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炫耀独立团有八个营,孔捷非常羡慕,为何丁伟毫无反应?

李云龙、孔捷和丁伟就像棋手,他们的段位不同,所以他们对形势的判断能力,也就会有高低不等的见识,最后他们的结局也理所当然的不同。

丁伟是超一流的棋手,他对形势的分析非常的精准。李云龙的独立团扩建为八个营,他一点也不见怪和羡慕,他说:咱们的部队早晚要扩大,一旦时机成熟,要和鬼子进行决战,就算把鬼子打跑了,天下就太平了?我看没那么容易,咱们和国民党早晚得有一战,到那个时候,那恐怕动静就大了”。他预见共产党与国民党,为夺取政权早晚都要进行决战。

中国与老大哥的蜜月期间,他说:从军事角度、从国土防务角度上看,我认为,我国领土的防御重点应该放在西北部、北部、东北部……此话一出举座将校们皆大惊失色,甚至脑门上渗出了冷汗。他的话,在几年后都得到印证,中国的防务也如他所说的进行。

反右大会时,丁伟当众为彭德怀辩护,并声称不打算改变自己的观点,砍掉脑壳也不服,他的反抗引起轩然大波立即宣布逮捕,丁伟临被带走时,对着会场上的几百名高级军官喊道:同志们,我们的党和军队有危险,这种空气太不正常了,连个战功赫赫的元帅按组织程序提点儿意见尚且被定为反党分子,照此下去,将来党内人人都难以自保,好人会越来越少,小人会越来越多,这个党还有什么希望?早知如此,我丁伟当初就不该参加红军,不该参加共产党!当时会场的数百名将校无不骇然变色,李云龙更是喝得酩酊大醉吼道:丁伟呀,好兄弟……你是条汉子……我李云龙不如你……是他娘的孬种,软骨头……

丁伟的崇高伟大的风格和宁死不屈的骨气,让李云龙自愧不如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之后的行为,其实他们都是同路人,只是丁伟的远见卓识比李云龙要更高一个档次!

李云龙的岳父也是一个非常有远见卓识的先生,忧国忧民足见他们的胸襟,坚持己见不屈服当权者更是他们的高风亮节!

李云龙的政委赵刚更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优秀指挥员,正是有赵刚的辅助,才会有李云龙的驰骋疆场!

彭德怀、田墨轩、赵刚和丁伟他们都是同类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理应受到人民的尊敬和崇尚!




很简单,格局不同,眼界不同,关注点也不同。

晋西北铁三角,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个人特点鲜明。李云龙打仗油滑,鬼点子多,只能占便宜吃不了亏,他的部队只要撒出去,就绝对不能空手回来,他的原话是“赔本的买卖咱不做”。所以,李云龙在这三个中是家底最厚的,打平安县城时,光一个团就有八个营,上万人。因为这个,李云龙经常被孔捷和丁伟取笑为地主老财,也是他们“打土豪”的对象。

孔捷是有地主老财的心,没地主老财的命。孔捷性格比较敦厚,实诚。从一件事就能看的出来,孔捷的独立团被三本一木的特战队偷袭,损失惨重。总部震怒,把孔捷换下,换李云龙当团长。孔捷面子过不去,要去当马夫,被李云龙劝住,李云龙说:你孔捷还是独立团的团长。孔捷听了,当即拿出一把大刀,要把自己的手剁下来,算是还李云龙一个人情。要不是李云龙把刀夺下来,孔捷可能真的就把手剁了。所以李云龙叫孔捷“孔二愣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孔捷当然羡慕李云龙搞物资、扩充部队的本事,所以,他才会去收编土匪谢宝庆部来扩编自己的部队,可是,要不怎么说他是有地主老财的心,没地主老财的命呢,也怪这个谢宝庆倒霉,手下人抢谁不好,偏偏抢了魏和尚,还把魏和尚杀了。魏和尚和李云龙那可是过命的兄弟,李云龙立马带人去把谢宝庆灭了,孔捷怎么劝也没用,扩充部队的愿望又泡汤了。

但是丁伟不一样,丁伟的格局比他们俩都要高,如果说孔捷和李云龙都是算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丁伟更多的是从全局考虑。所以,丁伟的心思并不是放在怎么多弄一挺歪把子,怎么再扩编一个营上,听到李云龙的团扩编出了八个营,也没有很大的反应。

其实,丁伟的这种特质总部也是清楚的,总部也是打算把丁伟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帅才,这从一开始就总部命丁伟去延安抗大学习就可以看出来。要知道,当时八路军指战员是非常稀缺的,这种情况下,总部还把一个团长从火线上撤下来,去后方学习,这说明总部对丁伟给予了高度重视的。只是后面由于总总原因,没有去成。

