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法系车都有哪些优点缺点?都有哪些知名品牌?

马自达、斯巴鲁不算日系,法国的雷诺反而算日系。能读懂这句话,应该是汽车圈的老鸟了,其实用国别来分车系是很笼统的,比如说我们的自主品牌,吉利长城比亚迪是华系,众泰猎豹也是华系。还有一众造车新势力,细化起来,每个品牌的调性,乃至于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这篇文章会很长,不过如果你能把这篇文章读完,应该可以对目前市面上所有车系,所有知名品牌都有一个初步了解。(强调一下,所有的评价只针对国内市场)


一、日系:岛国风格


说日系车的风格,哪怕没驾照的朋友都知道:省油,省心不爱坏。可是真的是这样吗?看本段的第一句,为什么没驾照的朋友都知道日系车省油不爱坏?实际上,以目前的工艺水平,只要不偷工减料,没有设计缺陷,什么车都开得住。耐用只是造车的及格线,而并非是什么看家本领,就连不会开车的朋友都觉得日系车耐操,其实这是车企刻意营销的结果。


在十年前,国产车还没起来,德系车的EA888第二代还在烧机油。平台化造车还算“稀罕物”时,日系车的质量表现相对其他车系确实是有优势的。当然,这也得益于日系车的技术老旧,配质简单。自吸的发动机用了那么多年,技术足够成熟,而这时候德系、美系刚上涡轮增压,新技术确实更容易出问题,相比之下,日系车的口碑流传下来。另外,像是那时候的日系车也没什么可坏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什么没什么,像是老款飞度,连音箱都没有,就在那留个大窟窿,你坏一个给我看看?


日系车省油,但是动力比较弱,这倒是真的。马路三大妈,雷凌轩逸卡罗拉。其实我们看日本的地理位置,不难理解它的造车逻辑。日本是个岛国,能源匮乏,人口密集。所以省油的优先级排得很高,毕竟石油都需要进口。而动力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也很难有用武之地。像是在日本很畅销的N-Box,只有0.66L排量,就两个罐装可乐那么大。省油呢,主要是混动省油,确实比燃油车低一大截,至于说普通的燃油车,主要是车主省油,比起同级别车型并没有明显优势。


日系车皮薄,这一点倒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好的一面,是日本人的安全性理念是比较先进的。我们考虑高安全,而他们考虑低伤害。我们想的是抵御更高的碰撞能量,来保护我方的人员安全,而日本人考虑的是降低双方的碰撞能量来保护双方的人员安全。理念是对的,但是可操作性不高。或许在日本本土,这样的理念可以实行下去,但是在其他地方,永远是小车给大车吸能。

另一方面,就是偷工减料。吸能设计是没错的,我不赞成网友拿两车对撞的图片来对比,日系车伤得重一些就说日系车不结实。车辆安全是保护乘员及行人,不是保护车。但是,40多万的雷克萨斯没撞过十多万的领克03,本田皓影、CRV等20多万的车型,全车没有一根屈服强度超过1000兆帕的热成型钢(A柱的主流设计都是1500兆帕),这种偷工减料才是日系车安全性差的最大原因。


文章开头之所以说斯巴鲁和马自达不算日系车,就是因为这两款车和主流的两田一产不是一个风格。安全性、用料,斯巴鲁和马自达都非常良心。如果说品牌调性的话,这两个品牌虽然出自日本,但是更像是法系。法系的特点我后文会总结。

马自达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都没问题,是车整体落后了。都已经电气化时代了,连个涡轮增压都没有。燃油车时代,马自达的6AT动力衔接平顺,换挡逻辑清晰,比爱信的8AT都强!不过再平顺,2.0L自吸的动力终究是拿不出手的,哪怕你创驰蓝天发动机有43%的热效率,在混动面前,依然是个渣渣。马自达的坚持是值得尊重的,但是必将被历史淘汰


斯巴鲁则是天生的小众。水平对置发动机好不好?用于性能车,放在911上那确实厉害,降低重心,抵消多余震动,赛道上的确有优势。只不过家用的话就很鸡肋,优点得不到体现,而水平对置发动机的缺点则必须承受。机油受重力影响,润滑难以充分,缸内偏磨几乎是必然的。所以斯巴鲁只适合喜欢玩车,改装的用户选择。

