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华碧带不动两个儿子,老干妈首次“失宠”,为啥大家不爱吃了?

在2014年的时候,老干妈陶华碧退出了老干妈的管理层,然后由两个儿子接手,事实证明,他的两个儿子确实带不动老干妈的发展。

我们先来看一下一项数据。

从2012年到2021年,老干妈的年度营收分别为33.7亿元、37.2亿元、40亿元、未知、45.49亿元、44.47亿、43.89亿、50亿、元、54亿、42亿元。

从过去10年老干妈的营收数据来看,从2016年开始他们的营收就开始出现下降,这几年时间都是由陶华碧的两个儿子负责经营的。

但是在2019年和2020年,老干妈的营收突然又上涨了,甚至在2020年达到了54亿的历史高峰期,那为什么这两年老干妈销量突然上来了呢?其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老干妈在2019年重新复出,在她复出之后,老干妈的营收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然而到了2021年,老干妈的营收却突然下降到42亿元,比2020年下跌了12亿元,下滑超过20%。

从这一串数据可以看出老干妈已经跌下了神坛。

另外,除了业绩下滑之外,老干妈在市场上的优势也正在渐渐丧失,甚至已经开始被一些年轻消费者给抛弃。

比如这一段时间老干妈也追随潮流玩起了直播带货,但从过去几个月时间老干妈直播带货的表现来看,可以说是并不太理想,三个月时间累计销量才90多万,这个确实让人大跌眼镜。

那曾经火遍国内外的老干妈为什么突然失宠了呢?为啥大家不爱吃老干妈了?

我觉得这里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老干妈变了。

曾几何时,老干妈辣酱可是风靡整个市场,很多人都对老干妈辣酱爱不释手。

但是最近几年时间,很多人已经不再执着于购买老干妈了,因为老干妈已经变了。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因为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退出了老干妈管理层,更关键是老干妈的品质也开始变了。

前几年在老干妈两个儿子接手之后,为了扩大经营同时降低成本,他们放弃了传统的贵州辣椒,转而购入河南等地的辣椒。

在原材料发生变化中,老干妈的口味也发生了变化,很多消费者已经明显感觉到目前的老干妈已经没有以前那种味道那么纯正了,这是导致很多人放弃老干妈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老干妈的价格也变了。

这几年在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等各种生产要素成本纷纷上涨的情况下,老干妈也只能跟着涨价,比如在2022年3月份老干妈就开始对很多产品线进行提价,不同产品线提价在10元到20元之间每件。

在老干妈持续提价的情况下,老干妈已经不再那么亲民了,甚至变成了一种轻奢产品。

但是对于众多消费者来说,买个辣酱其实就是为了调下胃口,这并不是刚需,因此大家对价格还是非常敏感的,假如老干妈价格提高了,很多人可能就会放弃老干妈转而购买其他品牌。

第二、市场变了。

一直以来老干妈之所以广受消费者热捧,不仅仅是因为老干妈陶华碧非常励志,更关键的是老干妈的品质受到大家的欢迎,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独特的风味。

另一方面老干妈广为人知的地方是他们不打广告、不贷款经营,而且每年还给政府贡献很多税收,是一家非常值得大家尊敬的企业。

但是老干妈的这种做法其实显得很保守,甚至有点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潮流。

毕竟目前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销售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老干妈却缺乏创新,产品线,产品口味来来回回还是那么回事;而且老干妈也非常好,仍然坚持他们传统的经营路线,主要通过线下渠道去发展,线上渠道发展比较缓慢,而且也是坚持不打广告不做营销,只要老老实实把产品做好就可以了。

老干妈的这种工匠精神值得赞赏,但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不能采用新的思路去经营企业,肯定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毕竟辣酱市场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以前在市场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的情况下,老干妈的市场份额比较高。

但是最近几年已经出现了很多品牌,包括一些调味品企业也进入到辣酱行业当中,还有很多名人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开发出一些新的辣酱品牌。

而且相比老干妈来说,其他品牌在在创新、在营销方面明显要比老干妈做得好,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去迎合消费者,所以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也正因为如此,最近几年辣酱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干妈在市场当中的份额越来越低,而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




关键是“老干妈”的味道变了,不好吃了嘛!

陶华碧的儿子接管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再使用贵州本地辣椒了(贵州辣椒口感好,价格较高),改用其他地方的辣椒(口感差,价格便宜),其他配料也不再使用原来的配料,改为使用劣质品。

口味不行了,顾客也不是傻瓜嘛,当然没有人再去吃了!




确实,最近贵州省发布了2022年民营企业一百强的名单,在这个名单中,老干妈跌出了前十,成了第十一名,从而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相信这个问题,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个名单,才这样提问的。

下面,我就从我自己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老干妈卖不动了,大家也不怎么买了呢?

大概在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时间,我是最爱老干妈的。2002年的时候,正在读高中,印象中老干妈是五六块钱一瓶,买一瓶,自己偷偷吃的话,能吃三五天的样子。要是被室友知道了的话,估计也就一两顿,就见底了。

那种味道怎么形容呢?

