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川九五万县惨案为什么会发生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满清种下的恶果。

根据丧权辱国的满清同列强签订的众多不平等条约,英国军舰不但享受长江的航行权,还在四川设有多个租界殖民地。

1902年9月5日,中英双方签订《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又称《马凯条约》)后,中国开放长沙﹑万县﹑安庆﹑惠州及江门为通商口岸。

当时很多英国商船和军舰,都肆无忌惮地在长江航行,其中一些从事违法活动,比如贩卖毒品、军火甚至人口。

四川当地军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般不会检查英国商船,更别说军舰了。

1926年,四川三巨头杨森东山再起,拥有六十多个团,七万多的部队,控制了下川东各县,在6月成为四川省主席。

8月29日,英国太古公司“万流”号商轮在云阳江面航行时,撞沉了附近的3艘中国木船。

这些木船上有杨森的军队,导致1名连长、1名排长和56名士兵被活活淹死,船上还有8万多大洋的军饷一起沉入江底。

杨森对此非常震怒,当天就派遣9名官兵试图登上“万流”号商轮检查,搞清楚事故的前因后果。

没想到,停泊在万县的英舰“柯克捷夫号”突然开火,导致这9人中多人重伤。

杨森认为第一次如果还是意外事故,第二次明明看到军队试图登船仍然开火,就属于战争行为。

8月30日,杨森扣留航行到万县的英国太古公司“万通”、“万县”两轮,作为解决该事件的要挟。

客观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人死了不少,英国人毫发无伤,显然是英国方面理亏。

此时如果大家坐下来谈判,也就没什么问题。

但英国人在四川嚣张惯了,压根没有低头的念头。

9月4日,英国领事向杨森发出通牒,限24小时内将“万通”、“万县”两轮放行,杨森也不是软蛋,当场拒绝。

9月5日,英国出动3艘武装炮舰,试图用武力夺回2艘英国商船。

在17点,英国人先发制人,开枪击毙看守的英国商船的2名杨森士兵,并且跳上船60多人试图强行夺船。

杨森士兵忍无可忍,开枪还击,将英军打跑。此次交火中,双方数十人伤亡。

英国人吃亏以后,竟然集中3艘炮舰炮击附近的万县县城长达3个小时,发射炮弹300多发。

由于县城人口密集,当场导致无辜平民600多人死亡,300多人负伤,民房商店共有1000多家损毁。

部署在长江两岸的川军7门大炮和几千名士兵,也使用大炮、机关和步枪奋起还击英军暴行。

该事件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震怒,全国到处都是游行示威。

9月,杨森的主子直系军阀,不敢过于得罪英国人。况且2个月前,蒋介石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率师北伐,直系军阀自身难保,不愿意再招惹强敌英国,决定大事化小。

在美国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中国方面释放扣押的两艘英国商船,对于英国船只撞沉中国木船进行调查和赔偿,英国方面保证未来不得在长江上有任何敌对行动。

此事由此不了了之。在20年代军阀混战的时代,无论是中央的直系军阀,还是地方的军阀杨森,都不敢和英国人为敌。

此次事件也体现了英国人的蛮横态度。

严格来说,这次事件属于杨森同英国人的矛盾,同万县普通中国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胡乱开炮滥杀无辜当然毫无道理。

只是中国军阀都忙于互相厮杀,哪有什么余力对外反抗侵略?

以杨森为例,直系主子命令他尽快解决同英国人的纠纷,转而出兵对付北伐军。因为北伐军连战连胜,很快就要将直系军阀消灭。这些军阀眼中又有什么国家民族,都是有奶就是娘,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1926年9月5日下午5时,停泊在四川万县的三艘英国军舰,疯狂炮击万县城南北两岸。向万县的繁华地段南津街、李家花园等处发射了数百枚燃烧弹,导致万县城内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3个多小时的持续炮击,造成万县城内居民死亡604人,1000多人受伤,千余间房屋被毁。昔日车水马龙的南津街,瞬间变为了一堆瓦砾。万县中学的教学楼受损严重,就连当时的四川军阀杨森的司令部,也在轰炸中轰然倒塌。

(万县九五惨案纪念馆)

这就是著名的 “万县九五惨案”。那么,造成这一惨案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呢?结局又如何呢?

