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只麻雀围攻一头大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们很难想象大象和麻雀也会有冲突,但这样的事情确实在非洲大草原上发生了。

2012年的时候,一位野生动物摄影师在肯尼亚东部拍摄野生动物,他的镜头对着一处快要干枯的水体,里面有三只非洲象正在开心地玩泥巴。

然而,没过多久一群麻雀突然对大象发起攻击,而且附近的麻雀也逐渐加入其中,数量越来越多,甚至把整个水坑周围和上空全部覆盖了。

三只大象见情况不妙,纷纷离开水坑,但是小鸟们似乎没有打算要放过大象,它们依然蜂拥而上攻击大象,直到三头大象落荒而逃才罢休。

这位摄影师之后在展示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声称当时鸟群的密度非常大,至少有20万只小鸟在攻击大象。

很明显,大象虽强,但是和20万只小鸟相比,它们也只能走为上了。

攻击非洲象的这种小鸟叫作红嘴奎利亚雀,因为它们有一副标志性的红嘴而得名,外观和体型都与我们熟悉的麻雀相似。

红嘴奎利亚雀,图源:Lip Kee

这种鸟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是非洲有名的“流氓鸟”,它们不仅会“欺负”大象,对人类也非常不友好。

我们可以一起认识一下它,以及它为何和大象产生了冲突!

麻雀攻击大象的原因

红嘴奎利亚雀与非洲象的冲突主要是因为水和食物。

非洲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有着明显的旱湿两季,当湿季来临的时候,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而旱季来临的时候,动物们就会为了一个小水坑拼得你死我活。

无论是亚洲象还是非洲象,它们都非常需要水,因为它们体型太大了,非洲象一天至少要喝掉100升的水才能维持身体正常工作。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事实,亚洲象只有雄性才会长出巨大的象牙,而非洲象是无论雌雄都会长出象牙,这可能就和非洲象要用象牙来凿水有一定关系。

大象在自己的栖息地里都是没有自然天敌的,在非洲的旱季,它们经常会把小水坑占为己有(估计很多时候水还是它们自己凿出来的),在水坑中长时间停留。

而红嘴奎利亚雀有着超快的新陈代谢,它们对水的需求也是相当巨大,一天至少要到水坑旁喝两次水。

大象喜欢在水坑中“泡澡”,而麻雀每天也要到水坑旁喝水,而且至少两次,冲突就这样发生了,不过非洲的动物因为水坑大打出手也没啥奇怪的

除了水之外,非洲象的食物也和这些小鸟有所重叠,只是目前还没有人观察到两者因为食物而大打出手的。

红嘴奎利亚雀有两种食物来源,它们的雏鸟出生后的前七天所有的食物都只能是昆虫这些蛋白质,而成虫基本只会吃植物的种子。

大象是典型的食草动物,它们会吃掉红嘴奎利亚雀采集种子的植物,所以也可能会存在一些冲突。

但总得来说还好,红嘴奎利亚雀喜欢吃的是长了种子的草,而大象这些食草动物更喜欢吃是刚萌发的新草。

图源:Bernard DUPONT

麻雀凭什么赶跑大象?

红嘴奎利亚雀是世界上种群数量最多的野生鸟类,在一个繁殖周期刚刚结束的时候,其数量可以达到惊人的15亿只。

这些鸟过着高度群居的生活,在一个典型的群体中,种群数量可以达到数百万之多,而且这样庞大的群体会一起出去觅食,一起筑巢,没人知道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前面提到那个摄影师说有20万只红嘴奎利亚雀在攻击三头大象,这可能都是保守估计了,这种鸟类会整个群体倾巢而出觅食,数以百万计都有可能。

在繁殖的季节,雄性红嘴奎利亚雀会早早地把窝搭建好,这些鸟窝要么搭建在树上,要么搭建在草地上。

图源:Bernard DUPONT

有意思的是,这些雄性会把窝都搭在一起,密度非常惊人,在一个上百万只小鸟的大群体中,鸟窝的密度可以达到每公顷30000万个,有时候一棵树上就能同时挂着6000个巢穴,它们好像一点都不担心其它雄性的竞争。

