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面对着美军的极大的优势,日本为何不愿意投降?

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愿意被别人征服,被殖民,被统治,何况日本这个具有野心和侵略性的国家,战败投降沦为亡国奴,与武士道精神和军国主义思想背道而驰,面对强大的美军,心有不甘,抱着侥幸心理,垂死挣扎一下也算正常。

翻开日本的历史,可以发现,从早期的倭国开始,虽然身处偏远封闭物资匮乏的岛国,即使为了各自的利益,如村长打架般的内斗不断,日本岛却没有被外部武力攻占过。

反而是日本对周边邻国一直侵扰不断,当然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物资和财富,同时也窃取和学习了东方先进的历史文化,对于日本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日本为了方便统治人民,以太阳神的后裔自居,对于愚昧贫穷缺乏教育的人来说,神灵和宗教最容易打动和蛊惑人心,也是统治阶级最擅长使用的工具。

由于没有受到外部力量的干扰和侵略,无论是早期的倭国还是后来的日本,整体社会比较稳定,也没有陷入分裂的状态,统治阶级更容易控制当地人民的思想。

这也是日本国民,对于天皇无比信任和无比忠诚的原因,尤其是美化掠夺他国财富,把强盗逻辑进行合理化,诱导人民不断的进行血腥的杀戮,使日本整体社会价值观,长期处于扭曲的状态。

日本的历史文化,其实是一部赤裸裸的侵略史,一直采取主动进攻,从中获得了大量财富,而没有受到任何外部力量的攻击,这种长期行为带来的后果,让整个日本社会都对自己武力掠夺,产生了无比的认同感和优越感,认为日本所做的一切都是正当合理的,甚至有太阳神的庇护,他们是不可战胜的。

扭曲的价值观,成为日本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决定了日本民众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武士道精神的鼓舞下,走向了军国主义道路,先后通过发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获得了大量土地和财富,同时进一步巩固了,认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神话。

根据财富的积累,日本的工业化道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侵略扩张的政策上,日本加速军事的发展。

二战爆发后,比起贫穷落后的东南亚和东亚各国,日本已经是一支拥有飞机、航母、坦克、火炮的地区军事强国,日本为此冲昏了头脑,忽视英美等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己在亚洲的利益和决心,以及他们的经济、科技、工业和军事实力。

太平洋战场上,日军被美军打的是节节败退,曾经引以为傲的海空力量,也被消灭殆尽。

曾经攻占的地区城镇和版图,也丢光丢尽。

曾经不可一世的700万日军,也是损失惨重,处于溃败的边缘。

曾经高枕无忧,一片祥和的日本岛,也在美军的轰炸下,沦为了一片废墟。

曾经依靠掠夺来的财富,衣食无忧的日本国民,在美军的封锁下,陷入史无前例的大饥荒状态,骨瘦如柴的日本人,为了一口吃的,尽干些男盗女娼的事,失去了最后的脸面和尊严。

即便于此,对于天皇无条件服从的日本国民,没有天皇和政府的命令,也不会向强大的美军投降,而且还想通过一亿玉碎的计划,达到阻止美军攻占日本的目的。

日本面对美军的巨大优势,不愿意承认失败和投降,主要是无法承受失败的后果和代价,更无法对国民交代,对自己的历史有所交代。

日本还抱有一丝幻想,通过战争拖延美军攻占日本的步伐,寄希望于美苏争霸,趁机逃过一劫,成为美国的殖民地,是日本想都不敢想要的结果。

日本拉不下脸面,无法面对被自己曾经侵略的东南亚和东亚各国,从曾经不可一世,动辄对周边邻国大打出手的暴徒,沦为被别人人唾弃,失去尊严的阶下囚,这种巨大的落差,对于像日本这种有野心的国家和民族来说,绝对不可接受。

日本不愿意投降服输,是不承认自己发动侵略战争罪行的一种表现,也是困兽犹斗的具体表现,更是固守军国主义思想,不服气的表现。

面对强大的美军,日本不愿意投降,还是没有被打疼,打服,打的无路可走,最终原子弹成为了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是军事妹子,日本人二战最后的举动很好的诠释了一个词:丧心病狂!已经没有了正常的心智、病入膏肓神经疯狂。

