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为何要降清?他投降后又做了哪些事情,最终的结局如何?

1642年,洪承畴被皇太极抓获。他宁死不降,可营帐内却突然来了一位美女,两人深夜对饮,共度春宵。几天后,洪承畴再次见到这名女子,她站在皇太极的身边,含情脉脉看着他。

顿时,洪承畴泪流满面,跪地投降,自此彻底臣服于皇太极。

洪承畴,是崇祯最信任的臣子,也是明朝边防赫赫有名的将领。

自从他戍守边关,皇太极就没有睡过一场好觉。

松锦决战,皇太极兵行险招,顺利将洪承畴抓了起来。

他没有为难洪承畴,而是想要招降他,可无论皇太极用什么方法,洪承畴都无动于衷,他宁死不降,还常常向南而跪,遥拜明朝皇帝。

最后,皇太极实在没有办法了,便想到了美人计。

他听说洪承畴爱好美色,便主动寻来不少美人,并下了重金悬赏,只要谁能劝说洪承畴投降,他就给谁加官进爵。

但无论什么办法,洪承畴就是软硬不吃。

最后,皇太极忍痛又给他送去了一个美女,就是文章开头的女子,没想到这一次,洪承畴不仅和这位美女聊得火热,深夜对饮,还忘情地共度了春宵。

几天后,这名女子的真实身份揭晓,她就是皇太极的庄妃,科尔沁草原的嫡出公主,未来的孝庄太后。

洪承畴看着皇太极身边的女子,顿感对方的诚意,自此欣然跪拜,俯首称臣。

以上的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言“庄妃劝降”的故事。

那么,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洪承畴为什么要投降于清朝,他又为清朝做了哪些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特意翻阅了正史。

在正史的记载中,洪承畴投降于清朝,并不是因为美色所迷,而是源于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

可能不了解历史的朋友,没听过洪承畴的名字。

但他确实是崇祯时代,为数不多的将领。

洪承畴非常擅长打仗,也曾屡建功勋,深受崇祯皇帝信任。

1638年,崇祯为了加强山海关和锦州的防守,把正在剿匪的洪承畴,从陕西调到了山海关一带。

自此以后,皇太极就开始头疼了。

此前的明军不堪一击,而洪承畴到来之后,明军和满清军队周旋了好几年。

这个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作“松锦之战”。

洪承畴有多厉害?

这么说吧,后来叱咤风云的摄政王多尔衮,根本撼动不了他,身体大损,不得不请求皇太极的支援。

而在这场战役里,洪承畴迟迟等不来援军,基本上可以算孤军作战。

但即便是这样,他死守松山,城中粮食殆尽,也不愿投降,还能继续硬挺。

如果明军给点力,可能这场仗都不至于输。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皇太极动了劝降洪承畴的心思。

皇太极的眼光确实不错。

洪承畴能力强,忠心耿耿,打仗剿匪都是一把好手,最关键的是,洪承畴非常有声望,只要他投降了,那么,明朝就会有一大批官员跟着投降。

1642年3月,迟迟等不来援军的洪承畴,被皇太极活捉。

皇太极没有杀掉洪承畴,但也没有对他很好,而是一步步用计谋瓦解他的心智,逼迫他投降。

第一个阶段:放任绝食,瓦解其心智。

刚刚被俘的洪承畴,意志非常坚定,他宁死不降,一心想着为国捐躯。

皇太极严防死守,生怕让洪承畴自尽。

在尝试了各种办法都行不通的情况下,洪承畴开始了绝食。

面对他的绝食,皇太极无动于衷,他任由洪承畴自尽,然后一次次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

如此反复几次,再强大的意志都会被瓦解。

因为,人是天然有求生意识的,当洪承畴徘徊在死亡边缘,他的求生欲开始膨胀,但无论洪承畴自尽几次,皇太极都会在关键时刻,把他拉回来。

而明朝朝廷也送了好多助攻。

大家并没有想着去营救洪承畴,因为,无论是崇祯还是其他明朝官员,都觉得洪承畴必死无疑,就算皇太极不杀他,他也会自我了断。

据说,崇祯还为他举办了哀悼仪式。

一方,是一次次救你于生死边缘的皇太极;另一方,是已经为你举办了哀悼仪式的君主。

如果你是苦苦绝食求死的洪承畴,反复几次之后,你的心里,也会百感交集吧?

