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自私的母亲是什么样的?

57岁的母亲,住在简陋的出租房内,半年时间花光女儿给的10万元,儿子让她回家吃饭,她不愿意,反而向儿子索要100万生活费,真相让人不可思议。

57岁的吴莉家境优渥,儿女双全,可她却住在简陋不堪的出租房内,全身只剩下15元钱,万般委屈的吴莉找到记者哭诉:“我大儿子年收入百万,家里有八台车,是个大老板,我女儿是老师,工作稳定,家庭美满,可他们都不管我,我一天只敢吃一餐饭。”


儿子是年入百万的老板,母亲却蜗居出租房内,背后真相到底如何,究竟是母亲夸大其词,还是儿子枉食人间谷?

吴莉领着记者来到她居住的出租房内,屋子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

吴莉拿起一个塑料桶,她说,桶子坏了她都没钱买新的,只能在底下粘上胶带用。洗澡的时候,她就把桶子放在洗脸盆里,水如果漏到了盆里,就把水再倒回桶子里。

吴莉又掀起一块布帘,说这是自己捡回来的衣柜。

出租房没有电视,她就靠手机打发时间。唯一的一台冰箱,还是坏的。

吴莉语速很快,她愤愤不平的诉说着自己的生活窘境,说完这些,她又一脸愤怒的说:“我儿子在本地做某品牌家电的总代理,家里有八台车,年收入百万,是个大老板,我儿子那么有钱,却让我过这种日子,我身上只剩下15块钱,连饭都没得吃了。”


记者听完吴莉的话语后,也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很难想象:如果吴莉的儿女真的如她所说,家境优渥,那么他们为何不肯帮衬自己的母亲一把呢?

难道这真的是“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的人间悲剧吗?

女儿拉出转账记录,母亲半年花光10万,剧情出现大反转

记者来到吴莉女儿王雯雯家,说明来意:你母亲没人赡养,她在家里都没饭吃了。

王雯雯一听这话,反而气笑了,高声反问道:“你问她,我去年给了她多少钱?10万多块钱,她说她没东西吃吗?”

听到这里,吴莉急忙打断了女儿的话,她说:“你有给我钱吗?你有账本吗?我们两个的账要算得一清二楚,你把那个录音搞出来?”

王雯雯说自己还有一个哥哥,他们两姊妹有给钱给母亲,只是母亲对于这一切都一口否认了。

一见面,母女二人剑拨弩张,关系很是生疏,吴莉还说:如果你拿钱给我了,我还会过成这样子吗?

王雯雯见母亲蛮不讲理的样子,满脸通红,她一边翻看着手机,一边说:

她是自己装可怜,她去年还跟哥哥说了,她买了4000块钱一件的衣服,我说我们年轻人压力大,我们买衣服都没有超过两百块一件,她还买四千的,她现在比谁都有钱。

吴莉见女儿一直在翻转账记录,便说:我有账本,你给没给钱我不知道吗?

王雯雯对此呲之以鼻,并不愿意相信母亲,只回复道:你写的账本,还不是你想写多少写多少。

王雯雯翻出了转账记录,在2021年8月17日中午12点38分,王雯雯给母亲吴莉转了99050元,加上吴莉卡里原本的1万多,吴莉手里应该有11万元。


面对记者质疑的目光,吴莉丝毫没有撒谎后的愧疚,依旧喋喋不休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她说既然儿女不愿意出钱赡养自己,那就要求清算从小抚养女儿的费用。

王雯雯见母亲胡搅蛮缠,满是心寒地说道:

我们做子女的,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但是我妈现在就是各种找我们姊妹的麻烦,说我们又没有管她,她自己从里到外,从上到下,请问您哪一件东西不是我们给你,你自己有钱吗?你有去工作吗?

王雯雯满是委屈,记者追问:那你母亲之前的赡养是怎么搞的呢?

王雯雯的丈夫见妻子满脸泪痕,也站出来替王雯雯兄妹打抱不平,他说:“哥哥一年给两万,丈夫娘现在住的房子,也是哥哥租的,水电费煤气费都是哥哥搞的,请问我们有没有赡养她?我们也是刚结婚,孩子才这么大,我们的孩子都是自己带的。”

吴莉依旧在旁边说,他哪里有给。王雯雯劝母亲不要狡辩,哥哥那里都有记录的。

王雯雯见母亲不依不饶,只能带着母亲来到哥哥家。

强势母亲挂牌游街,诅咒儿子活不到30多岁。

一到儿子公司,吴莉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也不要他们赡养了,我养育了他们18年,还有怀胎十个月的钱,他们把这些算给我,我不要儿子也不要女儿,给我100万,我就跟他们断绝关系。

一旁的儿子王国维满脸苦笑,无言以对,吴莉振振有词的说道:“他年收入就是100多万,100万对他来说是小数目。”


记者不明白吴莉要这么大一笔钱拿去干什么?

吴莉直言:我拿去自己养老,我要是吃不完用不完,我就是捐给别人,我都不捐给他这么不讲良心的人。


为了拿到赡养费,吴莉细数了自己积蓄的去处,她表示自己的钱都花光了,王雯雯提醒她:说话要有凭证,即使你还了3万给大姨,那就把流水打出来。

吴莉恼羞成怒:既然这钱给了我,就是我的钱,你不要管我怎么花。

王国建表示,造成今天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母亲性格太过于强势,为了达到要钱的目的,吴莉曾经采用极端的方式伤害了他。

那天,吴莉脖子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黑心老板,母亲重病,不给赡养”的字眼来到王国维的公司大吵大闹,她甚至诅咒儿子:“我看你活不过30几岁。”

她还端了一盆尿,要往儿子身上泼。

王国维坦言,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母亲偏偏采用了最伤人的方式。


母亲对婚姻不满,经常无理取闹,儿女成了她的出气筒

从小到大,王国维兄妹都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他们是在父母的争吵声中长大的。

别人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都想回去,但是他们兄妹,只想远离。这个家,他们不想回去,只想有多远逃得多远。母亲偏执的性格,不止跟父亲吵,跟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吵起来。

