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盖屋。有道理吗?

农村的俗语能够流传开来,肯定有其道理。

但农村俗语,往往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以前的一些农村的俗语,已经不适合现在的背景和环境。

早先的农村,个人家庭还有养鸭养鹅的,主要是为了产蛋,或者将来的鸭鹅长大了,卖了以后贴补家用。

但现在的部分农村,很少看到家庭中有养鸭养鹅的了。因为养鸭养鹅的大部分都是专业饲养的。家庭养鸭养鹅卖了贴补家用,早已经成为过去。

现在农村的劳动力大部分都出去打工,盖房搭屋的事情一般也都是承包出去,有专业的建筑队来建造。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村里的人来帮忙,也不像以前那样,村里的人帮帮忙,就可以自家把房子建起来。

如果两个家庭不和睦的话,彼此都有想要缓和关系的想法,一般都是找人调停一下,或者直接聚在一起喝喝酒,把事情说开,就可以了。

所以这句农村谚语: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盖屋。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失去了他原有的时代意义。但其包含的道理,无论时代怎样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原话: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架屋。语出明代《增广贤文》,该书后经清人增补完善,搜集了大量古今格言、谚语、俗话,是一部思想性很强的古代启蒙书籍。

回到老俗话,颇有世故阴暗之嫌。话说若与他人关系不好,那就劝他养鹅或盖屋。表面看都是好事,实则不然,大鹅拧人聒噪,易惹邻里关系;盖屋喜事,实则劳力伤财又折腾。

这句话会让很多人误解,甚至搞不清前后因果关系。今天我们学学古人智慧





鹅军驾到,视觉冲击力很强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


鹅为六畜之一,家禽之首,地盘意识极强,生性倔而好斗,死战不退那种,作为家禽界里的扛把子,鹅和狗同为农家两大护法。

"鹅"与"和"关联,一因音近,二以身边之物为话题来揭示生活道理,熟悉则易于传诵。


公鹅高大威猛,日常就像骄傲大将军,昂首阔步审视地盘,时不时嘎嘎嘎发号施令,叫声穿透力很强。大鹅不挑软柿子,会攻击任何动物和生人,不像小奶狗做做样子,它是玩真的。

因此大鹅可看家护院,鹅有吉祥之说。旧时生活朴素,百姓多农家小院,养鹅确有诸多好处,又如民间"家养鹅不招蛇和黄鼠狼"的说法。





另外,鹅生性敏感好斗,所到之处都视为自己的移动地盘,叫声聒噪,攻击性强。因此养鹅难免扰邻,甚至拧咬路过的村民。过去有佳话说,养鹅不扰民,是为好近邻。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这是《增广贤文》中另一句话。责怪他人时,自己勿犯同样错误;宽恕自己时,能否同样宽恕他人?劝人养鹅,是说通过某种方式,让对方明白自己的问题,并理解他人。大家都换位思考,照顾到他人方便,自然邻居和睦。

小事见智慧。"劝人养鹅"只是一个比方,首先所劝为好事,然后它可以提高公德,利于人际关系。表面上的友善建议,实际上更是积极改善关系的好手段,这才是目的。





与人不睦,劝人架屋


劝人架屋和劝人养鹅属互文关系,这是老话常见形式。义不离宗,方式不同。劝人养大鹅是让对方去主动体会、改善,从而修复关系。劝人盖屋则是自己主动出击。

生老嫁娶,升迁建屋,过去农村大事无非这些。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房宅也不是一人盖好的。农村盖房兴师动众,各路亲朋好友村邻前来道贺,出谋划策,出力帮忙,义不容辞。农村盖房是一件可喜但又复杂的大工程。


假如邻里不和,此时就是修复关系的最佳时机。过去搭个手,哪怕只是帮忙拾掇下、关心下,彼此一笑泯"恩仇"。盖房很辛苦,你过去一句话就是暖心的支持。邻里之间琐事难免,鸡毛蒜皮归鸡毛蒜皮,办正事时该出手时就出手。老百姓凡事就讲究一个爽快实在!

