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大电信运营商不自己开发“微信“?

因为三大运营商是“以邻为壑”的关系,见不过其它人好。

飞信在2007年5月出来时相当的火,因为当时发短信是一毛一条(现在也是),而飞信不需要钱,这就吸引好多人(包括我)去“白嫖”。但是“白嫖”也是有限制的,飞信只允许移动的电话去注册,而且移动给移动使用飞信发短息是不要钱,但是给联通电信发短息还是要钱。

飞信火的时候是不允许电信和联通用户使用这一功能,电信与联通的号是不能注册飞信的。这种做法十分符合运营商的做法。

一个电信运营商最核心的东西是用户数,即多少人在用移动的电话,想要完成kpi与指标,就要从电信与联通抢用户,这也就造成了移动的“傲慢”。什么流量,什么广告收入,移动是看不上的。

然后电信联合网易搞了一款“易信”,也是相似的软件,也想来分一分。

结果就是这三家互相不“联通”,导致市场分为三份,结果就被微信(2011年1月)抢了果子。

实际上在2010年12月时小米搞了“米聊”,但因为小米的生态不够,被微信给挤垮了。

说到底还是企业的底层思维的局限,电信运营商在乎“用户数量”,即有多少个人在用移动的电话。而互联网公司在乎流量,用户有多少人不重要,使用移动,联通还是电信的电话号码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从那个“入口”进入,这个入口是“微信”还是“飞信”很重要。




当年移动也搞了个飞信,先期做的也很不错!搞飞信的那帮人当时已经做出后来微信先期的那些功能了比微信最少要早半年的时间,后来他们把项目报上去了!听说当头的说,你知道移动的短信费一年是多少钱吗?那是几百个亿,如果上这个项目,全走流量了,那要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啊,这个责任他担不起!所以项目就搁浅了,没半年微信就上线了,微信刚出去来不就是能发短信,照片啥的!其实早就可以了!




其实都是他们自大,不创新。

就拿移动来说,如果当年的飞信继续发展,就没有微信什么事了。可是中国移动的眼里只有钱,飞信依然是收费的,只不过稍微便宜那么一点。如果移动放下身段,继续开发飞信,让它基于数据,那么飞信就是今天的微信。

电信也开通过易信,可是都是后续力量不足。说白了还是老大身份放不下 。就像很多人提问,微信收费会怎么样 说白了就是,什么时候开始收费,那天就是微信的忌日。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把短信业务开发出一款APP,然后改成基于数据的。不挺好吗?可是市场先被腾讯占了,即使支付宝开通了聊天功能也难以打破垄断。所以,市场瞬息万变 ,他们再怎么折腾也难以把微信拉下来了。

现在他们只能是在现有业务上尽量拉新客户,保证市场占有量。说白了还是缺乏创新,不肯让利给广大消费者。




如今的短信,沦落为接收验证码的工具,何其可悲。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手机信息是可以写文字,发送表情,图片和文件的。也有支付宝接入口。三大运营商完全可以联合起来,把短信直接搞成微信的模式。事实是,就不。运营商总惦记着收费,完全没有危机感。当年短信火爆的日子,总惦记着再来重复一遍。哎!可悲。放眼国外,短信依旧是人与人沟通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因为短信也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全国人民玩微信,用微信,各种工作,业务都是微信。把这么多的事情用一个软件解决,其中的风险也不言而喻。




谢邀:



微信的师傅可以说是飞信,中国移动的飞信比微信早多了。


但今年飞信下线了,以悲惨的结局落幕。


当年飞信刚出的时候火了一阵子,传文件,传语音,传图片,手机号码就飞信号。随时随地可以登陆,而且可以给手机号码发短信。实现了手机终端和电脑终端的无缝衔接。一时间用着移动号码的客户感觉到了科技的进步。


可惜移动公司没有对其他运营商放开注册权限。弄来弄去移动就那么点客户。新鲜感一过,很多客户成为了沉默客户。


微信横空出世,结果就是修高速的没挣钱,路上跑的车却挣得盆满钵满。


移动公司后来放开注册权限,搞了一个和飞信出来。可是又没有抓住机会,疫情期间,钉钉出来了。


所以2022年几月份我忘了,宣布了下线。


联通和电信也有类似的聊天软件具体叫什么没记住。现在应该也下线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月出   终端   小米   说白了   运营商   流量   当年   客户   短信   功能   电信   业务   电话   项目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