王国维回忆起这些,眼眶泛着泪花,他说:有一年,我丢了一把烂锅铲,我们就在家里闹起来了。

王国维不愿意跟母亲再继续交谈下去,他坦言自己和妹妹看到母亲,心里都堵得慌。

王雯雯说自己是受母亲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小时候,母亲把哥哥和自己当作出气筒,只要母亲和爸爸吵架之后,她就会把所有的妻都撒在孩子身上。哥哥出来早,自己和母亲生活的时间更长,那个时候只要自己没有按照母亲的意愿来,母亲就会骂人。

王雯雯高考失利那年,得到的不是母亲的安慰,而是母亲的怒吼,那段时间,王雯雯很是自卑,直到复读考上大学,通过学习心理学,她才走出阴影。


王国建兄妹成家立业,工作稳定后,他们曾经对吴莉也抱有很大希望,他们竭尽全力对母亲好,希望能够改变母亲,可吴莉始终不信任他们。

王国建说母亲的疑心病比较重,有一段时间母亲想要一件皮草,王国建看母亲矮瘦,觉得穿皮草撑不起来,便花2000多给母亲买了一件皮衣,这在吴莉看来,是儿子图便宜,直到后来,吴莉自己去补衣服,别人跟她说,补一块皮要800块钱,她才相信儿子给她买的是个好皮衣。

就在这时,吴莉的丈夫王离拿出手机,给记者播放了一段语音,电话里,吴莉颐指气使的命令王离去买两个面包和一盒牛奶给她送过去,记者问王离:“她在家里一直是这样命令式的语气吗?”

王维直言结婚30多年,妻子任性强势,自己委屈求全,妻子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自己不听妻子的,吴莉就会在家里吵闹。


吴莉家兄弟姐妹五个,吴莉排行老三,年轻时,因为家庭条件不错,父母对她百般疼爱,养成了骄纵任性的性格。

后来,她嫁给了山窝窝里的王离,父母给了一笔嫁妆,王离家境普通,其貌不扬,吴莉觉得自己吃了亏,认为王离配不上自己,因此经常在家里无理取闹和乱发脾气。

王离性格温和,宽厚老实,对吴莉更是处处忍让。有时候吴莉吵得厉害了,王离难免反驳几句,吴莉就会大张旗鼓地找来娘家人讨伐丈夫,久而久之,王离只能一味忍让。后来生下王国维和王雯雯兄妹后,吴莉的性格并没有收敛,还是一样的强势。


记者劝吴莉:你没有必要去儿子的店里闹,也没有必要去女儿的单位闹,要是他们没钱了,他们怎么赡养你呢。

而吴莉依旧坚持说:我弟弟,我娘家的人,都没有人说我不讲道理,都没有人说我错,从小到大,我没有犯过错。


在吴莉看来,她过去吃过苦,如今儿子有钱了,她可以心安理得地去享受了,当儿子说做生意有亏有赢,去年就亏了几十万,吴莉说这是儿子不愿意给钱的借口。

对于吴莉的赡养问题,王国建兄妹坦言:我们做子女的,心里还是有这个妈。给钱是很容易的事情,签个字就可以了,但是我们不愿意她一个人在外面孤独终老。我爸爸愿意和我母亲回到老家养老,我们会把老家修葺好,给他们装好空调,电视。回去之后距离产生美,我们也不会经常这样吵闹了。

吴莉一听到这个提议,连说了三遍我不回去,他翻修了我也不会回去,我要在这边看病,他就是打发我回去了,就不赡养我了,我不会回去的,我也不要跟我老公在一起。

吴莉提出自己和老公吵闹了一辈子,现在只想过自己轻松的生活,她要求儿女每个月给她2000元生活费,如果实在要回去,那儿子要给她在市里单独买一套房子。

王国建担心母亲拿到钱后,依旧来公司吵闹,今天母亲答应给2000,明天说不定要2万,对于母亲的这个要求,他没有答应。

这场调解最后不欢而散,吴莉带着一腔怒气离开了儿子公司,她的背影,孤独而倔强。


写在最后

《劝孝歌》中有言:“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家中有一位慈祥的母亲在,在外流浪的儿子冬天都不会觉得寒冷。

为人父母慈为重,为人子女孝为先,父慈才能子孝。

为人父母,应该做到仁爱慈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自私自利,怨气满满,把自己心中的不甘发泄在孩子身上。

在我看来,吴莉是我见过的,最自私的母亲。她因为自己嫁得不好,把心中的怨气发泄在丈夫和儿女身上,从来不觉得自己错了。到了晚年,她一味的索取自己想要的钱财,而忽略了儿女的感受,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儿女。

为人子女,也尝试着多去理解自己的父母,心平气和地和父母好好沟通,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不应该是一场“交易”,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亲情是对亲人归来的一种期盼,是一种守候,希望吴莉能够早日放下心中的执念,和儿女握手言和,家和万事兴。

你们觉得吴莉是一个自私的母亲吗?




