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都是谁?

三国时代,曹操无疑是最大的一位枭雄,尽管他未能一统天下,但他的平生功业却不输古往今来任何一位帝王。曹操为强大的曹魏帝国打下了根基,天下大半人才都归于其麾下,他也极度爱才惜才。然而,曹操还是有着遗憾,有四位他最想得到的人才却未能得到,其中三位都是刘备手下的大将。

第一个人就是关羽,这大家都不意外。曹操非常喜欢关羽,不但喜欢他盖世的武艺,更加看重他重情重义的品格。关羽曾经迫于无奈投降曹操,曹操对他百般恩待,不但封侯拜将,还赏赐豪宅美女,金银珠宝,甚至连吕布的赤兔马都给了关羽,在此之前,没有人能够得到曹操如此看重。然而,曹操喜欢关羽的忠义,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关羽就不可能死心塌地跟着曹操,他的心中始终记挂着刘备。后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投刘备而去,曹操虽然伤心难过,但并未加以阻拦,可见他对关羽是真心实意的。

第二个人是赵云。当初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救主,血战曹军众将,曹操看在眼里,十分喜欢这位勇武的战将,下令不准放箭。赵云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平日里低调谦和,上了战场英勇无双,性格上又不像关羽、张飞等人那样有明显的缺点。赵云这样一位完美的人才,当然深受曹操赏识,可惜他一直无缘与赵云结识。

第三个人是马超。潼关之战,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但曹操却十分欣赏马超,认为他不减当年吕布之勇。可惜曹操虽然爱惜马超的才能,却跟马超有着杀父之仇,所以马超绝不可能投靠他。后来,马超走投无路,投靠了刘备。刘备虽然表面上重用马超,但实际上却对他万般提防,让他身居高位却没有实权,白白浪费了这样一个人才。

第四个人是沮授,这是唯一一个不在刘备麾下的人才。沮授是袁绍手下的谋士,天下顶级的智者,曾经为袁绍出了许多高明的计谋,比如他曾经让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被袁绍否决了,让曹操捡了便宜。官渡之战中,沮授也曾多次向袁绍提出正确的建议,却被袁绍不屑一顾,导致最终兵败身死。曹操击败袁绍后,曾经想要将沮授收归己用,无奈沮授性情刚烈,宁死不屈,无奈之下,曹操只得将沮授处死,难过伤心至极。

曹操曾经在《短歌行》中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用诗句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理,实际上他也是真的礼贤下士,如果上述四人他能得一人,或许便能一统天下,成就帝王霸业了。




事实上,曹操最想得到的三大人才,分别是一个武将,一个谋士,一个女人,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

相比于很多诸侯,曹操的起点并不算高,但他最终却一统北方,建立了强大的曹魏,令世人惊叹!而曹操之所以有此成就,则主要是因为他非常看重人才,在其麾下,有荀彧、郭嘉等顶级谋士,有张辽、张郃等绝世名将,正是因为这些大才的相助,曹操才能够席卷天下,令众人汗颜!那么在这么多的人才中,曹操究竟最想得到谁呢?

事实上,曹操一生最想得到的三大人才,分别是一个谋士,一个武将,一个女人,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一个谋士

很多人说,诸葛亮多智近妖,乃是三国中第一聪明之人,曹操最想得到的谋士是他;也有人说,司马懿智谋不逊色于诸葛亮,他是曹操最想得到的谋士;还有人说,徐庶的才能是程昱的十倍,他才是曹操最想得到的谋士……众人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本文看来,曹操最想得到的谋士,其实是让他伤痛了脑筋的陈宫!

曹操刺董失败后,在逃亡路中被陈宫抓获,曹操以为陈宫会将他押送给董卓,以换取前程,殊不知陈宫乃是一个非常忠义之人,他厌恶篡权的董卓,钦佩大义的曹操,不仅释放了曹操,还愿意追随曹操,共襄盛举。然而也恰恰是陈宫的忠义,导致了他和曹操的分道扬镳!

在陈宫的心目中,曹操是一个忠义之人,他愿意辅助曹操成就大业,匡扶汉室,哪知道曹操在误杀吕伯奢一家后,竟然吼出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话语,这顿时打破了陈宫对曹操的美好幻想,让陈宫意识到,曹操乃是一个奸雄!于是陈宫选择了舍弃曹操,另觅新主,而陈宫的新主公便是吕布,在陈宫的辅助下,曹操被打得非常狼狈,甚至一度崩溃!

