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后,和我们生活了十多年的继母该怎么办?我给她养老吗?

前些年在我们小区,有一对老两口,男的姓许,女的姓林,都是中年时失去了自己的另一半,后来相互看好,组成的再婚的家庭。

再婚前,女方的子女极力反对,就怕母亲过去之后,成了男方的免费保姆,反正网络上的一些难听的话都拿出来吓唬母亲,坚决阻止母亲再婚。老许只有一个儿子,但是对于父亲的再婚比较看得开,认为自己在外地工作,不能照顾父亲,父亲晚年生活应当有一个人来照顾生活。就这样,两个人走到了一起。而女方老林也因为这个事和子女断绝了关系。

这老两口再婚后感情不错,每次饭后遛弯,都是两个人在一起,有时候老许和朋友打打小麻将,老林就陪在身边。很多人都说,别看人家是二婚,比原配老两口感情还好。

大概是前两年的样子,老许被诊断出肺癌晚期,虽说老许有医保,儿子在南京做买卖,也算是经济自由了,但是,钱再多,也挽救不了老许的命。终于老许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老许去世,老林备受打击,老伴去世了,自己和子女又断绝了来往,以后的日子不知道如何度过。在葬礼上,女方老林哭得痛不欲生。

这时候,老许的儿子看到继母孤苦无依,便主动提出让继母跟着自己到南京生活。一方面是继母对父亲生前的照顾,让自己少了不少心事。更主要的是,父亲生前交代,在自己走后安排好林姨的晚年生活。

老许儿子的话,让继母泪如泉涌,没想到,老许早就将身后的事情给安排好了。但是,继母最后还是决定不去南京生活,说是要在这个房子里多陪陪老许。老许的儿子表示尊重继母的意见,但是让继母放心,她的晚年一定会管到底,保证继母衣食无忧。

就这样,老许的儿子的继母又在这里住了一年,当老许第一个周年的时候,儿子们回来祭扫父亲,经过再三劝说,终于将继母带回了南京。

老许的儿子在南京的生意干得比较红火,而继母也是一个非常勤快人。到了南京,家里家外收拾得利利索索,这让小许一心一意做生意,生意越干越大。

前些日子,老林从南京回来卖掉房子,很多以前的老邻居见面唠扯起来,大家才知道老林真是一个有福的继母。二婚老许是一个好人,而老许的儿子,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大伯去世后,二儿子回家把电视机拆卸下来搬回自己家,继母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默默流泪。二儿子临走时又撂下话,让继母尽快搬走,他们哥几个要卖房子。继母试着给大儿子打电话。

大儿子肯定的告诉继母:“你就放心在这住,没有人敢撵你走。”

大伯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因成分(富农)问题坐了几年牢。听亲戚说,大伯在狱里吃尽了苦头,他们一起被关的有好几个都没能活着出来。

意志力坚定的大伯等到平安回到家中。大伯不在家的那几年,伯母独自拉扯三个儿子生活,日子的艰辛可想而知。

用伯母的话说:“那几年,三个儿子都是十五、六岁,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吃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我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那时伯母是一名会计,挣钱不多,幸亏娘家贴补才把三个儿子养大,并且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大儿子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二儿子在国企也是个小领导,三儿子是一名医生。

大伯回来后,被安排在医院里做了财会科科长。这时的日子才有了起色。很快三个儿子都娶妻生子。因工作好三个儿子家境优越。

伯母因从苦日子过来的,特别吝啬。为此三个儿媳妇都不回家。虽然伯母退休金和伯父工资有好几千元,但儿媳妇回家吃饭还要自己买菜,不买菜伯母就满脸不高兴,糊弄一口。

在伯母58岁那年,身体不舒服,一检查是肺Ca。因为家中都是医务工作者,尽管给伯母用尽各种好药还是没能救活。伯母一生强势,临走前,提的条件就是,不准伯父再娶。伯父当时点头答应了。

伯母走后,儿媳妇回家收拾东西,掀开床柜,满满的一柜子床上用品,有床单被罩,四件套,还有毛毯子,羽绒被。

这些都是伯父单位分的,伯母全部攒着。伯父看到了,让儿媳妇分了,可是儿媳妇都不领情,意思婆婆活时候不舍得给,s了才分变味了。

伯母走后一年,伯父还要上班,家里没人洗衣服做饭,他的生活质量下降不少,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尽管儿媳妇也让伯父搬过去住,可他觉得不方便婉言谢绝。

伯父有房子,有好单位,有高工资,同事们就开始给他介绍老伴。

相亲对象倒是不少,但伯父都没看上。后来一个四十五岁终身未嫁的老大闺女,经朋友介绍跟伯父认识了。

这个老大闺女是北面人,长得很好看,文文静静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年轻时做过老师,因外甥女在这边城市工作,把她也带过来。

