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年能存5~6万,还算穷人吗?

作为一个天天和钱打交道的财务人员,我觉得穷人也分两种,一种是金钱上的穷人,一种是金钱观上的穷人。

从数目上来说。每年存5-6万,算不得穷人,甚至还能过上提前退休,靠吃利息生活的悠哉日子。

有人可能不相信,那就看我算一笔账吧!

1.每年能存5-6万的人,他的工资收入一定不低!

假设一个人每年可以存6万,那么相当于每个月存5千。每个月要能存下5千块钱,如果这人没房贷,没租金,光是日常开销,起码也得两三千吧,工资就得达到八千。而如果是背着房贷,或者在大城市里租房的人,工资就得在一万甚至一万五以上。

2.如果每年存6万,存10年。按照存款利率3%复利计算的话,公式如下:

6*(1+3%)∧10+6*(1+3%)∧9+6*(1+3%)∧8+……+6*(1+3%)=70.85万元

一个打工族,存上10年就能拥有70.85万元。

如果每年存6万,存20年。按照存款利率3%复利计算话,同样的计算方式,一个打工族,存上20年就能拥有

6*(1+3%)∧20+6*(1+3%)∧19+6*(1+3%)∧18+……+6*(1+3%)=166.06万元

如果存30年,

6*(1+3%)∧30+6*(1+3%)∧29+6*(1+3%)∧28+……+6*(1+3%)=294.02万元

3.基于以上两点,如果一个人能坚持每年存5-6万,那么提前退休,靠吃利息生活不是梦!

为什么呢?

首先从第1点来说,这个人的工资收入不低,那么只要他交了15年以上的社保,到时候的养老金也不会太低!

接着从第2点来说,女工人50退休,女干部55退休,男性60退休。一个人一辈子的平均工龄是25-35年。

如果一个人坚持存5-6万20年以上,那么他至少拥有150万元左右的现金。按照3%的利息计算,每年至少可以得45000的利息,每个月有4000左右的利息收入,足够生活了。

此时离女工人退休还有5年,离女干部退休还有10年,离男性退休还有15年。在退休前领着每月4000的利息,退休后加上每月至少两三千的养老金,完全够用。

是不是可以实现提前退休的梦呢?

以上还只是按照3%的利息计算,存20年的结果。

如果稍微懂一点理财,每年的收益率是可以高于3%的,再加上如果多存几年,再晚些退休,本金更高,利息更多,养老金也更高。

所以我认为,如果真的能每年存5-6万下来,长远来看在金钱数目上真的不能算穷人!可以达到中等生活水平!

但是有两种人,还是会觉得自己很穷。我认为对这样的人而言,每年存5-6万,还是穷人!

按照上面的算法,其实人活一辈子,每年都能存下5-6万真的可以过上平淡富足的生活了!

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够用就可以。

但是有一种人就是想不通,就是对金钱有无穷的欲望。

存了5万想要10万,存了100万就想200万,有了500万,就想冲刺1000万。成了千万富翁,还想资产过亿。

与此同时,他们的消费欲望也在膨胀。金钱增长的速度,赶不上消费膨胀的速度。所以即便存下了每年5万,他们还是觉得自己挺穷!因为想要的东西太贵!

还有一种人呢,是不敢花!即便存款不少,但是因为对存款的预期值太高,心底的安全感太少,好不容易存下的钱,就舍不得用。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那么过了几十年。等到垂垂老矣,才发现自己吃不动了,也玩不动了,只能把钱都留给了下一代。

对这类人而言,不管是每年存5万,还是存10万,其实都没多大意义。因为他们从未享受到财富增长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本质上,也还是穷人一个!

所以每年存5-6万,到底算不算穷人,还真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我而言呢,我觉得每年能存5-6万真的很不错了!一点也算不上穷人。

你们觉得呢?




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如果一个人每年都能存5-6万,那不但不算穷人,而且要不了多久,就会实现人生大翻身。

每年存5-6万,看起来似乎也不怎么起眼。但是在时间的积累下,就是一件特别恐怖的事情了。

每年都能存5-6万,是什么概念?

