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里的正高级教师职称,是什么人评上的?是一线教学骨干吗?

正高职称,是学者型教师。因此,在教学实践上,能推陈出新,出神入画;在理论研究上,自圆其说,自成流派;在学术地位上,占领制高点,学术成人,是领军人物。他们在专任教师中约占千分之五左右,但教育部有个说法,控制在万分之五。

我们那时没有正高职称。现在我熟悉的被评为正高职称的,都是原来的“特级教师”。教龄也有二三十年。其实高级教师,与教龄已无关系,而是个体经验的突破和新的建构,也就是从研究型教师向学者型跨跃。只有经验工匠实绩是达不成副高的,只有从经验中获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升华及中介性成果,使个体经验有理论包容性及普适性,有影响力与引领作用。而学者型在研究性基础上有独创的表现与成果,能担当起领军人物角式,是教育教学的学术权威。




在学校里,谁能评上正高级教师职称?人们也许以为只有教学骨干和教学能手才能评上。但是,事实上,在很多地方,一般都是校长们才能评上正高级教师,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能力把评审条件创造完备,例如很多奖项只有他们才能拿到手,省市级课题只有他们才能获得立项并结题,等等,然后以教师的名义参评并突击备课以应对答辩;而真正的一线教师则只能望洋兴叹,往往很难达到条件的要求。

所以,大家普遍认为,正高级教师职称基本上是为校长们设置的,而普通教师就不要想入非非了,以免徒增烦恼。那么,其中是否公平公正,是否合情合理,是否令人佩服,就可想而知了。




正高教师职称,本身就不是一线上课提出来想要的,是那些不上课的所谓老师主要包括市区教研员、校长,所以设置的条件就不是针对一线上课的,自然评上的也就不是在一线上课的。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正高职称就是个笑话!




截到目前为止,我所坐标的县共有四个人评上了正高级教师职称,其一是县内唯一一所高中学校的校长,其二是一所小学学校的校长,其三是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其四是另一所小学学校的副校长;也就是说,都是“长”字辈、学校的长官,他们都不带课;总之,没有一个一线的骨干教师晋级正高级职称。


这里,不是说全县的所有副高职称的老师中,没有一个够条件晋升正高职称;也不是说上面人家四位评上正高职称的领导不够条件晋升正高;只是说,人家“长字辈”领导更够条件晋升正高,人家的条件更多、更优越,是一线骨干老师不可相比的、望尘莫及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畸形情况?关键是指标少,偏偏够条件的人多。指标到了学校里,被高高在上的校长从半天空架住了,落不到基层,于是就没有广大一线骨干老师的份,也就是只有校长的份。

另外,近水楼台先得月。校长想进正高级职称,可以跑到教育局要一个指标,而普通老师却没有这个条件、特权,他们只能在学校里和其他老师争夺指标,这也就是普通老师无论怎样骨干、优秀,也很难评上正高职称的主要原因。


★正高级职称教师上课

但是,老师为人师表,春蚕吐丝,无私奉献才是老师的精神境界,所以,老师不管能不能晋级,都应该无怨无悔,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不计报酬,干好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不要因为个人的得失闹情绪,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耽误孩子们的一辈子前程!

回答完毕,谢谢邀请!个人管见,不代表正确,欢迎方家批评指正!

(网源图片,侵权删除)

2022.10.14




嗯,我们这里评选正高级职称的,领导不少也有普通教师。不过呢,论贡献我只能说说感觉。比如,有点了解的,有三个人,一个是学科的市级,一个是城区小学的校长,还有一个是这个初中的老师。他们三个只有一个是在教学一线,当然我并不是认为只有在教学一些才对教育产生贡献,作为领导呢,更容易也更应该对教育有贡献。他们三个的贡献我不好评价,我总有个感觉,他们参评的所谓条件基本是假大空甚至有各种打着科研幌子下的以权谋私。真的很难和贡献联系得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骨干   职称   高级教师   教龄   正高   领军人物   校长   贡献   指标   条件   领导   老师   经验   教师   学校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