听说她跟外甥女就像母女一般亲,在没找到伯父前她是打算让外甥女为自己养老送终。

跟伯父相处半年,伯父给她买了三金,买了一些衣服鞋子。还给她买了保险。反正是能想到的伯父都给她安排妥当。

她也感受到伯父的真心,在一次家庭聚餐中,伯父向三个儿子宣布,自己找的老伴非常好,希望三个儿子能支持他。

儿子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表示理解并且同意。

就这样伯父跟老伴正式领证结婚。

婚后,伯父照样上班,后老伴因为还不到五十岁,在家闲着无聊,想去打工伯父不同意,因为家里根本不缺她挣的几个钱。

她就跟三个儿子说,谁家忙不开她可以帮忙接送孩子,或者给他们带饭。

大儿子和三儿子单位离伯父家近,去父亲那吃了几次饭发现继母做得一手好菜,正有意想来蹭饭吃,继母发话大儿子、三儿子乐不颠的都要来。

就这样继母利用空闲时间给儿子带饭,接送孙子上学,周末还会邀请儿子、儿媳妇们回来聚餐。

伯父单位分东西她也拿出来分享,用她的话说:“我无儿无女,攒这些东西也用不完,S了也拿不走,年轻人喜欢,趁我们活时分给她们,她们也高兴。”

因为她聪明会来事,儿媳妇都很喜欢这个继母,觉得比自己亲婆婆都好。

自从有了继母,家里热闹多了,氛围也好了,伯父也可以开心大笑了。这才是一个家庭该有的气氛。

前伯母活着时,儿媳妇回来吃个饭要算计,分点东西要偷攒着,孙子的零花钱也不给。把退休金和积蓄握得紧紧的。跟三个儿媳妇较劲,弄得伯父也不开心。

一晃伯父退休了,老伴把孙子也看大了,老两口形影不离,开始全国各地到处去旅游。走到哪里,伯父都会领着老伴吃当地特色美食。买当地的特产,还买些纪念品带给儿媳妇。

老两口相敬如宾过了十多年。随着年龄增长,伯父患上脑血栓了,开始几年生活还可以半自理,老伴做好饭,让他坐在轮椅上推到餐桌边,老伴喂饭就可以了。

后来一点点就卧床了,儿子们商量继母,请个保姆来帮忙。但继母没同意,她因为比伯父小十岁,身体很好。坚持亲力亲为照顾伯父。

伯父卧床十多年,我们每年都会去看几次,家里可以说是一尘不染,铺的褥子,盖的被子也是干干净净,家里有病人,却没有一点外味。

我们都很佩服这个后老伴,感慨年轻人家里都没有她收拾得干净。

伯父在她的精心照顾下活到88岁。

给伯父处理完后事,二儿子回家对继母说:“我现在跟媳妇分屋睡觉,家里一台电视机放在她那个屋,我这屋缺台电视机,你岁数大了也不看电视,我把电视搬走了。”

继母知道,二儿子平时就跟她不合,总觉得她照顾父亲是为了退休金和房子。

等父亲一走,他就有点想撵继母走的意思,但碍于自己也算是个有文化的人,没直接说出口,只能用这种方法逼着继母主动提出来回老家。

继母看着他把电视机搬走,一言不发。只是想起老伴,想起自己伺候老伴近二十年,如今老伴刚走,二儿子就沉不住气,有点心酸。

等伯父烧头七,几个儿子都回来了,大儿子一看电视机没有了,问继母怎么回事。

继母告诉大儿子,让老二给搬走了。

大儿子当场批评老二:“你怎么可以这么做,阿姨伺候父亲这么多年,让我们省心放心的工作,我们要感激阿姨。”

二儿子说:“她是伺候了,但白伺候了吗?父亲每月的退休金是谁领的?”

“父亲有病,常年要服药,家里水、电、煤气费也不少,我们几个还经常回家吃饭,这些都不需要花钱吗?退休金只进不出吗?”大儿子气愤地说着弟弟。

“就算退休金平时都花了,那么家里的积蓄呢?父亲这么多年难道没存款吗?”二儿子反驳道。

“有存款又怎么样?阿姨从四十五岁就来到咱们家,为这个家付出全部,她不能打工没有钱,父亲留点存款给阿姨养老过份吗?”

“那也行,退休金存款都留给她,那这套房子呢?房子是父母共同财产,不能给她吧。”二儿子咄咄逼人地问大哥。

“房子是父母的没错,但阿姨无儿无女,如今她老了,你想让她流落街头吗?”

“那是她的事,她可以回老家找亲人。”

“亏你想得出来,阿姨年轻时照顾父亲,老了两手空空回老家,哪个人会收留她?”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你要为她养老送终吗?”二儿子惊讶地看着哥哥。

“对,既然你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就坦诚相见,父亲早在清醒时就立好遗嘱,这套房子,阿姨有永jiu居住权。并且遗嘱也写明,如果我们能为阿姨养老送终,父亲的一半房产就由我们几个继承,否则的话由阿姨继承。”大哥失望地看着弟弟。

这时,全家人都沉默不语,阿姨也泪流满面。

因为她并不知道伯父留遗嘱这回事。她也是头一次听说。

原来伯父感受到后老伴的善良和真心,早早地就跟大儿子商量好了,大儿子非常支持父亲,父子俩背着后老伴把该想到的都写好了,也算是为阿姨留好后路。

大儿子接下来对所有在场的家人们宣布:“如果没有阿姨,父亲可能活不到88岁,即便能活到这么大岁数,我们几个也会被拖垮。”

“所以我们要感恩阿姨的付出,阿姨没有亲人,只有父亲一人可以依靠。如今父亲走了,我们几个就是她的亲人。我愿意为她养老送终。”

面对大哥表态,两个弟弟表示同意,二儿子惭愧地说:“阿姨,我让你伤心了。一会我回家就把电视机给搬回来。”

“没事,看到你们几个这么懂事,我为你们的父亲感到骄傲。”阿姨欣慰地说。

“电视机那么沉,搬来搬去太麻烦了,我一会就给卖家电的打电话,让商场再送一台新的过来,那台旧电视机功能太少了,也该给阿姨换台新的了。”大儿子连忙替弟弟解围。

“对对,要不是我也想换台新的”阿姨接过话。

“那也好,我拿钱买新的。”二儿子低着头说。

“这个都别争了,我出钱买。”大哥掏出一张卡递给阿姨。

全家人都竖起大拇指给大儿子点赞。

回答提问:父亲去世,和我们生活了十多年的继母该怎么办?我给她养老吗?

