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伊朗F313战机?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根据伊朗自己对外公布的数据,再加上这款战斗机真的具备战斗能力的话。

那么伊朗将是世界上第四个有能力独立研发和制造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话说到这里,难免会产生疑问?伊朗也可以制造隐身战斗机了?

确实,目前很多国家都在推自己的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方案,不说别的,日本和韩国也在推。

不过他们都因为经费问题,进展就谈不上有多快。

所以能做出隐形飞机的话,这可了不得啊!

话说到这里,对于伊朗,有关F313战斗机的说法,还真就没法直接下定语,最好从伊朗制造的F313的背景,以及它公布出来的数据加以说明。

毕竟在说任何结论的时候,都是要有依据的。

伊朗研发F131战斗机的背景。

这件事还得从2013年的二月二号说起。

话说这一天,伊朗为了纪念伊斯兰革命三十四周年,作为贺礼,伊朗的军方就公布了一个他们研发的隐形战斗机,这款战斗机的代号就是征服者F313。

当时的伊朗总统,为这件事,还在他们的国家电视台发表了讲话。

在这个讲话的过程中,就宣传这款战斗机将跻身进入到全球最为先进的行列。

后来伊朗的一些官员也开始对外透露起了一些信息。

比如这款战斗机,可以躲避雷达侦察;是一架轰炸机,具有对其他战斗机攻击和对地面攻击的能力;整个战机不仅是由伊朗专家们设计的,还是伊朗自己制造的,完全实现了国产。

为了加以证明,伊朗的通讯社还发布了照片。

那么从照片上,这是一架单发单座战斗机。

当时间走到2017年三月份的时候,伊朗对外宣传他们测试最新的F3131隐形战斗机。

以上算是有关F313战斗机的一个回顾。

接下来,看看F313战斗机的研发背景。

伊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是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制造能力,主要依靠的也就是卖卖卖。

这段时间,伊朗和美国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了,只要有钱能从美国这里购买到非常先进的战斗机,比如F—14。

要知道,在这个时期,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装备了F—14,一个是美国,另一个就是伊朗。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当时伊朗和美国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到了1977年的时候,伊朗就开始爆发起反对当时伊朗的巴列维国王的群众运动。

到了1978年的时候,伊朗各地的示威活动也开始不断地升级。

最终巴列维王朝政府和民众爆发了重推,示威人员被打死数万,最终就爆发了伊朗伊斯兰革命。

至此伊朗和美国的关系逆转直下.

不仅如此还在1979年的视乎,爆发了伊朗人质危机,当时的德黑兰群众攻占了美国使馆,并将使馆人员进行了扣留,最终伊朗和美国就断交了。

到了1980年的时候,伊朗和伊拉克爆发了两伊战争,伊拉克的背后其实就是美国和苏联。

当时美国和苏联给伊拉克提供不少的武器,这场战争一直打到1988年才停止。

伊拉克和伊朗为这场战争,都损失了不少。

所以伊朗在进入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它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武器禁运的这种困局。

在这种困局之下,伊朗这才开始了自给自足的军事技术研究。

两伊战争期间,伊朗虽然在打战,但在这一个时期,他们的军事技术也在不断的积累中。

比如自1992年以来,伊朗可以自行生产坦克,装甲车,甚至是导弹,鱼雷,无人机和战斗机了。

所以伊朗的军事技术是在没有后路的情况下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伊朗也诞生了自己的航空工业。

没法子伊朗装备的飞机,平均的服役期都超过了四十年了,自从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之后,伊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就没有更新过战斗机的。

所以说伊朗的航空工业,算是在绝境中被逼出来的。

最终被逼出个什么模样的航空工业呢?

最简单的说,伊朗可以独立对包括美国制造的F—14战斗机和本国的各种战斗机,进行大修和改进的能力。

那么伊朗的战斗机不仅引进了美国的,还引进了苏联的。

所以在这种大修和改进的过程中,伊朗也发展出了一套具有自己特殊的研发和改进战斗机的技术方式。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征服者系列战斗机,就是伊朗军方从2007年开始研发的几个战斗机机型中的一个。

其中还有个叫闪电的型号,在2007年的时候就交付给了伊朗空军使用了。

其实闪电系列就是伊朗对美国的F—5战斗机改进的过程中,研发出来的。

这一次算是验证出了属于伊朗的双垂尾设计。

(注:这里所以说这一点,就是因为伊朗的F313战斗机就是使用了双垂尾设计)

在2010年的时候,伊朗更是对外公布了他们在闪电基础上改进出来的雷电。

所以在这一系列的技术掌握之后,于2013年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伊朗推出来的F313战斗机。

那么F313战斗机的性能如何呢?