就是那种吃一口就着馒头,或者拌米饭,亦或者拌豆腐,很香,有一点辣味,不是很辣。吃到豆豉是那种类似于《蜡笔小新》中吃缸豆的感觉,粘粘的,又香又下饭。要是能吃到一口牛肉,或者牛肉沫,那种冲击味蕾的感觉,我现在闭上眼都能想象得到。

那时候的牛肉豆豉酱,很好吃,当然其他风味的也还好,但是我吃的最多的还是豆豉的。

但是,后来成家了以后,老干妈就不再是主菜,而成了辅菜,有时候为了调味而放一些。

大约在16年往后,再去买老干妈,感觉味道就不对了,有一股子酸味,当然也可能是放的久了的缘故。再有就是吃一口,太多的焦掉的辣椒皮,根本没有以前那种肉肉的辣椒感觉。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老干妈的配方变了,辣椒换了……

或许,从那时候开始,老干妈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丢掉了一些忠实粉丝吧。我也查到了一些数据,比如2016年到2018年的总营收,2016年为45.5亿元,2017年是44.47亿元,2018年降到了43.28亿元。

当然,老干妈销售额或者营收下滑,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并非仅仅是换掌门人,换原材料那么简单。

比如其他品牌各种酱的冲击,大家吃惯了老干妈,也想换个口味,这样就导致很多原来的忠实客户,或许去尝试其他品牌的酱了。

再比如价格方面,今年的3月份,老干妈又开始提价5%-15%,这也会影响到它的销量。

当然,还有口碑崩坏的原因,自从老干妈让儿子接管公司以后,就出现了这种问题。虽然后来老干妈又重出江湖,亲自管理,甚至在2019年将销量提升到50亿元的行列,但也无济于事。

因为2022年的42亿

2022年3月,老干妈宣布调价函,表示因为原料成本上升,对部分产品提价。

2019年的数据为54.03亿元。参照往年销售总额的话,2021年的老干妈辣椒酱的销售额已经跌到了2017年的水平,42亿元。

当然,也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外卖多了,以前大家可以选择的食物不多。买俩馒头,加一瓶辣酱也能凑合一顿,但现在很少有人这样吃了,往往选择了外卖。

就像泡面为什么也卖不动了一样的道理,当年老干妈能一枝独秀,也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原因。现如今的环境下,也不能全怪老干妈的儿子,守着原来的思路搞,也会慢慢衰落,大力改革嘛,又容易折腾坏了。

难!

但不管做什么企业,关键一点不能丢,那就是品质。你可以选择多元化发展,但是你的基本盘得守住,至少别偷工减料嘛。

不过老干妈提到的“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有利有弊吧,有时候引进一些国内外的人才,也是必要的。




0添加、0防腐,没有科技和狠活的老干妈,为啥没有以前好吃了?

“我教育儿子,就好生生做人,好生生经商。千万千万不要入股、控股、上市、贷款,这四样要保证,保证子子孙孙做下去。”这是陶华碧的教子之道。

一、二代接班成魔咒

(一)大儿子李贵山钟情资本

大儿子李贵山早早就成为了老干妈企业的第一任总经理,也为老干妈发展做出过贡献,将老干妈建设成了一家现代企业。但李贵山热爱投资,鼓吹上市。这是陶华碧十分反感的,她早就声明过自己的底线:“我坚决不上市”、“那是骗人家的钱”。

2013年前后,李贵山因投资房地产失败,多次陷入纠纷。这导致老干妈负面新闻开始涌现。眼看大儿子不成器,接班人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二儿子身上。

(二)二儿子李妙行成本为上

2014年,小儿子李妙行正式成为老干妈新掌门人。为了能赚取更高利润,李妙行决定更改老干妈辣酱的制作流程,且将之前一直使用的12到13元一斤的贵州辣椒,换成了7元一斤的河南辣椒。这一举动显著节省了辣椒酱的制作成本,按理说这是明智之举,但确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消费者对辣椒酱的口味开始不买账了。

从2017年到2019年,老干妈还经历了因环境污染遭群众举报、配方泄露事件、工厂失火等多个事件,都对其声誉造成了些许影响。

李妙行还打破了老干妈不营销的铁律。2018年老干妈开始和时尚领域融合,先后推出高价的老干妈卫衣、“国民女神”定制手提袋等产品。同时进驻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一系列互联网风格的辣酱产品。李妙行想让老干妈的品牌讨好年轻人,但网友的评价褒贬不一。


二、老将出马却风头难再

2019年,陶华碧带着熟悉的辣椒和配方回归老干妈,以此重新获取消费者信赖,企业营收显著增长。但回归后的陶华碧需要适应新环境,因为几年前的传统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的辣椒酱市场中,老干妈还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但越来越多的新品牌不断涌现:虎邦、饭爷、李子柒、蔡林记、辣妹子、茂德公、饭扫光、阿香婆、川娃子,还有海底捞、全聚德这样的老牌餐饮行业也在进军辣酱界。

从最近老干妈直播带货的数据可见端倪:最近3个月直播44场,仅1天单日销售额超过20万,其余场次都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这和网络上其他火爆的直播带货相比,可以说是黯然无光。


常言道:创业难,守业更难。老干妈能发展到今天的高度实属不易,作为为数不多的拥有全国乃至全球数亿粉丝的“国民品牌”,希望老干妈能够不忘初心,未来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众口难调。不管怎样,我个人还是会支持一下老干妈的,个人感觉口味还能接受。有时候,吃得也是一种情怀[可爱]


(注:以上图片都截取自网络)




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吧。内因上集团公司的继承人没有大局观,不再自己去保养老干妈的品牌,没有了传承经营老干妈的这种意识,目光放短了。外因就是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人都要来分蛋糕的,现在各种酱太多了,人们的选择也很多,也就是说老干妈的竞争对手已经层出不穷,不像以前一枝独秀,在这种外阴之下内阴不但没有好好的调整自己,反而自己降低了品质,所以就带来了今天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儿子   辣椒酱   辣酱   贵州   销量   辣椒   口味   消费者   成本   两个   原因   时间   品牌   数据   财经   市场   企业   陶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