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真的是徐福带去500童男童女的后代吗?

日本人喜欢认我们当祖先,他们第一个要认的自然是徐福。

徐福是亦真亦幻的人物。

你说是假的吧,但徐福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尤其是在起始汉代的谱录著作中,如《南洲·徐谱》《徐懋功家谱》都有提及徐福,而且《史记》《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都提到了徐福以及他东渡的故事。

你说是真的吧,很多人将徐福东渡日本当作传说来看待。在传说里,方士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领500童男童女,为寻找长生不老之仙药,东渡大海到了日本,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对于以上内容,现有的史料虽有提及,但都含糊其辞,没有交代徐福东渡的目的地就是日本列岛。

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东巡来到琅琊,徐福(一说徐市)推托说海中有鲛鱼阻挡去路,致使第一次出海没有找到仙山。于是,秦始皇派射手对付鲛鱼,徐福再度率众出海。

100年后,司马迁将上述史实写进了《史记》,并且说徐福达到了“平原广泽”。“平原广泽”是哪里?我们并不清楚。

1000年后,也就是公元10世纪,济州开元寺僧人义楚在《义楚六帖》中说,徐福达到的就是日本,徐福到达日本后称富士山为蓬莱,并在日本繁衍生息。

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更有人说,徐福不仅到达了日本,还创建了国家,甚至说他就是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

从时间上看,徐福东渡之说有一个递进的过程,那就是逐步和日本扯上联系。当然,徐福有没有达到日本,还没有信史可以佐证。这就是说,徐福有可能到达日本,也有可能没有到达。

而在日本,有关徐福到达日本的文献资料就更多了,如《日本国史略》就言之凿凿地提到“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

不仅如此,日本国内还出现了徐福墓,鉴于立墓时间较晚,不排除人为附会的可能。

“徐福东渡日本”,到底是史实,还是传说,虚虚实实,成为一桩无法破解的“谜案”。但也正是无法破解这个“谜案”,才使得中日互动交流更加频繁。

“徐福东渡日本”与其说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与徐福类似的还有杨贵妃东渡日本之说。

一般认为,杨贵妃死于马嵬驿。但也有说法,在马嵬坡,一位婢女假冒充她而死,杨贵妃则流落到了日本。日本著名女明星山口百惠就曾宣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代!

其实,这种说法也缺乏史料支持。在日本,尽管有杨贵妃墓,但那墓有十多处,这就更加让人怀疑了。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人物常常被日本人认祖归宗。他就是刘阿知。

刘阿知是汉朝皇室后代,他在西晋太康年间,率领家族东渡到较为平静的日本。刘阿知的后人在日本各地生根发芽,繁衍出了原田、高桥、大藏、村上等著名的姓氏。刘阿知东渡日本有信史记载,也有实物可以考证。

以上三个人物东渡日本,有虚有实,反映出历史上我们和日本的联系。

日本是一个列岛,而且距离大陆并不遥远,他的发展自然是难以独善其身的,甚至受大陆的影响居多。

目前,关于日本的起源,有源自我国东北、江浙地区以及云南三种说法。东北、江浙很好理解,云南怎么说呢?

日本著名人类学家鸟越宪三郎就认为,日本人与云南的少数民族有很多相似性,如云南彝族许多新生婴儿的身上会出现一种独特的胎斑,而日本人也是这样;又如,云南彝族的火把节和日本的孟兰盆节非常相似。

据此,鸟越宪三郎说,日本人的祖先很有可能就是云南人。这种观点在日本也有相当的市场。

无论是徐福,还是杨贵妃和刘阿知,抑或是鸟越宪三郎的观点,都反映出一个事实:日本人是乐意认中国人为祖宗的。人家之所以认你,是看上你的强大。历史上他们的确从伟大的中国文明中得到益处。

当然,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上还是保持了一定的警惕性,他们的认祖归宗,我们也需要理性看待。




不知题主看的是什么书?应该是演义类之类的书吧。徐福,《史记》里也称为徐市,他是秦朝人,准确的说是战国末期齐地之人。

齐国是神仙方术流行的地方,这跟齐地靠海有关 ,大海茫茫,无边无际,很容易让人产生“海上或海外别有天地”的想法。尤其是海上偶尔会出现“海市蜃楼”的神奇现象,加深了人们对“神仙福地”的向往。