而主流的丰田、本田、日产,境况也大不相同,日产已经初露日薄西山之态,CVT变速箱频频出问题,故障率居高不下。而奇骏改款的失败,几乎让日产一蹶不振。销量只能靠轩逸苦苦支撑,而且还要面对来自于秦PLUS DM-i、驱逐舰05和帝豪雷神Hi·P等国产混动车型的降维打击,阉割版的增程式e-POWER是救不了日产的,技术日产已经没什么技术可言了,被市场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丰田是家大业大,但是在新能源的道路上押错了宝,且船大难掉头,目前的处境很尴尬。THS混动的专利马上就要过期了,而插电式混动车型各方面都被比亚迪骑着打。本身是HEV混动改的,高压管线都放在后排座椅里,是典型的油改电。价格虚高,销量惨不忍睹。纯电领域缺乏核心技术,自己造的BZ4X低温都充不了电,只能让比亚迪代工生产纯电车型,自己贴牌来割韭菜。

燃油车领域,丰田倒是依旧能靠着营销和口碑来维持销量,实际上产品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拿同样适用第四代THS混动的汉兰达和GS8相比,两者油耗数据完全一样,但是搭载广汽2.0T发动机的GS8,零百加速比2.5L自吸的汉兰达快了一秒多。很多人都有日本技术先进的错觉,实际上丰田在国内已经到了无发动机可用的尴尬局面,在一些高端车型上依旧只能用并不先进的2.5L自吸发动机,此前陆巡等车型的大排量发动机在国内过不了国六B排放。

本田目前销量还不错,但是整体仍旧是走下坡。1.5T的地球梦发动机过不了国六B,得加装颗粒捕集器,CVT变速箱故障率要比日产低得多,但是漏油问题也是有存在,唯一拿得出手受的是i-MMD混动技术,不过和一众国产混动比起来已经毫无优势了。比亚迪的DM-i就不用说了,广汽GMS2.0的混动,传祺影酷,那是瞄准CRV打的,HEV混动,比你配置高,比你动力强还比你油耗低。

这里要多说一句,此前的本田,CRV、皓影,全车没有一根超过1000兆帕的高强度钢,不过新款的型格、思域A、B柱有所加强。目前不知道是新一代车型都做了加强还是只有型格和思域。从这里可以看出,以固定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一个品牌,留下的必然是刻板印象。

铃木已经退出中国了,这里就不赘述了,三菱也是在死亡线上苦苦支撑着。新出的纯电阿图柯那就是广汽埃安的 AION V。实际上,日系车也就是两田有一定实力,也是属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种。日产、马自达、三菱、斯巴鲁的结局和铃木差不多,早晚的事。


二、德系:技术行,车不行


造车的尖端技术谁最强?三足鼎立,一个是美国,一个是德国,一个是我们中国(新能源领域)——可能很多人都有日本造车技术很厉害的错觉,没错,只是营销给你造成的错觉而已。实际上日系躺在混动专利上吃了20年的老本,押宝新能源走了弯路,现在已经“黔驴技穷”了。

德国是技术底蕴是不容小觑的,像是顶级的迈巴赫,可以说是现代工业技术之集大成者,除了油耗高,各方面可以说都无可挑剔。当然,几百万的车油耗高不是车的缺点,只能说是你的缺点。欧洲是汽车的发源地,而德国又是发源地的中心,不仅仅是技术,品牌文化更是深入人心。像是传统的豪华品牌BBA,奔驰宝马奥迪,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难以撼动。就连普通的廉价品牌大众,在某些国人心中都觉得比较高级。

可是为什么说技术行,车不行呢?首先,搭载尖端技术的车型,咱普通老百姓也买不起。以奔驰为例,以前E级都只给你1.5T,当然,人家那个1.5T堪称最强1.5T,的确比很多低功率的2.0T都强。现款2.0T高功率版,也就是258匹马力,370牛米。的确是不错,但是也没说比国产的奇瑞、广汽2.0T强。当然,到了这个级别,奔驰的底蕴会在细节上有所体现,底盘的高级感,隔音舒适确实有独到之处,只不过对比50多万起步的售价,毫无性价比可言。奔驰的更多价值还是体现在品牌形象上,可是50万级别,又能给你多少形象上的加成呢?

