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搭伙过日子能长久吗?

樊姨今年62岁,退休工资每月8000元,跟63岁的高中同学老童搭伙过日子一年多了,本来计划下个月领证的,但前些日子的事儿,让她后悔了。



说来她命也不好,这辈子没生过孩子,不是不要,是子女缘薄,年轻时怀过四次孕,但都没留住。

原来的老伴儿老刘跟她是同学,感情基础很好,她生不出孩子这事儿,一点都没影响他俩的感情。

老刘心疼樊姨屡次小产损害身体,樊姨内疚不能生育愧对老刘,他们彼此爱惜,情意深重。

可深情不寿,老刘50岁就因病去世了。

那一刻,樊姨觉得世界一大半都变成了荒芜,一心想跟老刘去。

樊姨80岁的老母亲天天陪着她,就怕她想不开。

老太太哭着对樊姨说:“你弟弟一家在国外,你爸走得早,妈现在只有你了,孩子,你就当可怜我,可怜我这个风烛残年的老婆子,你总不能让我老来丧女,孤苦无依吧。”

樊姨抱着老妈失声痛哭。

真的,那段时间,要不是她老妈,她早就死了。



退休前,有不少人给她介绍对象,也有条件好的,但她都拒绝了。

在她心里,这世上谁都比不上老刘。

她打定主意,余生好好陪老妈,好好孝顺她,给她养老送终。

两年前,樊姨从公务员的岗位上了退下来,闲暇的时间多了起来,各种活动也参加得多了。

在同学会上,她遇到了高中同学,老童。

老童在大学当老师,退休三年了,跟樊姨一样,独身一人。

他早年跟前妻离婚,再婚老伴儿前年去世了,前后两个孩子都成家了。

同学会后,他总在电话里跟樊姨嘘寒问暖,也时常约着出去吃个饭。

但樊姨不太搭茬儿,往往是老童约三次,她出去一次,樊姨没想过要跟他咋样,她忘不了她老伴儿老刘。

让樊姨态度发生变化的是那次她妈妈突发心梗,老太太正跟樊姨说着话,突然就说心里难受,一下子就倒下了。

等120的时候,樊姨急得直哭。刚好老童这个时候来电话,得知情况后,老童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医院。

老童在医院跟樊姨一起跑前跑后,整整陪了一宿,直到老太太醒过来。

樊姨的妈妈恢复以后,樊姨认真地做了一桌子饭菜,把老童请了过来,表示感谢。

老童不愧是大学老师,那天表现得非常得体,对樊姨和老太太呵护尊敬有加。

樊姨的妈妈觉得老童这人行,儒雅还有礼貌,挺看好他。

老太太跟樊姨说:“这个人不错,你试着了解了解,我肯定要走在你前面的,剩下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太苦了。找个合适的人,有个知冷知热的伴儿,妈也就放心了。”

就这样,樊姨跟老童开始了交往,彼此感觉还不错。



半年后,老童跟樊姨提出要一起生活。

樊姨虽然不反对,但想先搭伙过日子,再磨合磨合,如果一年半载后,双方还都觉得挺好,再领结婚证。

老童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老童考虑得很周到,坚持让樊姨和老妈搬到他那里住。

他的房子在大学家属区,在城市的近郊,有150个平方,园区绿化好还肃静,闲杂人很少。

这么大的房子,平时就他一个人住,只有节假日孩子们才从市里回来看看。

樊姨想了想,觉得郊区肃静,适合老年人生活,带老妈去正好。

樊姨把自己市中心90平的房子租了出去,每月租金2400元,带上老妈住到了老童那边。

樊姨事先跟老童说好,每个月两人各拿出1500元,当做生活费用。

樊姨不想占老童便宜,她想着自己住人家房子,还带着老妈,所以,樊姨说每月她再出1000块,用来贴补生活。

开始老童坚决不同意,甚至有点恼怒,觉得樊姨把两人界限划得太清,好像不打算跟他共度余生的样子。

但樊姨十分坚持,对老童说:“咱俩条件都不差,尽管你不在意这些,但你还有子女呢,我这么做,是免得因为小事儿起龃龉。”