这种超大型的群居模式是它们能够驱赶大象的原因。

红嘴奎利亚雀的体重一般在15-26克之间,20多万只红嘴奎利亚雀的总重量其实和大象差不多了,这样一个群体一起飞过来,即便它不发起任何攻击,也已经足够讨厌了。

所以,虽然大象皮糙肉厚,很难被麻雀伤害到,但也只能落荒而逃了。

这就有点像一个人被20多万只苍蝇包围,苍蝇可能也没有想过要害到我们,但是我们也绝对不会想着要和苍蝇纠缠下去。

对于大象而言,红嘴奎利亚雀可能只是因为喝水问题偶尔发生冲突,可能都谈不上是攻击,但是对于人类而言,这种鸟真的有点惹不起。

红嘴奎利亚雀为何与人也有冲突?

你能想象数百万只小鸟共同觅食的情景吗?

如果你看过红嘴奎利亚雀相关视频,绝对会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壮观。

它们像水墨画一样在空中飞行,发现草地后就一起冲向草地,后面的鸟群吃完一片之后就飞向前飞行再落下,整个过程就像是草地变成了波涛汹涌的海面,小鸟就像是海浪一样一波接一波飞向前方。

红嘴奎利亚雀是非常高效且活跃的觅食者,它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吃,一只麻雀一天要吃掉15克左右的食物——几乎和它们的体重相当了。

由于食量惊人,同时种群数量庞大,所以红嘴奎利亚雀总是四处奔波。

在非繁殖周期中,红嘴奎利亚雀群体会追随食物四处迁徙,吃完一处就换另一处,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它们总是能找到近期降雨和草种丰富的地方。

而在繁殖周期内,它们会在海拔1000米以下,找一个食物相对充沛的地方短暂停留,但每天白天它们依然要飞行50到65公里觅食,然后在晚上返回巢穴。

据统计,在一个7周左右的繁殖周期内,一个500万只成鸟(幼鸟和这个数量相当)的红嘴奎利亚雀群总共要吃掉13 吨昆虫和 1000 吨种子。

关于红嘴奎利亚雀的觅食,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它们只在草原上觅食,会有意避开热带森林,因此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都是一年生草本的种子

这种食物来源就是它们和我们也有很大冲突的原因,因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基本也都是它们喜欢吃的。

最后:非洲农业最大的害虫之一

它们是目前非洲最严重的农业害虫,被称为“带羽毛的蝗虫”,但它们不像蝗虫那样只是周期性出现,而是无时无刻都存在。

为了对抗这种鸟,非洲老百姓也是绞尽脑汁,使用各种灭鸟手段,有人花钱让人专门在农田里敲锣打鼓,有人用网,用除鸟剂,甚至是炸药和汽油都用上了(因为它们高度密集,炸药、汽油这些还是好用的),也有一些地区鼓励老百姓抓着食用,开发各种烹饪技巧

据信,仅在南非每年就有1.8亿只红嘴奎利亚雀被人为杀死,最多的一个月甚至能打掉2100万只鸟。

但是,红嘴奎利亚雀的数量并没有因为人类的捕食而减少,而且是恰恰相反,其数量每年还都在增长。

主要是因为非洲现在大力发展农业,这相当于红嘴奎利亚雀的食物也增加了,另一方面它们也有着超强的繁殖能力,每年最多可以生产6窝,每窝能生产3只左右。

非洲人辛辛苦苦清除的数量还赶不上这种鸟自然死亡的数量,只能说效果甚微,不过他们也像非洲象一样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




2017年,非洲肯尼亚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麻雀袭象”事件,20多万只麻雀悍不畏死对3头大象进行群殴,它们不仅钻入大象的耳朵和鼻子,还疯狂攻击大象的眼睛,这种密密麻麻的攻击让大象纵千斤之力也无法施展,十分憋屈,只能狼狈逃窜,选择“好象不和鸟斗”。