我认为我妈是世界上最自私的母亲,是我亲妈,她现在已经偏瘫5年了,她说她已经受到报应了,特别的后悔。

这要从我出生的时候说起,那时候农村人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想生儿子生得越多越好,又是计划生育年代,我出生时见我是女儿身,妈妈一脸的嫌弃,包括爷爷奶奶重男轻女更严重。爸爸要好一点,好歹我也是一条生命。

满月后就给我吃米糊,不给我母乳喂养,饱一顿饿一顿的,哭闹也不怎么哄我,基本上都是爸爸在照顾我。

后来母亲一直想生一个儿子,她的思想和爷爷奶奶一样,养儿防老,女儿是给别人养的,因为计划生育,母亲在我3岁的时候东躲西藏终于生下了弟弟,弟弟一出生我彻底失去了母爱,有母亲和没有母亲一样。

我从五岁开始就要带弟弟,6岁就要帮家里的牛啊猪啊割食,7岁就学会洗衣做饭,我还没有灶台高,那时候的农村灶台很高,垫起凳子做饭。

在爸爸的坚持下我顺利的上了小学,但是每天很早要起来做一家人的早饭,收拾完碗筷再去上学,放学回来要去山上割柴火、还有猪牛食,做晚饭,常常是晚上做完作业在睡觉。

不管我做什么,母亲都嫌弃我做得不好、不完美,总是骂骂咧咧的、又打又骂,骂得很难听,我连一个丫鬟都不如,所以从小就从心里特别的想离开她,不想见她。

我成绩好,考上了我们县城重点中学,母亲非常的反对我再上学,爸爸还是坚持支持我,我和爸爸被母亲赶了出来。爸爸在镇上摆地摊供我上初中,我以为可以摆脱母亲的打骂。

后来爸爸原谅了母亲,应母亲回了家,我是住校每个星期天回家一次,还是要被母亲打骂。弟弟比我小一个年级,他的生活费都是母亲给的,每个星期天有10块钱的生活费。由于是母亲管钱,爸爸只能每个星期给我五元生活费,偷偷多拿一点米给我,饭票也可以打菜吃。

就这样我好不容易熬到了初中毕业,拿毕业证那一天我离家出走了,我真的可以摆脱母亲了。

但是由于母亲一直认为是爸爸把我卖了,她从来就没有意识到从小到大她是怎么对我的,打死也不相信我是因为她离家出走的,又逼迫爸爸出来找我回去,爸爸在外面一边在工地打工,一边找我,半年多没有找到回家了。

后来我还是写了一封家书给爸爸,爸爸才找到我的。要求我回去当面母亲说清楚,不是他把我卖了。在我离家出走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的日子不好过。我爸爸还哭了,我还是第一次见爸爸掉眼泪。

我回去了,母亲老早就在山坡坡上等我,给我认错,做好吃的给我吃(细节就不说了,谈不上原谅,总之她是我母亲,给了我生命)。后来我打工的钱基本上都汇给家里了。

我结婚是远嫁,娘家亲戚没有一个人参加,包括父母亲,当然我婆家也没有给彩礼什么的,裸婚了,我做生意也赚了钱,每年都会给父母亲钱,少则几千多则几万。但是弟弟结婚,母亲给了10万的彩礼,包括我以前打工给他们的钱,还给钱弟弟弟媳妇做生意,意思就是我给他们的钱、包括二老赚的钱,都给弟弟了,弟弟又不争气。其实我很不高兴。

五年前母亲偏瘫了,还是我回去照顾她的,给她出医疗费,弟弟等于是上门女婿了,很远回不去,我同样是远嫁。

从那时候她就已经彻底后悔了,养儿防老都是空话,因为弟媳妇嫌弃母亲是一个累赘,弟弟又怕弟媳妇,所以一直不愿意把父母亲接到身边,是我把二老接到身边照顾的,照顾了四年。

去年父母亲才又回到了老家镇上,还是我给安排的住处,租房买电器都是我出钱,弟弟只愿意每个月出赡养费,我和弟弟两个每人每月出1500元,以后要是产生医疗费还要平摊。

弟弟平时候连电话都不愿意给母亲说话,有时过年回家也不会陪母亲聊聊,因为母亲话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不讲道理,所以弟弟特别的嫌弃她,弟弟还说:如果父母一定要养老,母亲归我养,父亲归他养,没得选。

父母亲有什么问题也只会找我。我因为离得远,也是每次都是联系亲戚朋友帮忙处理,我出钱。

因为母亲的问题,我和弟弟基本上没有联系。至于母亲,其实我现在挺心疼她的,她偏瘫了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靠父亲一个人照顾她,她每天都被病痛折磨,我希望我去替代她的病痛,但是并不代表我已经原谅了她,只因为她是生我的母亲。




女人丧夫后,抛下三个儿女,改嫁小自己16岁的男人,儿子哭着不让妈妈走,女人却说:我还年轻,你别拖累我,将来我也不要你养。小儿子去看妈妈,女人却说:你总来看我,是不是想要我的钱啊。

李翠花老人现在已经80多岁了,身体越来越不好,眼睛也花了,自己几乎不能自理了,可是有五个儿女的她,却一个人住在山上的移动板房里无人照料。

要说李翠华的一生,可谓是经历十分丰富。她有过三段婚姻,和第一任丈夫生下两儿一女,生活幸福美满,可好景不长,大儿子十来岁时丈夫意外去世。

当时家里一下子没有了顶梁柱,日子肯定不好过,李翠华在别人介绍下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没多久她就再婚了,大儿子和女儿被她都狠心留在家里,只把小儿子带走了。

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兄妹俩无依无靠,没有父亲没有爷爷奶奶,母亲也改嫁了,他们俩就像杂草一样地生长了下来。

李翠华的大儿子叫鲁北桥,回想起当时被母亲丢下,吃了很多苦,鲁北桥一直记恨母亲,很多年都不愿和他来往,只好后面自己成家当了父母,才逐渐理解了母亲。

这时,李翠华的第二任丈夫服毒自尽了,鲁北桥想着要接母亲回家,可以帮他带带孩子,也让她可以过儿孙承欢膝下的日子,可是此时李翠华却不愿意,执意要嫁给一个小自己16岁的男人。

鲁北桥劝说母亲:你别嫁了,你八字太凶了,嫁一个si一个,你不用担心,将来我会给你养老。

李翠华对儿子说:我还年轻,你别拖累我,我没时间给你带孩子,还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呢,我将来老了也不用你管。

鲁北桥无言以对:你要嫁就嫁吧,将来过得不好,我也不会管你。

李翠华把当时带走的小儿子鲁荣京留在了二婚丈夫家里,自己嫁进了万家,丈夫小自己16岁,那时候李翠华已经50多了,嫁给小丈夫生活还是过得很舒服的。

当时万家是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儿子叫万良,那时候已经15岁,小的是女儿也已经10岁了,李翠华在万家也是如鱼得水,丈夫听话所以赚的钱都交给她。