老童只好同意,但他让樊姨管钱,所有的款项都任樊姨支配,他从不过问。

樊姨觉得,老童是用这种方式表态,表明想跟她一起生活的态度和信心。

这样的方式,让樊姨心里暖乎乎的。

住到老童家后,俩人的日子过得平静又温馨。

樊姨爱干净,爱收拾屋子。每天早晨,她都早起半小时,把屋子从里到外收拾一遍,窗明几净的呆着,多舒服啊。

老童对她这一点特别满意。他高兴地说:“我一个老光棍,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日子,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老童是大学里教数学的,平日里就两个爱好,要么看看书,要么就做吃的。

他爱琢磨各种吃的,看的书也多,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啥的,说得头头是道。

樊姨自打搬过去,从来就没做过饭,都是老童动手。

这下樊姨和老妈可饱了口福了,搬过去后胖了不长时间,就胖了七斤。

老童天天催着樊姨去领证,开玩笑说自己要个名分,樊姨笑着答应了,俩人说好了下月8号去领证。



其实,樊姨冷静地想过,不管跟谁过日子,自己都必须有个明确的底线。

人家有儿有女,而她却没有人可以依傍,将来有个小病小灾的,根本也指不上别人。

自己还是要有点儿“过河钱儿”,不靠别人,但必须把养老钱攥在手里。

即便这样想,天地良心,樊姨也从来没在生活费上打什么主意。

她也不屑于这么做,这既是她基本的做人原则,也是自己8000块的退休工资给的底气。

她搬过去后,发现老童的儿女很少来,即便来了,对她也不冷不热的,好像樊姨占他爸多大便宜似的。

上个月,他儿子来了,跟樊姨主动打招呼,还帮她收拾院子里的花儿。

樊姨挺纳闷儿:今儿这是怎么了呢?

吃饭时,老童的儿子吞吞吐吐地说明了来意。

原来老童的孙子三岁多了,老童的儿子要提前考虑买学区房的问题。

樊姨的房子正好位于孩子想去的学区。老童的儿子买不起学区房,想说服老童把老童城郊这个房子更名给樊姨,然后再把樊姨的房子更名给他,这样就解决了孙子上学的问题。

他还说,虽然樊姨市区的房价高,老童这个城郊的房子房价低,好像是樊姨吃了一点儿亏。

但是,樊姨住他爸的房子,也没出租金,还带着老妈,差价就可以相抵了。

樊姨听了,脸一下就沉了下来。她心想,自己带老妈住在这,是出了生活费用,每月还多出1000元,根本没占他爸的便宜。

樊姨正不知道怎么说,一旁的老童问都没问樊姨的意见,就直接拒绝了。

老童说:“我这个房子,是我们单位团购的房子,是我的个人财产;你樊姨的房子,是她一辈子攒下的,是她的个人财产,你凭什么处置我们的财产,谁允许了?”

他儿子非常不满意:“你的房子不早晚是我的吗?”

老童眼睛一立:“谁说的,这是我自己的,还有,你姐还有份儿呢,谁说都是你的啊?”

他儿子狠狠瞪了我们一眼,饭都没吃完,摔门就走了。

樊姨苦闷地对老童说:“这下把孩子得罪了,可怎么办?”

老童想得开,不在意地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俩这才过上消停日子,你这辈子,也就攒下个房子,他还惦记上了?坚决不行!”

樊姨听了虽然感动,但转念一想:“孩子上学的事儿怎么办?”

老童说:“刚才不是说了么,儿孙自有儿孙福,那我要是不认识你,孙子还不上学了?”

樊姨觉得老童是真心对她的,心里下决心要好好待他。

可没过几天,老童的儿子又来了,说既然老童不同意上次的方案,那这回自己要给孩子买个学区房,可是钱不够,管老童借30万。

老童说:“30万太多了,我一时拿不出来,借给你10万,你自己在想办法吧。”

老童的儿子不依不饶,对樊姨说:“樊姨,我实在没办法了,你借给我点儿吧。”

樊姨当场不好直接拒绝,只好说:“等我查查,看有没有到期的存款再说。”

老童的儿子马上就翻了脸,对老童说:“爸,我劝你想清楚,谁才是你最亲近的人,你现在能走能动,又给人家做饭,又伺候人家老妈,可是你孙子上学这么大的事儿,人家一点都不伸手,你做那么多,有什么劲啊?”

