比较低下。

古代和今天不同,比如骑兵、弓箭手之类都是专业军人,靠临时征召士兵是胜任不了的。

以弓箭手为例,新人必须经过1年专注训练才能出师,勉强可以作战。

但一般还要经过1到2年训练,才能成为优秀的射手。

至于骑兵要求就更高,尤其是骑马射箭需要多年的训练,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搞定的。

仓促征召的农民军只能做冷兵器搏杀,依靠数量优势取胜。一旦遭遇强悍的敌人,或者需要长途远征,这些农民军往往没什么用处,人数越多反而败的越惨,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

隋炀帝为什么连续远征高句丽都战败了?除了不会打仗以外,当时隋军多是强行征召的农民,战斗力很差,根本攻不破高句丽的城市。



第四兵员数量不能保证。

古代老百姓一般不愿意参军,毕竟军人不但吃苦还会送命,社会地位也不高。

很长一段时间,为了防止士兵逃亡,直接在军人身上甚至脸上刺字,侮辱性很强。

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的募兵,并不容易招到人。

就像刘备在新野这么大名气,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兵不满千”,仅此而已。

如果突然爆发大规模战争,朝廷想要迅速征到大量士兵很不容易。



所以,朱元璋的卫所制度在当时来看,很先进的。

第一,卫所制度实际上是军屯制度。

给军户大量土地,让他们屯田自给自足,大大减少了国家军费开支。

第二,卫所不会成为军阀。

朱元璋很聪明的吸取历史教训,让卫所的军官只有管理权,没有军队的调动权和指挥权。

也就是说,卫所的军官不能指挥部队作战,更谈不上控制地方行政,也就不能形成军阀割据力量。


第三,卫所士兵战斗力较强。

卫所军户是世代职业军人,每家一般出一二个青壮年从军。

这个军人是脱产的,平时训练较多,还有父辈传授战斗经验,素质肯定比临时征召的农民要高。

尤其是可以训练弓箭手、骑兵、炮兵等职业兵种,大大提高战斗力。

第四,卫所可以保证军人数量。

因为卫所的军人是世袭职业的,原则上全国军队就得以保证。

一旦开战,直接让卫所的职业军人出征即可,不需要临时征兵,不存在招不到人的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疆建设兵团同卫所的本质相同,平时是军户,打仗了就是军队。

就明朝初期和中期来说,卫所制度是很先进的。

但明朝主要问题是,卫所制度没有与时俱进的改革,导致军户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又不够,出现了严重的生存问题,无心打仗。

正统六年(1441),兵部尚书王骥奏称,贵州二十卫所屯田、池塘共九十五万七千六百余亩“良田为官豪所占,贫穷军士无寸地可耕

同时,卫所监督机制太差,导致军官虽然没有叛乱,却不让士兵操练,而是为他打工、种地,形同农奴、仆人。这对于军事上毫无作用,反而大大影响战斗力。

久而久之,没钱且奴仆一样的军人,社会地位低下。

传教士利玛窦的《16世纪的中国》中所见:“在这个国家中,也许没有哪个阶层比这些士兵更为卑贱和懒散了……平时,他们抬轿、喂马,像奴仆一样受人役使。”



这种情况下,卫所的军人哪里还愿意打仗?

要如何改变?

当时却没有好的办法。因为明朝人口很多,日益庞大的军户不可能得到更多的土地,国家财政困难也无法大量拨款。

到了明朝后期,卫所已经名存实亡。一些卫所的逃亡军士已达其总数的80%,边地驻军只剩下一半。

相比当时不靠谱的卫所,反而是募兵制度更可靠了。

明朝没有办法,被迫恢复了募兵制度。

比如戚继光的戚家军,完全是募兵。辽东李如松和袁崇焕,以及后来吴三桂的军队,也多是募兵和地方乡勇为主。




朱元璋所谓不耗费,一点钱粮,就养兵百万。事实上在任何王朝都是无法维持的。

只能导致军队战斗力的迅速下降。因为,安装朱元璋的计划,20-30%的士兵守城,70-80%的士兵种地。打出来的庄稼,除了上交,其他的就分给一个士兵一年12石粮食。这样明军就实现了完全的自给自足。