疯狂的非洲麻雀

其实攻击大象的麻雀叫做红嘴奎利亚雀,它们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主要分布在非洲,目前族群数量大概有100亿只,它们的体型很娇小,体长在10-13厘米之间,体重还不到20克,还没有我们常见的家雀大。

红嘴奎利亚雀还是一种颜值很高的鸟类,尤其雄鸟,它们会在繁殖季来临的时候,把自己打扮得十分漂亮,以此来吸引雌鸟的注意。

此外,红嘴奎利亚雀的繁殖能力也很强,它们一年交配两次,一次可以产卵5颗,最不可思议的是,它们的幼鸟只需10天就能破壳而出,15天就可以展翅凤翔,一年后即可进行交配、繁殖,所以这种鸟的数量才会这么多。

值得一提的是,红嘴奎利亚雀还被非洲人称为“带羽毛的蝗虫”,因为它们是杂食动物,既吃昆虫,也吃粮食,也是著名的农林害鸟,尤其是它们成群结队的飞行时,跟闹蝗灾的景象有得一拼。

最令人惊讶的是,这种麻雀极具攻击性,还特别喜欢使用围殴的战术,因此战斗力非常强悍,有时候连陆地上战斗力最强的非洲象也敢主动攻击,可见红嘴奎利亚雀是多么的彪悍。

那么,红嘴奎利亚雀为什么要围攻非洲象呢?

非洲象是陆地上战斗力最强的动物,可以说在非洲它们就是无敌般的存在,就算是雄狮和鬣狗群也不敢随意招惹,而红嘴奎利亚雀在巨大的非洲象面前,便显得有些毫不起眼,特别弱小无助,那么它们为何还要对非洲象进行围攻呢?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非洲象侵犯了它们的领地

其实麻雀对非洲象发起进攻,并不是为了为吃大象肉,它们的体重还不及一个鸡蛋,而且对大象肉也没什么兴趣,之所以发动攻击,是因为非洲象侵犯了它们的领地,破坏了它们的家园。

众所周知,任何动物都有自己的专属领地,红嘴奎利亚雀也不例外,而且因为喜欢吃草籽和昆虫的缘故,让它们的领地包含了大量的草原和树木,又因为种群数量太多,使得它们的领地范围非常大。

因此,它们经常会和横行无忌的非洲象产生冲突,而且非洲象的性格又非常霸道,经常破坏草原和树木,这严重损害了红嘴奎利亚雀的利益,让它们感到了无比的愤怒,于是便向非洲象发动了进攻。

值得一提的是,非洲象虽然可以称霸草原,但它们面对数量庞大的麻雀也无计可施,毕竟要面对几十万只麻雀的轮番进攻,谁都扛不住,所以非洲象只能选择避其锋芒,远离此地。

2.非洲象夺去了它们的水源

自然界的动物之所以会相互厮杀,无非就是争夺生存物资,因为只有抢到生存物资它们才能活下去,而水源更是重中之重,毕竟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命都不能离开水。

而且非洲的气候十分干旱,尤其是在旱季的时候,水源会变得极其紧缺,因此很多动物都为了水源而互相战斗、厮杀,其中就包括红嘴奎利亚雀和非洲象。

要知道,非洲象都是成群生活的,而且每只大象一天就能喝掉90升的水,而且它们不但会挤压麻雀的用水份额,甚至还会干扰麻雀喝水,所以麻雀们为了生存,只能群起而攻之,拼上老命也要把大象赶走,只有这样它们才能更好地享受水源,延续生命。

其实不只是非洲象,就算是狮子、鬣狗,也会被红嘴奎利亚雀赶走,而这些凶残的动物,在面对密密麻麻的小鸟时也毫无办法,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3.为了掠夺非洲象的食物

俗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而红嘴奎利亚雀的食物主要以各种草籽、种子、昆虫为主,而非洲象作为纯粹的食草动物,在进食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连同草籽、种子一起吃进嘴里,时间一长,两者就会在食谱上产生激烈的冲突。

我们都知道,大象的食量非常惊人,一头成年的非洲象每天要吃掉300-400斤的食物,然而相比于红嘴奎利亚雀,大象还是不够看,据动物学家研究发现,一个普通的鸟群大概拥有200万只成员,以一只麻雀一周进食100克来计算,整个族群一周将吃掉200多吨食物,这是十分恐怖的数字。