所谓"劝人架屋",是表达一种支持态度。劝,指积极主动地寻求破冰办法。





小编陈词


这句老话另有城府解读,被认为教唆他人以好言形式实则暗地报复。小编不以为然。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完整段落如下: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架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丨明·增广贤文

很明显,原话先举例,后说"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至于结果(能否改善)另说。"若为厚黑学之说,前句和后面的"但行好事"无法衔接。

《增广贤文》这段,借养鹅和盖屋,形象地揭示复杂关系中的简单道理,意在强调推进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关系出问题时,应当积极寻求合理方法及时修复。它是以善念为出发点,以关系为大前提,并非利己主义的厚黑学。


增广贤文又说,"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利己主义只是一种方式,让他人对我们好才是智慧。远亲不如近邻,毕竟朝夕相处,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至于僧道交不交,您自己看着办。





威猛先生

老话放在今天,可以映照更多复杂关系,邻里同事搭档朋友、更现实的社区关系。大道至简,只是人心太复杂。

当然养鹅和盖屋之说只是假借,你不用劝自己小区的广场舞大妈养鹅,我赌你不敢。

谢@京西玉人邀请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盖屋”这句农村俗语,在农村流传很广泛,然而,民众对这句话的理解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是这句话,编入了我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之中的《增广贤文》一书。

过去,农村老一辈的人,不管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有文化的,喜欢对年轻人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增广》即《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成书于明代,后经明清两代文人的增补和润色,就成了现存的版本,全称为《增广昔时贤文》,通称为《增广贤文》。

《幼学》即《幼学琼林》,我国古代著名的启蒙读物,最初名为《幼学须知》,后来也有多种名称,如《成语考》、《故事寻源》。

《增广贤文》和《幼学琼林》皆列入我国古代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因此,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很熟悉。

上面所说的农村俗语就是《增广贤文》中的句子。农村人对这句俗语的理解,历来难以统一,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农村民众将这两种意见戏谑性地归纳为两派,即“书香派”(文化人的说法)和“乡土派”(村民的说法),这就有点类似古人将历史分为“正史”和“野史”一样。

1、与人不和,劝人养鹅

古代启蒙书中先生们的解释

旧时私塾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这样的:与邻居关系不太好,不是很和谐的时候,要多想想古人养鹅不扰邻居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户人家养鹅后,因鹅叫声和鹅喜啄人,再加上鹅的食量大,常跑到地里吃人家的菜和粮食作物,打扰了邻居的生活。尤其鹅啄人,按照古人的习俗,人们迷信地认为,被鹅啄后,人的时运就会变坏。过去,农村有俗语说“宁让狗咬,别让鹅啄”,就是这个原因。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户人家与邻居经常发生口角,使邻里关系非常紧张。后来,不打扰邻居,这户人家把鹅送到远离村庄的河岸放养,并在河岸搭建了鹅棚。还有一说,这户人家为了养鹅不打扰邻居,专门开了一个池塘,把鹅圈养在池塘里。

后来,这户人家每当宰鹅的时候,都要请邻居共享,他家还把鹅生的蛋送给邻居,邻里关系和好如初。

这是告诉后人,若要邻里之间的关系和谐,凡是多替别人着想,同时要多想自己的不足之处,要像古人养鹅不扰邻居的故事那样,主动修复邻里关系。

恕本人才疏学浅,在古籍中找不到所谓的“养鹅不扰邻居的故事”,只有汉代时有一个著名的邻里佳话,叫“罗威饲犊”(《太平御览》)卷九〇〇引《广州先贤传》),但这段佳话说的是养牛犊,而不是养鹅。私塾先生们是不是借用这段佳话,编撰类似的说法,就不得而知了。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实否存在,古人的这种良苦用心是很有道理的。既然是教材,面向的是孩子,其解释也应该是正面的,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的,要引导孩子积极向上,而不应该是负面的,或者阴暗的。