从法理上讲,继子和继母形成抚养关系的话,就要为继母养老。反之就不需要养老。

从情理上来讲,继子与继母之间成为一家人,也是有缘分,虽说没有血缘关系,但人与人之间是有感情的。

养老并不完全靠血缘,有些父母和子女之间,相处的跟仇人一样,一见面就争吵,有些因父母偏心的家庭,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而另外有些继母与继子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们的感情非常好,继母疼爱继子,继子体谅继母,母慈子孝。

因此继母和继子都要珍惜这份缘份,今生有缘才能成为一家人,这就是福气。

每个人都会老去,为人子女要善待父母,要积德行善,你今天怎么对待父母,你的儿女都看在眼里,将来也会怎么对你,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邓单是在一家小旅馆找到自己65岁的继母的,看着满头白发的继母蜷缩在床上,才几天没见,就感觉苍老了很多。邓单的眼眶湿润了,她扶起继母王淑芬:“妈,跟我回家!”


王淑芬听邓单喊自己妈妈 的时候,愣了一下,老邓还在的时候,邓单都没有喊过自己“妈妈!”


“外婆,我来接你了!”邓单的女儿过来拉着王淑芬的手。


“愣那里,干嘛?过来帮妈妈把行李拿上,去退房。”邓单推了推自己的老公吕柬。


邓单麻利地帮王淑芬收拾了一下,把行李递给老公吕柬,在王淑芬还迷迷糊糊时,已经坐上邓单的车里。


“妈,先去我家住几天,这几天,我和吕柬工作忙,要加班?小爽没人带,得麻烦您接送她一下,还得在家给我们做吃的,让我不用下班这么累,可以吃现成的!”


“妈,可怜可怜我,心疼心疼我,去我家帮我几天,您再回自己的家!”


王淑芬听邓单这么说,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王淑芬不到35岁就守寡了,第 一任丈夫方兰成因病去世,为了救丈夫的性命,王淑芬还借了外债。


可一向对方兰成不好的婆婆,却在丈夫死后,带着小姑子和小叔子来城里,要霸占王淑芬住的房子。


还好,当时买房的时候,方兰成多了个心眼,房产证上只写了王淑芬一个人的名字。


虽然婆婆不甘心向法 院提起了诉讼,可一切证据都表明房子是王淑芬的,房子没有分给婆婆。


王淑芬和方兰成结婚的第 二天就被婆婆分家了出去,家产只有一家房,两亩地,连分给方兰成的宅基地都没有给他。


婆婆规定王淑芬和方兰成每年给自己多少粮食,多少钱,如果公婆有病,要分担多少钱。虽然条件不合理,方兰成也全部答应。


方兰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母亲对弟弟妹妹都很好,就是不喜欢他。家里的活,他做得最多,吃得最差,挨打骂却最多,弟弟妹妹做错了事,母亲都会打骂他。


方兰成小学上了二年就在家里干活带弟弟妹妹了,70年代初,农村生活还是很辛苦的。


虽然结婚第 二天就被母亲分家出去,方兰成心里却暗暗有些高兴,省得母亲欺负自己的媳妇王淑芬。


方兰成没有结婚前,一直在工地干活,虽然辛苦,工资也不低。母亲当时要求方兰成把家寄回去,说是会存起来,给他造房子娶老婆的。


方兰成每个月只给自己留10元钱,其他全部寄回来,房子是造起来了,老婆也给他娶了。可分给他的房子只有一间,结婚第 二天就被分家出去了。


方兰成带着王淑芬去了城里打工,两个人都是勤快肯吃苦的人。本来王淑芬是跟着方兰成在工地干活的。


后来王淑芬怀孕了,再在工地干活吃不消,王淑芬看见工地这边干活的人不少,可吃的东西却很少,她开始尝试在工地卖快餐,没想到因为价钱实惠,味道不错,生意挺不错的。


后来不仅,方兰成干活的工友来吃,附近工地的人也来吃,生意越来越好,干脆方兰成工地也不做了,跟着王淑芬带着儿子,一起卖快餐。


挣了钱以后,方兰成想在城里买套房,这样可以解决儿子的户口问题,以后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


买房的时候,方兰成多了一个心眼,他是知道妻子王淑芬的为人的,也知道自己的母亲不是讲道理的人。


房产证的名字,方兰成只打算写王淑芬一个人,他也告诉母亲,房子是王淑芬挣钱买的。方兰成怕母亲知道他在城里买了房,要跟着他在城里住,说儿媳妇买的,她应该不好意思!