一直要到S级(包括AMG),甚至是迈巴赫的级别,德系的底蕴和豪华才算真正的体现出来,只不过少说100多万的价格,根本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起的。而宝马,奥迪,乃至保时捷,实际上还是要低半格的,保时捷之所以会有一种给人高于奔驰的错觉,主要得益于在运动性能上的深耕,加之奔驰入门级车型拉低了品牌调性所致。

德系车说起来也不少,不过目前主流的就只有BBA、大众和保时捷。

首先是大众,低端车差到不能买,而高端车又贵到不值得买。祖传的黑色工业回收棉,让我对这个品牌好感尽失。低端的捷达、斯柯达上用,中端的大众在用,包括高端的奥迪,保时捷还在用。1.4T的EA211发动机最高热效率只有37.5%,明显已经落伍了,还需要加95号汽油,算是勉强能用的水平。可是搭载的DQ200干式双离合故障率奇高,所有干式双离合都有严重的顿挫问题,在低速行驶时散热不良,属于设计缺陷。

这里也可以看出德系车和日系车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德国人口密度相对低,人均收入高,高速甚至有不限速的,所以德系车更加注重性能,并不算太在乎油耗。像是干式双离合的问题,在通畅的道路上可以通过撞风散热,故障率也要低得多,可是在中国这种拥堵的市区道路下,必然水土不服。

大众的发动机,真正拿得出手的就只有EA888,第四代依旧没进入国内,说是歧视中国市场,但我感觉他们没这个胆量,想必还是因为过不了国六B的缘故。第三代的高功率版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低功率版放在SUV车型上有严重的问题,为了通过排放,加装的颗粒捕捉器特别容易堵,一旦堵了油耗飙至二三十升,只能通过跑高速再生,让车主苦不堪言。变速箱,除了最垃圾的DQ200以外,DQ380,381湿式双离合也存在机电单元故障的问题,就只有DQ500的质量稳定性还说得过去。

在2018年,比亚迪推出第二代唐DM时,时任大众总裁的穆伦不远万里跑来试驾,可见其紧张程度。然而时隔四年,大众依旧没能推出一款能够媲美唐DM的产品。旗下的插电式混动依旧属于典型的油改电,而纯电的ID系列也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很难在新能源领域复刻成功。走下坡路是必然的。

奔驰、宝马、奥迪也正在面对着国产品牌向上的正面挑战。像是汉家族,销量已经超过了同价位的34C,放在中大型车里,也让56E颜面扫地。不过这些豪华品牌的文化底蕴深入人心,最起码在十年内,地位还是稳固的。奥迪失去了官车的身份,加之品牌底蕴本身就不如奔驰宝马,生存的可能会更加艰难一些。宝马则是有点“作死”,各种逆向升级,底盘的铝换铁,油底壳、气门室盖铝换塑料,导致发动机烧机油。各种减配,已经连续几个月在投诉榜上霸榜了,长此以往必将受到市场的惩罚。奔驰或许才是BBA中能笑道最后的。

保时捷:它赢在了定位,赢在了时机。911的确是一代神车,PDK变速箱也的确有吹嘘的资本。但是在大众旗下,底蕴只有消耗,没有积累,情怀早晚有一天要耗干净的。我曾经也憧憬着有一天能开上911,毕竟保时捷的定位,不像兰博基尼、法拉利那么离谱,普通人还是敢想一想的。可是先后开过Makan、卡宴和帕梅之后,对911的心思就淡了许多,真正的保时捷,并不是我想象中的保时捷。或许我喜欢的并不是保时捷,我喜欢的只是我单手开保时捷的样子而已。


美系:一流技术,三流营销

美国很大,汽车品牌也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有道奇、GMC、福特、林肯、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悍马、JEEP……其中还有个异类:特斯拉。说美系车的特点的话,看看底特律的衰败,和工人的做派就能略见一斑了。

美国的汽车技术不可小觑,不仅仅体现在通用、福特这些顶级的车企上,还包括了零部件供应商,技术提供商。有些东西是国力决定的,我们可以瞧不起日本、韩国,但是美国的底蕴必须正视。

