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庞氏骗局?

我放话:谁给我一万块,我每月返一千,十万返一万二,只用一年,到期全额归还。

前期拉几个人,用他们的本金一边按期付他们利息,一边撒钱扩散交际圈。看到真给返钱,不论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亲友,都会忍不住投进来!真的没有人怀疑吗?有!但这些怀疑的人一看我豪宅住着(用他们的本金买的或者干脆就是租的)豪车开着!一顿饭几千块,大气豪爽,总觉得就算被骗了有车有房也能回本,所以沉迷其中,还有一些“精明”人或挪用公款或自己也收别人的钱借给我从中吃差额,我不仅知道,甚至还想笑!多好的韭菜啊!都知道自己薅自己!

一年之后到期了怎么办?如果投钱的人还很多,那就大方的照给!之后继续接触,尝到甜头后很少有人能忍住收手!这钱走几天又回来了,顺便还有了继续炒作的话题。

就这样雪球越滚越高,当我想停的时候却发现已经停不了了,钱根本还不起,何况还放不下纸醉金迷人上人的生活!就这么继续吧!

雪球越大,每月需要周转的金额就越高,当忽悠来的钱跟不上偿还的速度时,崩盘就在眼前。要么跑路,但全国联网之下根本跑不了多远。要么暴雷后认罚,没借条或者证明不了钱给我的,死不承认。有证据的统一等法院判决,那点房车连零头都不够,大家一分可能都不够月利息。剩下的?婚也离了,财产也分割了,进去蹲着呗!至于你们的钱打了水漂?那就没办法了!

所以有句话叫:人只能挣自己认知里的财富,当天上掉馅饼的时候还是先想想会不会被砸死吧!




1882年,意大利的一个普通犹太家庭里诞下了一个男婴,父母给他起名叫做查尔斯·庞兹,谁也不曾想过,在几十年后,这个名字会响彻世界,而他,则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骗子。

初入美国

庞兹是个聪明人,但是他的聪明并没有用到正道上,在他还年纪轻轻时,就已经声名狼藉了,偷盗和诈骗,充斥了他早期的所有流浪生活。

1903年,年仅21岁的庞兹登上了远航的邮轮,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他从欧洲来到了美国,准备在这里大展一番身手。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没什么特长的庞兹,连一点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一连几年的时间,只能混迹在美国东海岸,在那里作为廉价的劳动力找一些零工干干。

庞兹的聪明确实是有的,到美国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掌握了当地的英语,并能熟练地与当地人交流了。而在打工的过程中,也不乏对他有所赏识的老板。在一家餐馆做零工期间,老板看中了他的机灵,让他在店里当侍应生,然而庞兹对于这种赏识根本不屑一顾,更不会对老板投以感激,没多久,他的手就痒了,开始小偷小摸起来,最终,发现他有偷盗行为的老板立马解雇了他,庞兹又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转投加拿大

美国的几年,庞兹过得并不如意,不过,长期的流浪打工生活倒是让他增长了不少见识。几年后,感觉不如意的他辗转来到了加拿大的蒙特利尔。

最初,他应聘进入了一家银行,在那里当柜员,这一次,庞兹的态度较之以往有了不少的改变,稳重了许多,对工作也是认真对待起来,作为努力的回报,他被提拔成为了经理。

然而,命运似乎不想让他这么一帆风顺地走下去,没多久,银行破产了,庞兹再一次变成了无业游民,没有了收入的他,连自己的温饱都快解决不了了。

落魄之下的庞兹,再一次动起了歪脑筋,他伪造了一张支票,而且还骗过了银行的工作人员,成功地从银行里取出了几百美元,然而,没多久就东窗事发了,而他,在监狱里度过了接下来的三年时光。

1911年,庞兹出狱了,在加拿大同样不顺心的他再一次回到了美国。

再入美国

再次回到美国的庞兹,偶然间发现了一个能赚大钱的生意,那就是帮人偷渡,不过,高回报同样有高风险,时运不济的庞兹又一次因为帮人非法移民而被美国警察逮捕入狱,这一次,他又在牢中呆了两年。

数度入狱的经历,让庞兹声名狼藉,别人甚至都不拿正眼瞧他一眼,再次出狱的庞兹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而经过一番人生思考之后的庞兹,似乎也改变了一贯的想法,开始变得踏实起来,之后的时间里,他干过业务员,当过售货员,也干过各种各样的杂工,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他要痛改前非!