首先,日本还拥有总数达到700万的军队,而盟军能向日本本岛单次战役投送的士兵不会超过10万人,所以日本高层当时是有把握对抗美国的“入侵”的。并且,除了700万正规军以外,在中国战场日本还有120万左右的中国伪军,在本土还有1亿左右随时玉碎的日本平民,所以日本才一直都没有接受盟军的波茨坦公告。

图为日本投降仪式

而且,日本军国主义是绝对不会屈辱的向美国投降,战争末期的日本政府由于战况的恶化已经变得疯狂起来,不仅大量组建神风特工队用来对抗美国海军的来犯。而且还命令在中国战场的日军赶紧“处理罪证”,而在神风特工队还能对美国造成“巨大伤亡”,罪行还没有处理殆尽的情况下,日本一直都没有投降也就并不奇怪了。

图为日本神风特工队

并且,日本除了本土以外,在中国还有朝鲜本地还有大片领土,盟军想快速的攻占这些领土也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日本高层也曾表示,日本完全可以用人命将盟军拖死在各大战场以获得谈判余地。而且,日本是曾和苏联交涉过相应的合作问题的,日本也一直相信苏联会帮助日本抵抗资本主义的入侵。

图也攻占哈尔滨的苏联军队

但是,深知利害关系的苏联还是在柏林战役结束3个月后,守时的对东北地区发动了攻击。这使得本已经遭到美国原子弹轰击的日本再次绝望起来,日本政府也最终在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后最终向盟军投降。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与闲院宫、伏见宫两亲王参拜靖国神社的裕仁天皇


因为当时日本政府已经被军部绑架了,军部不同意投降,谁提出投降也没有用。谁提投降谁就死。


别说二战后期日本不投降,就是1945年8月14日,日本已经孤立无援,连续吃了两颗原子弹,昭和天皇和内阁开会已经决定同意盟军无条件投降的决定后,军部的少壮派军官还在陆相阿南惟畿的默许下,杀死了近卫师团长森纠中将,夺取了近卫师团的兵权,带领近卫师团部分士兵冲进皇宫,准备挟持裕仁坚持”本土作战“,这就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宫城事件”。


当时这批军队少壮派不但准备挟持裕仁,还准备杀掉同意无条件投降的当时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枢密院议长平沼、内大臣木户、东久迩宫亲王以及当时日本海相米内光政,虽然事变过程中由于太过仓促没有杀掉铃木贯太郎等人,但是军部少壮派军官裹挟的无知日本民众还是放火烧掉了首相铃木贯太郎的官邸(被扑灭)。


从目前资料看,尽管陆相阿南惟畿默许了这次兵变,但是从这场兵变的拙劣程度、愚蠢程度看,这绝对不是日本军部高层有意策划的结果;就是单纯的日本军部死硬派军官不愿意接受“无条件投降”的现实,妄图发动兵变玉石俱焚。而且从兵变发起者名单看,他们也都是中低级军官。(陆军省官员椎崎二郎中佐、军事课课员井田中佐、上原少佐、东京警备军横滨警备司令部佐佐木武雄大尉……)


但是,这些中低级军官敢于杀死高级将领,而近卫师团作为天皇直属武装竟然轻易就被这些非近卫师团中低级军官假借师团长森纠名义指挥着进攻日本皇宫,这本身就说明了日本为什么会被军部绑架。


答案也很简单,与其说二战时日本被军国主义绑架,不如说被极端民族主义绑架,日本从明治维新后开始煽动极端民族主义终于自食其果。


二战后日本研究者在反思日本明治维新后为什么会走向军国主义道路时都无一例外的提到日本在明治维新阶段,在虚心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另一方面在思想和教育领域有意无意鼓吹“忠君爱国”,“日本特殊”,宣扬日本肩负带领有色人种打破白人殖民天命等极端民族主义一套。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不但没有让日本收敛宣传带有强烈东西方对抗色彩的极端民族主义宣传,反而使得日本在各个领域的极端民族主义宣传变本加厉起来。