这还真就不好说,因为目前也只能看到一些有关F313战斗机的图片,以及伊朗对外公布的一些情况。

那么就以图片看到的一些情况来做一个分析。

如果单从照片上去看的话,基本上还是能够看到一些,属于四代机和五代机的一些特征。

比如说隐身战斗机所特有的灰黑色的涂装,隐身尾喷设计等等。

那么从这些图片上表现出来的特点来看,这架F313战斗机确实有着隐身战斗机的特点。

除了隐身战斗机的一些特点之外,还有一个被很多人所注意的要一个特点。

这个特点就是在F313的主翼面的最后这一截,是可以进行下折的。

为什么说,这个特点最为吸引人呢?

原因是,这种设计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研发的XB—70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上,就能看到这个设计。

所以从这个特点上来看,伊朗对于在维修和改进美国飞机的时候,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技术积累。

那么这个设计有什么好处呢?

这种设计,在低空飞行和高空飞行的时候,主翼面末端下折的角度会有所不同。

主要作用是对飞机在高速巡航的时候,让飞机产生一定压缩升力,在低速航行的时候,没有太大的作用。

所以这个特点延申出来的意思是,F313战斗机具备高速巡航的能力。

在有一个就是鸭式气动布局,这个设计在飞机设计中,还是能够经常看到的,算是一种优秀的设计。

但从这个鸭式气动布局来看的话,F313战斗机确实很先进。

可要是仔细看的话,还是会看出来,伊朗为F313战斗机使用的鸭式气动布局仅仅是一个初级阶段的技术。

技术水准也就维持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伊朗的这些技术基本上都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上转悠。

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伊朗的航空技术积累,就是来自于不断地对本国使用的战斗机大修和升级中积累出来的。

所以想要发展还得等这些技术在沉淀沉淀才成。

那么这个鸭式气动布局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伊朗的这款F313战斗机使用的鸭式气动布局并不是全自动的,还停留在战斗机起飞的时候,为战斗机提供一些升力。

所以伊朗的鸭式气动布局,只能为战斗机提供一个作用,那就是缩短战斗机起飞的距离而已。

要知道如今的战斗机电传控这一关过不了,还真就谈不上好飞机,而想要鸭式气动布局发挥出全部能力,就得依靠电传控技术。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伊朗还不具备电传控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接着是F313战斗机使用的单引擎,再加上机翼非常的厚。所以看过图片的人推断F313战斗机并不具备超音速飞行的能力。

所以这一个特点,直接就让F313战斗机的评分,下调了一点。

毕竟现在的战斗机,如果没有超音速飞行的能力,上了战场,还真的只有挨揍得分了。

要知道如今的战斗机,越来越重视超视距作战了,而导弹的飞行速度,那个不是超音速?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速度上不去,机动能力上去也不错,至少可以利用机动性,在战场上搏一线。