秦始皇曾派童年童女入海求取仙药,来自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但是说徐福入海求药不归,到某地自立为王,却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淮南衡山列传》说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到一块有平原有沼泽的地方,称王不回来了,可没说去日本。即便这个记载,跟《史记.秦始皇本纪》也是有出入的。

徐福两次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



公元前219年,徐福忽悠秦始皇称海上有三神山,山上有长生不老药

公元前219年,即始皇帝二十八,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那一年秦始皇41岁。

在灭六国后的两年间,嬴政称皇帝,销毁天下兵器,车同轨,书同文,迁徙天下富豪12万户到咸阳,文治武功冠绝古今,志得意满的他封禅泰山。

那一年,始皇帝嬴政南登琅琊台,《史记》记载始皇帝“大乐之,留三月”。

可以想见,为了经略天下,他几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终于功成天下,此时此刻的他在琅琊阁上眺望大海,必定是内心汹涌澎湃,豪情万丈,此时用曹操的那句诗形容再恰当不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始皇帝在琅琊台足足呆了三个月,三个月里他可能不止一次的看到了海市蜃楼,也就在这时以徐福为代表的齐地方士,簇拥了过来,向始皇帝嬴政忽悠说,海上有仙山,山上有不死神药,于是秦始皇遂果断派遣徐福带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药。

《秦始皇本纪》记载:既已,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可是,九年后……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末年,多年寻药未得的徐福谎称海上有大鱼不能登陆神山。

公元前211年,天上出现荧惑守心,紫薇星黯淡无光,惊惶的秦始皇决定第五次东巡。

210年即将五十岁的秦始皇,再次来到了琅琊台,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本来一切都该看开,可是一向性格刚烈强悍的他,可能由于多年处心积虑,疲于政事,身体状况已经每况愈下,他对于长生的渴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而多年入海求药的徐福却一无所获。面对秦始皇的问责,徐福谎称自己已经找到仙山,一直未能登陆是因为有“大鱼”阻拦。

于是秦始皇亲自率领精锐的护卫,沿着东海岸巡视,竟然真的遇见一条鲸鱼,最后用连弩把鲸鱼杀了。

据推测,秦始皇可能把这只鲸鱼熬干了鱼油,做成始皇陵里的“长明灯”,即鱼膏。

《秦始皇本纪》记载: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望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驽射之。”



从《秦始皇本纪》记载来看,徐福是带了童男童女去寻药,至于多少人没有具体说,而且此次出海,并没有一去不复返

说徐福一去不复返的,是淮南王刘安的武将伍被。当时淮南王刘安囚禁伍被父母,逼迫伍被造反,伍被长篇大论说了一番话,提到了徐福。提到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不回来了。其实想表达的是秦始皇无道导致天下离心离德,人们纷纷起来反抗,辩解和劝诫的意思明显。

后来,徐福入海求药的历史事件出现了诸多演绎。流传最广的就是徐福东渡日本,繁衍生息。日本许多人称自己是徐福的后代,据说还有天皇在公开场合宣称自己是徐福后人。

据传说,徐福是在日本第七代孝灵天皇时东渡来到日本,到达富士山,为当时的日本带来许多先进技术,徐福则自称为秦之徐福,他的后代遍布日本各地。



现在日本不少城市都有徐福公园、徐福庙,而且新宫市还保存有徐福陵墓,雕刻着“秦徐福之墓”五个汉字。

客观的讲,徐福东渡日本,不能完全否认他的真实性,毕竟徐福第二次见完秦始皇后,不久秦始皇暴毙沙丘,之后陈胜吴广起义,几年间秦国灭亡,徐福第一次带领的几千个童男童女也应该长大了,这批人何去何从,历史太长,已经无可考证了。

秦始皇带人射杀鲸鱼后,徐福是否又带一批童男童女入海,《秦始皇本纪》再没有记载,只能留给后人无限想象。




在日本,徐福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光徐福庙,徐福墓,徐福祠,徐福碑就有50多个,另外还有20多个“徐福登陆处”,30多段与徐福有关的故事。

每年的12月15日,日本人会在佐山县金立山对徐福进行祭祀,因为在日本人心中,徐福是他们的“司农神”和“司药神”。

甚至,连日本裕仁天皇的三弟都说:“徐福当之无愧是日本的国父!”。

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是日本故意蹭中国的热度,还是徐福真的带着那3000童男童女,到达了日本,成为了日本人的老祖宗?