在日本极端民族主义宣传口径里,民国是野蛮的,是忘恩负义,一心做白人走狗的;英美列强则是不公正的,老是在日本与民国争端中站在民国一方,英美最终目的就是全方位打压日本……总之,一切都是外国的错,外国的阴谋,日本是忍辱负重,是含羞忍辱的,英美列强都是青面獠牙,一旦让英美征服日本,日本国民男的都会被虐待致死,女的会被侮辱之死。


这种极端民族主义一方面确实可以起到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而且越是宣传对抗为主的极端民族主义,副作用就越明显。


最后,极端民族主义就会绑架整个国家,让整个国家为一小撮人的野心陪葬。


东条英机这个甲级战犯,不知道骗了多少日本平民子女到战场做炮灰,可是他自己三个儿子没有一个在二战时应征入伍的。




奸猾的日本人并非不想投降,而是不愿放掉已经吃到嘴里的利益,更不愿意无条件的放下武器。

所以日本人在战争末期反倒表现出极为强硬的做派,他们打出了“一亿人玉碎”的标题,煽动、训练和武装了大量的平民,以鱼死网破的态度面对外敌。

不过,所谓的“一亿人玉碎”其实只是个喊法,是日本高层刻意制造出来的政治姿态。谁都知道依靠这些竹竿长矛、陶瓷的手雷、简化版的枪械和面黄肌瘦的平民是无法阻止虎狼一般的盟军的。

美军并不在意是不是多杀几个日本人,而且他们一直在尝试通过杀戮让日本人屈服。美国人实施的“李梅火攻”将凝固汽油弹不要钱样的砸在日本平民头上,包括东京在内的近百座城市几乎化为灰烬,连天皇宫也烧了。

这些火攻造成的损失和伤亡远远大大后来两颗原子弹,但是日本政府仍然维持着自己嘴硬的态度,面对盟军传来的波茨坦公告,刚上台的日本新首相铃木贯太郎的做派是“默杀”。

什么叫“默杀”呢?就是不理你。管你搞什么,我不表态不吭声不理会不发任何表情包。

铃木贯太郎在东京广播中声称:“《波茨坦公告》就是《开罗宣言》的翻版,没任何大的意义。日本政府不理睬这种东西,只能持‘默杀’的态度,帝国之出路唯有继续进行战争。”

就因为这种态度,日本人让急匆匆希望结束战争的美国人拿原子弹爆了。美国人不愿意再多死人,杜鲁门政府非常焦急的希望抵挡住苏联人的势力南下。毕竟在美苏双方的商讨中,整个日本北海道都被划分给苏军占领,而随着时局的变化,持有原子弹的美国人不愿意那样做了。

其实这就是美苏之间矛盾争端的开始,对于战后利益的划分美苏都有不同的看法,日本则正处于这种交锋的锋线上。察觉到一丝火药味的日本,很敏感的决定利用敌对阵营的这种矛盾,为自己的国家存续找到一线生机。

他们的做法很简单,通过“友好”的苏联进行做中间人,期望拖延战争的进程,并从美苏双方日渐扩大的嫌隙中找到机会。日本大使当时对苏联政府进行了相当密集的外交攻势,不断提出了各种“建议”和“表态”,希望苏联能从中“斡旋一二”。

但是斯大林政府表现的极为老辣,他们根本就没看上日本这盘肉,目光一直都盯在美国身上。对美国人怎样做,苏联人也一直在观察和猜测,以便在撕毁与日本的条约,遵循与美国的条约发兵时,能获得更大的现实利益。

所以日本人对苏联的种种表态,最后都落到了杜鲁门的办公桌上,日本人耍的那点小心机完全被美苏两个大国给联合着做了笼子。

可怜的日本人直到苏联发兵的当天晚上,还在企图得到苏联的“善心”,结果苏联人直到晚上8点才召见日本大使说明即将开战的情况,这份残酷的消息在11点以后才传回日本。0点时华西列夫斯基的大军根据斯大林命令发动了对日全面进攻,而孟子啊鼓里的关东军司令还在喝酒看歌舞剧。