李翠华就这样一直在万家呆了将近三十年,直到两年前万家老房子拆迁,她和丈夫一起搬进了临时安置的板房里,前不久老伴也因病去世了,她就这样一直一个人住在板房里了,其他邻居都搬走了。

李翠花住的移动板房在山顶上,要翻过两个山坡才能到,与她为伴的只有一只老黄狗,她现在每天也是饱一顿饥一顿,生活难以自理。

前不久,李翠华的女儿鲁九梅从台湾回来探亲,发现老母亲一个人住在山顶上,母亲告诉她自己没人管了,所以才找来了记者帮忙。

鲁九梅带着记者来到母亲的住处,她告诉记者,她刚来的时候,简直不能看,家里脏得要命,被子也是臭烘烘的,到处都是老鼠窝,冰箱里也没什么菜,只有一盘发臭的肉,还有长毛发霉的青菜。

鲁九梅说弟弟并不是没钱,家里拆迁赔了将近两百万,可是他自己一家人住进大房子,唯独把母亲放在山顶上住,真是太没良心了。

鲁九梅说如果弟弟不想养母亲也可以,那就把母亲的征收款拿出来,把母亲安排住进养老院,这笔钱就当做养老金,反正她也不会去要。

鲁九梅带着记者,找到了弟弟万良。鲁九梅说母亲在万家二三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万良这样不照顾母亲太不孝了。

万良觉得十分委屈,母亲有两个亲生的儿子,过得都不错,都建了大房子,姐姐鲁九梅也有房子对外出租,而自己只是一个继子,没房还租着房子住,怎么姐姐就是要揪着自己不放,非说他不孝。

万良很气愤,“你们作为亲生子女怎么就不能去孝顺母亲呢,我作为一个继子已经做得够好了,母亲吃的用的都是我买的,住的地方我还加宽了,里面冰箱电视洗衣机也都是我买的,你们买了什么。”

万良不满姐姐的指责,决定找到母亲当面对质。看到母亲后,万良问她:你吃的喝的是不是都是我送来的?

母亲支支吾吾说:我不记得了。

万良:你别在这装傻不记得,你怎么就不记得呢,我每个星期都来给你送菜送肉,我自己身体不好,我老婆也动了手术,娘啊,你要实事求是啊。

姐姐鲁九梅在一旁说弟弟拿了属于母亲的那一份赔偿款,就应该他送吃送喝的来。

万良很无语,虽说母亲的户口迁过来了,可是这个房子是当初自己的亲生母亲在世时建的,继母嫁过来后并没有给家里添砖加瓦。

还有一件事也让万良心里很不舒服,当初自己成绩很好,可是继母却不愿意给钱他读书,他自己去赚钱,可赚了70不够交两个人学费,只好他放弃让妹妹一个人去上学。

万良说继母给他们的爱是微乎其微的,可是父亲交代好了,让他好好照顾继母,所以他一直养着继母,反倒是继母的三个亲生儿女,很少来看老人。

之前老人前后八次生病如愿,每次的钱都是他一个人支付的,他本来自己身体不好,前段时间也动了手术,还要隔三差五抽空去看母亲,给她送吃送喝。

万良说,姐姐和母亲只知道说有拆迁款在他那里,可是这么多年来母亲生病住院,又花了多少钱呢,没有人问过,只知道指责他这个做继子的照料不周,想私吞拆迁款。

对于万良所做的一切,鲁荣京还是很认可的,他说弟弟能做到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他没什么意见,也不想管母亲。

对于母亲,鲁荣京是满腹牢骚的,当年她将自己留在第二任丈夫家里,他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长大后他想跟母亲亲近,时常去看望母亲,可是没想到母亲却觉得他别有所图,是想要她的钱,这让鲁荣京伤透了心。

作为大儿子的鲁北桥,跟母亲关系更是视同水火,母亲来到大儿子家,还没进家门大儿媳就把大门关上,鲁北桥更是背对着母亲坐,不愿多看一眼。

鲁北桥说当初母亲可真是寒透了他的心,那时候他的女儿得病,母亲还是身强力壮能走能动的,可是她看都没去看过,连个鸡蛋都没送去给孙女吃,后来鲁北桥的女儿病逝了,也没有去看一眼。

鲁北桥说这么多年,母亲没有一点当奶奶的样子,自己的两个儿子她也没给过一块钱,他说母亲这么多年能干能动的时候都是在万家了,怎么现在需要人照顾了就想到自己了。

李翠华也承认自己当初确实没做好,“我也没办法啊,那时候我也没钱,我要是有钱就会给钱他了,那个老房子我不是留给他了嘛。”

李翠华也后悔自己当初追求爱情,没有照顾孩子,她也知道现在要求儿子照顾自己说不过去。

李翠华掩面哭泣,一言不发。可是如今她没有了自理能力,只能依靠子女,三个儿子都互相推卸责任,女儿也要回台湾,她有自己的家庭没时间照顾她,于是一家人来到村委会协商老人的赡养问题。

女儿提出弟弟们不想赡养也可以,就把母亲送去养老院,由弟弟万良出钱,因为母亲的征收款在他手里。

万良很无语,这么多年一直是他独自照顾继母和父亲,他们生病治病都是他出的钱,继母的征收款早就所剩无几了。

最终村委会领导建议继母还是由继子万良照顾,但是赡养费女儿出一千,剩下的由继子万良和二儿子鲁荣京分摊支出,大儿子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年事已高就不支付赡养费了。

这是《寻情记》里的故事,作为母亲的李翠华一生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享受,亲生孩子没照顾,继子女也没照顾,典型的利己主义者,没有作为一个大家长该有的责任和风范。

最自私的母亲是什么样子?

