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身边有精神分裂患者么,这种病能治愈么?

以前一个同事北京人二十八九岁,家里给介绍过很多个对象都没有成功,最后自己找了一个丹麦人,结婚后和男人去丹麦定居了,婚后大概7~8年的时间,突然被她老公给送回了国内,据说是生活不能自理,吃饭都要人喂。

家人带她看病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分析原因就是她在国外生活压力大,和老公买了一个房子,还被人骗了很多钱,自己在异国他乡生活和国内完全都不一样,还没有亲人。再有一个原因就是遗传,她的父亲在他小时候七八岁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跳楼自杀,据说他父亲也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但是具体什么病不清楚。在吃了一段时间的药以后,她的精神渐渐恢复,恢复的跟正常人差不多,后来又回到丹麦,还能继续工作。

大夫说临床症状消失,也就是说只要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的治疗以后,疾病症状就消失,患者恢复了一定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能力,即可认为患者的疾病已经治好。

很多患者与家属对于治愈的理解是可以停止药物的一些治疗手段,并且终身不再复发。这是错误的。

事实上患者在经过治疗恢复了由于疾病所致的精神与身体机能的下降,达到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恢复原有的工作和学习生活能力,并且重建恰当稳定的人际关系,就是已经治愈了。

看到这里就点个赞吧[玫瑰][玫瑰][玫瑰]





单位的话务员,年轻时非常漂亮,玲珑秀气,一笑两酒窝。转接电话,声音特别甜美,公认的话务班一朵花。

八十年代,话务员工作吃香,自然不乏追求者。话务员爱上了部队的军人,常常利用工作便利和军人情浓意深,期待着转业花好月圆。

不曾想,孤寡的母亲非要话务员嫁给邻居的儿子,话务员坚决不同意,甚至绝食以示抗拒。但最终沒有拗过强势母亲“一哭.二闹.三上吊”,违心走进了婚房。

没有基础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话务员老公抽烟.喝酒,和社会上混混差不多。生米煮成熟饭,生性胆怯的话务员对丈夫的不滿只能逆来顺受。

第二年生了胖小子,丈夫的收入从不贴补家用,在外花天酒地。钱花光了,还暴力索取。长时期心理压抑,话务员忧郁了。

心情不好,工作也经常出错,遭到用户的投诉。没办法,领导让她回家休养,工资照发。

丈夫的好逸恶劳,在一次激烈争吵中,话务员彻底激怒了。怒火了砸坏了黑白电视车,撕坏了被絮。面对惨烈的破坏现场,她疯了。

话务员发病时冬末初春比较多。单位接到电话,立马联系四院,还派人护送到精神病院。每次一般需要一个多月。

老公在她得病第二年离婚了,老母亲因造成女儿悲剧郁郁寡欢,也不久离世。话务员始终浑浑噩噩和儿子相依为命。

天天吃药,话务员间歇清醒,偶尓迷糊,神态中不像正常人。长期不与人交流,表达障碍十分明显。

那一年倒春寒。话务员又犯病了,在家又是唱又是跳。是邻居打电话到单位。第一次去她家,房间脏的不能下脚,散发着霉变的气味。话务员因吃药雍肿肥胖,两眼呆滞无神,躲在墙角喃喃自语,清脆银铃般的声音不见了,娇小美丽的脸庞不见了,看着让人心酸。

这时,穿着白大褂四院的医生刚进门。话务员条件反射站了起来,心里明白又要去精神病院。双手剧烈的摆动,一副抗拒的姿态。

四院医生司空见惯,不由分说左右架着胳膊,连拖带拽的架向停在门外的救护车。突然,话务员挣脱绑架,一会儿功夫消失在裙楼之间。

第二天凌晨,报了寻人启事的广播电台说是在郊外废弃的农房,发现一具冻僵的女尸。话务员儿子在单位陪同下前去认领,正是她的母亲,倦伏在墙角,头埋在胸前,就像一只没有生命迹象的草虾。

精神疾病是很难治愈的。




我原同事就是精神分裂患者,四十五岁,一直靠药物治疗稳定着病情,另外就是家人的照顾。共事期间,我根本不知道他有精神分裂症,跟正常人没两样,性格很好,上班的时候遵守劳动纪律,下班了就立马回家,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说话客客气气的,多好的一个人。

但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这意味着它无法治愈。但可以用药物和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策略来控制症状,让精神分裂症患者过上正常的生活。药物和治疗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大多数接受治疗的人看到了改善,但这种情况需要持续的、终生的管理。


医学上已经明确了一点:精神分裂症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意味着环境是可以发挥作用的,这一结论我后来也在实际中观察到了,就发生在我那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同事身上。

有一年,公司开始裁员,这个同事因为年龄的缘故,加上专业能力不足,被列在的裁员名单之中,消息一公布,这个同事就发狂了——这就是环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种刺激,导致这个同事的病情复发了。

他就像换了一个人,六亲不认,谁也不鸟。他直接冲到办公室,对着主要负责裁员的同事一顿拳打脚踢,嘴里不停的嘶吼着:“为什么要裁掉我?”……“为什么要裁掉我?”所有人都惊呆了,但由于他太过狂暴,最后同事报警了。


