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八国联军轻而易举就攻占了北京,为何没有把中国瓜分了?

这是当年李鸿章和八国联军谈判时的情景,当时是以德意志帝国陆军上将瓦德西代表八国联军和李鸿章代表的清王朝进行谈判。当瓦德西像向李鸿章介绍美、英、法、俄、日、意、奥等国将军后,当瓦德西拿出八国联军的议和条款,想听听李鸿章和庆亲王代表的清王朝意见时的一段对话,看后大家可能就明白了,为什么八国联军当年轻而易举占领了北京,却没有瓜分中国。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瓦德西:“今日请你们二位阁下来,是要听听你们对各国义和条款的看法”。

“你们能听吗?你们会听吗?你们数万军队陈兵京师,荷枪实弹,对着我一个七十老夫,我的话你们听得进去吗?议和,这条款是议出来的吗?一群狼闯进了羊圈,会给羊义和吗?笑话”李鸿章气愤地说。

瓦德西说:“今天请你们来,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是我各国联军的礼貌,本来是不必听的”。

李鸿章拉长声音说:“这才是狼说的话,瓦德西元帅,我的话你确实不必听,可我今天来了,确实有话要说”。

瓦德西:“请讲”。

“你们不是要瓜分中国吗?瓜分就是制造义和团,你们清楚,我中国人从来就是安分守己,不爱惹事,可为什么这么多义和团起来了,因为你们洋人在我大清不守规矩,烧杀抢掠,太欺负人啦!如果你们瓜分了中国,到那时候,这义和团会比今日少还是会比今日多?会比今日多,会遍地都是义和团,会人人都是义和团,连老夫也都是义和团,这后果是什么呢?”李鸿章说。

瓦德西:“什么后果我们都不怕”。

“那就是一个个娘子关之战,你真的不怕?”李鸿章说。

瓦德西:“那只是个偶然”。

“哈哈哈,偶然?哼哼哼,你们为什么不接着打啦?我皇太后、皇上到了陕西西安,你们接着追呀,为什么不接着追了呢?还有赔款,中日之战,我大清败了,赔了两万万两白银,不知何日还清,因为我国政府的岁收入是八千八百万,而支出一亿零一百万,属于赤字财政。李鸿章不慌不忙地说道。

瓦德西:“这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你们当然不必考虑,但是你们要我大清赔偿十万万两白银,如此勒索,必将导致我大清经济崩溃,到时候你们连一两银子也拿不走”李鸿章义正言辞的说。

瓦德西:“拿不走也要拿”。

李鸿章:“知道…知道…你们有手段,有枪有炮嘛!不给钱就打死你,是不是这样呀?瓦德西元帅,中国有句古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再告诉你一句话,我大清国民连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吗?好啦!老夫今天也就这么几条。第一、我皇太后绝不能在你们的祸首名单之中。第二、赔银子,我大清没有多少银子可给。第三、你们要瓜分中国,你们就来吧!只要你们守得住,如果你们非要杀我皇太后,非要把我大清逼进死境,那…你们就来吧!我大清有四万万臣民,必将奉陪到底”。

其实通过上面我觉得吧,当时八国联军之所以没有瓜分中国大约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各国都只想在中国战场上分一杯羹,并非真的想瓜分。

二、各国分赃不均。

三、中国面积大,人口众多,加上几种武装力量都有,他们不敢。

四、北京虽然被攻陷了,但是清王朝的其他军事力量还有。

以上只是小编的一些粗浅看法,如果不妥之处,请广大网友谅解!!




当时的清朝政府是腐败无能,但也有许多官兵是爱国的,广大的中国人民是爱国的。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经常地不断地明里暗里与侵略者斗争,不屈不挠地打击敌人。最终没能让瓜分中国的阴谋得逞。




这个不难理解,因为中国太大了,他们吃不了!

