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后,年终一次性奖金如何计算?

很多的工薪阶层可能还不清楚,一次性的年终奖,有两种扣税方式。首先是第一种,是单独计税。第二种,是并入综合所得,平均到每个月扣税。

这两种扣税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在不甚了解的情况下,选择了错误的扣税方式,就会白白的多交很多纳税钱。所以呢,下面我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这方面的事情。

1、并入综合所得税

那么什么叫并入综合所得税呢?解释起来就是,把你的一次性年终奖,和一整年的工资总额加在一起,再根据个人所得税的征税税率,进行纳税。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年终奖是12000元,也就是把这12000元,平均分摊到12个月里面。这就相当于,你的每个月工资多增加了1000元,然后再根据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征税。

2、单独扣税

单独扣税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全年的工资总额,进行单独扣税,你的一次性年终奖也是单独性扣税。也就是说这两者是分开的,你的12000元一次性年终奖,是不会分摊到12个月里面的,然后两个扣税的金额加在一起,就是你纳税的总金额。

那么这两种扣税方式相比起来,哪一种更适合我们工薪阶层呢?哪一种又更适合高收入人群呢?

1、其实很简单,低收人群显然更适合综合并入扣税。假如你每个月的工资是5000元,一次性年终奖有12000元。

而你每个月还要还房贷,所以每个月还有1000元的附加专项扣除。因为平时月工资只有5000元,所以没有享受到这个优惠政策。

假如按照单独扣税的方式,他的工资总额扣税为0,一次性年终奖扣税税率为12000×3%=360元。

假如采用综合并入扣税,把年终奖平均分摊到12个月里面,那么也就是说,每个月的月工资5000元增加到6000元。再加上(还房贷)一项附加专项扣除,每个月的纳税钱提高1000元,刚好不需要扣除一毛钱的税,就相当于扣税的税率为0,所以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显然更适合选择综合并入扣税,这样可以省下一些钱。

2、相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比较适合单独扣税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月工资动辄数万,即使是扣除了五险一金、扣除附加专项,剩下的工资依然可观。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月工资扣除各种税以后,仍然达到85000元。一次性的年终奖有10万元,选择了综合并入扣税,那么税率就是45%,金额就是10万×45%=4.5万。

如果单独计算的话,这笔30万的年终奖,所扣税的金额就是3.6万×3%+6.4万×10%-2520=4960元综合扣税是4.5万的税金,单独扣税只有4960元,这一下子就能节省4万多的税钱。

每一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绝不能偷税漏税,但是合理的避税是合法的,也是每一个工薪阶层的权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纳税方式,就能为自己节省下不少的钱。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为了与新法实施前的一系列政策做好过渡衔接,税务总局出台了财税(2018)164号文件,其中就明确了对于年终一次性奖金收入的个税问题。


在2022年1月1日之前,个人取得年终一次性奖金收入,可以选择单独计算,适用月度税率表,也可以并入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文件原文是这样规定的: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月度税率表,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文件也规定,纳税人可以选择并入综合所得一并计算全年应纳个税。

这里就留出了税收筹划的空间了。

在2022年1月1日之前,到底是选择单独计算年终奖的个税,还是并入全年工资一起算个税,这要看实际情况。

一般来说,高收入者要单独计算年终奖的个税更划算,而对低收入者来说,最好是并入全年工资薪金一起计算个税,这样能少交不少个税。

因为低收入者本身工资不高,在平常月份领工资的时候,不能充分把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充分抵扣掉,只有把年终一次性奖金收入合并计算,才能更加充分抵扣。

举个栗子

一个普通白领,一个月工资才5500元,扣了5000元的免征额后,只剩下500元可以扣除了。即使租了房子可以每月抵扣1500元,你也最多只能再扣500元了,还有每月1000元的抵扣余额没有享受到。而如果把年终奖并入计算,就可把每月1000元,全年12000元的抵扣额充分享受到,假如年终奖刚刚是12000元,那么扣掉抵扣项目后,一分钱都不用交了。

而如果单独计算,年终奖需要缴纳个税12000×3%=360元。

计算过程如下:

12000/12=1000元,适用3%税率,12000×3%=360元

高收入者,为什么单独计算比较省税呢?

