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仗义疏财,为什么柴进就不如宋江?

如果你仔细读《水浒》原著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原因,其实武松最清楚:

柴大官人虽有“当世孟尝”的称号,但武松在柴进庄子上住了一年才发现,他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后来,武松在柴进庄子上遇到了宋江才明白,这才是当世的孟尝君,“及时雨”的绰号真不是白叫的。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下面咱们结合《水浒传》原著的部分情节仔细地分析一下,你就明白了:关于柴进和宋江谁是真的仗义疏财这个问题,施耐庵早就通过武松给出了答案 。

柴进和宋江谁是真仗义疏财?施耐庵早就为二人准备好了一场擂台赛,裁判就是武松

《水浒传》中,柴进比宋江出场要早,在第9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就出场了。

在柴进正式出场之前,施耐庵首先用了一段间接描写,借一个酒店老板之口,将柴大官人的光辉形象勾勒出来的:

林冲在野猪林险些被董超、学霸杀害,鲁智深救下他后,又将他一路护送到沧州才离开。到达沧州后,林冲和董超、学霸三人进了一个酒店,坐了半个时辰,酒保也不来问。林冲等得不耐烦,把桌子敲着说道:“你这店主人好欺客,见我是个犯人,便不来睬着,我须不白吃你的,是甚道理?”

没想到,那店主却说:“你原来不知道我的好意。”

林冲奇怪道:“不卖酒肉与我,有甚好意?”

店主道:“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祖武德皇帝敕赐与他誓书铁券在家中,谁敢欺负他?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常常嘱咐我们酒店里:‘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我如今卖酒肉与你,吃得面皮红了,他道你自有盘缠,便不助你。我是好意。”

于是,林冲就投到了柴进的庄上。

果然,林冲到了柴进庄上后受到了礼遇,柴进又是给他钱,又是写信给他在牢城营托关系照顾他。

读完这一回后,我觉得仗义疏财的柴大官人不愧是个闻名江湖的人物。直到读到“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和“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两回,才发现,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儿。

都说柴进是“当世孟尝”,但是“孟尝”这个词在《水浒传》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18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盖”这一回,宋江第一次出场用在宋江身上的。

晁盖等人在黄泥岗劫了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后,官府从白胜的口中得知是晁盖等人所为,梁中书就派何涛领着二十多人到郓城县拿人。何涛到郓城后,要找郓城县衙的公人配合,当时正是宋江值班。所以,宋江的出场是通过何涛的角度描写的:

何涛看时,只见县里走出一个吏员来。看那人时,怎生模样,但见: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水浒传》第18回

“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的宋江出场后,施耐庵紧接着用大幅笔墨对宋江进行介绍,说他:

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曾有一首临江仙赞宋江好处:
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水浒传》第18回

后来,宋江杀了阎婆惜后,被朱仝放走,宋江带着弟弟宋清两人逃出郓城县后,在路上就思量道:“我们俩该投奔谁呢?”

宋清答道:“我只闻江湖上人传说沧州横海郡柴大官人名字,说他是大周皇帝嫡派子孙,只不曾拜识,何不只去投奔他?人都说仗义疏财,专一结识天下好汉,救助遭配的人,是个现世的孟尝君。我两个只投奔他去。”

施耐庵又借宋清的口,进一步强化了柴大官人仗义疏财、喜欢结识天下好汉的“当世孟尝”形象。

宋江道:“我也心里是这般思想。他虽和我常常书信来往,无缘分上不曾得会。”于是,两个商量后,径直逃往沧州。

就这样,宋江和宋清二人来到了沧州柴大官人的庄子,“名声不让孟尝君”的宋江,见到了柴进这个“当世孟尝”。他俩到底谁更胜一筹呢?很快,施耐庵就安排武松出场,并给出了答案。

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呢?

“当世孟尝”柴进和“名声不让孟尝君”的宋江,到底谁更胜一筹?

是这样的:话说宋江和宋清两兄弟逃出郓城后,就直奔沧州来到了柴大官人的庄子上。柴进听说及时雨宋公明来了,马上安排酒宴,亲自对宋江热情款待,并安排几个庄客作陪。

就这样,这酒也不知道喝了几巡,总之是从中午喝到了傍晚。宋江喝得太多了,开始走肾,就离席去小解。看着喝得迷迷糊糊的宋江,柴进怕他摔着,就吩咐庄客提着灯笼跟着。

宋江确实已经喝得开始走八字步了,在经过走廊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踏翻了一个大汉的火锨:

那廊下有一个大汉,因害疟疾,挡不住那寒冷,把一锨火在那里向。宋江仰着脸,只顾踏将去,正在火锨柄上,把那火锨里炭火,都掀在那汉脸上。那汉子吃了一惊,惊出一身汗来。

——《水浒传》

这个在廊下烤火的大汉,正是之后名扬江湖的武松。武松为何也在柴进的庄子上呢?