也是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时期,庞兹恋爱了!姑娘叫做罗斯·玛利亚,庞兹愿意为她改变自己。有趣的是,此时的庞兹母亲展现了“大义灭亲”的一面,她亲自给玛利亚写了一封信,信中,她历数庞兹丑陋不堪的前半生,并劝她好好考虑清楚。然而,同样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玛利亚根本就不在乎这些,1918年,庞兹与玛利亚正式结为了夫妻。

大骗局的开始

婚后,原本想着平平淡淡生活的庞兹,却因为一封信的到来而改变了想法。

其实,那不过就是一封普通的信件,但是,彼时的欧洲却流行一种叫做“欧洲邮政票据”的东西,说白了,这种所谓的“欧洲邮政票据”更像是一种代金券,寄信者往往在写信的同时随信附赠一张邮政票据,收信者收藏或是当做回信的邮资。

然而,本身并不起眼的邮政票据,却激发了庞兹“赚大钱”的想法。当时,正好赶上1919年一战结束,世界经济体系正是一片混乱之时。庞兹宣称,从欧洲买到的邮政票据,经他倒手卖到美国,中间的差价可以让他们大赚一笔。就像如今的物品流通一样,这个国家卖10块钱的东西,在另一个国家可能就能卖到20块钱,中间可以赚取大把的差价。

庞兹给画的大饼立刻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高额的利润能让人们为之疯狂,为了吸引别人投资,庞兹许诺投资45天后即可获得50%的高额利润回报,当然,也不是任凭他一说别人就会相信的,在没看到真金白银之前,人们总是谨慎小心的捂住自己的钱袋子的。

为了打破这一瓶颈,庞兹自掏腰包,偷偷为第一批投资者垫付利润,并对外宣称是赚回来的钱。面对亲眼看到的事实,人们当初的担心一扫而空,大批跟进者开始投资庞兹的“邮政票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就吸引了四万多笔投资,金额大约在一千五百多万美元,在当时的购买力来说,这可是一笔巨款。

当然,庞兹根本没有所谓的“赚钱渠道”,他所做的事情非常简单,那就是用第二批投资者的钱去垫付第一批投资者的钱,而看到第一批人获得利润,又吸引第三批更多的投资者到来,庞兹再拿着第三批投资者的钱去垫付第二批投资者的钱,多余的部分则被他自己挥霍了。

庞兹利用投资者的钱,为自己购置了豪华别墅以及高档汽车,此外,他的生活极其奢侈,穿昂贵的西装,还有专门定制的皮鞋,就连拐杖都是镶嵌黄金的,据说他抽烟用的烟斗上都镶嵌着钻石。

骗局被戳破

面对庞兹越滚越大的“雪球”,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和担心起来。1920年的7月,一位财经专家站出来发表了一篇质疑他的文章,对于这次质疑事件,庞兹给予了回击,并花费两百万美元用以安抚那些恐慌的投资者。

然而,此时的庞兹也已经入不敷出了,在花费众多钱财来安慰投资者的同时,他的资金周转也出现了大问题。事情仅仅过去一个月,就开始陆续有市民报案声称被庞兹给骗了。

而此时,庞兹的信誉崩塌带来的后果就是疯狂地挤兑,人们蜂拥而至,想要取回自己的钱财。然而,庞兹根本没钱,投资者的钱早就被他支付利润和挥霍掉了,没几天,他的公司宣布破产!

