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老人才算聪明绝顶?

1.夫妻生活,知道悠着点了。

2.儿子儿媳妇吵架,不会瞎掺和,如果一定要说,也只说自己儿子的不是。

3.儿子儿媳妇教育孩子时,绝不多言半句,更不会跑出来阻挠。

4.养成每次餐后3分钟内刷牙的习惯,牙齿一直保护得很好,消化系统也良好。

5.跟儿媳妇,亲家关系处得好。

6.很懂得一碗水端平,子女们都很服气。

7.很少去管别人家的闲事,在背后说别人。

8.不会轻易借钱出去,给多高利息都不借,就怕钱未收回,人却不在了。

9.家丑不可外扬,不会告诉任何人。

10.不会倚老卖老,学会尊重年轻人。

11.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12.三观正确,心态平和。

13.很注意自己的饮食,不会暴饮暴食

14.步入老年后,无论是丧偶还是离异都不会再婚。

15.经济条件一般,身体也没有多大问题 ,退休了也不会等着子女养,而是选择再就业,多攒一分,子女的负担就轻一分。

16.会大大方方接受子女们的红包,给孙辈们的红包也爽爽快快,金额上也舍得下血本。

17.男性老人会戒掉烟酒,女性老人会戒掉唠叨。

18.批评做得不对的人时,只是点到为止,给别人足够的颜面。

19.几乎不会参加同学聚会,拒绝一切攀比成风的圈子。

20.自己没有雄厚的资金资助子女时,就不会催他们生二胎三胎。




1.会有夫妻生活,人老又不是不中用。

2.不会胡乱掏钱给子女,自己心中有数。

3.养老金细水长流慢慢花,不会一口吃成胖子。

4.不会把钱花在保健品上面,有病上医院。

5.维护儿媳妇,多拿儿子说教。



6.女儿女婿吵架,多骂女儿少说女婿。

7.不会把自己的老底掏出来接济子女,年轻人要靠自己。

8.能自理多动手,不看任何人脸色。

9.和邻居处好关系,关键的时候远亲不如近邻。

10.该节约节约,不该节约坚决不苛待自己,趁现在能吃能睡好好享受。

11.不会和亲家一起带孩子,天天处一起矛盾多。



12.给子女带孩子丑话说在前头,带是情分不带是本分,我不想带的时候别给我难堪。

13.退休后不会再去单位晃荡,明白人走茶凉的道理。

14.更不会参加什么同学聚会,就让美好的东西留在记忆力。

15.父母还健在,就给子女做好榜样,好好侍奉晚年的父母,给子女以身作则。

16.下雨天路滑不出门,摔一跤不一定起得来。



17.提前规划好老年生活,不会等老的动不了了被子女规划。

18.多和花花草草,鸟儿鱼儿打交道,少和人打交道。

19.别人的事不多嘴,更不会提意见。

20.不会把养老钱借出去,即使得罪人也要先自保。

21.年轻人管教孩子的时候走开,不管不问不多嘴。

22.出去对家里的只字不提。

23.只管自己,管好自己就行,其余的装聋作哑。



24.趁能走能看,带着老伴多出去走走看看,不给自己留遗憾。

25.不会催子女生二胎,生不生是他们的事,不会操这份闲心。

26.不会把老房子卖了和儿女挤一起,特别理智,他们是一个家,自己的才是自己的家。

27.对待子女一碗水端平,端不平自己喝点!



28.做个讲理的老人,走哪都会受欢迎。

29.很注意个人卫生,人老了也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出现在别人面前。

30.太远的酒席坚决不去,人老了,自己的身体更重要。

我是果佳云喜欢以上回答请点赞+收藏,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1、步入老年后,无论是丧偶还是离异都不会再婚。