因为一年前,武松在清河县跟人家打架,一不小心把人给打休克了,他以为自己打死了人,就慌忙跑路。当时武松听说沧州的柴大官人仗义疏财,喜欢结交天下好汉,无论犯下什么事儿,只要到他的庄子上,他都会款待。于是,他就逃到了柴进的庄子上。这一住,就是一年。

你看,宋江和武松同样是逃犯,又同样都逃到了柴进的庄子上,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时,施耐庵却安排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画面:

一个是是寄居在柴进庄子上,又身患疟疾,落魄到靠火锨取暖的武松。所谓的火锨,就是古人在铁锹上放些炭火取暖用的工具。另一个呢,柴进热情款待的座上宾客,也就是宋江。

宋江和武松两人都是因为杀人逃难,但境遇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宋江在温暖的房间里吃酒席,出门上厕所也有人给他打着灯笼。再看武松呢,很明显他遭到柴进的冷遇了,不仅没有温暖舒适的房间,此时他身上连厚衣服都穿不上,再加上疟疾使得浑身发冷,所以才只能依靠这种方式取暖。

不仅如此,武松唯一的取暖工具还被宋江踩翻了,不仅被宋江踩翻了,扬起的炭灰还弄花了他的脸。一个柴进的座上宾,对上一个潦倒的病汉,在这个静止的画面中,武松就显得更加的落魄了。

咱们试想一下,在这样身份悬殊的关系中,如果把武松换成我们普通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大概只会大叫一声,“哎呦,看着点儿!”,然后,一边清理脸上的灰尘,一边等待宋江过来跟自己赔礼道歉。再然后呢,等着宋江礼貌性地表示歉意后,我们会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接受了他的道歉,该干嘛干嘛。最后,我们会继续蜷缩在走廊中一个避风的角落,再次点燃火锨取暖。

宋江呢,他则微微一笑,掸掸身上的灰尘,继续回到柴进的宴席上把酒言欢。这件事情,我们这个被他弄得一脸灰的人,就像被他掸去的灰尘一样,消失在他的脑海中。

所以,普通人之间,很难擦出激情的火花。

然而,武松和宋江都不是普通人。《水浒》之所以经典,其实就在这些细节的描写,施耐庵寥寥几笔,就将各个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

咱们先看看武松是怎么做的:宋江踏翻了火锨后,武松二话不说,登时就气将起来,一把揪住宋江的脖领子,大喝道:“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消遣我!”

给宋江提灯笼的庄客,看到武松要打人的架势,慌忙叫道:“不得无礼!这位是大官人最相待的客官。”

这不废话么,武松虽然不知道宋江是谁,但他连撒个尿都有庄客提着灯笼陪着,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出来,他肯定是柴进的贵客。武松又不是傻子,能不知道这是“大官人最相待的客官”?

武松明知道宋江是贵客,但还是没有一点儿犹豫,第一时间就揪住了宋江的脖领,举起拳头,大声吼他,要揍他。

听庄客说完,武松回了一句:“‘客官’,‘客官’!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甚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武松这句话,直接点破了柴大官人的要害:身居高位,却不能兼听则明。

此话怎讲呢?咱们暂且不表,放在最后说。咱们先看看接下来宋江是如何反应的。

武松在宋江面前吐槽完柴进后,抬起拳头就要打他。庄客慌忙扔掉了灯笼,上去劝解也拉不开。就在这时,柴大官人来了。

柴进到了之后,并没有呵斥武松,而是对着宋江说:“我接不着押司,如何却在这里闹?”

没等宋江回答,那个给宋江提灯笼的庄客便把发生的事说一遍。柴进便对武松笑道:

“大汉,你不认得这位奢遮的押司?”

你看,在柴进口中,武松就是个无名无姓的“大汉”。

武松怒气更盛了,回答道:“奢遮,奢遮!他敢比不得郓城宋押司少些儿!”

柴进大笑道:“大汉,你认得宋押司不?”

武松道:“我虽不曾认识,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且又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

柴进问道:“如何见得他是天下闻名的好汉?”

武松道:“却才说不了,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

柴进道:“你要见他么?”那汉道:“我可知要见他哩!”柴进道:“大汉,远便十万八千里,近便只在面前。”柴进指着宋江,便道:“此位便是及时雨宋公明。”

那汉道:“真个也不是?”宋江道:“小可便是宋江。”那汉定睛看了看,纳头便拜,说道:“我不是梦里么?与兄长相见!”

宋江道:“何故如此错爱?”