但问题是从图片中可以看到F313战斗机只有两个副翼,外加有限的几个舵面。

按照常理来说,这种技术出现在一架战斗机上,不要想什么技术复杂的机动能力,驾驶员就算是想要做出来,但这种战斗机的性能根本就做不到。

这些都是从大体上看到的结论。

如果把图片拉近了,再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架F313战斗机的做工,有点粗糙。

怎么说呢?战斗机这种高价值的武器装备,就算是样机,也不可能这么粗糙的。

在有就是结构上,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如今战斗机该有的模样。

就不说它的粗糙程度,就从结构上来说,F313战斗机上的座舱盖和座舱之间达不到严丝合缝的程度。

要知道如今的战斗机,可不是二战的战斗机,要讲究一个气密性。

毕竟飞机飞的高度也也高,气密性上不去,飞行员的保暖之类很多要求就上不去,这很影响战斗力的。

再有就是对于座舱里拍摄的图片,可以看得出来很简陋的。

当然也有细心的人员,感觉这个座舱,如果想要坐进去一个人的话,有点难度。

好吧,一个坐不进去飞行员的座舱,这个判断确实有点雷人。

还有一点就是,有些人从看到的F313战斗机的尺寸上看,这架飞机想要飞起来,是很困难的。

最后一点就是,从图片中,推测出F313战斗机的长度也就十五米而已,宽度十三米。

所以推测该机的重量也就十吨左右,这个重量和如今动不动就是三十吨起步的主流战斗机比较起来,就差了很多。

充其量就是一架轻型战斗机而已。

所以啊,以色列评价过F313战斗机,认为这就是一个模型而已,根本不具备飞行的能力。

而英国的广播公司,更是形容F313战斗机是一款便宜的F—22。

以至于,伊朗在后来还放出一段试飞视频,还是被说成了是一架小型遥控飞机。

如果想要证明这一切都是真的,也只能公布一些生产细节。

当然处于保护的目的,这些细节伊朗是根本不可能公布的。

总之,伊朗还是宣称F313战斗机具备在短跑道上起飞和着落的特点,而且他们还进行了几千个小时的测试。

那么当时间走到2017年的时候,F313战斗机再一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眼中。

首先是在2017年的四月十五号,伊朗的国家媒体上,就播出了三分钟有关F—313战斗机的报道。

在这个报道中,可以看到这架飞机在进行低速地面滑行的测试。

这个报道,在同一天,就被伊朗放到了网络上。

那么从这个视频中可以看到,这架F313战斗机和2013年的F313的外形大致是相同的。

但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变化的。

首先2013年出现的是单发发动机,而在2017年出现的却变成了双发发动机。

除此之外还加强了起落架,座舱罩也有了改动,从单片式的改成了双片式的,而驾驶舱看起来也宽敞了许多,不会被诟病坐不进去一个飞行员了。

当然这个视频,还是被人用放大镜看了很多次,挑出不少的毛病。

比如进气口太小,放置的位置不对,如果进行攻击的话,会直接打断发动机的气流。

翼弦有点厚,伸缩的传感器转台也有毛病,一旦启用的话,就会限制飞机的速度。

发动机看起来没有排气喷嘴。

不过也有表示反对的,看起来没有排气喷嘴,那是因为做了隐藏处理的原因。

最后就是所谓的隐形,似乎缺少了一些条件等等。

所以很多国家,并不承认F313战斗机是一款隐身战斗机。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不看好,这个飞机基本就是一个赝品。多年以前,这个飞机刚亮相那会儿,被西方媒体集体嘲讽,以色列专家非常直截了当的就说了,那不是真正的飞机,伊朗压根就没有飞机制造能力。


这问题你可以这么想一下,伊朗是一个从轻武器到重武器完全都需要进口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军工能力和印度不相上下。咱们网上集体嘲讽印度的装备全靠购买,但是很多人直接就忘记了,伊朗也是这样一个国家。由于人们内心支持伊朗,所以怎么看伊朗怎么就都顺眼,很多自媒体直接就给伊朗编造出来了完善的军工体系。

伊朗这些年,能够生产的武器,无非就是流星、泥石这些弹道导弹。而这些导弹,在导弹范围内,属于是入门级的。那流星3从根上就是一个飞毛腿导弹的改进型,说成是飞毛腿plus都不为过。而这导弹的射程,仅仅是2000公里。而三哥的烈火系列弹道导弹,打个三千五千公里的一点问题没有。伊朗仅存的这点军工,其实连印度都不如,和巴基斯坦差不多。

至于飞机,更是伊朗的硬伤。伊朗目前装备的战机,平均年龄至少是40岁,这在飞机里面都属于高龄了。伊朗的主力战机,还是F4、F5、F14,然后就是米格29了。这些美制战机,都是巴列维国王时期留下来的,那米格29是两伊战争时期购买的。两伊战争结束以后,伊朗再也没有更新过战机。


(这就是伊朗的飞机制造能力,最多就是把F5的垂尾改成双垂尾,然后你再看一下机身的破旧程度)