我们先从“徐福”这个人讲起。

齐国方术士,忽悠秦始皇

根据《史记》的记载,徐福应该叫“徐市”,是齐国的一个“方术士”。

在古代,方术士的职业范围非常的广,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炼丹药,弄鬼神的道士之外,掌握医学,天文,地理,占卜,航海,命理等技术的人,统统称为“方术士”。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理工男”。

在当时,这些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但是,捞钱的手段却有很多。

有的人搞学术研究,著书立说,靠收徒弟为生;有的人行走江湖,利用人们的认知差,靠赚取“智商税”为生;有的人高级一点,忽悠达官贵人,包装一个项目,让达官贵人们长期投资,赚取“顾问费”。

徐福,就是一个比较高级的方术士。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到达山东,徐福对秦始皇说:“大海之中,有三座神山,名字叫做蓬莱,方丈,瀛洲,那里边住着神仙,你给我3000童年童女,我去找到神仙,为您求得仙丹”。

长生不老,是任何一个帝王都有的愿望,秦始皇也不例外,于是,他就批准了这个项目,拨下一笔巨额费用,征集了3000童男童女,让徐福带着去找神仙。

这海上到底有没有神仙,徐福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他们住在海边,经常会看到海市蜃楼,那个年代没人能解释这是什么原理,都以为海里住着有神仙。

不过,徐福说的三个神山,在大海里倒是真的有,就是日本的九州岛,四国岛和本州岛。

安排了徐福的事情以后,秦始皇就回到了咸阳。

这时候天下太平,秦始皇觉得自己住的皇宫太小,就打算在骊山下修建一座更大的宫殿,就是“阿旁宫”。这个宫殿,耗资巨大,征集了天下几十万人。

秦始皇身边还有一个方术士,叫卢生,也是为秦始皇炼制丹药的,他目睹了秦始皇的种种暴行之后,不禁后背一凉:“世上哪有长生不老的药,我不过是忽悠一把皇帝,赚几个钱而已,这要是弄不出丹药,我的小命就没了”。

所以,卢生就偷偷的跑了。

跑了也就算了,他还到处散布消息,说秦始皇为人残暴,这种人不配吃长生不老的药。

秦始皇听到了,肺都气炸了:“原来说文人闹事,老子把六国的史书都给烧了,请你们这些方术士过来,好吃好喝的招待,你么居然还编排我,还有那个徐福,钱拿走了不少,到现在,连个神仙毛都没找到,你们这群方术士,没有一个好东西”。

于是,秦始皇下令,把在咸阳的460名方术士,全部给坑杀了,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所谓“坑儒”,其实坑的是方术士。

公元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再次来到了山东,他见到了徐福,就问他:“寻找神仙的工程,进展的怎么样了?”

这9年里,徐福根本就没有去寻找啥神仙,他拿着秦始皇的巨额经费,在海上吃喝玩乐,坑儒的消息,他自然是收到了,所以,他已经准备好了一套说辞。

他对秦始皇说:“老板,找到了,就在蓬莱仙岛上,不过,这海中有一个巨大的鲛鱼,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请老板派一队人马,把这个鲛鱼给干掉,我就可以把仙药给取回来了”。

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史记 秦始皇本纪》

原本,秦始皇已经不信任徐福了,听他这么一说,又有了那么一点希望。

于是,秦始皇派出一队人马,拿着连弩到海上寻找了一番,还真的见到了一个大鲛鱼,一发连弩下去,这个鱼被杀死了。

这个“大鲛鱼”,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鲸鱼。

鲛鱼杀死后,徐福到底有没有再次出海,史记上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按照常理推测,既然鲛鱼已经杀死,徐福就没有理由不出海。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来,之后,徐福带着他手下的人马,应该是出海了,而且,他肯定是不敢再回来了,仙药是不可能有的,他两手空空的回来,就是一个死。

徐福最后去了哪里,有没有到达日本,史记中没有记载。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只有一句话提到了。

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也就是说,徐福果然没有再回来,他找到了一片有平原,有水源的地方,在那里称王了。

至于这个地方,是不是日本,司马迁老先生没有说,估计他也不知道,至今都是一个谜。

种种迹象表面,徐福也许真的去了日本

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徐福到达日本的,是五代时期济州开元寺的一个僧人,名字叫义楚。他在他所著的《义楚六帖》中,首次提到徐福达到日本的故事。

有人就会问了:“一个出家的僧人,天天在庙里念经,他是怎么知道徐福到了日本的”。

其实,这个事儿,他也是听说的,是一个日本高僧“宽辅”,来中国搞佛学文化交流的时候,讲给他听的。

也就是说,“徐福到达日本”这个说法,归根到底,还是从日本流传开来的。

既然是从日本流传出来的,那么,基本可以肯定,徐福是到达了日本的,不然不会有这个传说流传下来。

而且,日本的史书,也进行了相关的记载。

在《日本国史略》中写到:“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中,也讲述了日本的创世始祖——伊奘诺尊(男神)和伊奘丹尊(女神)是乘坐着鹢鸟船,从天国降临日本的!

