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内有五分之一阿拉伯人,他们为什么可以和犹太人和睦相处?

可能在有些人的印象中以色列是一个犹太人国家,但其实“犹太人”与“以色列人”这两个概念之间并不能划等号:“犹太人”是一个民族概念,“以色列人”是一个国籍概念。一位俄罗斯公民不一定是俄罗斯族,一位英国公民不一定是英格兰人,一位印度公民不一定是印度斯坦族,一位伊朗公民不一定是波斯人,同样一位以色列公民也未必就一定是犹太人。事实上当今世界几乎已很难再找到绝对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

中国有56个官方认定的民族,俄罗斯联邦有194个民族,印度有100多个民族,美国作为移民国家更是有几乎来自全世界的各种族裔,即使是号称民族结构相对单一的日本也存在阿伊努族、琉球族等少数民族。犹太人是以色列的主体民族不假,但以色列同样也有少数民族。截至2022年9月以色列人口约为959万。这其中犹太人占75%左右、阿拉伯人占20%左右、其他民族占5%左右。

众所周知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是当今国际社会一大冲突热点,可以色列国内却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人口是阿拉伯人,那么这些阿拉伯人与犹太人是如何相处的呢?这里首先需要解释一下“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人”和“生活在以色列控制区的阿拉伯人”是两个容易被混淆的不同概念。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在迦南如今的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古代以色列国家,但自从这个国家被罗马帝国吞并以来犹太人在世界各地辗转迁徙长达两千余年。

直到1948年5月14日和15日的午夜之交已流亡两千余年的犹太人才在古代犹太人国家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在犹太人辗转迁徙的两千余年间巴勒斯坦地区早已成为阿拉伯人的家园。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当时由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地区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人的以色列国和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犹太人分得55%左右的土地,阿拉伯人分得45%左右的土地。

现代以色列国家诞生后其境内约4/5的阿拉伯人选择离开,然而仍有1/5左右的阿拉伯人选择留下。因此以色列这个由犹太人建立的国家从一开始其实就生活着一定数量的阿拉伯人。以色列建国后不断蚕食当初按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分给巴勒斯坦的领土。在经过以色列多年的蚕食之后目前巴勒斯坦实际控制面积只有3220平方公里。这连当初联合国分治方案中划分给巴勒斯坦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这样一来以色列的法定国土面积与实际控制面积就出现了差异。除了当成联合国划分给以色列的法定国土之外还有大量巴勒斯坦领土实际处于以色列的控制下。生活在这些地区的阿拉伯人在本质上是巴勒斯坦人,所以这些人只能算是生活在以色列占领区的阿拉伯人。只有当初巴以分治时一开始就留在以色列境内取得了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以色列公民。如今以色列五分之一左右的阿拉伯公民就是这些人的后代。

由此可见拥有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公民和生活在以色列占领区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是两个不同的人群。我们现在要说的是以色列本国的阿拉伯公民如何与犹太人相处,至于生活在以色列占领区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怎样生活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以色列本国的阿拉伯人主要属于伊斯兰教德鲁兹派。伊斯兰教内部一直就存在激烈的教派冲突:逊尼派和什叶派已争斗了上千年,而德鲁兹派作为中东地区一个不甚起眼的小教派一直是备受挤压的。

德鲁兹派在信仰逊尼派和什叶派的阿拉伯同胞眼中并不见得就比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人好多少。历史上犹太人曾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中备受歧视、迫害乃至屠杀,而被其阿拉伯人视为另类的德鲁兹人同样也好不到哪儿去。也许是因为同样的遭遇让犹太人和德鲁兹人彼此惺惺相惜:在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的早期德鲁兹人没像其他阿拉伯人那样加以抵制,反而还为犹太人提供了很多帮助。

以色列建国后并没因为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迁怒于德鲁兹人。以前被其他伊斯兰教派排斥的德鲁兹人反而是在以色列建国后才享受到了正常的公民待遇:德鲁兹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享有与犹太人平等的投票权。德鲁兹人成立了自己的政党。在以色列议会中德鲁兹人的政党占有相应的席位。除了摩萨德等特殊部门之外以色列政府绝大多数职位都对德鲁兹人开放。以色列对德鲁兹人的语言、宗教、文化同样予以尊重。