李翠华应该就是最自私的母亲了吧,丈夫去世,家里没有公公婆婆,虽然很难,可是她留下只有十岁和6岁的孩子,让他们自生自灭,有没有想过他们活下来会更难呢。

嫁一个si一个,儿子劝她不要再嫁,会帮她养老,那时候李翠华还算年轻,只有五十出头,她不愿给儿子带孩子,要再婚嫁给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帮别人操劳家庭,儿子的女儿生病也不去看,病逝了也没有去看。

小儿子去看望她,她觉得儿子是想她的钱,将所有孩子都伤透了心。

对继子继女也没有多好,不给继子读书,娶妻生子也没帮忙,老了房子拆迁了想着分拆迁款,不记得继子的付出,只想分拆迁款。

这应该是最自私最让人失望的母亲吧,五个子女,三个儿子,没人想养她,真是可谓。

不过继子还是蛮有良心的,还愿意接继母回去照顾。




我婆婆,当年我老公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本来她家条件尚可,我公公在县城上班,但她说怕我老公读书好去远了不能给她养老,硬是偷偷去找人把志愿改成了一所中专。毕业后在县城事业单位上班,刚开始每月四百左右。此后每年过年,嫌老公不给她钱,老说谁谁谁又给他妈几万了,各种奚落。

我们结婚时,她嫌我属羊,一分彩礼没给过,也没给买过任何家具。我们自己结婚在老公单位三十平方两小间宿舍里,办酒席的那天,她来了,因为她要把她家那头亲戚送的礼钱拿走。当时总共收了一万礼钱,她拿走七千五。我当时二十三岁,单纯无知,老公偷偷给的她妈,几个月后我才知道,初次领教了中年女人的可怕。结婚后我们买房,首付自己借找,按揭一共还了八年,没帮过我们一分。我是小学老师,女儿出生后,她不跟我去学校带,因为嫌弃是女儿,多次哭闹逼我送走女儿,我坚决不听从。那些年还房贷真难啊,经常拆东墙补西墙。为了省钱,没办法把女儿送到她老家带,期间一年多,没帮我们买过一袋奶粉。我也很硬气,实在无人带才送去,但再怎么没钱,我都买好奶粉丶尿片丶肥皀粉送去。不到两岁,我就带回来自己带了,白天送到学校旁边同事家的私人幼儿园,晚上自己带。所有这些,若是她真的没有,我也不会争的,但我公公有每退休工资,在独生儿子那么难的情况不,帮点也不过分。但她一直伙同两个大小姑姐,对我们各种嘲笑,甚至不同我们来往。首付问老公小姨也就是她妹妹借了两万,天天说我们是不是想赖账了,从来没有一句好话。期间我们买了个机器帮挖葡萄沟,我两口子要上班,从她家村里找的人帮着开机器。在她家附近挖沟赚的钱,她直接收了,工钱都是我们去结的。

过了些年,她攒了八万块钱,更是对我们各种看不起,说我们没本事,盖不起房子让她享受。很多人都劝她不要盖了,六七十岁的人了,她不听,非逼着要盖,嚷嚷叫我们去贷款。最后我们给了她六万,各种嫌少。不够的又让她两个女儿各出了十万左右,一共用了四十五万左右,在村里人面前各种嚣张。

我大女儿现在十七岁了,小女儿四岁,远嫁来此近二十年。二十年里,我两次坐月子,她没服侍过,怀孕也从未打电话问过,更别提买过什么东西。现在她老了,六十七岁,她多次说,她有儿有女,不需要我怎样,气焰依旧。我只希望,她能说到做到。

直到现在,她依然认为,房子是她最后的筹码,想要她的房子,就要对她好。其实,经历了这些,心如死灰,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已经几年都不打她照面了,只求各安天命,一切交给时间了。

憋太久了,凌乱!




我见过最自私的母亲,就是村里的刘奶奶。

刘奶奶没有兄弟姐妹,是她母亲30多岁那年,才生出来的娇娇女。所以父母把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风吹着。

那时候生活条件都不好,家里有一口好吃的,也得先紧着她。家里地里的活,父母也没舍得让她干过,更没说过她一句重话。

刘奶奶20岁那年,嫁给了刘爷爷,一个失去了母亲的,老实本分的邻村小伙子。

刘奶奶结婚后,从来不去地里干活,还得在家里吃好喝好。刘爷爷也不敢吭气,整天拼死拼活的在地里家里的忙活。

一年后,女儿玲玲出生了。重男轻女思想的刘奶奶,看着女儿就生气,说怎么生了这么个赔钱的货呢。

刘奶奶经常不管女儿,哪怕女儿哭得撕心裂肺的,邻居们都听得着急了,也动不了她这当母亲的心,也不愿意抱起来哄哄。

自己该干啥就干啥,就是不想搭理女儿,感觉她对女儿没有一点母性。

刘奶奶的母亲,来女儿家,看到外孙女可怜,就把她抱回了家,替女儿先养着她。说女儿什么都不懂,也养不好外孙女。

刘奶奶一点也不想女儿,几个月都不去娘家看一次,虽然两个村子离得很近。

只有刘爷爷,一有空就去看看女儿。却也劝不动自己的老婆,把女儿接回来。

六岁那年,玲玲该上小学了,外婆才把外孙女给送回来,说不能耽误了孩子上学。

刘奶奶嘴一撇,说女孩子早晚都是嫁出去的人,不用读书。

刘爷爷好说歹说的,刘奶奶才同意让女儿去上学。

放学后,玲玲就得背起竹筐去村后挖猪草,筐子必须得挖满了才能回家,不然回去就得挨揍。

回家后,还要煮猪食喂猪。等忙活完了,刘奶奶也就基本上吃完饭了。有饭,玲玲就吃一口,没有剩饭,玲玲就只能饿一顿了。刘爷爷就只能省着点吃,尽量给女儿多留一口饭吃。

因为女儿不是自己看大的,刘奶奶跟她也没有什么感情,经常对她连打带骂的。玲玲也不敢吱声,更不敢跑开,只能由着母亲出气。

刘爷爷只能躲在一边难过,也不敢护着女儿,不然刘奶奶更生气,女儿更受罪。

一年后,刘奶奶又怀孕了,也终于如愿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奶奶高兴得不得了,当时就给儿子起名叫如意,说自己一儿一女,这辈子算是称心如意了。