从1988年到2020年,三十多年过去了,伊朗目前没有购买一架新战机,没有装备过一架新战机、这里面说明的问题就是,伊朗的军工,尤其是航空工业上,差的离谱。伊朗的最先进的F14,当初买了79架,两伊战争结束之后还剩几十架,最后拆东墙补西墙,现在剩下20架左右。进入21世纪,伊朗勉强吃透了一些F5的技术,在F5的基础上改改改,最多是复制了几架F5,连量产都打不到。从这点看,印度的光辉战机都服役了,伊朗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就这么一个国家,三代机都没玩明白,那F4的航电什么的都没更新过,连复制的F5都无法量产。这国家突然拿出来个隐身战机,你是不是觉得和开玩笑一样呢?

当时以色列的一个专家表示,这飞机不过就是一个非常光滑的塑料模型,整体就是一些部件粘在一个旧飞机上面。

当时伊朗那个法尔斯通讯社表示的是,这是一个用于短距离的后勤飞机,是一个用于军事和训练的轻型战机。这就很奇葩了,后勤飞机?你这飞机能拉物资么?还是用来掩护后勤?训练?打造个隐身战机训练?




伊朗的F-313战机设计过于科幻,在我看来似乎中看不中用。伊朗自称F-313战机是它们的第五代战斗机,可以与美国的F-35战机相媲美。但在外界人看来,似乎并不是这样的,伊朗的F-313战机作为第四代战机都有点不够格,它不过是模仿了美中俄第五代战机的一些设计,隐身性能和机动性能都让人大跌眼镜。


不过,以目前伊朗的国力和航空制造能力来说,他能制造出像“征服者”F-313这样的隐形战斗机已实属不易,说明他目前的航空技术水平还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只是说如果要与美中俄三国相比,恐怕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这一点他们还是要有自知之明的。


伊朗的F-313战机高防了我们歼20战斗机的鸭式气动布局。大幅度地提高了战斗机的机动性能,但是伊朗的F-313战机机头较小,只有容下一个人的空间,雷达装置的空间受到限制,所以它的雷达监测性能也处于劣势。在我看来,这样的设计,实在是弊大于利。


另外,F-313战机的机翼很大,并且它的翼尾是下垂的。它的机翼设计,与美中俄三国的都有区别,这让我们也很费解,机翼过大对于战斗机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设计,这样很容易暴露自己,甚至随时都会葬送自己。F-313战机的翼尾下垂,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战斗机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这一点伊朗还是有它的先进性的。但在好多国家看来,这样也会使阻力变大,机动性受阻。


最后,F-313战机通气管在机背上,这样的设计也是跟其他国家不一样的。通气管在战斗机的上方,这样可以节省战斗机下方的好多空间,载弹空间就比较大。对于战斗机来说,武器弹药充足也是一种强有力保障。但这样的设计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战斗机来说,它的飞行速度很快,如果通气管在战斗机的上方,再加上机头略高,在高速飞行的情况下,空气被机头挡住了,通气管无法输送大量的空气供应发动机。这样会导致工作的发动机突然死火,对于战斗机来说直接就是灭顶之灾。在我看来,似乎这样的设计,不应该出现在隐形战斗机上。总之,伊朗的F-313“征服者”隐形战机的设计太过于科幻,恐怕在实战过程中要栽“大跟头”。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征服者-313战斗机现在看来就是伊朗的一个宣传工具,大忽悠而已。

表面上,征服者-313战斗机是伊朗的隐身战斗机,也是全世界极少能够研发隐身战斗机的国家之一。

但我们的疑惑来了,既然伊朗都能研究隐身战斗机了,为什么还是用40多年前进口的F14呢?

为什么买一些非常垃圾的俄制米格29战斗机?

这不符合逻辑啊。

其实,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怎么回事?



第一,征服者-313的机头太小。

这么小的机头,根本就无法安装雷达。

就算勉强能够按上去,以伊朗的雷达技术,这种雷达也是略胜于无,没有什么作用。

在今天,还从没听说过有什么战机能够不安装雷达的?

这还能作战吗?