王淑芬和方兰成后来租了店面,开了一家快餐店,生活也越过越好,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有一天,正干着活的方兰成一下子晕倒了。


送进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查出胰腺癌晚期,虽然动了手 术,做了化 疗,可从方兰成发现癌症到去世不到一年。


方兰成生病的时候,王淑芬的婆家人没有拿过一分钱,可老公尸骨未寒,婆家就来跟她争房产,这让王淑芬对婆婆挺恨的。


婆婆还说得振振有词,说是怕王淑芬还年轻,以后肯定要嫁,怕自己孙子吃亏。


虽然官司最终打赢了,可王淑芬也觉得心累极了,亲娘都不一定对儿子好,如果后爹也许对儿子就更不好了。不到35岁的王淑芬暗下决心,为了儿子一定不再婚。


王淑芳靠着快餐店,还了欠的债,养大了儿子,让王淑芬有些头疼的就是,儿子也许是在单亲家庭长大,性格毕竟懦弱!


王淑芬的儿子方建新没有考上高中,读的是3+2的专科,学习的是护理专 业。也许男生学护理得比较少,毕业以后,倒是顺利的,在一家医院找到了工作。


一天,儿子回家说要结婚了,把王淑芬吓了一跳,儿子才23岁,也从来没有听他提起过有女朋友,怎么就要结婚了。


原来,王淑芬的儿子和医院的收费处的一个姑娘,谈起了恋爱,姑娘比她儿子大了4岁,怀孕了。


王淑芬一听,儿子的女朋友怀孕了,想着肯定得先结婚,没想到儿子对她说:“我女朋友父母提出要有一套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


王淑芬现在住的房子是刚赚到钱,为了儿子上学买的,面积只有76个平方,但是是学区房。


她本来还想就先在一段房子结婚,以后赚到钱再给儿子买套大的。这些年,还了债,供儿子上学,王淑芬没有存下多少钱。


可 儿子女朋友的要求又不能不答应,没办法,王淑芬只能卖了现在住的房,重新租回来。又买了一套109个平方的新房,新房房产证写的是儿子的名字。


老房子因为是学区房价钱卖得还可以,新房子用老房子所有的卖房款还不够,还贷 款了一些。贷 款是以儿子的名义贷的,但还款是王淑芬还的。


王淑芬的儿媳妇刚和儿子结婚的时候,对王淑芬也不错,孙子生下来都是王淑芬帮忙带的。为此,王淑芬还关了快餐店。


后来,新房装修好,也空了一年时间,王淑芬孙子也周岁了,儿子儿媳决定搬到新房子去住。


可就在搬到新房子的前一天,儿子找到了王淑芬,看了母亲半天也不说话。把王淑芬搞急了,“你这孩子,怎么搞的?不是有事找吗?半天又不说话。”


“妈”,儿子叫了一声,又半天没有反应,好像很为难的样子。


“怎么了?说,不要这么婆婆妈妈 的。”


“我岳父岳母明天要来。”

“明天我们搬新居,你岳父岳母肯定得来啊!”

“他们以后不回乡下了,跟着我们住,帮我们带儿子。”


王淑芬算听明白儿子的意思了,儿媳妇是想让自己的父母住新房,不想让自己的婆婆跟着过去住了。


王淑芬心里很恼火,可也知道不能怨自己儿子,老公去世以后,王淑芬一直忙着生计,对儿子管的其实不多。


但因为没有爸爸,儿子变得懦弱,变得学习不好,自己也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解决。想想儿媳妇比儿子大,但为人强硬爽快,也可以帮衬儿子,所以王淑芬一直对儿媳妇不错。可没想到儿媳却想赶自己出门!


为了儿子,王淑芬不想和儿媳妇吵架,“妈,我媳妇说,他是不想您太累,所以让她父母来帮我们带孩子。”


“您先还住这里,以后等我赚的钱我一定给你买套房子。”王淑芬看着自己宝贝儿子发的誓言,只是笑笑!


快餐店不开了,王淑芬其实没有了其它的经济来源,现在的房子,王淑芬也不打算继续租下去,打算去租个单间,再找份工作!


王淑芬的老乡知道,王淑芬的近况后,告诉 她:“去做住家保姆吧!工资高,还有地方住,你还省下一笔房租!”


王淑芬觉得老乡的提议不错,自己烧菜做饭挺好吃,而且收拾家务干活也是一把好手,照顾病人,自己也会做。


老乡给王淑芬介绍了一个客户,照顾一个癌症患者,王淑芬去的这家就是邓单家,照顾的是她母亲。


邓单的母亲是宫颈癌晚期,身体很虚弱了,父亲退休以后又返聘了,自己又要出差,哥哥嫂子又在国外。母亲对保姆的要求又很高,找了几个都不能让她满意。


王淑芬是邓单找的第十个保姆了,邓单只希望母亲能满意,她和父亲照顾母亲已经筋疲力尽了。


王淑芬是有照顾癌症病人的经验,去的第 一天,她给邓单母亲好好洗了一个澡。也许是洗完澡感觉清爽了,邓单母亲那天特别好商量。


对于王淑芬的厨艺也很满意,平时只吃一口饭,那天吃了小半碗。吃完饭,王淑芬还特意推着邓母去小区花 园逛逛了。


邓单看见母亲接受了王淑芬,感觉相处得还行,就放心出差了。邓单出差一个月回来,看见母亲脸色好了很多,父亲看上去精神也好了很多。


邓单挺高兴的,给王淑芬发了一个月的工资意外,还特意发了她500元奖金。


邓单母亲的宫颈癌已经是晚期了,医生说还有6到8个月左右时间,邓单只希望母亲在剩下的日子,可以过的舒服一点。


邓单的母亲是桥梁建筑师,父亲是大学教师,父母挺恩爱的,可自从母亲患病以后,脾气变得暴躁。时不时要骂父亲,还对邓单也有很多不满。


邓单27岁了,还没有男朋友,原来母亲经常会说:“不要着急,不要为了结婚而找个男人随便嫁了,不要将就,要结婚一定要找一个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人!”