玲玲也很高兴,想着有了小弟弟了,妈妈开心了,自己的小日子也能更好过一点。可事实证明,玲玲想错了。

这以后放了学,除了挖猪草喂猪,玲玲又多了一个看弟弟的活。弟弟还小,无论是饿了困了,还是拉了尿了,都会哭。

弟弟一哭,妈妈就上火,一顿揍又是免不了的。玲玲经常想,什么时候自己才能长大呢,好脱离这个家,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妈妈。

玲玲初二时,尽管学习成绩很好,刘奶奶也不让她继续上学了,说是儿子如意也到上学年龄了,得先紧着儿子上学。女儿学习再好,将来也还是要嫁人的,都是瞎花钱。

老师知道了,也来家里给玲玲求情,说孩子学习这么好,不继续上就可惜了。

刘奶奶不松口,说学习好也不能当饭吃,女孩多少认识几个字就行。

刘爷爷心疼女儿,也求着刘奶奶再让女儿上两年学,起码上到初中毕业再说。

可刘奶奶的心就像是铁打的,谁也劝不动她,就是一心地想着,得把钱都省着,给儿子花。

玲玲一退了学,刘奶奶就带着她去村里的砖厂找活。砖厂的老板也是村里人,说玲玲的身子骨太小,根本就干不了这里面的活。

刘奶奶不以为意,说孩子锻炼锻炼就有劲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最后老板也没收玲玲,说这么小的女孩子我可坚决不能收,要真是在我这里给累着了,可是有点丧良心了。

刘奶奶装着没听懂老板的话,拉着玲玲就回去了。

半个月后,镇上有个罐头厂来村里招人,刘奶奶就给玲玲报了名,填的十八岁。

招工的人说,她怎么看起来像个孩子呢,可不好招童工呀。刘奶奶赶紧跟人家解释,说女儿就是发育得慢,还没长开,才看起来像个孩子罢了。

那时候招的都是临时工,也没那么严格,所以就把玲玲收下来了。

罐头厂经常加班,有时候能忙到晚上十一二点。那时候也没有路灯,要是碰着阴天,一路上黑灯瞎火的,也就只能凭白天上班记忆骑车了。

玲玲胆小,骑个自行车,一路上使劲地蹬,有一次还把车链子都蹬断了。一路上推着车子回的家,一路走,一路哭,眼泪都来不及擦,只管推着车子快走。

回家后,小心翼翼地把自行车在院子里叉好。玲玲就悄不声地回屋躺下,默默地掉了半天眼泪。生怕哭出声音来,吵醒了妈妈,又得挨一顿。

发的工资,玲玲必须一分不少地交给妈妈。刘奶奶也不会抽出哪怕一毛钱来给女儿当零花。

要买点个人用品时,必须得要多少次,才能要出点钱来。

刘奶奶很疼爱儿子,就像当初母亲疼自己一样,好吃好喝的都给了儿子,却啥活都不舍得让他干,还整天小乖乖,香儿子的喊着。

儿子也跟着母亲有样学样,整天不是拿东西丢姐姐,就是不停地跟妈妈告状,还偷偷给姐姐的被子里泼水。反正姐姐也不敢吱声,就是告诉妈妈,妈妈也不会向着姐姐。

两个月后,玲玲就申请了宿舍。虽然一个宿舍住好几个人,但是起码自己是自由了。

时间长了,宿舍里的大姐姐们就知道了玲玲的实际年龄,也会明里暗里地帮着点她,心疼她小小年纪就出来挣钱。

这回,玲玲发了工资也会给自己多少留一点,买点生活用品什么的。剩下的再给妈妈,因为工厂的活本来就是不固定的,工资有多有少,妈妈也不知道。

其实罐头厂的活也很累。不是一连站几个小时,就是坐几个小时,对于小小年纪的玲玲来说,虽然煎熬,但是也比呆在家里让妈妈打骂舒服。

玲玲20岁那一年,工厂里有个姐姐,看中了乖巧能干的玲玲,就把她介绍给了自己的亲弟弟赵宇。

看着高大又帅气的小伙子,玲玲也是忍不住动了芳心,扭扭捏捏地也就同意了。

谁知道,玲玲回家提起时,刘奶奶却坚决不同意。刘奶奶说,你这才多大呀,就想着找婆家了,我还指着你上班挣钱给弟弟上学呢。

就算是找婆家,也得找个近点的,不然结婚以后,你怎么帮衬娘家呢。何况赵宇老家是个山村,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你嫁过去,也享不了什么福。

就算是几天后,赵宇带着礼物来拜访,刘奶奶也没松口,还把赵宇带来的东西都扔出了大门外。

看着女儿委屈地抹眼泪,一贯胆小怕事的刘爷爷给她出主意,说我觉得小伙子挺好的,这回别听妈妈的,想干什么你自己说了算。爸爸都支持你。

两个月后,玲玲就偷偷地拿着户口本,跟赵赵宇去扯了个结婚证。毕竟刘奶奶不同意,娘家人不管,也没法举行婚礼。

刘奶奶知道后已经晚了,玲玲带着赵宇一起回家喊爸爸妈妈时,刘奶奶气的饭都没让小两口吃一口,一个劲地骂女儿不懂事,自私自利,早晚会自作自受的。

刘爷爷把他们送出大门,说别难过,妈妈就这种脾气,你们两个人只要把日子过好就行。

结婚后,赵宇就带着玲玲去了城里,想有个更好点的发展。

他们租了间小屋子,简单地添置了一点生活用品。又去买了一辆电动的二手破三轮车,收拾收拾,又刷了遍枣红色的漆,看起来新崭崭的,很喜庆。

那时候夏天刚刚开始,他们小两口天不亮就去水果批发市场拉回来一大车西瓜,在菜市场附近的大路边上卖。

赵宇也豁得开,粗声大嗓门地吆喝着招揽人。因为价格比菜市场里的常驻摊位便宜两三毛钱。一个西瓜就能省下好几块钱。所以他们的一车西瓜,不用等到下午就能卖完。

他们赶紧再去批发市场拉一车,回来再卖一阵。剩下的,就都拉去最火的夜市上去卖。

夜市上都是闲溜达逛街的人,没有人愿意买个西瓜抱着。赵宇就把西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卖,大的两块钱一块,小的一块钱一块。