还有,从三人在军事院校毕业时的毕业论文就可以看出来三个人的格局和眼界。李云龙的论文题目是《论军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当然,这也是整部电视剧要表现的精神,但是,作为一个兵团级的指挥员,这个思考角度未免有点狭隘。孔捷在电视剧中并没有进行演讲,不过,根据之前他和丁伟的一段对话我们大概可以分析出来。抗美援朝胜利后,出于宣传需要,我们国内对美军的宣传大都是说美军是少爷兵,美国是纸老虎,不堪一击。但是,从朝鲜战场下来的孔捷却认为这种宣传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他知道,美军的战斗力有多强悍。孔捷认为当时美军刚刚经过二战的洗礼,各兵种配合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战斗力非常强悍,甚至自己的一个师都没能全歼美军的一个营。因此,我们可以猜测,孔捷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关于在战役中各兵种配合协同作战的问题。丁伟的论文题目是《论我国国土的防御重点》,当时我国和苏联是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两国正处于蜜月期。但是,丁伟却在这种时候指出,未来,我国的主要威胁应该是来自北部的威胁,丁伟把这个对我国构成重大威胁的国家成为C国,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丁伟说的C国指的就是苏联,并且,丁伟还提出防御的必要性和防御方法。他的观点在当时像一颗重型炸弹,在会场就引起了很大骚动,因为,当时谁都觉得苏联和中国是兄弟,怎么可能会对中国构成威胁。但历史证明,丁伟的看法是对的。

可以看出,李云龙是从基层指挥员的角度考虑,如何提高部队的士气,敢于战斗。孔捷是从兵团级指挥员的角度考虑,如何协调大兵团作战时各兵种协同作战的问题。而丁伟,是站在国家利益的战略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正确预测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主要防御方向。这就是为什么李云龙炫耀独立团有八个营,孔捷非常羡慕,为何丁伟毫无反响的原因。




看过各大电视台都轮番热播的真正反映抗日战争的电视连续剧《亮剑》的朋友们都知道,剧中有个著名的晋西北铁三角:李云龙、孔捷和丁伟,这哥仨可谓是名声远播啊,但是这三个八路军事指挥员特点鲜明,格局不同,眼界不同,关注点也不同。

就拿主角李云龙来说吧,这个同志打仗油滑,鬼点子特多,从来只能占便宜吃不了亏,他手下的部队只要撒出去,敌人就要倒霉了,因为李云龙的兵绝对不能空手回来,用李云龙的原话说就是“赔本的买卖咱不做”,不得不说,李云龙,粘上毛比猴还精,这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还只进不出的主。



那么李云龙在《亮剑》剧中喝酒吹牛时向两位老战友孔捷和丁伟炫耀自己带的独立团有8个营的时候,孔捷表现得非常羡慕,为何丁伟却没有什么反应呢?


这要从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之后华北日军发动大扫荡的时候,李云龙的独立团突出重围后,伤亡非常的惨重,没办法只能在赵家峪这个地方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但是只有几百乡亲们的赵家峪根本就养不起李云龙的独立团这么多人马,于是聪明的李云龙就想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让独立团各建制单位分散开来,以连排为单位让他们到乡下去自由的发展壮大,就是去当山大王了,专找日伪军的不痛快。

到了后来独立团的团部被日本特种作战专家山本一木大佐率领的特工队给偷袭后,恼羞成怒的李云龙马上就集合了手下所有部队,准备要攻打平安县城,为死难的赵家峪乡亲们报仇,营救秀芹。后来在独立团的队伍集合到一起后李云龙都傻眼了:老子以前的独立团也就是有1000多人,怎么的,现在你们翅膀都硬了,部队居然都过万了,冷不丁的老子成师长了。



在打完著名的“平安格勒战役”之后,李云龙就收拢部队把这些后来扩充的军队整编成了8个步兵营,还不包括团部、骑兵连、炮兵连、特务连、侦察连、直属连、辎重连等等。作为战忽局的我就觉得此时李云龙独立团的军事实力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师的作战编制了,可是作为《亮剑》中的两大主角,八路李云龙与国军楚云飞一直惺惺相惜,相爱相杀不过,因为他俩选择阵营和信仰的不同,他们明面上恭恭敬敬,暗地里却一直在互相较劲,谁也不服谁。在李云龙率独立团打完“平安格勒战役”后,晋绥军的楚云飞就在背后捅了李云龙的一刀,他战略眼光看得很远,抢点很准,故意将自己的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炮营驻扎在大孤镇,将李云龙的根据地一分为二,首尾不能相顾,不得不说这招挺阴险的。



