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记忆中,开始记事的年龄是几岁?

本来3岁的孩子是记不起什么事情的,但是我在三岁时差点饿死,形成了记忆烙印,永远磨灭不了。

1959年,我3岁。父亲在许昌剧团里工作,母亲带着我姐、我妹还有我在襄城县居住。那时全国都在大跃进,没有职业的妇女也被组织起来上山砸石子。

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给我们发饭,一个比我大的孩子抢走了我的馒头,造成我中午一顿饭仅喝了一小瓯稀粥。

晚上发饭的时候,那个比我大的孩子又夺我的馍。我有了中午挨饿的经历,千方百计护着馍不让他夺走。他来面前,我手背后面,他转到后面,我手回前面。他拽着我胳膊,我就和他撕扯。老师发现后,没收了我俩的馍,汤也不让喝,说这是纪律,谁打架谁不吃饭。

睡到半夜,我感觉到肚里很难受,我说,出不来气!母亲听到声音来看我,发现我连说话的气力也没有了。摸摸头不烧,摸摸肚子,很空很扁。问我为什么在幼儿园会饿成这样,当时我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也没有力气睁眼了。

母亲连忙起来,看看屋里铁锅和鏊子都上缴大练钢铁了,家里既没有粮食也没有锅灶,难为得直流泪。

母亲忽然想起我家不远有个襄城县越调剧团,剧团是集体伙房。许昌专区越调剧团是从县里抽调人员成立的,我父亲和县剧团的人都熟悉。

母亲叫起炊事员宝叔,向他哭诉我快饿死了。宝叔说,嫂子,别声张,这是两根油条,赶快拿回去救孩子吧!

母亲拿回油条,我已经连嚼油条的力气也没有了。奶奶赶快用开水泡了油条,递到我嘴里。吃了几口后,我慢慢不用泡也有劲嚼了,一口气吃完了两根油条。现在回想起来,一个3岁的孩子,一次能吃两根油条真的不可思议!而且吃了以后身体没有不适,一点儿毛病也没撑出。

第二天母亲请假到幼儿园找到老师,说我晚上差点儿饿死。老师说,孩子太多,老师太少,无论怎么样也照顾不过来。

是呀,到处都在大跃进,哪里会招来那么多幼师呀?就是炊事员也不够用,宝叔一个人管全剧团五、六十人吃饭,连个帮手也招不来。

宝叔头上长疮,冬夏都戴着帽子,但大家都在吃食堂,炊事员成了稀缺人才,宝叔在剧团里无可替代。平时我看到宝叔热天戴帽子老是笑他,自从吃了他的油条,就感觉宝叔是最好看的。





其实记事最清淅的应当是6岁,记得每天早起就要扫地,吃完饭就拉一矮木橙站在灶台洗碗,然后就是喂鸡喂鸭,挎个竹篮到后山拨兔草喂兔,有时要帮母亲去洗弟妹的屎尿布,哈!这也可以写一首屎尿诗了。再后才去找小朋友玩。我6岁时就有一弟一妹,母亲很忙,所以我必须学会做家务,50年代是人口高发期,每家都有几个兄弟姐妹。七岁时去上学,记得读书的第一课是:“记得去年春天,妈妈送我上学,我第一次背上书包,奔奔跳跳地上学去了。”上学回家照样还要做以上的家务。儿时的回忆是顶美好的。




应该是5一6岁吧,当时身体不好,老住院,平地走几步有时还跌倒。后来妈说六十年代生活太困难了,妈怀孕时吃不着什么,导至从小我营养不良,经常生病住院,我就记得我老住院打针[流泪]




应该是三岁吧,记忆中毛主席逝世,身上盖着红旗。还有就是大地震,很多人来去匆匆,把我家的门板都拆走去抬伤员了。

记忆中的东西很淡,或许三岁之前也有记忆,却朦朦胧胧的。包括三岁以后的记忆,也没有太深的印象。真正算作有记忆的应该是上了小学。




三岁。母亲是我三岁时逝去的。母亲去世时的影像一直留在头脑里,很清晰。

三岁时,我的家住在村东头最边缘。孤零零的只有我家一户人家。距最近的民房群大约300~400米的样子。那是一天的早晨。睁眼醒来,父亲没在家。进屋喊母亲,连喊几声没理我。母亲什么模样想不起来。母亲坐在炕上,披着头发,仰面向上。见母亲不理我,便来在屋门外的台阶上。当时天气不冷。我光着屁股趴在台阶上。过了不久,父亲带来一群人帮碌起来。没人在意我。还有一个印象是哥哥身着重孝被人搀扶着走在前头。后面跟了许多送殡的人。以上即我三岁时的全部记忆。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母亲的死因。母亲生性善良、软弱、嘴笨。被村里的两个泼妇打掉了门牙。父亲懦弱,不能为母亲出头。母亲心里的冤屈出不来。先是抑郁,后来精神分裂。可以说是受人欺负而死。

有生以来,头脑里虽然没有过母亲的音容笑貌。但对母亲却有无限的思念。总是设想,如果母亲活着该多好哇。既使母亲再老再丑俺都不嫌弃。俺就是舍出性命也决不许有人欺辱她。

三岁时的这些记忆非常深刻。今生恐怕是忘不掉了。今天把它写出来,算是对母亲的又一次悼念吧!

去年母亲节时写过一首关于母亲的诗。一并笔录于此:

巜母亲节记

妈是珠峰最高山,怀儿之恩大于天。

天下苦累都尝遍,含辛茹苦心自甘。

儿是小苗土里钻,长成大树可参天。

羔羊跪乳谢母恩,乌鸦反哺万代传。

写于2021年5月9日 母亲节。

我想母亲在天上能看见儿子现在的一家老小们。愿母亲在天堂里过得开心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大跃进   许昌   襄城县   炊事员   剧团   油条   母亲节   幼儿园   力气   父亲   年龄   母亲   我家   记忆   老师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