旧时农村民众普遍的解释

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是家家户户喂养了鸡鸭,而喂养鹅的人家则比较少。

鹅啄人倒不是主要的,农村人压根就不怕,有些眼疾手快的人,更是鹅的克星,当鹅伸直像箭一般奔来时,一伸手就抓住鹅的脖子,并捏住脖子将其高高提起来,远远丢去。鹅的记性在家禽中算好的,下次见了这人就怕了,只是装腔作势做出攻击的样子,但是,只打雷,不下雨。

事实上,邻居家喂养的鹅,就像邻居家喂养的狗一样,从小就与邻居相处,熟悉了,邻居也就像主人一样,鹅见了不会乱啄人。鹅一般只攻击陌生的人。

鹅最大的特点是食量大,消化快。鹅是食草家禽,也是杂食动物,吃各种粮食也毫不含糊。过去农村村庄周边几乎长不出多少青草。其主要原因是传统农村生产和生活造成的:一是那时农家喂养的耕牛多,牛要吃草。二是草是厩肥的主要来源,农家要把割草放入猪圈牛舍,作为种田种地的肥料。三是用草皮烧制成草木灰(土灰),用来作肥料。四是那农村喂养的猪多,传统喂养的猪吃的是猪草。各地农村还喂养了羊、驴、马等草食家畜,也要消耗大量的草。

现在的农村生活和生产方式彻底改变,家畜喂养的人家很少了,耕田用机械为主,种植以化肥为主,生火做饭大多用电和气。野草失去利用价值,就没人去害草了,村庄周边到处杂草丛生,

在农村,到野外处让鹅吃草,叫放鹅。由于野外草少,人们把鹅赶回家的路上,鹅的叫声就是“鹅鹅鹅”。在农家人看来,这种叫唤声,不是七岁骆宾王的《咏鹅》诗所说的“曲项向天歌”,而是鹅没吃饱,在叫“饿饿饿”。把鹅赶回家后,一般还得给它们喂一大瓢粮食,不然,鹅在圈里叫得家里人心里发慌。

旧时农村有句顺口溜:“养鸡不养鸭,养鸭不养鹅,养鹅一家穷”。按照农村传统喂养方式,养鸡消耗的粮食小于养鸭的,养鸭消耗的粮食要小于养鹅的。旧时的农村,如果家里粮食不充足,是养不起鹅的。即便家里粮食充足,养几只还过得去,如果养一大群,再多的粮食也经不起消耗。

在农耕时代,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粮食,农家的“钱粮不分家”之说,粮也是钱,是财富。消耗粮食也就是消耗财富。

而养鹅的好处,别人会说出多条,比如,家里有鹅蛇和黄鼠狼不敢上门,鹅有家护院的作用,鹅是吉祥的象征等,可是,在那个缺粮少穿的时代,纵有千万条好处,只有一条就足以让一家心里发慌,那就是家中无粮。

因此,“与人不和,劝人养鹅”的意思,按照大多数村民的理解,这句话是提醒人们,要提防一些面和心不和的人,居心叵测,消耗自己家的实力,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2、与人不睦,劝人盖屋

这句话的另一个版本是“与人不睦,劝人架屋”,一字之差,意思是一样的。

“书香派”的解释

“书香派”对这句话的解释也是很正面的:教人向善,在人际交往中,要敢于抛弃前嫌,不要与人结仇怨。

我们且不管这种解释,在逻辑上是否说得通,这种说法的本身,还是有一定乡村朴素的民风民俗为基础。在农村,邻里之间发生一些磕碰,一时不睦,也算是正常的事,关键是出现嫌隙,如何修复。

过去农村,有两件事情是消除邻里嫌隙的好台阶。一是建房子,农村传统建房,需要邻里、亲戚和朋友之间的帮忙。另一件就是白事,也需要邻里帮忙。如果哪家建房,或者有白事,与这一家有嫌隙的邻居主动前来帮忙,两家就能冰释前嫌。如果在这两件事上(有的地方还包括各种喜事),两家互不来往,基本上就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了。

这两件事之中,古代的俗语当然不便提白事,农村民众素来忌讳,只提建房的事。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与邻居不和睦时,就劝邻居建房屋,以表达通过邻居建房的来往来修复和改善关系。