1926年8月29日,四川军阀杨森所部的一队宪兵,奉命从外地押运一批武器装备和钱款至云阳县城,准备搭乘船只返回万县。

宪兵队到达云阳后,恰逢英国太古公司商船“万流”号正从宜昌到达云阳。因当年的云阳无码头可供大型客轮停靠,“万流”号只好停泊在对面的江湾里上下乘客,再用小木船将人货转运至岸上。

负责押送的宪兵连长孙恒见状,便雇了几艘小木船,将物资及官兵装船向“万流”号驶了过去。

小木船刚刚靠拢“万流”号,几个官兵正抓住舷梯往上爬,轮船却在没有发出任何信号的情况下突然启动。剧烈的浪涌顷刻间将几艘小木船打翻,淹死了小木船上的官兵50余人,损失枪支56支,子弹5000余发,银元8.5万元。

当然了,这种事件在万县并非第一次发生。自从20世纪初,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英通商行船条约》以来,英国人就在中国的大江大河里横行无忌,把这些地方划作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流经万县的长江上,英国人更是为所欲为,撞翻、浪沉万县军民船只的事件屡见不鲜。仅在1926年下半年6月至8月,就接连发生了几起船毁人亡的事件,造成军民伤亡数十人。

(杨森)

连长孙恒侥幸生还,他奋力游上了岸后,第一时间将突发情况电话告知了杨森司令部。杨森得知消息后,深知事态严重,十分恼怒,大骂英国人“欺人太甚,简直是奇耻大辱”。不过尽管他手握重兵,是四川的大军阀,但他深知英国人不好惹,不敢贸然决定该如何处置。

恰逢此时,朱德正好受中央委派,到万县做杨森的统战工作,希望他脱离北洋政府,积极支持北伐。杨森和朱德可谓老熟人,他们俩在云南护国军中曾一起共事,朱德还救过杨森一命。关键时刻,犹豫不决的杨森想到了老朋友朱德,于是便火急火燎地找朱德商议。

朱德听完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对杨森说了一句话:“近百年来,敢同帝国主义打仗,不论胜负,都会青史留名的,望你三思而行!”见杨森还下不了决心,朱德又说到:“只要你说的是事实,就应该理直气壮地要求英国商船赔偿道歉。如果英国人胆敢蛮横无理,就扣留他们的船只。”

在朱德的鼓励下,杨森终于鼓起勇气,下令军官于渊带部队扣留“万流”号轮船。可狡猾的“万流”号自知闯了大祸,不敢在万县停留,一溜烟地向上游遁去了。于渊无可奈何,只得将目标锁定在了依然停留在万县的“万县”“万通”两艘轮船上,这两艘船同属于英国太古公司。

8月30日,于渊带人扣留这两艘船,并向英方提出赔偿和道歉的要求。随后,杨森将整个事件电告了英国驻重庆领事馆,提出严正交涉。同时,万余名万县民众在校场坝集会,声讨英国人的野蛮行径。

英国领事馆见事态日趋严重,遂向各方施加压力,企图将此事平息。杨森也接连收到了吴佩孚和北洋政府外交部的电报,要求他“务必和平了结此事”。

(网络配图)

英国人一边四处活动,一边做着武力抢夺被扣轮船的打算,他们将商船“嘉禾”号涂成黑色,并装上大炮,秘密向万县方向靠近。英国人的这一举动被驻扎在奉节的“傻儿师长”范绍增发现,立即报告了万县司令部。

杨森也立即做出了回应,一面将其所部第九师火速调往万县北岸防守,一面调集山炮,在万县高地集结,又命令于渊加强警戒,严防英国人抢夺两艘被扣商船。

时间来到了9月5日上午,英国人乘着于渊等官兵松懈之时,驾驶着“嘉禾”号和“柯克捷夫”号军舰,一举登上了“万通”商船,企图武力强夺。双方在船上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近距离拼杀。在于渊所部的奋力抵抗下,英国人未讨到半点便宜,丢下十几具尸体仓皇逃去。