第二个阶段:展示大度和用人之心。

反复几次之后,皇太极发现,洪承畴求死之心,没有那么强烈了。

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步计划:派人劝降。

皇太极派了不少人去劝降洪承畴,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曾经的明朝将领或者明朝官员。

此举,有2个目的:

  • 第一,心理战术,告诉洪承畴,你昔日战友都投降了,就算你投降,也不是第一人;

  • 第二,展现美好未来,告诉洪承畴,你的昔日战友,依然过着很好的日子,在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有句话说得好,良禽择良木而栖。

皇太极处处展示自己的君王格局、胸怀,展示投降后的美好生活,目的就是进一步瓦解洪承畴的意志,并暗示他,只要投降,一定会受到重用。

第三个阶段:范文程劝降,充分试探。

范文程是满清的重臣,后来还成了文臣之首。

去劝降洪承畴时,他是非常受宠的吏部尚书,而他的劝降很高明,只字未提“投降”的事情,一直在谈古论今。

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他们谈话的内容,不过,我们也可以大概知道,他们都聊了什么。

无非是“满清皇帝,是真正为百姓着想的”“真正的忠,应该是忠于民,而非忠于君”等等,有利于洪承畴完成投降后心理建设的历史典故。

在聊天过程中,洪承畴的衣服上落下了一块灰尘,他不动声色地把灰尘拂走了。

范文程当即断定,洪承畴不会再以死明志了。

他高高兴兴回去向皇太极报告:

“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取自《啸亭杂录》)

这个细节很有意思,将死之人,是不可能这么爱惜自己衣服的。

而一个爱惜衣服的人,又怎么可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呢?

第四阶段:皇太极出马,充分礼遇。

到了这个时候,皇太极已经很笃定可以拿下洪承畴了。

因此,几天后,他就去亲自见了这位明朝大将。

作为女真的大汗,皇太极可谓诚意满满,但洪承畴却不行礼、不跪拜。

一般的上位者,可能都会生气了,但皇太极没有。

他主动嘘寒问暖,见洪承畴身上衣服单薄,还直接脱下自己的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

最终,这一系列的举动,彻底征服了洪承畴。

他觉得,皇太极能为自己做到这个份上,确实算得上一位礼贤下士、识人用人、值得追随的君王。

就这样,他跪地磕头,请求投降。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七·列传二十四》:“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

以上情节,记载于清朝正史《清史稿》之中。

在请求投降的次日,皇太极就举行了盛大的投降仪式,安排洪承畴和其他要投降的将领,一起向自己俯首称臣。

我想,到了这一刻,洪承畴不会认为自己背叛了祖国,因为,他虽然背弃了大明王朝,但是,他没有背弃百姓,他认为,在皇太极的带领下,百姓应该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的确,我们必须承认,崇祯皇帝的才能,比不上皇太极。

在皇太极的一系列操作下,最终,洪承畴坚定选择了皇太极为新一任追随的主人。

或许,在他看来,投降满清,可以和家人团聚,可以照顾年迈的母亲、娇滴滴的妻子,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百姓。

那么,投降后的洪承畴,真的过上了他想要的生活吗?

必须承认,投降后的洪承畴,也一直在竭尽所能做实事。

只是,他以为的明主皇太极,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满清对汉人一直有成见,处处在提防。

表现上,皇太极对洪承畴礼遇有加,可实质上一直在提防他,甚至连出门的自由都没给他。

好在,这样的日子,洪承畴没有过很久,因为皇太极突然去世了。

他的爱妾海兰珠因病去世,悲痛的皇太极在寒冬腊月跑出去打猎,最后生病而亡。

30岁的多尔衮趁机夺了兵权,把8岁的顺治帝推上了皇位。

很幸运的是,多尔衮也是枭雄,他非常欣赏洪承畴的才华,也给了他发挥才能的舞台。

南下攻明,洪承畴提议“出其不意,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进”,多尔衮全盘采纳,直逼北京,顺利入主中原。

此后,洪承畴担任过太保兼太子太师,也管理过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还兼任总督军务并管理粮饷;

他还好几次入职内院佐理机务,提的建议被多尔衮全盘采纳……

在事业上春风得意,洪承畴也没有忘记保护百姓。

清军入关时,他强烈建议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夺财物,最终保住了百姓们的安定,使不少地方免遭洗劫。

他为大清的建立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在制度方面,洪承畴建议清廷采取明朝的典章制度,完善国家机构;在文化方面,洪承畴极力倡导满人的汉化,淡化满汉之间的差异。

毫无疑问,他的所作所为,实实在在地保护了许多普通百姓,也为满清入关后的社会安定起到了大作用。

但站在明朝的立场上来看,他绝对是有罪之人。

在为清朝效力的过程中,他也杀了不少抗清义士,背叛祖国,忘恩负义。

那么,洪承畴的晚年结局如何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洪承畴的晚年。

顺治十六年,吴三桂平定了云南,洪承畴不忍云贵地区的百姓疾苦,主张暂缓武力手段清除明朝余部,先赈济百姓。

可没过多久,洪承畴就因为年迈体力不支,被迫选择了回京。

1661年,顺治驾崩,康熙继位。

69岁的洪承畴请求退休,议政大臣们商量后给了他一个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荣誉爵位,可世袭四代。