陈宫有大才,曹操对他非常器重,但陈宫不喜欢曹操的行事方式,不愿意再追随曹操,曹操也无可奈何,只能和陈宫分道扬镳。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曹操不断做大,实力越来越强,渐渐地成为了兖州之主。之后曹操野心膨胀,开始出兵攻打徐州,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陈宫再次出现,辅助吕布偷袭兖州,直接霸占了曹操的老巢,将曹操打得只剩下了三座县城,差点就此崩溃!

曹操发现吕布偷袭兖州后,立马回师,去和吕布作战,结果用兵如神的曹操,在此战中被打得非常狼狈,差点就直接放弃,转投了袁绍。而吕布虽强,但其强在个人勇武,真论军事能力,其实吕布并不是很强,也就是说,吕布之所以能够数次击败曹操,完全是因为有陈宫的帮助。后来吕布两次败于曹操之手,先丢兖州、后丢徐州,也是因为他不听陈宫的良言,若他听从陈宫的建议,曹操不一定能够获胜!

白门楼上,吕布低声下气的求饶,但是曹操不为所动,甚至戏谑地询问刘备的态度,摆明了就是让刘备给诛杀吕布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而面对陈宫,曹操的表现就完全不同了!与吕布的摇尾乞讨不同,陈宫完全就是一副求死的态度,一点也不想和曹操多说话!

原文:操曰:“今日之事当如何?”宫大声曰:“今日有死而已!”……操有留恋之意。宫径步下楼,左右牵制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宫并不回顾。

从曹操和陈宫的对话以及两人的行为来看,其实曹操是非常想要留下陈宫的,因为陈宫算是第一个投靠他的人,他需要陈宫这样的人来见识他的成功,且陈宫的智谋非常高,数次击败曹操手下的智囊团,要不是吕布不给力,曹操不可能赢得这么轻松!遗憾的是,陈宫看透了曹操的为人,不愿意跟随曹操这样的人,否则这又将是一段佳话!

一个武将

很多人说,曹操最想得到的武将是赵云,因为长坂坡之战中,曹操下令手下不准放箭,想要生擒赵云。也有人说,曹操最想得到的武将乃是马超,当年马超在渭水河畔的英姿令曹操动容。但在本文看来,其实曹操最想得到的武将乃是关羽!

早在诸侯讨董时期,其实曹操就对关羽动心了。当时诸侯众将都被华雄给吓到了,唯有关羽主动请战,随后便是温酒斩华雄的经典故事,正是此战让曹操开始对关羽刮目相看。之后的三英战吕布,关羽的飒爽英姿令曹操更加欢喜,于是在刘备战败以后,曹操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关羽收入麾下,为此他还绕了一个大圈子,将关羽围困于野外,想要降服关羽。

然而曹操还是低估了关羽,虽然刘备、张飞等人已经不知下落,但关羽仍然是宁死不降。为了收服关羽,曹操甚至答应了关羽三个非常过分的要求,可见他对关羽的看重!

原文: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瞧瞧关羽的这三个要求,降汉不降曹,发现刘备之后,可以立马离开,这哪里是投降,这就是骑驴找马,把曹操当备胎嘛!这种条件正常人怎么可能答应?然而曹操就是答应了这些条件,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曹操是多么的喜欢关羽,才能答应这种请求?

一个女人

在很多人看来,女人不能算人才,然而事实上,人才的类别非常多,有的人才提供工作价值,有的人才提供情绪价值,一个漂亮的女人,提供的便是情绪价值,只不过情绪价值历来不被众人看重!事实上,在工作生活中,光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不够,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不一定会被升职,相反那种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人(擅长溜须拍马),往往会得到更多的提拔!

言归正传,漂亮的女人也是人才的一种,而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其实便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为了这个女人,他甚至还差点跟关羽翻脸!

当年在徐州期间,刘备和吕布打得火热,在这期间,关羽认识了吕布手下秦宜禄的妻子,并被她的美貌所折服,于是在刘备和吕布翻脸之后,关羽跑去找到了曹操,想要在击败吕布以后,得到秦宜禄的妻子!自古英雄爱美女,关羽也是男人,想讨要一个女人乃是非常正常的事,所以曹操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关羽,但是不知关羽在担心什么,他生怕曹操返回,所以三番五次的找到曹操,向曹操表达自己的诉求,这就让曹操好奇起来了,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女,才能让关羽如此着迷,以至于失去了分寸呢?