以色列把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并列为官方语言。现代以色列国家成立时只有一所阿拉伯高中,但可如今的以色列已有数百所阿拉伯学校。这些语言按阿拉伯人的风俗习惯用阿语教学。这就让德鲁兹人感受到了以色列这个国家对他们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保护。以色列建立了20个就业中心帮助包括德鲁兹人在内的少数民族提供帮助。这些中心帮助13600名以色列少数民族成员找到了工作并为24000多人提供了援助。

2016年以色列通过了40亿美元的少数族群发展计划。这一计划旨在重点解决少数族群的住房问题。以色列的阿拉伯公民在政治权力、民族文化、经济福利等方方面面都享受几乎与犹太人一样的待遇。德鲁兹派是一个相对世俗化的教派:他们虽也信奉伊斯兰教,但却没其他教派那样狂热的宗教情结。世俗化的德鲁兹人在宗教和政治上并没有什么激进的要求,而是更在意世俗化的现实利益。

以色列犹太人和阿拉伯公民之间唯一的法律区别是阿拉伯人不需要服兵役。虽说德鲁兹人虽说相对世俗化,但他们毕竟还是穆斯林。实际上以色列籍的阿拉伯人一直都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他们作为阿拉伯族裔希望巴勒斯坦能独立建国;另一方面以色列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能保护他们过上自己所向往的生活。以色列富裕安定的生活与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等地的动荡不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德鲁兹人对以色列国家的认同归属感还是比较强的,但即使如此以色列还是不放心让他们拿起枪杆子去和其他阿拉伯人作战。德鲁兹人自己也索性乐得在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冲突中保持中立。可这也造成了以色列阿拉伯公民与犹太公民在一些社会福利方面的差异。以色列主观上倒是没把阿拉伯公民区别对待,但阿拉伯公民不需要服兵役客观上造成了这种差异,因为以色列的退伍军人可以享受很多非退伍军人无法享受的福利待遇。

德鲁兹人在以色列这个几乎全民皆兵的国家却没服兵役的强制性义务,所以犹太裔退伍军人所享受的一些待遇自然也就与德鲁兹人无缘。随着以色列日渐强大使德鲁兹人对以色列国家的认同日益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德鲁兹人开始主动要求参军入伍。1956年以色列与埃及发生军备竞赛。当时以色列所面临的问题是:他们不缺装备、不缺经费,但就是缺少兵源。这时德鲁兹人主动向国会提出全民义务兵制度应当适用于德鲁兹青年。

现在的以色列无论犹太人还是德鲁兹人只要年满18岁都需要服现役,但以色列的其他少数民族并没被这样强制要求。除了德鲁兹人之外以色列国内也有少部分其他阿拉伯派系。这些人也有一部分出于个人行为志愿参军,但他们并没必须服兵役的法律义务。以色列籍阿拉伯人参军主要的还是出于物质上的考量。以色列的退伍军人可以申请无息贷款、宅基地乃至进入军政界走上领导岗位。

以色列虽是犹太人主导的国家,但对国内少数族裔还是足够尊重的。可这种状况如今似乎正在发生变化:2018年以色列试图通过修正国家基本法的方式把自己定义为犹太人的国家。这条法案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裔居民强烈反对。以色列的德鲁兹派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一样承担着强制服兵役等义务,然而到头来却在法律上被定义为二等公民。一些在以色列军队中服役的德鲁兹人甚至以辞职对此表达抗议。




以色列800多万公民中约有21%是阿拉伯人,以色列的阿拉伯人之所以能够和犹太人和平共处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以色列阿拉伯人几乎拥有与犹太人一样的各种权利。

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拥有平等的投票权,包括妇女在内。阿拉伯人目前在议会中占有十个席位。以色列阿拉伯人也担任过各种政府职位。

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一样,是以色列的官方语言。在以色列成立时,只有一所阿拉伯高中,但在今天,数百所阿拉伯学校,大多数阿拉伯人都在上学。