那汉道:“却才甚是无礼,万望恕罪,有眼不识泰山!”跪在地下,哪里肯起来。宋江慌忙扶住道:“足下高姓大名?”

柴进指着武松,说出他姓名,叫甚讳字:

“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今在此间一年矣。”

宋江道:“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柴进道:“偶然豪杰相聚,实属难得。就请同坐一席说话。”

——《水浒传》第23回

你细品这段对话吧,在武松面前,宋江和柴进二人的为人处世态度,处理人际关系的水平,马上就高下立判了。

在柴进眼里,武松根本就不值一提,所以他对武松张口闭口就是“大汉”。所以,他向武松介绍宋江呢,也并不是想安排他俩认识——在柴进眼中,两人的地位实在不对等。

那为何柴进要在武松面前介绍宋江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武松要打宋江啊!柴进觉得说出“及时雨”宋江的的名字,一来呢,武松这个莽撞的“大汉”立马就会伏地认错,二来呢,也想借宋江在武松和围观的庄客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这天下闻名的好汉宋公明,落难时也得向我小旋风柴进寻求庇护,我就要借你们得嘴将自己的名声远播。

果然,不出柴进所料,武松听说眼前的人是“及时雨”宋江之后,马上就伏地而拜。

按照柴进的逻辑,估计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宋江扶起武松,笑着说几句场面话,这事儿就这么了了,他继续带宋江回屋喝酒,武松则该干啥干啥。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宋江竟然没有按照柴进预想的剧本走。

你看宋江是如何作反应的:宋江在武松拜伏在自己脚下后,马上伸手搀扶他起来,并问道:“足下高姓大名?”

按照柴进的逻辑,宋江这也没什么,估计也就是客气客气,他就说出了武松的姓名。你看,原来柴进知道武松的姓名,但就一直称呼他“大汉”,很明显,柴进不喜欢武松,而且也觉得武松实在是个不足挂齿的小角色。

然而,令柴进没想到的是,宋江听他报了武松的姓名后,却接了这么一句:“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

估计柴进都被宋江给整蒙了:要知道,武松是在景阳冈打虎后才一举成名的,在柴进庄上的时候只是寂寂无名之辈,要不然他但凡在江湖上有一点儿名气,都不会被柴进冷落至此。

武松是脾气冲,但跟那个被林冲棒打的洪教头比,也应该算是好脾气了。洪教头在林冲面前趾高气昂的态度,那可是连柴进的面子都不给。如果武松此时在江湖上名声在外,柴进会这么冷遇他?如果柴进知道武松有名,他会不让武松跟手下人比划比划?比划见识到武松的能力后,柴进会冷落他?

所以,柴进听完宋江说“早就在江湖上听闻武二郎的名字”后,被宋江给整不会了。他虽看不上武松,但是宋江既然对武松表示出想认识的态度,他也不能驳了宋江的面子。于是,柴进只能勉为其难地说,“偶然豪杰相聚,实属难得。就请同坐一席说话。”——他要认为武松是豪杰,还能让武松沦落至此?这言不由衷的话真是讽刺啊!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宋江之前也不认识武松,凭什么一眼就认定武松是个英雄而想结交他呢?

这就是宋江的过人之处了,他见到武松也只是几分钟的时间,但就仅凭借这几分钟对武松的察言观色,就能判定武松是个人物。

怎么回事儿呢?

你看武松说的话,“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甚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如果我们站在宋江的角度,就不难发觉,武松的言语间,充满了对柴进的怨气——我刚来时,柴大官人对我也不错,但时间久了,他就听庄客们搬弄是非,慢慢地疏远了我。所以,我才沦落到今天这份境地。

一个寄居在他人庄子上的落魄之人,竟然公开吐槽庄子主人怠慢他。估计大多数普通人都会觉得武松是“升米恩,斗米仇”,但事情真是这样吗?

至少在宋江看来,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你想啊,这么冷的天气,武松又身患疟疾,柴大官人都不给他弄一身棉衣,由此可见,他是多么不喜欢武松。武松就这么在柴进的贵客面前公然吐槽柴进,还要举起拳头揍这柴大官人的贵宾,事后柴进能饶了他?即使不把他赶出庄园去,也会更加冷落他。武松这么做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他揍完宋江后,大概率就要自生自灭了。

所以,不管是公然吐槽柴进,还是殴打宋江,对武松当前的境遇来说,都不是对他有利的处理方式。

然而,武松明知道后果,竟然选择了在常人看来最坏的处理方式。在宋江看来,武松这非常人之举,他要么是个非凡的英雄,要么就是一个愣头青。

柴进赶过来后,在武松面前提起宋江的名号,武松表示,“宋江是闻名天下的好汉,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

