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高廉为什么敢惹有丹书铁券的柴进呢?

现官不如现管。柴进祖上有功毕竞是过去时。高俅在位,且位高权重,高廉自然不把柴进放在眼中。




小高乃老高之侄。其时,老高位极人臣且圣眷正隆,其八面威风岂是一过气前皇族后裔所能比及?小柴虽有太祖当年所颁丹书铁券,但时过境迁,太祖作古多年,王朝已历五秩,丹书铁券早成厕纸一方,鸟用没有。故柴氏叔侄遇到小高只能自认倒霉:谁教他没有一叫李刚的爹地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092条回答。

丹书铁券类似于今天的勋章或者奖状,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奖励的象征,并不代表都有免死、免罪的作用。

北宋创建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为了表示自己后代周柴氏子孙,赐予柴家后人一些丹书铁券。

但是柴进的丹书铁券是什么,书中并没有说。



其实,丹书铁券有很多种。

常见的是被赐予者可以免死免罪,但这个不惠及子孙。

说通俗点,这就类似于本人的免死金牌,你犯了罪可以得到一次赦免,作为对你个人的优待,你的子孙就没这个服气了。

另一种是丹书铁券可以惠及子孙,但会减弱很多。比如你犯了大罪可见免于杀头,免于坐牢。但你的子孙犯了大罪,虽然不会被杀头,但是还是要坐牢的。

另外一种就是,你的子孙犯了一些相对较轻的罪,可以免于杀头,但是犯了诸如谋反、杀人等重罪还是要判处死刑的。


而且以上所有的免死免罪,不代表你就没事了。

通常来说,你犯了大罪可以不用坐牢、不用杀头,但一样要革除官职和爵位,有时候甚至还要抄家。

就像武状元苏乞儿一样,虽然在礼部尚书保护下基本没事了,但被抄家还是难免的。



那么,柴进手上究竟是什么丹书铁券?

小说中没说,但柴进似乎很牛逼的样子,应该级别较高。

但是这些丹书铁券,在当时确实用处不大的,为什么?

第一,时代原因。

当时已经是北宋徽宗时代,北宋没多久就要灭亡了。

而柴进手中的丹书铁券是北宋建立时候创建的,到此时已经过了很多年,朝廷早已不当回事了。

其实赵匡胤自己,也不是太重视丹书铁券。



其实,宋太宗很久之前,曾经将丹书铁券赏赐给南唐降将卢绛。卢绛后去面见赵匡胤,却被直接处死。卢绛不服,说自己有丹书铁券,赵匡胤不讲信义。赵匡胤则随便找了一个理由搪塞,还是杀了卢绛。

还有潞州节度使李筠起兵反宋,东南的扬州节度使李重进也蠢蠢欲动。

为了稳住李重进,赵匡胤赏赐给他官爵、财物还有丹书铁券。李重进也不是草包,明白丹书铁券根本是没用的,处处提防赵匡胤暗算,最终干脆造反。

如果赵匡胤自己就不重视丹书铁券,过了100多年的丹书铁券就更不被重视。

就算柴进真的有丹书铁券,在当时也是没什么作用。



第二,权势的差距。

虽然柴进表面上是龙子龙孙,其实地位同高廉差了十万八千里。

柴进当时已经没有任何权势,只是一个普通的地主。他虽然有钱,并没有任何政治势力,不然也不会同江湖上好汉来往,试图捞到一些力量了。

相反,高廉虽然只是高唐州知府,但他是高俅的叔伯兄弟,是高俅集团的一份子,也是高俅派到地方上夺权的重要棋子。

而高俅是宋徽宗第一宠臣,又掌握开封禁军大权,地位极高。不要说区区柴进,就连地位极高的太师蔡京也不敢随便得罪。

仗着有高俅撑腰,就算柴进是地方豪强,高廉也是敢于对方的,更别说他只是一个前朝过气的贵族,丹书铁券根本没用。



第三,柴进的罪行较大。

大家注意,不管怎么说柴进的手下打死了殷天锡,而不是打伤。

这可是杀人罪,而殷天锡的姐夫高廉说的也有道理:你的仆人没有你的命令,怎么敢杀人?

那么,柴进就等于犯了杀人罪。

即便有丹书铁券,也不是说犯什么罪都没事了,上面也说的很清楚,还是要处罚的。

所以高廉将柴进抓捕起来拷问,也是寻常事。


大家主要,高廉可没有将柴进直接斩首处死,只是拷问、关押、抄家而已。

当时高廉并不知道柴进同梁山有联系,为什么不直接杀了柴进,替小舅子报仇?

