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比台州发达吗?

1、两个城市都打过工,温州更长些;以一个外省人、经理人的角度说说;

2、温州对浙江以外的地方来说,是个符号了;而台州,外省人不一定知道的;论名气,温州自然大多了;有时,丽水的青田人、台州的温岭人,也都是自称或者被称之为温州人的;温州是民营经济发源地,论做生意,温州人确实是名声在外是开山鼻祖级别的了;

3、但实际运作起来,温州人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了晚集,消费品、知名度、持续性,不定就输给了台州;几十年下来,温州的上市公司、知名品牌还真的不如台州了;上市公司数量,台州有60家、温州只有28家,台州的知名品牌苏泊尔、爱仕达、吉利汽车、钱江摩托、伟星管业,还有海正药业、中捷和杰克缝纫机都做到了行业龙头位置、最好的效益的;

4、温州人经商喜欢跟风,什么赚钱做什么、哪里有钱赚往哪里跑,所以温商的足迹遍布全世界、全中国;都说世上有三个温州,一个在国外、一个在省外、最后那个才是温州本地,也是的,温州人嘛,人人都想做老板、人人都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炒不了地产、煤矿,就办厂、开店,哪怕是洗头房、按摩店,温州人也喜欢站着就把钱给赚了,不愿去苦兮兮做打工仔的;

5、相比之下,后起之秀台州,纯粹的民企兴许比温州的更粗野一点、更粗放点,但台州跟海似乎更近点、台州人也更硬气点,没温州人八面来风、四处闯荡的风格,但认准了要做的事,似乎比温州人更有决心和意志做起来、做好了;所以,温州更像个开拓者、台州更像个耕耘者,论制造业,温州人做起来了,台州人却要站在温州人的肩膀上,做好了、做大了、做强了!




温州市与台州市同属浙江省沿海城市。区别:温州的书记肯定是省委常委。台州的书记就是普通的地级市书记 温州在国家规划 省里规划的档次都比台州高 温州拥有大型火车站 温州南且多个方向的火车经过。台州只有台州站 人流量还温岭站多 且只有一条甬台温 西进的线路都没通。 台州全市只有四个火车站(温岭 台州 临海 三门)温州光乐清市就有三个 再加永嘉 温州南 瑞安 鳌江 苍南。火车站比台州多 温州机场为国际机场 台州为普通机场 人流量无法比。 温州有四个区 且都融合较好 台州三个区还散的。 温州5A景区只有雁荡山 台州有天台山和神仙居 当然在申请的还有温州楠溪江和临海台州府城。 温州是不知道多少年的城市 台州是1994年建立的地级市 市区也才规划了24年。好多东西都留在临海 比如台州中学 台州学院 台州医院以及物流中转站等。这样看温州确实各方面比台州好!但是温州面临着产业链转型升级难 而台州近年引进了无人机 等高端产业 以及吉利三个基地 智能马桶 医药 零配件 磨具机床等产品 还算不错。所以现在台州在很努力的追赶温州 当然台州的短板有交通 教育 医疗等等哈。台州只有一个学院 温州眼科很牛逼 但是温州下面的两个先gdp略差 存在感也不强。台州的北三县还算努力 去年都上200了 且有自己的产业规划





我是台州人,多年前我就和温州的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

抛砖引玉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和各位再次探讨一下,欢迎批评指正。

温州与台州两个兄弟城市有着太多的相似点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中小企业多,民营经济发达,经商人数众多,人均收入较高,是藏富于民的典型代表,并且共同成就了浙南模式的辉煌。

同时两地也共同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产业低端,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政建设差等等。

纸面数据温州更好

从纸面数据上看,温州更胜台州一筹。2018年温州GDP6006亿排名浙江省第三,台州市4875亿排名浙江省第五,而且短期内温州将会一直保持优势。



温州与台州的发展内核差异显现

在相同的模式下发展了近40年,温州与台州的发展内核开始体现出了不同的差异。简单的说,温州的发展方向更像英国,台州更偏重德国的道路。

台州更加注重制造业的升级,更加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志在于打造中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而温州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开始有落后的表现,而更加注重的是商业贸易和金融。

截至2018年底,台州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53家,总市值约3000亿。其中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50家,位居全国地级市第四位。其中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数量25家,居中国地级市第三位,排名非常靠前。