然而现在美系车卖得并不好,在国内几乎已经被边缘化了,在美国本土,也在被没什么技术底蕴的日系、韩系蚕食了大部分市场。这其实并不矛盾,在家用车领域,也用不上什么尖端技术,各车企比的是产品的精准定位,比的是成本控制能力,乃至是营销能力。而这方面,恰恰是美系车不擅长的。一流的技术,三流的营销。

美系车的用料普遍比较厚道,在合资车里,性价比是很高的。雪佛兰走低端,迈锐宝XL一度是最便宜的合资B级车。新款福特蒙迪欧,2.0T+8AT,起售价才16万。低端的美系车有比较浓重的工具车属性,比较好开,动力也不错,但是舒适、配置都一般,特点是价格相对便宜。

到了别克这个级别,隔音舒适已经有了豪华车的味道了。君越、福特金牛座,就行驶体验而言,完全不逊于同级别的BBA。而凯迪拉克、林肯,同样是豪华品牌里性价比最高的。

老美造车是没问题的,但是不懂中国人的心理,不像日系、德系,把消费者心理拿捏得透透的。比如说凯迪拉克,销量不好,于是降价打折。结果消费者买涨不买跌,越优惠越不买,扭头加价去提2.0L自吸的ES200了。玩性价比,有国产车在前面呢,搞营销玩套路,又明显不是日德系的对手,以至于销量很尴尬,堂堂通用集团,需要靠五菱给撑门面。

而在美系车之中,有个异类,就连美国本土的汽车行业都排挤它,那就是特斯拉。白宫电动汽车峰会没请它。特斯拉没有上面提到的美系车的任何特点,它给人的感觉是个互联网公司。造的不是车,不是交通工具,而是手机、电脑一样的科技产品。

这句话有褒义也有贬义。特斯拉在汽车领域的确有创新,有突破,不过也缺乏对行业乃至生命的敬畏。比如说一意孤行的单踏板模式,挑战全世界人形成了几十年的驾驶习惯。比如说纯视觉的辅助驾驶系统,完全不顾在汽车领域什么叫设计上的安全冗余。

在国内市场,福特已经被严重边缘化了,单月销量就只有一万多,在新能源领域转型明显完了,甚至有没有转型的能力也让人怀疑。通用系底蕴还是有的,GL8、英朗、昂科威、威朗在燃油车领域的余威尚在,新能源技术储备充足。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拿出了纯电的奥特能平台。了解过通用的奥特能平台之后,我的感觉是这样的:我们在新能源领域只是占得了先机,可是说技术真的领先人家多少吗?并没有。

特斯拉看似风头正劲,实际上全球销量已经被比亚迪超越了。在国内这样“崇洋媚外”的环境下都没干过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上更讨不到什么便宜。当然,特斯拉并不是单纯的一家车企,它不会完,但是汽车业务会被比亚迪和一众国产新能源车企吃掉一大块。

总结起来,传统美系车的套路要少一些,最起码全球车型并没有太多区别对待。低端足够便宜,比如说英朗、威朗、科鲁兹,优惠完价格已经和国产车重叠了。高端燃油车性价比也不错,但是品牌力因为降价的关系,要略逊半格。唯一不推荐的是20万左右的中端车型,像是君威、君越、蒙迪欧、昂科威等车型隔音舒适都非常不错,错就错在,它是燃油车。20万预算一定要买新能源,有长途需求买插电式混动(增程式也可),没有长途需求的话纯电。


韩系车:技术可以,用料不行。

韩系车的风格和日系比较相近,在燃油车领域没有什么短板,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都有自己的技术储备。总结特点,那就是轻便,好开,比较省油。不过韩系车的短板也非常明显,至少在国内市场,区别对待用料非常之差。

日系车的安全性差,说是考试没输过,实战没赢过。是否公允放在一边,最起码人家丰田把碰撞测试当成是最低安全标准,哪怕是驾驶侧加强,最起码考试也能拿个五星。而韩系车在安全性上就有点“听天由命”了,考试都懒得应付。在美国IIHS发布的死亡率最高的十大车型中,韩系少说也能上榜三四款,日产也是榜上常客。