可现在母亲会骂邓单:“你就快30岁了,还不找,以后像我一样,身体不好,谁来照顾你。”


有时也会骂远在国外的哥哥,邓单的哥哥邓琪,在国外读完博士后,留在国外上班了,并且在那里结婚生子了。


原来邓单母亲觉得挺自豪的,可是自从生病以后,母亲觉得这儿子白养了。


现在对于邓单母亲来说,王淑芬比她的老公和儿女都好,王淑芬还会给她按 摩,让她减轻痛苦,也会给她做各种好吃的。还会给她讲各式各样的故事,其中也包括了她自己的故事。


医生说邓单母亲最多只有8个月了,可在王淑芬的照顾下,她母亲活了2年多,在她母亲临终前几天,儿子儿媳工作也从国外过来了。


邓单母亲拉着邓父的手,把它放到王淑芬的手上,对着邓父和王淑芬说:“老公,你对我好了一辈子,以后我不能照顾你了,让淑芬照顾你。”


“淑芬是个好女人,也是个苦命的女人,希望你可以好好对她,让她也让你自己有个好的晚年生活!”


“淑芬,答应我,帮我照顾好老邓,他和我的儿女会好好对你的,你不用担心,没人给你养老送终,我的儿子女儿给你养老。”


“邓单,妈妈要谢谢你,帮妈妈找了淑芬回来,让妈妈多活了些日子。其实那天你和医生的话,妈妈听见了,医生说妈妈最多能活八个月。”


“可妈妈现在活了两年多,这和淑芬对我的照顾是分不开的,当然还有你和你父亲的付出。以后好好对淑芬阿姨,当帮妈妈报答淑芬阿姨对妈妈 的好!”


“邓琪,你在国外,一直是你 妹妹照顾我的,以后要对你 妹妹好,对你父亲好,对你淑芬阿姨好!”


邓单母亲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泣不成声,大家心里明白,她的日子不多了。


办理完邓单母亲的后事,王淑芬就想离开,邓单叫住了她:“淑芬阿姨,那天您也听到了我母亲的遗言,我也问了我父亲,他也愿意和你一起生活。”


“你放心,父亲退休了,她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有一万多,足够你们俩的开销了。”


“这一万多的工资,你可以每个月先存3000块钱,做你自己以后的养老用。我也会给你补交一份15面的养老保险,让你以后有退休工资领。”


“对您唯 一的要求就是照顾好我父亲!”


王淑芬和邓父也接触了2年多,也知道邓父是个不错的人,想想自己懦弱的儿子和强横的儿媳妇,她答应和邓父一起生活。


王淑芬在邓家工作了两年多,儿子儿媳从来没有来看过她,她每个月还是给儿子还房贷。儿子也只是每个月给他打个电话而已,让王淑芬心里有些凉!


王淑芬本来以为她和邓父在一起就是搭伙过日子,没想到,邓父居然要和她扯证,说是给她的一个保障。


王淑芬和邓父结婚以后,日子过得不存,王淑芬只上过3年学,不认识几个字。邓父开始教王淑芬认字,两个人还一起练书法。


早晨,邓父会陪着王淑芬一起买菜,一起逛逛公 园,走走路,锻炼锻炼身体。回来以后,会帮着王淑芬摘菜,一起打扫卫生。


吃完中饭,午睡过后,邓父开始教王淑芬识字,王淑芬,在写字的时候,邓父在一旁画画。


有一天中午邓单回来,看见父亲和王淑芬在书房,一个画画,一个写字。王淑芬写完字,看着父亲在画画,满脸都是崇拜之色,父亲笑得很开心!


不禁让邓单有些心酸,其实邓单的父母也挺恩爱的,不过,邓单的母亲没有生病前,是一个强势的女人。对她父亲从来没有温柔小意过。


邓单觉得,也许在父亲的心里,没有文化的王淑芬,比有文化的母亲更适合他!这也许是母亲要把父亲托付给王淑芬的理由吧,毕竟是生活过一辈子的人!


邓单结婚了,王淑芬像个母亲一样,帮着邓单操持各式各样的事,婚礼当天,王淑芬邀请了儿子儿媳。像她和邓父结婚一样,儿子儿媳也没出席!


邓单的老公是外地人,邓单自己也不擅长厨艺,王淑芬让邓单像结婚前一样每天回家吃饭。省得他们下班回家手忙脚乱。


邓单怀孕了,生孩子了,都是王淑芬照顾的,邓单的女儿和王淑芬也很亲,一口一个“外婆”的。问她:“最喜欢谁”。


每次都回答“外婆”,问她为什么是外婆?她会说:“外婆做的饭最好吃,外婆对我最好,外婆从来不凶我,爸爸妈妈要打我,外婆还会保护我!”


邓琪虽然回国的次数不多,但每次回来,也从来不会忘记,王淑芬和她儿子儿媳的礼物。


邓父和王淑芬再婚10多年,一天都没有离开过王淑芬,去哪里都要带着她,两个人一直很恩爱。


邓父是无疾而终的,周末的一个晚上,邓单一家子吃完晚饭,本来想陪着父亲下一盘棋。父亲说有点累,在沙发上躺一会儿。


邓单女儿要外婆陪她下去玩一会,邓单夫妻俩在客厅看电视,王淑芬带着外孙女去小区玩。


回来以后,邓父还在睡,邓单女儿还特意轻手轻脚的,王淑芬还说了一句:“今天怎么睡那么久?”