败退的“柯克捷夫”号卸下炮衣,准备炮击“万通”商船,但一来船上有被扣的英国人和受伤的英国士兵,二来该船是英国私人财产,“柯克捷夫”号投鼠忌器,最终放弃了炮击的打算。

不过,丧心病狂的英国人调转大炮,把炮口对准了万县县城,将炮弹雨点般地倾泻到了万县城内。一时间炮声隆隆,弹片横飞,房屋倒塌,烈焰升腾,瓦砾遍地。

“九五万县惨案”就此发生。

杨森部虽然也及时进行了还击,但无奈落后的武器装备和训练的不足,无法对英国军舰造成打击,任由猖狂的英国军舰对万县狂轰滥炸了足足3个小时。

惨案发生后,万县当地各界民众义愤填膺,纷纷揭露英国人的暴行,要求严惩凶手,对死伤者予以赔偿。但软弱的北洋政府在英国人的威胁下一味退缩,多次致电杨森,希望他“体量时局艰危,务必将所扣之船早日释放,避免决裂”。

在此压力下,杨森在9月23日,下令释放了“万县”“万通”两艘商船,一场轰轰烈烈的抗英爱国运动,就这样被软弱的北洋政府及其军阀葬送了。

(参考资料:《万县九五惨案》等)




九五万县惨案,指的是1926年9月5日,英军炮舰悍然炮轰万县城,导致万县居民死604人,伤398人,房屋轰塌计千余间。

该事件发生的起因是因为民国时期,中国国力孱弱,列强商船、军舰在中国内陆江河横行无忌,1926年8月29日,英国太古公司的万流号商船故意在云阳江面上高速行驶,致使杨森所部运送军火和饷银的三艘木船被商船掀起的浪涛掀翻,导致五十余人枪沉江遇难,8.5万饷银损失。

当时杨森新任吴佩孚委任的四川省省长,眼见英国商船如此暴行,气愤填膺,便与入驻杨森部的朱德、陈毅商量解决办法,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一是对新闻媒体通报事件真相,让全世界都看到英国人的暴行,而是要求重庆方面与英国交涉,惩凶、赔偿。

但是英国方面根本不予理睬,随后杨森扣押了英国的万县、万通两轮,意在迫使英国解决问题。但是英国态度极为蛮横,不但不愿意协商,还出动了大量战舰云集万县,意图无力抢夺两艘被扣轮船。

9月4日,英国对中方发出最后通牒,9月5日下午4时,英国开始武力抢夺被扣轮船,杨森所部奋勇还击,打死英军20多人,其中击毙副舰长一名,杨森所部也牺牲了三十多名官兵。

随后英国炮舰对万县进行疯狂轰炸,发射炮弹三百多枚,制造了万县惨案。




我是芃麦,我来回答。

1926年9月5日,四川的万县爆发了一场著名中外的惨案。当时的英国舰队重炮轰击万县市区,击毁了千余家商店,又造成了几千的中国军民伤亡。

那万县惨案因何发生?这其中又有什么历史渊源呢?

英国商船兴风作浪,浪沉大量中国民船

1926年的下半年,中国的广东国民革命军在北伐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这也使得英国殖民者在长江流域盘踞的势力受到了严重影响。

于是英国政府决定干涉国民革命军的反帝反封建步伐。他们首先派来了大批军舰在华示威游行。又下令通商的商船在海面、江面故意疾驰,用大浪沉没中国木船,淹死中国的百姓。在短短3个月内,英方就造成了4艘船只沉没,40余中国人溺亡。

8月29日,英国“万流”号也参与进了这场视人命入儿戏的杀戮,它在四川的云阳江江面,浪沉了革命军运输军饷3艘木船,造成了官兵和船民50余人淹死,饷银8.5万元和枪支50余支沉入江底。

忍无可忍的革命军怒了,向报界披露了英国的丑恶罪行后,于30日那天扣留了过往的英国“万通”、“万县”号。

扣留后,万县惨案的爆发!