老童呵斥他说:“你给我闭嘴,我自己的日子好坏我自己知道,怎么还用你来指手画脚?”

他儿子气急败坏地说:“等你老了,走不动那天,看谁管你?还不得是我吗?你现在给人家当牛做马的,真不知道你图个啥?我妈活着的时候,你咋不这么殷勤?我看你啊,纯粹是贱!”

老童气得一下子把电视遥控器朝他儿子扔过去:“你滚出去,永远别来我家!”

他儿子大吼道:“这可是你说的啊,你可别后悔!”

说罢,“哐当”一声,狠狠地摔门走了。

剩下樊姨和老童呆坐在沙发上,俩人谁也没说话。

樊姨不禁悲从中来,想起了老伴儿老刘,她早就知道,谁都比不过老刘。

而老童想的是:人老了以后啊,不管是搭伙,还是结婚,都逃不过生活的一地鸡毛。

回到题主的问题:老年搭伙过日子能长久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下面两个问题来解答:

一、要清楚“搭伙”和“领证”之间的不同

所谓“领证”,是指男女双方自愿缔结婚姻关系,互负义务,互享权利,共担分险,共享利益。

所谓“搭伙”,是指男女双方自愿一起生活,但是并不领取结婚证,却以伴侣身份出现的,男女同居关系。

“搭伙”这一男女双方生活方式,其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但究其实质主要有两点:

一是双方都不想背负婚姻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是双方都只想享受婚姻生活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也就是说,双方既想互相取暖,又要互相提防,这样的关系本身,就很难持久!

二、“搭伙”还是“领证”,对日子长久并不起决定作用

《我们俩的婚姻》里,有一句台词说:解决婚姻中的问题,原则是让双方获利,如果只能让一方获利,获利的一方就会得寸进尺。

所谓让双方获利,就是指要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付出的爱、善意、关怀和呵护。

只有彼此都付出真心,才能让双方都获利。所以,决定日子能否长久的,是两个人的心能不能在一起。

三、老年再结合的伴侣,要注意与对方子女的关系

在樊姨和老童的关系中,樊姨因自己没有子女,而对老童儿子借款这件事儿表现慎重,是很有必要的。

在传统中国家庭里,父母的义务尽起来没完没了:生孩子、养孩子、供读书、买房子、娶媳妇,再给看孩子,一系列走下来,养出了一批啃老族,把父母所做的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当然。

老年的再结合伴侣,本来感情就经不起考验,再遇见个不懂事的孩子,很容易就影响彼此的感情。

老童的儿子借款数额,对樊姨来讲不是小数目,所以,樊姨确实应该慎重考虑,如果自己不想出借,那么就要清楚表明立场,如果老童对此不认同,那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因为,在这段关系中,获利的只是老童一方,关系已经失衡,不持续也罢!

愿每一位老人都有个幸福的晚年!




我家亲戚五十岁上和邻居男人有了关系,她老公羞愤无颜面就自杀了。

当时她大女儿已经结婚,老二姑娘在外地上班,儿子上高中,这件事出来以后,两家人在当地都不好意思待了。


我家亲戚就把房子贱价卖了,跟着邻居老头搬了家。

不过她对儿子还是操心的,虽然儿子很抵触,她还是给儿子买了一套二手房,大女儿一直不认她,老二女儿当时不在场,和她一直保持联系。

后来孩子们相继结婚,她和邻居老头过的也算平稳。事情的转机是,七十三岁她得了一场重病,她找老二姑娘和儿子商量准备回来,她儿子问:“你说回来,你回哪里,我大姐不认你,我二姐和婆婆在一起,我房子那么小,丫头睡客厅,你回来,回哪里?”