那天是周六,《快乐大本营》都放了好一会,邓父还没有醒,“娇娇去叫你外公起来,睡得太久了,等会晚上不会睡了。”王淑芬对外孙女说。


“外公外公,起来起来,外婆叫你不要睡了。”娇娇推了推外公,外公还是没有反应。


“外婆外婆,外公不肯起来!”王淑芬走到沙发旁边,推了推邓父:“睡的时间太长了,好起来了!”


邓父依然没有反应,王淑芬觉得不对,“邓单,快打120,你父亲不对劲,昏迷了!”


邓单叫老公打120,自己连忙上前查看,发现父亲没有呼吸了。她急忙给父亲做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做累了,她老公接着做。


120也很快来了,进了医院,上了呼吸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抢救,和医生还是遗憾的告诉他们:“我们尽力了!”


邓父在没有一点预兆的情况下走了,享年81岁。办完邓父的后事,王淑芬打扫了一遍房间,看了看邓富的遗像,留下钥匙,带着行李走了。


她觉得,自己的儿子都不赡养自己,邓单和她哥哥更没有义务赡养自己了。房子是邓单父母留下的,邓父不在了,房子是邓单俩兄妹的。


王淑芬没有想到,邓单会找到自己,她曾经去过儿子家,可 儿媳妇一点好脸色也没有给她看。那怕她给了孙子一个大红包。


于是,王淑芬找了家小旅馆找住了下来,其实王淑芬,现在也能领退休工资,虽然工资不高只有一千多。


但她也有一些存款,她觉得自己一个人也能过活,只不过邓父的突然离开,让她太伤心了,他一时缓不过劲来。


王淑芬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很多人都说二婚过的不好,可她的再婚生活还是很幸福美满的。


虽然自己的儿子儿媳不孝顺,可继子女对自己都不错,继女邓单还叫了自己“妈妈”,还说会给自己养老送终的!


我的总结:

人和人的相处其实是一种缘分,人也是好来好去的。

王淑芬对邓母的好,给自己换来的一份好的姻缘,还有一对孝顺的子女。


虽然她曾经经历不幸,可她并没有自暴自弃,仍然积极勇敢的生活,正因为她有好的心态,所以她的生活才越过越好。


予人恩惠不是坏事,帮别人的,不能期望别人有回报,在我们伸出手帮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帮我们自身在积德行善。


如果要说感谢,那我们首先要感谢别人有 机会让自己伸出援手,因为这是一个积德的机会。




我也有一个同样的继母,在我爸生病的时候,继母一直把我爸伺候到病逝。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记着这份恩情。也一直把她叫做妈。

虽然她现在没有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因为她也有自己的儿女。但我们有什么事,过时过节都请她一起吃饭,我们一共4兄妹,她愿意在那家住,我们都没有意见,我们都把她当作家里的一分子,一个老人对待。

毕竟她也跟我爸一起生活了十多年,也算是我们的亲人,不能说,我爸不在了,就把她当外人,这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的。

如果有一天她生病了, 需要人照顾,我们也会义不容辞的去做,毕竟她对我爸有恩,这份恩情直到她离世,我们都应该记住。

如果你觉得你的继母在你们家十几年,所作所为都对得起你们,那你们尽一点责任,也是无可厚非的。

法律上也规定继子女也有赡养继父母的义务。

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与人之间的相识也是一种缘分,我们应该惜缘。




老李去世后,二婚妻子刘芳在床下发现了一个上锁的盒子,里面有10万块的存折和一本房产证。继子和继女问刘芳,这套房子和这十万块怎么分?刘芳哭着说,她年纪大了,她可以不要房产,能不能把这十万块留给她?谁知继子和继女都摇摇头,让刘芳把钱和房产证都收好,他们都不要。

刘芳有些不可置信,老李去世前,他们就曾旁敲侧击地问继母刘芳,父亲手里有多少遗产?为什么现在她拿出这些遗产,他们却不要了?难道老李去世,继子和继女想让她带着钱和房产证离开这个家,以后两不相欠?

继子李强看出刘芳疑惑的眼神,急忙解释道:妈,我和妹妹商量过了,我们都已经成家了,弟弟还小,你把这些东西留着给弟弟吧,你现在年纪也大了,我们不能让你在这个家辛苦十几年,什么都得不到。

刘芳听完这句话,眼泪夺眶而出。她吓坏了,她以为老李走后,孩子们会不认她这个继母,将她和儿子赶出家门,没想到他们会做出如此重情义的举动。继女李莉感慨道,相比刘芳对家里的付出,他们放弃财产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

刘芳和老李都是二婚,刘芳带着一个儿子,老李带着一儿一女,两人再婚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因为他们同时要抚养三个孩子,尤其是刘芳,突然从一个孩子的妈妈变成了三个孩子的妈妈,她早就听说老李的儿子和女儿不好管教,她必须要给自己做好强大的心理建设,才能同意这门婚事。

