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人十几年没把我当一家人,现老了想起我来,我应不应该伺候他们?

回答这个问题,有道是:“君子不念旧恶,以德报怨;而小人忘恩背义,至以怨报德。”想起佛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释迦牟尼佛拯救世间万物。一只蝎子掉进枯井里,出不来。释迦牟尼佛把手伸进去,要救那只蝎子。但每次都被蝎子咬一口。。。有弟子问释迦牟尼佛:“既然它不领情, 您为何还要救它?”释迦牟尼佛回答:“我救它,是我的本性,它不领情,是它的本性。”。。

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就是这样。我不信佛,只是举个例子,说明一些道理。“婆婆家人十几年没有把自己当成一家人”,这是婆婆家人的本性。他们现在老了,让自己去伺候他们。自己伺候他们,又是自己的的本性。各做各的事儿,各活各的人。各行各的好,各积各的德。。。。是应该去伺候他们的。为什么这样说?

第一:婆婆家人十几年把自己不当一家人,就说明婆婆家人对自己不好。他们对自己不好,自己反而对他们好,伺候照顾他们。。以德报怨。更能显示出自己宽广胸怀,高尚品德,善良心灵,无私奉献,美好人格。

第二:俗话说:行得好,得得好。伺候老人,积善成德。百善孝为先。把老人伺候好,尤其是把不喜欢自己的老人,伺候好,照顾好,呵护好。那是天下第一给自己积德行好。还有一个“反穿衣服,倒踏鞋。”的典故:说一男子寻佛,几十年,历尽艰辛无果。后来有高人指点:让他回家,遇到“反穿衣服,倒踏鞋的人”就是真佛。男子半夜回家敲门,母亲听说儿子回来了,急忙起床,慌乱中把衣服反披在身上,把鞋子倒踏上,给儿子开门。。。男子恍然大悟,原来佛就是自己的母亲。所以说,家里老人就是佛。伺候老人,是给自己积德积福。

第三:尊老爱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江后浪推前浪,代代都有传承人。“一辈鸡,一辈鸣。辈辈鸡叫小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前辈人以德报怨 ,伺候老人,对老人好。给孩子做出了榜样。当自己老了,自己的孩子,照样会用心伺候自己。给孩子做出榜样,给自己积善成德。婆婆家人对不起自己,但自己能对得起婆婆家人。尽心尽责,无怨无悔。这就是天底下,最好的贤妻良母,好儿媳。。。





















既然婆家人无情,那也别怪你无义。

人就是这样,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是相互相称的。


若是你从嫁到婆家,一直把你当家人亲人看待。

疼你爱你,捧在手上,那又另当别论,因为人都是有情的,懂感恩的。

婆家人对你好,从没把你当外人,当自己闺女看待。

像这样的好婆家,他(她)们现在老了,不用说,你就该主动去伺候他(她)们。

可是十几年来,婆家人嫌弃你,没把你当一家人。

现在老了,看自己快走不动了,就主动来求你伺候他们,他们早干嘛去了。


那时把你娶进门就当自己亲闺女看待,也不至于现在老了”落个没有人来伺候的结局。

这时候来求你,是不是晚了,是不是水过三秋了,你凭什么要去伺候婆家这些无情无义之人呢?

当然怪不着你,要怪就怪婆家人自己犯贱,要这样对待你。

他们这种行为叫什么,叫要人就要人,不要人就撒尿淋。

以为自己万事不求人,心高气傲的,根本没把你打上眼,总认为你这个媳妇不好。


没想到的是:”他们老了,最后还是要你来伺候他们。

这就是因果报应,种善果就能得善果,种恶果就只能得恶果,咎由自取,怪不着你。

不用去理会他们,要伺候就让他们的儿子去伺候,你一个外人,没有义务去伺候婆家这些和你不相干的人。

就是左邻右舍知道了,了解了你婆家的情况,一样不会说你不是一个好儿媳,谁叫他们要这样对待你呢?

换成另外一个儿媳也是一样,因为人忍耐是有限的,谁也不可能只付出,得不到一点回报。


何况你是他们的儿媳妇,就这样对待你,你说你们婆家人有好偏见,就不用说了。




感谢头条官方问答邀请!

我看了提问者在头条的个人信息。

14岁的小姑娘为什么要提出来这个问题。

是你妈妈遇到这个事了吗?

你妈妈是大人,你妈妈自己能解决这个事。

我劝你还是好好念书吧,不要参与这个事。

世界上的事,就是分分合合。

人与人相处,就是人敬人高。

婆媳关系和睦需要婆媳两个人共同维护。

我身边还没有出现过你说的这个事。

我们小区240户人家,还没有听说过婆媳不和。我们是小地方的人,我们小地方的人,婆媳都是能做的相互尊重。婆媳两个人,也是人敬人高。

可能和你们生活环境和我们有差距。

我觉得:别管大城市,小城市,农村人,城市人,婆媳两个人不是阶级敌人,不是阶级敌人,总会有一天婆媳两个人言归于好。

家庭和睦的事就是求大同,存小异。

你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念书。

你妈妈的事,你爸爸妈妈他们能解决。

希望你永远记住:家和万事兴!

我是春韵刘姥姥:我不支持小孩子参与家庭矛盾这个事,家庭矛盾说不定明天就会有微妙的变化,事在人为嘛。

2022.12.8.




我乐意回答这个问题,用农村生活过的见闻为你答疑解惑;如果婆家人十几年没把你当一家人,可以想象你困难重重,各方面“遍体鳞伤,伤痕累累”婆家人看不起你,认为你有可有无摆设性的存在,婆家人因十几年的暂时好光景而趾高气扬忘记了后半生的困难岁月。

恩仇相报何时了,老了以后婆家人在颤诲中报应中度过后半生,你为了丈夫和孩子树立起爱亲敬老榜样,不应以婆家人年轻时的错来“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惩罚婆家人。

婆家人不满意你的作风,为人处事方式等方面,想提建议怕你不接受你脾气性格不好容易“吃醋”“暴躁”等等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原谅婆家人也等于原谅你自己。

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问题,你当成了敌我双方的矛盾了,水火不容。

婆家人的种种刁难,是过日子发财的动力,虽然不是直接的,却是间接的给予。

你与婆家人两相比较,婆家人和你之间的错谁严重,走一段弯路包括婆家人也包括你自己是过日子、成长过程中的必要之路。

婆家人无依无靠或子女远走他乡不在身边,婆家人只能靠你了,婆家人在衰老的形势下、年轻人时候的不是,默认下不得不再次强调你的重要性。




婆家人既然如此,你也可以回避他们,让其自己思考一下,当年如此对待自己,是不是有点过分,如果认为不过分,此时此刻为何要想到我这个外出的人儿呢?既然想到我,那就是认识到我的这个亲人,否则何不想其他的人呀!可见也才认识到自己的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婆家   释迦牟尼   家人   家和万事兴   以德报怨   儿媳   婆媳   蝎子   榜样   婆婆   本性   矛盾   不好   老人   妈妈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