我们可以简单的计算一下,就取个中间数,一年存5.5万。

1 . 坚持存十年

一年存5.5万,如果能稳定坚持十年的时间,那就存了55万的本金。

这个还只是本金,我们存钱还有利息。假设,这十年的时候,我们存钱的本金按照3%的利率增长。

那第一个5.5万,就存了十年

第二个5.5万,存了九年

……

第十个5.5万,存了一年

这十年总共产生的利息就是:5.5×(1+2+3+……+10)×300=90750元

我们连本带息,就拥有64万块钱。

2 . 坚持存二十年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存20年的时间,那本金就有:

5.5×20=110万

按照同样的方法,以3%的存款利息计算,这二十年的总利息就是:

5.5×(1+2+3+……+20)×300=34.65万

连本带息加在一起,就有接近145万。

3 . 坚持存三十年

如果能稳定坚持三十年的时间,本金就存了:

5.5×30=165万

按照同样的方法,我们计算这三十年的利息就是:

5.5×(1+2+3+……+30)×300=76.7万

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至少就有240多万。

一个人一生的工作时间,都是在30-35年左右。如果能坚持一辈子,每年都存5-6万。那退休的时候,就有至少两百多万的银行存款。

这么多的钱,足够晚年过去锦衣玉食的生活了。

每年都能存5-6万,有多难?

一年存5-6万,看起来似乎也不是多大的数字,平均到每个月也就5000块钱。

一个月存5000块钱,坚持一个月容易,坚持两个月容易,坚持半年、一年以上,就很困难了。

我们不仅仅是在挣钱,同时也要花钱。衣食住行,孩子教育,赡养老人等。

想要一个月稳定存5000块钱,那月薪至少也要在1.5万以上。

普通工薪阶层,平均工资也就在4000-6000块钱之间。能达到1.5万以上,至少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了。

而且,就算月薪1.5万,也不一定就代表能存下来钱。

像我每个月到手的收入,也都在一万以上。可是要还房贷,要一个人养一家,所以月月光。

想要一个月还能存5000块钱,没有月薪两万以上,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存钱的重要性

这两年的疫情,给普通人最大的教训,就是一定要存钱。

因为疫情不能上班,只能待在家里。没有收入,还不了房贷,还不了信用卡。导致房贷断供,信用卡逾期。

正像一句话说的那样,当大潮退去,方才知道谁在裸游。

一年存五六万,一个月要存五千块钱,对普通人来说确实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少存一点,一年存两三万,一个月存个一两千。

一年存个两万块钱,十年时间就有二十多万,二十年就有五十多万。工作一辈子,就有接近百万的存款。

再不济,计算你一个月存500块钱,能坚持一辈子,加上一份退休金,也足够保证你晚年衣食无忧了。

一定要存钱,现在每多存一分钱,未来就多一分抵御风险的能力。现在每多存一分钱,未来就多一分幸福的底气。




我爸是水泥工,天亮干到天黑,每年收入10万左右。他今年57岁,银行卡余额仅3.2万,我觉得很惊奇,就问爸爸不是赚了很多钱的吗?怎么干了一辈子都没有多少积蓄。

爸爸说,要养家,月入一万都不算富,不用养家,月入2000都很滋润。

直到我成家了,成为了别人的妈妈,才理解了当初爸爸的话。

我家居住在农村,7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大哥小妹,以及我。

爷爷以前是工人退休,因病提早退,有退休金,但是很少,比他的同龄人少一大截。爷爷总是开玩笑,说他当初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到后来,工资就慢慢涨了,变成几百,到他退休,就变成上千块。

他坐在竹椅上晒太阳和我讲述过去时光时,已经是一个头顶锃亮、走路拄拐的70岁老人了。

奶奶40岁左右就突发疾病,瘫痪在床,全身上下都没法动弹,只会用嘴喊肚子饿。

她年轻时属于在家干农活、种菜耕田照顾家里的主妇类型,爷爷则是工人,在外上班,奶奶瘫痪后,爷爷要上班,又要照顾奶奶,很是辛苦。

等熬了几年,爷爷到了最低退休年限,就申请了内退,回家服侍奶奶。

他的退休金是几百块,够日常生活开支和给奶奶买药,想存点钱,几乎没有可能。

爸爸是水泥工、瓦匠工,给人盖房子,偶尔兼职拉货,帮人搬运货物,属于出卖苦力赚钱。

层次低,但工钱不算低,月薪5000到10000都有,看干活天数,有浮动。

十几二十年前盖房子日薪80到100,现在盖房子的工钱就涨到了150到250一天了。

我爸爸很会赚钱、攒钱,他一年的收入,有10万左右。年收入10万,在我们村子里属于中等以上水平了。

去刚盖好的房子贴地板砖,业主的家具是用纸箱装着的,我爸爸一般都会问一下,这些纸皮壳子还要不要,大多数业主是说不要的,爸爸就会在放工后,把纸皮壳子捆一捆,带回家。

把纸皮壳子攒起来,攒满一个屋子,等纸皮价格最贵的时候,就运出去卖,便宜的时候就再等等。

每次我家卖纸皮壳子,都有好几百块,最贵的时候,纸皮壳子一块五到两块五一斤。

家里日常烧柴,爸爸会在工地把不要的木板捡回家,砍了当柴火烧,同时,这些木板上面有很多的钉子,当柴火烧了后,用吸铁石吸,能攒很多铁钉子,可以卖了。

放工后,爸爸会骑着三轮车去帮忙运货赚钱。

一般是和卖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店合作,他们接了单子,就会给爸爸打电话,让他帮送货上门,一单来回能赚几十块,要是帮搬空调上门,能有50块。