她哭了:“我不愿意拖累别人,我有病了我只能回家。”

最后弄清楚,原来是邻居老头说话太损:“你有儿有女,总不能让我给你养老送终吧,我现在自己都顾不住,你挺那儿等臭啊。

其实我家亲戚除了偷了邻居老头,惹自己老头搭了一条命是最没脸的事,其它的她做的也还行,她大女儿虽然不理她,她每年给外孙女年钱还是很重的,老二女婿因病离世,她也是帮老二女儿拉扯孩子,儿子身子弱,她到处求医问药、烧香念佛也是一片赤城。


她对邻居老头也是一片忠心,帮人家两个儿子带大孙子,又帮别人看孩子。常年累月做饭洗衣(她五十岁退休)用自己退休工资养老头,老头的工资养儿子孙子。老头长的好看,我家亲戚也有爱美之心,不知道是谁给谁下的套,这一套相互套了二十多年。

如果只是老头抱怨和嫌弃还能忍受,我家亲戚忍受不了的是,他俩儿子态度比老子更坚决,已经联系好了救护车,把她送回家。

亲戚做的第二件错事应该是没领证,一起生活二十多年两人居然没有证,找社区社区也没办法,老大女儿报了警,警察来了没办法:“这属于家庭纠纷,大家好好协商解决吧。

人说瞎娃娃老天爷照顾,还真是,我家亲戚被两边推来推去,那时候双方家庭真的是希望她走了是最好的结局。

只是她慢条斯理的活过来了,到了春天花开的时候,她又开始做饭洗衣干分内事了,双方儿女也就偃旗息鼓装作啥事都没发生。

只是我家亲戚心里落了伤疤,她只干活不出钱了,老头每天喝的牛奶没了,老头每天一碗羊肉泡馍没了,老头的孙子跟她要不到钱了,老头就生气了。

老头生气就骂人,而且骂的一针见血:“赶紧滚,滚多远滚多远。”


我家亲戚也不说话,老头骂的时候她就出去躲一会,然后回来该干啥就干啥,老头比她大八岁,八十岁的老人说有病就有病。老头开始脚肿腿肿,然后喘气费劲,再然后躺床上不能下地,再然后大小便需要我家亲戚处理。

好像那段时间双方家庭关系都比较好,老二姑娘每周一次去她那里帮忙洗洗涮涮,她也偷偷给老二姑娘一点补偿,邻居老头躺在床上脑子很灵光,心知肚明却不捅破。

老头床上躺了三年,我家亲戚挖屎挖尿伺候三年,老太太这样伺候心里也是有点私心的,毕竟她这岁数再嫁不可能,回不去儿子家去不了女儿家,她唯一的希望是老头走前头,她能住到死。

老头还算有良心,人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头说:“你跟我过了将近三十年,我也没啥留给你,我给你在我旁边买了一块墓地,虽然不在一起也算邻居,我就这点本事,人老了由不得人了。”

老太太听了心里酸楚,几十年恩爱依旧是邻居,多大缘分修来的这机遇。

老太太呼儿唤女让去看看墓地,儿子姑娘也是兴冲冲来到老头家里,老头儿子发话了:“两个墓地也不是小数目,我拿大头,你们出小头,觉得合适了我带你们去看,不合适了看了也没用。”

老太太的一张老脸被打的没面子,她哭着对老头说:“跟你几十年,一个葬身之地也没落下,你有良心没?”

当然尴尬的是两家儿女,更尴尬的是我家亲戚的儿子女子,老二姑娘哭的心脏病都犯了,儿子拉起二姐就走。

老头发话了:“走了把你妈也一起带走。”

老太太突然,很突然的扑腾一声跪下来:“我错了,我错了,我不该这个时候气你!”