“乡土派”的解释

农耕时代的农村,经济不发达,也不活跃,大多数人家种田的收入是家庭收入的大头。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建造一座像样的房屋(指砖瓦房),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那时,计划建房的人家,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靠一点一点地积攒,积少成多,等钱攒够了才能动手建房。有一些为了建房的人家,从年轻时候起就开始积攒钱粮,到老了也未必能够攒够建房的钱,最后不得不放弃。有的人家为了修建一座四合院,要经过两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建成。

笔者家乡有一句俗语说“穷不竖屋,富不移祖”。因笔者家乡所建房屋大多为窨子屋,即先修四排三间两层的木房子,明代四面用砖墙把木房子封起来,只留一条大门,清代改为左右后三面封墙,前面不再封砖墙,此种砖墙称“封火墙”。民国以后,木房四围不再封墙,为纯粹的木房子。因此,我家乡把建房称“竖屋”或“起屋”。俗语中的“祖”就是“坟”。

由此可见,旧时代农村,人们在建房上非常慎重,家里没有一定的财力,是不能随便建房的,即使有一定的财力,只要房屋够住,也不能过多地在建房方面消耗物力。

过去,农村民众认为“劝人盖房”与“劝人养鹅”的目的是一样的,表面上看是一番“好心”,实际上是为消耗别人家里的财力,削弱别人家的实力,从而实现某种阴谋。

3、这句俗语有没有道理呢?

由于这句话语,不同的阶层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读,笔者认为这也是很正常的。

首先,所谓“书生派”,因为《增广贤文》儿童启蒙书,先生在解释的时候,要从正面引导学生,所以,先生们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正能量的。这与编辑此书的初衷相吻合的。此书之中,在此句之后,紧接着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从上下句的逻辑关系来看,其目的就是教人向善。

其次,所谓“乡土派”,因为农村民众生活在封建时代的现实社会之中,生活不易。封建社会的农村,经常会出现强凌弱,以众暴寡,虚伪欺诈的社会风气。处在这种社会风气之中,人心难测,所以,民众对这句话的解释很世故,甚至有点“厚黑学”的味道,也是很正常的。

再说,《增广贤文》本来就是古代格言、名言、谚语、俗语等的精选集,谚语、俗语就是来自民间,只不过做了一些加工而已。因此,谁也无法否定,“乡土派”的解读,说不定就是原来民间俗语的本意,而“书香派”的解读,是后来读书人对民间俗语的一种善意矫正。

现在有些人认为,这句话有阴暗心理的嫌疑。但在过去农村,人们认为,这句话并不如此,而是一种善意的提醒,防止一些鼠肚鸡肠的人,使用虚伪欺诈的手段,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

这正如《增广贤文》中所说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架屋。这话我见出自《增广贤文》,这话放在过去应该是有道理的,但拿来再用于今天一般人,就未必有理了。人事都会变,一切都会变,不应以不变去应万变,一切也应有为上。

为什么与人不和,与人不睦,不值得深思反省检点吗?旧时劝人养鹅,架屋,通过这样的作为来解决不和不睦,现在还能吗?这是很值得思考反省的。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有两层意思:①要友善他(她)人,经常来往亲密的人或邻居到家作客,鹅就发出鹅、鹅、鹅的叫声,表示有客人来了,给主人提示岀门迎接。②养鹅是为主人看门护院,陌生人进门,鹅就会发岀嘎、嘎、嘎的喊声,伸长脖子,像箭一样冲上前去啄人。有打击生人,保护主人的作用。主人岀门了,鹅啄人更起劲。

与人不睦,劝人架屋的意思是改善人与人的和睦关系,因为农村建房是需要大家帮助的,具体点讲叫帮工。大家帮一家盖房子,有力的岀力,有物的岀物,有技术的出技术,共同为一家建房,表示乡里乡亲友好和睦。

过去有这样说法,现在已经时过境迁了。时代不同了,环境变了,人也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俗语   不和   木房   农村   目的   邻里关系   邻里   旧时   农家   民众   消耗   粮食   邻居   关系   时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