有人吹捧韩系,说是世界第五大车企,销量仅次于丰田大众。实际上销量和技术底蕴是没有直接关系的。韩系在欧美地区,主要是收割中低端市场,和北美本土车型相比,韩系车的性价比的确有优势。如果我身在北美,我可能也会选择韩系车,因为没有国产车可买。在国内,韩系车的销量不行,也正是遭遇了国产品牌的阻击。

当然,韩系的粉丝可能会说:有本事你也走出国门啊——我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过了德国,仅次于日本。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得不考虑——美国允许韩系车在北美大卖,他们愿意看到市场被华系品牌侵占吗?想一想华为。

韩系车在燃油车领域的技术底蕴,造车经验是有的,不过很有限。他们有能力造出性价比较高的家用车,但是和国产车比,各方面已经毫无优势了。而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现代跟着丰田玩氢能源,也算是误入歧途,现在已经明显掉队了。

而用料则是韩系车的硬伤,以至于让人无法信任。撞一个跪一个,在北美死亡率都能进前十,更何况被区别对待的国内了。


法系车:技术不行,用料厚道

说法系车技术不行,是指技术底蕴。发动机连个能打的2.0T都没有,也正是因为如此,DS说什么也高端不起来。自己家的1.2T、1.6T都有烧机油的黑历史,C5上的1.8T也就是比较好的1.5T的水平。变速箱一直采购爱信的,调校匹配的还算不错。底盘一直是法系车的优势,不过仅限于扭力梁,说白了还是底蕴不行,研发后继无力的感觉。

但是法系车我还是比较推崇的——注意,是属于点赞可以,掏钱不行的那种。标致也好,雪铁龙也好,用料是真没的说,可以和领克、WEY这样的国产高端品牌媲美。大量的铝合金材质,安全性方面也都是大量的高强度热成型钢。内饰基本上找不到黑色的工业回收棉,都是白色的环保材质。

实际上,如果没有新能源的话,只考虑燃油车,那法系车是值得考虑的。缺点是服务网点比较少,维修保养比较麻烦(设计上没考虑维修的便利性,以至于很多修理厂看见法系车就皱眉),而优点则就是前面说的,用料,这一点可以一白遮百丑。底盘扎实,价格便宜,用料厚道。动力、油耗没有明显短板,作为家用车还是称职的。

前面提到,雷诺并不算法系,应该从雷诺和日产的关系说起。日产在1999年的时候连年亏损,濒临倒闭,雷诺施以援手,收购了日产百分之三十几的股份,而后又增持到了44.4%,随后,两家组建了雷诺-日产联盟。

看似雷诺占据主动,不过两家都在争取联盟的控制权,同床异梦。雷诺是日产的最大股东,日产是雷诺的第二大股东,谁也奈何不了谁。感觉并不是强强联合,反而相互掣肘。

目前雷诺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而此前的雷诺,科雷傲、科雷嘉,基本上就是老奇骏、逍客的换壳,风格更日系。而说马自达、斯巴鲁像是法系,也是和品牌调性有关,马自达和斯巴鲁都比较小众,缺少技术底蕴,但是有独到之处。底盘操控都不错,而且用料也相对厚道。

说各车系如何如何,就如同评论南方人如何,北方人如何一样。偏见是在所难免的,也不可能做到准确。就好像我们说北方人个子高,姚明笑了,说南方人个子矮,潘长江笑了。没有人能对所有车系,所有车型都做到极致的了解,因为很多信息是涉密的,我们接触不到。像是文中所说的用料问题,我也只是根据其他媒体的拆解、测试做出的相对片面的了解。

实际上,华系才是最吊的。




感谢邀请:

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法系车都有哪些优点缺点?都有哪些知名的品牌?

韩系车:韩系车企没有悠久的历史、底蕴,早期发展和我们自主车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以山寨、逆向三菱、丰田的技术起家,不同点在于韩系车企在赚取第一桶金后,及时的调转方向去搞自主、搞研发;早期的韩系车几乎是被欧美消费者调侃的对象,而如今的韩系车却是被世界认可的第五大车系,韩系车的成功崛起很值得我们自主车企去借鉴学习!如今的韩系车有着不输于日系车的品质,又以超高的性价比为主打(不过近年来被同样性价比超高的自主车狙击够呛),占有着市场的一席之地!生活当中的韩系车质量、品质、造型都不错,耐用度也不输日系。。短板在于部分车型的油耗不理想、驾乘感受也没有其它车系那么理想;不过韩系车的实用性、性价比都非常不错,随着现代旗下各个精工的崛起,韩系车未来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韩系车没有死忠粉,大多数车主是因为它亲民的价格而选择它!