这样的食量,在食物充足的季节还好说,一旦到了旱季,红嘴奎利亚雀的食物就很难保证了,所以为了生存,大量的麻雀就联合起来,试图将附近的大象赶走,于是两者物种之间的战斗就此爆发。

4.捕食非洲象身上的寄生虫

在野外,几乎每种动物身上都有寄生虫的存在,尤其是在生存条件恶劣的非洲大陆,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依靠寄生大型动物身上生活,而大象就是寄生虫最喜欢的载体。

作为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非洲象的移动速度并不是很快,这可以让很多寄生虫成功爬到它们的身上,而且非洲象的皮肤极其干燥,上面布满了细小的绒毛,而且非洲大陆气候炎热且干旱,极适合容易滋生细菌,这给了寄生虫很大的生存空间。

据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大象的体内最多能寄生14种寄生虫,其中以象虱的数量最多,它们依附在大象皮毛中,随大象远行千里,最重要的是,这些象虱还是红嘴奎利亚雀最喜欢的食物。

因为红嘴奎利亚雀不仅吃草籽,一些小虫子也是它们的最爱,而且它们较小的体型也能透过大象的绒毛,直接捕食象虱,所以它们便经常成群结队的飞到大象身边进行捕食,可以说在它们的啄食下,大象的身体只会寸草不生,有时候连皮毛都会被啄掉。

那么,红嘴奎利亚雀是如何打败非洲象的

麻雀击败大象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因为两者的体型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麻雀的体长才十几厘米,而大象一般都有4米,可以说随便甩一下鼻子就能砸死一大堆,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非洲的红嘴奎利亚雀就经常战胜大象,那么它们是怎么打败大象的呢?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1.依靠数量优势,一点一点蚕食非洲象的身体

在红嘴奎利亚雀的领地附近,经常会上演“雀象大战”事件,不过结果通常是大象被打的狼狈不堪、落荒而逃,可以说在这两个种族的战斗中,红嘴奎利亚雀才是成功者。

别看红嘴奎利亚雀看似很弱不禁风,但它们汇聚成数以万计的族群时,其战斗力也不容小觑,而且这种鸟类性格非常激进,一旦有大象被它们锁定,就会发起轮番的攻击,最重要的是,这种进攻的强度非常大。

我们可以类比一下,当我们被20万只苍蝇骚扰时是什么感觉,恐怕很少有人会选择与20万只苍蝇对抗,因此当面对数十万只红嘴奎利亚雀的攻击时,大象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逃走。

此外,与苍蝇不同的是,红嘴奎利亚雀还拥有一个小而尖的嘴,虽然很难对大象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在数量的累计下,大象根本承受不了。

2.攻击非洲象的眼睛、耳朵、鼻子

当我们睡觉时,即便只有一只蚊子也能把我们搞的心烦意乱,而大象面对的可是数十万只麻雀的不停攻击,而且它们攻击的还是大象的敏感部位,比如眼睛、耳朵、鼻子,可以想象大象的遭遇是多么的惨。

而且大象的眼睫毛很长,视力也很差,一旦眼睛被攻击,只能落荒而逃,此外鸟群的攻击还带了极强的轰鸣声,这种强烈的声响,足以震颤大象的耳膜,让大象无法反击,只能放弃。

除此之外,大象的皮肤也是一个攻击点,虽然它们的皮肤很厚,但是它们皮肤间的褶皱却很薄,体型小一点的大象,甚至连蚊虫叮咬都扛不住,更不说面对麻雀群的攻击了。

3.红嘴奎利亚雀可以凭借速度和体型,让非洲象无法反击

红嘴奎利亚雀的体型十分小巧,而且动作极其敏捷,使得它们可以随时在空中改变自己的飞行方向,而当大象面对这种进攻时,只能采取驱赶的战术,不会对红嘴奎利亚雀造成任何伤害。

