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为什么能五千年长盛不衰,根源是什么?

哪有什么命定的所谓伟大文明!本质上就是地里位置的原因!中国的地里位置东、南邻大海波涛,西、北有丛山峻岭,既不像美洲玛雅人那样彻底的封闭,又不像中东地区人类文明发源地那样你来我往的激烈竞争,更不是非洲的地理环境。中华文明的地里位置决定着这个文明既不会过于孤立,又能够适当的汲取外来文明,比如佛教,但因为地里位置相对于其它文明较远,也不会被外来文明彻底征服。如果同样的文明,放在中东,强敌环伺,恐怕也就没有所谓的现在的中国了。仅此而已。其实,某种意义上,汉字既是这个世界上留存下来的不多的表意文字,也是一个“停滞”的象征!




翻看了一些回答,有些纯粹是来恶心人的,尬吹不过脑子那种!

首先,第一个问题,华夏文明五千年长盛不衰,这个提问有问题,华夏文明是有盛有衰的,并不是一直很强大,这点参考东晋十六国时五胡乱华、元朝、清朝及百年屈辱史。

第二个,所谓根源,换句话说就是传承没有断绝,华夏文化自古以来一直都有传承者。不管是父子相承,还是师徒相承,总之,这份传承没有断绝。

第三个问题,传承为什么没有断绝!其基础取决于方块字,文字对于任何一个文明来说,都是基础,没有自己的文字,那只是无垠之水;但其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华夏文化的包容性,不管是强大时候的海纳百川,还是弱小时的顺应潮流,都兼容并蓄。但是这种兼容并蓄的过程中,中华文化的核心却是一致的。

第四个,地理因素,这点其实也特别重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多。




炎黄子孙从氏族部落起,就有了战争 ,优胜劣汰,生产劳动和战争维护了氏族部落的掘起 ,壮大,封国。有了姓氏,团结的纽带,更进一步发展了集体作用,对外扩展,对内统管,有序发展。中华姓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亲密关系,强强联手,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每个姓氏的族人,基因不同,都以维护自身家族的利益为重,敢于斗争,敢于献身,中华民族56个民族都是一家人。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续的根本。




卖油条的大哥,给我讲华夏文明为什么能五千年长盛不衰。

我家巷子里有个油条铺子,炸油条的大哥五十左右,每天气定神闲地在那炸油条。他说话很有意思,我常去借买油条的机会和他聊天。听他谈东谈西。

有一次我们聊到了如今的盛世,他说:咱华夏文明就是牛啊。

我问:华夏文明为什么能五千年长盛不衰。根源是什么?

他说:根源就是两个字:通和容。

我说:愿闻其详。

他说:华夏文明是有圣贤加持的,你别看历史好像是一个很巨大的东西在滚,但是这里面需要有圣贤来加持,比如老子、孔子、庄子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其他不知名的圣贤,这些圣贤的力量,非常关键。

我们的文明之所以能够不败,第一是因为圣贤给我们梳理和架构出了“通”的文化基因。

通是达的前提,通也是不死的前提。

通,则没有障碍,大禹治水四个字,就是五千年来各朝各代明君圣王们治理国家的核心。凡是偏激行事,拥堵气脉的,都会凋落。唯有那些适时疏通上下的时间段,才可以是盛世。

我问:什么是通?

他说:通,就是一件事的各个条件都具备,不人为阻隔干扰,也能及时处理拥堵,整个思想上也没有偏执节点。在各种各样的变化下保持这个理念,则常能畅通。

就像我的油条,要炸出好油条,我的面粉就得和地很好,很均匀。油温得恰好。动作要到位。不然就很难搞了。这就是诸多条件要顺,才能通,

一个文明能够在这么多的战争和苦难劫难里面延续,没有通这个理念,是不行的。

有劫难的时候,是痛,痛则思通,知道臃堵了,就要开始变通。变通却是很痛苦的,比本来痛还要痛,但是熬过这样的痛,就会通。

实际上,通就是懂得用变化应对变化。历史上中国人从来不干的一件事就是,一条道几百年走到黑,五千年有记载的历史里,没有这样的长期时间段,一般百年左右都会有变局。

再说这个通,其实也就是我们人能够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老祖宗历来从个体的修身养性,沿到治国,都是秉承着一个理念。

首先中流砥柱要通,中脉要通,心脏要通,大脑要通,大的整体要通,才对路,什么事情,只有想通了,才会继续有发展。

通还是连接,是交互。人要和事情联通,和外界联通,和其他人交通,一个城邦一个国家,也要和其他的城邦国家互通往来。

文化也一样,互相通融,才能取长补短,各自成就。

通来应变,变化无常是常态,三国演义的话说的很好,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不要执着,不要执着谁是永恒的,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一切都在变化中演变。

所以这个通字,是一个核心。


第二个是容。

这个容字,无论是老子还是孔子,儒释道三家,都是核心要义。有容乃大,是中国人很基本的文化基因,华夏文明之所以博大,就是因为这个主体这个根,始终在无私承受,承受就是容。

容,就是个大海,大海不拒绝什么,什么都来了,都来了但都归于大海了。这就叫做无量。

无量之容,是世界上最大的格局,比如我们历史上好几次被外族征服,从文化角度看,从未慌张,你来了就来了,来了,你还是得契合进来我们这个大文化里面。

然后等着等着,要不了多久,事情就颠覆了。外来的东西,看似可怕,看似凶猛,但几乎最后都是为我所用。这就是容。

我说:觉得你的油条炸的确实金黄酥脆,难怪啊,你原来还懂这些东西!

他说:容和通,其实是我们这个文明和文化给与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传家宝贝,人人都有这样的胸襟,其实做人就不会痛苦。

一个人做得到通容,这个人可以心无块垒,惠风和畅。

一个人做得到通容,这个人可以轻舟快马,风雨不扰。

一个人做得到通容,这个人可以像根油条,修长酥脆,总吃不厌。

一个人做得到通容,这个人可以和世界上任意一个人交道而不烦恼,遇到世界上任意一件事不会纠结困惑。

通容,是因为心大了,厚了,深了,顺了,犹如空谷藏大风,深渊潜巨龙。因渊而博,以博而大,以大而美。

我喊道:大哥,打住吧,你只是个炸油条的,我受不了了。




华夏文明,五千年,是建立在几万前的外星文华的基础上,从公社迁徏採食猎捕文化,到定居农耕文化,又经历帝王封建和帝国文化。发展到现在,又经历了社会,公社,社会半私有制文化全过程。
长期不衰是发展各阶段总历史所适应的结晶。有人想把华夏文明灭掉,改为洋文,人物虽大但也力不从心。未达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长盛不衰   华夏   根源   孔子   兼容并蓄   都会   酥脆   油条   圣贤   姓氏   中华民族   大海   核心   位置   财经   文化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