一个西瓜卖完,玲玲算算,竟然比卖整只西瓜还挣钱。价格不高,吃着也方便,所以他们的西瓜,在夜市上三四个小时就能卖完。

一天两车西瓜,就算是挣得再少,也是不错的了。所以夏天过去时,他们小两口已经攒起了一笔不少的收入。

他们给房东送西瓜吃时,房东说,如果你们手里有点钱,为什么不去付点首付,买个房子呢,毕竟租房也不是长久之计呀。

小两口回家一商量,又抽空去售楼处打听了一下,他们攒的钱已经足够付首付了。

付完首付,收拾了一下卫生间和厨房,就没什么钱了。他们也不讲究,刷了一下大白,又买来一张床,又把那些生活用品搬进去,就开始入住了。

用卖水果挣的钱,他们这个月添置一套沙发,下个月添置一台电视。没多久,家里就添置齐备了,布置的也跟城里人没什么区别了。

一年后,玲玲怀孕了。赵宇不忍心再让媳妇跟着自己辛苦。就盘下了菜市场外面的一间门头,卖各种水果,质优价廉。

菜市场不远,就是个学校。只要是学生们想吃的水果,玲玲都会切开了单卖,有时候也会给忘记拿钱的孩子们免费品尝。

孩子们很单纯,因为真心喜欢,所以也给小店拉来了越来越多的同学,和一些家长。

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们的手头越来越宽裕,小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女儿出生时,他们手里已经有了一笔不小的存款了。玲玲也开始带着孩子偶尔回个娘家,看看父母。

知道玲玲这回有钱了,混好了,刘奶奶的心思又开始活泛了。

如意自从初中毕业,就一直闲在家里无所事事。这回,刘奶奶就让儿子去给姐姐帮忙看店。

其实水果店不大,玲玲两口子足够看店的了。但是既然弟弟来了,也不能把他撵回去呀。

如意虽然年纪不大,脑子倒也灵活。一个多月,就能自己看店了。但就是经常会偷偷地拿钱箱的钱,去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开始的时候,姐姐姐夫都是装作不知道。但是弟弟每天都拿,玲玲忍不住就说他了,说钱箱里的钱,你不要再拿了,你姐夫看了也不合适。我给你的零花钱不少,也足够你花的了。

如意一听姐姐这话就恼了,说不就是拿几个小钱花花吗,你当姐姐的连这点家都当不了吗,还至于说到我脸上吗?

说完,如意就摔门而去,回了老家。

第二天,刘奶奶就找到店里来了。说你这个当姐姐的是怎么当的,亲弟弟拿几个钱花还不是应该的吗,还至于给撵回去么。

玲玲说,不是这么回事,弟弟都这么大了,我也给他零花钱了,他还每天去钱箱里拿钱,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

玲玲说,毕竟我现在也是结婚的人了,钱也不是我自己一个人的。

刘奶奶说,我不管,你现在有钱了,就得照顾你弟弟。

赵宇不想让老婆为难,就拿钱租了不远处的一个店面,给了小舅子开店。

开始还行,如意也已经学会了姐姐水果店的那一套,顾客也不少。刘奶奶在家里没事,也来给儿子帮忙。

可是时间长了,就有人发现店里不仅缺斤短两,还拿腐烂的水果削一下,再切成一块块的卖。

于是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差,最后也干不下去了。

刘奶奶就去女儿的店里面找事,说都是一模一样的水果,凭什么你就卖的好,你弟弟的店里就没生意。是不是你们把客户都悄悄的抢走了。

无论玲玲怎么解释,刘奶奶也还是不依不饶,每天都去找事。

赵宇一生气,跟老婆合计合计,就把店面盘出去了。又去别的地方租了个门头,开始干房产中介。

那时候,房子好卖,房产中介也好干,赵宇两口子也诚信,所以他们反倒是比卖水果更挣钱了。

原来的时候,玲玲还时不时的给妈妈买件衣服送点吃的。这回让妈妈伤透了,也不再跟妈妈见面了。只是偷偷地让村里人给爸爸捎点钱,让他留着自己花。

五年的时间,玲玲家又换了一套大房子,还添了一台车,生活越来越好了。

弟弟如意,因为能说会道,去一个饭店打工时,追求店里的女老板成功,直接给人家做了上门女婿。

刘奶奶不同意,说我就你一个儿子,以后谁给我养老送终呢?