曹操开始对关羽讨厌的女人好奇起来,想要看看这个女人长得怎么样,结果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就着迷,曹操也陷进去了。于是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曹操直接霸占了关羽看中的女人,把关羽给气惨了……

《华阳国志》:初,羽随先主从公围吕布与濮阳,时秦宜禄为吕布求救于张杨。羽启公:”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公许之。及至城门,复白。公疑其有异色,自纳之。

曹操非常器重关羽,一直想将关羽收入麾下,现在他却出手抢夺了关羽看中的女人,可见这个女人是多么的迷人,曹操是多么的想要得到他。而且之后为了降服关羽,曹操连赤兔马这种宝物都拿了出来,就是不把关羽看中的这个女子拿出来,可见曹操对这个女人的看重,恐怕她在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中,应该能够排名第一了!

结语

总的来说,曹操最想得到的三大人才,分别是一个武将,一个谋士,一个女人,其中武将是关羽,谋士是陈宫,而女人则是秦宜禄的妻子杜夫人!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华阳国志》)




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可能不止6个,6个人的话,我想至少有几下几位:

第一位:刘备

刘备第一次丢徐州后,又被袁术击败,这时候曹操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后来曹操击败吕布后,刘备和曹操一同回了许都。曹操表奏刘备为左将军,对刘备十分看重,好到什么程度呢?出去的时候坐一辆马车,坐的时候在同一张席子上。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但刘备却并没有真心的为曹操所用,他偷偷参与了衣带诏,随后刘备和曹操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和刘备论天下英雄,刘备说了一大串英雄,都被曹操嗤之以鼻,最后曹操得出结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其实这件事,曹操发自肺腑,刘备却做贼心虚,掉了筷子,这才引起曹操的怀疑。

曹操很想得到刘备,奈何刘备也不甘于人之下,所以注定2人不会走到一起。

第二位:陈宫

曹操和陈宫有着特殊的情感,2人前期就像一对恋人,如胶似漆,但陈宫后来却发现曹操的种种恶习,并不是自己要找的如意君主。

曹操对陈宫,其实一直也不错,所以他对陈宫离开他感到不可思议。2人后来更像是因爱生恨:陈宫既然改变不了曹操,那就给曹操捣乱吧,反正他认为曹操所作的事,和他的价值观是不符合的;而曹操呢,所作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证明给陈宫看。

所以,2人最终失之交臂,当陈宫慷慨赴刑的时候,曹操是真的不忍心,但又抹不开面子挽留。

第三位:关羽

关羽其实是一个加强版的张辽,这样的人才,曹操肯定是非常想要得到的。曹操为了挽留关羽可谓是下了血本:拜为自己的偏将,还表为汉寿亭侯,要知道这时候,曹操手下一群武将没有一个获得这样的殊荣。不仅如此,曹操还经常送一些金银财宝和美女给关羽,都无法挽回关羽的心。

关羽为何对曹操如此决绝呢?

第一,曹操抢了关羽的心仪的女人,即秦宜禄的老婆杜氏,除了杜氏,什么女人都入不了关羽的法眼,可“人妻狂魔”曹操非要自己霸占了。

《魏氏春秋》引《献帝传》记载:

曰:朗父名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宜禄归降,以为铚长。

第二,关羽明白曹操对他拜将封侯,并不是像刘备一样对他掏心窝子,只是利用他而已。

所以,关羽无论如何也不会和曹操走到一起。

第四位:赵云

正史上关羽光芒太耀眼,掩盖了赵云,以至于曹操压根就没发现。但《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笔下的赵云大放异彩,引起了曹操的注意。

赵云在长坂坡大杀四方,七进七出,曹操看的心里痒痒,就找人去问,赵云答曰:我乃常山赵子龙!曹操当时就命人活捉赵云,不得害了他的性命,赵云因此也得以逃脱,如果曹操不是想得到赵云,赵云恐怕真的出不了长坂坡吧?