刘芳和老李结婚时,李强上小学三年级,李莉上二年级,李莉比刘芳的儿子小勇大一岁,上一年级。刘芳再婚后,就把小勇转到了李莉和李强上的学校。

孩子之间的明争暗斗

刘芳初见李莉时,李莉皮肤黝黑,头发又干又枯,随意地披散在肩上,她眼睛斜睨着刘芳,看起来邋遢又不怀好意。果不其然,她直接当着刘芳的面,说后妈是坏人,就算刘芳嫁给她爸爸,她也不会承认她。

刘芳对李莉没有任何好感,试问谁会喜欢一个对自己充满敌意的人呢?不过结了婚,心里再不满,日子也要继续过下去。

因为家里有三个孩子需要照顾,所以刘芳和老李商量之后,决定由刘芳在家里当家庭主妇,照顾三个孩子的日常起居,老李在外打工,上班赚钱养家。

结婚第一天,刘芳早晨6点就起床做饭,可是李强和李莉面对桌上的白粥、水煮鸡蛋和花卷,毫不客气地说,他们不喜欢吃这些饭。

李强告诉刘芳,他喜欢吃水饺,李莉说她想吃馄饨。当时上课间比较紧张,刘芳让他们先凑合一顿,明天再做。两个孩子都不情愿,只吃了一个鸡蛋就上学去了。第二天刘芳要早起做三个孩子的饭,所以不得不五点钟就起床。

老李知道这是刘芳能否被接纳的第一步,如果他直接训斥两个孩子,让他们对刘芳阿姨尊重一些,两个孩子只会从心里排斥刘芳,甚至在他不在的时候为难她。所以老李和刘芳对这样的问题早就有心理准备。

刘芳做饭的手艺也很不错。两个孩子看到自己喜欢吃的饭已经做好了,虽然脸上挂着不高兴的表情,觉得没有为难到刘芳,但是吃起来时却狼吞虎咽,连汤都没剩。刘芳在心里暗想,她终于成功地打入了孩子内心的第一步。

但是孩子只是喜欢吃她做的饭,对她依旧毫不客气。有好几次,小勇哭着说李莉在学校常欺负他,说这是她的家,不是小勇的,让他和刘芳滚出她的家。李莉还经常趁刘芳不注意,指使小勇做事。

刘芳说了李莉几句,让她不要欺负弟弟,谁知李莉在老李下班回来后,说刘芳趁着老李不在家,故意欺负她。老李虽然没指责刘芳,却和女儿在卧室抱头痛哭,好像刘芳就是不讲理的坏后妈一样。

刘芳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和老李谈了心,如果老李觉得她不好,她以后只管小勇,不再管李莉和李强,老李知道伤了刘芳的心,当时李莉哭得很上心,他就是突然心疼女儿罢了,以后保证下不为例。

这天,李莉又指使小勇帮她倒杯水,谁知小勇接了一杯凉水之后,直接从李莉的头顶上倒下去,并握着拳头说,你要是在欺负我和妈妈,我让你也不好过。

刘芳没想到儿子小勇看起来老实巴交,发起脾气来倒是很厉害。不过自这之后,李莉倒是收敛了很多。

刘芳嫁到家里半年,这半年又累又憔悴,因为李莉和李强成绩不好,老师三天两头地找家长,老李在外地,只有刘芳出面。如今李强又考了倒数,李莉也和老师顶嘴。

刘芳从学校回来,忍不住回到家大哭,哭完之后拿起一根小棍,狠狠打了李强和李莉的手,边打边说:你爸在外面挣钱不容易,你们在家里只知道吃喝,不好好学习,对得起你爸的付出吗?心疼过你爸吗?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我现在可以带着孩子搬出去住,以后没人给你们做饭,也没人管你们,你们就高兴了对吧?

李莉哭着给老李打电话告状,老李却在电话里说:打得好,你们就该打。如果刘芳阿姨不心疼你们,巴不得你们成绩不好呢,她干嘛心疼你们,还为你们哭,给你们做饭吃?

两个孩子本来想诉苦,被老李这段话给憋回去,咽到了肚子里。有了老李撑腰,自这以后,刘芳对孩子的成绩开始特别上心,她每天都会陪着三个孩子写作业,写完之后检查修改,给孩子讲错题。表现好了,就加鸡腿。

这样的日子又持续了半年,刘芳察觉到孩子对她的抵触没有这么强烈了,而刘芳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是因为两件事。

走进孩子内心

因为李强放学的时间比李莉晚,秋天放学时又总下大雨,刘芳便带着伞到学校门口接他。每次刘芳都是第一个到的,李强下了课站在门口就能远远地看见学校门外的刘芳。

刘芳接了李强一个星期,那天,是雨下的最大的一天,刘芳虽然打着雨伞,身上还是被淋湿了,回家后,李强竟然主动给她倒了一杯热茶,让她喝一些暖暖身子。刘芳心里很温暖,更温暖的是,当天晚上,刘芳检查作业的时候,李强喊了她一声妈。

“妈”这个字,让刘芳热泪盈眶,她没想到李强会这么快接受自己,她很好奇李强喊她母亲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李强有些腼腆地说:我喜欢吃你做的饭,也喜欢你关心我。我妈从来没接过我放学,你比我妈对我更好。而且自从你嫁给我爸,家里收拾的很干净,我爸也很少喝酒了,我觉得因为你,家才像个家。

