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和陆小曼当初爱的死去活来,为什么婚后生活却不幸福?

我今年50多岁,我和我姑姥姥的年龄之间,跨度差了将近70岁。所以我可以向你说说和陆小曼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人,也讲讲他们口中的陆小曼。

我小的时候住在北京的一个胡同,那时我上小学。和我的姑姥姥,也就是我姥爷的妹妹生活在一起。老太太闲的没事儿的时候经常给我讲古,讲她年轻的时候的事儿,讲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京津沪社交界的往事。

首先在这里,我想先说明一个观点。

那就是,我们评价的是一介古人。既然是古人,就要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去评价。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和价值观去要求古人。

比如说有人考证出来了,屈原曾经买卖过人口,苏轼曾经当过渣男,全是坏蛋。这种说法都不成立。古人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道德观,要把他们放在历史的环境下,去观察他们的得失功过。

我们今天所谈的徐志摩和历史上的徐志摩,是有很大差距的!

我们今天所谈的徐志摩,是在当下网络文学大热的时候,徐志摩以他的风流才华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上了“历史届的大众点评”,成了家喻户晓的文人雅士,但在民国并不是如此。

在民国,和徐志摩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是四大公子即:张伯驹,溥㣚,张学良,袁克定。民国时期看待一个人还是很重他的出身的。那时候没法讲什么阶级平等。因为思想根本没有解放到位,所以这民国四大公子个个都是背景深厚,家事不凡。那才是京津沪社交界的明星呢!徐志摩只相当于一个普通的网红教授。

我再说说陆小曼。

陆小曼的父亲曾经当过外务次长,她也是官宦人家出身。她的第一任丈夫是王赓。王庚是军事家和军事教育家。王庚在历史上的成就是什么呢?许多年之后,陈毅同志称陆小曼为师母,就是向王庚这位中国早期的军事学家致敬。我大堂哥上军校的时候,发现有的军事教材,还来自王庚的翻译呢。

当时,王庚在军界政界都已经开始粉墨登场,熠熠生辉。当然,他后来时运不济,不过即便如此,蒋介石还是惦记着他,希望让他能够在军事教育领域做出点贡献呢?

再说陆小曼。她十四五岁,就开始在北平的外交界活动,她曾经作为翻译员接待过许多外宾。也曾经主持过许多社交界的大型慈善活动,被称为北平一景。

当时在陆小曼的朋友圈里,能够与她齐名的,估计也就是教育界的胡适了。

至于徐志摩,他有着天生的软肋。比如说家资并不丰厚,徐家只是商贾人家。更没有达到富甲一方的程度。再者他只是一名大学老师,在诗歌方面的造诣,也仅仅限于行业之内,对整个政界,军界没有什么影响。

可以说,陆小曼与徐志摩当初的婚姻,是陆小曼完全的下嫁,为爱情奔赴!而徐志摩在与陆小曼的交往中,一直处于被谴责,被批判的境地。毕竟他是在勾引一个夫之妇,而且对方还是军人。有一度,徐志摩不得不避祸远走欧洲,因为在军界,有人要把他的小命拿掉,替王庚出头。这让徐志摩觉得非常害怕。

在当时大热的时事小说,张恨水的【 春明外史】里,陆小曼被描绘成一个风流放荡的女海王,而王庚化名任放,完全是个苦闷的老实人。对妻子束手无策。任凭“时彦”(徐志摩的化名)这位以诗歌艺术为掩护渣男,勾引自己的妻子。这也是陆小曼最后不得不远走上海的原因。说白了在北平的社交界,她算是臭了!(这也是陆后来死活不回北平的原因。)

同样,作为当年津京社交界的参与者,我姑姥姥年轻的时候见过陆小曼。说她婷婷袅袅,行动风流。而且眉宇间有大家闺秀的气质。

“真是可惜,这样的妙人,弄得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简直不敢再北平天津露面了。”这是当时一众上流社会小伙伴对他们婚姻的评价。

可见,陆小曼在这段感情之中的付出是巨大的,有许多太太团的朋友们,替她不值得!

反观很多人诟病的,陆小曼婚后生活奢侈,这一点我还想说一句,历史人物还是得放在历史的环境中去看。

民国是一个非常畸形的社会。一方面人民是饿殍遍地,卖儿卖女,一方面统治阶层是奢华无度,纸醉金迷。这种情形的出现,可谓是中华民族的灾难。

那时的生活水平可谓天差地别,差距有多大?