第五位:太史慈

太史慈是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而且为人至孝,仁义无双。他在徐州时,曾单枪匹马突出重围叫来刘备救援,和刘备也算有一面之缘。

后来他流落到江东,曾和孙策在神亭岭大战,不分胜负,最后投靠了孙策。其实早在投靠孙策之前,曹操就给太史慈写过一封信,里面还放了一味中药当归,意思就是希望他回到北方,为曹操效力。

当然太史慈并没有回到北方,而是自封为丹阳太守,后来孙策平定江东时,和太史慈再次遇到,惺惺相惜的2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第六位:诸葛亮

诸葛亮的才能,在三国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可惜的是,曹操晚了一步,等他知道诸葛亮这个人时,诸葛亮已经成为了刘备身边的头号谋士。诸葛亮刚出山就给南下荆州的曹操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以至于曹操对诸葛亮又爱又恨,爱的是他的才华,恨的是不能为自己所用。

但曹操也不是没做努力,为了争取诸葛亮,曹操曾经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按照汉代的制度,尚书等高官向皇帝报告事情时,需要在口中含鸡舌香,避免嘴里发出气味。曹操送给诸葛亮鸡舌香,暗示希望诸葛亮能能归降,和自己一起含鸡舍香为皇帝效力。

但显然,曹操的举动没有打动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匡扶汉室的理想和刘备是不谋而合的,和曹操相去甚远。

以上,就是曹操想要得到的六个人才!


本文系“豫荐你”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豫荐你,百万爆文作者,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人类历史讲述者,关注我,了解更多!




我是娱乐新说,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我认为曹操最想的到的六个人分别是:

第一个:沮授

沮授,“少有大志,多权略”,他原为韩馥别驾,不被重用,怀才不遇。在袁绍代替韩馥,入主冀州后,沮授受到袁绍重用,监统内外、威震三军。青州、并州、幽州都是沮授帮助袁绍夺取的。沮授曾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不但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被削弱兵权。

沮授给袁绍提过不少良策,如迎奉汉献帝、反对诸子分立、三年疲曹、官渡之战的“缓进战术”,均未被袁绍采纳。以上几个计策,如果袁绍采取一两个,统一北方的就不一定是曹操,而是袁绍了。

官渡之战大败后,袁绍顺利逃走,但是沮授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被曹军俘获。由于曹操和沮授有旧,于是想要劝降他,但是沮授大叫着“宁死不降”的话。曹操感到非常惋惜,对沮授道:“袁绍不听沮授的良策,你为何还要执迷不悟啊?我如果早点得到你,何愁统一不了天下。”但是沮授仍然无动于衷。

曹操见劝降不了沮授,只能暂时看押,但是对他还非常优待。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沮授偷盗战马,想要偷偷回到河北袁绍那边。曹操无奈之下,将其斩杀。沮授被杀的时候,神色如常,视死如归,真英雄也。曹操在杀了沮授之后,非常后悔,感叹自己杀了一个忠义之士。他令人将沮授厚葬于黄河渡口,并为其题墓曰:“忠烈沮君之墓”。

沮授,是三国演义中,唯一一个曹操说出,若早点得到他,天下不足为虑的谋士。沮授为袁绍提出迎奉汉献帝,比曹操手下谋士荀彧早了一年。他就凭这一点便超过曹操首席谋士荀彧了。

因此,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里面,胜过荀彧的沮授排在第一位。

第二个:吕布

吕布,原为丁原义子,后归顺董卓,成为董卓义子。正史上,吕布也是非常厉害的,弓马娴熟,骁勇善战,被称为“飞将”。他是除掉汉贼董卓的大功臣,得到汉献帝青睐。吕布带兵打仗能力也是无可挑剔的,在曹操攻打徐州为父报仇的时候,他在陈宫的迎奉下,进入兖州,占据大半个兖州,逼得曹操走投无路。

在徐州,吕布击败刘备,成为徐州牧。最后,刘备投靠曹操,两人联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战败吕布,夺取徐州。如果曹操得到吕布,他多了一员骁勇善战的大将,为其讨伐各地诸侯,将易如反掌。

演义中的吕布,那就更厉害了,虎牢关大战刘关张三人,濮阳城外大战曹营六将。曹操如果得到吕布,抵得上曹营六将,自然是迫切想要得到的。

白门楼上,吕布向曹操求饶,表示愿意为曹操征战,消灭不听话的诸侯。曹操也心动了,回头询问刘备。刘备说了“丁原、董卓”的事,葬送了吕布。但是不可否认,曹操对于猛将吕布,是非常想得到的。