第二,没有弹舱。

征服者-313并不是第一次露面,早在2013年就已经露面过,6年后再次露面。

但无论哪次露面,具没有发现征服者-313有弹舱。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也就是征服者-313无法携带弹药,不能进行空战和对地、对海作战。

在征服者-313机翼上没有看到挂弹点,退一步说就算有,飞机也就等于不隐形了。

那么,征服者-313究竟是什么飞机?

单人操作的没有雷达的侦察机?搞笑吗?



第三,发动机的问题。

2013年出现时,征服者-313是单发发动机。

搞笑的是,6年后再次出现,征服者-313变成了双发发动机。

唯一的解释是,伊朗发动机水平太低,单发根本不够用。

目前伊朗的发动机,大体维持了美制F5的 J85渥喷发动机水平,也就是美国50年代水平。

这种发动机还不如当年中国的歼7发动机。

看来经过反复测试, 征服者-313的单发不能满足设计需要,被迫改成双发。

但单发双发能随便改吗?



第四,究竟隐形不隐形。

征服者-313设计有很多古怪的地方,比如鸭翼+后掠翼总体布局。

机身截面是菱形设计、涂上了铁氧体隐形涂料、两肩式上进气道。

这些都是非常原始的隐形手段,对于现代化反隐形雷达完全是无效的。




第五,惊艳的座舱。

这个座舱是无敌了,大家看看就知道,也无需萨沙多说。

酷似儿童游乐场的飞机模拟玩具。




歼20总师杨伟说过一句话,中国在飞机设计方面已经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简单点理解就是已经摆脱了只能靠山寨国外成熟技术方案的限制,可以按自己的构想来创新。杨伟敢说这个话,是因为中国已经在这方面拥有了深厚的基础,吃透了别人的设计,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所以敢往自由王国迈进。就好像张无忌练太极拳,最后把招式都忘了,但是他其实已经融会贯通,所以用不着再记招式了。

伊朗的F313显然不是自由王国的产物。更像是胡来王国的产物。从工业实力上看,伊朗一直处于测绘仿制的水平,很像我们国家60-80年代的样子。伊朗第一款自主研发并且服役的战斗机是“闪电-80”战斗机,其外形是基本完全测绘仿制F-5E,仅仅把单垂尾改成了双垂尾,而F-5E仅仅是第二代战斗机。也就是说,伊朗之前的研发能力仅停留在二代机改进水平。

伊朗在闪电80后直接跳过了4代战机,开启五代机的研究,推出了F313:

F313的外形看起来是很唬人的,在我看来这造型比任何一款服役的五代机都科幻,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美国科幻大片中出现过的能悬停的喷气飞机。该飞机采用了鸭翼+边缘下弯的后掠翼,翼上进气道,倾斜双垂尾,红外隐身喷口。真是凑齐了五代机的所有特征。但这个外形不能深究。从我的基本判断来看,这些设计应该是为了强调飞机的大迎角失速能力和更高的极速,但很多设计却是自相矛盾的。

首先看这个下弯的机翼。翼尖下弯一般是为了在高速时通过产生激波压缩空气,产生额外的升力。下弯的机翼同时可以起到增加航向稳定性的作用,与垂尾和腹鳍的作用类似;而且下弯的翼面不小,从这一点来讲F313应该是为高速设计的。但再看看这个肥厚的机翼,截面积这么大的机翼对阻力的贡献非常大,完全想象不到为什么高速设计的飞机要用这么肥的机翼,看起来就像鸡腿一样。如果不是为高速设计的,那为啥要采用机翼下弯这么别扭的形状呢?况且从发布的图片来看,机翼的面积非常小,这意味着翼载荷很大,失速速度很高,低速机动型不可能好。


其次再看鸭翼+后掠翼的设计。

鸭式布局由于增升效果明显,大迎角失速性能好。在超音速下鸭式布局升力中心后移较常规布局小,因此鸭式布局有利于减少超音速配平阻力,提高超音速巡航时的升阻比。目前被成功的用在了多个战斗机型上,甚至包括中国的五代机歼20。