老头说:“赶紧滚吧,你滚远点我看不见心不烦,我也能安心走了。”

老头又活了三个多月,三个月后老头终于走了。双方儿女坐下来谈判,老头住的房子不大,就按一月一千块钱租金计算,两家儿女各出一半,老太太有退休金,自己出五百,剩下五百两家儿女平摊二百五。

这些事是大女儿讲给我们听,她讲的时候平心静气,讲完以后咬牙切齿的说:“自己做的孽。”

后来老二女儿跟我们讲:“实在受不了我妈了,我隔一天给她做一次饭,搞一次卫生,她骂我只拿钱不干活,骂的难听的受不了。前几年日子穷她帮我,这几年女儿上班了,我再也没要过她的钱,她把钱都溜我大姐了,我大姐不理她,她还巴结她,我干活尽挨骂。”

老年搭伙过日子本就各取所需,身体好的时候需要生理安慰,感情灌溉,怎奈岁月不饶人,当一方身体出现问题,多好的伙伴也会选择自保。毕竟岁数都大了,身体不受控有心无力了,就有了货物出问题打包退回去的想法。人一旦有想法,想法就会让人认死理,奔着想法而去。


人生一辈子从娘胎里来,回到地下,活着时各种算计各种无用的想法,最终都会终结。

只是终结的方法不同。

好在我家亲戚自己有退休金,保留了那一点仅存的体面,还住在老头的房子里。

搭伴过日子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各有儿女,双方的心都撕成两半,心不在一起谈何长久,从奔现到离别只是时间问题。

搭伴过日子真要有个规划,健康时怎么过,年老有病了怎么活,有计划才能有保障。

我觉得人生最苦莫过于失去爱人,失去的是爱人遇到的是伴。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每个人都想把日子过美丽。




如果能做到“先说断”,就能实现“后不乱”。我身边就有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某女士,今年68岁,中学退休教师,养老金5200元/月,10年前丧偶独居。有一子出国留学后定居国外。

某先生,今年71岁,国企退休干部,养老金5500元/月,5年前丧偶独居。有一女在某事业单位任科长。

两人在三年前偶然认识,经3个多月的交往,彼此都给对方留下了良好印象,于是打算结合在一起,共度余生。两人都是有文化的,通情达理之人,本着“搭伙过日,经济独立,好聚好散,互不相欠”的原则,于2018年春节期间,双方在各自子女的见证下,书面订立了同居协议,双方共同遵守,主要内容为:

①为方便和有利于老年生活,双方自愿以同居方式结合在一起,共同生活。

②同居期间,双方各自经济独立,各自的财产归各自所有,日常生活实行AA制。

③双方都没有与对方结婚的打算,同时也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④该同居关系双方中任何一方随时都可提出解除,不必经另一方同意。另一方不得以任何理由纠缠对方。

⑤鉴于双方都年老体衰,所以在同居期间,如果一方因生病等原因而导致本人生活不能自理,另一方不具有扶持和照料的义务,该义务由其子女承担。

⑥其它未尽事宜,由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通过行政、司法等途径解决。

……

由于做到了有备无患,避免了互相猜忌、互相提防、互相指责,现在两人生活得开开心心,他们的子女也很放心。

希望这个例子对想搭伙过日子的老年人有所借鉴。




搭伙过日子,我给你们讲一件真的故事,千万别对号,只当故事听。

有个好友叫她小七吧,小七前面的婚史情史一笔略过,四十八岁那年想过体面一点的生活。小七嫌女儿的爸爸没出息,和单位的车间主任闹的沸沸扬扬,两口子都在一个厂,男人帽子压的抬不起头,女的想离婚了正大光明的和主任荡漾,毕竟偷偷摸摸的很难受。两个人一拍即合离了婚,女儿归男人。

主任家里也有个没有领证搭伴过日子的女朋友,前面的就成了墙上的蚊子血,小七成了白玫瑰。


日子不长,主任就是那种不领证,任意爱,劈腿不犯法的老油条,时间不长,小七就成了衣服上的饭粒子。

小七过了十几年轰轰烈烈的单身日子,为了减肥三十公里徒步,晚上不吃饭暴走,腿腿废掉了。按摩的期间认识了病友,退休的局长大人,长的帅不帅不重要,局长一定有涵养,有霸气,更重要退休费比老百姓优越多了。

按摩师忙的时候,小七就成了局长的按摩师,一来二去局长提着水果登门,小七买菜做饭忙的开心屁了。局长说:“你不光人漂亮,菜也做的漂亮,尤其是这糖醋排骨,是我这辈子吃到最好最妙的排骨,你一定也像这排骨妙不可言!”