除此之外,飞在半空中的红嘴奎利亚雀群,也不会因为拥挤而产生飞行上的失误,它们的动作井然有序,有很高的概率避开大象的锋芒。

可以说,在动物的世界,就算是个体的战斗能力再强,也抵不过群体,所以面对红嘴奎利亚雀群的攻击,大象只能拖着自己笨重的身子,努力逃离出去。

总之:

在非洲,经常会发生几十万只红嘴奎利亚雀围攻非洲象的事情,这是因为非洲象经常擅自闯入红嘴奎利亚雀的领地,而且还会争抢它们的水源和食物,因此红嘴奎利亚雀只能利用群体优势对非洲象进行围攻,并且屡战屡胜,多次凭借数量优势将非洲象击退。

那么,你对大象和麻雀的战斗有什么看法呢?




麻雀跟大象杠上了?从体型差距看,麻雀对大象就好比蚂蚁对人,人可以用一根手指轻松地碾死一只蚂蚁,同样的大象也可以一鼻子甩死几只麻雀,因此,从表面上看,麻雀攻击大象无疑是以卵击石。但是,在现实中,上万只“麻雀”攻击大象是真实发生的,那么,“麻雀”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呢?它们攻击大象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行为。

攻击大象的“麻雀”?

麻雀是一种杂食性的鸟类,而大象是一种食草动物,麻雀的植食性食物为植物的种子,而大象吃的就是单纯的草,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的食物链关系,所以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冲突点。而我们之所以会给“麻雀”打一个引号,就是因为它不是我们常见的麻雀,而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种雀形目的鸟类。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生活着一种鸟类,它们的体型比我们常见的麻雀还要小,成年后它们的平均体长只有10厘米左右(麻雀的体长在10-15厘米之间),它们就是红嘴奎利亚雀。

严格意义上说,麻雀是雀形目文鸟科雀属下所有鸟类的统称,现存的雀属下一共有27种不同的麻雀,所以,红嘴奎利亚雀并不是麻雀。

红嘴奎利亚雀虽然只有三个亚种,而且仅分布在非洲,但是它却是世界上种群数量最多的鸟类,据不完全统计,非洲大陆上一共栖息着约15亿只红嘴奎利亚雀。正是因为如此多的数量,加上它们喜欢吃植物的种子,虽然一只红嘴奎利亚雀由于体型的限制一天只能吃18克左右的植物种子,但是15亿的数量一天就能消耗掉270亿克的植物种子,这就相当于两千七百万公斤。而且它们属于高度群居的鸟类,通常一个鸟群就要上百万只鸟,而这一群鸟,一天就能消耗掉约50吨的种子(主要以草籽为主哈),所以,它们一旦锁定了庄稼,往往损失是巨大的。

当然,非洲人也没有坐以待毙,据统计,仅仅是在乍得共和国首都恩贾梅纳,当地人一年捕杀红嘴奎利亚鸟的数量就高达1000万只。但是,它们的种群数量太多,因此截止到目前,它们的种群数量依然趋于稳定,属于无危动物。

红嘴奎利亚雀为什么要攻击大象?

虽然红嘴奎利亚雀与大象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自从2013年,著名的旅行摄影师Antero Topp在非洲肯尼亚拍到了鸟群攻击非洲象开始,科学家们发现,成群的红嘴奎利亚雀不但会攻击大象,还会攻击其他的食草动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两点:

第一:水源之争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一年只有干湿两季,在湿季时,除了食肉动物捕杀食草动物这种常规现象外,动物们都埋头吃草,谁也不搭理谁。但是到了旱季就不同了,非洲草原象是一种一天都不能离开水的动物,到了旱季,它们会努力地寻找水源,并且在水源附近安家、嬉戏。但是,此时数量高达百万的红嘴奎利亚雀也需要水源,此时,体型庞大的大象会阻碍它们有序地进行饮水(来回交替,就像上图中那样),所以,鸟群才会对大象发动“攻击”。

第二食物之争

上面我们说过,红嘴奎利亚雀的主要食物是植物中的种子,而其中草籽占据了绝大部分,而大象吃各种植物,其中草的占比最大,在进食时,大象是把草和草籽都吃掉。这样,成群的红嘴奎利亚雀就看不下去了,它们此时就会攻击大象。

红嘴奎利亚雀攻击大象的结局?