但是,一个士兵,一年才12石粮食,还经常拖欠,工资更是没有。就靠这么一点粮食,怎么养活一家老小?衣服,蔬菜,鱼肉等等全家,各种生活当中的吃穿住行,都要靠这一年的12石粮食,还经常拖欠几个月,甚至几年。

明朝士兵三年,才发一次衣服和鞋子,每次去边关换班,都要自筹粮食和服装。甚至为了凑行装银子,卖掉妻女。因此,到了明朝中期就开始发军饷,毕竟,命令军卒“冒锋镝,蹈白刃”,冲锋陷阵,没有“厚糈丰犒”,怎么能让军卒奋力而战呢?到了后期,卫所士兵已经完全丧失战斗力,田地都被豪强军官侵占。

屯田士兵们交不出粮食,守城士兵长期就连那一点粮食都领不到。逃亡的逃亡,沦为农奴的沦为农奴。明朝就只能靠招募雇佣兵了,那个钱粮的消耗,也就急剧增长了。所谓:“大约行间用一步军,岁费十金,用一马军,岁费二十金,此寻常防御之概也”。

如果打仗,还要加钱,而且还要给口粮,安家费等等。到了万历以后,明朝将领开始招募家丁,也就是亲军部队。给予他们十倍的工资,只盼着他们可以奋勇作战,其负担可想而知。




谢邀!

主要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最终结果也不尽相同。

一、制度

首先来说制度,朱元璋建国后就制定了很多大的国家方针,虽然这些方针在之后历代都有修改,但是都不影响其根本。所谓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其实靠的就是军户制度。

明朝时期阶级划分相当严苛,尤其是对百姓的性质划分更是仔细,像民户、军户等等。这种划分的好处就是,你是什么户种,你之后的子孙就是什么户种,种地的就一直种地,军户打仗了就在你们这里挑。

我们来说下军户制度,军户打仗的时候就在这些军户中征调人员,平常不打仗的时候,这些军户就屯兵种地,实现自给自足。按照这种制度下的想法,确实是能够实现军队的自给自足,不用再征调百姓的一粟米。

朱元璋能够做到不征用一粟米,就是这种制度在支撑着,当然崇祯皇帝时,这种制度也是存在的。

二、环境

抛开制度来讲,从朱元璋到崇祯帝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出入,都是按照太祖制度来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所处环境的不同。

朱元璋时代,国家新立制度也刚刚设定,此时的政策是十分符合当时的情况的,民众按照国家规定的户籍制度,是能够养活自己的。所以军户制度是完全能够满足朱元璋最初的设定的,实现军队的自给自足。

但是到了崇祯时期,已经过去了200多年时间,现在的环境早已经不是朱元璋的时代。由于户籍制度的束缚,使得百姓只能在自己的户籍之下工作,农户去种田、军户去打仗。但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贪官污吏横行,使得农户没有了田、军户没有了枪,但是国家还规定了你就是农户就得种地,你做不了其他的。完全的压制住了百姓的自由度,强制的压迫换来了暴力的反抗,导致了明朝后期流民四起。

像后来造反的主力军,其实都是各地的流民组成的,像李自成就是因为户籍制度的原因,最终走上了流民之路,最后一手推翻了明王朝。

因为这些户籍制度弊端的原因,导致了最后国家税收跟不上、军户的自给自足有成了空话,贪官污吏层层剥削,国家机器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纵使崇祯有天大的能耐,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国家根本的流民问题。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朱元璋和崇祯帝的不同。其实就是坚持外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还在坚持着老旧的制度,不进行根本的改革,当然就会无钱无饷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崇祯   辽东   大明   兵制   明朝   军饷   流民   军费   自给自足   朝廷   战斗力   军人   士兵   军队   百姓   制度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