因此,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里面,武力无敌的吕布排在第二位。

第三个:陈宫

陈宫,在兖州刺史刘岱被青州黄巾杀死后,迎奉曹操接任兖州牧,成为曹操心腹。但是曹操在成为兖州主人后,滥杀无辜,尤其是杀害名士边让等人后,与曹操反目,背叛曹操,迎吕布进入兖州。

此后,陈宫成为吕布帐下首席谋士,辅佐吕布先后占据兖州、徐州。下邳城中,由于吕布妇人之仁,拒绝了陈宫掎角之势之计,最后兵败被擒。曹操对陈宫是非常赞赏的,如果没有陈宫迎奉入兖州,便没有自己的霸业。现在,曹操不计前嫌,还想重用陈宫,为自己出谋划策。但是看透曹操的陈宫,断然拒绝了曹操的请求。即使曹操以陈宫家人性命相威胁,也无济于事。

因此,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里面,求而不得的陈宫排在第三位。

第四个:关羽

正史上,在刘备战败逃走后,守下邳的关羽被曹操擒获,不但没有杀了他,还重用他。他还派张辽试探关羽,想要收服关羽,最后知道关羽对刘备忠心不二,更加欣赏关羽了。

演义中,曹操为了收服关羽,违心地答应了关羽的“约定三事”。这三个约定,第一个是降汉不降曹(曹操是东汉丞相,代表东汉朝廷);第二个是善待刘备的两个夫人,按时发放俸禄;第三个比较无理,如果哪一天知道刘皇叔去向,关羽便去寻找。

说实话,对于前两个条件,曹操很痛快了,但是对于第三点,曹操不答应,认为自己供关羽吃,供关羽喝,最后便宜了刘备。但是张辽劝说曹操,说刘备对关羽好,丞相只要对关羽百倍好,就能感动关羽,使其彻底归顺。曹操被说动了,于是勉为其难答应了关羽提出的“约定三事”。

曹操为了得到关羽,不惜答应了关羽想留便留,想走便走的无理要求。最后曹操也是这么做的,在关羽得知刘备下落时,他默许关羽离开,即使关羽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他也没有追究关羽罪过。

因此,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里面,关羽排在第四位。

第五个:赵云

对于赵云,正史上他与曹操没有交集。演义中,曹操在长坂坡之战前,并未见过。但是他看到有一员猛将在乱军之中四处厮杀,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无人能挡,勾起了曹操的好奇心。曹操急忙询问周围的亲信,此人是谁?曹洪于是飞马下山,前去询问:“军中战将可留姓名!”赵云坐不更名,行不改姓,应声答道:“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听到之后,也不与赵云交手,返回向曹操汇报。曹操由衷地感慨道:“真是一员虎将,下令不许放假,只准抓活的。”

赵云凭借自己的勇猛,得到了曹操的另眼看待,也因此活命。因此,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里面,赵云排在第五位。

第六个:太史慈

据《三国志》中记载,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属于现在的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他善于骑射,勇猛无敌,后流落到到江东,先后跟随刘繇、孙策。曹操听说太史慈流落在江东,于是给他写了一封书信,在书信里面放了一味中药材当归。有人猜测,当归的意思是曹操希望太史慈弃江东,回归北方,为自己效力。但是太史慈却没有回归北方。

曹操和太史慈素未谋面,却仰慕太史慈才能,想要其回归北方,报效朝廷。因此,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里面,太史慈排在第六位。

结语

以上六人是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其中,沮授之才,胜过曹操手下首席谋士荀彧,曹操恨自己没有早点得到沮授,谋士方面代表,排在第一;吕布是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如果曹操得到,便可以征战天下,武力方面代表,排在第二;陈宫曾迎奉曹操进入兖州,为曹操的霸业奠定了基础,排在第三;关羽的忠义打动了曹操,排在第四;赵云的勇猛征服了曹操,排在第五 ;太史慈之才,排在第六。