很明显,武松是在当面揶揄柴进,说宋江“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其实就是在骂柴进对自己“有头无尾,有始无终”。不仅如此,武松还在柴进面前公然说要投奔宋江,这更是当众打柴进的脸。

武松说的话,宋江全都看在眼里,并且对武松给出判断:这么有逻辑、揶揄人的话,莽夫是说不出来的,所以,武松具有高度的自尊,不畏惧强权,一定不是个俗人。于是,宋江就说“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宋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在柴进面前抬高武松的身份。

宋江说完这句话之后,武松在柴进的口中,马上就从“大汉”变成“豪杰”了,更不用在走廊里烤火了,要跟大官人的座上宾一起入席喝酒了。

听柴进邀请武松入席后,宋江非常高兴,施耐庵是这么描写的:

宋江大喜,携住武松的手,一同到后堂席上,便唤宋清与武松相见。柴进便邀武松坐地。宋江连忙让他一同在上面坐。武松那里肯坐,谦了半晌,武松坐了第三位。柴进叫再整杯盘来,劝三人痛饮。

宋江为啥还要“携住武松的手”呢?怕他跑了不成?

这就是宋江的细心之处了,在他看来,武松的境遇在几分钟之内发生了“由地上到天上”般的反转,武松一时反应不过来,也可能在心里犯嘀咕:宋公明和柴大官人是否说的只是句客套话?自己该不该跟着入席呢?所以,他当时肯定会表现出迟疑的样子。

宋江看出了武松的心思,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携住”了武松的手,一来让武松感到自己的热情不是客套,二来也是进一步抬高武松,让柴进和他的庄客知道,我宋公明就是想结交武松,你们再也不能小看他。

宋江又让弟弟宋清过来跟武松相见,进一步让武松感到自己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柴进邀武松落座时,宋江甚至想让武松跟他一起坐到主宾的位置,最后,他坐了第三位。

落座后,宋江借着灯光,便仔细地打量了武松:

宋江在灯下看那武松时,果然是一条好汉。但见: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这是施耐庵借宋江视角对武松的间接描写,一来表现出武松仪表非凡,二来突出了宋江的识人眼光。

此时坐在温暖的房间,面对一桌丰盛酒菜的武松,心里会是什么感受?你想啊,就在刚刚,他还身受疟疾困扰,落魄地只能在走廊中取暖呢,见到宋江后,竟然坐上了柴大官人设置的酒席主宾位置上。这从地上到天上的境遇转换,全都拜宋江一路的抬举所赐,你说他心里能不感激宋江吗?

此后,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宋江都把武松带在身边寸步不离。更有甚者,过了数日,宋江拿出些银两来与武松做衣裳。

这又是一个细节。你想啊!一般来说,能给自己做衣服的都是父母亲这样的长辈。武松自幼父母双亡,是哥哥武大郎把他拉扯大的,所以,此时给自己做衣服的宋江,做的事父母、长兄应该做的事情,武松的心中能不暖吗?

后来,柴进知道宋江花钱做衣服这事儿后,马上自取出一箱缎匹绸绢,他门下自有针工,便他们教做三人的称体衣裳。

柴进此时已经是“亡羊补牢”了,这时候他花再多的钱,武松也不会感激他,只会更感激宋江。宋江这是用了柴进的钱,暖了武松的心。更何况,柴进做这些也不是为了武松,他大概率是觉得让宋江这个客人在自己庄上花钱做衣服,说出去有锁自己的名声。

再后来,武松要回家探望哥哥武大郎,便向柴进和宋江请辞。柴进又是大摆宴席,为武二郎送行。喝完告别酒后,柴进和宋江送武松到庄门前,宋江却让武松稍等,自己回房中拿银子。回来后,宋江对柴进说,“大官人,暂别了便来。”

啥意思?宋江的言外之意是,大官人请回吧,我要单独再去送送武松。

这又是一个细节:武松和宋江都是柴进的客人,要怎么送武松,应该是柴进这个主人决定,怎么能让宋江这个客人做主呢?宋江这个人就是这样,喜欢做他人的主,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处境,他永远是主导者。

就这样,宋江带着弟弟宋清,又送了武松好几里地。武松都被宋大哥的热情给弄得不好意思了,一个劲儿地苦劝宋江:“尊兄远了,请回。柴大官人必然专望。”

这时候的宋江哪里肯在乎柴大官人?他对武松说:“何妨再送几步。”

武松挽住宋江说道:“尊兄不必远送。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宋江指着道:“容我再行几步。兀那官道上有个小酒店,我们吃三钟了作别。”