日系车:日系车真没什么可说的,很多朋友知道的远比鄙人要多,简单点说日系车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性能、买菜两系;日系车企将性能、买菜车型分的很细,不像德系即便是买菜车一样具备一定的性能!而日系的买菜车也许真的是为买菜准备的,特点就是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使用起来舒适、耐用,没什么特点、也没什么短板!日系买菜车往往具有底盘离地高、悬挂弹簧软(行程长)、转向力度轻、隔音差(对比美系、德系)、发动机布局太靠前(为提升车内空间)、同级别车型轮胎窄等特性!这些特性在市内驾驶,能保证良好的舒适性,但高速行驶时操控性偏差!至于日系的性能车就不必细说了,各个不凡;比如EVO、STI、RX7、牛魔、370Z等等,但凡能想到的日系车企,曾经至少会有过一款传奇车型!

德系车:德系车更重视驾驶感受,过去的德系车在用料上无所不用其极,对比日系车德系车更喜欢在门板内填充些东西、喜欢用三段式铰链,这样一来德系车的外壳看上去更硬、隔音效果也更加出众!德系车是国内消费者最喜欢的车系之一,外形大气、性能优良、代表了一种细腻的精英文化;但由于过早的普及了涡轮增压技术、电控系统集成度高也导致了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德系车出现过很多疑难杂症,问题或许都不大,但是问题排除起来很困难!现如今的德系车随着国产化进程的加速,用料也没有过去那么扎实了,其实这一点对于很多车系都是共同的问题—合资后品质的下降!德系车品牌基本都很知名—BBA+大众!

美系车:美系车现在在咱们国内市场混的并不是很理想,貌似只要提到美系车,消费者首先想到的就是粗糙、高油耗?其实这也是一种偏见,美系车早就改变了过去的形象了,如今的美系车品质很好、油耗并不高、用料很足,无论在性能、操控、隔音方面都表现上佳,而且美系车现在卖的很便宜,但即便这样美系车卖的依然不理想!美系车不懂得迎合咱们国内消费者的口味,国内大部分消费者喜欢省油、长轴距、省心,而美系车大都车身长、轴距短;又长期摘不下高油耗、小毛病多的帽子,自然而然的销量也就很一般了!说句实话,鄙人的亲身感受就是美系车开起来很舒适,底盘、动力表现都很理想,只不过大部分人并不会太过于认真的去体会它!著名品牌有福特、凯迪拉克(别克、雪弗兰)、林肯!

至于法系车鄙人就不评价了,一共都没开过几次、也没资格评论,总而言之五大车系各家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有各自的短板之处,或许这更像是不同消费者的喜好问题!




感谢今日头条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我是逸车道的一名汽车编辑,今天我来给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1.日系车

说到日系车大家绝对会想到丰田这个品牌,有个很有意思的话叫做:丰田车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的成分,但是也从侧面证实了丰田车的可靠性。日系车的优点是车辆故障率低,可靠性强。这个点吸引了诸多的家庭去选择,因为这符合普普通通家庭的需求,我不需要车辆有什么花里胡哨的配置,车辆可靠就行,这也造就了日系车成为了中国家庭买车的选择之一。

说到缺点有的人会说日系车不够豪华,我想说太片面,日系车有面向家庭用车的品牌,比如:丰田、日产、本田,你那这些家用车来和主打豪华的奔驰、奥迪、宝马比肯定是不够豪华,如果你拿雷克萨斯、讴歌、英菲尼迪比呢,虽然这些品牌位居二线豪华品牌,但是对豪华的诠释不比bba差。

还有的人说日系车生产不出高性能车,那是因为日系车普遍的动力比较弱给人留下的惯性思维。要说高性能发动机日系车一点也不输德系高性能发动机,像有名的本田思域Typer-R、三菱EVO,这都是性能车的顶尖的存在,而且还有一款神一样的发动机----2jz,这台发动机有太多神话了,时至今日也鲜有发动机可以比肩它,要想知道这是好几十年前的产物了。