我给你举个小例子,比如说我姑姥姥爱喝咖啡。她喝咖啡的时候要就配那种太古洋糖。对,就是现在你在超市里依然能够看到太古方糖。白白的小方块,一点都不起眼。当时的太古洋糖是从英国进口的,南洋出产。价值一块半大洋。一块半大洋是什么概念呢?全聚德一桌烤鸭子,也就是这个价儿了,临走您还能拎着一只鸭架子。

但是对于上流社交界的小姐来说,这就是下午茶席上的一听方糖而已。一件印度绸的下午茶衣,要三十多大洋。摩凡陀坤表两百多,丝袜十来块,一个小姐的体面行套(不包括珠宝)大概价值两三百。

津门,当时的很多社交名媛喜欢骑马。陆小曼早年也是如此。她们行的是英国人的风气。我姑姥姥当时就喜欢养马,驯马马夫给她饲养着两匹赛马。每一匹赛马,每个月的费用是40块大洋。40块大洋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一个高级中学老师的收入,他可以养活一家七八口。

姑姥姥说,那时候家里有两部汽车,一部雪佛莱是我姥爷上班时专用的。还有一部小福拖。是女眷们出门听戏打牌用的。这一部福拖,大洋4500块,汽车夫一个月的工资50块,至于油钱什么的,就都忽略不计了!

我姑姥姥那个时候是个单身的老姑娘,也不打算嫁人了。她和自己的哥哥嫂子生活在一起,嫂子育有一女,哥哥的一位姨奶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家里的人口不定!(有时哥哥会带回两房姨奶奶,有时又会送走)来来往往,各有不同,反正就算七八口主人吧。这七八口人衣食住行,每个月账上流水大概是600大洋。

包括家里的厨师花匠,跟班,汽车夫打扫等等,大概二十余个佣人。他们住在天津英租界的一幢洋房里。房是自家地皮盖的,不用掏钱。至于哥哥在外面吃喝玩乐,办小俱乐部,养外宅奶奶,自己社交的钱,也不用家用这份支出,家里内帐房每个月的六七百块钱,只是衣食住行罢了。至于全家真正所有的花销,一年大概是两万多大洋。

他们的生活由姥爷负责维持。他是一位银行家兼进出口商。

当陆小曼和徐志摩结婚之后,整个北平社交界的太太们都惊呆了。她疯了!怎么能下嫁如此穷酸的教书匠呢?难道她以后的日子不想过了吗?

陆小曼以前的生活如何?据我姑姥姥说,那也就是体面人家。

她所谓的这个“体面人家”就是姥爷家的生活水平。家里开汽车,用洋货。能够进出社交,每个月零花也是五六百块。王庚在军队的收入并不高。但那时大家都知道,军阀和高级军官根本不靠工资养家,他们的收入都属于狂征暴敛的范畴,就像老舍在【我这一辈子】里写的。警察福海说的那句话:老爷们衣食住行姨太太,自有衙门报销。所以陆小曼一直就是这样过日子呀!

“这位大小姐,自从嫁给了穷书生之后,日子就紧紧巴巴的了,连份体面都没有了!”

这是我姑姥姥的原话,她很替陆小曼不平,觉得这样为爱情飞蛾扑火,败坏了名声,还落个穷酸落魄,实在是不值。

当我姑姥姥听说陆小曼家一个月的家用才四五百大洋,居然还包括房租的时候,姑姥姥非常惊愕。她说在上海那个地方听一场戏,打赏包厢,丢下的“手巾把钱”就是五块,陆小曼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流光溢彩,娇奢淫欲,这样的日子在我们当下看来,觉得就是腐朽透顶。但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流社会女太太们看来,这就是一份基本的体面。基础的生活。

出门没有汽车坐,进门没有大姐姨娘,厨师粗使,那日子还怎么生活呀?这还叫份公馆吗?

陆小曼后来沉迷于抽大烟,做了芙蓉仙子。我姑姥姥对此的评价是:“她根本出去见不得人了,要交际又没有钱,要找朋友又被人家非议,手头拮据的很,可不只能在家里吞云吐雾了。好在那个教书先生也不敢管紧了,她要是再没有朋友,小曼出走之后的日子,真不知道怎么坚持下来!那个教书先生不看自己斤两,便要‘浴缸里养天鹅’,这不是坑死小曼吗?”