以色列犹太人和阿拉伯公民之间唯一的法律区别是阿拉伯人不需要服兵役,这是为了让阿拉伯公民不必为他们的弟兄们拿起武器。然而,许多阿拉伯人自愿参加军事任务。

以色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一些经济和社会差距是由于后者不在军队服役,退伍军人有资格获得许多非退伍军人无法获得的福利和工作。而且,军队有助于社会化进程。另一方面,在以色列军队入伍期间,阿拉伯人确实有获得一些工作的优势。此外,建筑和货运等行业也开始受到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支配。

以色列阿拉伯人也面临着自己在犹太国家的巴勒斯坦人的冲突。他们认同巴勒斯坦人民并反对以色列认定为犹太国家,但他们认为未来与以色列有关。他们将希伯来语作为第二语言,将以色列文化作为他们生活中的一层。与此同时,他们努力实现更高程度的国民生活参与,更好地融入经济,为自己的城镇和村庄带来更多利益。

在以色列周围建立了20个就业中心,以帮助阿拉伯人,德鲁兹人和切尔克斯族少数民族找到工作并获得援助。根据以色列经济部2015年的统计数据,8,000名阿拉伯,德鲁兹和切尔克斯的新参与者向这些就业中心寻求帮助或援助。这些中心总共帮助了13,600名以色列少数民族成员找到了工作,并为24,000多人提供了援助。自2012年成立以来进入就业中心的候选人中,约有68%找到了工作。




全世界都知道,以色列是一个属于犹太人的国家。可是这个国家里有五分之一的阿拉伯人,你知道吗?

以色列拥有将近800多万人口,这里面阿拉伯人就有170多万,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还多。由于阿拉伯人是多妻制度,因此出生率很高,他们占总人口的比例还会上升。

这些生活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拥有以色列国籍,享有和犹太人一样的公民权利。而且,以色列议会中也有阿拉伯裔的议员,他们也依法参与国家管理。

这些阿拉伯人跟犹太人不说和睦相处,但至少是相安无事的。 您一定会觉得奇怪,这两个民族不是死敌吗?为什么还能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呢?

其中原因有以下几个:

首先,在以色列生活的阿拉伯人,他们是穆斯林教派中的少数派。

这180多万阿拉伯人中,有100多万是伊斯兰教德鲁兹教派的,这德鲁兹派是穆斯林中的一个分支,他们信仰的教义不同,被伊斯兰几个大的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所不容。

伊斯兰教派纷争由来已久,甚至一言不合就开打。不同教派的穆斯林互相之间视做仇敌。作为少数派的德鲁兹派阿拉伯人,既然在教派争斗中占不到便宜,建国后以色列人又不为难他们,这里又是他们祖辈居住的家园,所以就乐得个清净,世世代代在这里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他们并没有把自己当外人,也像犹太人一样爱以色列。 这些阿拉伯人爱国吗?他们的国家认可程度也很高,因为以色列军队里每年都有阿拉伯人参军。 当然,国家认同之所以能够形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色列国内安定、富裕环境。

巴勒斯坦地区什么状态,你看看每天的国际新闻就知道了。一说起巴勒斯坦,首先想到的就是动荡不安,中东火药桶。相比之下,以色列国内要安全得多。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让他们走也不会走。

以色列国家富裕也是他们能在这里生活的重要原因。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富有的国家,把沙特、阿联酋这些土豪国家还要甩下一节,人均国民总产值4万多美元,和巴勒斯坦比是天上人间。

虽然这里的阿拉伯人跟犹太人的生活水平相比之下差一些,但仅仅是能享受的福利待遇也非常有吸引力了。

所以,当时任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内阁打算以土地去换和平,把部分土地归还巴勒斯坦时,申请加入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人却突然多了起来。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色列民族和睦相处是历届政府的基本国策。因为犹太民族曾经尝尽了被歧视被迫害的苦,不能再把自己当年承受的一切再强加给其他民族。以色列宪法明文规定:以色列公民,无论宗教、国籍或祖籍,都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
当然,这只是一个现代国家最起码的义务,而不是什么恩赐。阿拉伯人世代居住的地方,他们有权在这里生活,天经地义。 话说回来,虽然阿拉伯人在以色列安居乐业,可他们也祈祷巴勒斯坦和平。如果有一天巴勒斯坦建国了,结束了战乱和动荡,也还是有不少阿拉伯人回到祖国的。