庞兹这次的骗局,影响不止他自己以及他名下的公司,还牵连5家银行倒闭,而他再一次回到了监狱之中,庞兹这一次被判了五年监禁,后来由于减刑,只在里面关了三年多就出来了,不过,随后他再一次被人起诉,这一次,他将面临着9年的刑期。

庞兹请求保释,之后改换姓名后跑到了佛罗里达,在那里,他想再一次上演惊天骗局,利用房地产来继续行骗,只不过,没到半年,他的骗局就被人们给揭穿了,为了脱身,庞兹不得不交了一大笔保释金。

改名换姓的他时刻担心被警察找到,情急之下,他上了一艘开往意大利的商船,想假借船员身份偷渡,然而没有成功,被抓回去的他又被判了七年监禁。直到1934年,从监狱被释放的庞兹同时也被驱逐出了美国,他被遣返回了意大利。而曾经深爱他的妻子玛利亚,这一次没有选择继续和他在一起,两人离婚,此后再未见面。

晚年的庞兹过得相当凄惨,尽管回到意大利后的他想复制曾经辉煌的“庞氏骗局”,然而再未成功过,据说,就连墨索里尼他都曾经试图去骗过,但同样是骗子的墨索里尼一眼就识破了他的伎俩。

1949年1月,曾经风光无限的“庞氏骗局”创始人庞兹,在巴西的一家慈善医院中去世,曾经挥霍无度的他,死的时候连一分钱都没有,据说,连入葬的棺材都是免费领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庞氏骗局是美籍意大利人查尔斯·庞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发明的一种骗术。

虽然庞兹的骗局只有1年就被拆穿了,夸张的是这种被成为庞氏骗局的诈骗模式,到今天还在被各路骗子广泛使用。

最近网上盛传的某婷夫妻搞的什么疑似传销,其实就是庞氏骗局的一种演变。

大家就听萨沙说说,以免上当。

庞兹本来就是个劣迹斑斑的骗子,他大概16年前从意大利来到美国。由于此人没有什么文化和技能,又好吃懒做,逐步开始各种犯罪活动,尤其是行骗和诈骗。

庞兹在美国和加拿大多次被捕入狱,把牢房当家。

在1907年,庞兹参加了加拿大一家银行的欺诈行为。当时银行入不敷出,眼见就要倒闭。行长为了避免破产,想到一个办法。他许诺会为新储户提供远高于市场的利息,从而吸纳了大量的新客人。

显然,濒于破产的银行根本无力支付这些利息。行长和庞兹合作伪造各种票据,用新储户的本金用于支付老客户的高昂利息。

行长目的是尽量延缓银行的倒闭,但这种模式属于饮鸩止渴。随着新储户增量的减少,银行必然会出现无法支付利息的情况,到时候就只能倒闭。

这家银行几个月后倒闭,清查账目时庞兹和行长都因为诈骗和伪造单据而入狱,庞兹被判刑3年。

这次诈骗的模式被庞兹认为是可行的,但不能这么小打小闹,不然只有死得更快。

于是,在1919年,庞兹酝酿成熟以后,开始了自己最著名的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同行长诈骗没什么不同,区别是庞兹非常高调,不惜代价利用媒体宣传自己,宣传自己做的是利润极高的大生意。

他的生活也非常奢侈,一年就花费100万美元用于生活上的挥霍,镶金镶钻石的手杖就有几十根。

庞兹具体诈骗手段,就是自称生意可以赚极大的利润,只是缺少资金。任何人只要给他投资,就可以在短期内拿到高额利息:在45天之内获得投资款的50%作为利息,或在90天之内获得投资款的100%作为利息。

试问,当时做什么生意能够在3个月内,将自己的本金翻一倍?就算贩毒和贩卖军火,也未必能够办到吧?

此举就击中了人类天生的贪婪心理。

本来大家对这种高利息的模式有怀疑,然而庞兹却极为高调的活动,并且引诱部分客户投资,按时给他们支付高额利息,也通过媒体大肆宣扬。

眼见真的有人拿到这么多利息,普通市民开始相信。于是1年间,大约4万的波士顿市民成为庞兹的投资者,有高达1500万美元的投资款。

当时军队最昂贵的武器,最顶级的一艘战列舰也不过200万美元,日本一战前一年军费也就1亿多美元。

但庞氏骗局为什么叫做骗局?因为这种模式注定会崩溃,组织者当然心知肚明。

庞氏骗局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外来的资金收入,所有老客户的高额利息必须用新客户的本金来支付。