事后,李云龙请客,把老战友孔捷和丁伟请来研究“晋西北铁三角”联合协防统一指挥的问题,期间李云龙有点喝多了,就非常高兴他就对他的两个老战友炫耀自己的实力。


李云龙就说自己手上现在有8个步兵营,还不包括团部、骑兵连、炮兵连、特务连、侦察连、直属连、辎重连等等。在他在说完后,在场的孔捷羡慕不已,说道:“八个营,老天爷呀……你的部队扩充了近三倍呀。而那时的丁伟却显得颇为“冷静”,甚至有一些不屑。毕竟,孔捷羡慕不已是有原因的,因为在那时他手下的队伍的战斗力是无法与李云龙的部队相提并论的。现在老战友李云龙又一下子扩充了这么多人马和武器装备,自然是羡慕不已,理所当然的。



丁伟的反应很平淡,难道是丁伟很清高吗?那倒不是。大可观天下认为,主要还是因为丁伟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在抗日战争还没结束时就已经对未来国共之间的态势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而这样的眼光高度,老战友李云龙和孔捷在那个时候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个认识水平。所以孔捷就显得非常的惊讶,而丁伟就非常的淡定,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甚至还带着一种不屑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孔捷、李云龙、丁伟三人之间有那么大的水平差别呢?



从孔捷的反映也说明孔捷所带领的部队作战人员肯定没有李云龙的独立团人数多,而这个丁伟就不一样了,因为他眼界高,视野宽,格局大,早就看明白眼下这所有的一切了,他也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这是李云龙在剧中说的。他越没反应,也说明他的部队人数说不定比李云龙独立团的作战人数只多不少,正因为如此,丁伟才感觉到李云龙的独立团,8个步兵营,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在拉队伍这方面,丁伟是具有很高的战略眼光的,我老丁也不必你老李差!



只不过在《亮剑》这部剧中是为了特意突出李云龙的主角光环,导演才刻意地把丁伟的表现能力拉低,但还是会留有一些迹象表露出丁伟的眼光的独到之处,这个配角留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刻。


如果按照李家坡用3600颗手榴弹消灭日军山崎大队的战斗时,张大彪的一营360人的编制标准,此时的独立团就已经扩充到了八个营,现在每个营下辖肯定不是3个步兵连,甚至是6个以上的步兵连,一个营的兵力充实到800人,不是什么问题,这一点,早就在丁伟的预料之中,丁伟的表现还自然不会惊讶。


如果从热播电视剧《亮剑》的最后几集来看,在选择论文主题方面就说明,剧中的孔捷、丁伟和李云龙三个高级指挥员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因为孔捷是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写的关于《战役中各兵种配合协同作战的问题的研究》,李云龙因为主角光环就写了《论军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在那个和苏联老大哥“一边倒”的时代,具有战略眼光的丁伟就敏锐地发现了北部邻国对我国未来可能构成的战略威胁,他写的论文题目是《论我国国土的防御重点》,不得不说丁伟这样的观点在那个时代绝对可谓是“离经叛道”,危言耸听!但经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丁伟的想法推论是完全正确的,他简直就是一个预言家!



大家想一想,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黑龙江边的珍宝岛与苏修的那场差点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那场短暂交火,更加应证了《亮剑》剧中丁伟的远见卓识,这样的人才是不可多得!反观这个主角李云龙的军事思想还停留在只是战术层面的“亮剑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上面,他在格局和眼光上面逊色于丁伟太多了。因为孔捷是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写的关于《战役中各兵种配合协同作战的问题的研究》,他是兵团级指挥员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这一点就比李云龙高。


所以说丁伟是具有全局战略思维的高级军事将领,孔捷是一个兵团级军事思维的高级指挥员,而只有李云龙仅仅是战术层面的统兵将军罢了,所以他也只能带一个军。



其实《亮剑》剧中李云龙在南京军事学院的毕业论文,相比《亮剑精神》,我觉得更应该让李云龙搞他的《未来特种兵作战理论研究》更务实,贴合实际一些。说实话,晋西北铁三角的论文还是丁伟的论文——《论我国国土的防御重点》,有质、有料、有格局、有层次、有分析,有感觉!


因为据我了解在当年八路军的晋西北“铁三角”当中,只有丁伟的参谋业务和战略眼光无疑是他们三个人中最优秀的,在《亮剑》的后半部分中介绍说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他能成为某个大军区的参谋长绝非偶然,那是他努力的结果。换位思考一下,丁伟的活,他李云龙就干不了,一个楚云飞随便一般般的图上作业让他看着都赞不绝口的。丁伟往上走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李云龙眼红不了!