就这样,宋江又把武松留住,并且抛开了柴大官人,又吃了一顿只属于宋江和武二郎兄弟的送行酒。

武松从小到大,一直跟着被称为“七寸丁,枯树皮”的哥哥长大,受够了周围人的欺负,哪里受到过别人这样的尊重?更何况,给与他这样尊重的人,还是闻名天下的及时雨宋江?武松觉得除了将自己交出去,无以为报,所以便道:“天色将晚,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

宋江大喜,他要的就是武松这句话。武松再不提,他宋公明就要说了。武松纳头拜了四拜,宋江又从宋清身边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

武松那里肯再接受宋江的钱,便说道:“哥哥,客中自用盘费。”

宋江掏出的银子哪有再收回去的?就说道:“贤弟不必多虑。你若推却,我便不认你做兄弟。”

你听宋江这话说得,态度是多么的坚决,语气是何等的威严?但在武松听起来,宋江这话在他心里又是泛起了何等地温暖啊!自从武松遇到宋江开始,宋江对他几乎是无微不至,最让武松感动的是一点,宋江给与了他从未获得过的尊严。武松自幼父母双亡,是一个极度缺乏他人关爱的人,宋江温情的关怀,恰好击中了武松内心深处那片最柔软的地方。

所以,在此时此刻宋大哥那不容置疑的威严,给从小叛逆的武松的感受却是很少能够体会的温暖。

见宋大哥都这么说了,武松只得拜受了,小心地将大哥赠与的银子收放在缠袋里,而后,眼含热泪,辞别宋大哥。

宋江和宋清立在酒店门前,望着武松离去的背影,宋江也十分地感慨:我宋江身陷囹圄之中,一身的抱负何时才能够得以施展?武松兄弟啊,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你一定要保重自己。待我宋江大展宏图之日,你一定要回到我的身边。宋江就这样目送武松,直到他不见了,方才转身回来。

就此一别后,武松也不知何时才能再次与宋江大哥相会。但伤感别离的同时,在武松的心里也升起了一股暖流,因为从此以后,除了亲哥哥武大郎外,在这个身不由己的江湖中,他又多了一个大哥,一个值得托付、可以依靠的大哥——及时雨宋公明。

前文咱们提到过,武松在柴进庄上白吃白喝了一年,还抱怨柴进怠慢他。有人说武松对柴进这态度就是“升米恩,斗米仇”的体现,真的是这样吗?

关于柴进为何不喜欢武松,施耐庵在《水浒传》是这么解释的:

柴进因何不喜武松?原来武松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款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的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水浒传》第23回

乍一看,似乎我们还不能怪柴进无情,武松的遭遇,完全是因为他脾气不好,酒后闹事导致的。我第一次读《水浒》时,也这么认为的,认为完全是武松自找的。

然而,直到我再次精读《水浒传》这部经典时才发现,当初自己社会阅历太浅,差点被施耐庵这迷惑性的赘述给骗了。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你看啊,关于武松酒后闹事,施耐庵说是因为武松“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

我们必须得承认,武松打人是不对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庄客们为什么会让武松觉得“照顾不到”他?

武松是底层穷苦人出身,很难想象他会要求庄客对他有什么特别的照顾,但是,由于他具有高度的自尊心,事情就不一样了。如果庄客们平等地对待他,怎么都行,但一旦庄客们在言语上对其表现出蔑视、侮辱,他肯定就会出手打人。

从“林冲棒打洪教头”那一回,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柴进在庄子上养的那些庄客,都是些什么人。

洪教头自不必说了,自以为有些本事,就目空一切,柴进都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了,他就是不相信。不相信也就罢了,还揶揄、刁难林冲,林冲可是柴进的座上宾,他如此不讲礼数,那等于是打柴进的脸啊!

后来洪教头被林冲一棒子打翻在地。

柴进是如何表现呢?施耐庵是这样写的:

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庄客们一齐大笑,快意非凡。

你看,柴进看到自己的庄子上的枪棒教师这么容易就被打倒了,不但没有羞愧,反而是大喜。庄客们也是“一齐大笑”,不但大笑,甚至“快意非凡”。由此可见,庄客们平日里也是,受够了洪教头仗着自己有几分本领,就看不上他们这些“依草附木”的人,对他们总是一副趾高气昂的劲儿了。

洪教头呢?施耐庵是这么写的:

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你看,此时的洪教头,显然已经被柴进抛弃,已不是柴进尊敬的枪棒老师了。看到他栽了这么大的跟头,众庄客并没有对他表现出丝毫的同情,而是笑着扶起他。

此时,那些庄客们的“笑”声你应该不会感到陌生。试想一下,我们在生活中一些被认为是“行家”的人出糗时,他身边是不是也会有些所谓的朋友,笑得比陌生人还欢?