美军在苏联发兵的当天上午投掷了第二颗原子弹,这颗名为“胖子”的原子弹由“博克之车”号B-29轰炸机领头编队飞行,他们在9点多钟抵达第一轰炸地小仓,但是浓厚的云层影响很大,于是他们飞到了长崎上空,盘旋了二十多分钟后,于10:58分丢下了核弹。

两颗核弹宣告了日本政府抵抗信心的崩溃,苏联的出卖、美国人的超级武器,让一切企图“有限度放下武器”的可能都化为乌有。日本人无法猜测美国人还有多少这样的“超级爆弹”,如果他们无休止的丢下去,全日本人都“玉碎”干净也没用,都得跪。

说来可笑,日本天皇其实最开始也是坚决不肯投降的死硬分子,他不认为日本人会失败到无条件投降的地步,日本人在战争无以为继的时候便已经做了准备,有大量的精锐部队和老兵被调换回国,撒出去抵抗的部队中反倒掺杂了相当多的新兵炮灰。日本人期望以血腥的交换比让各国登岛部队“知难而退”,以此让一切回到谈判桌上,让“投降”变成体面的“终战”。

而且日本天皇极不希望“国体”被丧失掉。什么是“国体”呢?说白了就是日本的天皇制度。这种把天皇列为神,超然于国民的制度在日本绵延了几千年,如果因为米英鬼畜的入侵而终止,那么不如让整个大和民族陪葬好了。

结果美国方面在最后的交流中,表述出“暂时不会动日本国体”的些微意思,日本天皇马上就在几个主和派遗臣的撺掇下表达了立即投降的意愿,前首相米内光政等人又迅速的获得上位。

其翻脸之快甚于翻书,令天皇之前依靠的主战派们猝不及防,最后死不甘心的阿南惟几还试图发动逼宫“劝”裕仁天皇回心转意。不过阿南惟几最终选择了做个忠君者,他没有与逼宫的军人站在一起,而是剖腹自尽。

死前阿南惟几说:“诸君一定要斩杀米内光政啊!”

这就是日本投降前的一些事儿,最后米内光政化身“亲美的和平人士”,成为日本政界的宠儿,在东京审判上为许多该死的战犯做了无耻的脱罪辩护。日本天皇也很聪明的巴结了东亚的“太上皇”麦克阿瑟,把麦老将军唬得一愣一愣,从而摆脱了自己的罪责。

至于天皇的投降诏书,说起来这东西也算是做好了准备的物事,它的正确名称叫《终战诏书》,日本人到最后也不承认自己是“投降”,字里行间遍布“这是天皇垂怜终生而大发善心结束了战争”的意思,没有投降,不提侵略。

更过分的是,这篇降表居然是用“鹤音”读的,这是一种日本皇室的专用语言,日本老百姓听得懵圈啊。

要我说啊,日本人硬是没吃到二战的亏,他们至今都没认为当年投降了呢,恶魔迟早还会回来的。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简单说来,日本坚决不投降,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

投降比不投降更可怕!

比如日本的盟友德国,即使到了柏林之战,也坚决不向苏军投降,因为积怨太深,投降苏联必然遭到惨烈的报复,所以他们想要等到美英盟军到来时向美英投降。

再者,对于战争双方而言,抵抗越是激烈,就越能给对方造成巨大伤亡,迫使其认识到对手的强大,从而作出对对手有利的政策。

反正日本是这么想的,只是不知道美国玩了个更狠的,那就是两颗原子弹!