恐怕还是丹书铁券的原因,高廉也要向上级请示,看看到底怎么处置柴进,不敢随便杀掉。

但是,古代的监牢是很可怕的,狱卒弄死一个人,就像捏死一只蚂蚁。

正常来说,柴进根本活不到朝廷有什么指示,就应该早牢里被暗算害死了。

所以,梁山好汉才不顾一切出兵攻打高唐州,营救柴进。




高廉强权的博弈

  梁山108人都是朝廷的反叛者。在这108人中,三阮可反(因系社会底层人员),宋江不可反(毕竟是帝国基层政权工作人员),林冲可反(因其受到中央高官的迫害),徐宁不可反(不就是丢了雁翎锁子甲么!)。

其实,最不该反的是小旋风柴进。柴进系大周皇帝柴世宗的嫡系子孙。由于柴荣对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有陈桥让位之功,越匡胤从人家孤儿寡母手中取了皇位,也许过意不去,即位之初就颁布圣旨,给予柴氏家族包括司法豁免权在内的种种优待,以成文法的形式把柴家的特权固定下来。柴进作为前朝皇亲,改朝换代以后仍是贵族,既没有反叛的理由,也没有反叛的必要。

  赵匡胤开国之初颁布的圣旨,具有宪法性质,高于一般的法规与政令,比如对于文官及言事者的保护,终宋一朝,大体上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正因如此,柴进才会将宋太祖关于保护柴氏子孙的丹书铁券,称为“护持圣旨”。然而,在北宋末年,皇上昏庸,奸臣当道,纲纪不举,政治溷浊,从“逼民犯罪”到“逼民造反”,种种乱象,比比皆是,柴进家族纵有誓书铁券护身,也难以幸免。

  柴进的叔叔柴皇城家住高唐州。毕竟是前朝皇亲、本朝贵族,柴皇城的庄园令人艳羡。高唐州知府高廉,仗着皇上宠信、手握重权的叔伯哥哥高俅,在高唐州“无所不为”。他的小舅子殷天锡(也叫殷直阁)看上了柴家的花园水亭,居然对柴家下达最后通牒,限期三天搬迁,欲将庄园据为己有。在《水浒传》中,此可谓强制拆迁第一案。

  在皇权体制下,皇帝的意志至高无上,皇上的圣旨是最高指示,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都必须无条件地贯彻执行。柴家的特权,是先帝御批的,具有合法性、权威性与世袭性,柴进自然底气十足。柴皇城被殷天锡打伤,他对其家人说,我“使人回沧州家里去取丹书铁券来,和他理会。便告到官府,今上御前,也不怕他。”他对动辄动武的李逵说:“他虽倚势欺人,我家放着有护持圣旨。这里和他理论不得,须是京师也有大似他的,放着明明的条例和他打官司!”面对殷天锡的霸道蛮横,柴进更是理直气壮:“直阁休恁相欺。我家也是龙子龙孙,放着先朝丹书铁券,谁敢不敬?”面对高廉的严刑相逼,柴进兀自分辩:“放着先朝太祖誓书,如何便下刑法打我?”高廉却不由分说,喝叫:“这厮正是抗拒官府!左右,腕头加力,好生痛打!”柴进不仅被投入大牢,而且抄家、扣人、封园,殷天锡虽死,柴家花园终于易手(第五十二回)。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命题,高廉指斥柴进“抗拒官府”,柴进认为高廉“抗拒圣旨”。当地方强权与朝廷圣旨相遇时,是圣旨服从强权,还是强权服从圣旨,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然而,在高唐州,皇帝圣旨或国家法律竟然不堪一击。在一个社会中,权力一旦偏离了既定轨道,朝廷意志、国家法律就异化为紫禁城里按部就班的文牍程序与公文旅行,手握权力的地方官员,对于“大似他的”皇帝圣旨或国家法律,失去了基本的敬畏与尊重,往往加以权衡,各取所需。对己有用的,自然不成问题;对己无用的,则弃如敝屣。其所衡量的标准,则是官员自身的利益。且不说地方权力的产生在当时不可能通过民主机制,甚至有时亦非中央政府所授予,而成为高俅、蔡京等人私相窃取、私相授受、私相转赠的私人物品。作为社会公器的行政权力,一旦成为国家权臣的“私器”,就会成为不受监控的腐败与跋扈的“利维坦”。正因为权力的私有化,才为高廉的强权对抗先帝的圣旨提供了现实的、体制的胆量与动力。

  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强权与圣旨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并不罕见。君圣臣贤的时代比较少见,至少在君权强势、政治统一的情况下,强权往往不敢挑战圣旨。一旦君权旁落、强枝弱干,或因体制障碍,或因尾大不掉,强权才有可能凌驾于圣旨之上,当此之际,诸侯、藩镇、权臣、宦官等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往往无视皇权、挟持皇权,罔顾圣旨、践踏圣旨,从而导致朝纲不振、政令不行,到了这个地步,这个政权也就到头了。

