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主演的《梦华录》爆火,能否说明她更适合拍剧而不是电影?

当年刘亦菲在四大剧爆红后直接试水电影圈,却并没有像电视那样出圈的电影角色,应该说是她和电影的契合度时机未到。


同样是扮丑扮脏,大家对梦华录里的刘亦菲赞不绝口,却对花木兰的黑娃造型褒贬不一。现在,只要提起花木兰,虽然大家脑海都是刘亦菲的花木兰扮相,但因为不合国内胃口的剧本和水土不服的服化道,还有国内对家资本一直防爆,甚至让刘亦菲的花木兰一直被嘲至今。但嘲归嘲,可明眼人都看得出花木兰对刘亦菲的内核提升了很多。

从此她个人对作品的外在名誉心态更平和,只追求表演时的投入感。对剧本人物的理解和情感层次表现,演技越发成熟。

现在明显比前几部花瓶角色的电影里表现都要好太多。很多路人看梦华录说刘亦菲的演技明显进步了,而关注过的人都知道真正演技进步在花木兰时就已经很明显了。

而其实,一部好的作品是剧本、演员、导演、服化道等多方合作共赢。但世人更多喜欢标签化和表象化,爆不爆的就全算主演头上,我们是否也要改变这种思路?

毕竟我们更多的是讨论电影和电视剧本身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思考。

比如梦华录,本身剧本和导演都是借旧瓶装新酒。她旨在通过演员们演绎的宋朝小人物市井烟火气,向大家科普和向世界宣扬中国宋朝的点茶文化、娱乐文化。

好的演员能让作品更生动、更能发现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美感。比如,梦华录的服化道、借斗茶用了差不多一集宣传中国的点茶、刘亦菲个人独特的气质美学,在导演临时加的月下独舞以及后面古色古香的舞剑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刘亦菲更是让大家欣赏到了三十多岁的女性不用刻意扮嫩,却有自身散发出来的整体和谐端庄大气美和自信松弛感……

导演看似信手拈来的创作灵感其实都别具用心,演员自身的演员素养这个时候对作品和角色的点睛加成,也能让剧本人物瞬间立体而生动……她们这个时候就是高度融合成了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花木兰   木兰   电影   豆瓣   演技   中国   路人   剧本   长相   导演   演员   角色   适合   评价   更多   作品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