早期由于飞控技术不成熟,各国没有完全掌握鸭式布局飞机在大迎角下的控制律,没有办法用电传操控来控制鸭翼。因此鸭翼多采取固定式,如JAS39,幼狮等;而随着对鸭翼研究的深入,各航空强国开始采用可动式鸭翼,如法国的阵风,英国的狂风,中国的歼-10、歼-20等。而伊朗这个,仍然是鸭翼固定的设计。搞不懂为什么飞控不过关的情况下一定要选用这种静不安定的布局。更要命的是,一般来说,鸭式布局需要配合大三角翼和前掠翼使用对失速性能改善十分明显,而与后掠翼配合几乎没有收益。因为后掠翼失速一般是从翼尖开始,而鸭翼产生的涡流对此处的流场改善意义不大。因此后掠翼飞机通常配合边条翼产生涡流来实现增升,推迟主翼附面层分离。而鸭式布局通常要配合大三角翼,通过鸭翼产生的涡流与大后掠角的三角翼产生的主翼涡流相互作用增稳,增加额外能量从而推迟主翼附面层的分离,从而大大改善大仰角的失速性能。

但是伊朗这个就很奇怪,偏偏要选用鸭翼+后掠翼的设计。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

而且就鸭翼的面积来说,相比主翼来说大的太离谱了。因为鸭式布局归根结底是静不安定的布局,鸭翼的抬头力矩过大使迎角达到临界从而进入失速。因此一般都采用大三角翼和尽量小的鸭翼配置。但伊朗这个鸭翼这么大,而且是固定不可调的。这是要充分暴露鸭式布局静不安定的缺点么?

歼20和F313鸭翼、主翼面积对比

还有一种可能是伊朗把F313的机翼换成两对,搞成串列翼布局。串列翼布局两个机翼都用于产生升力,不涉及控制俯仰角的问题。这种布局虽然之前有人搞过,但主要是用在高展弦比的无人机上,因为获得的总升力大,升阻比高,可以在高空长时间飞行。但是用在一个低展弦比的战斗机上就有点意味不明了。也许是主翼展弦比太低了,翼载荷过大,所以不得已加了一对小翼在前面增加升力。不知道是不是伊朗的材料水平不过关,做不出展弦比大的机翼。从伊朗把机翼做的那么肥厚看是很有可能的。

然后是这个翼上进气道。这种进气道很像B2那种背负式进气道,不同之处在于比背负式进气道更靠近主翼边缘。背负式进气道设计最大的好处是增加隐身性能,雷达从斜下方照射时,进气口被主翼遮挡。但距离主翼边缘过近的话,效果肯定会打折扣。而最大的问题是,B2因为是隐身轰炸机,几乎不需要做机动,直线飞就行了,爬升、转弯都是及其缓慢的,所以背负式进气道进气效率受影响的问题还不那么突出;F313作为一款战斗机,需要做大的机动,在大迎角下,进气口前面的边条会遮挡到,影响进气效率。这个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在高速大仰角时很容易造成发动机停车。

除此之外,这种飞机看不到面积律设计,很难想象超音速下这款飞机是什么样子,或者还能不能超音速飞行。因为伊朗能够自产的发动机只有仿制自美国J-85涡喷发动机的国产型号。这块发动机加力推力仅仅2228公斤,军用推力仅 1557公斤,也就推重比好看点。配合这样的外形设计,真不敢想象这飞机最大速度有多大。。。

歼20和F-22都有明显的蜂腰式设计进行超音速减阻

这款飞机的起落架轮胎,被拍到是一款民用轮胎,胎压仅为F-16的1/6。。。很难想象它的可靠性,这些细节暴露伊朗在航空工业上整体落后严重,越是细节越惨不忍睹。F313的座舱空间和F-5E差不多,说明核心的框架改动不大。我怀疑这款飞机很大程度上和F-5E/闪电80 可以进行零件互换。虽然用上了玻璃化座舱,但显示屏明显比其国产的“闪电80”还小,飞行员的操作舒适性可想而知。其余的问题,比如隐身战机的锯齿化蒙皮设计在这款战机上是看不到的,隐身能力很难说达到堪用程度。

上图F313座舱,下图“闪电80”座舱

结语

这是一款伊朗外形足够科幻、唬人的下一代战机。去年传出消息说这款飞机已经首飞。但该飞机构型存在太多问题,最终能走多远,不得而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伊朗   两伊   战机   升力   座舱   机翼   征服者   超音速   美国   战斗机   发动机   布局   飞机   能力   财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