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理财应该买什么产品?

10年银行从业经验,金融理财规划师为您解读,一般理财大致分为短期1年以内,中期1—5年,长期5年以上三种类型;

如果想买长期理财风险从低到高有:

1、5年期存款,大额存单,5年期国债;

2、增额终身寿险,分红险(6年-8年);

3、银行净值型理财(自动续期),如果不赎回基本都在10年左右;

4、养老基金,REITS基金,指数基金;

5、家族信托产品(1000万起)基本上可以做到传承好几代人,基本上100年到150年;

其实市面上长期投资的产品不少,主要还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投资。咱们辛辛苦苦赚点钱,除了是应付日常花销,当然还要为孩子学费,父母的医疗,夫妻的养老做准备。一旦明确了投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就比较容易了。

在长期产品中如果希望本金安全,然后利率还有保障的话建议选择增额终身寿险,这类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性高,5年封闭期,封闭期结束后就可以根据养老需求按月领取养老金了,非常方便,基本上100万的话,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3000元左右,基本的养老需求可以保证了,本金将来花不完还可以根据本人意愿自动传给子女,避免了存款遗产传承的麻烦;

如果资金量超过1000万的话,在国内绝对属于富豪级别了,有1000万的现金资产的话,本金安全和财富传承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方面家族信托业务绝对替土豪们考虑得更加周到完善。毕竟家族办公室从业人员专业性是非常高的,有金融理财,法律咨询,税务筹划等等方面。想想咱们1000万的资产能让985 211毕业的高材生为咱们打理财富,不仅不用给他们发工资,而且还能给咱们解决财富传承,资产保值增值,税务筹划等问题,简直不要太爽!

在长期投资里我本人最不建议做的就是存款,除了安全之外,利息比不上理财,灵活性比不上保险,传承方面更是无从谈起。我在工作中遇到太多老人去世后子女因为遗产闹得不愉快的家庭闹剧了。

最后总结一下,长期投资一定要明确投资目标,有了目标才知道什么样的产品适合自己。

原创作品,欢迎点赞收藏转发[作揖][作揖][作揖]




1,若要投资长期理财,首先要明白何为长期理财,一般定义上一年以上的产品即为长期理财!既然能投长期说明我们的资金可以时间放长。流动性没问题,那我们可以对比收益和风险这两块!

2,长期产品主要包括哪几种,我认为有以下几块:银行大额存单、银行净值型理财、信托产品、万能险、基金,下面主要按照风险性排序

(1)银行大额存单,保本保息型,收益一般在2%-4%,最高100万5年期也才能达到4%。优点:无风险,保利息,可提前支取。缺点:收益低。适合人群:保守型

(2)万能险:保本不保息型,大部分万能险为5年期,能保证最低利率3%。优点:无风险,保部分利息。缺点:提前支取损失利息,甚至有可能损失本金。适合人群:确定能放满5年,保守型。

(3)银行净值型理财: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产品慢慢朝向净值型方向转换,逐渐取消时间限制,可以长期不动。现在理财一般在4%左右,但不能承诺保本!

(4)信托:信托目前还属于隐形刚兑,但这块随着资管新规会严格把控,2-3年期信托收益会在6%以上,当然风险等级相对前三者要高,起点金额100万。适合人群:资金量大,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

(5)基金,之所以把基金也放在长期产品里面,主要考虑基金作为权益类产品,短期来看除非遇上大牛行情,不然并不适合短期持有。尤其对理财小白来说,找到一款好的基金坚持定投,长期持有也是不错的选择。




1、宽基指数基金中长期布局推荐


2、策略指数基金长期布局推荐


3、行业指数中长期布局推荐


4、主动型基金中长期布局推荐


5、债券型基金中长期布局推荐


温馨提示:


基金是个长线游戏。本文所说的中长期,指1年,甚至3年以上。


一个月也坐不住,跌一周就想跑的朋友,还是先去重新认识一下基金的定义,以及什么才是正确的投资姿势吧。这里不多废话。



一、宽基指数中长期布局推荐


宽基指数,即包含大量不同类型股票的指数。


1、沪深300指数:


沪深300指数,代表的是A股龙头企业股价走势。


它也是最贴合真实市场波动的指数,通常用来表示A股投资的平均收益。


好处是从不上蹿下跳,坏处是短期可能不景气,常出现钝刀子割肉的阴跌局面。


想做A股的中长期布局、定投,必然绕不开沪深300。


围绕它衍生的基金产品也很多,我重点推荐大家关注这两只:


(1) 嘉实沪深300ETF联接A(160706)——规模最大


投资市场是一个用钱投票的地方。


规模效应对于指数基金来说,更是如虎添翼,指数基金越大市场话语权越强。


这只基金是同类基金中规模最大的。


规模效应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省钱、省持仓成本。均摊下来的基金管理费用仅0.5%,托管费用仅0.1%。(一般基金管理费用大都在1%左右,一半托管费0.18%)



另外,该基金的追踪误差仅0.08%,几乎和指数一模一样,所见即所得,完全不担心指数涨却基金跌。


规模大、费率少、误差同样低的还有华夏沪深300ETF联接A(000051)和兴全沪深300指数(LOF)A(163407)。


(2) 华宝沪深300指数增强(003876)——累计收益最高


我们投资的目的就是赚钱,历史收益越好,未来优秀的概率越大。


与死板跟踪指数不同,增强基金对持股的比例和数量进行过优化,大都比普通的指数基金收益高10%左右。



中长期持有的优势就是积少成多。


最近1年,该基金收益比指数高15个点。时间拉长到3年,基金收益比指数高一倍还多。


风险警告:


目前沪深300指数估值已达2015年牛市的半山腰,如果不是长期投资不可冒进!


2、上证50指数:


上证50指数的股票行业权重分布有些特殊,50%是银行股。银行属于“三傻”,不必多言。



由于疫情冲击,国家为了刺激实体经济发展,必须推动银行让利。在未来1~2年内,银行利润并不会有大爆发,只能成为短期轮动炒作的一环。


轮动是永远追不上的,越追越赔,最好的方法就用长期、稳定持有对抗轮动。


(1) 易方达上证50指数A(110003)——年化收益率最高


这只基金收益不仅吊打同类上证50基金,还吊打其他宽基指数基金。


一般说起宽基,这只基从来不会缺席。



最近一年,该基金收益是上证50指数的近一倍,同时也高于沪深300指数的收益。


风险警告:


目前上证50指数估值已达2015年牛市的半山腰,如果不是长期投资不可冒进!


3、中证500指数:


中证500指数,追踪除了沪深300之外的A股中小市值企业,一般被视为其他宽基的有利补充。


中证500指数背后是500家中小企业,比起龙头巨无霸,他们受疫情的冲击最大、损失最惨重。这导致中证500估值长期处于适中水平,最适合中期布局。做网格或抄底持有半年以内都可以尝试,有精力的朋友也可以试试场内ETF。



好消息是,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来看,明年经济将得到进一步恢复。GDP水平也会出现大幅抬升,中小企业的利润水平仍然有释放的空间,值得期待。


(1) 申万菱信中证500指数优选增强A(003986)/建信中证500指数增强A(000478)


增强型基金能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


虽然今年中证500收益表现有点不温不火,好在这两只基金能比指数高5~10个点。



其他场内可以关注: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中证500ET。两只基金规模大,最有话语权。


4、创业板指数:


创业板大都是起伏较大的股票,例如信息技术、医药、电子制造等,增速高、规模偏小,偶尔还会上蹿下跳。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朋友投资。


在震荡期,创业板适合中短期套利,回调抄底,一赚就跑。最好投资场内ETF,短期交易成本只需万分之几。场外费率贵,中短期套利得不偿失。


场内可以关注: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天弘创业板ETF(159977)


除了低买高卖,还能赚企业高利润增长的钱,场内场外基金都可以。前提是,坚持持有1年以上+定投,即便在高点入场也不成问题。


长城创业板指数增强A(001879)


创业板只有这一只增强基金,只有它能创造超额收益。最近1年,基金收益比指数高8个点,累计收益近70%。



5、科创50指数:


科创板很新,成立仅1一年多。20%最高涨跌幅度,比创业板还不稳定,股价天天上蹿下跳。


相关基金最近才发售,11月中开放场内交易。场外基金呢,最近两个月将会发售。



上市大半个月,基金净买入规模近百亿,投资者热情似火拦都拦不住。


场外的ETF联接基金还在开发中,没开户的朋友还得等一段时间才能买。


闭眼买买买没关系,但我还是想给大家敲个警钟:科创50以科技+医药股组成,主板上的相关股票早已涨上天,估值奇高。


不难推断,当下科创50估值远高于正常水平,甚至高于创业板。现在买入没问题,但必须做好风险分散、长期持有的准备,定投也可以。


如果不想高位踩空,那就耐心等待!