其中海正药业,钱江摩托,苏泊尔电器,爱仕达股份都是全国知名的。另外还有在台州发展成长起来的吉利汽车,虽然现在总部搬到了杭州,但是台州的生产能力依旧强劲。以吉利汽车等为代表的优秀制造企业为龙头,全面提升了台州产业链的竞争力。



截至2018年底,温州境内共有上市企业20家,总市值约1500亿。排名第一的是正泰电器,主要生产低压电器,行业龙头。

近年来关于温州的消息更多的是关于资金链断裂,民营企业控制人跑路或者是温州炒房团,其实也是在提示深层次的原因。温州人更多的抛弃了制造业,而金融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支撑的,不然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展望未来,互相协同

温州和台州作为两个拥有相同发展经历的兄弟城市,我也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两个城市能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现在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危机,两地民间资本雄厚,积极引导将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同时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才能更好的支持金融业的长久发展。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欢迎关注“浙里时光”

浙江的风土,风味,风情。




温州和台州比,温州胜。

首先从城市定位来讲

温州定位始终瞄准的是区域经济中心,浙江铁三角中一极,浙江四大都市圈中的第三顺位,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等。

在中国这个规划先行,执行力强的基建体系下,一个城市的规划定位就决定了其未来几年的规划制定和发展模式。

第二从城市地理位置来讲

浙江改革刚开放时上有杭宁,下有温州,形成南北协调发展态势,但进入新世纪后,温州因为缺地无法发展密集型产业而逐渐落后,但是其在浙江南部甚至包括福建部分的辐射能力依旧强劲。其离杭宁相对较远,且有乐清湾这一天然良港可大力拓展对台贸易。因此将温州培育为浙南发展一极也是极为有必要。

第三交通优势

温州有浙南最大空港,浙南最好深水良港乐清湾,浙南的动车火车换乘站。这以上数点都是台州所不具备的。

第四企业优势

温州是民营经济的领头羊,有正泰电器,奥康鞋业等一批在各自行业全国甚至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这也是温州较台州优势的地方。

第五教育优势

温州有温医,温大两个一类院校,虽然比杭宁落后,但是在浙南来说,还是属于拔尖的。

接下来还有星星点灯的优势,但是这些都是客观存在,最主要还是在于省政府的规划啦。温州以其900多万常驻人口位列浙江人口第二名(杭州近年刚刚超过),而人均gdp属于浙江最垫底。看十三五规划和近年省厅对于下级县市的规划来说,已经明确的指出了浙江近年的发展顺序,以杭宁为先,率先建设出世界级大都市,温州和金华-义务紧随其后,创建出国内有一定辐射能力的城市,其余各市依据各自特点建设出特色城市。似湖州是环境为主,丽水以农业为主,嘉兴拥抱上海,绍兴面向杭州等等。

省厅规划一下,温州市的设定我也去了解了一下。从城市轨道交通定位,空港定位,城市医疗体系建设定位等等,无一不在提向浙南闽北辐射。而且城建规模和力度较之台州官网的大了数倍。所以说今后几年,温州将会获得较大提升,会拉开与临近城市差距,成为浙南的增长极。

不过呢,还是别盯着浙南,近年浙江主力还是发展浙北,甚至于特指杭宁。杭州大湾区,个人认为是仅次于雄安的地区战略了。多关注。




温州和台州两地经济发展都不错,都是沿海发达地区,两市经济模式相同,都以民营经济为主力,统称温台模式,由于台州知名度低于温州,又经常被媒体称为温州模式!

经商方面,两地在外经商人员都非常多,资金实力也比较雄厚,总体温州商人实力稍强于台州;温州商人以温州市区、乐清、瑞安为代表,永嘉、苍南还可以;台州商人以温岭、黄岩、路桥、玉环为代表,临海、椒江为补充。现在浙江各地都发展起来,各地区做生意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成功,浙商这个词开始慢慢替代温商成为浙江的名片!东方犹太人也不是只给温州人定义,而是给全浙江人的赞美!

2016年台州市经济总量3842亿元低温州5045亿元,台州人均高于温州;下属县市区经济总量排名(亿元):温岭900,鹿城877,乐清838,瑞安783,龙湾589,路桥522,临海515,椒江487.5,瓯海487.1,玉环465,苍南460,黄岩385,平阳372,永嘉359,天台202,仙居186,三门184,泰顺81,洞头79,文成7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台州   温州   椒江   苍南   永嘉   温岭   台州市   乐清   瑞安   杭州   浙江   制造业   优势   两个   财经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