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绩和家境有关吗?

学习成绩和家境有关系,但具体有多大的关系,因人而异。我讲5个朋友的真实经历,或许对你有启发。


A起点很高,他家的经济条件和家庭氛围是很多年轻人为之奋斗的理想,考了二本。


A是90年的,出生在北京,父亲是985大学的教授,母亲是某报纸的主编,外公外婆也是文化人,在某部委退休的。关键是父母不仅是文化人,而且很会赚钱,家里房子有五六套。


这样的条件是迄今为止,多少人为之奋斗的梦想。教育上,A从小到大生活在书香校园,在北京排名前几名的学校,从小学读到高中。生活上,他想买什么买什么,平时,父母也没有溺爱他。按理说,A起码应该做到和父母一样的水平吧。


但他偏偏考大学考了2年才考上一个二本,父母很早就给他准备好了出国读书的钱,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后,如果成绩一般,在国内考不上研究生,也会到英国这些地方自费读个硕士,但他偏偏连自费的都不想读。二本毕业就回家找工作了。


起初,在大厂做后台服务,后来辞职了,想考研,在家呆了一年多,又不想考了,重新找工作。


在待人接物方面,A做的很好,对社会上各种新鲜事物的认知,A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这些来看,A的智商、情商都不差,但他就是学习不好。他看很多书,但偏偏都和学习无关。起初,父母还希望他能读个博士当大学老师,后来他实在不想读,也就没有强求。


现在的A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朝九晚五上下班,赚工资养活自己,有时候主动辞职,有时候被精简解雇,但他很乐观,从来不抱怨什么。有一次说起高考,他说高考成也好,败也好,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生活不只有高考。这句话是不是道出了很多人的现实。


有时候,我会想A为什么学习一般?他家的经济条件、教育氛围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父母在教育上没有过度宠溺,也没有过度苛责,按理说这样的家庭氛围是很利于培养人才的。


但在这样的家庭,你想要的一切,你出生的时候已经都有了,从这个角度来看,A确实不需要再努力奋斗了,而我们大多数人学习都是为了逃离原生家庭,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


所以,我觉得学习更多地和个人内在动力有关。A很可能更多地继承了父母对生活随遇而安的态度,而他自己也不喜欢国外的生活氛围,不喜欢充满刺激和挑战的生活,所以,他没有创业,没有考研,而是选择了朝九晚五,平平淡淡的生活方式。



B是我表哥,家里经济条件算中等,我们家族唯一考上北大的,从小就是学霸。


表哥是我舅舅的儿子,舅舅是高中老师,在我们当地,算中等条件。表哥一出生,舅舅就给他启蒙教育,唐诗宋词读了不少。


上学后,舅舅没有特意辅导过表哥的学习,但表哥似乎属于天生聪明的那种人,平时也会跟着大家疯玩,每逢考试,总是第一。


舅舅家经济条件中等,表哥考了第一,他都会奖励几本书,为此,表哥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从小到大,看了不少课外书。


高考第一年,没考上北大,但考的学校也是985,复读第二年,他如愿考上了北大。


毕业后,表哥和别人合伙开公司,公司效益不算好也不算差,他和你我一样,每天朝九晚五到公司上班。


有一次家庭聚会,亲戚们问表哥学习的事情,表哥的回答是顺其自然、尽力而为就好,不要太在意。


和A相比,表哥从边境小城奋斗到北京,他的目标就是在北京安家立业,他也靠学习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有时候,我在想,如果表哥有A同学的家境,表哥的人生是不是比现在好很多?


从现实生活来看,表哥的原生家庭算是当地的中产,经济条件不上不下,家里给他的学习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没有补课,没有特意鸡娃,他从小的理想就是考北大,考上了北大。如果只有家庭的支持,他像A一样不喜欢学习,肯定考不上北大的。



C是农村的,父亲坐牢了,家里很穷,考上了北大医学院。




C和我是邻居,也是一个高中的,C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有2个女儿,c是老二,c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或许是因为从小和父母到地里干农活的原因。


C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到火车上盗窃被抓了。其实,她的父亲不是多坏的人,只是看到别人爬到运煤的火车上偷炭,他就学别人,到上面扔了很多炭下来,捡炭的时候被抓了,那一年,赶上严打,判了5年。


家里本来经济条件不好,父亲又被抓了,更加揭不开锅了。但是,C的母亲也是一个有骨气的女人,她是不会改嫁的,大女儿学习不好,c学习好,她就让大女儿出去打工,供C上学。


C不算天生聪慧的孩子,她知道姐姐供她读书很不容易,学习很用功。


初中毕业,C不负众望,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考进了实验班。高一学年,c的成绩只是中等,每次考试,年级排名前50.


高二学年,C一下子考进了年级前20名,当然,那一年,c是很用功的,每天第一个进教室,几乎是全班最后一个走的。


老师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后,对她很照顾,免费送给她很多卷子做,当然,也是把c当成重点培养对象培养的,如果c能考上重点,老师也是有奖励的。


高三学年,c的成绩基本稳定,一直保持在前5名,高考算是她超常发挥,一战成名。


回过头来看,c的成功和家庭关系不大,家里愿意供她读书,但是没有那么多钱给她买书,高考不刷题肯定是不行的,C心态很好,坦然接受家里的现状,她找老师帮忙,老师给了她很多卷子。这一点,她确实超越了大多数学生,一般的学生是不敢和老师承认窘境的。


个人认为,c的成功和家庭有关系,但关系不大,家里支持她读书是前提,给她提供学费和生活费,因为她自己本人很努力,老师被感动了,给了她很多帮助,如果不刷题,高考成功是不可能的。