日系车还有一个不错的优势,那就是保值率普遍较高,这是对于卖二手车人的一个福音,如果想换车卖掉手里的车还可以变现不少。

知名品牌:丰田、本田、尼桑、三菱。

2.德系车

德系车一直走在变革的前沿,就像率先推行小排量涡轮车,在十多年前什么涡轮增压呀就在德系车上听过,别的车都是什么自然吸气,到现在涡轮增压技术已经是发动机的首选,即可做到省油的效果,又可以达到大排量车的动力表现,可以说是顺应了时代又带来了不错的驾驶体验。车辆上的许多电器配件德系车做的也很不错,比如说矩阵式激光大灯,源自于灯厂的奥迪,这都为车辆照明带来了质的提升。

车辆应用了大量的先进的技术带来的就是车辆的小毛病不断的后果,德系车发动机有不少通病,比如:车龄变大车辆会烧机油、发动机会渗油等等。现在的德系车就是科技和小毛病并存,买车之后省心了,但是又没有完全的省心。

德系车代表车型:奔驰、宝马、奥迪、大众。

3.美系车

美系车的优点是品牌价格的优惠幅度比较大,一般新车上市三个月左右车辆就会有很大的优惠,对于买车人是不错的优势。美系车为了达到老美的审美车辆都比较的粗狂,车辆都很大,让人在路上很容易的认出。而且美系车还有自己的一个亮点,就是肌肉车,这类车善于使用大排量自吸发动机,靠着力量打败一切阻力,简单粗暴,这种大排量自吸也有着一大批死忠粉。

美系车也有不小的缺点,内做工虽然豪华但是秉承老美人民的粗犷性格,车辆的做工也是参差不齐,比如说车辆各种缝隙比较大,车辆装配时没有过于精细。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车辆保值率差。

代表品牌:福特、凯迪拉克、雪佛兰、林肯

4.韩系车

现在的韩系车性价比还是比较的不错,外观颜值比较高,车辆的配置也比较的丰富,适合年轻人选择的第一辆车,价格实惠,颜值高而且配置丰富。

缺点就是车辆的保值率不高,而且国内的车辆保有量普遍较低,不是大家的首选品牌。

知名品牌:现代

5.法系车

额,这法系车真的不知道怎么说。

法系车在国内的保有量真的少的可怜我也不是特别的了解,大家对法系车还是观望一下吧。毕竟车辆的质量如何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显露的。像雷诺这个品牌都已经推出中国市场了,可想而知它在国内过的是多么惨。

知名品牌:雷诺、雪铁龙。

其实大家买车更多的需要在美系、日系、德系和国产车当中选择,因为像韩系和法系车实在太过于冷门,车辆的产品力表现有待考察。

如果您在车辆方面还有什么需求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逸车道”。




关于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法系车的优缺点,知名品牌我做了如下分析:

日系车:

优点:日系车燃油经济性好、发动机和变速箱水平高,日系车小毛病少,动力总成稳定可靠,耐用性高都是公认的。

缺点:外形比较廉价、车身普遍比较轻、高速噪音控制也不佳、皮薄是众所周知的。

知名品牌:丰田、本田、日产等(如轩逸、卡罗拉、思域、雅阁、雷凌、飞度、凯美瑞、马自达、天籁等


德系车

优点:技术比较先进,品质感比较突出,操控比较扎实,工艺精良技术可靠,底盘更扎实,在高速上行驶的时候更具操控性,在国内的口碑出色。

缺点:双离合变速箱小毛病多,烧机油,使用成本偏高。

知名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如:宝马5系、宝马X3、奥迪A5、大众CC、大众朗逸、奔驰A级、宝马1系、宝马3系、捷达VS5和大众途观L等


美系车

优点:终端优惠力度较大,性价比较高,空间相对较大,舒适性较强,同级别中动力有优势。

缺点:油耗较高、做工相对粗犷,导致汽车容易出现异响等问题,保值率低。

知名品牌:别克、福特、雪佛兰等(如别克英朗、特斯拉 MODEL 3、雪佛兰科鲁泽、凯迪拉克CT5、福克斯等)