有人可能会说,史书也是可以篡改的,也许是后人根据民间传说给添加上去的,尤其是那个时代的日本,还处于石器时代,怎么可能有记录。

史书可以骗人,考古应该不会。

从日本的考古发现,就在秦末时期,日本社会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突然之间从时期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水稻开始出现,文字开始出现,就连日本人的身高,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变化的。

石器时代的日本人,身高都在120cm左右,进入青铜器以后,身高开始变高。甚至在宋朝的时候,还发生过日本女人组团到中国来找优秀的男人睡觉,就是为了改善他们矮小的基因。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徐福到达日本后,带去的先秦文化,青铜技术,农业技术,极大的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让他们的文明层次,一下子提到到了一个新的等级。

对于石器时代,茹毛饮血的日本人来说,突然从大海上驶来一艘大船,下来的人穿着华丽的衣服,拿着锋利的兵器,在他们心目中,这群人,就是“神仙”。

徐福和他老婆,很有可能就是日本古书上记载的“伊奘诺尊(男神)伊奘丹尊(女神)”。

也许,连徐福都没有想到,本来,他是到蓬莱仙岛去寻找神仙的,一不小心,自己反而成了当地人心目中的神仙。

于是,索性就以神仙的身份在当地住了下来,以神的名义,统治了这个小岛,并教会了他们如何种植水稻,如何冶炼青铜,如何使用文字,如何制作衣服,成为了日本人口中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

当然,徐福是不是神武天皇,这个还有待考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徐福到达日本的时候,日本岛上是有土著居民的,今天的日本人并不完全是徐福以及那3000童男童女的后代。

徐福在日本,就相当于我的炎黄二帝,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虽然在日本有大量的关于徐福的墓碑,纪念馆,以及相关的著作。但是,至今也没有在日本发现任何徐福遗留下来的痕迹。

在朝鲜半岛南部临海的崖石上,刻有“徐市过此”和“徐市起拜”八个大字,证明了徐福到过朝鲜。

至于他是留在了朝鲜,还是去了日本,只能留给考古人员来解答了,因为,出土文物才是最权威的史料!




1994年1月28号,日本首相“羽田孜”在出席一个“徐福东渡”的研究会时,曾经说过:“我的祖先也是中国人哩”

有人觉得羽田孜只是政府首脑,日本“血统”尊贵与否,还得看是不是天皇一脉的。而很巧,昭和天皇的弟弟崇仁亲王曾经也公开说过:“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

因为政府首脑和日本皇室直系血统的“认祖归宗”,再次把徐福及秦人“东渡日本、创造日本人”的言论推到了舆论热潮,再结合日本著名的有着中国秦汉器具色彩的“弥生文化”,这么多年了,每每提起徐福和日本起源,都是热点。

可事实上,把徐福认做祖先,不是近现代才兴起的,而是在唐以来在日本自己兴起的一种文化潮流,一直延续到现在为止。

这还不算夸张,若是仔细去了解日本人眼中的“徐福”,那简直觉得徐福就是日本的人“神”。

比如有很多日本地区给自己“制造”徐福留下的文化、遗迹,可这些地区之间距离甚远,根本就不是徐福以他那个时代正常的移动方式能到达的,因此整得徐福跟个会飞的神仙似的,而这些“故事”的传播过程中,我们自己反而是从未有过参与。

徐福在日本的一些地区,“名头”可是很大的,例如在日本关西的新宫市,徐福的热度比我们在内地还要大得多。

新宫自称徐福之墓就在他们那里,而且还有上千字的碑文,这是新宫“徐福产业链”的基础,在商业上,新宫有“徐福寿司”、“徐福酒”,在文化上,新宫有很出名的“徐福大祭”,而在建筑上,还有很多以徐福为祭祀主体的庙院,整个新宫,有着很浓重的“徐福味”。

除此之外,徐福也被认为是日本的“农神”、“药神”,地位等同于女娲、神农氏、黄帝之于我们华夏子孙一般,若是有趣综合日本社会中,各地区、各阶级对于徐福的“认知”言论,那么就会得到一个概念:

“徐福真的是日本人的祖先”。

可徐福真的到过日本吗?