康熙四年,73岁的洪承畴去世。

乍一看,洪承畴的晚年似乎过得还可以,但这只是一种表象。

事情的真相是:

顺治和多尔衮虽然重用他,愿意听取他的建议,但从来没有真心相信过他,没让他真正进入决策层。

因为洪承畴的汉化主张,满清上层学习了儒家文化,对忠君思想有了初步认知,普遍认为洪承畴的“变节”是不忠的表现,对他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

表面上来看,洪承畴官职很高,可满清贵族都看不起他。

到了康熙年间,他身为大学士,却常常找不到说话的人,非常孤独。

在政治上,他也宛若孤家寡人。

从官职上来看,区区三品的荣誉官职,和洪承畴的功劳十分不匹配。

换言之,满清待他,从未真心。

而他,也不曾被家人理解。

投靠满清时,他年迈的母亲痛骂他是“不忠不义”的畜生,到死也不曾原谅他;他的弟弟更是不屑与他来往。

他极力争取要保护的百姓、江南士人,也都谴责他不懂礼义廉耻,更有甚者,直接写对联骂他是“忠义孝悌礼仪廉,一二三四五六七”。

这个对联的意思是,上联缺“耻”,下联缺“八”,即无耻的王八。

他追击的抗清义士们,更是恨不能要了他的命。

……

在这些人心里,洪承畴最完美的结局,应该是在松锦之战中战死,或者是在被俘后自杀身亡。

活下来,他就是耻辱,降清,更是耻辱。

因此,晚年的洪承畴,非常孤独,但索性,他还能自我安慰:在清朝正史中,还算正面形象。

但他没想到,这种自我安慰,到了乾隆时期,彻底化为了泡影。

全面接受了儒家思想的乾隆,以儒家圣贤自居,开始褒扬忠君爱国之人。

而洪承畴,被他拎出来,当做“叛明”的典型。

乾隆认为,洪承畴的“叛明”罪过,远远大于他在清朝的功绩,毫不犹豫地将他列在了《贰臣传》中。

不知道在九泉之下的洪承畴,知道后世对他的这些评价,是否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注我,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




1642年,松锦决战。

洪承畴兵败被俘,绝食拒降,只等一死。

然而,他充满争议的后半段才刚刚开始。

比之作大明臣子的前半生,洪承畴的后半生更为神秘,对历史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神秘的投降

洪承畴被俘后,大义凛然,拒绝招降,只求一死。

皇太极并不急,他深知: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先把洪承畴的状态调一调整,由慷慨赴死模式调为从容就义模式再说。

皇太极将洪承畴关了起来,慢慢来。

随后,陆陆续续有投靠满清的汉人,包括一些洪承畴以前的下属,前去劝降,都被洪承畴怼了出去。

处理过纠纷的朋友都知道,对于处于敌对情绪的人,先让他骂一骂,情绪发泄出来了,后面有可能“好好说话”。

随后,范文程出场了。

见到范文程,洪承畴继续大声怒斥,发泄怒火。范文程也没有回怼,也没有提什么招降的事情,先和洪承畴聊起了古今之事,谈天说地。

整个过程,范文程都没有劝降,他只是通过谈天说地来观察洪承畴。

回去后,范文程汇报:洪承畴可以招降!

原因是:在聊天过程中,曾有一块灰尘落在洪承畴衣服上。洪承畴“屡拂拭之”。

对衣服都如此爱惜的人,怎么会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

洪承畴并非不想活了,不过是心理上仍不能割舍忠孝思想而已。

那么,如果新恩能盖过旧恩,给他一个台阶下,他就能被搞定了。

随即,皇太极对洪承畴倍加礼遇。

功课作足,皇太极出场了。

五月初四,皇太极亲临太庙,来见洪承畴。

洪承畴继续大义凛然,不肯下跪。

皇太极不做计较,只是嘘寒问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亲自解下身上貂衣,披在洪承畴身上。

洪承畴被“搞定”了。

次日,洪承畴带着祖大寿等人,正式举行投降仪式,对皇太极俯首称臣。

由于洪承畴投降实在出乎意料,因此,各类材料对这个过程说法颇多、浮想联翩。

最离奇的说法是:皇太极宠妃大玉儿,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孝庄太后,以美人计“搞定”了洪承畴。

