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粹,为什么如今京剧、豫剧、越剧、秦腔的观众很少有年轻人?

京剧、豫剧、越剧、秦腔等国粹,需要社会新闻媒体多推广传导和培养传承人,想让年轻人喜欢,那需要年轻人静下心细听,工作方向,一,多宣传国粹中的文化魅力和政治意义。二,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三,让人有“闲”有“钱”。说个笑话,凡是提拔干部都要懂国粹中的一种,那么全国上下都会喜欢国粹的。




第一,古代京剧、豫剧、越剧、秦腔的剧情表演节奏太慢。

第二,这些剧里所演视的故事知识年青人在上学时都已经学过,都了解了。

第三,自从有了电视、电脑,特别是智能手机以后,新闻、歌曲、跳舞等大量吸引人的信息视频都一齐涌向了年青一代人的眼帘。

第四,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在加快,特别是年青人,还想挣钱养家糊口干事业,工作之余的时间很短,想学习这些大量的知识,像古代戏剧戏曲秦腔里一个字拉音好长时间,一个故事情节要演讲半天,这样什么时侯才能够最全面地掌握了解这些知识和新鲜事物呢?

所以现代的年青人大多都不喜欢看古剧。我猜,就是若干年以后,现在的年青人变老了,也很少会有人去看古戏古剧的,他(她)们的思想和现在的老年人不一样。

但是,京剧、豫剧、越剧和秦腔必竟是我们的国粹,我们决不能废弃,可以把这些知识珍藏保存起来,以后还要不时的拿出来播播演演,让我们的后代永远知道、永远记住我们的老祖宗还给我们留下过美好的文化遗产!




作为国粹没错,但这四个剧种的内容大多为传统剧目,剧情相对简约而节奏又比较慢,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强,这些年虽有改进但力度还不够。要发扬国粹,既要弘扬历史传统,也要改革创新发展,在传统剧目中融入现代元素。近几年电视节目中热播的《华阴老腔》,就是一种对传统剧目创新的尝试,是否可作为一种路径,可进行研究。




你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是在戏院看到的还是平时对社会调查来的?是在那个地方的调查结果?

别的地方,别的剧种我不知道。但在云南昆明京剧我是最清楚。

现在昆明的戏院看戏的几乎沒有70岁以上的老人,我算例外。

因为现在的老人,几乎都是买新房,搬离市中心。离市区较远,自己开不了车,行动又不便。自己晚上出去子女也不放心。

传统的戏票只是一两元,现在几十到二三百。不管有钱无钱的老人,都舍不得花这么多钱去看戏。而且前些年戏票曾高到几百上千,很多人一听就失去了兴趣。结果是几年至几十年的不看戏,现在票价降下来了都不知道。

还有是出现电视机到后来的电脑,手机。玩手机,电脑,看电视花费低,又方便,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看戏的动因!

所以我在戏院看到的是这么几类人。

一是真正喜欢戏的人,而且还多是年轻人。

二是文化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及他们的家属,这些人从不买票看戏,专等发票。

三是一些经济条件好,玩厌了其他东西,想探寻一下戏剧魅力的的人。

所以现在戏院看戏的恰好以年轻人为多!

至于拿个收音机听,除非是很喜欢,又懂戏的。一般人根本无兴趣,因为无字幕,又无视觉上的享受而导致很少有年轻人听。而且年轻人也忙,无工夫去听。所以听戏的当然是老人多了!

所以现在到戏院看戏的多是年轻人。用收音机听戏的以老年人居多!

有些人也在电视上看戏,由于无法进行台上台下的交流,看多了也觉得索然无味。用手机电脑看,屏幕小,音质也比现场差。所以也无法领略戏剧的魅力!所以用手机电脑看戏的人也不多!




许多国粹,如书法国画很豫少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除了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在作怪,就是物质现实和金钱现实压得很多青年抬不起头。唉,在学校没书法课,没美术课(有也是不专业临时的)。为前程,为高考已拼得精疲力尽,哪还管得到书法美术。自学难成就,求学金钱砸。除非有钱人富二代。

还有,如题目所说,国悴京剧、豫剧、越剧、秦腔之类难入年轻人法眼,并非他们有意拒绝排斥,而是趣味不合。本来属于某地方地域的文化,推广和影响就有限。加之传道人条件苛刻,能入行学艺者唯家传熟缘之人可学,其它无路可走无人可带。同时,音乐的魔法更适合更融入年轻人的口味。且容易学习和感情共鸣。

因此,大多国粹如沙粒般不能容入年轻人眼里,都是环境使然,现实使然,生活使然。正如相声,学艺成者不是相声二代,就是相声世家梨园姻缘吗?那是名利场,曲高和寡和年轻人风牛马不相及。

纵有风光意,无奈蜀道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豫剧   秦腔   越剧   国粹   京剧   年轻人   戏票   剧种   剧目   戏院   年青人   相声   观众   传统   喜欢   知识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