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后,你想埋在哪?

人生大事,无非生死。

你若出身农家寒门,落草坠于土坑草灰,村里接生太姥,迎接你来到世界,一把裁布剪刀,断开母子脐带。左手提起双脚,右手轻拍脊背,门内一阵啼哭,门外一声叹息。不见霞光万丈,没有霹雳闪电,只是又添了一个前世的讨债鬼,不知道如何才能养大他。

泥里来水里去如同小猫小狗,烟火尘土中你已长大成人。或许是一辈子在田里吃苦受累;或许是一个偶然跃出农门;或许默默无闻了却此生;或许一生中也曾经昙花一现。生命的历程多么短暂,一瞬间走向人生下半场。

有人生的平凡,死的荣光,那是儿女们在展现自己的成功;有的人活得光鲜,死得窝囊,那是后半生经历坎坷,失落失意陪他凄凉。嗨,莫高兴,莫悲伤,都是黄泉预约客,奈何桥上是故交,喝了孟婆迷魂汤,此生贫富都一样。

不要把尸体放的时间太长,腐败的气息谁都一样。开了死亡证明书赶快火化,丧葬费是你对儿女的最后贡献。其实这个世界上,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不要选择风水宝地,幻想百代流芳。不要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要大操大办大肆张扬。活得健康,死得迅速,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

至于骨灰怎样处理,我曾留下遗嘱,把它撒入黄河,或为鱼食,或为殖土,或许有幸被裹挟着通江达海,我站在浪花上放声大笑!




上个月我回老家的时候,刚隔离结束到我哥家坐坐,毕竟好久不见了。不一会有人敲大门,我嫂子去打开大门一看原来是村里的张明强。我嫂子邀请他进屋说话时被他拒绝了。他张口就问我哥在不在,这时我哥走出去再问他有什么事并再次邀请他进屋谈,明强给我哥发了一支烟,顺便从随身带着的黑塑料袋里拿出一条烟和一块白布。一看到这我哥立马明白了肯定有人去世了,这是我们那里的规矩,谁家有老人去世需要人抬棺下葬帮忙时,都会托人送一条烟和一块白布。我哥便问谁去世了,什么时候出殡等等,明强一一做了回答便离开了。

我哥把白布塞大门旁的缝隙里后拿着烟进了屋子。我哥一进屋便说明强他叔去世了,要帮忙抬棺材。现在抬棺材简单,只要把抬到车架子了,上面扣上罩子推着走就行了,比咱爸那会靠肩膀省事多了。抬到坟地下葬和封土也全靠挖掘机,人就不用出什么力。

这时我问了一句他家坟在哪,我哥说不知道,但是活着营房前,死了营房后肯定是不会变的。部队的营房在我们村最北边,我们生活都在营房的前边,但是死了以后坟头都在营房的后面。几十年就没变过。

我嫂子说现在营房后面到处是坟头,死人和活人抢地,根本没法种地。很多在外谋生的人去世后也回埋老家了,美其名曰落叶归根,实际上是子女不想花高价钱买墓地。要知道村里地个坟头才一万多点。

人固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逃脱。其实人死之后埋在哪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我个人感觉,火化后一把灰让它随风飘去远方、随水流向海里或在山上挖个坟倒进骨灰埋掉不留痕迹都行,真没必要和后代子孙抢有限的资源。你觉得呢?




这个话题咋听起来很沉重,但确实也很现实,人终究要死的吗。关于“百年之后,你想埋在哪?”说句实话,有些问题还真的不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过去,人死了,允许土葬,现在人死了,实行火葬。等到我百年之后,究竟实行什么样的安置方式,我就一概不得而知了。此时此刻,耳边想起了林黛玉葬花时的一首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到那个时候,女儿究竟要把我安在哪里?那就悉听尊便吧!

我们老两口今年都66岁啦,膝下就一个独生女儿,茶余饭后也聊到百年之后的事情,每当聊到这个话题,女儿都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你们是闲着没事,没话说了吧……”

我和老伴都是这么想的:等我们俩百年之后,一切从简,火化以后,就把我们的骨灰撒向大海。这样一来,一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二也不会占用土地。女儿如果有孝心呐,在每年的清明节到来时,就在我们俩的遗像前,摆放一束鲜花、几个贡果,祭奠一下就可以了,别无他求。




哪里的黄土不埋人,随便埋。无论身前贫穷与富贵,最终结果都是尘归尘、土归土,殊途同归。




我是农民我有家,

埋与不埋没有啥。

活着耕地一生苦,

死后烧灰肥庄稼。

活时暂有一口气,

年迈自然头低下。

百年人生一场梦,

撒在地里好处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百年之后   霞光   草灰   大操大办   坟头   营房   白布   棺材   骨灰   嫂子   村里   这个话题   大门   女儿   人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