徐福到底该去哪里?

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中,徐福就是一个被秦始皇派出去“求仙丹”的方士而已,甚至徐福还是一个“骗子”,因为在最后一次出海时,他直接骗了一笔大的,带走好几百童男童女、财富、物资等等。

一直到始皇帝驾崩,别说仙丹了,徐福连人都找不到了。

有人说始皇帝求长生心切,被徐福哄骗了,可实际上,在秦始皇以前,找方士和求仙丹这种事情早就是顶级统治者圈子的一股”潮流”,秦始皇还没出生时,都已经流行着了。

先说说徐福这个人,为什么会被始皇帝信任。

史书记载,徐福是个“方士”,在后世人看来,方士不就是古代的“骗子”吗?

在某些朝代,这样想没错,但在周代,方士的地位很高的,不仅不是骗子,他们还的的确确是人才,乃是贵族们的座上宾,甚至自己本身就是贵族。

先秦时期,巫蛊之术不能说断绝了,可被“垄断”了,而一些“术士”把巫蛊这些手段再稍稍地改变了下,就成为了“方术”,要知道,这些东西是普通老百姓不允许接触的,只能是统治者才可以接触。

跟当时的“诸子百家”研究某一个体系不同,方士这个群体,往往什么都懂一点,但不会太深入,比如研究天文的某家学派,他们就不懂地理,反之,研究地理的,就不懂天文,两个学派的理论很强大,却“分割”了,没能发挥价值。

而方士就不一样了,他们能“联动”起来,他能把天文地理结合起来讲,这才把一个体系建设了起来,所以方士被认为是有“大能”的人物。

最重要的是,方士能“保”长生。

在《史记·封禅书》里,曾如此写道: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

这是一则在先秦时期贵族圈子中很流行的“传闻”,在勃海(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这三座神山很奇妙,不是想登岸就能登岸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这三座神山中,有仙人居住,他们手上有不死药,人吃了能长生不老,这里的动物都是洁白无瑕的,宫殿全是用金银打造的。

甭说古代,现在听起来,这个描述都很厉害,试想那些统治者能不动心?

因此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曾派过方士去找仙丹,这就是一种潮流,虽然他们三位压根也没有长生,但想着长生的事情睡不着,秦始皇选择忽略这个事实。

出海的徐福本身不厉害,厉害的是“制造”了三神山神话的人,此乃先秦“方士”的立足之本,大家纷纷遵守,靠这个吃饭。

所以在徐福之前,三神山是有一个“大概”的地址的,用现在的地理来说,就是在勃海之中,再具体点,就被人认为是山东出海的不远处。

但又有人说,从烟台和蓬莱这些地方出海,也没看到“三神山”啊?

所以嘛,这就是犯了跟秦始皇一样的毛病了,如果看得到,那还是神山吗?

因此“三神山”理论设计者早就想好了,这三神山必须要“诚心”才能看到,而且还要机缘,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术法的方士才能找出来,所以想要找仙丹,只能让方士去。

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

什么叫高级的“骗”,这就叫高端骗局,但骗的心甘情愿,那就不叫骗了。

这里也不扯远了,既然三神山大概的位置在勃海,那么徐福去日本,正常吗?

从物资的角度来讲,徐福从秦朝拿来的资源,很难跨过海洋,还要绕过朝鲜半岛,才能到达日本,这里面的难度不是一般大,所以徐福该去的地方,跟徐福去到的日本,这并不是一个概念。

不过历史不是没有给出线索,徐福明面上出海只有两次,而第一次跟第二次“相距”了九年,第一次回来后,沮丧跟秦始皇说没有结果,秦始皇没有怪徐福,让徐福回去调整心态,实际上徐福此前可能已经在悄悄地寻找“新路线”了,这九年的时间里,也在做准备。

可这一切都是猜测,徐福在古代中国的历史,在第二次出海就断了,带去的童男童女也没有下文,之所以被认为去到了日本,是因为日本人“承接”了这段空白历史,他们的“史料”记载,徐福到达了日本。

徐福是日本第一任天皇?