9月4日英国领事方,向军官杨森发出通牒,限将“万通”、“万县”两船于24小时之内解除扣留,一路放行。但遭到了拒绝。

9月5日,英方命令三艘军舰“嘉禾”、“威警”和“柯克捷夫”,强行开进万县的江岸,准备营救两艘被扣商船。在此过程中,英方开枪打死了守卫的中国士兵。

根据上层命令,杨森对英军的寻衅杀人予以火力回击。但受到反击的三艘英国巨舰,面对革命军不痛不痒的微弱火力,竟然调转炮口,转而炮击人口稠密的万县市区!

炮击时间长达3小时,英军在此期间发射燃烧弹、炮弹300余发,繁华的万县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无数的百姓被炮弹当场炸死、烧死,无数条街道的民房商店在猛烈的炮击下变成了一处处断桓残骸。

据事后统计,万县死伤军民数千,千余家商铺被炮火摧毁。九五万县惨案就此闻名中外。

结语

面对帝国列强的侵略、剥削,受尽苦难的先辈们选择了勇敢地站起,而不是跪下。也正是因为当时的学生们举起了旗帜、农民们挥起了镰刀、工人们拿起了铁锤,在这些无数的反抗洪流之下,才使得我们在今天可以安享和平。




万县惨案,发生在1926年9月5日,不过在讲起这件事之前,有必要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1861年5月25日,曾国藩指挥湘军围攻安庆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此时安庆城内的粮食已经接近断绝,在陆地三面,湘军死死的困住安庆,而安庆以南的长江江面,湘军的水师也同样展开封锁。

可偏偏就在这一天,一艘运载2000多石粮食的英国商船从长江下游逆流而上,直接向安庆方向驶来,封锁安庆的近百艘湘军水师战船不敢拦截。或许这艘船的洋商并不知晓这里的战事,轮船突破封锁后竟然直接停在了安庆的码头。城内的太平军主帅叶芸来闻讯后,立刻前往码头与洋商接洽,在得知船上的粮食是准备卖往汉口后,叶芸来直接拿出大量金银珠宝,以更高的价格将船上的粮米抢购一空。

这次事件差点导致湘军对安庆近一年的封锁宣告失败,那么在1861年,洋人的商船为何可以抵达长江流域?为何强悍一时的湘军竟然不敢拦截这些船只?这就不得不提到更早之前的185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天津条约》中,通商口岸又有了新的增加,英国人的最远通商范围已经由沿海来到了九江和汉口区域。

这也就意味着,三年后的安庆之战,来到安庆的那艘英国商船也只是行驶到了通商范围的中途,它本来还可以继续顺长江逆流而上。

而到了1890年的《烟台条约》补充款,以及五年后的《马关条约》,英国和日本先后要求清政府将通商口岸继续内扩,最远距离甚至已经来到了重庆。而在一系列的条约签订中,各国在条约中普遍添加了这样一条内容:倘若有其他国家跟清政府签订了新的通商口岸,自己也可以享受到同等待遇。

千万不要以为所谓的通商口岸只能容纳外国商船进入。随着通商口岸的出现,外国军舰也可以正常来到这些港口,当然,他们美其名曰是为自家的商船提供保护。从1900年之后,长江三峡流域,英法日德美等国的军舰都出现在这一区域。靠着这些军舰在旁边壮声势,这一流域经过的外国商船也是有恃无恐,行驶途中撞沉当地商船、渡船或渔船的事故接连不断,面对旁边虎视眈眈的军舰,受害人也只能是自认倒霉。

由于三峡特殊的水文条件,前来这里巡航的外国军舰通常都是中小吨位,但对弱小的清政府和民国初期的当地军阀而言,这些小舰艇已然是威力十足的大杀器!