2、不会跟伴侣以外的异性跳交谊舞,因为频繁的肢体接触特别容易互生情愫。

3、在生活能自理的情况下,不会跟已婚子女住一起。

4、每天勤动手、勤动脑,阅读、书法、看报,可以有效地预防老年痴呆症。

5、不会为了子女倾尽所有,至少会留下一套小房子,一笔能满足日常zui低消费的养老金。

6、会主动给儿子带孩子,如果儿媳妇要自己带或者请育儿嫂带,会每个月打点钱给儿媳妇,明确说这是当成自己在带。

7、每年都会做一次全身性的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如有特殊疾病需要季度或者半年做一次体检的话,会遵医嘱。

8、儿子儿媳妇吵架,不会瞎掺和,如果一定要说,也只说自己儿子的不是。

9、会大大方方接受子女们的红包,给孙辈们的红包也爽爽快快,金额上也舍得下血本。

10、儿子儿媳妇教育孩子时,绝不多言半句,更不会跑出来阻扰。

11、不会在子女面前夸另外一个子女。

12、养成每次餐后3分钟内刷牙的习惯,牙齿一直保护得很好,消化系统也良好。

13、子女特别是儿媳妇、女婿送的衣物首饰会经常穿戴,并且见人就赞他们会买东西,时常感叹自己命好。

14、不会和亲家一起照顾儿媳妇/女儿坐月子,要不只出一份钱,要不会说:亲家,我来给你打打下手。

15、不会在意孙子孙女随谁姓,太明白冠姓权就是封建糟粕,一百年之后,自己两眼一闭,姓啥随风去。

16、平时照顾生病的父母时,会经常带上儿子孙子,分配一些任务要他们做,即便只是递一块毛巾倒一杯水,给儿孙们做zui好的榜样。

17、男性老人会戒掉烟酒,女性老人会戒掉唠叨。

18、有一项坚持了多年的爱好,平时经常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讨论。

19、爱干净,每天都洗澡,洗澡必换衣物,身上长期保持洁净的状态,散发出来的是淡淡的清香。

20、饮食上少盐、少油、少糖,吃饭时先喝汤,然后再慢慢地吃饭,长期保持,身材不发胖。

21、不会过早地向子女公开银行存款,摔跤或者重大疾病后,视子女们的孝顺程度分配财产。

22、尽可能地做到一碗水端平,以免遭子女们怨恨。

23、创业的子女遇上资金周转困难,会尽自己的能力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但会明确的告诉他们这是借不是给,得还。

24、如果没有跟子女住一起,会跟左邻右舍处好关系,真正有急事时还得靠人家帮忙。

25、会在天气好的时候,老两口(或者跟老姐妹)一起出门看风景,不给人生留遗憾。

26、几乎不会参加同学聚会,拒绝一切攀比成风的圈子。

27、批评做得不对的人时,只是点到为止,给别人足够的颜面。

28、给子女带娃时,会按照儿媳妇/闺女的要求来,不会背着她们偷偷搞自己年轻时的那套,时代不同了,要与时俱进。

29、自己的家庭矛盾不会往外说,别人家的家庭矛盾过耳即忘。

30、去亲戚家做客时,要早去早回,亲戚因为客套话让留宿就用客气话回复:家里还有事,下回一定。

31、男性老人不要去嫖娼,很容易感染性病;也不要去包养小三,万一你们还有了孩子,让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被人嘲笑一辈子!

32、不要背着伴侣在网上和别的异性谈恋爱,更不要相信屏幕那边的人隔三差五家里人手术的手术、住院的住院,人家一哭诉你就打钱!

33、人老了不要过度节俭,尤其是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比如水果和蔬菜,一定要新鲜的当季的!

34、不做激烈的运动,即便是某项运动的长期主义者,也会在到了晚年之后放慢速度。

35、保健品会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绝不相信保健品公司推销员的那张嘴。

36、不会相信任何治疗白发的偏方,想延缓衰老只需在四个方面:情绪稳定、作息规律、营养均衡、运动适量。

37、无论何时,凡是女人扎堆的地方都不会多停留,那是个是非之地。

38、不会养宠物,因为遛狗遛猫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负不起的责任就不会勉强自己。

39、自家有院子的话会种些花花草草、瓜果蔬菜,收获时会分一些给左邻右舍。

40、长期在大城市生活的老人,不会贸然迁回交通不便利、医疗设施不齐全的农村生活,明白那只是想象中的美好。

41、不会轻易借钱出去,给多高利息都不借,就怕钱未收回,人却不在了。

42、经济条件一般,身体也没有大问题 ,退休了也不会等着子女养,而是选择再就业,多攒一分,子女的负担就轻一分。

43、自己没有雄厚的资金资助子女时,就不会催他们生二胎三胎。

44、自己不掏钱的事,不会发表意见。

45、会提前写好遗嘱。

大家好呀,我是@唐潇,在花城广州工作,在头条和你聊天,每日更新!每篇交心!