警察来了也没用,他直接对警察下手了,三个警察差点就拿他没辙。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受到刺激之后,释放出来的狂怒与暴烈真是难以想象,他们是那种弃自己生命而不顾也要跟对方干到底的病人,视死如归。

几个警察费了一些周章,把同事给拿下了,然后回派出所,一查,得知他有精神分裂症,这就无法关押,也无法定责,就喊他的家人来领回家了。这家伙,回家的第二天,就带着一把匕首,天天蹲在公司外面,他跟我们同事说,我跟你们没有仇恨,我跟他(一个负责裁员的同事)有仇,他必须死。

那个同事,基本就直接给吓瘫了,公司都不敢来,门都不敢出。而那个精神分裂症的同事呢,也表现出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应有症状:比如妄想,他总是觉得别人开除他就是为了害他,比如语言失常,他会自言自语,满嘴牢骚……同事们一遇到这种情况,就赶紧联系他的家人,每次,只要他的老婆一来,他的暴烈就会慢慢平息,因为她老婆善于安抚他。

前年,我遇到他,他跟我主动谈起过去的病情复发,我看到的,还是那个没有发病的老同事,性格温柔,有说有笑,他说他现在没有上班了,也不打算再去工作,他申请了政府补助,勉强度日是没问题的,他说,不想再给别人添麻烦了。

也好。




我有三个同事都有精神分裂症。不过他们的表现有点不一样。


第一个是个男同事,年龄大概30-35之间。已婚。据说他得病的原因是因为在同一年,父亲和哥哥突发意外去世,加上女友跟他分手,三重打击,一下子就疯了。他的症状是,发病的时候会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比如:我是玉皇大帝,我封你做XX将军……

他生病之后,他妈妈就搬来跟他一起生活,照顾他饮食起居。他吃药之后身体开始发胖。但是这个病病没有治好,他还是会发病。不发病的时候,就基本还好。

他后来结婚了。结婚是在他得病之后。后来老婆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大一点后,老婆把儿子带走去别的城市了。他还是跟他母亲一起生活。



第二个是个女同事,年龄大概35岁左右。已婚,有一个女儿。她是结婚后发病的。但是结婚前也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这个同事性格很孤僻,平时不跟人说话。她发病后经常出现幻觉,说有人在她宿舍装了窃听器。她会幻想有人要害她,所以,她经常表现出一种敌意。有时候,同事从她身边走过,她会故意朝别人吐口水。


第三个是个男同事,年龄50以上。这个同事发病的频率很低,症状也是胡说八道。后来了解到,他的妻子对他非常好。关心照顾得十分周到,所以他发病就比较少。



我了解到这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中,曾经受到过一些精神上的打击或者刺激,一时想不开,就发病了。所以,精神分裂症跟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心理上遭受过巨大创伤的人,更容易出问题。


这个病需要治疗吃药,可以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但是治不好。药物是抑制你的神经,并不能真正让你恢复正常。我觉得相对于吃药,亲人的关心和照顾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患者能够感受到安全,感受到爱,他的症状会减轻很多。


真正痊愈应该比较难。但是降低发病的频率还是可以做到的。





我是精神科医生,和精神分裂症打了十多年交道,我身边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定最多了。如果你问我这种病能不能治愈,可能我说了你也觉得是老王卖瓜。那么我们就从精神分裂症治疗和诊断的进步上讲一讲我眼中的精神分裂症。


我眼中的精神分裂症

最早提出精神分裂症这一具体诊断的,应该是瑞士人Bleuler,他提出的4A症状:association disorder(联想障碍); affective blunting (apathy)情感迟钝; ambivalence(矛盾观念);

autism(内向性),直到今天还在被我广泛使用。最初的病因研究,我们可能更为专注各个神经生化病理假说,比如各个有代表性的神经通路假说,也确实帮助我们在上世纪50年代发明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氯丙嗪更是被称为医学界四大发明之一。要知道,在抗精神病药物问世之前,人们只能关着患者,或是用电击的方式去试着治疗患者。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问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问题,越来越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此受益,被药物治愈,即使仍然偶有反复,但总还是可以通过治疗恢复部分社会功能,这在药物问世之前,根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到了21世纪的今天,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已经相当丰富,人们在重视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越来越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尽量减少药物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所以,现在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十年前,已经普遍提高了,而且提高的水平真的不低。

人们越来越发现,实行了40年的精神分裂症原有诊断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精神分裂症的发展需要了,起码有很多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明明有明显的缓解期,部分,甚至完全的恢复了社会功能,正常的生活着。仍然用原本单纯的精神分裂症分型去区分他们显然是不适合的。所以在这次国际疾病诊断标准的变动中(ICD-11),取消了原本的精神分裂症分型,增加了不同严重程度的精神分裂症分度,更加适合实际工作中的区分不同严重程度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需要。


所以,就连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也承认了精神分裂症可以做到完全缓解,长时间保持被治愈的状态,至于今后是否发病,这个真的很难去判断,也没有必要去判断,在我看来,保持正常生活的精神分裂症,和正常人有什么区别呢?或者,你不去说,谁有能看得出来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患者   丹麦   话务员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   正常人   症状   药物   家人   同事   儿子   年龄   警察   老公   身边   疾病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