我以为中老年人的爱情是鸡肋,没想到是红烧排骨,肉比鸡肋多,骨头也多。

中年人了,喝酒、吃饭做游戏一套程序下来,就像蜜粉采花,恋恋不舍,局长不时光顾小七的家,女儿嫌丢人:“妈你能不能找一个稳当点的人,正儿八经的过日子,这房子是我奶奶给我的,名字还在我爷名下尼,你这样我怕房子保不住了。”

后来小七陆续运走了几大箱漂亮的衣服,安居在局长家里。局长拿出复印件:“这是房子产权,是儿子的,现住的这一套是女儿名下的,家具在女儿名下,字画和股票在儿子名下,这些都不是我的,我们相爱,喜欢的是对方,余生不长,爱着过。”


小七感激局长的诚实,心里又甜又酸,拿着局长每月给的2800,买菜做饭交电费,喜欢家里红木家具的质感,每天都要温柔的擦拭好几遍,看着墙上的字画,虽然认识的比不认识的字少,但也要虔诚的看几遍,对着有佛光的画双手合十念几句:“阿弥陀佛。”

局长住的房子是单位福利房,多少年暖气费和物业费都是免费的,去年交给了物业,门口有了穿制服的看门,物业费暖气费就要自己出钱喽。

物业不管你是局长还是厅长,头年没交费的清单打出来贴在小区门口,名单太长,字体不大,局长没好意思仔细找自己名字,回来问小七:“暖气费物业费交了没?”小七说:“你没说交暖气费啊,物业费我交了半年的。”局长脸上有点抽搐,嘴里就说:“一月给你两千八,包括各种费用,还要我给你具体说清楚吗?”

过了了青春期再也没有人会像一张白纸一样爱你了,剩下的只是格式化。

小七说:“菜这么贵,你还喜欢吃海鲜,一斤活鱼十几块,一斤活虾五十多,你不买菜你那里知道。”

局长说:“你买刚牺牲的鱼,才咽气的虾,你以为我不知道,我只是没说破罢了。”

小七说:“暖气费四千多,全发你退休工资了,买菜买手纸不计划着用,2800再加一千也不够,我拿什么交暖气费?”

局长说:“年前我给你转了1888,那不是钱吗?”

小七说:“我以为你是给我的惊喜尼!”

局长冷笑起来:“五十多岁人了,还天真无邪的样子,你一月卡点零花钱我也装作不知道,欠费单子挂在哪,是在打我的老脸。”


小七就开始流眼泪,局长口吻软下来:“我也不是跟你算账,全是话赶话,咱俩吃饭很简单,一月一千多就能解决,你的工资你存着,在我这里吃住我都没意见,但你不能只出不进,人都是有尊严的,付出就是价值和尊严,你和普通的家庭妇女不能比,带你出去吃饭人都叫你李夫人。”

小七听着这些,心里五味俱全,这两年自己工资都买衣服化妆品了,为了就是在姐妹们面前晒一晒:“老李给我买的衣服,老李给钱买的兰蔻,老李……。”

从见面时的迫不及待吃排骨,到现在横陈在床上余光都不扫,自己只不过是胖了二十多斤,无性婚姻已经过了半年多,唉,难道命就这么苦,遇到的一个不如一个。后来又自我安慰:“姐妹们羡慕和嫉妒,自己觉得很受用尼,人活脸,我这样做也是给自己长脸,管它尼,谁不是外面风光,家里无光。”

小七这样想,心就宽起来,又开始买鱼买虾全买活的,今天局长的儿子女子带着孙子来,不能怠慢,做几个拿手菜让他们(她们)看看,我小七是出得厅堂进的厨房的女人,不是一般妇女。

吃饭时局长五岁的小外孙,鱼刺卡在嗓子眼,哭的哇哇的,一家人急的打120,小七手指头塞进孩子嘴里,摸索着拔出来,孩子不哭了,局长舒了口气,儿媳妇又开始打王者,儿子给儿子说:“吃鱼要慢慢吃,显得有教养,也安全。”

局长的女儿一把打掉小七手里的排骨:“你是不是故意的,鱼刺不挑出来,排骨骨头碴子这么多,你是不是故意的,前面的阿姨可比你好多了,鱼刺都要挑出来,排骨剔去骨头,这些都是你工作性质,你还真把自己当成李夫人了,你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份是什么?”