市场永远处于波动中,谁能想到2年前,创业板估值低于历史99%的水平呢?


最有耐心的猎手,才能一击致命,获取利益最大化。


二、策略指数基金中长期布局推荐


优化选股比例的基金是增强基金,而优化选股标准的基金就是策略基金。


宽基是通过市值大小选股,优化选股后的策略指数,就是通过公司分红、利润增速、基本面选股。


弄那么多概念、搞这么复杂,为的啥啊?


不都是为了多赚点收益嘛!尤其是比沪深300指数更高的收益。


原理复杂不解释,多多只挑最有投资价值的说。


1、深证红利指数:


基金经理拿了散户的钱去买股票,什么股票才能赚更多收益?


经过他们长期的研究分析,发现分红多的股票也能赚钱。于是诞生了根据股票分红选股的指数。


比较尴尬的是,目前A股最乐意通过分红套住投资者的,大都是一些基建、化工、银行股。这导致上证红利指数、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经常跑不过沪深300。唯一的优点是熊市抗跌,整体波动率甚至不到5%。


深证指数主要从深交所选股,这里制造业集中,高利润才会有高分红。



但缺点也很明显,波动比沪深300指数大,牛市涨得快,熊市跌得猛。如果能把握市场单边上涨趋势,中长期收益不错,基本吊打沪深300指数。


工银深证红利ETF联接A(481012)





2、基本面指数:


基本面,即是股票公司的基本面,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资产状况等,是一个比较专业、复杂的选股标准。确定性更强。


中长期收益不错的指数有:深证F60(基本面60指数)、深证F120(基本面120指数)


分别对应两只基金:


建信深证基本面60ETF联接A(530015)、嘉实深证基本面120联接A(070023)


两者长期吊打沪深300指数,收益走势几乎一致。


但建信深证基本面60收益略高3~5个点,且波动更小。



风险警告:


目前红利指数、基本面指数估值都已在2015年牛市的半山腰水平,如果不是长期投资不可冒进!


三、行业指数中长期布局推荐


行业指数收益两级分化严重!一旦买错行业、或是时机不对,特别容易踩空!


热门行业万众瞩目、群星璀璨、每年入账万亿,而夕阳行业、“三傻”股价没有最低只要更低。这里也是懂行老司机吃大肉的地方,新手小白贸然梭哈,容易血本无归。



多多重点介绍未来5~10年潜力巨大的行业指数,帮助大家在中长期投资中稳赢。


1、消费行业


不论是从经济复苏角度,还是国家长期发展角度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收入水平在提升,消费永远是主旋律。


哪怕天塌下来,老百姓肉总要吃(牧原股份)、奶总要喝(伊利、蒙牛)、菜总要炒(海天味业)、酒总要喝(茅台、五粮液)……


除了生活必需品消费外,市场前景更广阔的是可选消费。例如,手机、电脑、小家电、奢侈品、汽车、旅游、游戏……我相信大部分的老司机脑海里已经闪过无数好公司了。



这里主要介绍:


(1) 主要消费指数: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联接(000248)


(2) 食品饮料:天弘中证食品饮料指数A(001631)、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161725)


(3) 可选消费指数:广发中证全指可选消费联接A(001133)


不必全买,挑1~2只即可。


要注意,经过今年大半年的持续上涨,所有消费指数都已见顶,出手前必须谨慎。


不是多多告诉你这个有前景你就盲目冲进去,需要你自己研究过后,发现的确不错,未来哪怕短时间回调也能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要听风就是雨。


投资这么麻烦?还得自己研究?


