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刚升初二,每天无精打采,我都快抑郁了,怎样跟他沟通?

以前跟一个在某知名中学当班主任的朋友聊过这种现象,她用了一个词——折损率,听得我心惊胆战。

很多小学时跑得快的孩子,上了初中就决定躺倒了,有的孩子生活就只剩下虚无,虚无的尽头往往通向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有的孩子则是跟父母爆发了冲突,把精力都放在家庭的内耗上。

所以,被严格鸡出来的孩子虽然早早取得成绩,但是到了中学阶段的“折损率”特别高。

所以,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丢掉好奇心,也时刻提醒自己亲子关系第一位,只要亲子关系保持得好,那么一切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路径。只要我们一直能有可以分享的爱好,就会保持沟通的桥梁。

另外,孩子跟我说的话,我都会认真地倾听,让他明白自己的话是很重要的,是有人听的,从而一直愿意说起来。

现在有一句话,说“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所以没有经验,妈妈和孩子要互相体谅。

我想,虽然第一次当妈,但是我当过小孩啊,我知道那时候的我需要什么。

我需要保持平视的角度。




孩子无精打采是精神气没跟上,这个时候,应该多陪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孩子释放能量。抓住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下手,和孩子互动,鼓励为主,少唠叨!还可以买点小礼物,写个便利贴,一起吃个饭,逛逛街,不要整天把学习文化知识当作唯一。













初中二年级这样的学生多了去啦!家长不必过于着急,急也是没用的。

说说我家的冤家儿子吧!今年读初三,是小儿子。

小儿子从小非常听话乖巧。给人活泼可爱的感觉,也因为他爱说爱笑的性格,从幻儿班起,老师们就很喜欢他。

因为我们家长的大意,太信任他了,认为他学习不用我们费心的。

所以,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基本上没怎么管过他,都是自己做作做业,非常省心。

谁料,到四年级换了老师,他就不行了。这个老师是五十岁左右的女老师,也可能是更年期,也可能是学生们太调皮了。

儿子经常回来说,老师骂人,揪孩子们的脸,他说,骂的各种难听!

我们当时总是说儿子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就不会挨骂,挨打。

可小男孩叛逆呀,越骂越不学,学习越来越差了。多次不想去上学了。

我为了帮他,给他报班,每天陪他写作业,鼓励的话,批评的话,不知说了几火车,总不见起色。

眨眼间要升初中,升初中时分数还不算太差,但学习态度差到极点。

他们初一数学老师是副校长,男老师,多次找他谈话,说他聪明,好好学,考高中有望。

不听,怎么说都不听,也叫了我们家长,去也没用,曾给我气哭好多次。

初二基本上是睡着过来的。期间也有过两次想认真学习,但课已跟不上了,努力几天就放弃了。

我们觉得也没多大希望了。我也放弃了,老师也放弃了。偶尔他爸爸还催他写作业。一点没用。

今年开学初三还是照常睡觉。

就在几个星期前突然回家给我讲,妈,我要学习了,和班里一个同学约好了。我们要考高中,要去当兵。

我听了好激动,终于迷途知返了,我鼓励他,浪子回头金不换。妈妈支持你。

老师也看到了他的变化,把他从最后睡觉的一排座位,现在调到了第一排。

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到他的成绩,只少他有所改变了。希望他这次是真正的转变,能努力坚持下去。

说了这么多,学习还是要靠他自己主动,家长再催也没有什么用!

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遇到他们人生路上的良师益有。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无精打采的原因,是学习上有困难,听不懂老师讲课,跟同学们相处得不好,还是身体不舒服?

弄清楚了原因之后,再针对性地去帮孩子一起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心思敏感,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跟孩子好好沟通,尤其要耐心听孩子诉说,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孩子的想法做法有不对的地方,也先不要急于去纠正,等孩子说完之后,再告诉孩子你的建议。

孩子能接受固然好,孩子不接受也不要生气,更不能心急上火,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了,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必须让他听你的话。也可以换个方式,换个角度去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这样才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你的建议。

跟孩子沟通的前提是不能摆家长的威严,要以朋友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这样沟通起来更容易些。如果有可能,尽可能的跟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喜好,不要一味的逼孩子学习,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孩子自然会乐意跟父母沟通,也会越来越积极上进。

家庭和睦,父母恩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一个幸福温暖的家,是孩子最好的后盾和港湾,孩子每天心里充满了爱和温暖,自然就会阳光向上,积极面对一切。






家长要抑郁了,

那就先把自己的抑郁治好,

就像一个深陷泥潭的人,是顾不了别人的,先顾好自己,先缓解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乐观起来。

同样孩子在这么压抑的氛围,很难开心,也很难提起精神,为学习而努力。

再一个孩子闷闷不乐,会不会也有一些抑郁情绪,需要父母及时的化解,让孩子多体验生活中的幸福,多体验一些成就感。

同时父母的这种抑郁状态也很难为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氛围,所以父母先把自己调整好,才有可能让孩子为自己的人生拼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无精打采   抑郁   小儿子   没用   儿子   温暖   家长   父母   初中   努力   妈妈   老师   孩子   家庭   朋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