大家都知道在电视剧《亮剑》中,在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丁伟和李云龙,孔捷三人的级别是一样的,都是八路军团长。但在解放战争开始以后,去了东北的丁伟与留在中原的李云龙的之间差距便迅速拉开了。根据《亮剑》剧中南京军事学院那一段,丁伟聊天时,回忆他在东北野战军的纵队如何如何了得,大家就可以看得出,人家丁伟就已经是东北野战军的纵队司令了!纵队相当于手底下一个军4、5万人马呢!



而李云龙呢,从中野被粟裕调到华野之后,一直到淮海战役负伤之前,一直都是一个师长的职务,比人家丁伟的纵队司令可整整低了两级啊,这就说明在指挥大兵团集群作战方面,李云龙和丁伟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了,李云龙到是更擅长亲自带突击队“短兵相接”搞敌后穿插,斩首行动。而不善于或者说不喜欢大兵团作战指挥。



在南京军事学院丁伟说他指挥一个纵队(就是一个军)在辽沈战役中“横扫廖耀湘几个军”,这可不是吹牛,他还真有这能力!而李云龙呢,却只能指挥一个师作战,就算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李云龙依然只是代理军长。这就很说明问题,李云龙和丁伟还真不在一个层次高度上!


综上所述,晋西北铁三角中丁伟的格局、眼界、心胸、气度、见识、学问、功夫都是值得肯定的,这些都是要比李云龙和孔捷要强的,对于这三个牛人,不知道大家怎么认为的呢?你认为李云龙和丁伟、孔捷相比,谁的能力会更大一些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大可观天下,欢迎大家评论,点赞,转发及收藏!




丁伟并不是毫无反应,而是惊讶的话都让孔捷说了。

平安格勒战役结束后,李云龙请了孔捷和丁伟到独立团喝酒,说到了楚云飞晋绥军的事情,楚云飞的部队占据了战略要地大孤镇。李云龙气不过直接用3个营围住了楚云飞的部队。要知道当时一个团也就3个星的编制。所以此时丁伟就发话了:

哎,老李,你用三个营,那可是你的全部主力,万一小鬼子逼近根据地,你怎么办?


这时李云龙回话说:你知道老子有多少人吗?说出来吓你们一跳

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丁伟的眼神是直勾勾的看着李云龙。已经表现出来震惊的表情(内心戏:我去,不会有一个师吧)

李云龙随后说道:告诉你们不多不少,整整八个营。

还没等丁伟发出感叹的时候,孔捷就接话了:八个营,老天爷

孔捷向丁伟比划了,李云龙的部队扩充了近三倍,丁伟也是点了点头。

等李云龙说完自己还有侦察连、警卫连、骑兵连的时候,丁伟直接说了一句:又该打土豪了啊。

丁伟不羡慕吗?其实整个酒桌下来,丁伟是羡慕的,毕竟自己从来没带过这么多的兵,只不过吹捧的话都让孔捷说了,丁伟也是点附和,而且这也是电视剧的安排。


我是汤里放药,本文原创首发于悟空问答。




感谢邀请!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为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三人一起在李云龙的独立团两次吃酒。第一次吃完酒后,颇有战略眼光的丁伟就说“咱们的部队早晚要扩大,一旦时机成熟,要和鬼子进行决战,就算把鬼子打跑了,天下就太平了?我看没那么容易,咱们和国民党早晚得有一战,到哪个时候,那恐怕动静就大了”。平安格勒战役结束之后,三人第二次聚在一起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李云龙说他的独立团有8个营,孔捷比较吃惊:“八个营,老天爷呀……部队扩充了近三倍呀! ! !丁伟表现得却很平常。

孔捷和丁伟听到李云龙炫耀八个营的表现不同,与二者的格局有关。孔捷打仗中规中矩,上级命令怎么干,他绝不会干出格的事。因此,孔捷的新二团虽然有所扩充,但是规模绝对赶不上李云龙的独立团。所以,当李云龙说独立团有八个营时,以孔捷看来确实会感到吃惊。丁伟的眼界和格局就比孔捷高得多,他是站得高、看得远。丁伟在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预测了下一场战争的到来。因此,丁伟早已知道八路军会发展壮大。当听到李云龙炫耀他有八个营时,丁伟表现得很淡定,估计丁伟的新一团兵力不在李云龙的独立团之下,丁伟是闷声发大财,心里不知道怎么偷着乐呢

解放战争时期,丁伟最先当上纵队司令(相当于军长),淮海战役时,李云龙还是个师长,孔捷也好不到哪去。混得最差的是李云龙,建国后李云龙还是个代理军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独立团   军事学院   抗日战争   老财   羡慕   指挥员   纵队   作战   平安   剧中   战役   格局   部队   眼光   战略   财经   孔捷   李云龙   丁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