  一般说来,以圣旨为符号的古代皇权,代表了一家一姓“家天下”的利益,虽然如此,皇帝作为“家国”的法人代表,要考虑家族政权的可持续发展,有时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一些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之类的权宜之计,这些权宜之计,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有利于民众的生存与发展。强权则不然,既然权力从本质上属于皇帝,一旦沦为私人所把持,往往表现为空前的疯狂、贪婪与残暴,从而体现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今日不为,更待何时”的紧迫感。

由此可见,失去控御的强权,在某些历史节点上,往往比皇权更短视、更贪婪、更残酷,从而对社会与民众的危害也更大。安立志




回答这个问题,不仅要对高廉本人有研究,还要弄清当时的社会背景与“铁券丹书”的关系,搞清事件的来龙去脉,然后才能下结论。

一、铁券丹书的由来

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因为有陈桥让位之功,为了表彰他的高风亮节,宋太祖赵匡胤给他颁发了“铁券丹书”。这等于是一道免死金牌,让柴家子孙后代享有即便违法也可免罪的特权。

而柴进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嫡传子孙,手上有这么重要的文件,一般人是不敢惹的。所以他才敢于收留林冲,武松,宋江等诸多逃犯,结交天下豪杰,甚至资助王伦时期的梁山贼寇,也确实没人找他的麻烦。

而如果是普通百姓,事情恐怕就没那么简单。可见这个“铁券丹书”在当时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二、高廉其人其势

高廉是新近任命的高唐州知府。

首先,这个新近很重要,因为他新来乍到,对当地的土豪名人还不太熟悉,尤其对柴进的叔叔柴皇叔也不甚了解。有书为证:

大堂之上,柴进大声说:我家有先朝太祖誓书,不得下刑法打我。

高廉问道:誓书在哪里?

柴进回答:已派人回沧州老家去取。

可见高廉不仅不认识柴皇叔和柴进,甚至也不知道还有铁券丹书这码事。

其次,高廉是当朝太尉高俅的叔伯兄弟,和高俅是一个爷爷,属于正宗的直系亲属。高俅当时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社会,有这层关系,高廉没把柴皇叔放在眼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事件的来龙去脉

高廉的小舅子敫天锡,仗着高廉的权势,要强行霸占柴皇叔家的后花园,而且打伤了皇叔。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皇叔气得一病不起。

柴进闻讯,专程从沧州赶来高唐州。他一边安慰叔叔,一边准备和敫天锡打官司。

正可谓无巧不成书,就在这个节骨眼儿,短命的敫天锡又打上门来。柴进正和他理论,没想到李逵从身后跳出来,三拳两脚就把敫天锡给打死了。

出了人命,起码有些防卫过当。柴进知道大事不好,只好让李逵先逃回梁山,他出头去打这场官司。

四、高廉为何不惧铁券丹书

前面说了,铁券丹书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那是在平民百姓和一般官吏面前有震慑力,换作在高廉面前就不行了。

原因如下:

第一,时代不同了。

这个“铁券丹书”是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上台时颁发的,当时是公元1041年。而赵匡胤只当了17年的皇帝就死了。接下来经历了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时代,到徽宗皇帝赵佶的年代是1119年。也就是说,从铁券丹书颁发到柴进这个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78年,经历了七个皇帝。

地球人都知道,一朝皇帝上台,势必都要有新的朝纲问世。人亡政息,是封建朝代繁衍发展的必然之路。

最明显的例证是,梁山大寨主晁盖在世时,宋江和晁盖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生死之交。 一旦晁盖去世,宋江迫不及待地立刻把“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从根本上把晁盖时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称分金银”的兄弟义气为先的政治纲领,改成了“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的战略思维。

民间尚且如此,何况朝代更迭的国家大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历经七个皇帝七十八年的岁月更迭,当年那个所谓的“铁券丹书“已显得无足轻重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人治大于法治,权力大于法律

如果把“铁券丹书”比作前朝法律的话,如今高俅家族一手遮天的权势明显超过前朝的旧法,也就是人治已经大于法治了。

所以当柴进说出他已派人回沧州老家取铁券丹书时,高廉依然大怒道:这厮正是抗拒官府,左右腕头加力,给我好生痛打!”

直打得柴进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只好屈打成招,招认是他指使李逵打死了敫天锡。于是便 被钉上了二十五斤的死囚枷,打入了死牢。

总结:

综上所述足可看出,所谓的“铁券丹书”到了昏庸腐败无能的宋徽宗年代,在权贵面前已变得无足轻重,如同一张废纸,没有任何保护作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丹书铁券   高唐   李逵   梁山   沧州   皇叔   前朝   皇权   圣旨   太祖   强权   北宋   朝廷   水浒   子孙   皇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