从理论上来说,高收入者平常的月薪就比较高,如果有抵扣项目,平常就充分抵扣掉了。而且高收入者的月薪高,如果再把年终奖并入一起计算,很可能会导致全年综合所得发生“跳档”的情况,就是通俗说的“多拿一元工资,多交几千税”的情况。

2022年1月1日之后,就要全部并入一年的综合所得计算个税,筹划空间消失。




感谢邀请。

这是个好问题,举世瞩目,由于未正式出台具体政策,我也是大胆猜测的,大家可小心求证。

对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是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问题,查阅了一下公开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对此无特别说明。结合该修正案,对于年终奖计算可能会有两种情况,看关键条文:

“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年终一次性奖金如何计算。按照该修正案的理解,应该是取得年终奖当月并入当月工资为当月所得计算个税,如2018年的年终奖在2019年1月发放,按理解应该是属于2019年的所得,这项所得与2018年的个税计算无关,2019年的1月份应纳税所得为年终奖与1月份工资合计数,再按规定计算个税。

“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与企业所得税计算一样,这有汇算清缴操作。该期间取得的年终奖有可能要并入2018年年度所得计算个税。假如201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法,按规定10月、11月、12月为2018年的全年所得,公司按规定预缴各月个税;2019年1月取得年终奖,有可能并入2018年全年为应纳税所得计算个税,结合前三月已预缴的金额,多退少补!

我想经过这次个税修改,应该不会出现那以前多1元年终奖反而多交好几千元的情形,大家认为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水平有限,见笑!觉得有理,可点个赞;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更多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朋友,你的这个问题提得好,关系到很多人在此次个税改革起征点提高后到底怎样计算个人所得税等一系列问题。至于你问到的一次性奖金如何计算,则要分几种情形来计算。

因为全年一次性奖金是年终奖性质,属于个人所得税法中征收内容中的工资、薪金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一次性奖金将随发放当月的工资收入一并计入当月个税的征收。

这就是说,全年一次性资金与当月工资加在一起来计征个人工薪所得税。

而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社保费用-(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加项专项附加)-免征额,社会保险费用不计入个税征收范围;如果按目前人大通过的免征额为5000元;而且,本次税法修正中也对此进行了优化。重点在于针对现行的3%到45%的7级累进税率的级距进行了调整。

具体而言,本次修改扩大了3%、10%和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其中现行税率10%的部分所得税率降为3%,现行税率20%的所得以及部分税率25%的所得税率均降为10%,25%的部分所得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高税率级距不变。这样的修改对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起到了很大的减负作用。

(见下表)单位:元

对应起征额(3500)

对应新起征额(5000)

旧税率

新税率

不超过1500元

3%

0

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

不超过3000元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部分

超过3000元至7500元部分

20%

10%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部分

超过7500元至x元部分

25%

10%

超过x元至y元部分

25%

20%

超过y元至35000部分

25%

2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部分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部分

30%

30%

超过55000元80000元部分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部分

35%

35%

超过80000元部分

超过80000元部分

45%

45%

对照此表便可一目了然:

第一种情形,如果不超过1500元,就不需要纳税。

假如你2019年1月份得到2017年全年的一次性奖金10000元,而你1月的工资为4000元,你元月总收入为14000元,而你当月的房贷利息、教育、医疗等四项支出为7500元,那么你当月应税额为14000-7500-5000=1500元,那么就不需要交税。

第二种情形,如果你的收入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假如其他支出不变,年奖金增加到11000元,就是说你的一次性年终奖加上当月工资为15000元,当月应税额为15000-7500-5000=2500元,那么当月需交税2500X3%=75元;