照理说,我爸爸很勤奋工作,平摊下来每个月将近1万元工钱,可爸爸说,一年也存不了1万元。

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首先是盖房子。我们要有瓦遮头,爷爷的年代居住在黄泥砖砌成的瓦房子,到了爸爸这一带,这类房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爸爸便决定在原址上重新盖房子。

爸爸和几个工人负责起房子,自己加入干活,工钱省一点,赚了一点钱就买砖,再赚一点钱就买沙石。

盖一层房子,前后花了将近1年时间。到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了,爸爸就把房子盖到2层,再到如今的3层。

其次是我们3兄弟姐妹上学的费用、日常各种开支,买书买本子买学习用品交资料费。

小学初中学费很少,但要交杂费住宿费,伙食费。我初中每个星期伙食费是30元,另外给10元买生活用品,高中伙食费50元,一个月就差不多要200元,一年2400元。

3个孩子,一年最低伙食费就7200元。

还没算杂费和住宿费,以及各种学校的开支,我记得我高中时,一个星期交资料费就30元了。

养孩子是最费钱的,我们几个孩子,人均每年花费8000元。

最后是医疗支出。奶奶卧病在床,要吃药,偶尔还会发病要去医院检查,这是一笔大开支。

随着爷爷年纪大了,他无法照顾奶奶,担子便落到妈妈身上,妈妈要照顾一大家子,洗衣做饭,天亮忙到天黑。

爸爸得过鼻咽癌,做过手术,恢复得很好,他起码有半年没去工作,休养身体,这些要花钱。

爷爷高血压、糖尿病,摔倒过几次,期间多次出入医院,长期服药要花钱。

我们3兄弟姐妹,每年头疼脑热的,还是要花钱。

爸爸说,感觉每天睁开眼,还没开始赚钱,就要花钱了。

每年过年前,爸爸会封红包,桌面上是取出来的现金,厚厚的一叠,要做人情往来,买年货,给家用等等。

那时候钱虽然是花出去,但爸爸很高兴,他总念叨,一年辛苦工作,就图这点乐呵,没钱了,来年再挣就是,有家就有盼头。

银行卡里的钱,涨得很慢,很多时候,还没捂热,就要拿出来做各种开支,有几年最艰难的时候,要去找亲戚借钱,才能生活下去。

现在,我们都出来工作了,也成家了,爸爸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他现在很偶尔才会去干点散工,日常更多的是在家带孙子,去散散步。

综上:每年能存5~6万的人,不算穷人,重点是存,而不是赚。

像我爸爸,每年收入10万,都未必能攒下1万元,如果有的家庭每年能存5~6万的话,还真不算穷人,起码也是中等以上的水平,想买点什么就能买点什么,没准还能去家庭出游。

我爸爸妈妈对自己很抠门,一件衣服穿10年都可以,工作都是穿工地的衣服,可他们再抠搜,有些支出也是无法避免。

比如生病,比如盖房子,比如我们读书和各种花费。

如果你是一个人,没有家庭负担,没有房贷车贷,一年能存5~6万的话,那小日子还是很滋润的。

这时候就要多攒钱了,防患于未然嘛,毕竟父母在逐渐老去,未来某一天,他们会需要我们成为依靠。

最后,用我爸爸的一句话总结:要养家,月入一万都不算富,不用养家,月入2000都很滋润。




我是这样看的,如果你每年能存5~6万元钱,是靠省吃俭用,靠尽量少化钱的方法积累下来的话,那基本上还是算一般家庭条件。

如果你能吃用开销都满足一定的水平,平时家用比较宽畅,消费比较上挡次的,随便就能存5一6万元钱,那可能就不是一般家庭了,不知道你属于那一类?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年挣五六万都是奢求,更别说存五六万了;

如果一年能存下5-6万,不但不算穷人,还能算得上绝对的佼佼者,甚至用“人生赢家”来形容都不为过。

一年存5-6万,到底是什么概念?