老李喊女儿:“少说几句,孩子没事了,不放心带到医院消消毒。”

儿媳妇背上包拉上孩子就回家了,女儿还在叨叨,女婿找饭盒忙着打包鱼,锅里的排骨饭盒装不下,拿出自己带来的方形储藏盒,提起锅直接倒,心里给阿姨鸣不平:“这个阿姨的菜做的比前面那个阿姨的好吃多了,老爷子有这阿姨伺候着,多省心啊。”

小七收拾着地上的油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子女儿孙子都走干净了,局子从沙发上站起来收拾桌上的碗筷,这是两年多时间第一次动手,也许是愧疚了也许是担心小七生气吧。

小七收拾完一切,给女儿打了个电话:“我想回家。”女儿听到妈妈这样说:“现在就回来,等着我去接你!”

小七说:“别来,别来我自己回来。”女儿的脾气小七知道,单亲孩子家庭长大的孩子,自强自立,尤其是自尊心极强,脾气也很冲。

小七装了几件衣服就出了门,回头看到楼上窗户前站着的局长,手里的攥着电话,希望能振动,但是没有。

家里待了十天,小七的心已经有点死了,局长来电话:“我想吃你的排骨了,中午见个面吧。”小七开始偷偷往雀斑上擦粉底液,心里想:“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俩心里有对方啊。”

小七趁女儿在厕所打游戏的机会,偷偷溜出来,市场里买了小排,买了条刚咽气的鱼,心情激动的回了家,局长的家。

两个人见面有点小激动,局长兴致高涨,吃了小七的排骨吃了饭桌上的排骨,虽然牙口不太好了,但也是吃的有味,排骨开心。

两个人躺在床上,小七诉说,局长哄。局长说:“给你涨工资,以后每月3200。”小七听到工资,心里又落寞了:“我是偷点零花钱的陪床保姆啊。”

小七收拾完碗筷,收拾完家,把床单被罩窗帘桌布彻底洗了个遍,然后提着皮箱,背着双肩包走了。

这次她没回头,也没期待,电话一直在口袋里振动,她忍着没接。


回家时,女儿破天荒地的没打游戏,坐在沙发上等她:“妈,给自己留点面子吧,自己有退休费,你安安分分住在这,每天和阿姨们开开心心玩,多好的日子,非要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电话又在振动,小七拿起电话走在凉台上,电话那头传来:“3500,一月3500……。”小七女儿把电话接过来,一言不发挂掉然后关机。

问世间情为何物,有人说相信有爱情,有人说爱情就是屁,爱的时候闻着不臭,不爱了就是氨气。



我记得有个好友说过:我交男朋友就是为了解决性,我不去他家,他来提着礼品来我家,还得客客气气的事先打电话,我同意才能来。我开玩笑说:“你是富婆,享受人生,还在乎礼品。”她说:“那不同,礼品也可以是一束花,一瓶红酒,钱不多意境很妙。”

人说年轻夫妻老来伴,老伴老伴就是相互关心,有病了熬粥,吃药了倒水,一个人吃饭不香,两个人做饭有劲。但是女的找伴一定是找退休费高的,家里有房最好是不和儿女在一起。男的找也有条件,女的一定要有退休费,身体必须健康,心胸一定要宽广,家里儿女已经成家……。


你说条件这么苛刻,选择性就困难,谈爱奢侈,就谈生活,合得来住一起,合不来就分手,老年人再婚比年轻人离婚更新潮,更直接。

说句实在话,日子能过去就自己过,至于老来卧床怎么办,老了再说。老伴老了,你真卧床,能不能靠得住还是未知数。

五十就别期待爱情了,好的都是别人家的,捡漏需要好运气,五十岁只能捡六十多岁的男人,人老毛病多,谁伺候谁心里都清楚。

男的找到小媳妇,心里算计好一切,一家人还像防盗一样时时提防。双方心里都设防,搭伴的日子好不好,过着就知道了。

感情这东西是最不公平的,一方付出的是真情,一方心疼花出去的钱,付出感情的得不到感情,付出金钱的得不到补偿,人生就像赌博,年龄越大赢的几率越小,因为前怕老虎后怕狼,怕的太多了,就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铠甲,装在铠甲里的人怎么能有温度。