第三种情形,如果你的收入超过4500元至9000部分,假如其他支出不变,奖金增加到13000元,则当月总收入为17000元,当月应税额为17000-7500-5000=4500元,那么当月需交税4500X10=450元;

第四种情形,如果你的收入超过9000元至35000元部分,假如其他支出不变,年奖金增加到18000元,则当月总收入为22000元,当月应税额为22000-7500-5000=9500元,那么当月需交税9500X10%=950元(里面又分三档,我这儿只举一档的例子了);

第五种情形,如果你的收入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部分,假如其他支出不变,年奖金增加到50000元,则当月总收入为54000元,当月应税额为54000-7500-5000=41500元,那么当月应交税为41500X30%=12450元;

第六种情形,如果你的收入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部分,假如其他支出不变,年奖金增加65000元,则当月总收入为69000元,当月应税额为69000-7500-5000=56500元,则当月应交税为56500X35%=19775元;

第七种情形,如果你的收入超过80000元部分,假如其他支出不变,年奖金增加到90000元,则当月总收入为94000元,当月应税额为94000-7500-5000=81500元,则当月应交税为81500X45%=37490元。

这样的计算,我想朋友应该对你年终一次性奖金如何纳入税应该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了。但愿能帮到你,生活工作快乐!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在2023年12月31日前,有两种计税方式可以选择,第一种是单独计税;第二种是并入综合所得。这两种方式是存在筹划空间的,筹划好了可以节省大量个税呦。

第一种方式:单独计税

该种方式下,年终奖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第二种方式:并入综合所得

该种方式下,需要将年终奖与当年的四项综合所得合并计税。

如何选择,纳税更少。

税法赋予了每个纳税人一次性年终如何计算的选择权,哪种方式更少纳税人就选择哪种方式。

我们一定要走出一个误区:就是通常大家都讲“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优惠政策”,既然是优惠政策,那就是选择“单独计税”对纳税人更有利。

具体如何选择一定要计算说话,测算现行。

我们先来看二个例子,同样是一年15万的收入(不考虑三险一金),如何选择对纳税人更有利:

【例1】中国居民袁某2021年每月工资10000元,每月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子女教育1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还取得2019年全年一次性奖金30000元。请分析袁某应如何计算一次性奖金。

方案一:单独计税

全年工资应纳税额=(10000*12-60000-2000*12)*3%-0=1080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30000*3%=900元。

全年共计纳税1080+900=1980元。

方案二:并入综合所得

全年工资应纳税额=(10000*12+30000-60000-2000*12)*10%-2520=4080元

总结:该种方式下选择单独计税对纳税人更有利,节省个税2100元。

【例2】中国居民袁某2021年每月工资9000元,每月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子女教育1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还取得2019年全年一次性奖金42000元。请分析袁某应如何计算一次性奖金。

方案一:单独计税

全年工资应纳税额=(9000*12-60000-2000*12)*3%-0=720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42000*10%-210=3990元。

全年共计纳税720+3990=4710元。

方案二:并入综合所得

全年工资应纳税额=(9000*12+42000-60000-2000*12)*10%-2520=4080元

总结:该种方式下选择并入综合所得对纳税人更有利,节省个税630元。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发现,对于同样的全年所得15万,每月发放工资的金额和年终奖的金额的多少,对年终奖的选择也会产生影响。年终奖方案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就必须通过测算才能得出具体答案。

如果A>D,则选择“单独计税”;如果A<D,则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

经验总结:

1.低收入选择并入综合所得更有利;

2.中高收入选择单独计税更有利;

3.无法判断时,先选择单独计税,如果不划算,年底汇算清缴可以再选择并入综合所得;

4.税法赋予员工的选择权,员工一定要牢牢把握,测算后再选择更为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个人所得税   奖金   税额   当月   总收入   税率   纳税人   年终   支出   所得   专项   年终奖   情形   工资   收入   方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