如意说,你不是还有姐姐吗,到时候你可以让她给你养老呀。你要是不同意我做上门女婿,那你给我买房子买车呀。

刘爷爷也劝儿子,说上门女婿不是那么好当的,没地位没尊严的。

好吃懒做没礼数的如意,这时候鼻子一哼,说你倒不是上门女婿呀,你这辈子不是也过得没有一点尊严嘛。

刘爷爷气的不得了,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因为儿子已经被刘奶奶惯的不像样了。

幸好如意的丈母娘一家子,还算是开明,怕女婿有想法,对如意也算是客气,平时也很少去女儿家。

刘奶奶还在村里吹嘘,说自己儿子女儿都去了城里安家,都成了有房有车的城里人。

自从弟弟结婚后,玲玲又经常带着孩子回娘家了。每次都带着好多吃的,还会给爸爸妈妈一人一份零花钱,就怕爸爸再受妈妈的委屈。

村里人都羡慕刘奶奶有个好女儿,刘奶奶总是撇撇嘴说,女儿再好也是人家的,这要是儿媳妇这么孝顺该有多好呀。

可是刘奶奶心心念念的儿媳妇,除了逢年过节,跟如意回趟老家,平时根本就不愿意回来。嫌婆婆家脏乱差也不收拾,吃顿饭都咽不下去几口。

因为媳妇有本事,如意也得夹着尾巴做人,所以也不敢在老婆面前说三道四。更何况他本来也不孝顺,也不愿意回爹妈的老屋。

刘爷爷70岁那年,睡梦中就走了。等刘奶奶发现的时候,身体都僵硬了。

刘奶奶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说你这个自私自利的老头,怎么能撇下我,自己去享福呢。

儿子如意跟媳妇也回来奔丧了,村里的执事把孝袍递过来,想让他给老父亲披麻戴孝。

如意看看媳妇,毕竟自己是上门女婿呀,媳妇一声咳嗽也没吱声。女婿赵宇接过来孝袍,穿上,说我给爸爸披麻戴孝吧。

老伴的丧事办完,刘奶奶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心里禁不住一阵阵的悲伤。自己强势了一辈子,如今只剩下孤单单的一个人了。

刘奶奶给儿子打电话,说这么大的院子,就我自己,我有点害怕,要不然去你家住住。

儿子支支吾吾的,说我们家太小,实在是住不开,你还是去姐姐家住吧。

刘奶奶又给女儿打电话,声音里带着哭腔。玲玲一听就心软了,给赵宇商量了一下,说无论如何,那也是我的亲妈呀。

赵宇知道老婆的意思,二话不说,就回去把刘奶奶接来了。

一看女儿女婿的态度,刘奶奶还以为女儿家也可以由着她性子呢。所以她不但什么活也不帮忙,还总是对女儿家的事指手画脚。

这一天天的,刘奶奶不是嫌外孙女不听话。就是嫌女婿做的饭不合口味,女儿给她添置的衣服不合她心意。

女儿女婿也不跟她一般见识,觉得她年龄大了,就忍着她让着她。

一天晚上,外孙女正看着动画片,刘奶奶又把电视给换了,给孩子抢电视看。

小孩子因为跟外婆根本就不熟悉,也没有什么感情。所以一时生气,就冲着刘奶奶说,我不喜欢你,你快点回你家去吧。

强势了一辈子的刘奶奶一听,火就大了。说你个小毛孩子,竟然能说出这种话来,我必须得替你妈妈教育教育你。

说着,刘奶奶就把手里的遥控器砸向了几岁的孩子。因为距离很近,遥控器一下就把外孙女的外眼角砸破了。

女婿从厨房里跑出来,看着女儿脸上流血了,吓得抱起女儿就跑,玲玲也跟着去了医院。

医生检查完以后,说幸亏砸的是眼角,要不然就这力度,砸着眼珠子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回来的时候,刘奶奶早就躲进了卧室。

玲玲去找刘奶奶,说妈妈你也太狠了,这么小的孩子,你竟然下得去手。幸亏你砸的是眼角,要是砸坏了眼睛的话,这辈子我都不会原谅你。

刘奶奶还嘴硬,说小孩子不听话,就得打,小树不扶不直溜。你小时候要是不打不教育的话,也没有这么能干。

玲玲一听这话就伤心了,说我从小就是被你不停修理的小树,整天提心吊胆的,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又会犯什么错误。

玲玲说,我好不容易结婚了,你一分钱的忙都没给我帮上不说,还总是给我添乱。

我们辛辛苦苦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本来我想忘记过去,好好孝顺你的,可是你又开始欺负我的孩子了。这是我绝对不能容忍的,玲玲气呼呼的跟母亲说,你还是回老家吧。

刘奶奶听到这里,就开骂了,说你这个无情无义,自私自利的人,我把你辛辛苦苦的养大,你竟然敢这么对我了。

女婿坐在客厅里一直没说话,听到这里也实在是忍不住了。

女婿走过来,说你从小就虐待玲玲,我都听说过。念在你年龄大了,我们不跟你计较,还是把你接来了。

可你也实在是太过分了,这么大年龄了,竟然还这么狠心的对待一个孩子。女婿大声的说,我不能再让你继续欺负我的老婆孩子了,这个家也从此不再欢迎你!

第二天一大早,女婿赵宇就把刘奶奶送回了老家。邻居们过来打招呼时,刘奶奶大声笑着说,女儿家实在是住不习惯,金窝银窝也不如自己的老窝呀。

这以后,玲玲每个月回两趟娘家,给刘奶奶买些吃的,也给她一些零花钱。但是,再也没让刘奶奶去她家住过,刘奶奶也没再提过。

玲玲说,现在她妈妈的身体状况还可以。等她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就给她请个好点的保姆。实在不行的话,就再接回自己家,那毕竟是生养了自己的母亲,该孝顺的也还是得孝顺不是。

儿子如意是白养了。除了逢年过节时露个面,平时连个电话都不会打,更不要说别的了。

刘奶奶也开始后悔了,是自己当初太娇惯儿子,才让他自私自利,没有一点感恩之心,不知道孝顺的。

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自己当初有多自私,对女儿有多差。现在的刘奶奶就有多后悔多难过。

总结:

刘奶奶是我见过最自私的母亲了,也让女儿曾经吃尽了苦头。

有人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但是不幸福的童年,有时候甚至要用一生去治愈。

希望每个母亲,对孩子释放的都是发自肺腑的爱和善意!希望每个孩子的心中,想起母亲时,都会觉得幸福和温暖!

如果一个母亲,不能真心实意的爱自己的孩子,又如何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孝顺自己呢,您说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继子   母亲   继母   如意   女婿   玲玲   奶奶   自私   弟弟   家里   儿子   爸爸   姐姐   女儿   妈妈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