随着老客户的数量越来越多,支付的高额利息也会越来越高,新客户的本金怎么也填不满这个窟窿。况且,由于根本不存在生产经营的外来收入,资金从新客户的口袋转移到老客户的口袋后,新客户的钱就没了,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是任何手段无法弥补的。

这就类似于击鼓传花,最后进入的客户就是冤大头,资金会被骗得一干二净。

所以庞兹的骗局只维持了1年,就彻底崩溃,他为此再次坐牢。

对于庞兹来说,坐牢也是家常便饭,至少这一年他挥霍了一百多万美元,也享受了生活。

今天的庞氏骗局,也大体是这种模式,只是具体形式有所不同。

简单粗暴的就是常见的非法集资。

之前我们江苏有个什么宝马乡,就是宿迁市泗洪县辖下的石集乡。

宿迁在江苏苏北尚且不属于富裕地方,下面的乡镇就更不行了,2010年农民一年纯收入才6000多元,相当于每月500多元。

而泗洪800辆宝马车中,有500辆是石集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乡有大量搞高利贷的。

这种所谓的高利贷,本质是非法集资。也就是忽悠你参加所谓的放高利贷活动,可以在短期内拿到极高的利润。这个利息高到什么地步?每月可以达到2毛(本金的20%)甚至3毛(本金的30%)。

大家注意,这是每月,也就是说你拿出1万元,只要3月就可以变为接近2万。

你做什么生意,也难以有这么高的利润。

于是,当地出现全民参加高利贷情况,连公务人员、不识字的老年农民甚至警务人员都参加,有些更是从银行贷款参加,毕竟银行贷款收的利息远远不如放高利贷的。

其实,这就是标准的庞氏骗局,也是用新收到的所谓高利贷款,支付老客户的利息。

几乎是一夜之间,这种全民高利贷就破产了,组织者纷纷卷钱跑路,大量投资者点血本无归。

如果说这种模式是简单粗暴的低级庞氏骗局,传销就属于高级庞氏骗局。

传销属于做得有模有样的骗局,引入了商品销售概念,内部划分等级,有整套洗脑理论,也有聚集场所。

无论如何包装,传销仍然是庞氏骗局,根本上是使用新客户的本金来支付老客户的利息,所以最终必然会崩盘,新客户会被诈骗一空。

大家只要记住几句话:中国人在钱方面都是极为精明的,谁真的有赚到大钱的财路,怎么可能会随便介绍给别人?

就像今日头条里面,有些人自吹每天通过写文章赚大钱,只要给点小钱就可以教你。

试问,他要是真的赚了大钱,能够把财路如此廉价教给你?是你傻还是他傻?




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给大家专业的解释一下,什么是庞氏骗局。下面直接上干货。

庞氏骗局最经典的特征,就是高收益。

你把钱投进去,承诺给你高出银行存款数倍的利息。我们国家前几年特别流行的p2p理财,其实就是师承庞氏骗局。只不过p2p和庞氏骗局比起来,就是小儿科。

组织骗局的人,利用自己的身份(银行高管,企业投资名人),给投资人承诺,只要把钱投资到他的项目里面,每年的回报率至少都在十几个点以上。

举个例子:

庞氏骗局的组织人,这个月募集资金1个亿,他并没有把这个钱,真的投资到某个项目里面。

等到下个月的时候,他又募集一个亿。他就从后面募集到这一个亿里面,拿出一部分钱,当做红利利息,分配给第一批进场的人。并且承诺,本金随时可以拿出来。因为有后面一个亿做支撑,哪怕第一批进场的人有部分人不放心,把本金取出来,也有足够可以兑付的资金。

很多人看到前面的人,已经拿到了收益,本金又可以随时取出来,就很容易相信组织者。而前面取出本金的人,尝到了甜头,他后面会拿出更多的钱投资进入。

一批接着一批进场的人,每个前面进场之人拿到的收益,其实都是后面进场人的本金而已。

因为投资者的钱根本没有赚钱,所以总资金盘一直都在减少。可能维持个几年的时间,募集100个亿资金。对外号称赚了一两百亿,但是可能实际上连二三十个亿都没有了。

一部分被前面进场的人拿走了,一部分被庞氏骗局的组织者挥霍掉了。

那庞氏骗局什么时候会暴雷?