其实我说的这一切,只是陆小曼在当时的风评。

在那个年代里,女人大手大脚花钱的挥霍不丢人。因为她们觉得自己天生就是这样的人。失去了这种奢华生活,就失去了架子和体面,失去了做上等人的权利。

至于什么抽大烟,那是芙蓉癖,大伤不损,也不丢人。在那个时代里,上流社会的女人们就是如此,不是醉生梦死,就是在房里争风吃醋,真的没有什么太高的志向,至于什么服务社会,什么唤醒民众,那和她们根本没有关系。那是进步学生干的事。

但是,我要说一点题外话。

这也是我姑姥姥非常佩服陆小曼的地方。

徐志摩去世之后,世事变迁,日本人后来占领了上海。为了维护他们所谓的大东亚繁荣,有人曾经请陆小曼这位昔日的社交名媛,参加庆祝什么“大东亚团结”之类的伪满组织的游园会。

到场一次,大洋1000!要知道,陆小曼在那个时候的生活是很拮据的,是靠她的情人供养的。但是即便如此,面对如此之高的出场费,陆断然拒绝。

她不惜自毁容貌,陆小曼在整个日伪时期没有参加过一次公开活动。牙掉了都不补,破破烂烂的。头不梳,衣也不洗,来人见了她这副样子也就悻悻而去了!

这和梅兰芳蓄须,尚小云种菜是一个道理,这就是守节气,有大义!

反观同样是在抗战时期,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在做什么?她在囤积染料和布料,在军装生意上与国民政府讨价还价,她以十倍甚至是几十倍的价格,把进来的物资高价倒出。赚得盆满钵满。张还和伪政府汉奸一起合作生意,大发特发。这种做法,令津沪许多工商业者都非常不耻,这是发国难财啊!

所以我们看一个历史人物应该从大处着眼,应该以大局为重,也应当放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去看她。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爱情悲剧原因有许多,当然这也证明了爱情并不能等于一切。爱情的火花只能算是点火着车,而保证汽车持续奔跑的动力,是汽油补给和持续做工的发动机。

但是纵观历史,无论是在生命的后期,呼吁抗战的徐志摩。还是在日伪时期,保持自己气节的陆小曼,都应当算是一个有正面意义的人物,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一致之处。想来也是灵魂伴侣。他们都应当值得我们敬佩。

毕竟在那个艰难黑暗的岁月里,出了那么多附逆的文人,甚至也有昔日的英雄,在大考验面前纷纷折腰了。所以作为闺中女子的陆小曼,能够明大义辨是非,这一点难得。难得!

小曼晚年也翻然悔悟了。她整理徐志摩的诗稿,作为文史馆的馆员,也作为一名绘画创作员,为文艺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陆小曼书画作品现在在拍卖市场上依然有一席之地,作为一名爱国艺术家,她实至名归。

我觉得这样评价,也算是能够对得起这位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媛了。

最后我想说一点题外话,我姑姥姥曾经在晚年叹息道:

“旧社会的女子身不由己呀!关在房子里,不允许出去抛头露面,工作,那是自毁身价!可在家里呢?如果丈夫对你好还罢了,若是不好,夫妻反目,真正受苦的还是女太太。即便是夫妻相好,就像我嫂子和哥哥那样,看似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可嫂子面对哥哥兴致勃勃的,纳着一房又一房的姨奶奶,她心里就没有苦处吗?唉,说来说去,还是你们有福啊,新社会了,女人也能建功立业,自食其力了。自由婚嫁,一夫一妻也成了法令。好日子让你们赶上了……”

是呀!珍惜这个好日子吧!如果徐志摩与陆小曼生活在当下,可能又有另一番命运了吧!





谢谢邀请。徐志摩和陆小曼当初爱的死去活来的,为什么婚后生活却不幸福。我认为主要原因在陆小曼身上。

其一,在和徐志摩的婚姻生活中,陆小曼更爱的是自己。

图片

陆小曼虽然爱徐志摩,甚至打掉了她和王庚的孩子。为了和徐志摩结婚,舍弃了亲骨肉不得不说这是真爱。这一点不是一般女性能做到的,有的因为自己要做母亲,为了孩子,会牺牲爱情而放弃再婚!从这一点看陆小曼为了追求新爱牺牲不小,然而她更爱的是自己,她追求是更自由自在的自己。不可不谓率性而为。

其二,奢华的生活,给徐志摩养她带来巨大压力,消磨了他们的感情。

陆小曼是社会名媛,交际花,经常出入各种社会场合。她奢侈的社交生活和豪华的生活用度,在经济上给徐志摩带来巨大压力,使徐志摩疲于奔命!他不得不兼任好几份工作,以应对陆小曼的生活用度。满足她纸醉金迷的享受需求。尤其是她还染上抽大烟的恶习。有多少钱也架不住这样挥霍,折腾。更何况徐父断绝了全部的经济供给,只是徐志摩一人承担。