以色列公民不全是犹太人,阿拉伯人也不全是穆斯林。以色列的社会同样是多元化的,阿拉伯人也有自己的政党和议员,目前在以色列议会中占有十个席位,以色列阿拉伯人也能担任各种政府职位(当然,摩萨德等敏感部门除外)。而且,就算是犹太人或者阿拉伯穆斯林,大部分也都是比较世俗的老百姓,没有特别极端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情绪。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长翅膀的猪》。

写的就是以色列占领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一个穆斯林渔夫贾法尔意外得到一只黑猪,高兴坏了(犹太人和穆斯林都不吃猪肉,所以猪在此地区是极度罕见的珍品),想高价卖掉,发了一笔横财,结果被以色列的俄罗斯移民伊莲娜要求要用这头猪做种猪下崽(俄罗斯移民的犹太人竟然想办养猪场)。

在剧中,贾法尔的妻子虽然对驻扎在窗外的以色列士兵挺反感,但是不妨碍他们一起看肥皂剧。当贾法尔得知自己被恐怖分子选中要当自杀人弹,第一反应也是“逃跑”。最后带着同样被恐怖分子盯上的伊莲娜和一个孤儿,两个民族,四个人一头猪,漂流出海,逃亡成功。

这部电影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广受好评,毕竟,大多数的以色列或者巴勒斯坦人都是主要考虑“穿衣吃饭”的普通人。尤其是普通穆斯林,并不是咱们想象中的,一听到“圣战”就如同打了鸡血一样,不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疯子。

所以,咱们回到话题上,从近现代看,以色列本来就是占的阿拉伯人的土地,所以驱逐不干净的,被同化了成顺民的阿拉伯人大概占了四分之的人口。这些阿拉伯人大多保持着伊斯兰信仰,少部分是天主教徒(耶路撒冷是三教圣地,所以天主教也很有市场)。此外,留在以色列的穆斯林多是从什叶派分化出来的德鲁兹派,跟周边巴勒斯坦地区的逊尼派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谈的上有祖宗八代的仇恨。

历史上,德鲁兹派备受周边其他派系穆斯林的欺凌杀戮,非常凄惨。倒是以色列建国后,德鲁兹派才享受到了公民待遇。加上德鲁兹派非常世俗,没有狂热的宗教情结,也总被穆斯林世界定义为——需要打压甚至消灭的“异教徒”。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犹太人与德鲁兹人都因宗教问题,在历史上饱受压迫,相同的经历和“有民无国”的凄凉让他们对主流阿拉伯林世界有了同仇敌忾的感觉。加之,在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的早期,德鲁兹人也曾给过他们很多帮助,算是大恩人。

虽然,世俗化的德鲁兹人在宗教和政治上并没有什么激进的要求,但毕竟还是穆斯林,所以在阿以冲突的前期,德鲁兹人一直默默的保持中立。

随着以色列越做越大,加上以色列的国家认同教育和诸多的优惠政策,很多德鲁兹年轻人开始加入以军,随后又成立了德鲁兹营,战斗力还是可以的,在许多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

源头可以追溯到1956年,以色列与埃及陷入军备竞赛,双方剑拔弩张,以色列面临着“战败即亡国”的危险。此时,以色列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们不缺装备,更不缺经费(财阀+全球犹太人募捐),唯独缺少兵源。

德鲁兹人这时简直是雪中送炭,主动向国会递交申请,要求全民义务兵制度适用于德鲁兹青年。这一请求正是以色列求之不得的。之后的数次中东战争表明,德鲁兹人的国家忠诚度极高,战斗力强悍,至此,德鲁兹人通过主动服兵役,顺利融入了以色列。

在以色列,德鲁兹人和犹太人享有同等的军事权力和义务。

下图,2013年,德鲁兹人军官加桑·埃利安被任命为以色列最精锐的王牌军—戈兰旅旅长(以色列前总理沙龙曾任该旅旅长,这个职位,可以说是通向权力的捷径)