韩系车

优点:颜值普遍较高,在合资车中算是比较便宜实惠的,性价比不错。

缺点:更新换代太慢、在性能的配置上比较低、保值率低。

知名品牌:现代、起亚、双龙、通用大宇、雷诺三星等(如:现代悦纳、起亚K3、现代途胜、菲斯塔、索纳塔等)


法系车

优点:底盘技术相当不错、颜值很高、在核心技术方面,法系车也有不错的实力。

缺点:可靠性一般,故障率略高于其他系别、对市场变化不够灵敏,反人类设计。

知名品牌:标致、DS、雷诺、雪铁龙、布加迪、沃克斯豪尔等(如标致508、DS9、雪铁龙C6、雪铁龙天逸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祝愿你行车安全,诸事顺利!


我是【木子车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关注“木子”,一起探索汽车世界!




大家好,我是乐见花,很高兴可以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汽车。

如今国内的合资品牌基本上被日系,德系和美系所把持。韩系品牌和法系品牌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从销量上来看,由于品牌众多,而且旗下的车型很多都是非常畅销的车型,所以日系品牌的总体销量排在第一的位置。其次是德系品牌,德系品牌定位相对比较高端,尤其是在豪华品牌的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而美系品牌则处在中游的位置,相比韩系和法系品牌要好,但又不及日系和德系品牌!韩信品牌这几年处在一个下降通道当中!法系品牌这个特立独行的车系,则一直沉醉在自我里面!

整体来看,日系品牌给人的印象就是质量稳定,底盘柔软舒适,实用性高,动力轻快,燃油经济性表现良好!各方面性能做的最为均衡!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日系品牌是丰田。所以,丰田品牌的车型在国内也拥有非常巨大的消费群体。深受国内汽车用户的喜爱!但好像丰田汽车缺乏一些特色!各方面都显得比较的中庸!而本田汽车则是在发动机技术方面拥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发动机动力强劲,并且拥有非常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质量也非常的稳定,只是最新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似乎质量稳定性方面还有待加强!并且在很多有限的车身尺寸里面,本田也能创造出最为宽敞,实用的内部空间。这是本田最大的特色,但底盘舒适性表现不如丰田!而日产给人比较深刻印象的是其宽大的座椅,以及柔软的底盘,正所谓日产大沙发!其他二三线的日系品牌也拥有着各自的卖点,像马自达汽车在底盘操控性和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技术方面就有着过人之处。铃木汽车则是专注于小型车的一家车企!

再来看德系合资品牌,德系汽车拥有众多的高端豪华品牌。在豪华汽车领域,大众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其他国家的豪华汽车品牌难以和奔驰,宝马和奥迪相抗衡!而在普通品牌里面,德系的大众也在国人心目中拥有比较高的地位。这是第一家和国内合资生产汽车的国外品牌!也许是占了先入为主的先天优势,大众汽车在国内是销量最好的汽车品牌!旗下几乎所有车型都处于热销的状态。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大众汽车拥有大气高端的外形设计,精致的做工,扎实稳健的底盘!质量相对也比较稳定,只是最新这些年在新技术的运用方面走得比较激进,质量稳定性有所下降。

美系合资品牌一向给人的印象就是粗大笨!另外,燃油经济性不佳也是人们对于美系品牌的固有印象!不过最近这些年以来,美系品牌开始运用众多先进的发动机技术,燃油经济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只不过其中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运用被人们所诟病。韩系品牌由于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干扰,最近这几年来销量下滑比较严重。但本质上来看,韩系品牌最大的优势是其比较高的性价比。但随着我们国产自主品牌的不断崛起,其性价比和品质上的优势逐渐被蚕食,所以韩系品牌应该还会长期的处在一个下降的通道当中。法系品牌给人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其对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的独到调校!有一个底盘悬挂系统是法系品牌最大的优势之所在!这一点,其他品牌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但法系品牌外形内饰的设计有些特立独行。并不是国人喜爱的风格,所以销量一直表现的不温不火!

好了,今天关于国内合资品牌的简单介绍就到这里,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也欢迎您留言给我,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法系   保时捷   雷诺   本田   奥迪   丰田   宝马   大众   销量   底盘   知名品牌   发动机   车型   缺点   优点   车辆   品牌   财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