1,难得糊涂。凡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破,不说破。


2,不买保健品。好好吃睡,好好睡觉。就是最好的保健品!阳光雨露,空气和水,就是人类的灵丹妙药!


3,手握工资卡,细水长流。远离赌博,不买彩票。守好自己的小钱!


4,不向别人借钱,也不借别人的钱。借钱容易,要钱难!


5,少管儿女家的闲事。小俩口吵架,要说自己子女的不是。


6,该吃吃,该穿穿。不苛刻自己,照顾好自己,才是王道!


7,不会催子女生二胎。生不与生是他们的事,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8,独自生活。不与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小窝。


9,提前规划好,老年人的生活。不要等老了,动不了啦。被子女规划!


10,远离无用社交。不参加大型聚会,要聚就三,五好友小聚。


11,下雨天,下雪天,不出门。路滑!摔一跤,不一定能一起来。


12,注意个人卫生。每天都干干净净地走出家门,出现在别人面前。


13,趁着自己能走能料,走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再去转转,人间的四季美景!


14,阳台里,养点自己喜欢的小花小草。即可观赏,美化了小窝;又可以时常闻闻花儿香!


15,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可抵岁月风寒,人间疾苦!


老了,怎么做?才算绝顶聪明。各人有各人的体会!喜欢以上回答,请点赞+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秋天的麦子w[作揖][作揖][作揖]





一、还睡在一张床上,还有夫妻生活。

老人如果夫妻双方身体还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保持一定频率的夫妻生活。重质不重量。不再追求强烈的感观刺激,而是以交流情感,抚慰彼此的心灵为主要目的。

有人认为自己老了,再做那种事丢人,感到羞耻。特别是和子女同住的老人们,这种想法特别普遍,于是很多人都分床而居了,长期如此,感情自然也会相应的变淡一些。

老人虽然年纪大了,很多功能在慢慢减退,但减退不是完全丧失,只是需求会少一些,并非完全没有,应该顾及双方感受。充分尊重人的本能和情感需要。老年夫妻之间才能和谐相处,延年益寿。

二、尽量保持身体健康。

年纪大了,似乎一时之间,各种小病小灾都找上门来了。牙齿也松了,牙缝也变大了,吃点肉就塞牙头发越来越少了,每次洗完头掉一大把,都不敢洗头了。不是今天头晕,就是明天腰酸,后天腿疼。大后天胃还不舒服了。

或者是说不清哪里不舒服,反正觉得浑身乏力,走几步路就累了,提点东西就上不来气。

要学会适应自己的身体,和这些小症状和谐共处。不要再逞强了,干活和运动都以自己身体能接受的强度为宜。

平时还要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的运动和休闲,保持身体机能的活跃。古语云: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意思也是让我们平时注意运动。

三、保持好心情。

好心情除了能带给自己和身边的人愉况的感觉,还有益身心健康。虽然没有明确哪一种疾病完全是因为心情导致的,但好心情能让我们通体舒畅 ,做起事来事半功倍,是肯定的。好心情也能让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信心。

四、尽量不要和子女住在一起。

老人了,子女自然也都大了。他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下一代。

一个人和自己的子妇、伴侣住在一起尚且会发生矛盾,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大家更容易包容。

子女成家后,有了他们的另外一半。这个女婿或儿媳妇不是我们一手带大的,我们对他们没有养育之恩。也不知道他们之前的生活习惯和性格。骤然住到一起,肯定会彼此都不适应。

如果再有了第三代,如果都住在一起,还有可能会在教育、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出现矛盾。