以色列政府的德鲁兹高官。

也就是说,以色列德鲁兹人和犹太人一样,有义务按照以色列的兵役法服兵役。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义务”。要知道,这其实也是一种权力,一种基于信任而产生的权力。而且还是以后升学、就业、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通行证。

以色列是彻底的全民义务兵役制,法律规定,无论男女,年满18岁都需要服现役,服完现役后需服预备役男三年,女两年。但这个只是对于犹太人和德鲁兹人而言的,不包括其他阿拉伯穆斯林或者阿拉伯天主教徒。不过,除了德鲁兹人以外,以色列军中还有少部分阿拉伯人志愿军。因为是个人行为,他们参军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最主要的还是“物质”上的考量。

阿拉伯人参军就意味着他们接受这个国家,所以,以色列特别注重对阿拉伯适龄青年的国家认同感教育和物质刺激。而且犹太人和穆斯林的生活习惯相近,吃饭做一锅就行,不像咱们,还得单独搞个“回民小灶”。

退役的阿拉伯军人可以申请无息贷款、宅基地甚至进入军政界走上领导岗位。阿拉伯青年常这样说:国家利用我3年,而我却可以利用国家一辈子。毕竟,宗教信仰还是代替不了穿衣吃饭,物质诱惑最管用。

这里多说一句,虽然法律规定以色列的犹太公民无论男女都要依法服兵役,但犹太教中极端正统派哈拉迪姆却享有“豁免权”。他们的特征是男的穿黑衣戴黑帽,大胡子,鬓角达拉两缕头发;女的包头巾,穿长裙,不能露胳膊露腿。男尊女卑,女的就是生育工具,男的是循环“唱经”播放器。他们终日研读圣经旧约,摇头晃脑的唱经祷告,只从事人口生产,拒绝任何物质生产,全靠国家补贴为生。正统犹太教家庭出生率极高,是普通以色列人的三到四倍,每家都会生10个左右的小孩,有的甚至到了20个。尽管目前正统犹太教众只有约70万,占以色列人口的10%,但在学龄儿童中,已占到21%。预计20年后,正统犹太人口将占到以色列全部人口的20%左右。

这些未来的犹太壮丁的人生规划就是——成年后白天唱经,晚上育种,不用服兵役,没有任何物质产出,自己的一大家子人全靠以色列纳税人的钱做津贴过日子;反倒是德鲁兹人和其他阿拉伯人在保家卫国.........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根据以色列中央统计局报告,截至2013年底,包括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犹太居民在内的以色列人口为813.2万(世行2016年报854万),其中犹太人占75.2%,计610.2万,阿拉伯人168.2万占20.6%,另有德鲁兹人、贝都因人和切尔克斯人等约占4.2%。

希伯来语为国语,与阿拉伯语同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宗教信仰主要有犹太教(70%以上)、伊斯兰教(20%以内)和基督教(不足5%)。

1947年(以色列1948年5月独立)英国托管政府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巴勒斯坦地区,居民中有120万阿拉伯人,65万犹太人以及15万“其他民族”成员。

当今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在“二等公民”的认识中摇摆——

阿裔主要居住在北部拿撒勒、海法等城市以及南部边远农村,他们持有以色列的身份证和护照,在政治和法律上享有同犹太人基本相同的权利、义务,拥有国民保险,可以参政、免签进入欧洲等国家。法律规定:以色列的阿拉伯籍公民(包括贝都因人)和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公民经申请并审查批准可免服兵役,在入学、就业、升迁等受到一些隐形限制,而犹太人必须服兵役。

当下,年轻一代阿裔对以色列的认同在增加,和经历过战争一代相比,他们思想活跃,在各大高等学府,阿裔和犹太学生一起听课、做实验,用希伯来语交谈,几乎没有分别。而在商场、超市等公众场合,阿裔也不愿意说阿拉伯语,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

而生活在东耶路撒冷的大约30万阿拉伯人不是以色列公民,他们自认巴勒斯坦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以色列   阿拉伯人   犹太人   犹太教   希伯来   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   巴勒斯坦   穆斯林   犹太   阿拉伯   教派   和睦相处   公民   民族   国家   国内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