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最快多长时间能背过?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最精典的骈文,千百年来无人超越。全文七百七十多字,无论是音律,对仗,辞藻,典故,把汉字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而且,有景有势于情于理。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目不暇接…

如果说要熟炼的背诵全文也是因人而异,对一个记忆力强的人可能用不了几天,有些人可能会时间长些。我是在中学时期关注的〈滕王阁序〉当时我记得每天抽时间阅读两遍,坚持了几个星期才能背诵全文,为了不失记忆一直到现在也不时阅读一遍。




《滕王阁序》是一篇经典古文,最快多长时间能背过。因人而异。短则1∽2天,长则1~2月,甚至更长时间。我今年62周岁,近来为了防止老年痴呆症,开始背诵古诗文,王勃的《滕王阁序》、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王维的《老将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及公开发表的毛主席词诗我都能背诵。

我觉得背诵古诗文的快慢取决于下列因素。第一,背诵人的的古诗文基础。古诗文基础越好的人,背诵得越快,反之,就慢。第二,记忆力。记忆力强,背诵的就快,反之,就慢。第三,年龄因素。年龄大了,记忆力减退,记得就慢,反之,就快。当然,年龄大了,理解力强了,理解记忆能快一点,能弥补记忆力减退的不足。第四,兴趣。兴趣是增强记忆的灵丹妙药。如果你对古诗文感兴趣,你就记得快,反之,就慢。第五,古诗文的优劣。好的古诗文,名篇,就好记,反之,则难以背诵。第六,信心。古诗文,特别是长篇古诗文,必须要有持续的信心,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持之以恒。

《滕王阁序》是一篇名篇骈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但里面的典古太多,需要理解背诵。这样就能背诵的快一点。




《滕王阁序》是高中的一篇文章,我记得我上高中时是要求全文背诵的。我现在还深刻的记得我背下来的情景:那是一个下午的体育课,同学们都去操场上活动了,只有几个人留在教室里谈天。清风佛面,天蓝云白。上午刚学完《滕王阁序》,我被这篇优美的骈文震惊了,竟然那么美!所以我当时就趴在走廊的窗户上朗读起来。

大概读了一节课的时间,我记得很清楚,因为同学们陆续回教室了,我就不好意思大声读了。通过这一节课,我就把滕王阁序背下来了。

神奇吗?不!不神奇。

我从会说话时就开始背诵古诗词。我记得我爸爸每天教我,然后抱我去太奶奶的房间给她背,背完了大家都夸我。这样就让我对背诵越来越喜欢,也越来越善于背诵。我六岁时上学,我的班主任老师发现我竟然能把语文课本背下来!她还得意洋洋的领着我到处去展示[捂脸]

因为这些关系,我一直喜欢学语文,喜爱古文,高考时我的语文得了116分(1991年,满分120)。只有作文扣了4分。

现在我带着我儿子背古文,他小学就把《滕王阁序》背下来啦!

我来告诉你们一些背诵的秘诀吧:

1、背诵和计算一样,多联系会提高能力;

2,五岁以前所有的孩子都有超强的记忆力,如果刻意培养,可以背下来大量的古文;我儿子五岁时背了《论语》完全无压力。

3,背诵古文时先把原文学习一遍,把字音,字义弄清楚再背,

4,长篇文章要分成小段背,先朗读,读到自己觉得差不多背下来了再背。

5,中学生背东西时要在头脑里想象画面,更加好背。

6,背下来的东西要复习,基本上第二天,第五天,第一个月,一年后,(差不多就行)复习几次,这个东西就不会忘了(仅限于高考前的孩子,年龄大了啥也背不下来)

7,再好的记忆力也会在老了以后失去它。比如我,现在50了,丢三落四是常态。

8,做手术的麻药对记忆力有损伤!!

祝愿看到的人都能理性客观的对待需要背诵的事情,不要被他们吓着了,背诵是个简单的事,一句话,读就行!反复读!!






记忆力因人而异,更因年龄而有差异,年老记忆力也会衰退。所以,快速记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相对而言的。有些人可能几个小时就背下来了,有人却要好几天。对于几天时间背熟的人来说,几个小时算快的。而对于像我这种个把月才背熟《滕王阁序》的人,看人家几天就背下来,那便要惊为神速!




我现在才开始背,预防老年痴呆。背了三天,才记住了前面三句,准备一直这么背下去,直到全文背熟。非常喜欢文中语句,虚无缥缈,气势磅礴,典故成语扑面而来。反正就是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春江花月夜   骈文   名篇   因人而异   古文   典故   记忆力   语文   年龄   最快   记忆   东西   古诗文   时间   喜欢   全文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