根据日本的正史《日本书纪》,日本的第一代天皇乃是“神武天皇”,他们的天皇也有“神裔”成分,乃是天照大神的后裔。

而根据许多日本人的“自认”,比如前文提到的“崇仁亲王”,他就说“徐福是日本的立国者神武天皇”,这导致徐福是“神武天皇”的说法很流行,并且有着“印证”。

徐福是不是神武天皇,与其讲科学,还不如“天皇”血统自己承认,即便徐福不是神武天皇,天皇的血脉自己说是,那都是成为真的了,这就是“神权”,根本没道理可言。

后来还有《徐福入日本建国考》一书,以最长的篇幅论证,还结合了日本当地的文化和秦时文化来分析,最终确认徐福就是“神武天皇”。

这一下子,整得我们自己都认为,后来徐福是不是真去了日本开国了,毕竟我们的历史的确是没记载了,一来二去,真对得上。

可问题又来了,根据日本人正史记载的“神武天皇”,他所在的时间乃是公元前7世纪左右,对应我们东周的周僖王时期,这意味着,神武天皇对应的秦国,还在秦穆公时期,这与“徐福”是一毛钱关系都沾不上。

徐福东渡之后的历史空白,日本方面怎么说,我们确实没有办法考证,但徐福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出生时间和对应的秦始皇总不可能是错的,因此这只能说明,日本自己本身也存在了“历史”和“神话”的矛盾。

既然《日本书纪》是公认的正史,那么神武天皇的存在就不可能是虚伪的,即便当时不叫这个,可这个人肯定是存在的,就与我们古代的神农氏一样,有人认为神农氏就是一个群体的“代称”,可区别只是在于个体或群体,存在是必然的。

因此,徐福东渡日本,成为神武天皇,这本身就跟日本的正史产生了矛盾,而日本国内除了崇仁亲王这种重量级的人物认为徐福是神武天皇以外,还有很多的日本人,都是抱着这个想法,其中的原因让人难以捉摸。

徐福去过日本的唯一“证据”:弥生文化。

所谓弥生文化,是日本跨过“新石器时代”所进入的第二个时代的文化。

弥生文化的特点就是,日本人开始学会了种植稻物,也开始有了养殖畜牧的意识和生产分支,最重要的是,日本从这个阶段开始,大量使用金属工具,这便是日本跨过“矇昧”的新时代,弥生时代。

而弥生文化在日本是被“考古”发掘出来的,在东京的弥生町,一个弥生时代的“陶器”被发现,这个陶器,有着很鲜明的中国秦汉的工艺特色,这意味着,这个不是从中国运来的,就是学习秦汉的技术在当地生产的。

一个文化,不可能无缘无故产生,还跟另一个文化那么相似,这就是意味着,弥生文化,传承至中国,这个乃是绝大部分日本学者公认的一个事实。

与弥生文化的遗址里,大量的秦汉金属武器、器皿被发掘出来,一件两件是偶然就不提了,可成为了“制式”而且还大量生产,那就不得不思考,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从同时期的中国运过来的了。

而根据历史,谁最合适做这个搬运者?

只有徐福了。

原因很简单,徐福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东渡之后就开始没有记载了,而徐福带的人很多,物资很多,还有大量的图书、技术、原料,这些东西也是唯一能解释弥生文化发展迅速的根本原因。

所以自弥生文化面世后,徐福是日本的创造者更是深入人心了,而考古的事实比“史书”更管用,大家反而觉得《日本书纪》里面的神武天皇记载的时间有错,应该对应徐福的时间才对。

可不管怎么说,从唯物的角度来讲,徐福不可能是唯一一个“出海”的人,当时能出海的人不少,就拿山东地区为例,很多人都是知道“三神山”的传说的,他们自己出过海,探索过大海也是说不准的,因此弥生文化来自中国,这个说法是可以的,但一定是徐福带去的吗?