之所以“美人计”这种完全经不起推敲的说法大行其道,还是因为世人实在难以理解洪承畴为何投降。

洪承畴投降之因:从容就义难

当时,没有人相信洪承畴会降敌。

崇祯甚至判断他必死,已经为他举行了哀悼仪式。

之所以如此,大约是因为洪承畴平日的言行,颇有忠臣之样。

后来,大清定天下,洪承畴的母亲以大义怒斥洪承畴。有母如此,可见洪承畴自小所受的教育,也是不乏忠义思想的。

正因如此,洪承畴初被俘时,确实大义凛然,只求一死。

然而,一旦被关押,时间慢下来,一切又不一样了。

从容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热血沸腾,气血上头,将一些情绪压倒一切,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死了就死了,这是相对容易做到的。

然而,要想从容就义,冷静下来了仍然选择死亡,就要有真正的信仰了:你真的愿意为了这件事情,放弃所有一切吗?

洪承畴受过忠义教育,有忠义之情,见到手下兄弟多战死,自然有慷慨赴死之情,然而,忠义并非他深入骨髓的信仰,他还有许多不甘心的地方。

洪承畴很有才干,在镇压李自成起义时,他的方略几乎平定了起义。

即便是这场失败的松锦决战,也是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多加干涉,强迫他急进兵才为敌所趁的。

被俘后,皇太极派了一些先投降的人来劝降洪承畴,既是让洪承畴“发泄”,也是给洪承畴展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这些人都不如你,在我大清都得到重用了。如果你洪承畴投靠大清,还怕没有一展雄才的机会吗?

范文程与之谈古论金,内容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的是,范文程必然夹带了私货:大清绝非一般“胡虏”,大清天子也与古代中原天子并无二样。

最后,皇太极出马,宽容大度,不计较其他跪拜,只是嘘寒问暖,表现如同古代贤君,

又解衣披裘,以示爱惜之情。

如此,满清皇帝的“新义”,盖过了大明天子的“旧恩”;满清君臣生动的新气象,压住了抽象的华夷之分;为满清重用,一展雄才的个人愿望,消解了为大明效死的气节。

洪承畴,降了。

沉默的两年

刚投清的几年,洪承畴表现得异常沉默。

无论是效力大明还是大清,洪承畴一般都是很有思路的人,时不时就来个方略,高屋建瓴。

然而,自1642年五月降清,至1644年四月,接近两年的时间里,洪承畴却异常沉默。

这两年里,在处理与明议和、进取方向等事宜中,皇太极君臣都有过激烈的讨论,范文程、张存仁、祖大寿等人都提出了各种留于史书的方略,但洪承畴却极不寻常的没有留下任何值得存于史书的方略来。

而皇太极对洪承畴也是比较防范的,让他在家,不得随便出入。最多只是咨询一下意见,没有让他任事。

以至于,后来满清入关后,关内的官吏、人民甚至不知道洪承畴已经降清了。

直到李自成入北京,洪承畴才再度活跃起来。

定鼎之策

1644年三月初六,多尔衮得知:吴三桂放弃宁远了。

由此判断:大顺军必然已经逼近北京!

四月初四,清军誓师南下,“往定中原”。

其间,范文程等人都提出了各种意见,但洪承畴依然沉默。

四月十三,进至辽河时,传来消息:李自成已破北京,崇祯自尽!

随即,多尔衮立刻召开军事会议,以应对新局面。

此时,沉默已久的洪承畴终于说话了:集中力量,完全可以一战除掉流寇!我们“计道里,限时日,辎重在后,精兵在前,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前,贼走则追缴,倘仍据京城,则扑灭更易!

从选择主要对手,到进军路线、进军节奏,再到针对敌人可能采取的不同策略,提出不同的战胜之法!

这才是高手的方略!

此言既出,与会文臣武将无不赞同,多尔衮立刻采纳,传令三军,立刻进军!

十五日,又传来吴三桂乞师的消息。

此时,清军中许多将领担心吴三桂有诈,犹豫不决。

洪承畴再次力主抓住机会,联吴攻顺。

山海关一战,清军大胜,入关!

随即,洪承畴又提出了堪称关键的“定鼎之策”。

1、严禁杀掠,整肃军纪。

以前清军入关,是与敌国交战,烧杀掳掠是削弱敌国。如今,清军入关,是“除暴救民,灭流寇以安天下”,严禁杀掠!

2、麻痹旧明官吏,安抚明吏民,减少敌对;

同时,洪承畴又提出:打出为明报君父仇的旗号,麻痹明吏民,并“官来归者复其官,民来归者复其业”,减少敌对!

不仅如此,洪承畴还建议哭祭崇祯,优待明宗室,以此进一步减少敌对。

3、对李自成穷追猛打!