一是,八国联军只有两万多人,虽然掌握先进武器,战力可以,但要分兵占领中国当时近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是不现实。

二是,中国武装力量基本面还在。八国联军一路北上直达北京,各省基本处在观望状态,一旦八国联军试图全面占领中国,各省基本上会群起而攻之,或响应朝廷勤王,或各自为战,八国联军战线拉长,必败无疑。

三是,八国联军目的不同,各怀鬼胎。不乏浑水摸鱼者,得了便宜就走人的。

四是,八国高层管理者也有头脑清醒人士,留下昏庸腐败的清政府,远远比自己统治中国更方便。慈禧已经表态:“量中华之国力,接与国之欢心”。




笔者不是史学家也不是军事评论家。这样的话题从历史和学术方面各种评论很多,也早有定论。平民百姓茶余饭后,也热衷于探讨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也可以进行前提假设,议论一番也无所谓。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大清帝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历史资料统计:八国联军阵亡约2500人,清军阵亡约2000人,义和团阵亡约万余人。有资料显示,二万多人的八国联军其实打入北京后,也有很多忧虑。 伤员越来越多, 战线太长后勤保障跟不上,己经显现出原形。

首先,他们知道生活在中国1300多万国土上面,还有四万万中国人。中国主要军事力量并没有被打垮,而只是败退到他们找不到主力。当时尽管军队和老百姓短时期一盘散沙,如果清醒过来以后,一致对外攻击进入北京的二万多人,八国联军可能被吃掉。

其次,清朝和八国联军相互信息不对称。清朝朝野上下并不知道八国联军实力究竟怎么样,同时八国联军也不完全知道清朝军队实力有多差。具史料记载各省军队已经开始停止观望,一旦达成共识,进京勤王同入侵者进行长期战争状态,八国联军是耗不起的,只能速战速决,见好就收。

第三八国联军和各国列强目的是掠夺中国财富。双方谈判结果,清政府向各国共赔款4.5亿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亿两。达到这个目的后,谁统治中国不重要了。何况清朝腐败无能是最佳人选。




当年八国联军是轻而易举地攻下北京的吗?不是!他们攻下北京后为什么没有瓜分中国呢?不敢!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主要原因是,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无畏的抵抗,使八国联军认识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雄气慨,他们在大无畏的中国人民反抗之下不敢瓜分中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从来都不怕帝国主义侵略者。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但是帝国主义得寸进尺,又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忍无可忍,没有办法,只有举兵起义。于是义和团起义爆发。义和团起义初期,遭到清政府的镇压,之后慈禧为了对付洋人,转而支持义和团。

义和团得到慈禧的支持,士气大涨。面对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英、法、俄、日、德、美、意、奥八国联军2万多人,乘坐专列要由天津进入北京,义和团拆毁铁路,英勇杀敌,杀得2万多联军四处逃亡,取得了廊坊大捷。


△义和团士兵

西摩尔兵败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派兵助纣为虐,但同样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奋勇抵抗。俄国海军在攻打大沽炮台时,爱国将领罗荣光带领广大官兵坚决还击,虽然终因寡不敌众,大沽炮台失守,但俄军损夫惨重,5艘战舰被击沉,死伤几百人。

八国联军从天津进攻北京,一路上都遭到义和团和爱国士兵的抵抗。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时同样遭到义和团的痛击。俄军进攻北京东厦门时,义和团和清军在此死死把守,打得俄军损失了几员大将,直到义和团和清军全部战死,俄军才进入北京城。其他各国的侵略者在进攻其它城门时,同样遭到义和团将士的有力反击。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将士虽败犹荣!


△天津保卫战,义和团与清军联手抗击侵略者,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

正是义和团和一大批爱国将士的奋勇反抗,才使帝国主义者认识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抗精神,使其打消了瓜分中国的狼子野心。

当然,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其目的是想从中国得到好处,而不是推翻清政府。他们很清楚,如果推翻了清政府,必然会引起全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不如让清政府替他们统治。而且,他们知道,中国国土辽阔,块头太大,在中国面前,他们只是一条蛇或一蚍蜉而已,如果要瓜分中国,到头来只会落得:贪心不足蛇吞象,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所以,有清朝政府替他们统治中国,比他们瓜分中国要划算得多。当清朝政府同意与他们签订《辛丑条约》后,他们便罢兵了事。

《辛丑条约》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丧权辱国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它给国家带来的是屈辱,给人民带来的是无穷的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联军   义和团   炮台   北京   中国   西元   俄军   爱国   皇太后   帝国   侵略者   帝国主义   官兵   轻而易举   清朝   清政府   当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