洪教头被庄客们“笑”,一方面说明庄客之中君子不多,另一方面还是因为他自己也跟他们也是一丘之貉。洪教头跟林冲素不相识,无冤无仇,为什么他会对林冲有这么深的敌意呢?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他的嫉妒之心在作祟?

洪教头听说庄子上来了个“八十万禁军教头”,便起了嫉妒之心,嫉妒林冲受到柴进的款待,嫉妒林冲抢了自己在酒席中的位子,因而被主观的情绪左右了理智和判断,最后才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历史上,只要有沽名钓誉之人养士,就一定会有依草附木者来投。战国时代那门客三千的孟尝君,其门下都不乏鸡鸣狗盗之徒,更别提模仿孟尝君的柴大官人了。

再有,柴进又是学习孟尝君“万里招贤”,又是资助王伦上梁山,他是想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吗?

你以为他有什么想法?想恢复柴家的江山?那你就太高看他了。

柴进之所以喜欢结交江湖豪客,容留三教九流的人物,资助王伦占据梁山泊,其实他并不是想造反,夺回大周天下。他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过把瘾:过把被人追捧为“当世孟尝”的瘾,过把名扬江湖的瘾。

柴进虽然出身高贵,但他再怎么着也很难在北宋的赵家朝廷谋取个出身,毕竟他是前朝皇族后裔。所以,他只能握着赵匡胤的丹书铁券,在沧州当个土财主。

然而,土财主在自己的庄园里再怎么折腾,时间长了,生活就会变得既单调且无趣。年轻气盛的柴进怎能安心过这样平淡的生活?

因此,庙堂的路走不通,柴进就试图在江湖上建立自己的名声,满足他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然而,柴进虽然在内心对仗剑走天涯的江湖草莽生活充满了向往,但真叫他割舍祖上留给他的偌大家业去闯荡江湖,他也不敢。那怎么办呢?

最终,柴进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不能闯荡江湖,那就把江湖搬过来,学习孟尝君招贤纳士,把江湖中人招到身边来。这样一来,他既能听这些江湖人天南海北神侃一通过过瘾,又能通过投奔他、接受他接济的这些“好汉”们,享受到被人需要、被人吹捧的感觉,他需要这种感觉。

所以,跟后来梁山的招贤纳士不一样,柴进的“万里招贤”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游戏,并不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只是为了玩玩而已。所以,柴进对待投奔自己的人的态度就是:不论贤愚,多多益善

既然柴进万里招贤的目的不是为了创立一份大事业,那他也就没有求贤的迫切需求,自然也就难以练就一双分辨贤愚的慧眼。

正是如此,正像洪教头说得那样,在柴进的庄上,充满“依草附木”的无能之辈。

柴进身边骗吃骗喝的无能庄客多了,武松这样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能人,自然也就成为了“不合群”的异类。因为,武松这样有本事的人一旦受到柴进的恩宠,那他们这些混子的前途必然会受到影响。劣币驱逐良币嘛,这是个恒久不变的真理。

而柴进呢,他虽然是庄子上的一把手,但他却察觉不到,他其实是庄子上最被孤立的可怜人。

这一点,做过领导的人应该能体会到。只要在一把手的位子上坐久了,你就难以获得真实的信息。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你是一把手,因为你手中具有绝对的权力,你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信息,大多都是底下的人根据你的喜好,有选择性地让你看到的。

如果你不相信,有个方法你可以试试:你可以在不经意间在下属们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特长与偏好。之后,你就观察吧!在你展示了你的特长和偏好之后,那么身旁那些谄媚、迎合、欺瞒之人随之就会见缝插针。

你喜欢什么滤纸,马上就有人把你的周围全部换成你喜欢的绿植;你喜欢看什么数据,立刻就会有人把相关数据造得严丝合缝;你喜欢看什么风格的建筑,马上就给你安排上。

但有一件事是例外,就是一把手大多都想要见到能人,这时候手下的那些庸人们就不会满足他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一旦能人来了,干事儿的人来了,庸人们,混事儿的人就得走了。

所以你再想,武松这样没啥背景却刚正不阿的人到了柴进的庄上后,那些庄客们能不怠慢他吗?武松打人后,他们就集体孤立他,抹黑他,为的就是让柴进不待见他。武松在柴进心中的坏形象,就这么被庄客们一点点给勾勒出来的。

武松被庄客们集体抹黑后,柴进压根儿就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宋江就不一样了,他仅凭跟武松接触的几分钟,就能够从武松的言行中判断出谁是谁非,判断出武松是个被埋没的英雄。短短数日,宋江就能通过对武松的关照,温暖武松的心,让这个桀骜不驯的年轻人,死心塌地地认自己做大哥,这就是宋江的特殊能力。