这些方略,成了大清初入关时的基本方略。

初入关时,清军八旗不过20万,关内地盘不过京畿附近地区,无论地盘、兵力都远远不如李自成和南明。

然而,正是靠着这些方略,大清稳定统治,麻痹南明,剿灭李自成,迅速站稳脚跟,并成为国内最强大的势力!

说其为定鼎之策,并不为过。

救火队员

在大明时,洪承畴是救火队员,此时,洪承畴又成了救火队员。

清军南下时,下达了“剃发令”,引发了南方人民的强烈反抗,而“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剧更是使矛盾上升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多尔衮大惊,只好把多铎召回,让洪承畴出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灭火。

后来,李定国发威,连连击败清军,大有恢复南方之势。

满清只好又搬出洪承畴去坐镇湖南,灭火!

洪承畴的套路倒是很稳:以抚为主,以剿为辅。

军事上,洪承畴稳扎稳打,以守为主,不求急胜。

政治上,洪承畴多方笼络附近有影响力的人士,作其工作(这个过程中,没少被人骂得狗血淋头),将其纳入统治集团,借其力安定形势。

同时,以残酷手段镇压起事的民众。

因此,表面上看起来过分保守,战功廖廖,但洪承畴到哪里,哪里的形势就逐渐稳定了下来。

两个大“坑”

功成之后,洪承畴又给大清挖了两个大“坑”。

第一个大坑,造就了后来的“三藩之乱”。

清军平定云南后,洪承畴上疏:云南不易治理,应该让吴三桂留在那里,世代镇守。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吴三桂在云南起兵,闹了八年。

随即,洪承畴又挖了一个更大的坑。

洪承畴建议:应该以汉人养旗人。旗人可以不必为生计劳碌。

这坑,直接导致后来八旗堕落,不再堪用。

很难理解,洪承畴为什么会提出这两个建议。

云南确实难以治理,明代就以沐英一家世代镇守,清代仿照明朝的方式未为不可。

然而,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沐家世代都是皇亲,与皇家关系非同一般,关系可以保障。即便如此,沐家在云南的兵力也是被严格控制的,云南的军队也并非完全由沐家统领。

相比之下,吴三桂是何许人?他虽为“汉奸”,但对与清室关系并不紧密。而且,留镇云南的军队,悉数为吴三桂长期统领的军队!

留吴三桂在云南,迟早要出事,以洪承畴之明,不太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至于“以汉人养旗人”的提议,就更是莫名其妙了。

明代养大量的皇家宗室,这些宗室不必干活。后来,这些宗室膨胀到百万,其岁给超出了大明一年的田亩赋税总收入,成为大明的沉重负担。而且,关键是···这些被养的宗室后来也没有什么战斗力,根本无法屏藩大明。

这些情况,曾为大明重臣的洪承畴全部看在眼里呀!

再者,“以汉人养旗人”,短期来说,最得利的是满洲旗人呀!关他洪承畴什么事情呢?他提出这个方略也没有什么好处可捞呀!

这个提议,莫名其妙!

吴三桂出于什么目的,提出这两个意见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两个超级大坑。


洪承畴有雄才。无论是为明效力,还是为清效力,他都有出众表现。

洪承畴的人生不缺乏故事,无论是降清时神秘的“大玉儿美人计”,还是后来与吴三桂的“养寇自重”说,都令人浮想联翩。

客观的说,明清易代之际,他确实为天下快速稳定做出了贡献。

然而,大明的叛臣,大清的“贰臣”,只此两点,终究让人对他尊敬不起来。




洪承畴,在松锦会战失败被俘后,投降了皇太极,这样的结果看似出乎意料,但是却又在清理之中。

清崇德七年(1642年),明清之间的最后一场生死大决战——松锦会战,以明朝军队的大败亏输结束,明朝精心打造的九边精锐几乎全军覆没,辽东土地尽失,只得困守宁远和山海关等几座孤城,至此清军在辽东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明朝则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

而更让明朝朝堂特别是崇祯皇帝本人感到悲愤的是,当时明军在辽东地区的最高统帅、蓟辽督师洪承畴竟然投降了皇太极。

在此之前,崇祯在接到松锦大战战败的消息的同时,得到的是洪承畴阵亡的消息,为此崇祯皇帝专门为洪承畴撰写了祭文,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但是洪承畴投降的消息传来,瞬间让崇祯皇帝的颜面是荡然无存,“国家养士三百年”,享受高官厚禄的洪承畴就以这样的方式回报自己,崇祯皇帝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而在愤恨的同时,崇祯皇帝必然也对洪承畴的投降感到了出乎意料。