一年存5-6万,看起来非常不起眼,毕竟网上动不动就月薪过万、月入十万,这些人对年存五六万嗤之以鼻,但别听他们吹。

有一个因素不得不考虑,那就是时间,如果每年都能存下5-6万,日积月累,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第一个十年:第1年、第2年、第3年……第10年,每年存款5.5万;

即便不把这些钱放到银行,10年后的本金是55万;

按照现行1年期定存2%的利率,5.5万一年利息回报1100元;10年后获得的利息回报是1100元(10年+9年+8年+……1年)=6.05万元;

也就是说10年后本息合计是61万余元;

再把时间拉长,第20年、第40年,本息至少再翻一番、翻两番,也就是20年后的本息至少能达到122万、40年后至少能达到244万。

如果是一个男性,20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工作时间正好是40年,退休时拥有244万的现金,无论生活在哪个城市,养老生活水平一定过的有滋有味。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逻辑忽略了通胀的因素,如果把通胀考虑在内,40年后200多万的购买力不会高到哪里去。

考虑通胀的问题确实很有必要,但如果把通胀考虑在内,也应当把收入提高的因素考虑在内,当下每年能存5-6万,那么随着职务的提高、社平工资的增加,收入水平同时也会提高,10年后、20年后就不是每年存5-6万了,而是会更高,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抵消通胀因素。

其实,一个最简单的对比方法是不考虑各项因素,只考虑当下每年存5-6万是什么水平就可以了,下面我们不妨从各个角度对比下:

从人均存款的角度来看,当下全国人均存款7万出头;一年能存下5-6万,相当于1年就能达到平均水平,而不少能达到这一平均水平的人要耗费半辈子的时间。

从收入角度来讲,202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在职人员平均薪资是57727元,即月均4810元,这一收入还是将五险纳入统计的,真正到手的也就4000元出头。别说一年存5-6万元了,能赚5-6万元就算达标了。

如果是退休人员,2020年企退人员平均养老金3000元出头,以双退休家庭为例,一年想要存5-6万元,每月的消费支出要控制在1000元以内,这无疑很难。

综上三个角度,无论是在职人员、退休人员,别说一年存下五六万,就算一年收入五六万,也已经达到平均水平了,存五六万意味着超过了大部分人。

一年存5-6万,收入水平需要达到多少?究竟有多难?

一年存5-6万,换算下来,一个月要存5000元。

每个月赚5000元想必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存5000就太难了。

青年时期,个人开支较大,谈恋爱、抚养孩子、结婚、养车、还房贷、人情往来都需要花钱;

中年时期,上有老下有小,教育支出、赡养老人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花钱;

老年时期,退休在家,收入锐减,同时还有较大的医疗方面的开支。

所以无论处在哪个年龄段,每月能存下5000元,都绝非易事。

以自己为例,夫妻二人每月工资加各项其他收入,每月勉强能有1.5万元的收入,在我们这四线城市,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普遍在4000元左右,每月收入1.5万已经算是佼佼者了。

但是收入看上去很高,支出也不小,每月房贷近7000、抚养孩子每月1000元、赡养两边老人每月1000元、车辆维养加油费每月1000,、人情往来每月1000、买菜卖肉伙食费每月1000、添置衣物每月1000,其他的水电气费、网络费、电话费、取暖费平均每月1000,算下来总计1.4万。

即便每月赚1.5万,开支也达到1.4万,平时还要省着花,能推的应酬就尽量推掉,即便这样,一年到头能存个一两万元就不错了,甚至有时候遇到单位效益不好,还要举债,根本不敢奢望一年存五六万元。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平时收入感觉也不低,但一年下来,算算账,真存不下多少钱。如果遇到孩子结婚、老人生病,能不借钱就不错了,很多时候还需要举债。

存钱是一种习惯,存不多可以少存,一定要养成

常言道“手中有粮,遇事不慌”,中国人千百年来就有储蓄的习惯,这一传统值得发扬。

这两年,负债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刚步入社会的90后,人均负债率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刚步入社会,收入较低,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养成储蓄的习惯,消费和收入不成正比,甚至不少人反而养成了借贷提前消费的习惯,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存钱是一种好习惯,不以存多存少为衡量标准,收入高就多存一些,收入低就少存一些,一个月存5000有困难,那就每月存2000元、1000元,一年也能存下一两万元,把时间拉长,10年后也会有二三十万的存款,遇到需要时不至于那么慌张。

存款多少虽然不是衡量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账户上存款越多,人生选择越多、底气越足,越能为孩子、父母提供优质的生活条件。

所以从现在开始,无论收入高低,养成储蓄的习惯吧,不要再大手大脚地消费、花钱了,不必要的支出能省则省,尤其是这两年疫情下,很多人收入不持续,越来越明白储蓄的重要性。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穷人   壳子   伙食费   通胀   本金   块钱   利息   开支   存款   爷爷   年后   爸爸   收入   孩子   时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