虽然柴进在武松身上疏得财,要比宋江多得多。但是在武松看来,柴进这个“当时孟尝”是徒有虚名,因为他只是花钱买名声。而宋江既是疏财,又是真仗义,他“名声不让孟尝君”,是货真价实的。

柴大官人喜欢花钱买名声,但他可能不知道:他靠金钱买来的名声,并不是真正的影响力。那些整天变着法儿地讨他欢心的庄客,也只是因为他有资源、有权力,能给他们好处,才追随他而已。一旦有一天,当他不再拥有这些权力和资源时,这些人跑得比谁都快。

这不嘛,后来柴进在高唐州被高廉打个半死,投入死牢时,他的那些庄客,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柴大官人高高在上地疏财,只要你能嘴上叫好就行了,至于你心里怎么想的他不在乎。宋公明可就不一样了,他花钱,不仅要你嘴上叫好,他更在乎的是你心里叫好。因此,宋江落难后,他的那些朋友们,那真是拼了命地去搭救。

这就是宋江和柴进的区别。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在《水浒传》中,我们都知道宋江仗义疏财,不管是谁遇到困难他总是竭尽所能的去帮助别人,那么柴进也仗义疏财为什么名气就没有宋江大呢?

身份

柴进:人称“小旋风”人家可是皇族后裔,地位显赫。有着属于自己的地盘,而且还实力雄厚。所以我们结合现实中的人来考虑,一般有这样尊贵身份的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总能够让人感觉到像是在施舍。

那么我们再来看宋江,宋江在上梁山以前只是个小小的押司,虽然有父亲留下的财产,但比起柴进来说,那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不值一提,就现在来讲,他疏财,那总让人感到是倾囊相助。

就从现在来说同样两个人,一个人有一百万,但是只愿意花几百块为你解决困难,但是另外一个人只有几百块,那么他也愿意花这几百块来帮你,其中感觉我想大家都明白了。

助人时的表现

柴进身为皇族后裔,那么肯定是自视甚高,一般人是入不了他的眼。那么我们来看看他帮助过的又是什么人“武松”“林冲”“宋江”“李逵”甚至连王伦都受到过他的帮助,但是他喜欢结交好汉,又仗义疏财了为什么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呢?

那么我们来看他对林冲的帮助,林冲因为高俅陷害而发配沧州时认识了柴进,对于林冲柴进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热情,对于他的帮助更像是以他来压压洪教头的威风,文中有这样一段:

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

这对于林冲曾经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无疑是种侮辱,但处于当时的环境下,林冲也不得不来为那锭银子而折腰。有了这样的经历,即使是帮助了他,林冲还会在心里感谢他吗?

从他结交好汉来说,我并不认为是真心的帮助,而是为了自己。不客气的说是为了拉拢人心,为了增加自己在江湖中的名气。

在这里,宋江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我们都知道他帮助武松的那一段,宋江不但给武松银子,还给他做衣服,陪着他同吃同住,这哪里是帮助他,这分明就是把他当亲兄弟啊!把武松那是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宋江仗义疏财,那是用真心在帮,我们且不论其中有没有目的性,那么就凭他这个能把人家当亲兄弟一样的帮,这样一来与柴进的比较就大了。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宋江仗义疏财是“及时雨”因为他总是“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这样也才有了梁山好汉都拿他当大哥,愿意臣服与他。




其一,出身。柴进彼时虽没有做官,但是他是大周柴世宗的子孙,陈桥让位给赵匡胤后,赵匡胤赐给柴进丹书铁券,又是个大财主,地位远远要高于普通人;宋江在郓城做押司,押司为吏,并不是官,是归官驱使的人,地位不高,只是比普通人略体面一些。我们一般在与人接触时,往往地位较高的人我们会敬而远之,对与自己地位差不多而且还体面的人接触起来更容易,所以书中人物都管柴进叫“柴大官人”而对宋江都叫哥哥。其二,对待朋友的态度。以武松为例,武松打人,以为那人被打死了,为逃官司,跑到了柴进家,柴进不喜欢武松,对武松是一般接纳管待,后来对他更家怠慢,后来宋江来柴府投奔,遇到武松,即使武松冲撞了他,他也不顾忌,与武松兄弟相称,吃住皆在一起,一连十数日,直接提高了武松在柴进家的地位,同时临别之际还非要给金银,可见,柴进虽也爱结交朋友,但是不似宋江这样推心置腹,那朋友当兄弟。其三,恩情。柴进和宋江都是对许多英雄好汉有活命的恩情,然而,英雄投奔柴进是因为其有丹书铁券,虽然对人有庇护之情,但是对自身也没有什么损坏,宋江则不一样,晁盖等人坏事后,济州何涛前来抓捕,宋江冒着杀头的危险,前往东溪村报信,这样的换命交情自然更高一些。