由此可知,六人中曹操最想得到的是沮授,而关羽排不进前三,只能屈居沮授、吕布、陈宫三人之后。




曹操最想得到的六大名将,穷极一生还是失去了

  古代打仗,打的是军需粮草,打的是大将。汉末全国三分,董卓、袁绍、袁术、曹操、公孙瓒等,群雄并起,割据地盘做得一方诸侯。曹操在逃离京城回到家时曾说:“得一英雄豪杰,胜过十万大军”,尽管略显夸大,但却将人才的重要性暴露无疑了。相对于城池与人才来说,曹操更爱的是后者

  用曹操的话说就是“城池算什么,丢了能够再夺回来,人才没了可就真的没了”,正如那句“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一样,由此能够看出作为一个领导者,曹操对安排成分的理解十分深入。刘备手下有五虎将,曹操手下也有五子良将。但这四人或许是曹操最想要的了。

1关羽

  “忠义慨然冲宇宙, 英雄从此震江山。”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曹操东征,打败刘备,降服关羽而回,并任命关羽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关羽却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曹操十分佩服关羽的为人,感叹关羽是个义士。后来,袁绍派遣颜良进攻白马,曹操让张辽和关羽作先锋迎击颜良(一个是五良将之首,一个是五虎将之首,我只能说颜良死得值了)。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袁绍诸将莫能当者,于是解白马之围。关羽杀了颜良后,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开,便重加赏赐。关羽将曹操给他的赏赐全部封存,呈书告辞,投奔刘备去了。曹操的部下想要追赶关羽,曹操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后来,关羽攻曹仁于樊城,差点逼得曹操迁都避难。不过,关羽兵败身亡后,曹操下令厚葬关羽。

  2,赵云

  赵云单骑救主大战长坂坡,独闯曹军阵营,赵云之忠勇让曹操由恨生惜,并夸奖赵云“勇不下吕布”。为得到赵云,下令兵士只可生擒不得放箭,而赵云却越杀越勇,大战曹军将领,死伤不计其数,终带幼主逃出曹营,曹操只能无奈的感慨:“吾若得此大将,何愁天下不可得乎!”

  3,马超

  马超早年与南匈奴一战的时分就声名远扬, 被后人称为“虎臣罴士”,曹操知道马超的骁勇,有心吸引,可是毕竟是杀父仇人马超也是有血性的男儿,自可是然不会答应曹操的要求。

  4,典韦

  典韦是曹操前期独爱的将军,典韦任曹操的保镖队长是和蜀国赵云一个职务。与前面三人不同,曹操确实得到了典韦,但惋惜的是曹操最终仍是失去了典韦。张绣投降曹操后,曹操看上了人家的家室,做出了让人无法容忍的事,使得张绣密议要除去曹操,典韦为了保护曹操逃跑,自己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与一对人马厮杀被箭射死。听说典韦虽死但迟迟没有倒下,一干士兵甚是惧怕。在这场战端中曹操还失去了自己十分喜爱的儿子曹昂。曹操过后十分苦楚,无比愧疚和自责,曾仰天长叹说“我情愿再用一个儿子来替代你的死”。

  5,周瑜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没想到曹操不但对人家老婆有兴趣,而且对美周郎也是垂涎已久。曹操曾经派蒋干去游说周瑜。周瑜接见蒋干,说:“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周瑜邀请蒋干参观军营,宴饮时还请侍者展示服饰珍玩,并向蒋干说:“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共生,能移其意乎?”蒋干只好笑而不语。蒋干回去后向曹操称赞周瑜雅量之高,不是言辞所能说动的。

  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败北之后,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但是心里对周瑜应该还是十分的敬佩和欣赏。《江表传》称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 ,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曹操特地挑选蒋干去游说周瑜,应该说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只是未能如愿而已。还有,周瑜在临死之前说的不是“既生瑜,何生亮”,而是“既生亮,何生瑜”。

  6,太史慈

  太史慈原为扬州牧刘繇的部下,其弓马熟练,剑法精良,后被孙策收降,成为孙氏大将,助孙策屡破曹军,如此便引起了曹操的注意,为得此贤将,曹操便派人给太史慈送了一封信,信中未有一字,只含一味药材——当归。太史慈见信后便明白了曹操的用意,但念及孙策的伯乐之情,东吴的收留之义,终拒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长坂坡   兖州   忠义   皇叔   人才   徐州   谋士   麾下   武将   诸侯   大将   演义   手下   女人   财经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