没错,挣钱从来不是一件无脑的事。那些看上去躺赚的牛人,大都经过透彻的专业调研。


2、医疗行业


国内医药发展的两大痛点:


其一是国家带量采购之前必然先压价,逼迫企业薄利多销;


其二是医药器材研发周期极长,三五年都无法出成果。


虽然有各种现实困境,但生病吃药住院是刚需。


我国老龄人口必将突破3亿,未来5~10年内,医疗以及配套服务的需求将飞速增加。


更何况,疫情刺激了更多的中青年人健康、医疗保障、疾病预防、检测等需求,市场广阔。



医药相关指数很多,但常用的有几个:


(1) 300医药指数: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512010)


(2) 中证医药100指数:天弘中证医药100A(001550)、国联安中证医药100A(000059)


(3) 生物医药指数: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分级(161726)


(4) 全指医药指数:广发医药卫生联接A(001180)


不必全买,挑1~2只即可。


今年下半年,医药行情走势出现下滑,是因前期疫情带来的恐慌,推高了整体估值。好在医药企业稳定、高增长的利润基本盘仍在,挤掉水分,未来依然会是长牛行业。


3、科技行业


科技的子行业很多,5G、半导体、新能源、电子科技、电子通信、军工……都能归入其中。


每一个子行业又存在产业上下游,发展逻辑各不相同,非常复杂。再加上,科技研发存在周期,子行业涨跌周期各不相同,仔细展开的话,上万字也说不清。


多多建议各位先去看自己感兴趣的某细分领域,研究透了再去投资。



这里介绍几个我认为值得深入研究的子行业:


(1) 5G:通信ETF(515880)、华夏5GETF(515050)


(2) 半导体:中证全指半导体ETF(512480)


(3) 新能源汽车: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分级(161028)


中国的5G技术,有着引领世界的实力,不论是设备还是技术标准,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价权,未来中国的“微软”就有可能出现在5G行业中。


半导体已经纳入未来10年的国家发展计划。“中国芯”的核心就是半导体,国家也把发展半导体列入了十四五规划之中,这是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风向。


新能源汽车既是国家大力推广方向,也是未来的全球消费升级方向。在全球市场中,特斯拉仅做到较高市场占有率,但并未形成技术、品牌双垄断,国内仍有机会。


如果不想钻研子行业,就想买个行业也可以:


(1) 科技100:华泰柏瑞中证科技ETF联接A(008399)、华夏柏瑞中证科技100ETF(515580)


(2) 科技龙头:华宝科技ETF联接A(007873)


不必全买,挑1~2只即可。


大部分情况下,高位买入,必须做好短期亏损的准备。这是急着入场必须支付的“入场券”。但只要坚持持有,做好中长期规划,不重仓高波动基金,中长期收益不会很差。




在理财实务中,根据理财产品存续时间长短,一般可以分为超短期理财,比如1天、7天期限的;短期理财,时间一般在3个月以内;而中期理财,则在3-6个月期间内;中长期理财6个月到1年,长期理财通常在1年以上。具体怎么选,主要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理财目标、资金多少与资金的流动性来选择。

评价一款理财产品,通常我们从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三个维度来考量。所谓“人无近忧,必有远虑”,既然考虑长期理财,充分说明是对未来有所筹划,而近期的资金流动性也是不成问题的。在金额未知的情况下,那么我们主要从产品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方面来评价符合长期理财目标的产品:

1.国债。国债是最为安全的,期限分3年期,利率为4.0%;5年期,利率为4.27%。收益较和大额存单接近,安全性甚至比大额存单更高。

2.智能存款。智能存款作为近两年新兴的存款产品,因其利率较高,受到很多人的青睐。目前部分城商行和民营银行能给出5%的利率,安全性无疑最高,50万以内受法律保护。

3.大额存单。大额存单虽然要求20万起步,但是相对利率也是不错的,10月份大额存单的平均利率达到了4.506%,个别银行根据客户资金量可以给出较高的利率,同样作为存款,50万以内保证本金安全。

4.理财型保险。理财型保险包括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从安全性来说,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从收益性来说,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当下市场最受欢迎的是分红险和万能险的混合型产品,即保险公司的“开门红产品”,用来做养老金和低龄子女的教育金继婚嫁金储备或传承资产最为合适。

5.银行理财产品。虽然银行理财产品打破了刚性兑付,但是相对一些利率在3-4%左右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还是比较稳妥的。

6.债券型基金。债基近一年收益表现出色,1488只债基中,5%收益的超过520只,绝大部分是盈利的,安全性也相对较高,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7.信托产品。信托产品门款较高,100万起步。稳健型风格的可以选择固收类产品,大概年化利率能达到7-8%;进取型风格的,资金宽裕也可以考虑股权投资,但这类资金往往要放置3-5年左右,风险性相对较大。