首先感谢邀请。宋江和柴进都仗义疏财,喜欢结交天下英雄豪杰,但柴进的事业却远远没有宋江做的好,这是为什么呢?尼山布衣根据宋江与武松、李逵、王英三人的交往,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朋友之间应真诚相待。看看宋江和柴进如何对待武松的,就明白了。武松在柴进庄上白吃白住了一年多,可并不怎么感谢柴进。因为武松心高气傲,柴进的庄客嫌弃武松,都去柴进面前说了武松的许多坏话。柴进虽然不赶他走,只是相待得慢了。再看宋江怎样对待武松的,宋江花费的不过是十两银子一顿酒,柴进是让武松一年白吃白住,为啥差别这么大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柴进对武松没有真诚相待,而宋江则是终日追陪,并无厌倦。在柴进庄上,宋江教武松如何为人处世,扮演了父母的角色。离别时宋江要送武松十两银子,武松不好意思要,宋江说:“贤弟不必多虑。你若推却,我便不认你作兄弟”,显出至诚。

二是柴进没有像宋江那样有容人的雅量。像武松这样惊天动地的大英雄,柴进只是“一般接待”。没有容人的雅量,决定了柴进虽然花钱如流水,江湖地位也远没有宋江高。在孔家庄,宋江对武松说,清风寨知寨小李广花荣知道我杀了阎婆惜,每每寄书来与我,千万教我去寨里住几时······不若和你同往,如何?这是想带着武松当贴身小弟,从此跟他混。武松却找理由不愿意去。但宋江并不怪罪,只是真心实意地对武松好,这样也换来了武松对他的崇拜与拥护。

三是宋江能满足下属的不同需求。宋江对待武松,满足其英雄爱面子、希望建功立业的需求;李逵喜欢打架、赌博、喝酒、吃肉,宋江就满足他的这些爱好。此外,还有针对矮脚虎王英好色的特点,亲自给他做媒,把一丈青扈三娘许配给了他。宋江针对武松、李逵、王英等人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能力不同,采取的不同的安排。因人而异,投其所好,使宋江赢得了众好汉的一致推崇。

当然,还有好多原因,限于篇幅,尼山布衣就不一一列举了,欢迎小伙伴们交流、讨论。




宋江虽然是个富二代,没有柴进钱多,两个人都仗义疏财,但柴进明显不如宋江。这是有原因的:

一、柴进交朋友比宋江“官僚”,更像是“耍派”。柴进祖上是前朝皇家,手里又有宋朝的丹书铁券,身份显赫,家里有金山银山,吃喝不愁。与别的富家公子不同,柴进消费钱财的方式是结交绿林好汉,凡是来到沧州的罪犯,都要好酒好肉招待。心理上博一个“孟尝君”的声名,至于真正放下身段,和这些好汉交朋友、交心,他自己的心理也达不到,毕竟他是“高高在上”的,和平民都有一定距离,更别说流放的罪犯和小偷小摸了。“不求有用,但求有名”,“玩玩票”,仅此而已。所以,他结交好汉全凭自己的喜好,有时还耍耍官僚,看到不待见的人比如武松等,便爱搭不理,实际上有时这些才是真好汉。

二、宋江更讲究“花钱”交朋友的艺术,“买人”更“买心”。宋江虽是小吏但总想有一番大作为,注意结交好汉朋友,处处留心留意,下了一番功夫笼络了一批人。

一是在表面上尊重。在真正的好汉看来,面子要比钱重要。直愣愣的给钱,买不来热心肠。比如,不受柴进待见的武松,却被宋江收编在手下,成为干将。比如,勇猛的无赖李逵,几两银子就成为宋江的铁杆。宋江从头到尾并没花多少钱,加上了“情义”的砝码,显得有人情味。

二是在言行上包容。宋江结交人不看人性如何,五花八门,各色人等,无一不交。好人有,坏人更有。比如“色鬼”王英,“偷鸡贼”时迁,犯罪的凶犯等等。对这些人宋江一视同仁,不嫌弃他们的出身,一声“兄弟”就把他们融化了。

三是在钱财上及时。宋江坚持救急又救穷,把钱用在了“刀刃上”,常常在他们危难和为难时奉上银子,有时不在多少,小恩小惠,这样一来,尽管没有柴进钱多,但收买人心功夫一流,花钱不白花,无不让人感恩戴德。因此,宋江有“呼保义”“及时雨”的美名。而柴进的绰号则是与他花钱助人没一点关系的“小旋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仗义疏财   郓城   李逵   水浒传   沧州   教头   当世   及时雨   庄子   好汉   大汉   银子   名声   面前   江湖   财经   宋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