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一对夫妇养七八个小孩,现在的年轻人只养一个小孩,为什么?

我总结了5条。

首先,育儿成本的增加,因为很多夫妻都生一个孩子,父母双方把更多的资源都投到了一个孩子身上,造成育儿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导致育儿成本的上升,一些想生二胎的也因育儿压力太大,放弃了生二胎的打算。

其次,思想观念的变化,长期的计划生育宣传政策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传统生育观念,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已经完全接受了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观念,甚至成了思维惯性,其中一些人还认为自己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受益者。

再者,个人生存质量的考量,经济发展带来精神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使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多元的社会文化也带来一些人追求个性与自我的生存方式,弱化了传统的家庭观念,而太多的孩子会被视为一种负担。

还有,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推动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养老与医疗各种保险使得许多人不再担心老无所依、病无所靠,养儿防老不再是唯一的选项。

最后,现代城市化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上竞争压力,也导致了许多人无暇恋爱,甚至不敢结婚,晚婚晚育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待到生第1胎已是高龄产妇,因生育年龄偏大不敢要二胎。

再多加一句,只生一胎是不正常的生育观,如果人类严格执行只生一胎的政策,500年后人类将在地球上完全消失。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实施是一九八二年,同年12月纳入法律法规。其实在一九八零年就提倡一对夫妇只生养一个孩子(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家庭中推广)。六,七十年代生养几个孩子则不受限制。尽管这样,在城市生养孩子的数量也绝非像提问者说的那样,生上七,八个,也就最多二,三个,四个的都不多。而农村可能有这种生七,八个孩子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就是当时(现在应还存在)城乡生育率的差异。过去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水平不高,计划经济,多生一个城里家庭多发一份票券,大人可以"统筹"使用,使家庭的日子过得过去即可。所谓"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儿女荒"在父母的精打细算下,也就过去了。(此处只指城市)。孩子有书读,有饭吃,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行,很好啦!现在的夫妇则不行,种种原因,给他们指标也不想多生了,(此处不展开细说)。原因小夫妻们都知道。




我是四零后,六、七十年代,家家六丶七个孩子,有的还八丶九个,一般都能养活,还都能上学,因为当时普及初中。象我二姨家大表哥家8个孩子,4个孩子上了大学,2个孩子高中,两个初中。挺不错。当时主要靠我大哥在光学仪气厂工作,一个月六十多元。因为当时物价低,学校上学不花线。住房不花钱,国家对困难户有一定补贴。现在一家生一个,有的叫苦连天,主要是现在攀比,上补习班,还有一个孩子上学,从幼儿园到初中,每天都要有人接送,造成大人经济精神压力太大,年轻人享乐主义思想严重,造成现在生育的危机。国家要出组合拳解决这个问题。




说此类话的人大多是道听途说,想当熊,少数是别有用心,抹黑改革开放。六七十年代孩子怎么养的,现在怎么养的?天渊之别。那时侯城市里许多是单职工,如果是双职工,夫妇二人去上班,大点的孩子放羊,就是放在外边跑着玩,脖子上戴着钥匙链,小的孩子用棉被围到坑上,等大人下班回来,炕上都是屎尿,有时小孩都抓到手里。现在养孩子,像养太子一样,刚刚怀上就要进行胎教,分娩时要挑最好的妇幼医院,坐月子要请月嫂,餵养要高级进口奶粉,大一点要进高级幼儿园,还要请家教,学外语,学钢琴,学舞蹈,学绘画。怎么能相比呢?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也不好,那也不滿意,时代不同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同,这也是与时俱进。




那个年代没有计划生育,有的话不会在七八个小孩,以前吃番薯饼,稀饭度日,再说以前本来就有多生几个不容易受欺负的想法。那个年代已经过了,现在的人喜欢生活好一点,培养一个小孩包括一切开支几十万以上,甚至一百多万,更多的几百万以上。如果普通老百姓莫说生七八个,培养二三个都好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花线   双职工   独生子女   计划生育   夫妇   幼儿园   大人   观念   小孩   年轻人   初中   压力   年代   孩子   政策   家庭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