其三,陆小曼不为对方着想,是一个比较自私的利己主义者。

徐志摩和陆小曼是两地生活。一个租居在上海的豪华别墅,一个在北京工作。都是徐志摩来回跑。从未看到过陆小曼有随徐的描述,一般来说在那个年代都是夫唱妇随,而他们两个是妇唱夫随。夫妻之间起码要为对方着想,必要时做一定的妥协,而陆小曼只顾自己,不肯放弃上海的豪华生活,一点都不能将就,一点都不为对方着想,一点都不为对方牺牲,那就只有徐妥协辛苦自己了。如果但凡陆小曼心疼一下自己的丈夫,也不会让他如此辛苦奔波劳累,辗转两地,疲惫不堪。尽管在徐志摩去世后她人生中有愧疚也已与事无补了。

小结:我认为陆是一个率性而为的活自己的女人。在徐志摩乘邮政飞机返回北京时他们还吵了一架,陆小曼还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不得不说徐的逝世陆小曼是有一定责任的。如果不是为了省钱徐怎会搭乘免费飞机,不是陆不肯舍弃上海,徐怎会两头奔跑。频繁乘坐飞机。婚姻生活是互相付出,而不是一方付出,另一方一味的索取,这样的一边倒沒有茅盾才怪。所以我认为以上种种就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当初爱的死去活来,为什么婚后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在陆小曼身上。

文/顾作娟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因为离婚时陆小曼发现怀了王庚的孩子,为了跟徐志摩在一起就堕胎了,那时医疗水平不行,严重伤了身体,每天都特别痛苦,所以别说什么幸福恩爱,每天除了难受就是难受。再加上她挥霍无度,徐志摩为了赚钱到处奔波,两个人见面都不多,哪有时间卿卿我我。




徐志摩和陆小曼婚后不幸福的原因主要在陆小曼身上。

当时,徐志摩一个月挣1000多薪水,这完全不够陆小曼的开销。陆小曼身边永远环绕着一大群人,有司机、有男仆、有女仆、还有厨师等等。陆小曼自己穿金戴银不算,她的女仆也个个穿金戴银,不知道的人以为那都是陆小曼的妹妹。

另外,陆小曼每天都开party,灯红酒绿。而且,陆小曼抽大烟。

所以,这样的生活哪是徐志摩单靠工资就能供得起的。

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志摩还是觉得特别幸福,他写给陆小曼的信一口一个小心肝一口一个小宝贝地叫着。当然,徐志摩也会中信中加上一句:摩摩的口袋已经被你掏口了。

这也就是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不过,徐志摩最终还是因为陆小曼的挥霍无度英年早逝。

有人说陆小曼谁也不爱,爱的是自己,徐志摩最爱的是林徽因。

我觉得,陆小曼的确是最爱自己,但是徐志摩是不是最爱林徽因有待商榷。如果不是陆小曼始终没有学会爱别人的话,始终把别人给自己的一切当作是理所应当的话,徐志摩和陆小曼其实是可以生活得非常诗情画意的。

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邮差把徐志摩死讯的电报送给陆小曼的时候,陆小曼拒绝接收,说电报是假的。陆小曼的反应可以理解,事发突然,的确让人一时无法接受。

但是,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很快与翁瑞午同居。徐志摩的后事是由张幼仪一手操办的。可笑的是,因为翁瑞午有家室,陆小曼还和他“约法三章”:不许翁瑞午抛弃发妻,自己坚决不跟翁瑞午结婚。

客观地说,陆小曼非常有才气,家庭环境也不错,而且,她这一生遇到的男人都是对她极其爱护的,只可惜,她把好好的一手牌打得稀烂。

其实,陆小曼跟谁结婚,谁都不会幸福。但是只要是能供陆小曼挥霍的,陆小曼就会感觉幸福。




生活在真空的世界里,生活在想象诗情画意里,一旦回归现实原来生活并不等于诗,并不等于浪漫并不等于花海云天,一旦失去了想象中的美景,再忠诚的爱情也爱不起来没了情愫。生活中既包含认知浪漫还包含柴米油盐,既有诗情画意更有真实生活,所以人要想组建家庭就要有担当付出,互敬互爱,换位思考,倾心奉献。况且陆小曼天生浮夸虚荣心强,身边人仆拥挤穿金戴银,徐志摩又是多情之人但金银有限很难满足陆小曼的心情,虽然后来有传陆小曼醒悟回心但终难换破碎的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名媛   太古   北平   社交界   军界   大烟   大洋   这一点   姥爷   体面   死去活来   姥姥   婚后   社交   当初   家里   哥哥   日子   幸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