8.P2P产品。虽然P2P产品现在很不受待见,而且大部分省份在清理这类平台,但还是有一些老牌机构相对经营比较稳健,虽然风险较高,但收益也较高。想火中取栗的不妨一试。

如上所列举的产品,基本都是适合长期投资的。建议在考虑自己风险偏好的基础上,结合理财目标以及资金多寡来综合考量。




首先,在搞清楚长期理财应该买什么理财产品之前,应该要搞明白什么是长期理财。

这是因为有些理财产品只适合短期理财,有些适合长期理财,而有些也只有长期持有才能获取更大收益

一、在投资理财中,根据投资年限,可以分为五个理财方式——

①极短期理财方式——7天以内

②短期理财方式——半年以内

③中期理财方式——一年以内

④中长期理财方式——三年以内

⑤长期理财方式——三年以上

我为什么要这么划分呢?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根据A股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上最长的牛市大概是两年多,历史上最长的熊市也是两年左右。

平均来看,小牛+小熊≈三年。也就是说,我们投资三年,基本能够经历一轮小牛熊。而根据基金投资的方式,时间一般投资五年左右最合适,当然,某些基金投资时间越长越好。

根据支付宝的调查,支付宝基金持有者平均41天要卖出基金,这些人一般都是投资年龄少于三年的新人、喜欢做短线的股票投资者或者低风险能力承受者

我在向大家介绍股市时,提到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

股市就好比人,其涨跌就像人之呼吸,有涨有跌才是健康的;如果大盘短时间飙升或者一直下跌,都是不正常的。

这一点,相信熟悉大盘涨跌的朋友都比较明白,也相信长期持有富国天惠成长混合的朋友更是印象深刻。

而且,由于我们买的时间不一定对、不一定买在最低位,也由于我们无法判断市场的下一步情况,所以只有长期持有,吃过了跌过的苦,才有享受市场大幅上涨的红利。

二、适合长期理财的产品有哪些?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理财产品,那么哪些理财产品适合长期持呢?

近十年M2增长率平均每年是10%左右,也就是印钞机或者货币贬值的速度是10%

而根据这个数据,我将它们分成两类——

①跑输货币贬值:银行定存、银行大额存单、银行理财产品、固定收益类、货币基金、纯债基金;

②跑赢货币贬值:偏债混合基、偏股混合基、平衡混合基、股票基金、指数基金与股票。

下面,我就分别深入分析一下各自的优缺点——

1、三大银行类理财产品

银行类理财产品有两个非常大的特点:一是安全,二是永远跑不赢货币贬值

不管是定期存款,还是大额存单,还是银行推荐的浮动类收益理财产品,其收益率都是跑不赢印钞机速度,也就是说,把钱放进银行里,永远不能使货币保值增值。

但由于其安全性很高,所以很多人,特别是低风险承受力的投资者,都喜欢把钱存进银行里,或者在银行APP里买进那些浮动类收益理财产品。

我们投资至少是为了保值,而银行类理财产品都不能使我们的资产保值,那我就不多花笔墨介绍了。

2、固定收益类、货币基金、债券基金

这三类理财产品,除了债券基金可能跑赢货币贬值速度,其他的都跑不赢;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收益稳定

固定收益类:各大银行APP都有售卖,收益率可以达到4%/年,但收益率越高,定存时间越长;

货币基金:一般收益率可以达到2.2%/年,比如余额宝、零钱通、活期宝等等;

债券基金:又可进一步分为纯债、普债与可转债,除了可转债可以使资产保值增值外,其他两个都不能。而投资可转债,风险有时比混合基还高,还不如投资混合基。

小总结:收益率还是跑不赢M2增速,也就不细说了。

3、偏债混合基、偏股混合基与平衡混合基

混合基金的分法,是根据基金持有的股票、债券相对多少来区分的,主要就是偏债、偏股与平衡混合基金。

还有一种比较特别,不是固定的股债配置,而是灵活配置,时多时少。

重点提示:2020年混合基金与股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达4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存单   产品   收益率   基本面   利率   理财产品   收益   指数   适合   风险   基金   银行   医药   股票   财经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