但是对于洪承畴而言,投降实际上也是在清理之中的事情。

首先,明朝的衰落与清朝的强盛,这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事实。

自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建立后金政权,开始与明朝争夺辽东地区的控制权开始,一直到皇太极改元称帝,正式建立大清朝,与明朝分庭对抗,短短二三十年的功夫,清朝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逐渐占据了战场上的绝对主动权,不仅在辽东地区全面压制了明军,更是不断的越过长城,袭扰内地,对数次直接威胁到了京畿地区,明朝已然处于了绝对的下风。

然而此时,明朝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清朝一个敌人,作为曾经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洪承畴更是亲眼见证了内部起义的风起云涌,再加上明朝朝堂之上文臣之间的党争和国家崩溃的财政体系,洪承畴必然是对明朝极度的失望和绝望。

况且,洪承畴之所以兵败被俘,可以说是完全被自己人坑掉了,原本已经制定好的突围转移计划,因为属下总兵为了自保擅作主张,将有序的突围变为了一场溃败,而最先领头逃跑的便是吴三桂,而这也更加让洪承畴对于大明王朝死心了。

这个时候的洪承畴也才49岁,还在从政的巅峰年龄,为了自己的前途和满足自己能够建功立业的人生目标,选择投降要比为大明王朝陪葬,会让自己得到更多。

其次,就是当时的崇祯与皇太极相比,个人能力和魅力实在是相距甚远。

崇祯纵然有着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也有着事必亲躬的勤奋与执着,但是崇祯的性格弱点太过于明显了,疑心重,好面子,不愿意承担责任,极度的自负,而这也让明朝朝堂之上的众多能臣良将颇为心寒。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崇祯以极为残忍的方式杀掉了袁崇焕,而这也使得明朝朝堂之上的君臣矛盾更加激化,皇帝与武将之间则更是离心离德。

反观皇太极,清朝在他的治下迅速崛起发展,不断向外扩张,而皇太极本人也是礼贤下士,重视人才。洪承畴也正是因为皇太极亲自将一件裘衣披给了自己而倍受感动,最终选择了投降。

再次,范文程、孔有德等人的经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皇太极继任后金大汗开始,就一改努尔哈赤对于汉族人的歧视政策,一方面消弭满汉矛盾,加强民族间的团结,另一方面,对于汉族的文臣武将予以了重用。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范文程和孔有德了。

范文程是通过后金自己组织的科举考试选拔出的汉族官员,受到了皇太极的欣赏和器重,成为皇太极非常倚重的心腹和智囊,而他也参与了劝降洪承畴的工作,并且皇太极亲自为其披上裘衣便是范文程的计策。

孔有德在“吴桥兵变”后投降了清朝,并且受到了皇太极的极度的礼遇与重用,其地位和待遇是远胜于在明军时期。

也正是看到了皇太极对于汉族这些文臣武将的礼遇,也让洪承畴放下了后顾之忧,同时也对自己的前途有了新的期望,这也间接促成了洪承畴的投降。

最终,在清崇德七年(1642年)五月初五,洪承畴偕祖大寿等降将在皇太极面前俯首称臣,正式投降了大清。

投降后的洪承畴成为了大清王朝的功臣,同时也就此成为了南明朝廷的“噩梦”。

不少“清黑”和“明粉”们在评价明末清初时期,汉民族“最大罪人”的时候,洪承畴总是会位列其中,成为排名位居前列之人,而这也正是因为洪承畴在清朝一统天下,荡平南明小朝廷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担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安抚地方,招降、收编反清武装,对于清军平定江南及福建地区立下大功,与此同时,洪承畴也极为残酷的清剿南明残余,镇压反清起义,受到了江南地区人士的批判。

之后,洪承畴担任五省经略,全面指挥与南明永历政权的战争,在永历政权内斗以及孙可望投降后,洪承畴率领的清军开始占据绝对的优势,最终消灭了永历政权,而这也是南明小朝廷的最后一个政权。

至此,大清王朝正式完成法理上的统一,而在这期间,洪承畴可谓功不可没。

洪承畴去世一百多年后,被乾隆皇帝列在了《贰臣传》中。

洪承畴自投降清朝开始,深得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帝王的信任与器重,再加上功勋卓著,也得到了极高的礼遇与朝堂地位。

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康熙皇帝特恩赐祭奠如制,谥号“文襄”。

然而,对于大清王朝一统天下如此重要的洪承畴,最终也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皇帝为了进一步缓和民族矛盾,加强满汉之间的团结,同时瓦解汉族的反清情绪,进一步统一思想,并且巩固自身统治,下旨编纂了《贰臣传》,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用以警示世人。

洪承畴也被列入《贰臣传》之中,并且被收录在了“甲编”之中。

能够编入甲编的,都是对于清朝赤胆忠心,功勋卓著之人,包括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祖大寿等这些为立下赫赫战功之人,都在甲编之中。按照乾隆皇帝的说法:

“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

所以乾隆皇帝肯定的功绩,否定的是气节,而这归根结底还是政治统治的需要。

只是可怜了洪承畴,自己在世的时候被明朝遗民不断批判,去世后一百多年,再次为清朝君主树立为反面教材,如果洪承畴泉下有知,必然是非常的不快。




崇祯十五年(1642年)三月,明朝在辽东的军事要塞松山城(今辽宁省锦州市松山镇)坚守半年多时间后,终于被清军攻陷,蓟辽总督洪承畴被俘。松山沦陷后,锦州守将祖大寿也率众出降,塔山、杏山随即落入清军之手。至此,历时两年的明清松锦之战结束,明军精心构筑的锦宁防线,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由于洪承畴的身份太重要,所以清帝皇太极听闻消息后,立刻命人去招降他,但后者却做出一副誓死不降的姿态,并对前来劝降的使者破口大骂。虽则如此,皇太极并没有放弃,考虑到宰相范文程(内秘书院大学士)也是汉人,对洪承畴的内心世界应当很有了解,所以便派他前去执行劝降任务。



等到范文程见到洪承畴后,还没有张口,便遭到洪承畴的破口大骂。尤其是得知范文程的身份后,洪承畴骂得更加起劲,把他视作“汉奸走狗”,恨不得戳断他的脊梁骨。面对着洪承畴的百般羞辱,范文程一忍再忍,绝口不提劝降事宜,只是对他嘘寒问暖,与其谈古论今,在缓和气氛的同时,悄悄观察他的神情、举动。


且说谈话之间,屋梁上忽然落下一块灰尘,恰好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只见他一边跟范文程谈话,一边数次拂去灰尘。范文程看在眼里,于是不动声色地向他告辞,随即向皇太极汇报说:“洪承畴不想死。”皇太极向范文程询问原因,后者解释道:“洪承畴在跟微臣谈天时,频频拂拭落在衣服上的灰尘,绝非一心求死之人应有的表现。”皇太极听后,连连称是。



既然洪承畴本心不想死,皇太极便加大“温情攻势”,命人好好地照顾他。两天后,皇太极亲临太庙祭祖,并派人将洪承畴召来,准备亲自劝降。洪承畴到来后,面对着皇太极立而不跪,并且一再宣称自己绝不会投降。皇太极没有暴躁气恼,只是对洪承畴嘘寒问暖,并脱下身上的貂裘为他御寒。


令人没想到的是,皇太极此举竟然彻底击穿洪承畴的“内心防线”,后者在感动之余,由衷地感慨皇太极才是真命之主,随即跪地称臣,就此归降了清国。五月初五日,洪承畴携部将祖大寿等人举行正式的投降仪式,在皇太极面前俯首称臣。



上欲收承畴为用,命范文程谕降。承畴方科跣谩骂,文程徐与语,泛及今古事,梁间尘偶落,著承畴衣,承畴拂去之。文程遽归,告上曰:“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见《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七》。


洪承畴在明朝出将入相,不仅身份极为重要,而且熟悉关内的政情、民情,他的投降对于清国来讲,象征意义和实际作用都不言而喻。所以等到清军入关后,洪承畴因参赞之功,被顺治帝拔擢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并授秘书院大学士。



不久,清朝因强推“剃发令”而引起江南百姓激烈反抗时,洪承畴又以“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的身份,负责在江南各省安抚百姓、攻击南明诸王及各地义军,为清朝稳固当地的局势立下“汗马功劳”。等到江南平定后,洪承畴又以“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的身份,去追击桂王朱由榔军队,帮助清朝攻克、稳固西南各省。


总之,洪承畴降清后,为其进军关内、平定南方各省立下奇功,堪称“开清第一功臣”。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洪承畴建有如此“不世之功”,晚年却遭到清廷的抛弃,只得了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境遇远不及吴三桂等人。不仅如此,洪承畴因为背明降清的举动,遭到亲友们的鄙弃,无一人愿意跟他交往。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洪承畴病死在京师私邸,享年73岁。



乾隆帝即位后,以“华夏共主”自居,在大力褒扬南明大学士史可法、黄道周等人(全都殉国而死)的同时,也对洪承畴等降臣大加鞭挞,并将其事迹编入《贰臣传》,只因念及他的功劳,才将其列入“甲等”。对于乾隆帝来说,这已是对洪承畴最大的“恩典”,但后者若泉下有知,大约会非常懊悔当年的降清行为吧?