雀形目下的吃植物种子的鸟类,它们的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短粗且强壮,这种喙有利于剥开植物种子的外壳。而作为一种小型鸟类,红嘴奎利亚雀的喙只有1-2厘米长。这种长度是无法对大象造成致命的伤害的,毕竟大象皮肤粗糙、坚硬,而且厚度平均在2.5厘米左右。

因此,只要大象闭上眼睛,上百万只红嘴奎利亚雀也无法对其造成致命伤害。不过,它们会不断地骚扰的大象,就像苍蝇一样,不咬人但膈应人,最终不堪忍受骚扰的大象,会暂时地离开水源,让给这些鸟类。等到它们吃完,大象悠闲地再回来就可以了。

总结

攻击大象的鸟确实有,它们是世界上种群数量最多且仅分布在非洲的红嘴奎利亚雀,虽然它们属于雀形目,但并非真正的麻雀。而它们攻击大象的目的也很简单,想要喝水或者是吃草籽,当然,拥有着短粗喙的红嘴奎利亚雀即使成群也不会杀死大象,它们只是用不断骚扰的方式,让大象不得不暂时离开而已。





大象是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也是豺狼虎豹都不敢招惹的对象,算是非洲草原上“太上皇”一般的存在。

这种动物按理说是没啥天敌的,顶多幼生期的危险多一点,但有着象群的保护其存活率还是蛮高的。

只是武力值再高的动物,面临数倍的敌人时,也只能打退堂鼓!毕竟有句话叫“双拳难敌四手”

所以一头大象被20万只麻雀围攻,结局只会是不战而逃!



更何况非洲的麻雀不是一般的鸟类,而是有着“带羽毛蝗虫”称号的红嘴奎利亚雀,这种鸟类的族群是以百万级起步的,甚至出现过亿级的鸟群。

有红嘴奎利亚雀出没的地方,说是寸草不生也不为过!

正常情况下,红嘴奎利亚雀与大象是没有敌对关系的,但领地意识是野生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一旦领地被入侵必定驱逐敌人。

在非洲大草原上就发生过红嘴奎利亚雀攻击大象的事件,且结局就是大象落荒而逃。



别看大象体型庞大,红嘴奎利亚雀却占着体型娇小的优势,不断地攻击大象耳朵、眼睛、鼻子等部位。

特别是大象的耳朵被红嘴奎利亚雀钻进去攻击,那种疼痛光是想想就发颤,要知道耳道内的神经密集,稍微重力一点都会感到不适,现在被啄肯定疼得厉害。

其次是眼睛与鼻子部位,虽然眼皮能保护眼球,但“蚁多咬死象”,红嘴奎利亚雀几百万只同时发起攻击,大象的皮肤就算是石头做的,也会如水滴石穿般被击碎。

而鼻子却是大象回击红嘴奎利亚雀的攻击,反被红嘴奎利亚雀钻空子的情况。

因为体重只有10克的红嘴奎利亚雀,钻进大象鼻子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面对遮天蔽日般的红嘴奎利亚雀围攻,大象就算再牛掰也无济于事,不认怂必定是受伤,甚至死亡也不是没可能的。



【结束语】非洲的红嘴奎利亚雀是公共敌人,在灭除它们的高峰时期,一天捕杀2万只都是小意思。

这种鸟类繁殖力极高,一次生4-6枚鸟蛋,平均10天就能孵化出来,一年后即可繁殖,厉害不!

我是宠物达人【汪小弟】,虽然小弟养宠经验不算短,但必有疏漏之处,希望大家能多多交流,一起更好地分享养宠的经验哦!




大象身上有寄生虫,麻雀组团帮助大象清理身上的寄生虫。接下来就是麻雀完成工作吃饱飞走,大象还是那只大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麻雀   大象   草籽   鸟群   水坑   种群   非洲   寄生虫   鸟类   水源   领地   体型   食物   数量   动物   发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