1926年8月29号,三峡云阳县,一艘名为万流号的英国客轮正停泊在附近,它经常停泊在云阳县所在的长江流域,等待客人上船的同时也安排原有的客人下船。由于当地没有码头,乘客上下船完全要由小船来接送,就在这一天的上午,当地的军阀头目——四川军阀杨森麾下的一支运输小分队,计划从水路运送85000块银元,这些护送官兵也乘坐小船向万流号靠近,准备通过这艘客轮运送物资。

可不曾想,正当几艘小船来到万流号轮船下方的时候,由于客轮上的操作人员没注意这几条小船的靠近,以为客人已经上满了他们直接启动轮船。结果,万流号连续撞到这几只小木船,多艘木船翻船到江中,杨森手下有56名官兵和押运的8万多块银元落入江中,落水人员全部溺亡,银元也下落不明(民国版的张献忠沉银)。

事发后,得知消息的杨森无比光火,更可气的是,万流号在发现自己肇事后,这艘英国客轮竟然扬长而去,还在这一过程中打伤了企图阻止轮船离开的、杨森手下两名士兵。

由于此时,北伐战争已经开始,驻守在中原各处通商口岸的西方列强势力也开始瑟瑟发抖,在这样的背景下,位于长江上游的英国轮船居然还有如此动作,杨森决定采取强硬态度,其迅速下令将正在万县活动的两艘英国轮船——万县号和万通号扣押,以此勒令英方索赔。

但此时的英国人已经骄横惯了,且不说那么一大笔银元他们也赔不起,尽管扣押事件发生后,双方分别派出代表进行商谈,但在不想赔偿的背景下,商谈全无结果。9月4日,英国商船嘉禾号满载400多名英国官兵逆流而上来到万县,陪同而来的还有两艘英国军舰——柯克捷夫号、威警号,他们蛮横的要求杨森务必在24小时之内归还两艘轮船。

1、嘉禾号,临时改装的商船,并无战斗力,只有船上搭载的英国官兵具备战斗力。

2、柯克捷夫号,排水量600吨,军舰上的火炮参数不详,但应该配备了两门120毫米主炮。

3、威警号,一艘排水量仅为75吨的机帆船,只配备了机枪跟机关跑。

表面上看,这支前来兴师问罪的英国小舰队似乎不足为惧。但此时,驻扎在万县的杨森军队虽然有数千人之多,但仅配备了七门没有直射和击穿军舰铁甲的山炮,剩余的轻重机枪更无反舰能力。

而三艘英国舰船不算船上官兵的轻武器火力,光是柯克捷夫号上的两门120毫米主炮,就足可以对万县守军形成彻底压制,双方在火力对比上处于完全不对等的状态。

9月5日下午4时,双方谈判最终破裂后,嘉禾号直接冲进万县码头,船上的英国官兵企图将码头内被扣押的两艘轮船拉走,守卫码头的杨森官兵随即与他们展开交火,由于都是近距离开枪,双方谁也占不到便宜,双方各自死伤20余人,嘉禾号被迫退到远处。

但在拉开距离后,同样在远处助战的柯克捷夫号和威警号竟然直接向万县县城内发起炮击,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朝县城连续发射300多发炮弹。尽管万县的杨森军队不断开火还击,但轻重机枪的子弹对英国军舰完全造成不了杀伤,即便是那七门山炮面对不断移动的军舰,炮弹基本也是打偏了方向。这也直接导致三个小时的时间里,英军300多发炮弹肆无忌惮地落入县城。

炮击结束后,英舰扬长而去,我们的资料有记载一艘英国军舰被击伤,但对面全无记录,不知道这所谓的击伤,指的是不是子弹造成的、完全没有存在感的伤口。

但在这场惨烈的炮击中,万县伤亡惨重,共有604人死亡,398人受伤,甚至按照其他资料的记载,当地的伤亡人数更多。可悲的是,面对当时的特殊局面,吃了大亏的杨森也是无力反击,面对这种欺负到家的侮辱,他最终也只能忍气吞声,9月23号,杨森被迫下令释放那两艘被扣押的英国轮船,发生在万县的这场冲突也宣告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万县   惨案   太古   嘉禾   云阳   安庆   木船   商船   军阀   英国   军舰   轮船   官兵   英国人   中国   民国   发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