社会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就像这几年,实体经济受到重大挫折,很多做生意的人都是处于亏本的状态。那就有很多人没有多余的钱投资,而且还会去取钱。

资金盘里的钱进的少,取的多,那一旦断了资金,最后就会面临崩盘的局面。

庞氏骗局因为持续的时间长,涉及的资金庞大,危害性特别的严重。基本上很多进场的人,都是血本无归。

其实很多庞氏骗局的受害者,他们是知道这个骗局游戏的,不过他们就是在赌,赌自己不是最后一批进场的人

庞氏骗局进场的人,并不都是无知的受害者。很多进场的人,是明白这个骗局的,知道这就是一个圈套。

但是,这些人还是会进场,因为他们就是在赌。

赌什么?

赌庞氏骗局崩盘的时间。

举个例子:

如果你投资一万块钱进入,每年的收益是15%,只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领回本金。后面再持续领的钱,就是赚到的钱。

所以,很多人就在赌,赌自己是最先进场的买一批人。而实际上最先进场的那一批人,确实是赚到了钱。而后面进来的,基本上就都是韭菜了。

而能在崩盘前,把本金取回来的,那都是福大命大。

最后告诫所有人:

这个世界上只要是“快速发财的局”,基本上都是骗局。只要你贪财,就会掉进陷阱里。

就像一句话说的那样:当你想着别人利息的时候,殊不知别人正在盘算着你的本金。




庞氏骗局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称呼,金字塔骗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这种骗术披上了更难分辨的外衣,不用说普通大众,甚至有大学生、教授、公务员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较之一般的金融诈骗,“庞氏骗局”受害者更多,影响面更广,危害程度更深,隐蔽性更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一般而言,这些骗局都有以下一些特征:

1. 高收益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这是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的发言。高收益是很多诈骗公司用来蛊惑投资者的常用手段,所以从事金融投资交易,必须铭记一条准则:高收益高风险,没有什么理财产品可以保证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还没有风险的。


2. 金字塔骗局

金字塔骗局同样是很常见的套路,金字塔结构就是先根据会员的投资金额进行分级,然后会员再通过发展下线获得一定比例的奖金,层级不同,奖励金额也不同。


3. 借新债还旧债

利用下一个人的资金补足上一个人的收益,击鼓传花。由于根本无法实现承诺的投资回报,因此对于老客户的投资回报,只能依靠新客户的加入或其他融资安排来实现。这对“庞氏骗局”的资金流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骗子们总是力图扩大客户的范围,拓宽吸收资金的规模,以获得资金腾挪回补的足够空间。大多数骗子从不拒绝新增资金的加入,因为蛋糕做大了,不仅攫取的利益更为可观,而且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大为降低,骗局持续的时间可大大延长。


其实很多人明知是骗局,但没有抵挡住“低投入、高回报”的诱惑,一直在自欺欺人,亦或不舍得自己已经投进去的钱,而选择变本加厉拉身边人下水,通过下线的新投资来维持自己的收益。这些庞氏骗局的画皮并不那么别致,只是太多的人利令智昏,被欲望蒙住了眼睛,即使将信将疑,在动人的诱惑之下,往往也心甘情愿当了那只扑火的飞蛾。揭开它的层层内幕,它在本质上很像一座金字塔,但是又没有哪位庞氏先生来策划这一切,其实成千上万的人都参与了其中一点点。 所以,不要以为你站在这个金字塔顶端,其实你只是底层的垒土。这个世上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不劳而获的财富。面对巨大的诱惑,更需要谨慎的心态,否则,“你盯着他给你的利息,他盯着你的本金”。

在这里提醒大家谨记:高收益一定伴随着高风险。在投资理财中,绝对没有高收益零风险的说法。所以,保持学习的心态,是提高理财技能的唯一方法。剩下的就是要有一颗对市场敬畏的心。仅此而以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骗局   玛利亚   高利贷   本金   意大利   欧洲   美国   票据   利息   投资者   收益   利润   资金   客户   银行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