D的家境,很多人奋斗到下辈子可能都奋斗不来,D学习不好,但巧妙考了二本


D出生在北京,家里是做房地产的,别墅几套,都是保姆住着。他们冬天去三亚,夏天在北京,家里像开动物园,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D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路名校,当然,他进名校也是有条件的。虽然学习不好,但是家里有懂事的人,早早地给他设计好了路线。D走的就是特长生的路线。名校也需要特长生,D的父母就给他找了教练,专攻名校要求的特长。


D不喜欢学习,上小学开始,学习成绩基本就是班里倒数的,但是让他学文体美术的特长,他还是很乐意的,只要和玩沾边的,他都很喜欢。


当然,D的家教好,在待人接物方面,D是无可挑剔的大咖,如果你不知道他的成绩,第一次和他见面,你一定会误以为他是传说中的绅士。因为这个原因,特长生的教练很欣赏他,师生关系好了,D隔三差五会和教练一起吃饭,送个小礼物,各校之间的比赛,教练也会推荐他参加,一来是D招人喜欢,二来是D的特长技能算不上最好,但也不差。


考大学那年,D凭借特长和各项比赛的成绩,如愿考到一所211院校。这所学校,在北京不算什么,但外省的学生想考,也并非容易。


如果D在外省,他的成绩肯定是什么学校都考不上的。


在D这里,家庭环境对他考大学的帮助很大,因为他是特长生,一般工薪家庭供不起孩子学这些的。


E家里三兄妹,一样的家庭条件,但只有他一个人上了211,读了研究生


E是农村的,他是老大,下面还有弟弟妹妹,父母都是农民,不务农的时候会做点小生意。E的家境在当地算是中等,父母比较重视教育,虽然在学习上提供不上帮助,但很支持他们学习。


E从小就很爱学习,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从来不用父母操心,父母也没有过问过他的作业。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爱学习,当时只是觉得上学有意思,学习好还能发点作业本、圆珠笔之类的奖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不知不觉,他就一直在学习。


后来,村里人都知道他学习好,父母出门,都会迎来村民们羡慕的眼光。父母开始下意识地关注他学习,每逢考试,会问问他的成绩,每逢买学习用品,父母会多给他买一些。家里的支持也仅此而已。


考上高中的实验班以后,班里有很多城市的同学,那些人穿衣吃饭都和他不一样,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成了他高中唯一的目标。


他自己很努力,家里没管他的学习,因为不懂也帮不上,家里只希望他能考个好大学。用E自己的话说,那时候,他觉得考不上好大学,就对不起家里,压力有些大,然后自己有些自卑,结果,高考没发挥好,考了一个很普通的211.


看到E考上了大学,E的父母就希望他的弟弟妹妹也能考上。父母很支持他的弟弟妹妹读书,但是妹妹读书一般般,考了一个 大专,弟弟读书更差,高中都没考上。


按理来说,出生于一个家庭的孩子,家里对3个孩子的态度是一样的,都希望他们考大学,家里给与的支持也是一样的,E家三兄妹的成绩却完全不一样。


E自己觉得,他妹妹是不太用心,上学的时候钻牛角尖,有谈恋爱,所以没考上。他弟弟就是智商差点,又不肯下功夫,自然考不上。E觉得,他们三兄妹的理想、性格都不一样。


从E的经历来看,他能考上211首先是家里支持他读书,同时他自己也很努力,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写在最后】


1、A、D的家境很好,但这样的家境不具有普遍性,都说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读书差,但他们也根据自己的特长,设计了适合自己的道路,考上了211大学。A、D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一点是很多同龄孩子不能比的,或许和家庭环境有关。B、C、E的经历可以看出,学习成绩和家庭有关,但关系不大。


2、B学习很好,工薪家庭出身,像大多数工薪族的家庭,家庭没有对他提出特殊的期望,考北大是他自己的兴趣。B如愿以偿,首要原因是自己有学习兴趣,天资聪慧一些。


3、C学习很好,贫困的农村家庭,她能考上北大,首先是家里支持她读书,同时她自己也很努力,老师也给了她很多额外的帮助。


4、E学习较好,是农村大多数家庭的代表,经济条件在当地算中等,家里支持他读书,他自己也努力,但由于家里的期望很高,他自己的自卑,高考没有发挥好,只考了一个普通的211.


5、从以上5个人的经历来看,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有家境中等的,也有家境贫困的、一般的,高考考的好,首先是家里在经济上支持他们读书,同时,他们自己对学习有兴趣,自己学习努力,才考上好学校。


6、对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学习成绩好,首先需要家长在观念上认同读书这件事,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孩子有了学习兴趣,成绩好坏更多地取决于孩子的天赋和个人的努力。


7、对家境好,但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而言,家庭的规划和帮助能帮助孩子考上不错的大学。


D从小名校,但从小学习成绩班里倒数,家里不缺钱,提前帮他规划,让他走特长生道路。庆幸的是,他自己也喜欢这条道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学业。


从这四个人的经历来看,学习好的孩子本身就是爱学习的,如果想考出好成绩,还要多刷题,这就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但是,这种经济支持,如果家庭不能满足,老师是可以帮忙的。


对学习不好的孩子,如果想上一个差不多的大学,就需要家庭经济条件的支持,需要父母提前规划。因为学习不好,单独靠考试成绩,肯定是考不上的,但大学也有很文体美专业,可以走这条路,但学习特长,一般经济条件供不起。




我的家乡蕞迩小岛屿缺净水,涨潮时井水浑浊略咸味。左伶孩子住"土格厝",喝"浑水"考上大学。右伶居住"翰林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家境   表哥   北京   名校   北大   家里   父母   成绩   条件   高中   老师   孩子   家庭   财经   经济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