近几年在老年人中有一种现象越来越普遍:搭伙过日子。

搭伙过日子也不等一样,以我的观察和所知所闻存在下面三种情形——

一,贴身保姆型。自理和半自理的男老人,每月付工资(完全自理的在我们这里,一般2000元每月),经过挑选雇佣比他年轻的女老人照顾自己,基本这样的即使不明说也都是陪吃陪睡。老人的子女也都接受的。

但都难长久,男老人大多花心,换来换去的,也有的女老人之间互相攀比,而离开舍不得为自己花钱的雇主。她们大多是农村的自己没养老金,一是为轻松挣钱,二是也想借此攀附上一个经济条件好点的雇主给自己找个依靠或落脚处,但希望往往落空

——因为雇主们并不这样想,他们或者变相找女人玩乐,或者只愿出点工钱,找个陪睡又能照顾自己的保姆,不考虑婚姻——因为牵涉财产和退休金,儿女们也不答应。他们自己也很在意。

一些半自理的老人给的工钱略高些。哪怕声称不贴身,但也很少有不动手动脚的。在这方面一些男老人真的很不堪、怕花钱又花心…

这是目前很普遍的存在。有需求就有市场。

二,貌似婚姻但没领证,有的还是熟人给牵线搭桥促成的,可以说是事实婚姻吧。但这种情形对女老人一方相当不公平——免费的保姆似的伺候男方,一旦男方死去,她没有或者只能得到很少的经济补偿,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

而这期间一旦自己有病(严重点的),就会被送回她的子女身边,男方不管不问,关系就此断绝。当然,偶尔也有彼此建立了感情的,情况会好点的除外。

一般都是子女掌握着老人的退休金,每月给他们生活费,有的是男老人手里只有退休金可支配,别的动产不动产子女们已做了分配,防止家产被谋夺。

这样的农村最常见,一些孤单的生活困难或子女不孝的女老人,年纪大了打工没人用(都能自理),为糊口而做此选择。

三,夕阳恋。男女双方经过恋爱而走进婚姻或者不领证同居在一起。

一般彼此都有退休金,精神层面又高度契合,幸福的结合。

我的一位早年丧偶的同事就是这种情形。二人常国内外的游玩,日子过得那叫快活、让人羡慕。前年吧,一次小区碰见(之前他在女方所在地生活),做轮椅了——中风恢复期。

这对鸳鸯已解除婚姻:他的一处房产归了女方(打了一年多的官司、身心疲惫),起因据他说是得病后,女方不肯照顾他(其实,这多年家务活包括做饭都是他承包的,同事既干净又能干),找保姆想让女方也出一部分钱,她也不肯就闹掰了。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快二十年,感情不可说没有,但一旦另一方健康出问题,暴露出的真相还是令人伤心不已。

当然,这种情形下,也有自己儿女出面照顾、配偶搭把手帮忙,婚姻还能维持的。

我的同事的儿子应该插手了,而直接导致他们婚姻破裂的可能性比较大。——老人这边还有房产,若老人离世女方必然参与分割,这可能是他儿子最担心的,反正老人每月退休金6000,雇保姆伺候,开销不花自己一分钱,剩余落自己腰包,何乐不为?!

说穿了,老人们的结合绝大多数都是搭伙过日子,彼此很难如原配夫妻那样同心同力,而牵涉到的财产、子女问题往往才是深层次的根源。这样的关系大多暂时的,也很难稳固。

所以,老年人不要对搭伙过日子抱多大希望和幻想,还得靠自己和亲生子女。这是本人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过日子   孙子   排骨   老太太   亲戚   老头   子女   局长   老年   长久   儿子   老人   我家   女儿   房子   日子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