刘芳紧紧地抱着李强,喊了一声乖儿子。李强和刘芳的感情越来越好,李莉看不下去,经常讽刺李强没骨气,这么快就认怂。

不过李强并不理会妹妹的挑衅。年底,学校举行晚会,李强想买一双小白鞋,刘芳觉得白鞋很难穿干净,刷起来也麻烦,不同意买。李强对刘芳说:妈,我知道你刷鞋很辛苦,我保证能穿干净。

第二天,刘芳接到李强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对刘芳说,李强现在真的改变了不少,这次考试,在全班排名前二十,他还穿了一双新鞋子,为了防止鞋子脏,一天要擦好多遍,以前他从来不会这么爱干净。

李强的亲生母亲和老李离婚后就再嫁了,她到学校看李强和李莉,班主任也对李强的亲生母亲说起了李强的改变,班主任委婉地表示,刘芳真的是个很好的后妈,没有她,就没有李强的改变。

李强的亲妈看到曾经让人头疼的孩子竟然变得优秀了,虽然只是给刘芳发了一条短信,写了六个字“谢谢你,辛苦了。”但刘芳觉得,自己的辛苦都值了。

刘芳唯一头疼的就是李莉,虽然李莉很少欺负她儿子,但话里话外还是嫌弃她。直到李莉上了初中,刘芳才真正打动李莉。

李莉嗓子发炎,又发烧流鼻涕,当时已经夜里一点多,李莉不愿意去医院,刘芳虽然给李莉吃了药,可还是不放心,就在李莉的床边坐了一夜,早起又做了清淡的饭菜让李莉吃,吃完饭带着李莉去医院,李莉坐在墙角的位置,刘芳一个人在医院跑前跑后帮她挂号看病。

李莉当时已经有些感动,但她不想承认自己喜欢刘芳这个后妈,所以依然喊她刘阿姨。李莉上初一的下学期,和同学打架,脸被同学抓烂了,刘芳吓坏了,心疼地医生说:我们家李莉长得漂亮,又爱美,这要是脸上留疤可怎么办?

为了清除李莉脸上的疤痕,刘芳想了不少办法,什么方法都尝试了一遍。好在三个月后,李莉脸上的伤恢复了,没有任何疤痕。李莉激动地抱着刘芳说道:妈,谢谢你。

李强的一声“妈”,让刘芳感动落泪,李莉的一声“妈”,让刘芳激动地三天没睡好。老李觉得没必要这么激动,刘芳得意地说:你懂什么,两个孩子都认可我了,这种成就感不一样。

孩子听话懂事后,刘芳省心不少。李强读书越来越好,李莉初中时虽然成绩排名不是很好,但一直都在进步,小勇比较平稳,一直在班级的中上游。

孩子大了,花钱的地方也多了,刘芳和老李商量后,决定开间饭店做生意,两个人都能赚钱。刘芳手艺不错,生意也蒸蒸日上,每年都能有一些结余。

日子越过越好,刘芳心里很欣慰。李强和李莉也很争气,岁月如梭,李强考上了重点大学,李莉喜欢孩子,当了幼师,小勇也选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刘芳越来越觉得生活有奔头,可就在这时,老李突然检查出肺癌晚期,病情不容乐观,眼下只有化疗适合老李。刘芳为了救老李,决定掏出全部积蓄。老李却不同意,他不想让自己辛苦打拼十几年的心血,花在自己已经病入膏肓的身体上。

化疗需要很多钱,刘芳看着钱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也曾心疼过,可让她不救老李,她做不到。老李和她结婚前,名下有一套房子,写的老李的名字,刘芳想把房子卖了,给老李治病。老李却对刘芳说: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安得什么心,你就是想把房子卖了,拿着我的钱跑路。 我病了,你就看不上我,嫌弃我是累赘。

刘芳没想到老李会这样冤枉她,气得哭着离开了医院。老李不肯原谅刘芳,也不愿意见她。刘芳来医院照顾她,他就赶她走。李强和李莉发觉父亲对刘芳的态度很差,再加上老李曾指责刘芳的话,他们以为刘芳私藏了钱财,所以老李才会生气。

老李去世后,刘芳在床底下发现一只上了锁的盒子,盒子里还有一支录音笔。原来老李发现自己病了以后,就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他担心以后说不出话来,以前买了录音笔,将想说的话都录了下来。

他故意说刘芳嫌贫爱富,想拿钱路,就是担心刘芳不顾一切去救他。三个孩子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他卡里有十万存款,这十万原本是留着给孩子上学用的,他走以后,房子和存款都交给她了,孩子也拜托她照顾。

老李走后,李莉和李强就问起了老李遗产的事,因为亲戚们都在说,刘芳会带着钱和房子走。但是,当刘芳拿出老李的遗产,还有老李去世前的语音时,李强和李莉才知道父亲为什么在临终前和刘芳吵架。

这些年,刘芳在李家任劳任怨,如今老李走了,他们作为子女,凭什么不对刘芳尽孝道呢?李强和李莉相信,只要有刘芳在,家里的主心骨就在,这个家也一定会一直幸福下去。

刘芳虽然是后妈,但她对继子和继女的爱,不亚于亲生母亲。正是她真心疼爱孩子,将心比心,才能得到孩子们的认可,甚至得到丈夫前妻的感谢。很多人说刘芳很幸运,遇到了好孩子和好丈夫,我却认为,是因为刘芳很好,才让这个家变得好,因为一位好母亲,就是家里最好的风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继母   继子   父亲   伯母   儿媳妇   大儿子   伯父   老伴   阿姨   家里   儿子   母亲   房子   妈妈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