这就未必了。

还没等我们自己去弄明白这些事情,日本人们反而开始了“认祖”行动,一部分地区的人开始“造”徐福,说徐福来过这里,并且来这里定居了,还有什么什么留下来之类的,说得有板有眼。

我们本来对于徐福后来的历史就空白,被日本人们这么一闹腾,这完全就变成了他们自己内部的争论了,因为对我们而言,徐福去不去日本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对他们而言,徐福到底在他们日本哪里定了居,哪里埋了骨。

但光是徐福的坟墓都好几十个,要是较真起来,的确是心累的。

总结:

回顾古代日本和中国的外交,能发现在唐代日本极其崇拜中国,而很奇怪的是,“徐福”就是在那一个阶段,开始被他们大肆宣传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目的也许就是为了获得唐朝的青睐,给予更多的帮助和资源。

而唐朝以后,这种理论一发不可收拾,到了五代、宋朝时期,势头未曾减弱,徐福渐渐成为了一个“神话”,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对古代中国文化那么推崇的根本原因。

或许徐福后来真的是去日本了,可一路奔波,带来的东西所剩无几了,他最终在某个地方寿终正寝,这是有可能的,也有可能徐福压根就没到日本,而是去了别的地方,而弥生文化的源头,可能是另外出海的人,徐福只是“沾光”罢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司马迁曾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载过一个故事。

“齐人徐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这段话的意思大概是说,有位叫徐福的方士向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于是秦始皇就派遣徐福,带着几千童男童女到海上探访仙人,寻找长生不老之法。

这则故事看起来非常荒诞,但实际上却有一定的真实性。

(徐福剧照)

首先,司马迁著写史记的时间与秦始皇生活的朝代相隔不足百年,如果他将这则故事写进了《史记》,则说明这个故事很有可能真实发生过。

其次,历史上的众多史籍,都记载了秦始皇曾探寻长生不老之法这种事件。那么假若徐福真的提出过这一请求,秦始皇也确实是有可能派他出海的。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进行过一次东巡,他从咸阳一直走到了山东,其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然而等他到达渤海时,依然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现,这不禁使他深受打击。

就在此时,随行的御医徐福却突然上书,称海上有仙山,山上有神仙,或许可能找到办法。

徐福的一番话无疑让失望至极的秦始皇又燃起了希望,于是他在山东琅琊亲自为徐福壮行,希望徐福能替他寻找到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药。

就这样,徐福带着一大队人驶向了大海。徐福此行的目的非常明确,先找到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壶三座神山,再向居住在山中的神仙讨求长生不老药。然而在几年之内,徐福多次率领着船队出海,花费了朝廷大量银子,却根本连神山的影子也不曾见到。

(秦始皇剧照)

在徐福屡次失败之后,秦始皇也逐渐感觉自己被欺骗了,要说茫茫大海之中会有山,他自己都不相信。但由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秦始皇却越来越渴望长生。虽然他知道徐福可能是在说谎,是在以出海为理由中饱私囊,但他却始终舍不得杀掉徐福。在他看来,留着徐福,也许就为自己留下了长生的一线希望。

终于,随着秦始皇的身体越来越差,他实在是坐不住了,他决定又一次出巡,亲自找徐福讨要长生不老药。

自上书秦始皇获准之后,徐福得到了朝廷大量的资金支持,日子也过得格外的潇洒。当他听说秦始皇亲自前来的时候,徐福才意识到,大秦恐怕是呆不下去了。

对于徐福来说,海上究竟有没有那三座仙山,连他自己也吃不准。而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取得秦始皇的信任,再次出海放手一搏。要么,他能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凯旋归来;要么,就在大海上一直漂流,直至找到一片新的陆地能安身立命。

(徐福东渡)

于是乎,徐福费尽唇舌,终于让秦始皇给了他最后一次机会。他知道自己极有可能有去无回,便编造了多种理由,向秦始皇讨要了众多粮食和生活用品。除此之外,他还以祭祀为名,让秦始皇赐给他3000名童男童女,作为换取仙药的必需品。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徐福率领船队又一次驶向了大海,而这一次,他就再也没有回来。

徐福当然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在航行多日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岛屿,一片没有秦始皇存在的陌生天地。他带着这群童男童女在这里安顿了下来,并渐渐繁衍出了后代。后来有人考证说,这座岛屿就是日本的九州岛,而日本人,则都是徐福带来的3000名童男童女的后代。

日本是否真的是这些童子的后代,这点已经无从考证。但在日本许多地方,却确实保留了人们纪念徐福的遗迹,比如徐福祠、徐福井等等。在徐福登陆日本的地方,还保留着一块写着“方士徐福上陆之地”的大碑,当地的村民说:“徐福可是我们的神武天皇啊。”

(参考资料:《史记·秦始皇本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童男童女   日本人   史记   蓬莱   方士   本纪   神武   长生不老   日本   天皇   术士   中国   后代   神仙   海上   财经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