史料来源:《清史稿》




洪承畴,福建南安人。乃是明朝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自天启年间即投身于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战场上,以文臣将兵,屡立战功,受知于崇祯皇帝,成为明廷末期镇压农民起义军的王牌,其与孙传庭互相配合的潼关南原之战,差点把大名鼎鼎的李闯王活活逼死(那一次李闯王率领18骑逃入商洛山),此役我且按下不表。话说崇祯十四年,洪承畴以蓟辽总督的身份指挥八总兵、十三万兵马与清军决战于松锦,被老谋深算的皇太极切断粮道,明军当夜发生溃逃,清军趁势追杀,明军惨败,光是陆地就遗尸53783人,其赴海死者众多,难以计数。而洪承畴则坐困松山。在崇祯十五年二月,松山城破,洪承畴被清军俘获。

这就引出了这个问题的第一个小问,深受崇祯信任的洪承畴为什么会投降?当然,关于洪承畴投降清朝的描述很多,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是庄妃亲自劝降的桥段,就是洪承畴一开始不肯投降,皇太极派美丽的庄妃前去劝降,在庄妃的百般劝导下,洪承畴很心动,态度软化云云(甚有人脑补出一夜情者),清末民初有本叫《满清外史》的史书其情节上所载甚为详细,附图。

这一段在电视剧《孝庄秘史》的宣传下流传最为广泛,但是也最不真实。且不说皇太极和自己过不去,非得把一顶绿帽子戴头上,就以史料上看庄妃也不谙汉语,据朝鲜使臣记载,甚至在晚年对汉语非常厌恶。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卷二》:上曰:“顺治好汉语、慕华制云,今则如何?”積曰:“闻其太后甚厌汉语;或有儿辈习汉俗者,则以为汉俗盛则胡运衰,辄加禁抑云。”

所以,不懂汉语的庄妃根本不可能在语言上和洪承畴顺利交流,那还谈什么亲自劝降呢!何况洪承畴身为明朝的蓟辽总督想必美女肯定见了不少,就那么不开眼,看到庄妃就心动吗?甚至毛奇龄还说洪承畴因为男色而沦陷,这个说法被《啸亭杂录》的作者昭梿一顿驳斥,视为无稽之谈。

《啸亭杂录·卷一》:乃毛西河谓洪承畴初不降,继命优人诱惑。洪故闽人,夙习好男宠,因之失节,何厚诬之甚。

其实,洪承畴之所以降清的原因就是他心里并没有放弃生存的念头,正如乾隆皇帝所说,他完全是出于“畏死幸生”而降清的,在洪承畴得到皇太极饶恕后,当时的汉臣张存仁就说“臣观洪承畴欣欣自得,侥幸再生”,所以,贪生怕死而降是毫无疑问的。

确实他最初想当烈士,但是在绝食几天之后,求生幸念占了上风。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最初的激情散尽之后,余念只有贪生。后来皇太极只要在劝一劝,做一下思想工作,降清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毕竟没死成的他即便是想回到明朝也得被千刀万剐,13万大军都没了,回去等着被收拾吧!《甲申朝事小纪》里记载的一段野史,说是一开始清廷把洪承畴放了,让其返明,后途遇家人,被家人劝返。虽然真实性不高,但是其中有句话倒是能突出洪承畴此时的一部分心境。

《甲申朝事小纪·卷五》:今若回京师,所统三军俱没,地方俱失,纵然君恩宽大,满朝文武,焉肯容纳!祸且不测!”承畴逡巡马上,俯首恸哭,于是遂降。

所以洪承畴投降的原因很清楚,本身就有贪生之念,再加上形势逼迫、皇太极礼遇等原因,也就半推半就的投降了,踏上了为清朝效力的道路。

洪承畴在投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挣扎,全面倒向清朝,对明、清、朝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对于清朝的作用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明显。

洪承畴在降清后,首先就把明朝的秘密盟友朝鲜出卖。话说在崇德元年,皇太极二征朝鲜后,朝鲜与清朝结为“君臣之国”,奉清正朔,但是私下里仍然和明朝有联系,变着法子给清朝拖后腿,皇太极于此时虽然心中怀疑,但是并未抓到实质性证据。但是洪承畴一降,证据明朗化,所谓“适中朝兵部尚书洪承畴降于沈中,备言我国事”,后来清朝名正言顺的将朝鲜亲明势力连根拔起。

洪承畴真正受到重用还是顺治时期,在清军入关过程中,洪承畴积极建言,凭着自己长期与农民军作战的经验,在奏折中对农民军的战斗力、撤退路线、战术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提出了有关进军路线、行军事宜、如何追剿农民军等完整方案,得到了多尔衮的高度重视。请看下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崇祯   辽东   松山   贰臣   大明   明朝   太极   朝鲜   清廷   顺治   总督   云南   方略   满清   清朝   结局   事情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