所以说,日本不投降绝不仅仅是因为有底气,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就像美国断了日本的资源供应,日本就偷袭珍珠港一样,是一种两害取其轻的无奈选择。

但是我们知道日本确实在抵抗,既然抵抗肯定需要本钱,那么日本的本钱在哪里?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日本杀手锏仍在

从1945年1月开始,美国开始部署对日本的封锁和轰炸。

柯蒂斯·李梅少将在就任美军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后,采取了夜间低空投掷燃烧弹的新战术,史称“李梅火攻”,从3月到7月底,美军总共出动各种型号飞机33041架次,轰炸了98个日本大中城市,其中大城市城区被烧毁面积均在50%以上,东京、横滨为56%,名古屋为52%,大阪、神户为57%;中小城市中,福井达到96%,甲府为72%,日立为71%。在空袭中死亡约23万人,伤47.6万人,失踪2.4万人,有244万幢建筑物被毁,800万人无家可归。

美国的轰炸给日本的工业造成了极大影响。航空工业厂区被毁60%,炼油工业产量下降83%,飞机发动机产量下降75%,飞机机身产量下降60%,电子设备产量下降70%。可以说,李梅火攻造成的打击是巨大的,日本的战争潜力几乎被摧毁的差不多了。

但是,日本并没有因此屈服。虽然美国对日本的大中城市进行了狂轰滥炸,但是日本的军工生产模式基本都是在乡村的家庭小作坊生产零件,然后送到工厂组装,这导致美国虽然摧毁了日本的城市,但是并未完全摧毁日本的战争潜力。

此时的日本已经深受武士道精神洗脑,誓死为天皇而战。1945年之前,日本不仅从东北抽掉了超过40万关东军回防本土,甚至还组织了大量的“神风特攻队”,对靠近日本本土的美国军舰进行自杀式攻击,这些赴死的日本士兵无所畏惧,以造成美军更大伤亡为己任。

最可怕的是,在日本军部的动员下,日本决定实施一亿玉碎的本土决战计划。日本军部认为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必然对美国造成巨大伤亡,从而使美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比如答应日本有条件投降。

一亿玉碎计划虽然疯狂,但确实对盟军而言非常棘手,这也是日本誓死不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国际争端已开始

在美国逐渐接近日本本土时,日本想到的是请苏联调停。毕竟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双方承认了彼此在民国领土上的主权。

在德国投降前,二战胜利已经毫无悬念的时刻,苏联和美国的矛盾就开始逐渐凸显。其实早在1944年之前,美国在取得对日本的战场优势时,就已经显出想要主导战后太平洋局势的野心。

在罗斯福眼中,和美国关系亲密的国民政府更适合作为自己在太平洋战场的盟友,基于这样的考虑,美国和国民政府合作,在缅甸反攻日军,收复缅甸北部和云南西部,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尽快打败日军奠定了基础。

由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和日军的战争进行得异常艰难,因此美国希望同盟国在大陆上尽可能地拖住日军,并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特别是当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发现了大量关东军的标识,这意味着日军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大量抽调东北地区的关东军南下太平洋战场,这使得美军更加期盼国民政府能够在大陆上有所作为。

但是,随后在1944年4月到12月日军为打通从东北到东南亚的交通线而发动的豫湘桂会战中,国民政府再次遭遇巨大溃败。

在此次会战中,国民政府损兵50-6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沦陷。

此战暴露了国民政府后期深入骨髓的腐败,也让罗斯福大失所望。在看到国民政府如此朽木不可雕,罗斯福不得不将目光放在未来的对手苏联身上,最终在1945年2月和斯大林在雅尔塔举行磋商,确定了苏联在德国投降3个月后对日军作战的路线图。

很多人说罗斯福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对苏联做出了太多的让步,特别是在太平洋战场。不过出于减少美军伤亡的目的,美国的选择似乎无可指责。

不过随着罗斯福的去世和德国的投降,日本战败只是时间问题,苏联的作用似乎又没那么重要。

对于这一切,日本不可能不知道,因此日本寄希望于苏联居中调停,最次也是有条件投降。只不过日本不清楚,此时的日本已经不具备和苏联谈条件的资本了。而且美国和苏联也没有准备在日本投降前就撕破脸。

1945年7月,美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这更让时任总统杜鲁门信心满满。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此事件虽然被日本高层隐瞒,但是深深震惊了斯大林,随后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出兵东北,日本投降进入倒计时。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关东军   日本   罗斯福   美军   苏联   军部   太平洋   盟军   民族主义   日本人   天皇   原子弹   美国   日军   优势   战争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