所以,如果老人自己身体健康,还是单独住比较好。平时照顾自己的一日三餐,空闲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闷了找老朋友聊聊天。现在一部手机就是一个世界,可以一头扎进这个花花世界,你再也不会觉得孤单寂寞 冷了。

四、给予子女适当的经济帮助。有老人一定会说:我都不和他们住在一起,为什么还要给他经济帮助?我的钱自己留着才有安全感。

不是让你把手里的钱全部都交给子女。而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子女如果买房、买车、第三代出生、考上了一所好学校,这种大事如果老人能拿出一笔钱来资助和祝贺他们,不但能获得子女的感谢,还为自己以后生活需要照顾的时候,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句话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老人已经把子女养大了成家了,按理说不但可以一分钱不再给他们,还有理由让他们每个月给老人交养老钱。

可人活一辈子,最终还是为了子女。既然手里有钱,现在不给他们,等到老了、不在了还是要给他们。到那了个时候连一声感谢也听不到了。

所以说有花插在前面更好看。

五、不要过度节约。

省了大半辈子了,老了就对自己好点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省吃俭用半辈子的那点钱,兴许您的子女三五年就能赚到。

年轻的时候舍不得吃穿。尤其是我们女人,家里有一点好东西,得先紧着孩子和老人,然后还得再紧着男人,最后才是自己。

老了老了,对自己好点吧。该吃吃,该喝喝,该穿穿,该睡睡。老人身体好,老伴开心,女子放心,社会安心。

六、不要对子女和年轻人过度说教。

见过不少老人,本来身上有一大堆的优点。博学、内涵、乐观、干净、富有、健康。

可他们有一个缺点不讨喜:好为人师。只要谁对他们诉说一点烦恼,不管是自己的儿孙还是外面不相干的年轻人。老人立刻便把自己化身为当之无愧的人生导师,开始运用自己的阅历和人生观,随随便便给人家建议,出主意。

殊不知,人和人之间是没有感同身受的。老人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饭还多,可终归他是他,你是你 。你给的建议不一定适用于他。

逢年过节了,对子女和后代适当的嘱咐和教育、鼓励 都是老人该做的。三言语的,孩子们听得用心,记得牢固。皆大欢喜。

切忌长篇大论,老人说得口干舌燥,子女和后代听得昏昏欲睡。两边不讨好,过后耳边风。

七、莫与傻瓜论短长。

大家有没有见过几个老人本来是闲聊天,开始高高兴兴客客气气的。结果因为观点不同,最后双方争论不休,一直争到口水横飞,红头脸赤的?甚至怒气冲冲,拂袖而去不欢而散的?

闲聊嘛,东家长西家短的,你家孙女考了985,我家孙子只考了个大专。都只是闲聊,也无法改变事情的走向。你炫耀也罢,不甘也罢,非要和别人争个长短,有什么意思?

时间一到,还是各回各家,各吃各饭。你争赢了对方也不会请你到家里吃一顿。争输了也不少一块肉。

既然是闲聊,应该始终把握好一个闲字。

八、讲究卫生。不管是年轻人和老人,都要讲究卫生。

如果因为自己老了,就开始脸也不洗干净,牙也不刷了,澡也不肯勤洗了,那可不太好。

走出去头发乱糟糟的,牙垢厚厚的一层,牙缝里还夹着韭菜,衣服也好几天不换,澡也不洗。身上一股老人味,谁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呢?

虽然年纪大了,可每天早起仔细的洗脸,梳头。再把脸上擦上一些护肤品,保持皮肤的润泽度。否则秋冬季节满脸皮屑纷飞谁能受得了?

再把家里收拾一下,换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夏天可以是得体的衣裙,冬天是大气的风衣或羽绒服。

走在人群里,一个干净得体的老人,不但让人多看两眼,去到任何场合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老人   孙子   亲家   儿媳妇   儿孙   女婿   红包   子女   平时   矛盾   家里   聪明   儿子   年轻人   身体   心情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